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朝鲜半岛问题态度

合集下载

日本语言学界对近代朝鲜半岛语言殖民政策的影响

日本语言学界对近代朝鲜半岛语言殖民政策的影响

日本语言学界对近代朝鲜半岛语言殖民政策的影响近代朝鲜半岛经历了长达三十五年的日本殖民统治,这段历史不仅造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也对朝鲜半岛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殖民统治对朝鲜半岛语言文化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一、殖民政策对语言的影响1、朝鲜半岛语言被压制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当局采取了强制日语教育、禁止朝鲜语文字母、禁止朝鲜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导致朝鲜半岛语言文化受到极大的打压和摧残。

在日本殖民统治当中,日本政府首先禁止朝鲜半岛的官方语言朝鲜语,在教育、行政、医疗等领域,只允许使用日语。

其次,为了削弱朝鲜半岛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日本政府还禁止使用朝鲜半岛的礼仪习俗和民间传统文化等,这无疑对朝鲜半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

因此,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朝鲜半岛语言文化在政府的压制下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许多人甚至觉得用朝鲜语来表达个人的情感或思想是不合适的。

2、日语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日本殖民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朝鲜半岛推广日语。

日本政府通过强制日语教育和日语媒体的传播等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朝鲜半岛居民开始使用日语。

在此期间,日本政府还特别加强了对朝鲜半岛对外交流的控制,任何公开的文化传播、对外交流都需要得到日方的明确批准。

此外,日本政府还利用日本媒体对朝鲜半岛的人民进行宣传,使得朝鲜半岛的文化日益受到日本化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半岛居民的语言文化开始向日本文化倾斜,日语的使用率也逐渐上升。

尽管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对朝鲜半岛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段历史也让朝鲜半岛语言产生了一些新的演变。

在朝鲜半岛人民对外交流的需求、对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以及文化现代化的推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朝鲜半岛语言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

其中,朝鲜半岛语言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文字、语法、词汇等方面:为了适应现代洋学术语的表达,朝鲜半岛语言引入了大量外来词汇和术语,这些外来词汇和术语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朝鲜半岛语言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评析日本法院对侵略战争遗留问题的不当判决——以“浮岛丸”事件的不当判决为例

评析日本法院对侵略战争遗留问题的不当判决——以“浮岛丸”事件的不当判决为例

评析日本法院对侵略战争遗留问题的不当判决——以“浮岛丸”事件的不当判决为例严海玉【摘要】"The Ukishima Maru Disaster" , which occurred on Aug. 24, 1945, less than two weeks after the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of Japan, killed several hundreds of Korean slave laborers. The survivors or relatives of those on board the transport started a lawsuit against Japan's government in 1992. The first instance was for the plaintiffs. However, the high court and the supreme court of Japan dismissed the lawsuit i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instances. Such judgment ignored the dignity of the party involved and violated their human rights.%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是,侵略战争结束后在日本京都府舞鹤发生的神秘的‘‘浮岛丸’’事件又夺走了数百名朝鲜人的生命。

1992年,居住在韩国的幸存劳工及死难者家属在日本提起诉讼。

诉讼在第一审阶段部分胜诉,第二、三审阶段日本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则完全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日本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判决是无视当事人的人格和尊严,侵害当事人的人权的行为。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45)006【总页数】7页(P78-84)【关键词】“浮岛丸”事件;强制移民;损害赔偿;官方谢罪【作者】严海玉【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法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31.362二战刚刚结束后不久,日本海军运输舰“浮岛丸”号在运送数千名朝鲜劳工回国途中发生爆炸,造成了524人死亡的神秘事件。

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与统一问题

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与统一问题

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与统一问题朝鲜半岛历史冲突与统一问题朝鲜半岛是东北亚乃至世界上一个备受关注的地区。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围绕着历史冲突和统一问题而引发各种争议和复杂的局势。

本文将对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以及统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历史冲突的根源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日本一方面对朝鲜半岛实施残酷的统治与剥削,另一方面进行了强力的同化政策,压制朝鲜族人民的文化和言论自由。

这种压迫使得朝鲜半岛上愈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情绪。

同样,朝鲜半岛也经历了二战时期的苦难,被日本与苏联占领,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二、分裂与对立朝鲜半岛的分裂可以追溯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的时期。

随着日本的投降,朝鲜半岛被分割为南北两个半岛,南方归美军占领,北方归苏联占领。

然而,南北之间的意识形态上的差异逐渐导致了冲突的加剧。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朝鲜半岛的分裂变得更加深刻和复杂化。

战争后,南北双方分别建立起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南方成为以美国为后盾的资本主义国家,北方则采取了社会主义体制。

这两种政治体制之间的差异加剧了朝鲜半岛的敌对情绪。

三、外部干预与冷战影响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问题还受到国际关系中的外部干预和冷战影响。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在朝鲜半岛上展开了一场意识形态的竞争。

美国以及其盟国积极支持韩国,而苏联及其盟国则援助朝鲜。

这种外部势力的干预导致了朝鲜半岛上敌对情绪的继续加剧,不仅加重了历史冲突,也对统一问题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四、尝试与和解尽管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和统一问题看似无法解决,但历史上仍有多次尝试进行和解与接触。

例如,1990年代朝鲜半岛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和交流,试图促成和平解决问题。

然而,由于历史包袱、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外部政治势力的影响,这些尝试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另外,近年来,朝鲜半岛的关系有所缓和,举行了南北领导人会晤,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表明双方都有意愿寻求和平与统一。

五、未来走向关于朝鲜半岛的未来走向,目前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日本对台湾和朝鲜半岛殖民统治比较研究

日本对台湾和朝鲜半岛殖民统治比较研究

作者: 许介鳞
作者机构: 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台湾大学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东北亚学刊
页码: 3-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朝鲜;殖民伤痕比较
摘要:日本的殖民统治,给台湾和朝鲜半岛留下了沉痛的伤痕,比较日本对台湾和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从历史文化、专制统治、地主制度、'皇民化'的应对到历史清算,则显示出不尽相同的特征。

朝鲜人坚决地拂拭掉了这一伤痕,让日本人肃然起敬,痛切地反省和致歉;而'台湾人'经过日本50年的'同化'之后,却患上了久久不愈的殖民统治后遗症。

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1、朝鲜的分裂 、 日本战败后,美国为了控制朝鲜,同时与苏 联相对抗,积极扶持长期逃亡美国、远离斗争实 际的李承晚在南朝鲜成立“大韩民国政府”分裂 政权,把南朝鲜置于美国的军政统治之下。为了 对付美李集团的分裂活动,北朝鲜成立了以金日 成为国家元首和内阁总理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 李承晚政权为了实现“北进统一”,加紧进 行战争准备,并与美国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援 助协定》。朝鲜人民军也加紧动员和训练军队, 以应付民族分裂的危机。
解读朝鲜半岛局势 新华网平壤10月 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 新华网平壤 月9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 9日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日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日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朝中社报道说,这次核试验是“百分之百” 朝中社报道说,这次核试验是“百分之百”依靠自己 的技术进行的。报道称,这次核试验是“安全、成功的”, 的技术进行的。报道称,这次核试验是“安全、成功的” 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像核辐射泄漏这样的危险。 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像核辐射泄漏这样的危险。报道没 有透露核试验的时间、地点和爆炸当量。 有透露核试验的时间、地点和爆炸当量。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朝鲜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的影响
1、打乱了美国扩张势力的战略部署。第二次世 界大战末期,苏联在东欧、中东和远东进行了领土和 势力范围的扩张。美国认为苏联在乘胜利之机扩展共 产主义,已经成为对自由世界最大的威胁。所以美国 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制订了马歇尔计划,建立了政治 军事集团,形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 长期对峙的局面,很快掀起第一次冷战高潮。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5、苏联的介入 、 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由于担心直接干涉会 导致与美国的直接对抗,危及自身安全,因此没 有象中国那样公开派军参战,而是通过贷款的形 式向中国和朝鲜提供了一些军事援助。苏联主要 在外交上极大地支持了北朝鲜的反侵略战争, 1950年10月,向联大提交了关于朝鲜停战、撤出 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提案。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是复杂且不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趋势:
1. 对话和和解:近年来,朝鲜与韩国和美国都表达了愿意进行对话和解的意愿。

这可能包括限制导弹测试、减少军事紧张局势以及推动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然而,实现真正的对话和和解仍面临许多挑战。

2. 军事紧张局势: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计划引发了一系列的军事紧张局势。

例如,朝鲜的导弹测试和核试验引发了联合国的制裁和国际社会的谴责。

这种军事紧张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导致地区不稳定和紧张。

3. 经济合作:韩国一直试图通过经济合作和援助来改善与朝鲜的关系。

就在2018年,韩国向朝鲜提供了几个经济援助项目,包括联合开发经济特区和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

这种经济合作可能有助于缓解冲突和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4. 美朝关系:朝鲜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

虽然特朗普总统与金正恩举行了历史性的峰会,但由于无法达成一致的协议,这种关系又陷入了僵局。

未来,美朝之间是否会恢复对话仍存在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是不确定的,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朝鲜的军事行动、国际社会的制裁以及地区大国的政策和动向。

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朝鲜半岛,在近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被大国环绕,朝鲜半岛长期受到中日两国的争夺。

其中,日本在20世纪初对朝鲜半岛展开的殖民统治,给朝鲜半岛的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20世纪初,日本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并追求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及其资源富饶成为了日本垂涎已久的对象。

1905年的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正式占领朝鲜半岛,并在1910年将其正式并入日本帝国。

这标志着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开始。

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朝鲜半岛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日本对朝鲜半岛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日本的经济需求。

许多矿产资源被日本掠夺,朝鲜人民的土地被征用,农田被转换为工业区,致使农民失去了生计。

同时,朝鲜半岛的工业主要是为了满足日本市场的需求,朝鲜人民的劳动力被剥削殆尽。

朝鲜人民遭受的苦难和困境可想而知。

其次,日本对朝鲜的文化进行了压制和改造。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和措施,禁止朝鲜人民使用朝鲜语,强制他们使用日语。

同时,日本将自己的教育系统强加给朝鲜人民,对他们进行日本化的教育。

这导致了朝鲜文化的丧失,对朝鲜人民的文化认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此外,日本还对朝鲜半岛进行了军事统治。

他们对朝鲜人民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大规模镇压反抗行动。

同时,由于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特殊,它处于中日两国之间,日本将朝鲜半岛作为军事基地使用,并将其作为对中国的威胁进行军事扩张。

这导致了朝鲜半岛长期在战争的阴影下生存。

然而,尽管日本对朝鲜半岛进行了殖民统治,朝鲜人民并没有接受他们的统治。

长期以来,朝鲜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他们组织了反殖民运动,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保持了自己的朝鲜文化,并对日本统治表达了坚决的不满。

殖民统治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朝鲜半岛也因此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被迫放弃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朝鲜半岛分裂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日本人眼中的朝鲜半岛战争

日本人眼中的朝鲜半岛战争

无论哪种情况出现的统一,朝鲜都将成为苏联的卫星国,随着苏联解体,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看,朝鲜的历史和东亚的局势都将重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本人眼中的朝鲜半岛战争
送交者: enadraw
来源:牛博国际首页 > 博客首页 > 长着翅膀的石头博客
正纳闷为什么近来关于朝鲜战争的帖子突然多了起来,屈指一算原来是整整60年一个甲子过去了。看了网友"纵横天下笑看人间"写的 中美俄朝韩五国中学教科书如何描述朝鲜战争?一文,个人非常赞赏这种“兼听则明”的历史观,对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发生在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作为曾占朝鲜半个世纪的日本也是重要的当事者之一,了解一下日本历史学者对这场战争的研究或者对全面把握这一历史事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内战刚结束,财政有困难,刚刚和平后的士兵和百姓有厌战情绪;
3,台湾和西藏问题应该优先解决。
但威信很高的毛泽东决定了参战,据说斯大林也曾经给毛泽东要求中国参战的信件,中国履行了战争开始前的诺言,10月24日左右,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从炮火中发现情况有变的韩国军队,通过审问俘虏,确定了中国参战的事实。
问题10:朝鲜半岛共产化的后果是什么?
朝鲜半岛共产化是有两次机会的,一次是二战结束后,要是实现统一托管方案,然后举行全民大选的话,民众选择劳动党执政的可能性很大。这是因为与苏联重视朝鲜不同,当时美英对朝鲜半岛的重要性几乎没有重视,朝鲜会出现一个像东欧或者蒙古那样的国家,也就不会有今日成或者朝鲜战争了。
这些内容不是来自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而是日本2006年为了方便阅读,采用提问回答式进行脉络整理,这些问题不是日本研究者提出的,而是本人就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根据日本历史学者的观点进行解答。本人对历史研究不多,介绍之中将尽可能忠实原作者观点并做到不参杂个人立场和感情,但水平有限,失误难免,敬请原谅。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内容摘要:由于朝鲜半岛地处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四大国的交叉点,因而周边大国一直都视其为必须争夺的关键地区。

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尤其是近些年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给朝鲜半岛、周边大国和国际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使得对朝鲜半岛局势的研究更加重要。

本文试着分析了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措施,希望能为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周边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化多端。

尤其是2010年,朝鲜半岛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先是3月份发生的“天安舰”爆炸事件,朝韩各说各话,迄今真相不明。

11月23日,朝鲜炮击延坪岛,造成四死、数十伤的惨剧,东北亚情势再度剑拔弩张。

朝鲜半岛的局势为何会如此多变?有哪些影响因素?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经过自己的思考,我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下面简单讨论一下。

一、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朝鲜是具有悠久统一历史的国家。

“甲午战争”以后,朝鲜逐渐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终于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

但由于美苏的干预、冷战格局的形成及朝鲜半岛内部因素的作用,朝鲜半岛被分裂成两个国家。

20世纪末,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体制的崩溃对整个国际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美苏冷战对峙的前哨阵地,朝鲜半岛也深受影响。

进入21世纪以后,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没有摆脱其影响,近十年的朝韩冲突频繁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1年11月27日,朝韩边境发生交火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位于汉城东北二十五英里处的边境。

在非军事区内的朝鲜岗哨开了两到三枪,韩国士兵随即开火还击。

但是没有韩国士兵受伤,也没有朝方士兵受伤的报告。

2002年6月29日,朝鲜海军两艘警备艇从韩国延坪岛北方越过“北方限界线”,韩海军以快艇各两艘组成的编队驶往现场,多次以广播警告,但朝鲜舰艇不予理睬,并于9时25分左右向韩国舰艇首先开火,韩国舰艇立即还击。

朝鲜半岛局势演变0

朝鲜半岛局势演变0

朝鲜半岛局势,中国绝不会“跟着感觉走风高浪急,往往也是转危之机,也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定力、智慧力量之机。

面对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中国高层显淡定从容。

其背后见证着中国的实力与执政党的智慧。

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世界各主要力量纷纷对此表态。

在继4月11日美国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谈后表示,朝鲜是时候结束其好战时候。

又强调美国准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护自己的人民和盟友。

而八国集团外长会议则于11日发表一项声明,谴责朝鲜。

日本防长表示日本决定提前在冲绳长期部署爱国者三型导弹等等。

至于朝鲜,继续坚持强硬态度,朝官方甚至表态,“按个钮就可以发射导弹,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此言一出,更引发世界的强烈关注。

相对于美日韩及八国集团的激烈态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除了发出“不能以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出“在半岛和本地区挑事生事,会损害各方利益,也无异於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外长王毅搁出一句“不允许在中国的家门口生事”的硬话外,没有更多口舌,显得比较平静。

即使中国主流媒体对朝鲜局势发出的一些评论,也多出于劝告、说理,与某些外国的大轰大嗡判若两状。

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几近一触即发的地步,为何与朝鲜山水相连的中国显得如此沉静?应该说,朝鲜半岛局势演变成时下的危险状态,不是一朝一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假若要找其根源的话,美国两面政策是重要根源。

朝鲜战争停战以来,在朝鲜半岛,在“非战非和”的局面下,双方始终没有建立起足以信赖的沟通渠道,缺乏有效的“减压阀”。

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朝鲜一直提议举行会谈将停战协定转变为永久和平协定。

美国与韩日结盟,长期以来对朝鲜打压,这样事实上形成了以朝为一方和以美日韩为另一方的对峙局面。

只要这种对峙未扫除,朝鲜半岛局势就难以太平。

因此,抵制朝鲜的挑战行为,美国要首先反省美国的政策。

又有消息透露,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要求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他通电话,对此事,中国与俄罗斯媒体都认为美国总统给朝鲜领导人一个电话或与朝领导人会谈又如何?在朝鲜半岛局势中,对于日本大张旗鼓地部署所谓的“拦截”,央视特约评论员尹卓认为,日本有“趁火打劫”的目的,借助当前局势故意制造紧张气氛,以达到进行扩军、武器升级、修改和平宪法的目的。

从日本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看其国家战略

从日本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看其国家战略

决定 都应 当 同解 决 朝鲜 “ 架 日本 公 民的 问 题 ” 绑 相 联 系。高 村 在 东 京 对 记 者 说 : 如 果 美 国准 备 将 朝 “ 鲜 从 支持恐 怖 主义 国家名 单 上 除 名 , 们 将 利用 这 我

点来 促进 朝鲜 绑 架 日本 公 民问题 的解 决 。 然 而 , ” 3 1方在 朝核 问题 上 态度 立 场 如 此 强硬 坚 定 , 仅 是 仅
为 朝鲜 “ 帽 ” 问题 ,3本外 相 高 村 正彦 2 日说 , 摘 的 1 4
(. 1 北京第二 外国语学院 法政学院 , 北京 10 2 ;.北京外 国语大学 国际关 系学 院, 0042 北京 10 8 ) 00 9
摘 要 : 朔迷 离的 朝 核 风 波 在 给 世 界 带 来诸 多问题 的 同时 , 为 日本 政 府 提 供 了不 可 多得 的 契 机 , 其 得 以在 一 扑 也 使
定程度上 实现 了军备 扩充的 目的 , 除此之 外, 明的 日本政府还将继 续借助此 事攫取 更大的 国家利益。 精
关 键 词 : 鲜 核 问题 ; 朝 日本 军备 扩 充 ; 平 宪 法 和
中 图分 类号 :8 5 D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30 (0 9 0 0 7 ~ 3 10 97 20 )9— 0 1 0
子能研 究 院核保 障处处 长 李英 浩在 冷却塔 被爆 破后 握 手 。美 国 国务 院 负 责 朝 鲜 半 岛事 务 的 官 员 金 成 说 :这 是去 功能 化进 程 中非 常重 要 的 一 步 , “ 我想 这
让 我们得 以进 人 下 一个 阶段 。 俄 罗斯 外 交 部 则 于 ” 2 7日发表声 明 , 朝鲜 炸毁 宁 边 地 区核 设 施 的冷 却 对 塔 表示 欢 迎 。声 明说 , 鲜 通 过 “ 一象 征 性 举 动 朝 这

日本对征韩论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样的 相关的发展及影响如何

日本对征韩论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样的 相关的发展及影响如何

日本对征韩论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样的相关的发展及影响如何本文导读:吉田松阴早在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吉田松阴就主张以讲“信义”的名义屈从欧美,同时侵略朝鲜半岛和中国。

1855年与美俄签订友好条约后,他说:“我与美、俄的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断然背约,以失信与夷狄。

必须严定章程敦厚信义,在此期间蓄养国力,割据易取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土地作为补偿。

”木户孝允明治政府最早提出“征韩论”的是木户孝允。

1868年12月,他向辅相岩仓具视提出侵略朝鲜半岛的建议,把朝鲜看作“保全皇国的基础,将来侵略进攻之基本”,而“往朝鲜派遣使节,问彼之无礼。

彼若不服时,宣布罪状,攻击其国土”,并和军务官副知事大村益次郎等研究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次年,明治政府遣使携带国书往朝鲜,被以国书“不合体例”为由拒绝。

这次出使,名义上要与朝鲜打开国交,实际是为侵略朝鲜半岛制造借口。

木户、岩仓等人到1871年出国访问为止,一直在讨论和拟定侵略朝鲜半岛的计划。

日本企图侵略朝鲜半岛,是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更是为与列强争夺东亚、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跳板。

宗义达1868年4月,对马藩主宗义达向政府建议:朝鲜正与外国滋生纠纷,日本切不可失“先发制人”之良机,如能确立“思威并行之规模,统御之术得其法”,则朝鲜“数岁之后将如日本外府”。

至于日朝交涉时,如朝鲜仍然“抱守向来偏固之风习及鄙陋之旧规”,辜负“皇国厚爱眷顾之厚意”,甚至“万一有非礼倨傲之惰况”发生,政府当可断然采取“赫然膺惩”的行动,以免危及“将来之功业”。

木户孝允与此同时,日本总裁局顾问木户孝允也致函副总裁三条实美及岩仓具视,其中写道:“使朝鲜再纳入皇国版图,建立从前日本政府之地位。

”发展1869年12月4日,日本政府采纳木户孝允建议,派遣“征韩”派佐田白茅等三人到朝鲜,并下达了调查任务,如,朝鲜与清廷关系、内政是否紊乱、有无适宜军港、军备情况,其军事意图昭然若揭。

1870年佐田白茅等三人向政府报告朝鲜情况。

朝鲜半岛终将统一

朝鲜半岛终将统一

20世纪中叶,国际政治的矛盾和斗争引发了朝鲜半岛内部的政治分化。

在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半岛终致分裂。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半岛问题半岛化的良好趋势,而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将为半岛统一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统一的根本性和分裂的暂时性朝鲜半岛分裂50多年来,南北两个政权几乎在一切方面都是对立的,但惟有一条双方是共同的,这就是都承认和遵守国家继承权的惟一性。

正是这一共同点50多年来支配着南北双方的一切决策和行动,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宣示并强调着国家的统一性和分裂的暂时性。

其一,在南北相继出现两个对立政权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一直公开指斥对方为“傀儡”。

由于斗争策略的变化,现在虽然已很少使用这样的词语,但对对方存在之合法性的否定仍是不变的。

目的就是宣示惟有自己才是国家法统惟一的合法继承者,对方为僭伪。

其二,在南北对峙中,双方都以自己是国家统一大业的推动者自居,并以此为号召,争取民心。

与此同时,双方都以“阻碍统一”之罪名指责对方。

为此南北间展开激烈的宣传战。

其三,在促进统一的旗帜下,南北间还展开了从对话协商到武装斗争等各种形式的对抗。

1948年上半年,南北各界人士曾多次聚会,希望以协商的方式防止国家分裂,维护统一,未果。

1950年始,南北间三年血战,其目的也在于用武力手段选择出国家的正统继承者,使国家重新统一,但又未达到目的。

1972年始,南北间展开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是希望通过和平竞争进行淘汰选择。

从这个角度看,南北间长达50多年的对抗和斗争,虽然为三八线两侧人民带来诸多痛苦和牺牲,但却是国家统一性的顽强体现,是对国家重新走向统一的探索。

分裂状态下的受益者毋庸讳言,一些人在这种分裂中获得了实际利益,从而发展成为分裂状态下的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是国家走向重新统一的不利因素。

当朝鲜半岛刚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下光复时,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重建。

一批学有专长、有志于国家恢复和建设的社会精英理当成为这个国家的领导中坚。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与对话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与对话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与对话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地缘政治位置十分重要。

长期以来,这里的局势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不仅影响着半岛上的朝韩两国,也对周边国家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着重大影响。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冷战结束后,半岛南北双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差距逐渐拉大。

朝鲜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主权,发展了核武器和导弹技术,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制裁。

美国及其盟友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和军事演习,也被朝鲜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

此外,朝韩之间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双方在一些领土和历史问题上的争端,也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

近年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朝鲜多次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制裁。

美国则加大了对朝鲜的军事压力,包括在半岛部署先进的武器系统和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这些举动进一步加剧了半岛的紧张气氛,使半岛局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然而,尽管朝鲜半岛的局势紧张,但对话的声音从未消失。

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推动朝韩双方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中国提出了“双轨并进”的思路,即在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同时,推进半岛和平机制的建立,为解决半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朝韩双方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对话意愿。

2018 年,朝韩领导人举行了多次会晤,就改善双边关系、推进半岛和平进程等问题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双方还签署了《板门店宣言》,承诺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半岛的无核化和统一。

此外,朝美领导人也举行了会晤,尽管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双方的接触和对话为解决半岛问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对话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通过对话,朝韩双方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减少误判和冲突的风险。

同时,对话也有助于各方在半岛无核化、建立和平机制等问题上达成共识,为实现半岛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为了推动朝鲜半岛的对话进程,各方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关于1876至1910年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的研究现状

关于1876至1910年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的研究现状

关于1876-1910年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的研究现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企图由来已久,早在1592年,丰臣秀吉就曾提出过要率军进攻朝鲜,进而进攻中国,妄图将明朝四百余州都纳入日本的版图。

到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封建军阀和武士们更加广泛散播征韩论。

日本封建武士在长期的统治中,以杀伐征战、穷兵黩武为最大的光荣,极力宣扬要以武力侵略邻国,实现以日本为中心征服世界的野心。

明治维新以后,由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天皇政府没有解决国内的各种矛盾,为了转嫁当时日本国内的危机,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朝野上下便有以武力征服朝鲜之论,但由于朝鲜是清国属国,不敢贸然行事。

1875年9月,日本挑起了“云扬号”事件,第二年1月,日本政府以追究“云扬号”事件责任为名,派遣军队开赴朝鲜,蛮横地要求朝鲜政府立即派出全权代表进行缔结条约的谈判。

朝鲜政府在武力威胁之下,于2月26日在江华岛签订了所谓的《朝日修好条约》。

从此日本开始了对朝鲜的全面侵略。

日本侵略朝鲜是近代东北亚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着日本侵略活动的进行,东北亚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日本侵略朝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朝鲜的影响上,对当时的中国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日本对朝鲜的侵略进一步改变了中国当时所处的境况。

一、关于日本侵略野心形成原因的研究历程(1)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赵阶琦的《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野心的形成与膨胀》《日本学刊》2005(4)文中认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自明治维新初期开始形成,并于其后逐渐膨胀起来。

促使其形成和膨胀的因素有多种:一是全面继承古代日本对外开疆拓土的传统;二是在幕末学者吉田松阴“失之欧美,补偿于鲜蒙”的对外扩张思想影响下,采取仿效西方列强、侵略亚洲邻国的路线,并在其入侵朝鲜和备战中国的过程中,于19世纪90年代初制定全面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三是在日本经济基础十分脆弱的背景下,明治政府力图通过武力掠夺别国领土和财富,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朝鲜半岛局势演变和原因分析

朝鲜半岛局势演变和原因分析

朝鲜半岛局势演变和原因分析朝鲜半岛问题是世界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互相争斗的产物。

自从1945年美苏以北纬38度为两国分界线开始,朝鲜半岛已经不再属于真正的自治主权,表面上是俩个国家的自治,而实际上是沦为以美苏为代表的对抗的棋子,半岛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南北朝鲜的问题,已经是个国际化挑战。

作为北朝鲜的领导人永远被别人握在手心,自己并不能看清国家的未来,也不能真正主宰国家的命运,那是多么的可悲啊。

作为一个具有伟大理想的国家领导人,看着自己的国家在风雨中摇摆不定,拥有一腔热血但是报效无门真的让人不禁泪下。

所以作为一个具有梦想的国家,以实现自己国家真正的领土完整和面向国际,不再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树立与世界大国之列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历代北朝鲜领导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跟着这个我们去看看如今的朝鲜半岛问题就不在显的那么的茫然了。

最近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转移,朝鲜半岛的局势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

自从金正日的去世和金正恩的当权,朝鲜半岛就被钉在了世界报纸的头条,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加剧,一举超越了中日之间的争吵、叙利亚内战的烽烟,成为世界又一大热点。

南北双方拔刀相向,怒目相对,嗓门也越来越高!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不顾美韩的威胁,不顾中俄的劝阻,强行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以及被美国高度关注的“火箭发射试验”、遭到美国韩国联合要求加强对朝鲜制裁之后,朝鲜就一下子火冒三丈,对战争的调门也越提越高起来!与朝鲜步步升级相对应,美韩也在不断升级对应。

例行的美韩联合军事演习不断刷新刺激;美军B-52、B2战略轰炸机相继亮相半岛,美国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在朝鲜近海游弋威慑、滞留;X-波段雷达以及监控导弹发射的雷达系统也已部署到位。

朝鲜半岛的问题究竟该如何继续,如何才能找到一种解决半岛问题的有效方法来满足各方的利益。

看着朝鲜的高调宣战,看着美日韩的不停的军事演习叫板,貌似摆出一副风雨未来山欲动的的场面,其实冷静的分析朝鲜半岛问题,分析国际问题,我们就不难发现朝鲜半岛的未来还是可以预测的,还是可观的。

形势与政策专题二:朝鲜半岛问题解读

形势与政策专题二:朝鲜半岛问题解读

国名: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首都:原汉城,现改为首尔。 国旗:太极旗,是1882年8月 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 在船上第一次绘制的,1883年 被高宗皇帝正式采纳为李氏朝鲜王 朝的国旗。 国徽:为圆形。圆面为五瓣的木槿 花,中间为阴阳图案。绶带上写着 “大韩民国”。
二、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原因
南北朝鲜离散家属
南北朝鲜离散家属
南北朝鲜离散家属
南北朝鲜离散家属
三、朝韩关系的进展及演化
1、冷战时期


1948年朝鲜南北方在美苏支持下分别建国后,彼此采 取敌视的态度。南北方都认为自己是朝鲜半岛唯一合 法的政权,双方均寻求借助大国的力量支持以武力统 一朝鲜半岛。朝鲜战争结束至70年代初,南北方仍处 于严重对峙阶段,这一时期双方仍没放弃以武力统一 朝鲜半岛的希望。 70年代后美苏关系缓和,同时美国强调从亚洲收缩力 量,朝韩两国领导人开始寻求以非武力的形式来缓和 半岛局势,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形势与政策专题(二)
朝鲜半岛问题解读
朝鲜半岛问题解读
一、朝鲜半岛局势最新动态
二、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原因 三、朝韩关系的进展及演化
四、朝鲜核危机探析 五、朝鲜半岛问题背后的大国因素
一、朝鲜半岛局势最新动态
1、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 2、3月9日,朝鲜宣布废除朝韩互不侵犯协议 3、3月30日,朝鲜宣布朝韩进入“战争状态” 4、4月2日,朝鲜重启2007年关闭的核反应堆 5、4月4日,朝军称作战方案已得到最终批准 6、4月5日,朝鲜对外国驻朝使馆发出撤离劝告,并另行通 报中方 7、4月12日,朴槿惠首次提议朝韩对话 8、4月14日,朝鲜拒绝韩国对话提议 9、4月17日,不反对朝美对话 但拒绝以“去核化”为前提 10、4月18日,朝鲜称半岛无核化将在美国销毁核武后开始

朝鲜半岛一直是个问题

朝鲜半岛一直是个问题

小论文朝鲜半岛一直是个问题内容摘要:针对当今世界对朝鲜半岛的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朝鲜半岛历史以及当今的几个重要问题,阐述了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朝鲜战争,南朝鲜,北朝鲜,核危机,美国,苏联,中国,冲突,核武器朝鲜半岛一直是个问题二战过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此后的时间里,逐渐趋于稳定,很少再爆发冲突,“和平”成为这个世界共同的主题。

然而,朝鲜半岛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宁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至今一直是个问题。

首先,最值得提及的就是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这是继二战之后,发生在世界上的最大的局部战争。

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

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但是,自从三八线划定以后,南北双方就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决定了在这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可能会有长久的和平。

在南北双方分别建国的第二年,金日成就提出要通过军事手段推进革命,完成统一大业的目标,而当时的大韩民国总统李承晚也主张加强军备,积极北进。

但是,斯大林考虑到双方的整体实力,以及当时他致力于稳定与西方抗衡的阵脚,在朝鲜半岛的目标是维持三八线现状,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

此外,对于朝鲜半岛问题,苏联是主张在北朝鲜建立统一民主战线,然后通过在全朝鲜进行普选来实现和平统一的。

在此时爆发南北战争,明显与苏联的目标和主张不相符合,因此莫斯科严厉禁止金日成发动战争。

并且,在那时中国刚刚建国,全国工作的中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大批士兵也准备复员,唯一的军事目标是解放台湾,中国并不想卷入一场可能有美国参与的战争,所以毛泽东并不赞同爆发南北战争。

本来,没有了这两个大哥的支持,北朝鲜就失去了最有利的援助,是很难爆发这场战争的。

但是,没过多久,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1950年初毛泽东访问苏联,迫使斯大林签订了新的中苏条约,其内容包括中国将收回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港。

各国对朝鲜核问题的看法

各国对朝鲜核问题的看法

一、总述据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朝鲜中央通讯社12日宣布朝鲜当天成功进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后,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以及联合国、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国际组织纷纷作出强烈反应。

之前,朝鲜于2006年和2009年分别进行了核试验。

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朝鲜核试验后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做出的反应。

(视频1)原因为什么朝鲜要冒国际之大不讳进行核试验呢?原因有四①针对美国的核安全压力。

21世纪初,东北亚局势失衡,韩国和日本享有美国核保护伞,同时自身军事实力不弱,可谓拥有双重保护,而朝鲜的安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搞核威慑也是针对美国。

朝鲜称,更高水平的核实验是其与美国进行对抗的军事威慑力量的一部分,它把美国称作是“朝鲜人民的死敌”。

②朝鲜领导人无视来自包括朝鲜主要盟友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际社会成员的压力,执意要进行核实验。

③根据朝鲜的先军意识形态,朝鲜需要对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实施的惩罚作出强有力的反应。

朝鲜认为国际法、国际机构、集体安全、军备控制和其它集体合作安排是不合乎需要的,是削弱其国家安全的阴谋。

④进行新的核实验也将使朝鲜有机会强调它在核项目上所取得的进展,使其向拥有在远程导弹上安装核武器的目标更近一步。

为了使其核武库更具威胁力和朝鲜尖刻声明旨在实现的威慑力,朝鲜必须展现它能够用导弹远距离投射核武器。

2.为什么国际会对朝鲜核试验有如此大的反应?首先我们要了解朝鲜核试验带来的严重试验后果。

①造成本国和包括韩国、日本及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邻国出现核辐射风险。

②损害朝美韩有意义对话机遇核实验将不会颠倒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态势,但是它将严重损害朝鲜、韩国、美国举行有意义对话的机遇。

这将表明,和先前的政治一样,朝鲜新政权选择了核弹而不是电力。

③朝核材料或将外流朝鲜核实验也会加大对朝鲜核材料远期将流往何处的担心,朝鲜决定出售这些材料或者是在朝鲜政权崩溃的情况下都会出现材料外流的问题。

它为一些像朝鲜一样想拥有核武器的门槛国家提供了一个坏榜样,为最可怕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创造了前提条件,这种武器最终可能落入国际恐怖分子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结束话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日本而言,一方面日本以朝鲜威胁论为借口,积极构筑日、美、韩牵制朝鲜机制;再者是通过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扩大日美干涉范围,增强其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影响。与美国共同开发tmd导弹防御计划,名正盲顺地向军事大国迈进。同时,在朝鲜半岛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经济牌”诱使朝鲜做出让步,增加日本在朝鲜半岛的份量,发挥日本在朝鲜半岛作为一个世界级大国的作用,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奠定基础。
在此情况下,朝鲜调整了国家战略:以改善朝韩关系为重点,以加强中俄关系为依托,以打破美国外交封锁为目标,加快与日本的邦交会谈及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展开了全方桫l交,既赢得宽松的周边环境,又争取了外援。同时朝鲜也出台了一些新的经济政策,以摆脱困难的经济局面。
具体做法是:利用核开发与导弹开发的安全牌,迫使美国与朝鲜进行对话,讨价还价,最终实现与美国的和解,消除美国经济上的制裁,军事上的威胁;利用重要的地缘战略资源及潜藏着的经济前景来分化美国的盟友日本,加快朝日邦交正常化,获取战略空间及赔款;利用民主感情,高举统一的大旗,求得与韩国的和解,提高前大门的安全及经济援助;利用传统的中俄友谊,确保政治经济的安全系数;利用与欧盟的建交,吸收技术与投资促进国内的经济改革。
目前,朝鲜已取得以下成果:1.朝韩实现和解,获得来自韩国的大量援助。如,2000年4月,韩国向朝鲜提供了1.8亿美元援助等;2.在对西方国家关系上,朝欧关系有了突破。2001年5月14日欧盟宣布将与朝鲜建交,并在朝鲜设立常驻代表团。在15个欧盟成员国中有13个已与朝鲜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西方国家中只有日本、法国和美国尚没有同朝鲜建立外交关系。目前,与朝鲜建交国有153个;3,在内政方面,2002年7月1日朝鲜开始实施经济调整,提高物价,同时增加工资;下调朝鲜元同美元的汇率;正式废除了外汇兑换券;除了谷物之外基本上废除了配给制。另外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吸收外资与技术。朝鲜创建了“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金刚山特61j经济区”,新建的“新义州特区”也在开发中。
具体做法是:经济上,利用朝鲜当前经济困境,以经济援助等手段,软化其对立立场,以和平演变手段,促使朝鲜内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变化,推进和平统一进程;外交上,以美、日、韩3方合作的方式,滞缓朝鲜的核开发与导弹开发的进程,以减轻韩国承受的战争压力和战争风险;政治上,通过4方会谈在战略上迫使朝鲜进入和谈轨道,赢得更多地缘上的战略空间。
对朝鲜而言,在朝美关系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一方面朝鲜会以军事资源为手段,不会轻易放弃导弹牌、甚至是核牌迫使美国改变强横的对朝政策。另一方面朝鲜会以地缘战略资源和经济资源为诱饵,寻找支持,分化美国的盟友,迅速实现朝日邦交正常化。在与美国对抗时,朝鲜将更进一步密切与中、俄的关系,寻求两国背后的支持;以民族感情为招牌,强调民族共助,拉近与韩国的关系,在对欧盟的关系上,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提供优惠条件,吸引欧盟等国的投资。
-
目前,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国家战略是实现半岛无核化,减少来自朝鲜的导弹威胁;增加自身在朝鲜半岛方面的政治发言权,抢占朝鲜半岛尤其是朝鲜这块经济“处女地”。为此日本一方面加强与美韩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快与朝鲜邦交正常化的步伐。
具体做法是:在军事上,对导弹与核开发问题,日本与美国一起挥舞军事大棒,表现出强硬立场;在外交上,利用朝美的矛盾,逼迫朝鲜向日本低头,取得日朝和谈的主动权,为日本重新进入朝鲜半岛创造条件;同时利用朝韩之间的纠纷,提高在半岛方面的发言权,为实现“普通国家”的宏愿,开始着手眼前的突破。在政治经济上,以经济援助、贸易往来、殖民赔偿为手段,抢占经济先机,换取政治发言权, 同时与美韩一起推行和平演变。
大目标,尤其是金大中政府提出了“阳光政策”。摆脱国际社会的孤立局面,朝鲜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2000年双方成功举行了南北双方首脑会谈。在韩国的努力下,促进了朝鲜与美国及日本的和谈。“9.11”事件后,美国出台了对朝的强硬政策,韩国的“阳光政策”也面临着一次考验。
在新的形势下,韩国的国家战略是:继续推进“阳光政策”,以对等的身份、和平的手段争取实现民族和解;采取“借美遏朝”的方法,减少朝鲜的 开发与导弹开发及其他方面的军事冒险;利用美、日、韩3国同盟压迫朝鲜,以南强北弱的形式,实现自己企盼的统一意愿;利用4方会谈的框架,促成朝 鲜半岛新的和平保障机制。
二、朝鲜的国家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一直对朝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的外交政策,军事上宣扬“朝鲜威胁”,美韩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朝鲜的外部环境极其恶劣。90年代初,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朝鲜丧失了近60%-70%的主要经济战略物资的来源,如原油、煤炭、棉花、橡胶等。同时,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贸易的友好价格也被国际市场价格所取代,贸易方式也从易货贸易变成了直接的外汇支付,贸易条件大大恶化。从1995年开始,朝鲜又连续多年遭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无法养活本国国民,人民生活质量迅速下降,国家综合实力遭到削弱,政权的根基受到威胁。而此时,正赶上朝鲜在完成政权转移,新领导人金正日首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缓解经济困境,维护朝鲜政局稳定。金正日承袭政权,对国家的内政方针不可能立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要缓解经济危机,只有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迅速改善外部环境,争取外援。但在南北朝鲜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朝与其他国家的经贸交流不可能大规模展开。要迅速实现和解,必须寻找改善南北关系的突破口。而南北朝鲜目标的共同点就是对统一的强烈愿望。实现南北和解,最终走向统一,这是南北两国任何领导者都不能无视的问题。冷战后,两极对抗瓦解,为朝鲜调整外交政策提供了空间;韩国金大中推行的“阳光政策”为朝韩关系改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俄、欧盟等国也加强与朝鲜的交流,为朝鲜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提供了契机。
对韩国而言,一方面通过“阳光政策”软的一面,加强民族融合,缩小双方政经差别,渐进地推进南北统一。另一方面,通过美、日、韩“铁三角”制约朝鲜“出线”行为,同时,以4方会谈的形式,将朝鲜纳入和谈轨道。
可以说,3方既有各自的打算,也有结合点。在“朝鲜威胁”方面,韩日目标一致;在打破外交孤立、换取利益方面,日朝想法相同;在警惕日本军国势力复归方面,朝韩不谋而合。日本与朝鲜半岛国家3方的战略选择,将受限于今后国际格局的演变,也将反作用于国际格局的形成。
小此木政夫(日本庆应大学亚洲中心主任):“如果朝鲜核武装化,所有国家都会反对;如果美国要军事解决,所有国家也会反对”由此可见日本的态度。
小此木政夫:朝鲜确实在核武装化,对日本构成了威胁。中国有很强大的核力量,所以你们感觉不到威胁,但是日本没有核力量。我们所进行的只是增强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没有追求日本的核武装化。朝鲜的核武装化是很有进攻性的,如果朝鲜停止了核武装化,那么我们就停止我们的导弹防御系统。
日本在朝鲜核问题上态度强硬,
日本对朝核危机的每一次风波,都会精心利用。例如航空自卫队计划空袭朝鲜军事基地 ;朝鲜试射远程运载火箭之前,部署“宙斯盾”驱逐舰准备拦截等。
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日本的外部环境得到大大改善,昔日北方的威胁烟消云散,朝鲜半岛也出现了和缓的局面。首先是朝鲜南北双方相互加入了联合国,90年代初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南北对峙得到缓解。但此后,随着朝鲜核问题、边界冲突及1998年导弹试射问题使美朝、日朝、韩朝的关系变冷,日本认为,朝鲜的核开发及导弹开发已经成对日本的威胁,无论是朝韩,还是朝美若爆发战事,作为美国的同盟国日本都不会袖手旁观,一旦与具有导弹或者核能力的邻居发生军事冲突,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2000年首次南北韩首脑会议召开,朝鲜半岛出现和解的局面,面对这种变化,日本也适时地进行了战略调整。
三、韩国的国家战略选择
随着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维系了近50年的以阻止共产主义南下的美、日、韩同盟受到挑战。90年代初,由于韩国与中俄相继建交,南北朝鲜的对话日益增强,朝鲜半岛及周边对峙的局面得到缓解。但1994年爆发的“核危机”及1998年的“导弹危机”,使以朝鲜威胁为目标的美、日、韩同盟进一步得到强化。尽管如此,韩国历届政府一直以统一为最
2002年9月17日日朝举行首脑会谈,并发表了朝日平壤宣言》,从宣言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日本已初步达到以下目的:1.为了全面解决朝鲜半岛的核武器问题,朝鲜保证将遵守有关的所有国际协议。尽管近期有关朝鲜秘密核开发问题又浮出水面,但最终日本不会放弃和美国一起迫使朝鲜在核开发的问题上做出让步;2.在导弹问题上,朝鲜保证“将无限期地冻结导弹发射”;3,在绑架与可疑船的问题上,朝鲜对此表示遗憾和道歉;保证采取适当措施不再发生可疑船事件;4.朝鲜同意由日本提出的设立由日、美、韩、中、俄、朝等6国参加的6方会谈,日朝还就建立新的安全保障磋商框架达成了协议。
韩国已取得如下成果:1.政治对话已向体制化、稳固化方向发展。至2002年8月朝韩双方已经举行了7次部长级会议;2.经济合作交流由民间为主导转为由政府为主导,经济合作大规模展开;3.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文化、体育、渔业及军事协议。2002年9月15日南北朝鲜签订了一项重要的军事协议,决定为开通纵贯朝鲜半岛的京义线铁路和东海线公路扫除障碍。2002年9月19日,自1953年7月停战以来贯通南北分治的非军事地带的铁路与公路工程正式开工,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