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与答案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是关于主观愿望的、不可通讯的知识B)信息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C)信息是可以通讯的D)信息可以分为战术信息、管理信息和数字信息等2.信息和数据的关系是()。
A)信息是数据的载体B)数据决定于信息C)信息和数据的含义是相同的D)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答案:D)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特性的是()。
A)信息形成知识B)客观性C)等级性D)时效性答案:A)4.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组成。
A)人、计算机、程序B)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料C)人、数据资源D)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答案:B)5.管理方法的发展方向为()。
A)由定性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向B)由定性向定量的方向C)由定量向定性的方向D)由定量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向答案:A)二、填空题1.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和()三种类型。
答案:EDPS、MIS、DSS2.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答案: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三、书后习题1.1什么是信息?信息、数据有何区别?答:(1)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区别:数据是客观的,它来源于客观的现实世界,它只反映某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能说明这一事实与我们的行动是否有关系;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后的结果,它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求,要对人们的决策行动产生影响。
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
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
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
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
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
(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代码]04018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分[总学时]48 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计算机基础(二)课程介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互联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的技术手段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该课程注重于开发出满足用户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基础课。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多个角度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组织如何使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组织控制以及业务流程有效结合在一起,获得竞争优势。
授课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各种应用系统的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案例中,讨论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控制、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要求第一,知识、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掌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从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到实施各个阶段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
能力素质要求:掌握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开发步骤、具有运用所学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挖掘出企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的能力.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的一个特点,所以,将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启发教学、课外调研、课后指导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管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1.1信息与社会信息1、★★★社会三大支柱:信息和信息资源、能源和材料。
2、★★★信息作为信息管理的元概念,也是信息管理的逻辑起点。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数据是指未经过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想象的描述;信息是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更具有实义的形式提供的数据。
因此,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
4、★★★信息与知识信息是知识的原料和基础,知识是信息中最具有革命性和活动力的部分,知识是信息的高级形式,是信息加工的结果,是信息化和序化了的信息,同时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
5、★★★信息的类型信息按内容分为:社会信息与自然信息以加工方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感知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按获取方式分: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按传播范围区分:白色信息即是公开的信息,灰色信息即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即是秘密信息(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信息。
6、★★★★★信息的主要特征广泛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计量性,可存储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可处理性和再生性,共享性和可开发性,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时效性和滞后性,有机性和差异性。
1.2信息资源1、★★信息资源的类型,按照可再生性区分不可再生资源:地热、风能、太阳能、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二次能源等2、★★★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3、★★★★信息资源的构成信息资源三要素:信息生产者是元资源是基础,信息是本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是表资源是延伸。
信息生产者分为:一次、二次、三次信息生产者4、★★★信息资源的三角结构(3S):信息源、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5、★★★★★信息资源特性(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PPT课件

取决于信息内容能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 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 大;反之,发出的信息量小。
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那么 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第一章 第一节
(2)信息量的单位
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是二进位制数字 Binary digit的缩写)。
H---------- 为消除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
正
n
H Pi log 2 Pi
i 1
P1 log2 P1 P2 log2 P2
反
1 2
log
2
1 2
1 2
log
2
1 2
1 1 2 2
1bit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二节 系统与信息系统
1.2.1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或要素结合而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具备3个条件。
第一章 第三节
1.3.1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创始人高登.戴维斯教授对MIS的定义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 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 器系统。
本书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 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 备,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以增强企业的战略竞争能力、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 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 成化人-机系统。
目标
反馈机制
输入
控制机制
输出
第一章 第二节
1.2.3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的复合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 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函授-专升本课程复习资料-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自学指导书

自学指导书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编写者:自学时间安排:私用范围:函授(专升本)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思想,熟悉其主要的理论来源和技术基础;掌握主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掌握战略规划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理解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熟悉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掌握系统设计的内容;掌握系统切换的方式;并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的影响。
为学好这门课,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主要矛盾,有条件地略去一些次要因素,找出问题的本质。
(二)要抓住重点,即应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职能、基本理论、和基本工具。
(三)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联系实际学习。
二、学习方法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
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
在学习时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要理解问题是如何提出和引申的,又是怎样解决和应用的;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前后是如何呼应的;要重在理解,能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不要死记;管理信息系统是围绕企业宗旨、战略展开的,应有完整的系统概念。
通过习题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分析能力,所以应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作业题。
解题前,要对所学内容基本掌握;解题时,要看懂题意,注意分析,熟练应用各种理论和工具。
除学习规定教材外,应参阅相关的参考书。
如有条件,可通过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各个学习环节,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解决问题不是仅仅照着书本上的例题作练习题,而是要求使用已有的知识对提出的要求和论据能理解和领悟,并能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一个创新过程。
三、学习进度表授课课时为32课时,其中新课24课时,串讲复习课2课时,答疑讲题4课时、考试2课时。
在自学过程中,除了保证时间外一定要做练习,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分两次寄回学校。
最好将各章后面的有关习题及所介绍参考书上的有关习题也做一下。
MIS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 数据的概念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实体的属性值。
例如:身高、体重等,可以是数字、字符、文字、图形等。
2、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一定含义的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ISO :信息是对人有用的,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 3、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但又有一定的区别 数据则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1)并非任何数据都表示信息,信息是消化了的数据;数据≠信息(2)信息是更直接反映现实的概念,而数据则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如天气预报雨 信息不随载荷它的物理载体而改变,数据则不然,它在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往往和计算机系统有关(3) 两者不断转换(4) 数据经过加工后还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数据。
经过解释的数据才有意义,才称为信息;(5)一个系统的信息可能成为另一个系统的数据,经过加工解释转换为新的信息;(6)同一数据经过不同的解释,其对决策影响可能不同,关键是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 (7)数据是客观的。
而信息是主观的。
数据处理是较为典型的人类行为,所以信息具有主观性。
4、信息的生命周期和过程:①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信息的产生到最终被使用发挥其价值的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需求:人们根据自身对信息的需求构思所需信息的类型结构; 获得:采取一定的方式、手段得到信息,并使之达到使用要求; 服务:信息的利用阶段,用于支持用户的管理决策; 退出:由于信息的老化,失去价值而被更新或销毁。
②每个阶段又包含一些过程,一般这些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使用6个过程。
5、系统的概念系统是处于一定环境中的内部互相依赖的各个要素,按照某种规则,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合理的、有序的组合。
按组成可以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混合系统。
系统IPO 图:6、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三要素: ①系统的方法、数学的方法、计算机技术7、信息系统: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信息,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建设

3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建设3.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一词最早出现在1970年,由瓦尔特·肯尼万(Walter T.Kennevan)定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管理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
这个定义是初始性的,是出自管理的,而不是出自计算机。
这个定义强调用信息支持决策,没有强调一定要运用计算机,没有强调应用模型。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高登·戴维斯(Gordon B.Davis)给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
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劳登【44】认为“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环境提出挑战的组织和管理的解答。
”它说明一切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企业问题的组织和管理方法的集合都是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90年代后,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环境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描述也有了一些变化。
薛华成【2】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管理、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这个定义说明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一个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管理系统、社会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2、系统: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3、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惧、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4、半结构化问题:决策过程中,有些问题涉及到环境因素、决策者的心理、经验及其它不确定因素,使得决策过程不完全可理解和计算,这类问题称半结构化问题二、填空题1、系统的特征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2、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3、按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划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4、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有(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5、西蒙提出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问题划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三、简答题1、信息的特征答: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和价值性。
2、决策的四个阶段答:(1)情报活动阶段;(2)设计活动阶段(3)选择活动阶段(4)实施活动阶段3、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的区别?答:(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2)区别: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即数据是原材料,而信息是产品,信息一定是数据但不是所以的数据都可以成为信息的。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惧、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二、填空1、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中,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三层次结构。
2、工业企业按其劳动对象来分可分为(采掘业、冶炼业和制造业)三大类3、根据我国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五种4、MRPII是指(制造资源规划);ERP指(企业资源规划);JIT指(准时制生产);OPT指(最优化生产技术);AGILE指(敏捷制造)5、准时制生产追求的目标是(零库存)三、简答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答:(1)面向管理决策(2)综合性(3)人机系统(4)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信息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各类与管理决策相关的信息。
本章将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为企业或组织的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运营的信息系统。
它通过收集各类内外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有用的信息和报告,帮助管理层进行决策、规划和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战略级、管理级和操作级三个层次,分别为企业的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日常运营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网络和人员五个要素。
1. 硬件硬件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计算机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设备,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同时也承担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功能。
服务器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各个计算机和服务器,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2. 软件软件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它们提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服务。
应用软件是针对具体管理需求而开发的,如财务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各种管理活动。
3. 数据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元素,是信息的载体和基础。
它可以来自内部各种业务活动的记录和外部市场、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数据采集。
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具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4. 网络网络是管理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通过连接各个计算机和服务器,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分布式计算和远程访问,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和灵活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自从八十年代初期微型计算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就已经开始了,十多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及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必将得到新的发展。
本章主要从信息开始,介绍企业与信息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其发展等。
第一节信息与管理信息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兴起,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使用最多、最广泛、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一.信息(一)什么是信息?远在我国唐代,诗人李中在《暮春怀故人》诗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美妙绝句。
信息一词,台湾、香港及其澳门则将其译为“资讯”。
我们日常应用的信息不是一个精确的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概念在逐步扩展、渗透和运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
广义的信息定义至今还在争论不休,目前可以说还没有定论。
人们对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定义:·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信息是系统有序的度量;·信息表现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决策的知识。
信息论的奠基者 C.E.Shannon 在1948年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而控制论的创始人 N.Wiener 则指出:“信息就是人与外界互相作用的过程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
对于信息,我们无需去研究哪一种定义更为确切,但关于信息有两点应该明确:(1)信息在客观上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的;(2)信息在主观上是可以接受、利用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从本质上讲,信息存在于物质运动和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
管理信息系统讲稿02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四、管理信息系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定义1.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2.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能向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办公设备,为实现组织整体目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输出,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并由其执行管理过程的人机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EDPS)是服务于企业中作业层的、执行和记录组织运营过程中每天所必须的例行事务的计算机化的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在事务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支持日常业务的数据处理工作,这一层次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又称为管理信息系统或事务处理系统;另一方面又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处理使用,为管理者提供所需信息。
3.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从MIS中发展起来的面向高层管理者的一门辅助管理技术,主要功能是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4.知识处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KWS&OAS)5.专家系统(ES)6.经理信息系统(EIS)(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MIS是一个人机系统;2.MIS是一个一体化或集成系统;3.用数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决策;4.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及网络系统。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信息处理;2.预测功能;3.计划功能;4.控制功能;5.辅助决策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9024014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A(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学分:3学时:48 (上机:16 )适用专业: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课程负责人:江雨燕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程序设计》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上机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管理信息系统江雨燕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出版2.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出版3.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出版4.管理信息系统王恒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出版5.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贺超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出版6.管理信息系统肯尼斯C.劳顿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出版内容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信息类课程。
该门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强,课程内容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
该课程注重于开发满足用户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基础,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
通过上机实验实现一个实际的MIS应用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nformation class course which combin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strongly and includes management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methods to arranged, organize, coordinate and control the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 task of this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ethods of analysis, design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based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o master the methods of planning,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 on experiments to implement an actu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24014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A/(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学分:3学时:48 (上机:16 )适用专业: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课程负责人:江雨燕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程序设计》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管理信息系统A》是一门信息类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流工程、造价工程、会计、审计、财务、工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
软考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笔记(详细总结)

信息系统管理管理师复习笔记第一篇:信息系统基础第一章:电脑硬件基础重点:电脑硬件基础知识、电脑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存储器、I/O设备等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电脑系统结构,电脑存储系统等。
、电脑基本组成1946年出现第一台电脑,按照-电脑设计思想,电脑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与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器合称主机。
不属于主机的设备统称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
下列图是电脑的基本组成:1.1.1、中央处理器1〕运算器a、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数据以二进制格式给出,可从存储器取出来或来自输入设备,运算结果写入存储器或输出设备。
b、运算器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和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特殊寄存器)组成。
c、算数运算按照算术规则运算,如加减乘除及它们的复合运算,逻辑运算一般泛指非算术性运算,如比较、移位、逻辑加或减、取反、异或等。
现代电脑的运算器有8、16、32或更多,构成一个通用寄存器组,以减少访问存储器的次数,提高运算器的速度。
2〕控制器控制器是指挥、协调电脑各大部件工作的指挥中心。
实质是解释、执行指令。
CPU能够按正确的时序产生操作控制信号是控制器的主要任务。
运算器组成部分如下列图:3〕存储器存储器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通过地址线和数据线与其他部件相连。
各种类型的存储器:a、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由双极型半导体组成,特点是高速、小容量,存取速度接近CPU的工作速度,用来临时存放指令和数据。
b、主存储器:是电脑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来存放电脑运行时的大量程序和数据,用MOS半导体存储器构成。
--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都叫内存储器,高速缓冲与主存都属于内存储器。
c、辅助存储器:又叫外存储器,特别点是容量大,主要由磁外表存储器组成,目前光存储器运用广泛。
4〕输入输出设备(外围设备)I/O设备是电脑与其他设备之间执行信息交换的装置,包括各类输入输出设备及相应的输入输出接口。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何为数据?何为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所谓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
要表示数据通常有三个方面事情要做: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
当原始事实按照具有一定意义的方式组织和安排在一起时,它就成了信息。
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
这种组织规则和方式具有超出数据本身以外的额外价值。
2、什么叫系统?有哪几类系统?请分别对各类系统进行举例说明?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概念系统是最抽象的系统逻辑系统是再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实在系统也可以叫物理系统,它是完整的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并可以实际运行的系统3、什么是系统方法?什么是系统观点?说出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兼顾、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所谓系统观点,就是不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把一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把一个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的综合体,从整体上追求系统的功能最优。
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演步骤:①定义问题:列出一个或一组希望达到的目标②列出资源和约束:供选择的技术或手段以及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③给出方案: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④评估被选方案⑤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⑥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4、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控制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5、什么叫管理?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规划安排、优化控制的总称。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新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1)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电子业务系统(服务于组织的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电子商务系统(商贸活动)(2)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3)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4)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行业:铁路、林业、电力、港口、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职能: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统计、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信息系统.)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功能结构(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2)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四大部件。
)(3)职能结构(纵向视角:战略计划层[任务: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管理控制层[任务: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用于衡量企业效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企业资源分配方案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执行控制层[任务:确保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横向视角(职能):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1.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1).事务数据处理系统(2).操作控制系统(3).管理控制系统(4).战略计划系统2.基于组织职能的系统结构(横纵)4.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事务处理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战略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借口部分5.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决策支持系统 2 电子商务3.电子政务4农业信息化——电子农务5电子法务6.管理的概念(职能和特征)特征: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个过程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管理对象,即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管理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7.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星系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储存的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会产生某种影响特征:1事实性2可识别性3可处理性4可存储性5可共享性6可传递性8.数据,信息与知识数据: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对象,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者是这些符号的组合。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对接收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是: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者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8.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和范围范围: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科技文化5个层次产品企业国名经济产业社会生活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人性化9系统的含义和具备条件含义: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作用和配合的部件为完成特定的目标,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条件:1要有2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必须产生整体的功能10.系统的一般模型一个图输入输出处理环境边界什么的11.系统设计的要素(重点)1.系统的环境2 系统的边界3系统的输入/输出4组成要素5系统要素静态看,系统的结构是组成系统的不见有哪些;动态上看,系统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是什么。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第一章:MRPⅡ(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egement):客户关系管理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信息是可通信的,通过传输工具获得信息;信息形成知识,信息进入大脑留下的痕迹。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信息的是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安东尼金字塔模型: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全景。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习题」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2)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3)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对象是.决策工作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整体系统的结构为.层次结构5)决策的基础是.信息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MIS是一个人机系统8)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9)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战略信息处理10).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其与其它学科关系上看,你认为下列哪个词与信息系统最为贴切系统科学11)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12)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战略管理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13)把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生产、财务、计划、供应、销售、人事等子系统,是按职能结构进行划分的14)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不包括过程控制15)MIS主要解决结构化决策的决策问题16)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17)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其含义是:客户/服务器模式18)对于校园物管中心值班人员来讲,以下哪项不是信息天气预报19)决策支持系统是MIS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支持而不是代替决策(二)填空题1)信息按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_作业信息2)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加工才有意义。
3)战略信息是关系到组织长远命运和全局_问题决策的信息4)系统是处于一定环境中的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的特性和功能分的整体。
系统存在的三要素--要素、联系、功能5)研究系统的目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6)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7)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导学材料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总学时: 48学时一、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是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认识信息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如何为企业和组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以及建立MIS系统基本方式、工具和方法,具体掌握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全过程中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的方法。
学习本课程后要达到如下要求:1. 正确理解管理、组织、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以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为依据, 以计算机工程技术, 特别是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用科学的方法, 工程的观点, 系统化的思想, 把手工系统开发成所需要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3. 通过实例分析, 初步掌握分析、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
学会选购和运行系统硬件, 选购或开发系统软件, 管理整个信息系统的资源。
4. 使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人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系统工程、信息工程以及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 对系统的开发技术有一定的研究, 借助于电子计算机,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对所管理的部门或单位的工作作出科学化的管理决策。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难点安排,学时分配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6 学时)重点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基本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要求:学生要知道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发展方向,知道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方面的应用,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在哪些领域使用什么类型的信息系统。
第二章管理与信息基础知识( 5 学时)重点介绍:管理、组织、信息、数据和信息技术的概念要求:知道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性和价值、管理、什么是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职能概述、管理的预策技术、管理的决策理论、管理的组织结构、信息与数据的联系与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1.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1).事务数据处理系统(2).操作控制系统(3).管理控制系统(4).战略计划系统2.基于组织职能的系统结构(横纵)4.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事务处理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战略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借口部分5.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决策支持系统 2 电子商务3.电子政务4农业信息化——电子农务5电子法务6.管理的概念(职能和特征)特征: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个过程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管理对象,即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管理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7.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星系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储存的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会产生某种影响特征:1事实性2可识别性3可处理性4可存储性5可共享性6可传递性8.数据,信息与知识数据: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对象,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者是这些符号的组合。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对接收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是: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者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8.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和范围范围: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科技文化5个层次产品企业国名经济产业社会生活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人性化9系统的含义和具备条件含义: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作用和配合的部件为完成特定的目标,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条件:1要有2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必须产生整体的功能10.系统的一般模型一个图输入输出处理环境边界什么的11.系统设计的要素(重点)1.系统的环境2 系统的边界3系统的输入/输出4组成要素5系统要素静态看,系统的结构是组成系统的不见有哪些;动态上看,系统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是什么。
6接口按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来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包含三种类型,1是由一定的制度,组织,程序和手续等所构成的管理系统2是由人们从加工自然物活的的人造物质系统,比如工具,建筑物。
3是人造概念系统,由主管概念和逻辑关系等非物质组成的系统,如学科系统等等。
)3复合系统12.系统的特征(必考)1.目的性4整体性2.相关性5环境适应性3层次性13.要正确认识分析系统,必须利用系统的方法,基本观点是树立系统的整体观,系统是可分层的。
系统是动态发展的)整体观点是系统的出发点,它是把系统对象作为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来研究的。
14.系统方法的要点;系统的思想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15.三维结构体一个图什么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16.MIS 研究的对象1.对信息需求的研究2对系统结构的研究3对系统实现方法的研究4对系统评价的研究17.MIS学科体系一种是专业设在工学院计算机系的偏工科体系一种是专业设在经济,管理学院侧重对详细系统的分析研究。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1.一个安正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使用它们的人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程序文档使用说明书3.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分类:语言处理系统操作系统通信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分类:公用应用软件专用应用软件4.数据通行的基本概念1数据2 信号3信道4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5调制解调器6宽带7数据率5.数据通信系统数据终端设备DTE………………………6.数据通信方式:1.按数据信息的传送方向: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2.按数据本身的组合传送方法:并行传输串行传输7.同轴电缆的物理结构图护套绝缘层屏蔽导体。
8.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分类:功能:是实现硬件,软件和数据三大资源的共享分类:按覆盖,局域网和广域网9计算机网络的扩扑结构:。
1.总线型结构3环形结构2.星型结构 4.树状结构10.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功能:1数据库开发2数据库查询3数据库维护4应用与开发11.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结构模型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模型数据库三级组织结构模型:1模式(信息世界)2外模式(现实世界):3 内模式(物理世界)12.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13.规范化设计理论中的第一范式第二范式14.数据: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字母和符号,是计算机程序使用和加工的原料。
数据结构:数据间的结构性关系,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物理结构。
15. 算法:是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算法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5个重要特性16.基本数据结构中的树。
第三章管理星系系统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1.开发方式自主开发方式优点:费用低容易维护更满足需求锻炼队伍缺点:周期长,成功率低,系统的技术水平和规范程度不高委托开发方式合作开发购买商业化应用软件3.系统战略规划的必要性1.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应当被全企业所共享,只有经过规划和开发的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其作用2.各子系统除了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外,相互之间还需要协调工作,总体规划的目的是把信息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3.总体规划使人力物力时间的安排合理有序,以保证将来开发工作顺利进行4.战略规划的原则1支持企业的总目标2整体上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需求3.摆脱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4系统结构必须呈现良好的整体性5.系统战略规划应便于实施5.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看)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等。
6.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1.取消原则2合并原则3重排原则简化原则7.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过程1.准备阶段1.评估目前的组织状况2确定实施再造的理由3描绘期望达到的状态4组建变革组织的团队2. 分析阶段3. 设计阶段1.对目前的运作假设提出疑问2识别再造环节3考虑各方面的影响4设计流程再造计划5制定多个备选方案4,。
实施阶段 1 流程的实施2数据的转化3培训员工4评估流程8.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的开发方法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重要)2原型法…………………………9业务流程重组的案例第四章管理星系系统的系统分析1.基本步骤 1 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2需求分析3确定初步的逻辑模型4编制系统分析报告2.详细调查的原则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2先熟悉业务在分析其可改进的可能性3.采用工程化的工作方式4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5.主动与用户沟通,保持积极友好的人际关系3.详细调查的范围 1.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2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3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4数据与数据流程5业务流程和工作形式6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管理方式7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8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9现存问题和改进意见4.详细调查的内容 1.组织结构的调查 2.业务处理状况调查3现行系统的目标,主要功能和用户需求的调查4.信息流程调查5数据及功能分析6系统运行环境分析5.详细调查的方法1收集资料2问卷调查3开调查会4个别访问5重点询问调查6深入实际的调查方式6.详细调查的注意事项1要做好调查前计划和用户培训工作2调查态度3要从系统的现状出发,避免先入为主4调查顺序5研究分析绘制图表7.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之间,部门与人员之间,人员之间的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
8.业务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和注意事项信息传递收集资料数据文件业务处理单位业务处理描述表格制作。
注意事项:1 以功能为中心展开,找出业务活动的主线,明确系统的边界和范围。
2 对于功能较复杂的企业,可先绘制一个简单的业务流程总图,再按“自顶向下”的方法分层分级地向下展开,直到描述清晰为止。
9.数据收集的渠道主要有:现行的组织机构,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现行的决策方式,各种报表,报告和图示。
10.数据分析1围绕系统目标进行分析2弄清信息源周围的环境3围绕现存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4数据特征分析11.数据流程图有俩个基本特征:抽象性和概括性。
抽象性指的是数据流程图把具体的组织机构,工作场所,物质流都去掉,只剩下信息和数据存储,流动,使用以及加工的情况概括性指的是数据流程图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形成一个总体。
12.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外部实体来源和去处外部实体表达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处,例如顾客,子宫和供货单位等等。
13.数据流:数据流由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数据流的画法。
数据流注意的问题:1.对流进或者流出文件的数据流不需标注名字,因为文件本身足以说明数据流,但是别的数据流必须标名字,名字能反应数据流的含义2.数据流不允许同名3.俩个数据流在结构上相同是允许的,但必须体现人们对数据流的不同理解4.俩个加工之间可以有几股不同的数据流,这是由于他们的用途不同,或者他们之间没有联系,或者他们的流动时间不同。
5.数据流图描述的是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
14.在数据流程图中,用矩形表示处理,矩形分为三个部分::1。
标识部分用来标识一个功能,一般用字符串表示,如P1 P1.1等等2.功能描述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他直接表达这个处理的逻辑功能,一般用一个动词加一个作动词宾语的名词表示 3.功能执行部分表示这个功能由谁来完成,可以使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部门,也可以是某个计算机程序。
加工处理画法如图。
标识功能描述部分功能执行者15.系统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分析出合理的信息流动,处理,存储的过程。
16.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原则”一般情况下遵循“由外向内”,即:1.识别系统的输入和输出2.从输入端至输出端画数据流和加工,并同时加上数据存储3.加工的分解“由外向内”进行分解4.数据流的命名,名字要明确,能反映整体。
5.各种符号分布要合理,分布均匀,精良避免交叉。
6.先考虑稳定态,后考虑瞬间态。
17.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步骤1.识别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画出顶层图2.画系统内部的数据流,加工与文件,画出一级细化图3.加工的进一步分解,画出二级细化图。
18.数据流程图的正确性判断:1.数据输入和输出相匹配2.在一套数据流程图中的人和一个数据存储,一定有写文件和读文件,缺少任何一种都意味着遗漏某些处理。
3.夫图中某一处理框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出现在相应的子图中,否则就会出现夫图与子图的不平衡。
4.任何一个数据流至少有一端是处理框。
19,数据字典中一共有六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
20,决策表。
21.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1引言 2 项目概述 3 实施计划22.分析系统目标系统功能目标. 系统技术目标系统目标23.分析数据流程的内容:1原有数据流程的分析4。
新系统的人机界面2.数据流程的优化3.确定新的数据流程第五章系统设计1.系统设计包括总体(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俩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