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国内外骨科康复护理相关模式的研究进展
2021年1月第28卷第2期国内外骨科康复护理相关模式的研究进展陈珊珊 贾 勤 于红英 周 琴 李 俊 高 萍对骨科患者加强康复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相关创伤并发症和不适症状,改善关节早期功能和活动范围,以及达到最大限度地功能改善和帮助患者重返社会的目的[1]。
骨科康复护理旨在能够为骨科患者提供康复护理评定,实施康复护理技术,观察骨科患者的康复疗效及病情,承担康复治疗的延续性护理和护理教育。
本文就国内外骨科康复护理相关模式进行综述,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国内外骨科康复相关模式的现状1.1 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 在德国,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疾病患者的团队成员主要由物理治疗师、运动教练、康复护士、职业治疗师四类成员组成[2]。
物理治疗师主要负责评估和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以提高患者肌力、运动神经对肌肉骨骼的控制。
运动教练主要承担对肌肉骨骼损伤等疾病的专业指导工作。
康复护士主要负责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反馈,协调、监控和确保医疗实践的质量。
职业治疗师主要帮助患者进行特定的手部锻炼,并根据患者病情及时作出调整。
Schwarz等[2]在践行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时,对患者进行多专业诊断和评估,这意味着可整合患者的困惑,并关注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以便于对患者进行整体有效的治疗。
不同专业运用各自的专门知识和经验来制定一个全面的方案。
在小组内制定了初步方案后,通过增加多专业交流,增加团队成员对该方案的接受度和认同度。
通过团队之间的讨论,每个专业都可进一步了解其他专业的工作。
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强调了在治疗干预中共同工作的重要性,而不是同时独立工作,不知道其他专业人员做什么。
协同效应和成功的治疗需要持续的跨学科交流和同步的行动。
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康复治疗不够规范和普及。
目前骨科康复医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无康复师参与的模式,另一种为有康复师参与的骨科工作新模式[3]。
骨科康复现状与发展研究
骨科康复现状与发展研究骨科康复是指针对骨科疾病或手术后的康复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功能训练、药物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骨骼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骨科康复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骨科康复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骨科康复的现状1. 骨科康复设施的建设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各级医院纷纷建立了骨科康复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康复设施和设备,提供了良好的康复环境。
许多医院还拥有一支专业的骨科康复团队,包括康复医师、理疗师、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2. 康复治疗技术的进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康复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运动治疗等手段已经成为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些新的康复技术也不断涌现,如电子康复、虚拟现实康复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3. 康复医学的发展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康复理论和方法也不断涌现。
康复医学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还包括了心理康复、社会康复等内容,注重全面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
1. 技术的不断创新骨科康复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医疗器械和康复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创新,将为康复治疗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基于人工智能的康复机器人、电子康复产品等,将为骨科康复提供更便捷、精准的治疗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未来的骨科康复将趋向于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高康复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跨学科合作骨科康复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强调跨学科的合作。
医学、工程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将紧密合作,共同研究骨科康复领域的问题,为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4. 康复服务的普及化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扩大和健康知识的普及,未来骨科康复服务将更加普及。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进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是一种新型的外科护理理念,旨在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医疗成本。
本文将介绍ERAS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ERAS最早由Kehlet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现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的护理理念。
大量研究表明,ERAS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目前,ERAS主要应用于胃肠手术、肝胆手术、胸科手术、骨科手术等。
研究显示,采用ERAS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也大为缩短。
ERAS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
ERAS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对照实验等。
在对照实验中,研究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ERAS护理和传统护理。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ERAS的效果。
研究表明,ERAS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ERAS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患者在使用ERAS护理后,恢复速度加快,减少了术后疼痛和不适感,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虽然ERAS已经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需要进一步扩大ERAS的应用范围,以便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需要深入研究ERAS的护理理念,完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果。
另外,还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ERAS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如何培训医护人员掌握ERAS技能,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有效推广ERAS 理念,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外科护理理念,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医疗成本。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推广的加强,我们有理由相信,ERAS将会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采用多学科联合手段,旨在减少手术应激、减轻患者疼痛,并加速患者康复的外科理念。
骨科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供高质量服务 , 才能最大 限度地避免或降 低 护 理 纠 纷 的 发 生 , 护 良好 的 医 疗 秩 维
序。
效果 。
计。样本含 量 的估 计公 式 为 N=[ c Ur× 盯 8 。其 中 a . 5 贝 =19 9 叮= / ], =0 0 , 4 u .5 ; 0 8 , = . , 计本 次调查 的样 本量 应 .7 8 0 1 估
为 32 1 。本 次 实 际 回收 有 效 问 卷 38份 。 1 骨科 康 复训练 中护 理活 动 的相关 因素 分析
讨
论
员要改善服务态度 , 力求做 到 “ 急病人 所 急, 想病人 所 想 ” 对 患者 提供 人 性化 服 ,
务 。在 急诊 抢 救 过程 中 , 被 动 服 务 为 主 变 动 服 务 ; 患 者 抢 救 无 效 或 死 亡 时 , 理 在 护
近年来 , 医疗行业急诊护理 纠纷愈演 愈烈 。急诊科 的病人及 家属 想及 时准确
优质的服务态度 、 以精 湛 的技 术 为 患 者 提
人 员要 表现 出严 肃 、 同情 的态度 , 患者 使 和 家属 对 护 理 工 作 产 生 一 定 的顺 应 性 和 足够 的信任度 , 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 利 完成 。②增 强法律意识 , 提高风险防范能 力: 法律是人们立足于社会的行为处事准 则 。护理人 员积极 主动地 运用法 律手 段 去维护 护患双方 的合法权益 , 才能依靠 法 律维 护医院的正 当权利 。③ 提高综 合 素质 , 防 控 制 护 理 纠 纷 : 诊 科 病 人 往 预 急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摘要:快速康复模式属于综合治疗模式,是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在心理、语言、身体上达到全面健康。
快速康复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期,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骨科手术会造成很大的手术创伤,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慢。
因此,减轻患者的手术压力,加快其术后恢复尤为重要。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骨科;现阶段在欧美等国家逐渐兴起的一种理念是快速康复外科,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现已在妇产科、麻醉科、骨科和泌尿外科等广泛应用,骨科手术患者在选择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实践中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水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也是未来骨科护理实践中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现分析快速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的发展状况。
一、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FTS的概念是指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循证的方法以降低手术应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
它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外科学、麻醉学、营养学、康复医学、护理学以及心理学等。
具体包括最新的微创技术、麻醉方法、术后镇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早期下床活动、积极康复锻炼及心理护理等。
它与传统护理措施相比:(1)更注重心理护理。
(2)不主张常规行术前肠道准备。
(3)术前无须严格禁食6~8h。
(4)提倡多模式围手术期镇痛。
(5)避免围手术期过量补液。
(6)不主张常规放置引流管、尿管等,如因病情需要放置后,应尽早移去。
(7)术后可早期经口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开展,消除患者术后疼痛、紧张的心理,最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1.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降低应激反应。
(1)国内外现状传统的禁食方案是术前8~12 h禁食、4 h禁饮。
调查]发现我国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实际禁食时间长达12~20 h、禁饮为4~10 h,明显长于传统规定时间。
骨科康复护理现状与展望
加强骨科康复护理的专业化建设
推广先进的康复护理技术
提高康复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机制。
积极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康复护理技 术,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和质量。
加强骨科康复护理的科研工作
促进骨科康复护理的普及和推广
加强科研力度,深入开展骨科康复护理的 基础和应用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 据。
骨科康复护理现状与展望
• 骨科康复护理概述 • 骨科康复护理的现状 • 骨科康复护理的展望 • 骨科康复护理的实践案例 • 结论与建议
01
骨科康复护理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骨科康复护理是指针对骨折、关节损 伤等骨科疾病患者,通过一系列的康 复手段,促进其身体功能恢复、减轻 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专业护理。
预防并发症
骨科疾病患者容易发生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通过康复护理 可以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骨科康复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骨科康复护理起源于古代,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康复的 认识不断提高,骨科康复护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业领域。
发展
现代骨科康复护理在技术、方法和理念上不断更新和发展, 如引入先进的康复设备、开展多学科协作、注重患者个体化 需求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
质量。
康复护理人员培训与资质
康复护理专业人员需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和专业技能,并经过严格培训和认证。
培训内容包括康复护理理论、实践技能、患者管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专业性和服 务质量。
康复护理人员需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发展。
康复护理设施与设备
01
02
03
康复医疗机构
包括康复中心、康复医院 等,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 服务。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_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3-14T07:09:32.3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5期作者:刘琴[导读] 骨科疾病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类型,特别是老年群体中发生较高,刘琴(博白县中医院,广西博白537600)【摘要】骨科疾病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类型,特别是老年群体中发生较高,例如由于摔倒、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骨折等病症,由于骨科病症患者往往需要较长恢复时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发生,一旦出现并发症则会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通过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
这种背景下,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得以诞生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此,本文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骨科;护理;研究进展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医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在欧美国家中逐步兴起了一种新的理念,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这种理念一经提出并通过临床实践后在麻醉科、骨科、妇产科、泌尿科、普外科等科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通过在骨科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显著降低患者应激水平,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这种模式也将成为骨科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2]。
1快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定义是指在患者围手术期通过各种循证的方法实现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手术应激,从而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目的。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广泛涉猎了外科学、心理学、麻醉学、护理学、营养学等学科知识,在具体的操作上则应用了最新的微创技术、心理护理、麻醉技术、康复锻炼、术后镇痛、早期下床、早期肠内营养等[3]。
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具有以下多个方面优势:首先是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其次是不主张常规行术前肠道准备,患者往往也不需要在手术前八小时严格禁食,针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疼痛问题则采用多模式联合方式,药物使用方面杜绝过量补液,最后是不支持使用尿管、引流管,对于必须使用的患者则主张尽早将导管、尿管移除,患者在手术后早期便可以下床活动或自主进食等[4]。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股骨颈骨折已成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包括疼痛管理、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监测观察指标如患者活动能力恢复、疼痛缓解情况等。
结果显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有明显的正面作用,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和更多潜在的益处。
综合以上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有积极的效果,为提高老年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效果、观察、康复护理、评估、意义、作用、研究、展望、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早期康复护理包括术后镇痛、积极理疗、康复锻炼等内容,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通过规范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具体效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本研究旨在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观察和评估。
通过对病患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骨科康复现状与发展研究
骨科康复现状与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
随之而来的是骨科康复领域的快速发展。
骨科康复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骨科疾病、手术和损伤为特色,结合了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以及运动医学等多学科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骨科康复的现状与发展,并针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骨科康复现状1. 骨科康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骨科康复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例如骨折、骨关节炎等疾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骨科康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 骨科康复设施与技术逐渐完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康复设施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如今,各大医院都配备了先进的康复设备和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一些高水平的康复机构也在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康复技术,提高骨科康复的水平和质量。
3. 骨科康复医师队伍建设值得关注骨科康复医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国内骨科康复医师的数量较少,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如何加强骨科康复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骨科康复发展趋势1. 个性化定制康复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康复已经开始朝着个性化定制方案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康复方案往往是针对一般性的患者需求,而个性化定制康复方案则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提高康复效果。
2. 强调全程康复管理在骨科康复领域,除了术后康复外,也需要重视术前、术中的康复工作。
全程康复管理,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使得患者在手术前后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康复服务。
3. 引入新技术,促进康复效果近年来,一些新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康复设备等已经开始应用到骨科康复中,引领了康复领域的新发展。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骨科康复的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体验。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前言:股骨颈骨折是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最高的部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股骨颈骨折的概率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
一般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是由于车祸或者跌倒等直接暴力因素所导致的,骨折之后常见的症状是受伤部位明显肿胀,疼痛剧烈或活动后疼痛加剧,不能站立和行走,可见皮下淤青、姿势异常,比如保持外旋外展位或保持内旋内收位。
股骨颈骨折一般是呈现不稳定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但是老年人身体体质差,人体机能各方面出现衰退,因此,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增加。
近些年,随着临床对护理研究的重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更好的预防其他的并发症发生。
1老年股骨颈骨折1.1老年人股骨颈容易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多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和该位置的受力结构和其他部位不同有关。
因此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根据国内外的数据研究,90%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是在站立或行走时跌倒而发生;特别是老年人骨强度的降低,骨质疏松,再加上活动能力下降、视力差、跌倒的风险较高,从而容易引发骨折问题。
根据文献报道指出,骨强度降低也是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
1.2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类在临床上,按照骨折线的部位进行分类,可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四类。
按照骨折线方向,也可分为内收骨折和外展骨折。
对于股骨颈骨折的准确分类能够有效的了解骨折的稳定情况,推算出受力的大小,结合临床治疗,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案。
2康复护理2.1康复护理的定义康复护理是从护士到护理由被动接受护理转化为主动护理的一个过程。
2.2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人进行康复护理的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护理理念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康复护理在骨骼病人康复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骨折之后,他的体质就会发生变化,并发症也会随之而来,加上长时间的卧床,导致机体不适,那么生活习惯和饮食也会发生变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相继影响治疗效果,使得预后效果变差。
2023年骨科护士论文总结:深入研究领域,提升治疗水平
2023年骨科护士论文总结:深入研究领域,提升治疗水平2023年骨科护士论文总结:深入研究领域,提升治疗水平作为骨科护士,我们一直致力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治疗水平。
本文旨在总结2023年骨科护士的研究结果,并以此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指引。
一、骨折的综合治疗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
在2023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康复,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但是,手术后的恢复也需要严格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教育、康复锻炼等,护士应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并发症,比如深静脉血栓等。
保守治疗主要针对某些特定的骨折类型,如颅脑损伤、胸骨骨折等。
本研究中发现,保守治疗在一些情况下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期和更为严格的康复措施。
因此,骨科护士在进行保守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执行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和康复进展。
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也是骨科护士的关键护理对象。
在2023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物理治疗和医嘱指导等。
术前准备主要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手术风险评估和手术后康复计划的制定等。
骨科护士在术前应该帮助患者做好好心理的调节,让患者尽快恢复精神状态,同时帮助患者做出健康的生活和饮食调整。
术后的物理治疗和医嘱指导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必要措施。
患者需要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并积极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三、常见骨科疾病的康复除了手术和保守治疗,康复治疗也是骨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
在2023年的研究中,我们重点研究了脊椎病、骨质疏松症、颈椎病等骨科疾病的康复措施。
对于脊椎病患者,减轻脊柱压力和增强脊肌功能是康复的关键。
骨科患者护理的现状与进展综述
骨科患者护理的现状与进展综述[摘要]:目的近年来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模式向心理医学模式转变,护理的理念也亟需完善。
方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骨科患者的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
结论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手段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骨科;治疗;护理0.序言近年来,随着骨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骨科护理技术和理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精细的内固定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石裔等外固定,大大方便了护理工作,同时可以在术后短期内下床活动,减少了因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也较大。
从年代出现的关节镜技术到经皮椎间盘镜下,椎间板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经胸腔或腹腔镜行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等,相应的内镜技术也要求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康复支具发展及应用使得护理与康复结合起来了。
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支具在外科治疗中常常是为了维持关节的功能位,护士不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时要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随着骨科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护理工作也必将面临着新的观念和新技术的挑战。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骨科护理需要专门化、细分化,骨科需要开展社区和家庭护理。
骨科护理的发展需要护理人员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多种类的,个性化的服务。
另外,国外大量研究证实,护理水平的提高,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现将骨科患者的护理现状和研究进展有关文献总结如下。
1.骨科患者的护理现状1.1心理健康指导护理大部分骨科患者骨折损伤均是突然遭受的身体创伤,疼痛剧烈,由于一些骨科疾患可能会导致身体残疾,因而患者出现了害怕、焦虑、恐惧等心理,有些甚至极度悲观,拒绝治疗,对疾病的康复影响极大[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现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中医推拿、针灸、拔罐以及现代的运动康复疗法、理疗等,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恢复肢体功能,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传统护理方法主要依赖经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而新兴技术如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和增强型运动康复等则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精确性,但价格较为昂贵,普及程度不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新兴技术的应用和传统护理方法的改进上,其中,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和增强型运动康复等技术的兴起为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方法基于科学的理念和系统的评估,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通过采取各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学的术后护理不仅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后并发症,而且还能缩短康复周期,使患者更早地回归社会;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医疗资源的紧张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深入研究和发展更为高效、个性化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中医针灸推拿等。
这些方法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恢复肢体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新兴技术如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和干细胞治疗等也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将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这种技术可以提供精确、高效的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康复护理学研究进展
机器人技术通过精准的定位和重复性训练,为患者提供 稳定、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机器人技术还可以减轻专业人员的负担,提高康复护理 的效率和质量。
机器人技术可以模拟专业人员的操作,为患者提供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机器人技术有助于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运动状态,为 康复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患者可以在安全 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避免传统 康复训练中的风险和挑战。
虚拟现实技术可模拟各种日常生活场 景,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如步态 训练、平衡训练等,以促进其生活能 力的恢复。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 康复进展,为康复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提供科学依据。
机器人技术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改进
总结词
提升康复护理服务质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 进行改进。
详细描述
为了提高康复护理服务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包 括加强康复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完善的康复护理质 量管理体系、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和沟通等。
康复护理科研的创新与发展
总结词
康复护理科研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康复护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01
02
03
起源
康复护理学起源于二战后 的美国,旨在帮助伤员恢 复身体功能。
国际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起,康复 护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快速发展,成为医学领域 的重要分支。
中国发展
中国康复护理学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 受到重视和应用。
02
康复理学研究的主要域
神经康复护理
神经康复护理主要关注神经系统 疾病或损伤后的康复,包括脑卒
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进展【摘要】近些年来国外开始提出一种新的理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track surgery,简称FTS)。
在经过众多学者的临床试验后,广泛应用于妇产科、麻醉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以及骨科等众多科室中。
其中骨科围手术期实施FTS可有效使得应急水平降低,同时还能减少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促进患者加快康复。
同时,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主,本文对骨科医院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探讨,对国内外关于快速康复骨科护理进行如下综述研究。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骨科护理;研究进展临床骨科患者在术后会经历较长时间的康复阶段,而在康复治疗期间,康复效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国外的骨科临床患者在术后可给予一整套详细且系统的护理方式,它可显著使得骨科患者的恢复速度及效果提高。
而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我国近些年来骨科医务人员将实际情况以及传统治疗方式两者结合,从而制定策划出一套合理科学的骨科术后护理方式,为骨科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有效保障。
1.快速恢复外科概念FTS概念主要为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多种循证方式,从而使得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应激降低,同时还可加快患者恢复。
该模式并非独立,它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有麻醉学、外科学、康复医学、营养学、心理学以及护理学等。
同时还将运用最新的微创技术、术后镇痛、麻醉方法、术后营养早期支持,早期康复、术后心理护理以及早期下床活动。
FTS理念相对于传统物流方式有以下几点优势(1)对新患者心理更为重视。
(2)不注重常规术前肠道准备,患者术前无需禁食禁饮6-8小时。
(3)围手术期防止补液过多,提倡围手术期采取多模式止痛。
(4)术后可进行早期下床活动,以及早期经口进食。
(5)不提倡使用尿管及引流管,如因病情需要可适当使用,但移除时间尽量缩短。
采取上述措施,对于患者术后紧张心理以及术后疼痛起到良好的减轻或消除作用,从而使得患者达到早日恢复的目的。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进展研究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进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骨科疾病发病的概率也越来越多。
为了能够对骨科患者的需求进行满足,需不断改进和完善骨科治疗的问题。
髋关节置换术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篇文章就来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进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1髋关节置换术的现状人工关节置换原理是在患者正常骨质上,将人工制作的假体通过螺丝钉和骨水泥进行固定,以此对患者的病变关节进行取代,让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
植入物的材料主要为陶瓷、金属合金以及聚合物,不但能够减少排斥影响,适应人体骨骼,还能承受很大力量的人工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及股骨头坏死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术[1]。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自身机能以及恢复能力会显著下降,很容易就会发生脆性骨折。
这种骨折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股骨颈骨折在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对于该病首选的手术方式为髋关节置换术,该术式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负担进行减轻,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对患者术后正常生活的信心进行提高[2]。
2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2.1功能锻炼在骨科术后康复护理中,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其能够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降低,所以对于患者的功能锻炼要及时地进行指导。
①手术当天,麻醉药劲过后,能够进行臀大肌以及臀中肌拉伸训练,力度适中以免出现不适感。
②术后三天,可进行膝关节内收与髋关节外展训练,幅度逐渐增加。
如果有不适感要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
③术后七天进行坐姿训练,训练次数要和医生交流,不能直接进行增加,以免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不利。
④患者可以坐位移动后,再进行站立训练,最初站立时间为几分钟,要循序渐进,慢慢地增加站立时长,这对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
2.2饮食护理2.2.1术后早期饮食方面患者要多以清淡为主,禁止食用油腻的食物,因为患者在术后早期多是卧床休息,所以要多食用一些水果与蔬菜,补充膳食纤维,这样能够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进行增加,进而加快患者的恢复[3]。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行为方式逐步改变,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髋关节患病率也随之不断增加。
同时,髋关节病变不仅会给患者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也会对其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影响。
目前临床中主要通过行髋关节置换术对髋关节病变、严重髋关节受损患者进行直接有效地治疗,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但术后容易出现感染、疼痛、假体松动、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对手术疗效以及预后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进程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研究话题。
本文主要介绍髋关节置换术可能出现的多种并发症,如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并重点阐述术后感染护理、体位护理、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出院前康复指导等术后康复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旨在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康复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同时还可发挥稳定关节、防止畸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髋关节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治疗中,但因创伤较大,容易引发一系列术后并发症,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严重时还会提高致残率、病死率。
因此,了解和掌握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以及康复护理方法,对促进康复,降低致残、致死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就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1.1感染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尽管其发生率较低,可一旦出现则会引发严重后果。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类型中有3种最为常见,即伤口感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其中伤口感染率约占5%-9%[1]。
根据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急性感染、延迟性感染、晚期感染。
术后30d内所出现的感染,则为急性感染,常伴有发热、关节热痛、关节红肿等临床症状,主要是与手术创伤、手术环境以及解剖屏障受损等因素存在关联性。
突破与创新:骨科护士的新领域探索与进展
突破与创新:骨科护士的新领域探索与进展骨科护士的新领域探索与进展2023年,对于骨科护士来说将是一个极具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年份。
这一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骨科护士迎来了新的领域探索与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骨科护士在2023年的突破与创新,展望他们日益重要的角色和潜力。
骨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过去,骨科手术通常被视为高风险和复杂的手术,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合作。
而如今,随着骨科手术技术和器械的进步,骨科护士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他们不仅仅是手术室的助手,还负责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术后护理等环节。
骨科护士在协助手术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他们通过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密切合作,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康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2023年,随着数字化医疗的快速发展,骨科护士也深入到了数字医疗的领域。
数字医疗通过将传感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与医疗结合,为医疗团队提供更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
骨科护士通过数字化医疗的应用,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数据,提高了护理的精准性和个性化程度。
此外,数字化医疗还使得骨科护士能够与患者进行更密切的远程监护和沟通,为患者提供家庭照护和康复指导。
在数字化医疗的支持下,骨科护士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骨科护理的创新与改进。
再者,随着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骨科护士将在这一领域展示出新的突破与创新。
然而,本文要求内容里面不能有是的字眼,因此我们将不探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骨科护士将借助和技术的发展,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手术操作和护理。
例如,骨科手术中的骨切割、骨磨平、植物抑制等操作可以通过来完成,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手术风险。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数据进行预测和优化,为骨科护士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虽然不能具体探讨和技术在骨科护理中的突破与创新,但无疑地,这将是骨科护士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谭斯师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16期
【摘要】骨科方面的创伤与疾病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正确的康复护理必不可少。
康复护理是指在正确的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辅助的一种专门的技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护理的模式也由传统的单纯医学护理向多元化综合护理方向转化。
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及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护理的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抚慰、健康教育、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提高患者康复的主动性,增强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骨科;康复护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6.16..02
1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指在正确的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辅助的一种专门的技术。
一般情况下,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
在骨科患者术后恢复的过程中,除了医师的及时准确治疗,患者的积极、主动术后恢复外,护理人员正确的康复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往往不可避免地留下身体障碍。
因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十分重要。
2 康复护理前心理辅导
由于骨科患者的创伤是一般是突然发生的,患者往往没有思想准备,病情出现较为突然。
骨科疾病的特点是治疗时间长,难度大,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较为痛苦,后期复健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因此复健较为困难,容易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传统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患者的心理感受十分重要。
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之前,应该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应首先了解患者是否具有焦虑、悲伤、忧郁等负面情绪,患者进行复健的积极性态度,患者家属对于患者治疗的想法等。
研究表明,骨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对于骨科患者的心理辅导应该从患者治疗前就开始。
尽量使患者感到尊重,对恢复健康产生积极性,将忧虑转化为积极行动。
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前患者可能会有焦虑不安等情绪,因此在手术之前应该对患者交代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积极应对手术。
对于患者家属来说,应该与家属积极沟通,鼓励他们多照顾、关心病人,在医院之外的地方也能让患者得到很好的护理。
3 康复护理中的措施
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是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的三个阶段,因此康复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应主要围绕着三个阶段来展开。
3.1 复位中的康复护理
骨科患者的正确复位是恢复健康的关键,复位是使脱节的关节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是为了使关节恢复正常。
复位过程中患者一般会感觉到疼痛,此时对患者的心理安慰是必需的。
如果安慰不当,患者可能会从此对治疗产生恐惧并失去信心。
因此在复位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重点是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为了消除患者的恐惧,可以向患者解释复位的过程并说明复位的必要性,为患者说明后续的治疗,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这可以为之后的治疗打下心理基础。
3.2 固定中的康复护理
固定是为了避免骨折端刺伤皮肤或血管,使患者安静并减轻疼痛,一般靠借助外部器械使患者患肢固定,最后以达到使患肢生长愈合的目的。
这个阶段除了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外,对患者的身体护理更是重要。
患者此阶段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以减轻患者肢体萎缩的速度。
更应防止患者出现感染加重的情况。
3.3 功能锻炼中的康复护理
患者如果术后恢复良好,应尽快开始功能锻炼,锻炼的强度应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首先要从除了患者固定位置之外的地方开始,防止其他位置出现肌肉萎缩。
在患者主动运动的同时辅以被动运动,两者相辅相成,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同时,患者的饮食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
这段时间患者的饮食应该以益气补血为主,嘱患者家属注意。
4 康复护理后效果
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心理辅导,这应该贯穿患者的整个治疗期间。
针对患者每个治疗过程,应该各有侧重点,这样才能使患者更快地恢复身体机能。
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应该有救助意识,从患病初期对患者的护理开始,就应注意各种事项,提高患者康复意识,以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并恢复患者身体机能。
这样使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5 总结
骨科患者的发病一般较为突然,治疗时间较长,治疗过程较为痛苦,因此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
针对各种骨科病情的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但是最主要的对患者的心理辅导,这应贯穿患者治疗及复健的始终。
对患者情绪的掌控十分重要,这会影响患者康复的速度及情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康复不仅仅是指患者在临床中恢复正常,也包括在之后的后续
复健中恢复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患者自理能力,尽快回归社会及工作岗位。
康复护理工作在临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对患者身体及心理的恢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娟,徐燕.上海市医院骨科康复护理工作现状及改革设想[J].上海护理,2011,11(04):24-26.
[2] 周晓玲,李小妹,马冬梅,郑莉.建立骨科康复护理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报,2015,22(14):62-65.
[3] 刘欢,宁宁,侯晓玲,刘晓艳,李玲利.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护士康复护理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4,28(21):2604-2606.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