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舒婷诗歌赏析-精心整理
舒婷《致橡树》经典爱情诗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经典爱情诗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852d4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d.png)
舒婷《致橡树》经典爱情诗及赏析舒婷《致橡树》经典爱情诗及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舒婷《致橡树》经典爱情诗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作品赏析:《致橡树》一诗,采取“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话,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上,这种手法是具有开拓性的。
橡树是一种木质紧实而高大的用材树,而木棉树又叫英雄树,形象亦高大挺拔,是花树中最高大的一种。
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的精心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
诗人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的情爱描写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完美地体现出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
《神女峰》原文及赏析
![《神女峰》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9ce12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f.png)
《神女峰》原文及赏析在浩瀚的文学长河中,有许多经典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舒婷的《神女峰》便是其中之一。
神女峰,屹立于巫峡长江之畔,以其神秘而迷人的姿态,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舒婷的这首《神女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赋予了这座古老的山峰新的意义和价值。
原文如下: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首诗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纠葛的画面之中。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这几句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在面对神女峰时那种复杂的情感,有人热情地挥舞花帕,而有人却突然收回手,捂住眼睛,或许是被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某些隐秘。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这里描绘出了一个孤独而坚定的身影,她(他)站在船尾,衣裙随风飘动,宛如翻涌的云朵。
这种形象的塑造,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也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诗人感叹着美丽梦想背后的忧伤,这种忧伤不仅仅是个体的,更是跨越时空,代代相传的。
神女峰的传说,承载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忠贞的向往,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寂寞。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这是诗人深刻的质问。
心真的能因为坚守某种信念而变得如同石头一般坚硬吗?为了等待那遥远的、或许永远不会归来的爱人,错过了多少美好的时光。
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于人性的关怀。
接下来,“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诗人用“金光菊”和“女贞子”这两种象征着生机和活力的植物,来表达一种新的思潮和观念的涌动。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菁选(优秀)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菁选(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bc8ae1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2.png)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菁选(优秀)《致橡树》赏析:篇一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
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
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
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
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
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
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
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
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
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
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
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
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e1b7e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5.png)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神女峰》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无论在诗歌艺术性方面还是在主题意义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以下是跟大家分享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神女峰》舒婷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赏析1舒婷发表《致橡树》以后四年,又有《神女峰》面世。
《致橡树》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现了对***平等、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念的呼唤。
而《神女峰》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由巫山神女峰触发的灵魂惊悸写起。
神女峰凝结着许多内涵不同的爱情故事,而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
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他的志节。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
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
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诗歌一开始就展现的意向是;:船到神女峰前,游客们向石像挥舞起各色手帕,对这一偶像狂热的崇敬,表现出在传统道德的强大磁场中,人们思维习惯和感情趋项的顽固惯性,然而觉悟者还是有的,她收回挥舞的手臂,捂住眼睛搽拭泪水,她分明觉察了神女偶像的可悲性。
人们离去后,她继续苦苦思索:那么多女人总是通过苦守贞洁来追求一种道德价值的实现,她们热衷于把美丽的梦想安排在一条可怕道路的尽头。
她们的悲惨充斥着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以致悲剧“代代相传”,被铸造成道德楷模,被铺设成文化传统。
舒婷诗歌欣赏
![舒婷诗歌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5151ff0b76c66137ee0619a3.png)
舒婷诗歌欣赏神女峰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了眺望天上来鸿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沿着江峰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着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赏析:《神女峰》是诗人面对神女峰时的心灵颤栗、痛苦思索和爱情宣言。
诗人从对神女峰的瞩望中想到的是神女峰所包蕴的悲剧性——中国古代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节烈思想对妇女尊严、人格和生命要求的漠视。
“各色花帕”意味着许多人人漠然的将神女峰视为风景,感受不到神女的痛苦,这使独醒的诗人心痛。
正是意识到了神女峰所包蕴的这种悲剧性,她的手从“挥舞的各色花帕”中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内心如江涛翻涌不息。
人为什么而活着?是某种抽象的本质重要,还是生命更可贵?代代相传的神女真的幸福吗?诗人在困惑中思考,在沉思中作了回答为了某种遥不可及的东西,神女错过了眼前的“春江月明”,错过了鲜活的人生。
诗人从对神女苦痛的真切感受与同情中,感受到了一种愤怒。
在愤怒中,她开始“煽动新的背叛”,背叛漠视女性生命的各种伦理道德,向人们灌输一种新的爱情观念。
诗人以女性对生命的敏锐,感受到了千百年来神女所承受的男权文化的重压,神女无法言说的精神上、情感上的折磨,表达对真实爱情的渴望。
神女峰作为旅游景点,人们司空见惯,但诗人却能从美丽的梦读出美丽的忧伤,引发诗情。
抒情方式看似柔和、委婉,实则刚毅,特别是最后的爱情宣言,显示了诗人诀别于传统道德与世俗庸而关注人性的毅然。
双桅船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1979年8月(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双桅船》可视为《致橡树》的姊妹篇,亦是书写一种以人格自由、独立为前提的理想爱情。
(完整版)舒婷诗歌赏析-精心整理
![(完整版)舒婷诗歌赏析-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a1cc3c26fff705cd170a75.png)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 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今世女诗人。
1969 年下乡插队,1972 年返城当工人。
1971 年开始写诗, 1979 年开始发布诗歌作品, 1980 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鼻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模糊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诗着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衣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中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评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心。
她的诗富于想象,并且故意有新的创建,能在一些经常被人冷视的惯例现象中发现尖利深刻的诗化真理,在艺术表现上常常采纳示意、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着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论述的余地,进而给诗歌带来了模糊美、委宛美、弹性美。
致橡树舒婷我假如爱你——绝不像攀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夸耀自己;我假如爱你——绝不学痴心的鸟儿为绿荫重复纯真的歌曲;也不只像根源长年送来清冷的安慰;也不只像险峰增添你的高度,烘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一定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同。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谢,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深重的痛惜,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忧如永久分别,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单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地点,足下的土地。
【说明】[1]凌霄花:别名“紫葳”,木本蔓生,茎攀附他物而高升,高可数丈。
夏秋开花,橙红色。
[2]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丈。
[3]虹霓: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七种颜色。
这种圆弧常同时出现两个。
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娇艳的叫“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
【赏析】《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邃的抒怀诗。
舒婷的现代诗歌经典赏析
![舒婷的现代诗歌经典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c3a0c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9.png)
舒婷的现代诗歌经典赏析母爱像寒冬中的一个暖炉,那是温暖的爱,是最好的礼物。
当炉火映照在你的脸庞,你是否感到了温暖与关爱?那是世间最伟大、最有力量的爱,它可以熔化一切,除去所有前进的障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舒婷的现代诗歌经典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象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呵,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呵,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明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摘要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佳句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内容分类人物母爱网友赏析本诗是怀念母亲的佳作。
诗人借梦幻,通过“慈母泪,珍藏的红围巾,童年幼稚的哭喊,成年后的不敢呻吟”等,表达失去母爱的孤苦无依。
诗人以“古井”形容“怀念”,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读后让人感到情浓、意切,难以忘怀。
作者信息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舒婷诗作赏析
![舒婷诗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d186213169a4517723a39c.png)
作者介绍: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被誉为我过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北岛、顾城齐名。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
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节选之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的人的心声。
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神女峰》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沿着江峰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着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长江赏析:《神女峰》是作者在长江上看到神女峰美景后,有感而发创作的。
舒婷组诗诗歌鉴赏
![舒婷组诗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c50d1e9336c1eb91a375dcb.png)
这也是一切作简者介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之一)原名龚佩瑜,女,汉族,1952年5月生,福建晋江人。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入选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2008年,获得《诗选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08年度十佳诗人”荣誉。
2012两岸诗会桂冠人物奖得主。
2018年12月19日,获得“玉润四会”女性诗歌奖杰出贡献奖。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
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陪伴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双桅船真实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盼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虚无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一切北岛这是也一切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现代诗人舒婷的诗歌
![现代诗人舒婷的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fa00b1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4.png)
现代诗人舒婷的诗歌舒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现代诗人。
她的诗歌体现了对生命、社会、爱情、自然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本文将围绕舒婷的诗歌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诗人简介舒婷,原名何丽亭,1938年生于陕西,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9年留校任教。
1961年开始发表诗歌,1964年作为青年诗人代表参加了全国青年文艺工作者大会。
曾发表过许多著名的诗集,如《雨巷红灯》、《女人如水》、《黄河颂》等,被誉为“中国现代女性诗人之首”。
舒婷的诗歌经历了从早期的短小精悍,到中期的浪漫主义,再到后期的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
她的诗歌以其简练、朴素、自然、贴近生活的风格而著名,同时也秉承着自己的思想和主题。
二、诗歌风格舒婷的诗歌总体呈现出四个特点:1、自然主义舒婷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她的诗歌经常描绘自然景象,如风、花、草、水、树等。
舒婷的自然主义倾向,在她的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她能够发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景物和现象,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
2、浪漫主义在60年代学生运动鼎盛时期,舒婷的诗歌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浪漫色彩。
在这期间的诗歌中,舒婷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温情,作品中充满了善良、温柔、柔情与爱情。
3、现代主义到了七十年代,舒婷的诗歌风格逐渐发生了转变,出现了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
她将自己的思想与诗歌的形式、语言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更加自然、贴近生活、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
4、女性主义作为一位女性诗人,舒婷一直关注着女性的问题。
她以自己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为女性发声。
在她的诗歌中,女性经常被塑造成一个独立、自由、自主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女性身份认同的思考和探索。
三、代表作欣赏1、《死水》死水无声无息,稳停在碧绿的荷叶里,叶子下面是漆黑的泥垢,望不尽,触不到,但它依然活着。
这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仰之情。
她描绘了死水在荷叶下静谧的画面,形象生动,情感深厚。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5篇)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e2673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0.png)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5篇)《致橡树》赏析1舒婷发表《致橡树》以后四年,又有《神女峰》面世。
《致橡树》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现了对独立平等、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念的呼唤。
而《神女峰》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由巫山神女峰触发的灵魂惊悸写起。
神女峰凝结着许多内涵不同的爱情故事,而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
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他的志节。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
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
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诗歌一开始就展现的意向是;:船到神女峰前,游客们向石像挥舞起各色手帕,对这一偶像狂热的崇敬,表现出在传统道德的强大磁场中,人们思维习惯和感情趋项的顽固惯性,然而觉悟者还是有的,她收回挥舞的手臂,捂住眼睛搽拭泪水——她分明觉察了神女偶像的可悲性。
人们离去后,她继续苦苦思索:那么多女人总是通过苦守贞洁来追求一种道德价值的实现,她们热衷于把美丽的梦想安排在一条可怕道路的尽头。
她们的悲惨充斥着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以致悲剧“代代相传”,被铸造成道德楷模,被铺设成文化传统。
多么可悲。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是困惑,更是质疑:那神女,那许多的妇女,本来有着鲜活的生命和正常的需求,怎么能甘心变成石头呢?她们为着一个没有价值的期待,错过许多俯拾即是、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机遇。
多么荒谬。
下文的“金光菊”和“女贞子”是巫峡中的常见植物,它们聚凑成迎船而来的“洪流”。
它们生机蓬勃,自由活泼,体现着生命属于自己,应由自己支配的哲理,启发人们抛弃那为“规范”而生活的旧的伦理枷锁。
最后两句,指出“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实在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8d149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1.png)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
《神女峰》是由当代女诗人舒婷写于长江的。
《神女峰》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无论在诗歌艺术性方面还是在主题意义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
《神女峰》/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舒婷诗歌鉴赏
![舒婷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a87192352ea551810a687c2.png)
也不止
世 俗 的 爱 情 观
凌霄花
鸟儿
极力攀附橡树
否 定 只知依恋橡树 和 批 判
泉源、险峰 一味为橡树奉献 日光、春雨
缺 乏 独 立 、 平 等 、 自 强 的 精 神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爱的基础:
作为爱的双方应该以什么样的 形象出现呢?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具有坚毅、刚强、 像刀,像剑, 矫健的阳刚之美 也像戟;
问题一:“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
么?
橡树:高大伟岸,充满阳刚之气,象
征坚强有力的男子汉.
木棉:美丽热烈,坚韧独立,具有阴
柔之美,象征中国女性。
橡树
美国国树,生命力顽强, 高10-40米,寿命 可达数百年,如云冠盖, 引人注目.
木棉
广州市花,又名“英 雄树”,先花后叶, 三四月间,花红似火, 艳丽如霞,树干挺拔, 最高可达30多米, 如巨人披锦,灿烂夺 目.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舒婷
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 建泉州,当代女诗人。 舒婷是一位感情型的诗人。她 的诗歌创作的宣言是:写人的价值 与尊严。 主要作品《双桅船》《会唱歌 的鸢尾花》等。《祖国啊,我亲爱 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70年代末,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 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 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 的大潮。
一味奉献、自我牺牲的爱情
泉源:常年为大树送来清凉的慰藉,不求回报,一味 付出 险峰:让橡树长在其上,使橡树显得高大、伟岸,自 己则只是一种衬托 ,默默支撑着大树。 春雨、日光:无形地滋润、沐浴着有形的橡树,无怨 无悔的奉献。 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 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 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舒婷诗歌赏析
![舒婷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df78d25ef7ba0d4a733b8c.png)
双栀船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我的理解:通读全诗,作者以一艘双栀船的角度,描写了它离开岸边的不舍与缠绵。
表达了一位漂泊无依的游子浪迹天涯对故乡的痴恋,然而,心中的故乡却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在我的梦中,也许明天,就会与你相遇,我痴念这着故乡,故乡也牵挂着我。
另一方面,我还认为这首诗中透露着诗人对未来美好阳光的憧憬,暂时离开岸漂泊,却会在明天,又与彼岸相遇。
尽管途中会有风暴,美好的未来总会在风暴后与我们偶然邂逅。
人生,也像这一艘双栀船,在不如意后,总会有光明、美好不期而遇。
既然如此,不如扬上希望的帆,向着花开的明天远航!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的理解:在这首诗中,诗人化作一棵木槿,用紧紧相依诠释自己眼中的爱情——不是利用功名、不是无病呻吟、不是风花雪月。
只是与相爱之人拥有同一形象,不卑不亢,含情脉脉,紧握双手,同甘共苦。
爱,是两个人的契约。
因爱一个人的某些特点而爱某个人,那便不是真爱,真爱是爱一个人的一切,爱一个人本身。
舒婷诗歌赏析
![舒婷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7b58247375a417866f8f52.png)
那 么 ,双桅 船 ” 的是 什 么 , “ 暴 ” “ ” 具 体 形 象 表 达 出 “ 指 风 、灯 等 “ 岸 ” 代 表着 什 么 呢 ?诗 人 到 来 的 。这 些 形 象 通 过 链 接 组 合 , 海 又
底 想 以此 表 达 一 种 怎 样 的情 感 ? 形 成 了 一 幅 幅 完 整 而 流 动 的 画 你 也 许 会 认 为 这 是 一 首 爱 情 诗 。 面 。而在 画面 之下 跳 动 着 的是 诗
l 甄萼 | 臻鏊赣 穗§ 强 | §懿稻8 罄溪 鏊 穗蠢蛰鬣琵l s 强蕊毒 罄器巍 醮誊 | I . sl 鼗强 t | 基 l 麓毫 一 嚣
责任 编辑 : 冬 江
纛
舒 婷 诗 歌 赏 析
O/ 男 男
舒 婷 ( 9 2 ) 原 名 龚佩 瑜 , 于 福 建 龙 海 市 , 15 一 , 生 朦 胧诗 派 的代 表 诗人 之 一。她 17 年 开 始 发表 诗 歌 作 品 , 99
表达 的意义 较 为含 蓄 隐晦 , 些还 具 有 多义 性 。 有
【 文】 原
情 鹄
雾打 湿 了我 的双 翼 可风 却 不容 我 再迟 疑
是 一场风 暴 , 一盏 灯
把 我们 联 系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起
是 另 一场 风暴 , 一盏 灯 另
岸 啊 , 爱 的岸 心
昨天 刚
今 天你
明天我
是的,这首诗很好地表现了 爱人 人那颗诚挚的心。
l
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
。
i § 0|
矗0
。j 0奠 毫 囊 纛建 羹
囊0
_ g誊强蠹 0 . 一 §
【 原文】
舒婷诗歌《海滨晨曲》原文及赏析
![舒婷诗歌《海滨晨曲》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b038a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6.png)
舒婷诗歌《海滨晨曲》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舒婷诗歌《海滨晨曲》原文及赏析【导语】:海滨晨曲一早我就奔向你呵,大海把我的心紧紧贴上你胸膛的风波昨夜梦里听见你召唤我像慈母呼唤久别的孩儿我醒来聆听你深沉的歌声一次比一次悲壮一声比一声狂热摇撼着小岛摇撼我海滨晨曲一早我就奔向你呵,大海把我的心紧紧贴上你胸膛的风波……昨夜梦里听见你召唤我像慈母呼唤久别的孩儿我醒来聆听你深沉的歌声一次比一次悲壮一声比一声狂热摇撼着小岛摇撼我的心仿佛将在浪谷里一道沉没你的潮水漫过我的心头而又退下,退下是为了凝聚力量迸出更凶猛的怒吼我起身一把撕断了纱窗——夜星还在寒天闪烁你等我,等着我呀莫非等不到黎明的那一刻晨风刚把槟榔叶尖的露珠吻落我来了,你却意外地娴静温柔你微笑,你低语你平息了一切只留下淡淡的忧愁只有我知道枯朽的橡树为什么折断但我不能说望着你远去的帆影我沛然泪下风儿已把你的诗章缓缓送走叫我怎能不哭泣呢为着我的来迟夜里的耽搁更为着我这样年轻不能把时间、距离都冲破风暴会再来临请别忘了我当你以雷鸣震惊了沉闷的宇宙我将在你的涛峰讴歌呵,不,我是这样渺小愿我化为雪白的小鸟做你呼唤自由的使者一旦窥见了你的秘密便像那坚硬的礁石受了千年的魔法不再开口让你的飓风把我炼成你的歌喉让你的狂涛把我塑成你的性格我绝不犹豫绝不后退绝不发抖大海呵,请记住——我是你忠实的女儿一早我就奔向你呵,大海把我的心紧紧贴上你胸膛的风波……1976.1.9海滨晨曲赏析舒婷的这首诗是有关海的诗歌,创作于一九七六年。
舒婷《致橡树》诗文鉴赏要点解析
![舒婷《致橡树》诗文鉴赏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6bbdbf5901020206409c43.png)
舒婷《致橡树》诗文鉴赏要点解析
1、诗文赏析
2、诗歌主旨
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
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3、诗歌特色
象征手法的运用
本诗不是从整体上蕴含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表达: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这正是意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
这首诗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诗。
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
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橡树:男性的阳刚气概。
伟岸挺拔,刚强不屈,坚强有力木棉:女性的柔韧气质。
青春秀美,充满生机,坚韧不屈。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36da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c.png)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析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原诗欣赏】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思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作品】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著名女诗人,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至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返回厦门,当工人、统计员、染纱工、焊锡工等。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中国作协“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
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节选自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的人的心声。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舒婷诗歌分析
![舒婷诗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5f983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9.png)
舒婷诗歌分析第一篇:舒婷诗歌分析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考查论文发掘舒婷诗歌中的美与哲思引言:舒婷以特有的女性细腻而温柔的文字加以诗意化表达,让诗歌读起来流溢着婉转动人的旋律,如同在聆听一曲优美醉人的笛子,又如同在欣赏一幅自然清新的山水画,在静静地欣赏一条徜徉奔腾的小溪,流动着生命的缤纷色彩。
带着对大自然的强烈热爱和对生命的无限向往,诗人将生活之中的点滴美好一一道来,以诗歌的形式加以记录留存,赞美和宣扬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带有哲学启发式的诗句引发人们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简洁明了的诗歌语言诗中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怀着对人生、对爱情、对大自然的炙爱,细致的描摹刻画抒写,展现出她温婉细腻的心思也涌动着生命的激情。
就语言方面来看,舒婷的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
在《海滨晨曲》中她写道:“我醒来聆听你深沉的歌声:/ 一次比一次悲壮,/ 一声比一声狂热。
”这里使用的“一次”与“一声”重复出现与叠加,简单明亮、循环反复具有明显的音乐性,让诗歌产生了流动音乐一样的变奏,具有了跳动的音乐感,短促而激烈,扣人心弦。
另外,从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中也将诗人的情感直接加以抒发,表达了强烈的情感。
在《日光岩下的三角梅》中世人通过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三角梅的性格特点:坚韧、顽强、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
“不拘墙头、路旁/无论草坪、石隙/只要阳光常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这样顽强的三角梅俨然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来自海岸线遥远的灯塔里发出的一束永恒的光芒。
“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则是通过通俗而简朴的语言真切地描写出作者对于故乡的市花的喜爱语无限的眷恋。
无论是描摹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自然之景,都少不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渗透,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无限热爱,这一点在舒婷的散文《多情诸君》中也有展现。
人文关怀的诗意化表达舒婷诗歌中的心灵美化作是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常常能触及读者内心最为柔软的那一部分。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3ba94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a.png)
舒婷《致橡树》及赏析《致橡树》是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运用了橡树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下面来一起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先是全诗的整体结构。
这首诗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出发、中途、到达。
每一个部分都有两个节奏一样的短句,整首诗形成了交互呼应的韵律效果。
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读者通过韵律把握全诗的情感走向。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一部分的意境和情感:出发:橡树还没开花,诗人就已经要向它示爱了。
诗中的“千万条,你就是其中一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信仰和决心。
这一部分的情感是被爱情驱动的冲动和憧憬。
中途:诗人在中途遇到了挫折,橡树并没有像诗人想象的那样温顺,而是强而有力地扭曲向天。
这让诗人意识到了爱情的复杂和艰难,但她仍然选择坚持。
这一部分的情感是艰难却又执着的爱情。
到达:在经历了一路的坎坷后,诗人终于到达了橡树的身边。
诗中的“这一生至少要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私和奉献。
这一部分的情感是无私奉献和深沉感动的爱情。
最后是全诗的主旨和价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积极态度和不懈追求,即使道路曲折、艰难,但诗人仍然选择坚持,并将这份爱抒发到一棵橡树上。
这种关于爱情的信仰和执着,启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追求自己所爱,无论遇到多少挫折都不要放弃。
总之,《致橡树》是一首以橡树为比喻的爱情诗,凝结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不懈追求。
通过整首诗整齐清晰的结构和精准的语言,诗人让读者透彻感受到了她对爱情的热情和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她的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而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一些常常被人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用暗示、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而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注释】[1]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蔓生,茎攀援他物而高升,高可数丈。
夏秋开花,橙红色。
[2]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丈。
[3]虹霓: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七种颜色。
这种圆弧常同时出现两个。
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艳的叫“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
【赏析】《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
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
诗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
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决心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
强调这种爱必须有独立的、与对方同等的地位和人格;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的交流;这种爱允许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这种爱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依。
这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显示了诗人对新型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一方面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另一方面使作品的题旨不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
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
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双桅船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呵,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赏析】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
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
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
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
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
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
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
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
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
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
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
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
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
“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
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
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
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
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
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
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
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
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神女峰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沿着江峰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着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赏析:《神女峰》是作者在长江上看到神女峰美景后,有感而发创作的。
全诗分为三部分,第一段写了诗人看到神女峰的一系列动作,第二段写了诗人的情感,第三段则进一步抒发了澎湃的情感。
神女峰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它的命名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是古代女性*坚贞忠诚的化身。
这座巫峡挺立的山峰,在一般游客眼里,只是一片美丽的风景,而作者却赋予了它新的意义。
“挥舞的花帕”代表了世俗中对女性贞洁的观念,而突然收回的手则昭示了诗人心中的惊醒与悸痛。
从“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能看出诗人为神女说代表的手封建思想桎梏的古代女性*伤心落泪。
在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传的同时,诗人仿佛体会但当事人心中的凄苦和无奈。
,“心真的能变成石头吗”一句,拨开了覆盖在神女峰传说中表面的虚化,揭示了女性内心不为人所知的悲凉。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的“无数次春江月明”表示无限惋惜。
并进一步对这种散发着男权气息的“妇道妇德”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作者从一个女性*的眼光,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写出了复杂细致的情感,体现了女性*独有的敏感细腻,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诗歌反应了女性对自身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同时批判了以人的幸福做为牺牲品的旧道德。
在男权主义社会里,女性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男性按自己的道德标准把女性*定格在贤妻良母的位置上,以妇德来约束女性的行为。
长期以往,女性不得不认同这些规范,并慢慢转化为自身道德律令。
虽然被人赞誉为贞洁的典范,受后人膜拜,但却不能享受生命的快乐,这种荣誉是虚伪的。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对真正爱情和生命的向往和追求,是对封建道德的强烈批判,也是对男权主义文化的声讨。
这篇诗歌多愁善感,作者委婉的表达了作者由神女峰产生的一系列联想,和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进行的“煽动性的背叛”。
作为朦胧派的代表人物,全诗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全诗的思想核心。
最后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的全新的观念,颠覆了古老的封建道德观念,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追求社会和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
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的剖示。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并不是一首闺怨诗,而是提出了新的希望,大胆追求幸福。
诗歌不仅在立意而且在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这些细微的传情动作,表达了诗歌的细腻和极强的抒情性。
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展现了十足的韵律感和建筑美。
作者以神女峰作为象征,把象征手法和一项手法相结合。
作为朦胧诗一分子舒婷的《神女峰》体现了朦胧诗的艺术特色,而最后一句更是这种朦胧特点的一种聚焦。
它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美的感受。
《神女峰》作为舒婷诗歌的一篇代表作,无论在诗歌艺术上和主题挖掘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
整首诗充斥着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氛。
体现了对封建思想的解构,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唾弃,现代女性*意识的充分张扬和释放。
始祖鸟从垣古俯瞰我们天空它无痕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鸣禽中它哑口众鸟只是复杂地模仿他单纯的沉默丑陋迟钝孤单屡遭强敌和饥寒毁灭于洪荒传奇于洪荒他倒下的姿势一片模糊因之渐渐明亮的是背景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用王冕似的名字将他铐在进化史上据说这是永生没有自传也不再感想赏析:没人见过始祖鸟。
生物课上的始祖鸟模型是根据化石制成的,生物课老师、生物学家甚至考古学家也没见过一只鲜活的始祖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