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央外交体制的演进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269年(1644年-1912年)。
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经历了许多变迁。
本文将从清朝的外交政策、对外关系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转变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清朝的外交政策可以概括为“封建与开放并行”。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清朝便是中国的外交政权。
尽管清朝以征服中国的方式建立,但其外交政策相对开放。
清朝在对外交往中秉持“友好外交”为主导原则,力求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国家的封建统治和疆域安全。
作为封建王朝,清朝采取了一系列对外政策措施。
首先,清朝扩大了国际贸易,开展了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
清朝通过与欧洲列强的贸易使中国得以引进外来技术和商品,并为中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契机。
其次,清朝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外交交往,与俄国、葡萄牙、日本等国家签订了条约,确立了商贸和外交关系。
此外,清朝还接受使节、派遣使节与外国国家进行外交往来,维护所谓的“外交序列”。
这些外交活动展示了清朝强调国际协商和外交事务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逐渐面临了来自欧洲列强的压力,其国际地位开始下降。
自18世纪中期起,欧洲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扩张势力,并施加了不平等条约和贸易限制。
这些条约剥夺了清朝对外政策自主性,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尊严。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这些条约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在国际地位的转变中,清朝的外交政策也不得不作出适应和调整。
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朝采取了一些保守的对外政策措施,如关闭一些对外贸易之口、限制外因进入国内市场以保护本国产业、加强边境防御等。
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暂时的应对,无法阻止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清朝外交政策的调整受到了清政府内部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力量对立所限制。
在国际地位的变迁过程中,清朝的外交政策更多地表现为被动和保守。
然而,尽管其外交政策逐渐丧失主动性,但清朝仍保持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一定的外交关系。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对于理解清朝的历史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清朝外交政策的特点以及与外国的关系,从而揭示清朝外交的发展与影响。
一、清朝外交政策的特点清朝正式建立于1644年,由满洲族建立并统治。
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如下:1. 封建皇权凌驾于外交事务之上:清朝的外交政策以皇帝为中心,外交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外交使团由皇帝派遣,接受皇帝的指导和决策。
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围绕着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皇权展开。
2. 和平共处与邻国互助:清朝主张和平共处,尊重邻国的主权,并通过礼仪之邦的方式与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清朝鼓励对邻国进行贸易往来,并与俄罗斯、朝鲜、蒙古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友好条约,以保持稳定的边境关系。
3. 朝贡体系的维护:清朝借鉴明朝的朝贡制度,与一些国家建立了朝贡关系。
通过朝贡体系,清朝巩固了自身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对外贸易,获得了世界各地的珍贵物品。
朝贡使团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4. 崇尚五服与婚姻外交:清朝秉持着五服之礼,即在外交场合下,区分五种不同级别的服饰来显示对方的地位。
此外,清朝还重视通过婚姻来维系国际关系,派遣皇子、公主与外国贵族联姻。
这种婚姻外交不仅有助于巩固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也扩大了清朝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二、清朝与邻国的关系1. 清朝与俄罗斯:清朝与俄罗斯的关系复杂而充满争议。
在早期,两个国家通过《尼布楚条约》和《恒辽条约》等协议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领土争端日益加剧,导致后来的《恒辽条约》无法解决问题。
造成了中俄战争的爆发。
2. 清朝与朝鲜:清朝与朝鲜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清朝对朝鲜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援助,并控制朝鲜的外交权。
尽管有时存在一些争议和矛盾,但总的来说,朝鲜一直是清朝一个重要的邻国。
3. 清朝与日本:清朝与日本的关系较为复杂,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和贸易冲突。
清朝对外关系的演变
清朝对外关系的演变一、清朝对外关系的初期清朝建立于1644年,此时国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动荡和不稳定。
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清朝初期采取了相对保守的对外政策。
主要目标是以维持国家统一和安全为首要任务,与外界保持边境和平。
与此同时,清朝还与邻国进行了一些贸易和外交往来,但对于外洋的联系并不频繁和深入。
二、封建时期的对外开放在康乾盛世的统治下,清朝逐渐确立了自己的统一地位,并开始对外开放。
这一时期,明确了清朝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各安其位,照国合法”。
清朝通过与邻国的外交交往,稳定了边境关系,并且与荷兰、葡萄牙等国家进行贸易合作,扩大了对外贸易。
同时,清朝还与俄罗斯进行了外交接触,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疆界,并承认了彼此的合法地位。
这一条约使得中俄关系得以平稳发展,并且为之后的国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三、清朝对外关系的挑战然而,清朝对外关系的演变并非一帆风顺。
在18世纪中期,由于外部压力的加大和国内经济的滞后,清朝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
在这一时期,英国垄断王朝贸易,侵占中国市场,使得清朝的贸易出现了不平衡局面。
此外,鸦片战争的爆发也使得清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于这些挑战,清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国家的利益。
康熙和乾隆时期,清朝积极开展巡边、剿匪等活动,以稳定边疆安全。
同时,清朝也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外国贸易商的活动,并建立了海关总署来管理海关税收,以确保国家财政的稳定。
四、近代对外关系的转折点19世纪后半期,清朝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外部压力。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清朝的封建体制和政治制度暴露了严重的腐败和内乱问题。
这一时期,清朝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为了保卫国家利益和国家体面,清朝改变了过去相对保守的对外政策,开始积极寻求外国支持。
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签订《马关条约》,清朝迫于列强压力而向日本割让台湾,并支付了大量赔款。
这一事件引起了对清朝外交政策的质疑和不满,反映了清朝对外关系的衰落。
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与中外关系
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与中外关系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对外政策的演变和中外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对待近代列强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对清朝的对外政策和中外关系进行探讨。
一、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清朝初期,由于清朝宣称自己是“大清国”的主张,并且少数民族地区对清朝朝贡有感情,因此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强调自己的地位和威望,采取排外、奉行封闭政策的倾向。
然而,随着对外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加强,清朝逐渐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和需要发展的急切性,借鉴西方的科技和制度成为了清政府对外政策的主旋律。
因此,从乾隆朝开始,一个与西方世界接触互动的时期开始了。
到了道光年间,对于中国传统的外交观念,朝廷也予以调整和变通,主张求同存异、以礼待人,并开始积极参加国际会议,推进对外交往和提升国际影响。
二、对待近代列强的态度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曾引起了清朝政府的强烈反弹。
在这个时期,封建社会的精英们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因此必须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然而,由于清政府长期奉行的排外主义和封闭政策,导致与列强的差距越来越大,国力日益衰落,与列强的斗争几乎没有什么胜算。
因此,清政府开始倾向于用和平、合作的方式解决中外关系的问题,与列强进行交涉和妥协。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崇尚礼仪之邦,对外交的态度也是如此。
在清朝对外交往的历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清朝尤其在嘉庆朝以后,开始使用“进贤舫”和“颁金符”等礼仪方式来接待外贸使馆,大力提升清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威望。
除此之外,清朝还将外交视作礼仪之活动,要求外交官员以礼相待、讲究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而且可以说是清朝保持很好的国际形象的一种方法。
总的来说,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和中外关系的发展历经了一个艰难的过程,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地与西方世界接触和互动中拓展自身的视野和开放思维。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清朝的外交政策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清朝的外交政策清朝的外交政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至1912年一共存在了268年之久。
清朝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内外政治状况、领土扩张需求和西方列强崭露头角等。
本文将对清朝八年级上册历史中的清朝外交政策进行复习,以便加深对该时期历史的理解和掌握。
一、清朝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清朝建立初期,国力较弱,外交政策主要以稳定边疆、建立友好关系为主。
在与俄罗斯、葡萄牙等国进行谈判时,清朝采取了宽容政策,以保持地方稳定和国家安全。
此外,清朝还扩大对外贸易,开放门户,努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
二、清朝对西方列强的外交政策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侵略和割地,清朝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对列强的压力,尤其是英国的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清朝采取了抵抗和妥协并存的外交策略。
清朝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和赔偿巨额赔款,以尽可能维系国家的稳定和独立。
三、清朝对世界的外交政策在清朝后期,世界各国开始纷纷开展殖民扩张活动,清朝面临意识形态和领土争端等多重挑战。
在这一时期,清朝外交政策主要以抵抗帝国主义势力和保持国家独立为主线。
例如,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朝与八国联军对抗,展示了顽强抵抗的精神。
四、清朝外交政策的启示清朝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变化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必须要有合理的外交政策以保持国家的独立和稳定。
其次,外交政策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应对不同的国际形势和挑战。
最后,外交政策需要灵活机动,既保持原则性,又能与他国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国家的最大利益。
结语清朝的外交政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进程,它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和复习清朝外交政策,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我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提供帮助和启发。
同时,清朝外交政策的启示也对我们现代外交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
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
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③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
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则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
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的领事馆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以后逐渐增多。
清政府的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外交体制的演变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外交体制的演变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外交体制转变的轨迹是从传统的朝贡体制到近代外交体制的演进。
与此相适应,清朝的中央外交机构经历了从礼部和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外务部的更替。
(一)朝贡体制下的外交。
鸦片战争之后,中央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仍是礼部和理藩院。
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科举考试和接待外国来宾。
理藩院是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兼办对俄外交事务。
在该体制下,清朝对外关系完全是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不平等的交往,因此,礼部和理藩院也只不过是一个管理藩属国、接待贡使的机构。
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作为临时性的非专门外交机构,由地方总督兼任。
对外交涉则由通商大臣或地方总督办理,然后由军机处、皇帝批准,外国使节不得进人北京。
(二)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
1860年以后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才开始迈人近代外交体制。
这包括使节的派遣、驻外使馆的设立、政府级外交部门总理衙门的设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交礼仪以及常规的外事活动的逐步采用等。
(三)清朝中央外交机构的变化。
(1)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机构,它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进程。
(2)1900年,八国联军攻人北京,迫于列强的压力,1901年7月24日,清廷诏谕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负责一切外
交事务。
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明确规定:“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闭关锁国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闭关锁国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央政府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行为。
清朝时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闭关锁国政策,试图保护国家的独立和封建秩序。
本文将探讨清朝的外交政策与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后果。
一、清朝的外交政策清朝在外交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种典型的封建体制,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尽管清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实行了相对开放的姿态,接纳了一些异国使节,但其外交政策仍然以维护封建秩序为主要目的。
首先,清朝重视朝贡体系。
清朝通过建立朝贡体系,使其他国家承认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作为“天朝大国”,清朝将周边国家视为诸侯,与其建立朝贡关系,以确保他们对中国的臣服和敬畏。
其次,清朝通过修订《康熙西游记》和《乾隆东巡记》等文件,强调皇帝的威严与伟大。
这些文件通过描述清朝皇帝的英勇和权威,向外国君主展示中国的威望和实力,以促使其他国家向中国臣服或对中国保持敬畏。
此外,清朝也与一些国家签订了有限的条约和贸易协议,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从事贸易活动。
然而,清朝在这些条约中保留了相当高的关税,以保护国内产业,并限制西方文化和宗教的传播,以维护封建价值观。
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很复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清朝处于政治和社会动荡的时期。
在整个清朝时期,其国内政治矛盾和社会不平等问题日益尖锐。
为了维护封建秩序和避免外部冲突对国内政治的干扰,清朝采取了保守的外交政策,并逐渐封闭了国家的大门。
其次,清朝对外国文化和宗教保持警惕。
封建主义是清朝的主导意识形态,而西方文化和宗教的传播被认为是对封建价值观和传统的威胁。
因此,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以限制外国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最后,清朝的军事实力有限。
虽然清朝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军事胜利,但由于与西方列强相比,清朝的军事力量较为薄弱。
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封建秩序,清朝转向闭关锁国政策,以避免与强大的西方国家发生冲突。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近现代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一、戊戌变法前的外交政策在戊戌变法前,清朝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维护其传统领土和利益。
清朝与邻国的关系主要是依赖于人口和资源的交换。
清朝的政权内部经常发生权力闹剧,这种政治不稳定也影响到了其外交政策。
1842年,清朝签署了《南京条约》。
此时的中国一蹶不振,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外的主动权。
平津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较大的转变。
梁启超提出的新思想和政治家的进步思想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华民国政府试图在国际上重建其声誉和地位。
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共两党内外斗争不断。
蒋介石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蒋政府采取了一条“准备战争,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此政策同时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充分主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
在美国承认中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后,中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5年,中国在波茨坦会议上,与美国和苏联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该备忘录旨在将中国与苏联和美国保持联合。
此举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声誉。
三、中美关系的演变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正式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此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朝着更加开放和主动的方向。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并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和向世界贸易创造贡献等方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员。
然而,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和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时常出现。
近年来,中美关系陷入了复杂多变的困境。
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呼声加强,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南海领土争端等事件,中美之间的博弈态势愈发明显。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外国列强的侵略,并且出现了对外关系的混乱和外交制度的破产。
因此,中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制定外交制度,以应对外部压力和保护国家利益。
在清朝末年,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由皇帝和朝廷决定。
然而,由于内忧外患,清朝政府越来越无力应对外交问题,外交制度的效率和灵活性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清朝政府开始尝试引进西方外交制度的元素,以和增强外交能力。
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东交民巷事务衙门,负责对外事务。
这一机构的成立被视为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起点。
东交民巷事务衙门的成立标志着清朝政府开始借鉴西方的外交制度,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外交机构,提高了外交的效率和专业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外交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
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外务部,标志着中国外交制度进一步加强。
外务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包括派遣外交使节、签订条约和处理国际纠纷等。
此后,中国的外交制度逐渐与西方的外交制度接轨,并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然而,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由于国家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的影响,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
1898年,清政府实施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来中国。
这一也涉及外交制度的,推翻了东交民巷事务衙门的统治地位,设立了大清国务部和宪政制度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次最终以失败告终,外交制度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912年,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新生的中华民国试图建立自己的外交制度,以应对新的国际环境。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外务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这标志着中国建立了新一轮的外交制度,并且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和独立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中,中国还通过加入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国家利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同时,中国还通过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和签订条约等方式,保护国家利益并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吕光凤05 王芳07(水土学院2013级农水班20134031)摘要: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演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规律与认识关键词:清朝;中美;中日;一、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演变:(一)清政府外交(1840-1912)——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以前: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
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缺乏主权观念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至50年代: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摘要:近代中国在外力的逼迫下打破了“夷夏之防”,开始接受西方外交观念、外交制度,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制,慢慢地融入了世界,形成了新的国家关系,成功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文章从外交机构的演变、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晚清外交机构近代化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观念,也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而是将所有中国以外的国家通通视为朝贡国来对待,直到鸦片战争才迫于世界形势作出变革。
一、外交机构的演变1、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政府,没有国家概念,中外关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之上,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将所有与之交往的国家一律看作藩属国,缺乏平等的外交、通商关系。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曾多次来到中国,想与中国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但这种情况直到鸦片战争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清代以前的中国由于没有和外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求,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与其他国家的来往基本上由礼部负责。
2、清王朝雄踞满洲时,为了笼络蒙古王公,设立了“蒙古衙门”,后来改为“理藩院”[1]。
清王朝所面临的对外交往事务,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中原王朝,北临强大的俄国,南邻从海上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客观情况的变化,决定了国家机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对外交往的事务分别由理藩院和礼部承担。
理藩院掌管西南、西北地区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并负责与俄国的交涉。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理藩院的部分外交职能并入总理衙门,理藩院只负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事务,不再负责对俄交涉,其在清政府机构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
总理衙门设立前,清朝主要的外交事务由礼部负责,包括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国家事务,以及从东南海路、陆路而来的原中国藩属国事务。
3、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
中国近代外交史发展
中国近代外交史发展
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外交,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对外战争和外交的形式进行的。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国家。
清朝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来确立外交关系,这导致了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被动地位。
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试图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但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第二个阶段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朝外交。
戊戌变法是清朝进行的一次政治运动,其中涉及到外交事务的。
清朝推行了与时俱进的外交政策,试图在列强前保护自身利益。
然而,这次并未成功,清朝外交依然受制于西方列强。
第三个阶段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外交。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中国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外交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开始寻求国际平等和国家主权,反对不平等条约,争取与世界上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并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充分彰显了中国的主权。
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发展完整地展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变化。
从被动应对战争到积极争取国际支持,中国不断壮大了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逐渐从保守向开放转变,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近代外交史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未来的外交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清代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变革
清代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变革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清代,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的改革,对外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清代对外关系的初期阶段清朝在战争中建立,对外关系一度处于被动状态。
但是康熙皇帝治下的对外政策,使得中国恢复了一定的地位。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与安南、缅甸等邻国和英国、俄国、荷兰等欧洲殖民列强保持了一定的关系。
康熙皇帝一度利用内忧外患政治策略,成功地使中国保持一定的稳定和繁荣,对外政策较为稳健。
二、对外政策的转变清代中期是对外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时期。
在雍正、乾隆皇帝的治下,对外政策发生了转变。
首先,在这一时期,渐渐出现了“闭关锁国”的思想。
在此时期,中国逐渐封闭国门,与世界的联系减少,对外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压制。
其次,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政策。
乾隆皇帝认为,中国必须对外扩张,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繁荣和安全。
因此,在乾隆皇帝的治下,中国向西北和东北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服和扩张。
这种对外扩张的政策,使得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三、对外关系的再度转变清代晚期,对外关系再次发生了大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加强,清政府在与列强的交涉中趋于软弱,加之内部无力,导致中国变得更加孤立和弱小。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对外关系转变的重要标志。
1856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在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下降。
此后,列强陆续对中国发动侵略,并对中国进行种种不平等条约的强制签订。
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极度下降,一度处于半殖民地状态。
四、思考清代对外关系的变化,既是时代的必然,同时也受到内部政治经济变化的影响。
清代在初期的开放和中期的封闭,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特点。
而晚清时期的落后和半殖民地状态,则反映了封建王朝所带来的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等内部制度的弊端。
在现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国力的国家。
清代外交的发展趋势
清代外交的发展趋势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封闭和保守的时期,外交发展的整体趋势也呈现出一种保守与相对稳定的态势。
以下是清代外交发展的一些主要趋势:
1. 继承明代外交传统:清朝建立后,继承了明朝时期的外交政策和传统。
清朝在外交上延续了明代通过朝贡和通商贸易的方式与外国进行交往。
2. 与西方列强的接触:清朝初期,西方列强开始逐渐进入中国的视野,与中国展开接触和交流。
清朝先后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和协定,开辟了一些通商口岸,并逐渐向开放的方向转变。
3. 清朝对外政策的保守性:尽管与西方列强的接触增多,但清朝对外政策依然相对保守。
清朝奉行的是封建农业经济制度,外交上主要以扩大对外贸易为主,不主动扩张领土和影响力。
4. 汉族优越感的影响:清朝统治者满族势力较汉族势力更强,汉族士人对满族的统治产生了抵触和不满,导致了一些排满的情绪。
清朝外交中的一些政策和态度也受到了这种汉族优越感的影响,对外交往中的民族问题保持谨慎。
总体来说,清代外交发展的趋势表现为对外贸易增多、与西方列强有更多接触,但仍保持相对保守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扩张的谨慎态度。
清代外交体制的演变
清代外交体制的演变
清代的外交体制嘛,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你看,在清朝建立初期,那时候的外交活动多半就是一些邻近的国家、部落,甚至是对一些西方国家的接触。开始时清朝的外交体制不算特别复杂,毕竟刚刚从明朝那种相对内向的局面过渡过来,整个大清朝的外交还是很注重面子和威严的。别看清朝成立了几百年,它那会儿的外交体制其实也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刚开始的时候,清朝的外交就是老话说的“重内轻外”,大多数时候,朝廷的外交目标就是保护自己的“边疆稳定”,让那些外国的使节看看自己的强大。所以,和外国的交往基本上也就是维持一个平衡,不让他们觉得大清太软弱,但也不会急于去搞什么“大规模外交”。
虽然清朝在外交上做出传统的外交形式和体制,依然保持了下去,只是这时候,西方列强的势力不断压迫着清朝,外交体制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漏洞。尤其是到了甲午战争后,清朝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靠着“朝贡体系”和“天朝上国”的威望来维持自己的国际地位了。就算是再强硬的姿态,也无法掩盖日益衰弱的现实。
更有意思的是,这时候的外交体制,实际上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清朝强调自己的“文化自信”和“天朝上国”的观念,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都得给自己留点面子,甚至,外国的使者来到中国的时候,还要遵循一套严格的礼仪,表示对清朝的尊重。另一面呢,清朝却不得不和一些国家进行妥协,毕竟对于一些周边的国家来说,来“朝贡”的不仅仅是为了向中国示好,也有不少政治和经济目的。在这种复杂的外交博弈中,清朝的外交体制其实也就慢慢变得越来越微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辅导
高三综合66
清朝中央外交体制的演进
聂佳辉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中央外交体制经历了礼部和理藩院、总理衙门、外务部3个阶段的演进。
一、礼部和理藩院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
礼部成立于1631年,其内部组织结构基本上沿袭明代,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礼部下设仪制清吏、祠祭清吏、主客清吏、精膳清吏四司。
理藩院成立于1638年,清朝首创,是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兼办对俄外交事务,但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因此理藩院也不是专门的外交机构,管理对外事物只是其部分职责或兼职。
而且,长期以来清政府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期的清朝对外关系完全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不平等的交往,因此作为兼管外交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也只不过是一个管理藩属之国、接待贡使的机构。
所以,当时的中国无所谓外交,理藩而已。
二、总理衙门
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作为临时性的非专门外交机构,由地方总督兼任。
对外交涉则由通商大臣或地方总督办理,然后由军机处、皇帝批准,外国使节不得进入北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外国公使进京,外交事务日益增多,外国侵略者对清政府的原有外交体制很不满,要求清政府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由政府要员直接和他们进行交涉。
加上在与外国侵略者交涉过程中,奕等洋务
派华夷观念的改变,他们从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出发,请求咸丰帝设立专门负责办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咸丰帝奏准了奕的请求。
1861年1月20日,在北京东堂子胡同的一个铁钱局旧址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宣告成立,简称为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
这是一个有别于礼部和理藩院,又有别于系统、完整的外交部的过渡性外交机构。
总理衙门的职
教材辅导高三综合67权范围很大,最初经管外交、通商、海关等事务,后来又扩展到铁路、矿产、邮电、海防、关税、制造、传教、学校等各项新兴领域,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洋务衙门,其在清政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总理衙门的机构主要有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后改名日本)五股,同文馆和海关总税务司署是其附属机构。
总理衙门由王大臣或军机大臣兼领,并仿军机处体例,设大臣、章京两级职官。
初设时,
奕、桂良、文祥3人为大臣,此后人数略有增加,从七八人到十多人不等,其中奕
任职时间长达28年之久(总理衙门存在40年)。
臣下设章京,以下设司员、供事等若干人,帮助办理文案。
总理衙门的建立是清朝政局的一次重大变动,对以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一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是清朝中央政权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清政府和世界的联系,标志着清政府正式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是清朝中央政权机构近代化的开始。
三、外务部
由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总理衙门所积极倡导和主持的洋务运动宣告彻底失败,总理衙门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次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军事、政治和经济已尽在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之中。
西方列强认为总理衙门机构臃肿已不能有效地处理突发外交事件,不再适应他们的需要,因此在《辛丑条约》中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专门办理与列强的外交。
同时,按照列强的要求,清政府陆续增设了商务、学部、实业部、铁路局、陆军部、海军部等机构来行使原总理衙门的部分职权,从而使各机构更加专业化。
外务部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外交机构,这和近代国际惯例完全一致了。
外务部的机构分设四司(和会司、考工司、算司、庶务司)、一厅(司务厅)、五处(俄国处、德国处、法国处、英国处、日本处),人员由奕劻和李鸿章拟定,后经政务处五大臣及吏部复议,定为正式官制。
外务部与总理衙门相比,有许多进步:首先,扩大驻外使领的派遣规模,逐步完善了使领制度;其次,经过厘定各部职能,使外务部的职权更加专一化。
清代外交机构的演进,一方面反映了清代中国逐步由一个主权国家变成由列强任意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状态中逐渐清醒,不自觉地走上一条借鉴和吸收西方及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