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04741知识点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整理-计算题
设信道上数据传输速率为4Kbps,数据帧长为240bit,信道的传播时延为20ms,采用停等协议,帧的控制信息、确认帧长及帧处理时间均忽略不计。试求出信道的利用率。
解:
数据传输时延 = 240bit/4Kbps = 60ms
信道利用率 = 60ms / (60ms + 20ms*2) = 60%
5000*36/3600s / (1 / 125*10^-6s) = 0.00625次/时隙
有一个电缆长度为2Km的CSMA/CD局域网,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信号传播速度为光速的2/3,数据帧长度是512bit(包括32bit开销),传输成功后的第一个时隙留给接收方,用于捕获信道并发送一个32bit的确认帧。假设没有冲突发生,试求出有效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包括开销)。(光速值为3×10^5Km/s)
有一个电缆长度为1Km的CSMA/CD局域网,数据传输速率为1Gbps,信号传播速度为2×10^5Km/s。试求出最小帧长度。
解:
信号传播时延 = 电缆长度/信号传播速度 = 1Km/(2*10^5Km/s) = 5*10^-6s
时隙时间 = 传播时延*2 = 5*10^-6s *2 = 10*10^-6s
101110110101/11001=11011011 ...110 > 余数不为0 说明传输过程中出错
假设使用调制解调器,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在1分钟内传输7200个汉字,调制解调器至少应达到的传输速率为多少?
(1+8+1)*2*7200/60 = 20*7200/60 = 144000/60 = 2400bps
数据传输时延=数据帧长/数据传输速率
计算机网络04741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04741知识点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目前最大的、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是Internet或称因特网。
2.协议的定义:(1)协议是网络通信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或约定,是计算机网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2)计算机网络中存在很多协议,例如:HTTP、TCP、IP、ARP等。
3.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时序。
(1)语法: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与结构,或者定义实体之间传输信号的电平等。
(2)语义:定义实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除了要发送的信息外,还要发送哪些控制信息,以保证交换信息的正确性。
(3)时序:也称为同步,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顺序以及如何匹配或适应彼此的速度。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在不同主机之间实现快速的信息交换。
通过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其核心功能—资源共享。
(2)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
(3)SaaS(软件即服务)是目前互联网环境下软件共享的典型形式,也代表了软件共享的主流趋势。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覆盖范围分类(从小到大):①个域网;②局域网;③城域网;④广域网。
(2)按拓扑结构分类:网络拓扑是指网路中的主机、网络设备间的物理连接关系与布局。
①星形拓扑结构:该网络包括一个中央结点,主机之间的通信都需要通过中央结点进行。
该结构类型网络多见于局域网、个域网中。
主要优点:易于监控与管理,故障诊断与隔离容易。
主要缺点:中央结点是网络的瓶颈,一旦故障,全网瘫痪,网络规模受限于中央结点的端口数量。
②总线型拓扑结构:该结构类型网络常见于早期的局域网中。
主要优点:结构简单,所需电缆数量少,易于扩展;主要缺点:通信范围受限,故障诊断与隔离较困难,易于产生冲突。
③环形拓扑结构:该结构网络多见于早期的局域网、园区网和城域网中。
主要优点:所需电缆短,可以使用光纤,易于避免冲突;主要缺点:某结点的故障容易引起全网瘫痪,新结点的加入或撤出过程比较麻烦,存在等待时间问题。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
电话系统组成:本地网络;干线;交换局。
ChinaNET:CHINAPAC;CHINADDN;PSTN。
文件共享、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电话、视频点播、FTP、网上会议。
三网合一:把现在的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
高速网络技术表现:B-ISDN、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络。
宽带网络分为:宽带骨干网、宽带接入网。
骨干网:核心交换网,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能实现大范围的数据流传送。
接入类型:光纤、铜线、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
全光网络:以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并用光纤将光节点互连成网,采用光波完成信号的传输、交换等功能,克服了现有网络在传输和交换时的瓶颈,减少信息传输的拥塞、延迟、提高网络呑吐量。
移动网络主要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通信平台;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无线应用协议WAP。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通信子网组成:网络节点、通信链路。
网络节点:也称转换节点、中间节点,作用是控制信息的传输和在端节点之间转发信息。
可以是:分组交换设备PSE、分组装配/拆卸设备PAD、集中器C、网络控制中心NCC、网间连接器G。
统称为接口信息处理机IMP。
存储-转发:信息在两端节点之间传输时,可能要经过多个中间节点的转发,这种方式称为存储转发。
计算机网络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
计算机网络应用:办公自动化OA;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校园网;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大纲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4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1 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2.2 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2.3 TCP/IP参考模型2.4 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第3章物理层3.1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3.2 传输介质3.3 数据通信技术3.4 数据编码3.5 数据交换路层第4章数据链路层4.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4.2 差错控制4.3 基本数据链路协议4.4 链路控制规程4.5 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第5章网络层5.1 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5.2 路由选择5.3 拥塞控制5.4 服务质量5.5 网络互连5.6 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第6章传输层6.1 传输层基本概念6.2 传输控制协议6.3 用户数据报传输协议第7章应用层7.1 域名系统7.2 电子邮件7.3 万维网7.4 其它服务第8章局域网技术8.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8.2 IEEE802标准与局域网8.3 高速局域网8.4 无线局域网技术8.5 移动Ad Hoc网络8.6 局域网操作系统第9章实用网络技术9.1 分组交换技术9.2 异步传输模式9.3 第三层交换技术9.4 虚拟局域网技术9.5 虚拟专用网VPN9.6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网络原理自学考试大纲出版前言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3章物理层第4章数据链路层第5章网络层第6章传输层第7章应用层第8章局域网技术第9章实用网络技术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后记。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目录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第二章网络应用 (3)第三章传输层 (6)第四章网络层 (8)第五章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 (11)第六章物理层 (13)第七章无线与移动网络 (14)第八章网络安全基础 (15)Internet)的主机,然后通过企业网络或校园网的边缘路由器连接网络核心。
5)移动接入网络主要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如3G/4G/5G网络,实现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的网络接入。
(3)网络核心:比较典型的分组交换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数据交换技术★★★★1.数据交换是实现在大规模网络核心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基础。
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1)电路交换: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
主要适用于语音和视频这类实时性强的业务。
包括3个阶段:建立电路、传输数据和拆除电路。
(2)报文交换:现在计算机网络没有采用。
不适用于实时通信,不得不丢弃报文。
(3)分组交换(包交换):目前计算机网络广泛采用的技术。
优点:1)交换设备存储容量要求低2)交换速度快3)可靠传输效率高4)更加公平。
时延★★★★★1.时延是评价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也称为延迟。
2.通常将连接两个结点的直接链路称为一个“跳步”,简称“跳”。
3.时延分类:(1)结点处理时延:每个分组到达交换结点时进行的检错、检索转发表等时间总和,常忽略。
记dq。
(2)排队时延:分组在缓存中排队等待的时间。
大小不确定。
记为dq。
(3)传输时延:当一个分组在输出链路发送时,从发送第一位开始,到发送完最后一位为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传输时延,也称为发送时延,记为dt。
设分组长度Lbit,链路带宽(即速率)Rbit/s,则dt=L/R。
(4)传播时延:信号从发送端发送出来,经过一定距离的物理链路到达接收端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传播时延。
设物理链路长度Dm,信号传播速度Vm/s,则dp=D/V。
时延带宽积★★★★1.一段物理链路的传播时延dp与链路带宽R的乘积,记为G,G=dp*R,G的单位是位(bit)。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整理-应用题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整理-应用题> 网络层 > 路由选择 >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每个路由器均存储一张以网络中其他路由器为索引的路由选择表, 路由选择表中列出了当前已知路由器到每个目标路由器的最佳距离,以及所使用的线路, 说有结点定期跟相邻结点交换路由选择信息> 数据链路层 > 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 顺序接收管道协议:1,发送方连续发送信息帧而不必等待确认帧的返回 2,发送方在重发表中保存每个发送帧的备份3,重发表按先进先出的队列规则操作4,接收方接收到每一个正确信息帧后返回一个确认帧 5,确认帧包含一个唯一的序号6,接收方保存一个接收次序表,包含最后正确收到的信息帧序号 7,发送方收到相应信息帧的确认帧后,从重发表中删除该信息帧的备份 8,接收方因接收某一帧出错,对后面再发送的帧均不接受而丢弃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 停等协议 >数据链路层 >1, 当前发送帧作为待确认帧保留在缓冲存储器2, 发送信息帧时启动计时器3, 收到无差错帧后返回ACK确认帧4, 收到有差错帧后舍弃5, 规定时间内收到ACK确认帧,计时器清零,发送下一帧 6, 规定时间未收到ACK确认帧,重发缓冲存储器中待确认帧>数据链路层 > 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 顺序管道协议 1, 连续发送不必等待确认帧返回2, 重发表保存所有已发送帧的备份3, 重发表先进先出4, 每正确接收一个帧返回确认帧5, 每个确认帧包含唯一序号6, 接收次序表包含最后正确收到的帧序号7, 收到确认帧后,重发表中删除相应帧备份8, 接收某一帧出错,后面的帧都丢弃>数据链路层 > 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 选择重传协议 1, 当某帧接收出错后,继续接收之后正确的帧存放到缓冲区 2, 要求发送方重发出错的那一帧3, 收到重新传来的帧后,和缓冲区中其余帧按顺序提交高层>数据链路层 > 链路控制规程 > 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BSC) 数据块格式: (BCC为块校验字符)1, 不带报头的单块报文或分块传输的最后一块报文SYN | SYN | STX | 报文 | ETX | BCC 2, 带报头的单块报文SYN | SYN | SOH | 报头 | STX | 报文 | ETX | BCC 3, 分块传输中的第一块报文SYN | SYN | SOH | 报头 | STX | 报文 | ETB | BCC 4, 分块传输中的中间报文SYN | SYN | STX | 报文 | ETB | BCC 反向监控报文有四种格式1, 肯定确认和选择响应SYN | SYN | ACK2, 否定确认和选择相应SYN | SYN | NAK3, 轮询/选择请求SYN | SYN | P/S前缀 | 站地址 | ENQ4, 拆链SYN | SYN | EOT链路控制规程 > 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HDLC) >数据链路层 >HDLC特点:1, 协议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2, 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 0比特插入法3, 全双工通信,不必等待确认帧便可连续发送数据,传输效率高 4, 所有帧均采用循环冗余码(CRC)校验,对帧编号,防止漏收或重份,传输可靠性高 5, 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灵活性高HDLC帧格式:01111110 | 8位 | 8位 | N位 | 16位 | 01111110标志F |地址,,控制,,信息,,帧校验序列FCS | 标志F 1, 标志字段(F): 01111110比特模式,用以标志帧的起始位置 2, 地址字段(A): 内容取决于所采用的操作方式3, 控制字段(C):4, 信息字段(I):5, 帧校验序列字段(FCS):HDLC帧类型:1, 信息帧(I帧): 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 控制字段第一位为0 2, 监控帧(S帧): 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控制字段第1,2位为10 3, 无编号帧(U帧): 用于提供对链路的建立,拆除以及多种控制功能> 网络层 > 网络互联 > 透明网桥的操作过程:1, 过滤数据库,确定该目的MAC地址是否在除端口x以外的其他端口中 2, 如果目的MAC地址没有列到x意外的其他端口中,则将该帧送往x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进行扩散3, 如果目的MAC地址在过滤数据库的某个端口而且此端口是非阻塞的,就把该帧通过此端口转发到它所连接的LAN中> 网络层 > 网络互联 > 路由协议RIP: 路由信息协议, 简单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OSPT: 开放最短路径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动态路由算法> 网络层 > 因特网的互联层协议 >ICMP: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GMP: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P协议IP数据报头:1, 版本: 4位, 记录了数据报对应的协议版本号2, IHL: 4为, 代表头部的总长度, 以32位字节为一个单位 3, 服务类型: 8位, 使主机可以告诉子网它想要什么样的服务 4, 总长: 16位, 指头部和数据的总长,最大长度是65535(2^16)5, 标识: 16位, 属于哪个分组6, DF: 代表不要分段7, MF: 代表还有进一步分段8, 分段偏移: 13位, 标明分段在当前数据报的什么位置 9, 生命期: 8位, 用来限制分组声明周期的计数器 10, 协议: 8位, 说明将分组发送给哪个传输进程 11, 头校验和: 16位, 仅用来校验头部12, 源地址: 32位, 产生ip数据报的目的主机地址 13, 目的地址: 32位, ip数据报的目的主机地址 14, 选项: 可变长> 传输层 > 传输控制协议:TCP段结构:源端口: 16比特, 标明发送端地址目的端口: 16比特, 标明接收端地址序列号: 32比特, TCP对字节流中的每个字节都编号确认号: 32比特, 准备接收的字节序列号,意味着该字节序列号前的字节都已正确接收头长度: 4比特, 随可变长选线的改变而改变,接收方可以根据该数据确定TCP数据的起始位置标志: 6比特, 该字段包含对其他字段的说明或对控制功能的标志(ACK,URG,FIN,PSH,RST,SYN)窗口: 16比特, 通知接收方还可以发送的数据字节数,接收方可以根据该值改变其发送窗口的大小校验和: 16比特, 进行传输层的差错校验紧急数据指针: 16比特, 当标志位中的值为URG时,表示有紧急数据选项: 可变长度,数据: 可变长度, 用户提供的数据UDP段结构:源端口: 16比特, 标明发送端地址目的端口: 16比特, 标明接收端地址长度: 16比特, 指明包括UDP头在内的数据段总长度校验和: 16比特, 可选项, 当不用是置为全0数据: 可变长度UDP常用端口:域名解析: DNS: 53简单文件传输: TFTP: 69简单网络管理: SNMP: 161即时通讯: QICQ: 8000> 应用层 > 域名系统 > IPv4IP地址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组成A类: 前8位网络号,第一位0,后24位主机号,范围:0.0.0.0-127.255.255.255,大型网络 B类: 前16位网络号,前两位10,后16位主机号,范围128.0.0.0-191.255.255.255,中型网络C类: 前24位网络号,前三位110,后8位主机号,范围192.0.0.0-223.255.255.255,小型网络> 应用层 > 电子邮件协议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25POP3: 邮局协议, 110IMAP: 消息访问协议, 143设发送方连续发送0、1、2…号帧,在发送至4号帧时开始接收到0号帧的确认信息,当发送至5号帧时,接收到1号帧的否认返回信息,要求选择重发1号帧,假设1号帧之后的各帧均能被正确接收。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重点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要点P7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移动网络:Adboc网络
P22.图2-4(参考模型、功能)
P31.
P73.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
P93网络层的操作方式和服务.
P134传输层的服务
P154远程登录的TELET
P161.截止访问控制协议CSMA
P234常规加密解密方法
P235同上
P14环形网络拓扑结构、各种网络拓扑结构
P27.OSL与TCP/IP的相似处、不同处
P52同步传输工作原理和特征
P83滑动窗口机制
P108拥塞现象的原因
P143用户数据及协议功能
P149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45数据的定义
P74链路管理功能
P146IP地址与域名的相关问题
P198无线应用协议
P8计算机网络概念
P25运行接和无接的服务的机制
P227虚拟局域网技术
计算
1、数据传输率计算
2、P157-P161综合应用
3、最短路由算法,距离矢量算法
4、P79-87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HDLC和循环冗余码CRC算
法
5、P150-155超文本传输协议
6、P45什么叫信号
7、P75差错控制功能相关问题
8、P151什么叫IMAP协议
9、P198无线应用协议,W AP相关概念
10.P138 传输层的端口概念。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重点复习资料第三章传输层1.传输层的核心任务: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服务。
2.传输层的功能:1.传输层寻址;2.对应用层报文进程分段和重组;3.对报文进行差错检测;4.实现进程间的端到端可靠数据传输控制;5.面向应用层实现复用与分解;6.端到端的流量控制;7.拥塞控制3.传输层的协议只需在端系统中实现;通信的真正端点并不是主机,而是主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
4.用统一的寻址方法对应用进程进行标识--端口号5.在全网范围内利用“IP地址+端口号”唯一标识一个通信端点6.传输层端口号为16位整数,包括3类端口:其中0~1023为熟知端口号;1024~49151为登记端口号,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必须在互联网数字分配结构IANA 登记,以防止重复;49152~65535为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留给客户进程或用户开发的非标准服务器暂时使用。
7.FTP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21,HTTP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80;SMTP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25;DNS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53;POP3默认端口号是110;POP3/SMTP/HTTP 都是采用TCP端口,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DNS是基于UDP的协议,采用UDP端口。
8.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两大类。
无连接服务是指数据传输之前无需与对端进行任何信息交换,直接构造传输层报文段并向接收端发送;面向连接服务是指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双方交换一些控制信息,建立逻辑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结束后还需要再拆除连接。
9.internet网络提供无连接服务的传输层协议是UDP,提供面向连接服务的传输层协议是TCP。
10.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支持众多应用进程共用同一个传输层协议,并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准确交付给不同的应用进程,是传输层需要实现的一项基本功能,称为传输层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简称为复用与分解,也称为复用与分用。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一、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主机HOST(提供资源)和终端T(请求资源))以及通信子网(网络结点和通信链路)组成,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内层。
三、计算机网络的演变概括为: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50年代初、SAGE)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60年代后期、ARPANET)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实例:因特网、公用数据网和以太网。
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信息交换六、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地理: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2、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3、拓扑结构:星型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4、用途:科研、教育、商业、企业;按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按信道带宽分窄带网、宽带网。
七、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校园网、企业网(集散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两种典型的企业网络系统)、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八、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制定机构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INTERNET工程任务组和INTERNET工程指导小组。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数据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模拟数据是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
二、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分模拟信号、数据信号。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磁波,数据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三、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四、信源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五、信宿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六、信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计算机网络原理考前串讲 课程代码04741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选择]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这种结合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选择]计算机网络中PSE(分组交换设备)属于网络系统的通信子网。
[选择]通信子网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网络节点也成为转接接节点或中间节点,下面属于转接节点的是集中器。
[选择]中心节点是控制中心,任意两个节点间的通信最多只需两步,但这种网络系统,网络可靠性低,网络共享能力差,并且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则导致全网瘫痪。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是星形结构。
[选择]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是分组交换技术。
[选择]主机HOST属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资源子网。
[选择]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下列设备中属于通信子网的是集中器。
[选择]现代计算机网络最为重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
[选择]星形、总线形、环形和网形结构式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选择]下列网络拓扑结构中,通信子网不能采用点—点线路的是总线形。
[选择]下列对于星形拓扑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不容易进行故障和诊断。
[选择]下列叙述中,哪一个不是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选择]按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三类是局域网、广域网与城域网。
[填空]在网络节点中,FEP是负责与终端T之间的通信控制的设备。
[填空]在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第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
[填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在终端较集中的地区是通过低速线路将其连至集中器或多路复用器,然后通过高速通信线路、调制解调器与远程中心计算机相连。
[填空]计算机网络的雏形是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
[填空]当前,三大网络是指电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及计算机网。
[填空]电信业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乘坐宽带网。
[填空]接入网技术可根据使用的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光纤接入、铜线接入、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和无线接入等。
[填空]WAP是指无线应用协议。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整理
1.计算机网络大发展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他的演变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以及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等四个阶段。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ARPA网标志着目前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ARPANET是一个成功的系统,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IBM---SNA和 DEC-- DNA3.三大网络包括: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4.电话系统由三个主要的部件构成:(1)本地网络;(2)干线;(3)交换局。
5.未来网络发展趋势:有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NGN6.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资源子网包括主机和终端,他们都是信息传递的源节点或宿节点,有时也统称为端节点。
通信子网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7.计算机网络功能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
8.按拓扑结构类型分类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型拓扑、混合型拓扑及网形拓扑。
9.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1)可靠性(2)费用(3)灵活性(4)响应时间和吞吐量10. 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11.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和点对点方式。
广播式网络中,发送的报文分组的目的地址可以有3类: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广播地址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12.按所采用的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按信道的带宽分为窄宽带网和宽带网;按不同用途分为科研网、教育网、商业网、企业网等。
1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因特网体系结构局IAB。
18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第一章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重点、难点1、重点(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分组交换网络工作原理(3)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及其计算(4)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2、难点(1)分层网络体系结构(2)分组交换网络的性能指标的计算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与网络结构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识记)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与通信链路或者通信网络,互连位置不同、功能自治的计算机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则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信息交换。
简短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2、网络协议的概念(识记)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和约定,是计算机网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识记)(1)按照覆盖范围分类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混合拓扑结构(3)按交换分类分类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4)按网络用户属性分类公用网、专用网4、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识记)大规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包括网络边缘、接入网络和网络核心。
网络边缘是接入网络的所有端系统的集合,运行各种分布式网络应用。
接入网络是实现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与网络核心连接与接入的网络。
评价接入网络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接入带宽与带宽占有方式(独占还是共享)。
网络核心是由通信链路互连的分组交换设备构成的网络,作用是实现网络边缘中的主机之间的数据中继与转发。
比较典型的分组交换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或作用(领会)计算机网络通过信息交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一核心功能,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6、协议的三要素(领会)协议三要素包括:语法、语义、时序二、数据交换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1、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识记)数据交换是实现在大规模网络核心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基础。
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含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04741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往年试题简答题及应用题
42.简述网络协议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第二章2012.4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 语义, 定时40.简述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第三章2009.4在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介质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盼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FDM 和时分多路复用TDM 是两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41.简述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2011.7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
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
对于猝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
报文交换:传送报文时采纳“存储—转发”方式,且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
在交换节点中须要缓冲存储,报文须要排队。
不能满意实时通信的要求。
分组交换: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是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
41.简述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
第四章2009.4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如下:(1)发送方每次仅将当前信息帧作为待确认帧保留在缓冲存储器中;(2)当发送方开始发送信息帧时,给予该信息帧一个帧序号,随即启动计时器;(3)当接收方收到无差错的信息帧后,即向发送方返回一个及该帧序号相同序号的ACK确认帧;(4)当接收方检测到一个含有差错的信息帧时,便舍弃该帧。
(5)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收到ACK 确认帧,即将计时器清零,继而开始下一帧的发送;(6)若发送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ACK 确认帧(即计时器超时),则应重发存于缓冲器中的待确认信息帧。
42.简述家庭用户利用PPP协议及Internet服务供应商网络的连接过程。
第四章2011.4(1)家庭用户利用PC机通过调制解调器呼叫供应商的路由器;(2)路由器的调制解调器回答用户呼叫,并建立物理连接之后,PC机给路由器发送一系列的LCP分组;(3)这些分组及它们的应答信息将选定所运用的PPP参数;(4)双方对PPP参数达成一样后,将发送一系列的NCP分组,用于配置网络层;(5)针对IP协议的NCP负责动态安排IP地址。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本科2018年4月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拓扑结构分类 (1)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形。 (2)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形、树形、环形、无线通信与 卫星通信型。 2、按照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 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3、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 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4、按照网络的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式和点对点网络
第三章
物理层
一、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5、物理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1)机械特性的规定 (2)电气特性的规定 (3)信号的功能特性的规定 (4)规程特性的规定 6、物理层常见的协议 (1)EIA RS-232C接口标准 :RS-232C标准接口只 控制DTE与DCE之间的通信 (2) EIA RS-449接口标准 (3) RS-422接口标准 (4)RS-423接口标准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二、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OSI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2、OSI参考模型七层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 应用层 3、各层的主要功能 (1)物理层:使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2)数据链路层: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 不可靠的物理 链路改造成对网络层来说是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以帧为单 位进行传输。 (3)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以网络协议数据 单元(通常称为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 (4)传输层:提供了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服务,处理端 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由主机和终端组成; (2)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由网络节点和通 信链路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完整版)18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第一章
(完整版)18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第一章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重点、难点1、重点(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分组交换网络工作原理(3)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及其计算(4)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2、难点(1)分层网络体系结构(2)分组交换网络的性能指标的计算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与网络结构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识记)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与通信链路或者通信网络,互连位置不同、功能自治的计算机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则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信息交换。
简短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2、网络协议的概念(识记)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和约定,是计算机网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识记)(1)按照覆盖范围分类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混合拓扑结构(3)按交换分类分类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4)按网络用户属性分类公用网、专用网4、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识记)大规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包括网络边缘、接入网络和网络核心。
网络边缘是接入网络的所有端系统的集合,运行各种分布式网络应用。
接入网络是实现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与网络核心连接与接入的网络。
评价接入网络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接入带宽与带宽占有方式(独占还是共享)。
网络核心是由通信链路互连的分组交换设备构成的网络,作用是实现网络边缘中的主机之间的数据中继与转发。
比较典型的分组交换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或作用(领会)计算机网络通过信息交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一核心功能,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6、协议的三要素(领会)协议三要素包括:语法、语义、时序二、数据交换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1、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识记)数据交换是实现在大规模网络核心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基础。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链路互联互通的原理和技术,是实现信息传输和共享的基础。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是通过将数据分割成小块(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实现的。
计算机网络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协议、交换技术、路由选择、网络拓扑以及网络安全等。
其中,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常见的协议有TCP/IP、HTTP、FTP等。
交换技术是指将数据在网络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常见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等。
路由选择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路径的过程,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有最短路径算法、距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等。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和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总线型、环型、星型和树型等。
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访问控制、加密和认证等技术,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不被未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总之,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网络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解决网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目前最大的、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是Internet或称因特网。
2.协议的定义:(1)协议是网络通信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或约定,是计算机网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2)计算机网络中存在很多协议,例如:HTTP、TCP、IP、ARP等。
3.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时序。
(1)语法: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与结构,或者定义实体之间传输信号的电平等。
(2)语义:定义实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除了要发送的信息外,还要发送哪些控制信息,以保证交换信息的正确性。
(3)时序:也称为同步,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顺序以及如何匹配或适应彼此的速度。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在不同主机之间实现快速的信息交换。
通过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其核心功能—资源共享。
(2)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
(3)SaaS(软件即服务)是目前互联网环境下软件共享的典型形式,也代表了软件共享的主流趋势。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覆盖范围分类(从小到大):①个域网;②局域网;③城域网;④广域网。
(2)按拓扑结构分类:网络拓扑是指网路中的主机、网络设备间的物理连接关系与布局。
①星形拓扑结构:该网络包括一个中央结点,主机之间的通信都需要通过中央结点进行。
该结构类型网络多见于局域网、个域网中。
主要优点:易于监控与管理,故障诊断与隔离容易。
主要缺点:中央结点是网络的瓶颈,一旦故障,全网瘫痪,网络规模受限于中央结点的端口数量。
②总线型拓扑结构:该结构类型网络常见于早期的局域网中。
主要优点:结构简单,所需电缆数量少,易于扩展;主要缺点:通信范围受限,故障诊断与隔离较困难,易于产生冲突。
③环形拓扑结构:该结构网络多见于早期的局域网、园区网和城域网中。
主要优点:所需电缆短,可以使用光纤,易于避免冲突;主要缺点:某结点的故障容易引起全网瘫痪,新结点的加入或撤出过程比较麻烦,存在等待时间问题。
④网状拓扑结构:该结构网络比较多见于广域网、核心网络等。
主要优点:网络可靠性高,一条或多条链路故障时,网络仍然可联通。
主要缺点:网络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选路协议复杂。
⑤树形拓扑结构:目前很多局域网采用该结构网络。
主要优点:易于扩展,故障隔离容易。
主要缺点:对根结点的可靠性要求高,一旦根结点故障,则可能导致网络大范围无法通信。
⑥混合拓扑结构:绝大多数实际网络的拓扑都属于该结构网络。
主要优点:易于扩展,可以构建不同规模网络,并可根据需要优选网络结构;主要缺点:网络结构复杂,管理与维护复杂。
(3)按交换方式分类:按网络所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4)按网络用户属性分类:①公用网;②私用网。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结构1、计算机规模不同,其构造复杂程度也不同,大规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包括网络边缘、接入网络与核心网络。
2、网络边缘:为用户提供了网络应用服务。
3、接入网络:接入网络是实现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与网络核心连接与接入的网络。
4、网络核心:核心网络是由通信链路互连的分组交换设备构成的网络,作用是实现网络边缘中主机之间的数据中继与转发。
比较经典的分组交换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第三节数据交换技术1、数据交换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在网络边缘的主机之间实现相互的数据传输、信息交换。
(1)常见的数据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2)基于不同交换技术构建的网络分别称之为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2、电路交换:(1)电路交换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话网络是最早、最大的电路交换网络。
(2)利用电路交换进行通信包括建立电路、传输数据和拆除电路3个阶段。
①建立电路:在电路交换网络中,首先需要通过中间交换结点在两台主机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称为电路。
②传输数据:利用建立的电路进行数据的传输。
③拆除电路:数据传输完毕后,需要拆除该电路。
3、报文交换:(1)发送方要把发送的信息附加上接受主机的地址等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报文。
然后以报文为单位在交换网络的各结点之间以存储-转发的方式发送,直到发送给接受主机。
(2)交换网络中的结点会先接受报文,若此时该节点没有要发送的另一个报文,则直接向下一个节点发送该报文;否则就先将该报文进行缓冲存储,轮到该报文时在发送,即“排队”。
交换节点的这种接受-暂存-转发的工作方式,就称为“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3)当节点收到的报文过多而存储空间不够或者输出链路被占用不能及时转发时,就不得不丢弃报文,这是报文交换的缺点。
现代计算机网络没有采用报文交换技术的。
(4)一个报文在每个节点的延迟时间,等于接收报文所需的时间加上向下一个节点转发所需的排队延迟时间之和。
4、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广泛采用的技术。
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改进版,它与报文交换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将报文拆分成更小的分组。
(1)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将一个完整的报文拆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依次将这些小的分组发送出去。
每个小分组的长度有限,这使得每个节点所需的存储能力降低。
(2)分组交换的优点:①交换设备存储容量要求低;②交换速度快;③可靠传输效率高;④更加公平。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性能1、速率与带宽:(1)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是指网络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用以描述网络传输数据的快慢,也称为数据传输速率或数据速率。
有时也会用“带宽”这一术语描述速率。
(2)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数据是以“位”为信息单位的二进制数据,速率的基本单位是bit/s (位/秒),有时也称速率为比特率。
2、时延:时延是评价计算机网络性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也称为延迟。
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个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所需的时间。
(1)计算机网络中,通常将连接两个节点的直接链路称为一个“跳步”,简称“跳”。
(2)分组的每跳传输过程中主要产生4类时间延迟:结点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
①节点处理时延:分组到达节点时,交换设备需要对分组进行相关的处理,比如检查分组是否出错等,花费的这部分时间称为节点处理时延,记为d c。
②排队时延:从分组被存储开始,到轮到该分组被传输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排队时延,记为d q。
排队时延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拥塞程度,网络拥塞越严重,平均排队时延就越长,反之越短。
③传输时延:当轮到分组被传输到下一个节点时,从传输该分组第一位开始,到传输完该分组最后一位为止,这段传输数据所花费的时间称为传输时延,记为d t。
假设分组长度为Lbit,链路带宽为Rbit,则d t = L/R④传播时延:若两节点之间的物理链路长度为Dm,信号传输速度为Vm/s,则传播时延d p=D/V。
综上,一个分组经过一跳,所需时间为d h = d c + d q + d t + d p 。
3、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与带宽的乘积。
G=dp x R时延带宽积的单位是位,它表示一段传输链路可以容纳的数据位数。
4、丢包率:当网络拥塞特别严重时,新到达的分组无法再背交换节点存储,此时交换节点会丢弃分组,造成“丢包”现象。
5、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源主机通过网络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的实际速率,单位为bit/s,记为Thr。
吞吐量受网络链路带宽、网络连接复杂性、网络协议、网络拥塞程度等因素影响。
Thr = min(R1,R2…Rn)第五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系结构:(1)复杂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很多协议的协助以实现计算机所有的复杂功能,在制定这些网络协议时的思路是将复杂的网络通信功能划分为由若干协议分别去完成,然后将这些协议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以实现网络通信的所有功能。
(2)最典型的划分方式就是采用分层的方式来组织协议,分层的核心思路是上一层的功能建立在下一层功能的基础上,并且在每一层内均要遵守一定的通信规则,即协议。
(3)计算机网络所划分的层次以及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这种分层体系结构通常是按功能划分的,并不是按实现方式划分的。
(4)体系结构应当具有足够的信息,以便软件设计人员为每层编写实现该层协议的有关程序,即协议软件。
(5)典型的层次化体系结构有OSI参考模型和TPC/IP参考模型两种。
2、OSI参考模型:(1)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机构化技术,由底层到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且上一层利用下一层的功能所提供的服务,完成本层功能。
(2)第N层接收到第N+1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后,按照第N层的协议对其进行封装,构成第N层的PDU,再传给下一层,以此类推,最后,数据链路层PDU(通常称为数据帧)传递给最底层的物理层。
(3)1~3层主要是完成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称为网络底层;5~7层主要是完成信息处理服务的功能,称为网络高层;低层与高层之间由第4层传输层衔接。
①物理层:主要功能是在传输介质上实现无结构比特流输出。
该层协议规定了4个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②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是实现在相邻结点之间数据可靠而有效的传输。
③网络层:主要功能是数据转发与路由。
④传输层:主要功能包括复用/分解(区分发送和接收主机上的进程)、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等。
⑤会话层: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通过两台计算机间建立、管理和终止通信来完成对话。
⑥表示层:处理应用实体之间交换数据的语法、解决格式和数据表示的差别。
⑦应用层:该层提供的服务非常丰富,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3、OSI参考模型有关术语:(1)数据单元:①在层的实体之间传送的比特组称为数据单元。
在对等之间传输数据单元是按照本层协议进行的,这时的数据单元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②PDU在不同层中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在物理层称为位流或比特流;在数据链路层称为帧,在网络层称为分组或包;在传输层称为数据段或报文段;在应用层称为报文。
(2)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在分层的体系结构中,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通常有两种形式: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①面向连接的服务以电话系统最为典型,要进行“建立链路、传输数据和拆除电路”三步;②无连接的服务没有建立链路和拆除链路的过程,又称为数据报服务。
4、TCP/IP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包括4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
(1)应用层:TCP/IP参考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了应用层来实现。
每一个应用层协议一般会使用两个传输层协议之一进行数据传输: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