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话剧暗恋桃花源心得体会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话剧暗恋桃花源心得体会精选

一个舞台,两个剧组。说是一场闹剧,或是一次深深的感动。

身穿白色旗袍的云之凡坐在秋千上,缓缓说着全剧第一句台词:“好安静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声音在响起的那一瞬间,突然觉得舞台好空旷,仿佛就这样走入了那个年代,那个相关上

海的泛黄的记忆。

秋千,好像是古典世界的一个符号,带着浪漫主义色彩。那个坐

在秋千上的女孩,也成为了江滨柳一次次回眸时凝望的焦点。在舞台上,一个秋千,就营造了那个回忆里无比清新的场景,提示了故事发

生的依靠的物质空间。秋千,象征着一种古典浪漫的感情,带着青涩

的暧昧,和未知的憧憬。年华易老,江滨柳和云之凡之间的情书,好

像是遥远却难以舍下的梦。江滨柳在病房中一次次回想着在上海那梦

一样的回忆,可现实中的那个云之凡已老去。那个在秋千上摇曳的梦

远去了。

但是,嬉闹之间,又含深意。在舞台上的那个井是一个神秘的符号。老陶一进入桃花源便遇见桃花源中的那对白衣夫妇。假如说能够

把水井看成桃花源的象征,那么,寻访桃花源在另一种层面上讲,能

够理解成人类想回归最原始那最初的自然状态。因为从现实来看,井

象征着一种简单安然的世俗生活。不是当下杂乱无序的生活,那是我

们想象中古代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平凡却幸福的日子。我们理想中的

古典式日常生活,就应像白衣夫妇那样,悠然和睦,岁月静好,在风

景如画的地方安然地生育后代。不过现实却是活在古代却毫无古典浪

漫的老陶春花袁老板,或是苦苦守望着早已破灭的古典感情的江滨柳

和云之凡,或许还有江太太。在本剧的高潮部分,即两部戏同台演出

的段落,“井”成为了两个剧团现实场地的分隔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分隔物何尝不是联系物呢,联系着《暗恋》和《桃花源》,杯具和

喜剧,戏剧和真实,古典和现代。这种强烈的比较有一种怅然若失的

感觉,好像哪里缺了一块,就像那一块尴尬留白的空白幕布。剧中,“桃花源”导演“袁老板”发觉布景上的一棵桃树只剩下一

片空白,而舞台上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棵桃树时,十分恼火。他

叫来美工小林。小林说,这叫“留白”。“留白?”导演赶忙挠头。小

林说:“这留白很有意境的啊!”“意境?”这两个本是表示中国传统

艺术与美学理论的境界的概念,可导演的疑问句式的“重读”,就表

达了他对这样的古典概念的怀疑态度与不理解,或者是对现实的一种

质疑。最后,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苦闷地大声喝问:“这棵桃树为什

么要逃出来?”与其说这是对“留白”“意境”的询问,不如说这是对

老陶离家出走之行为缘由的询问,对老陶离家出走的最根本的缘由的

质问。缺了一块的幕布,仿佛在说这才是舞台上故事背后琐碎的混乱

的生活。

但是,活在纠结不堪的现实里的人,心里总有一个梦。就像老陶

误闯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没有那纷纷落下的花瓣,或许我们想象不出那种场景。

那随风飘落的花瓣,或是是生的梦幻,或是死的绚烂。在那漫天的飞

舞中,谁会分清这是现实还是梦境,是欢乐还是忧伤。那个似痴似狂

的陌生女人至始至终高一向喊着刘子骥这个代表着“寻寻”的名字,

发出了痴狂绝望的哀叹和呐喊。那个看似疯狂的女人,就像离开桃花

源后再也回不去的老陶,就像苦苦守望着回忆的江滨柳,努力寻寻着

却再也见不到。寻寻觅觅之中,落花,迷了谁的眼,又落在谁的梦里。

在我看来,舞美的设计就像一件外衣,不是越华丽越美,而是恰

如其分的细节美所展现出的优雅。《暗恋桃花源》的舞美设计,就如

上方的文字所叙述的,每一个设计都凸显出匠心独具,贴合话剧所要

呈现的物质空间和氛围。那么,话剧的语言就应是其灵魂,精雕细琢,从内散发出独特的美感。

相对《暗恋》,我觉得《桃花源》的语言更有爆发力,或者说给

我更多更强烈的共鸣。在《桃花源》的第一幕中,老陶在喝不了酒,

吃不了饼后发出的感慨。夸张的语言活灵活现的体现出老陶的性格特

征和对生活境况的强烈不满。在老陶的生活中,家不再是幸福的港湾,酒不能喝,刀失去控制,饼硬的不能吃,甚至老婆偷人。按老陶的说法,这一切都已经不能再这样称呼了。这几句台词里体现出一种感觉,所有的一切仿佛失去了其本身存有的好处。生活,不像是生活,更像

是一种只为存有而存有。另外,在“桃花源”第一幕,老陶家中三人

的对话也很有有意思。刚开始,他们说了一些关于老陶打鱼的事儿。

之后的对话中,大家都拒绝使用看来较为精确清晰的具体词语,代之

以中国人口语中的“这个”、“那个”、“哪个”、“什么”等等。

这种台词的模糊化在后面一幕老陶即将归来时春花和袁老板的对话中

也有体现。从表面听起来这些话意思很模糊很迂回,但是我们都听的懂,都明白“那个”“这个”中所含的意思,不比具体的词语缺少任

何一种应有的蕴含。这种模糊的语言,具有象征性,仿佛能无限扩大,到达另一种深度,比具体的语言更有张力和爆发力。最让我有震撼的

是老陶说的“最当初,我们都不是什么。”这好像回到了对人类起源,

人类本质的询问。这句话有着巨大的力量,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还有一点是语言的白话化。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文字作为台词中的一部分,经过改写,加上了一些感叹词和生活化的字词,完全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气息,脱

离了一种文绉绉的感觉。在老陶回到武陵的那一幕时,在桃花源度过

了一段纯真烂漫到近乎梦幻的时间的他回到武陵,发觉原本如胶似漆,男欢女爱的春花与袁老板已陷入了现实的纠葛和相互的怨怼之中,并

没有从此过着想象中幸福美满的欢乐生活。从老陶,和春花与袁老板

的对话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出这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很喜爱

记得老陶说的一句:“这些年来,我发觉许多事情,都不像我们所想

象的那样,看起来好像走投无路了,但是,只要换一个观点,就能够

赶忙获得一个新的方向。”袁老板回应他的却是:“我觉得很累。”

两种风格的台词,强烈的比较,令人哭笑不得之时,也发人深思。有

一句话说话剧是语言的艺术。透过语言就能塑造了不一样的人物形象。语言真是奇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