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名师教学设计全集(第19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秦兵马俑人教版新课标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引导先生细心观察媒体画面,仰仗对言语文字的了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了解、思索和发现。2.体会秦兵马俑规模庞大、类型众多、特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起先生对光芒绚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3.学习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
如:喜欢将军俑的请举手,为什么? 评价 读
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巧的艺术珍品。细心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
4、学习9自然段
〔1〕播放课件 (神态各异)
〔2〕组织齐读9自然段。
〔3〕这一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文中的省略号说明什么?你能模拟书上的格式,用〝有的……似乎……〞来说一句话吗?〔放幻灯〕
〔类型众多,特性鲜明〕
四、习第4——10自然段:
1.速度4——10自然段,找出课文写了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是哪几种?
〔1〕指名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2〕默读描写六种兵马俑类型的段落:
a、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b、演一演,依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外型,其他同窗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2.巡视
3.交流
六、课外延伸: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先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处置这个效果,方法很复杂,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聚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先生轮番解说,也可让先生团体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誊写,教员活期反省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先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减色添辉。让我们组成探求小组到课外查找更多的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9《秦兵马俑》教案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阅读课文,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课前检测。
2. 多媒体课件。
一、释题解“俑”,走近“秦兵马俑”师:同学们,刚才的课前竞猜游戏是关于什么话题?生:是关于世界遗产的。
师:说到世界遗产,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你知道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生1:北京的天坛、故宫、长城、颐和园都是。
师:厉害!一口气说那么多。
接着说——生2: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生3:孔林、孔庙、孔府。
生4:敦煌莫高窟。
生5:秦始皇陵兵马俑。
生6:河北的平遥古城和拉萨的布达拉宫。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刚才有同学提到秦兵马俑。
知道“俑”是什么?生:古代用来殉葬的人或物品的偶像。
有木制的、也有陶制的。
师:那(板书)“秦兵马俑”又指什么呢?生:是给秦始皇陪葬的人偶或兵马兵器的模型。
师:说得很棒!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坑,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以东约5千米的地方,规模宏大,陪葬品众多。
它于1974年发掘,当时震惊了全世界。
后来,依坑建馆,大家请看(课件)秦兵马俑博物馆就是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造起来的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那么,为什么秦兵马俑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指读课题),去感受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它的伟大与神奇的,都用了什么方法。
二、检查预习,感知“秦兵马俑”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吗?文中这些生字词能准确地读吗?生:享誉世界规模宏大鸟瞰发誓统率……师:读得很准确!有几对多音字词会区分读吗?生:头戴鹖冠、勇夺冠军、惟妙惟肖、十二生肖……师:不错,你们懂得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19、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出示图片,师: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吗?2、有谁去亲眼看过秦兵马俑?说说你参观后的印象。
师随机点拨:“俑”——古代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供陪葬用。
3、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从此,这支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终于重见天日。
(出示课文第一段)齐读。
读了这段话,你收集到什么信息?(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换词,积累同类词。
)4、秦兵马俑的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轻轻走近这神秘的军阵,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交流: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一方面:规模宏大。
指名读相关段落。
一方面: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指名读相关段落。
这两个方面是用那句话连接起来的?(齐读第3段,体会承上启下的作用)3、2-8小节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情况,大家再读读第1和第9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以此分段。
三、聚焦“规模宏大”1、默读,圈圈划划,哪些地方读出规模宏大?2、交流。
体会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类比、举例子)3、朗读,体会词语意思“鸟瞰(句式“站在山顶向下鸟瞰,站在鸟瞰。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第2课时一、品味“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秦兵马俑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19《秦兵马俑》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指引学生认真察看媒体画面,依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虑和发现。
教课目的 2. 领悟秦兵马俑规模弘大、种类众多、个性鲜亮的特色,领会中华民族的聪慧才华,激发学生对光芒绚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3.学习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
教课要点指引学生认真察看媒体画面,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虑和发现。
教课难点指引学生认真察看媒体画面,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虑和发现教具学具Ppt教课流程设计理集体智念慧一、师导入:课文看并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似描写简单,实宝贵历史文物。
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 千米的质距离临潼。
(板书课题)学生生就让我们跟从作者到那并世无双的宝贵活实际文物眼前,饱览它们的精巧,感觉它们雄伟的较远,教气概。
一同去这奇特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学中如二、生观看图片——全景果仅仅通过课师问:你感觉到了什么?(引入第二自然文的语段的学习)言材料三、学习第 2 节:让学生来感受1.师:第 2 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中华民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族的灿以领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弘大。
烂文化2.生自己读和古代人民的3.指名沟通(引剖析一段的无智明方法)慧,仿佛4、当小游第 2 自然段有点度。
所以渡:秦兵俑确实模弘大,是否是就本的凭一点就能称得上是世界八大奇观呢?它教学充拥有什么特色?分地运(型众多,个性明)用多媒体件四、学第 4—— 10 自然段:来学1.速度 4—— 10 自然段,找出文写了几文,感悟言。
种型的兵俑?是哪几种?采用网(1)指名回答,随机出示件。
教课,(2)默描绘六种兵俑型的段落:利用文、a、一,你喜哪一兵俑,什搜集么?料、想象b、演一演,依据上的描绘一个造型,交流等符合五其余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年学2.巡生心理3.沟通特点和能力如:喜将俑的手,什么?构的教学形式,价生渡:每一件兵俑都是极精巧的活珍品。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秦兵马俑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秦兵马俑人教新课标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7个一类生字,看法4个二类字,熟知一个多音字〝乘〞,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庞大、类型众多、特性鲜明之特点。
3.熟习文章〝总―分―总〞结构,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停止描写的技巧。
4.感受祖国绚烂的文明和休息人民无量的智慧。
教学重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庞大、类型众多、特性鲜明之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停止描写的技巧。
【预习自学基础过关】1.朗诵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错字,不漏字。
2.学习本课生字词,留意易错的字音字形,多读几遍。
3.借助工具书或联络上下文了解不懂的词语。
4.默读课文,想一想,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引见兵马俑的?5.再读课文,有什么疑惑在课文中记上去。
6.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秦兵马俑,并摘抄重点内容。
【知识链接】1974年,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消费队决议在村西南挖一眼大井。
队长杨培彦,副队长杨文学组织人员停止施工。
当井打到3.5米深时,在西壁发现白色稳固磁土,有人以为是古窑,后来,相继出现了陶的人头、身肢,以及铜箭头、铜镞、弩机等物。
挖到4.5米深时,现出了一层秦砖。
一些群众拣了其中的铜器卖给供销社,把秦砖拿回家当枕头。
公社干部房树民听说此预先,命令中止开掘,并向下级指导和县文明馆汇报。
后来,这些陶质碎片被县文明馆赵康民修复粘成了三个〝秦代武士俑〞。
5月底,新华社记者蔺平稳撰写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一文,于6月27日在«状况汇编»上宣布。
该文惹起了中央指导的高度注重,组织专家组停止勘察、开掘、清算,确定为〝一号坑〞,后来,经过钻探,在一号坑北侧20米和25米处又区分发现了二、三号坑。
1975年,国务院同意在一号坑原址建一座占地16300平方米的博物馆,1979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展出。
三号坑于1989年开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秦兵马俑》名师教案

《秦兵马俑》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乘”。
2、学习作者通过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总分总的写作思路,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1、师出示兵马俑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画上是哪里吗?(秦兵马俑)2、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它的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问题要问呢?(生自由提问)师总结典型问题:兵马俑有哪些特点呢?作者从哪些方面去写秦兵马俑的?秦兵马俑有哪些重要价值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带音生字:誉、瞰、统、率、征、靡、魁、搏(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享誉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靡魁梧拼搏(1)各种形式读词语。
(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
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4、学习多音字:乘:chéng(乘车)shèng(战车千乘)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看看作者是如何去描写兵马俑的特点的。
三、精读领悟(一)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兵马俑的出土地点和珍贵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秦兵马俑》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秦兵马俑》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九课《秦兵马俑》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过渡句在文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一)课件出示、自由读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句子,句子都写到了谁?反馈、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师: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体会?学生交流反馈。
师:秦兵马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赞誉,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亲自去感受一番。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伊始,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对秦兵马俑的高度评价,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
学生在无形中,就会产生疑问“秦兵马俑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欲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并想一想秦兵马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赞誉,你丛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答案?(二)交流反馈,引出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设计意图:在文本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找出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这是一个过渡句,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教案(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1课时一、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瞰、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
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
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二、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一)阅读提示。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读。
(二)学生回答,讨论。
三、精读选段1.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
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军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沉毅多谋武士俑体格健壮穿着装扮……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刚烈豪爽骑兵佣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战坚毅顽强车兵佣分为驭手和军士…… 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随时准备冲锋陷阵马佣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神气活现斗志昂扬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

课题
19、秦兵马俑
课型
略读课文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上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提出不懂的问题,会的举手讲解,没解决的问题下节课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巩固识字
2、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兵马俑的?
二、精读课文
(一)、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பைடு நூலகம்俑的规模宏大?
2、独学,全班交流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4、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模仿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2、交流自己写的话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四年级语文上《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找关键语段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填写学习单、观察说话等方法,感受课文用词准确,抓住特点、观察想象等写作上的特点,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读文品句的过程中,指导情感朗读,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1、揭题: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已经感受长城的雄伟、颐和园的美丽,那么今天,我们将走进西安,去看一看那里的——生读题2、示意:“俑”:俑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指生读)古代陪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那么秦兵马俑指的就是:在秦朝,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官兵和战车战马的偶像。
3、读题:理解了题意,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注意停顿秦/兵马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那么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先自己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想想兵马俑给你怎样的感受?2、随机板书词语: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我在仔细听。
好像这些词读得不是很确定?谁来试试?(是有点难读吧!来,认认真真地读正确)鸟瞰读——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所向披靡颔首低眉头戴鹖冠读——鹖冠是什么?图用鸟的羽毛做装饰的帽子,一般戴在将军头上,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3、梳理文本: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怎样的感觉?谁来说一说?评价:你关注了它的规模/你关注了不同俑的雕刻/哦,你感受到了它的举世无双。
4、过渡段:其实,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用横线画下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A、这句话告诉我们兵马俑的特点是——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B、把这句话放回课文中再来读读,你发现它在整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上册19秦兵马佣教学设计

3.逐步引导,突破难点:针对生字、词语的学习,采用分散教学、反复巩固的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历史价值。
4.实践活动,提升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修改,培养批判性思维。
5.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b.如何看待秦始皇兵马俑的保护与传承?
5.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或通过网络了解其他文物古迹,激发孩子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意识。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量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2.作业难度分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3.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完成作业。
2.家庭作业:阅读一篇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拓展文章,了解兵马俑的更多知识。要求:阅读后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给家长听。
3.结合课文学习,收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等,制作一份手抄报。要求:设计美观,内容充实,体现个人创意。
4.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分享自己的观点:
a.秦始皇兵马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上册19秦兵马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兵马俑》的背景知识,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中描述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历史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名师教学设计全集(第19课)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高晓燕浙江省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高晓燕【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出示课题:秦兵马俑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学生自认生字,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一想:课文介绍了秦兵马俑的哪些知识?2、结合文章的中心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的要求:⑴再自读课文: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⑵再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兵马俑个性特点类型众多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个性鲜明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⑴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品读课文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展示课件神态各异的兵俑。
2、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3、学生自由练习读第8自然段。
4、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5、知识点练习:“有的……有的……有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高晓燕浙江省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高晓燕【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出示课题:秦兵马俑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学生自认生字,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一想:课文介绍了秦兵马俑的哪些知识?2、结合文章的中心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的要求:⑴再自读课文: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⑵再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兵马俑个性特点类型众多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个性鲜明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⑴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品读课文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展示课件神态各异的兵俑。
2、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3、学生自由练习读第8自然段。
4、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5、知识点练习:“有的……有的……有的……”体会。
五、总结全文,抒发感叹1、在这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中我们看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在每一个兵马俑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的民族气概。
2、观看各国元首参观兵马俑后发出的赞叹。
3、此时此刻,你最想发出什么赞叹?六、拓展延伸,共享资源1、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并不是我们一两节课就能欣赏完的,请同学们再来到我们的专题学习网站,浏览你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可以将自己的感想或者找到的精彩资料与你的好朋友共享。
2、学生自行上网。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胡幸文江苏省昆山市周庄小学胡幸文【教学要求】1、读准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的无穷。
4、利用网络开展拓展阅读,增加对兵马俑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了解,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你知道兵马俑吗?请你说一说你对兵马俑了解多少。
2、出示课题:秦兵马俑理解一下秦、俑及题意,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的,自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1、出示要求: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僻的字词摘抄出来;读顺句子,把难读的句子摘抄出来;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检查自学:⑴指名在展台上出示生字词,进行认读(重点词):享誉、临潼、俑坑、鸟瞰、披靡、魁梧、战靴、擎着、驾驭、殊死、弓弩手、战车千乘⑵指名在展台上出示摘抄的句子,指导读句子。
⑶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全文。
三、理清课文的脉络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起来的?2、交流,完成练习:这篇课文从()和()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是用()这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作用。
3、给课文分段,可以是三段法也可以是四段法。
四、练习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播放秦兵马俑录象片断,激发兴趣。
2、指名谈谈观录像后的感受。
二、学习第二段要求:一读,自读第二自然段;二理,理清课文介绍的思路;三赏,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四议,课文中哪些介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说明理由。
1、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秦兵马俑示意图”和“一号坑全景图”。
2、完成练习:在三个俑坑中,二号坑和三号坑的总面积有()平方米,相当于()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个。
3、总结学习方法,按此方法自学下文。
三、学习第三段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将军俑图”、“武士俑图”、“骑兵俑图”、“马俑图”和“群兵马俑图”。
3、完成练习,说出各图片的名称。
4、讨论,你是根据什么来作出准确的判断的。
5、指导朗读第8自然段:让学生说省略号的作用,从中读懂些什么,有什么体会,包括对写作方法上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四段1、文中怎样评秦兵马俑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好处,说说理由。
3、你能根据这两段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自己回答吗。
4、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巩固复述你参观了秦兵马俑,你准备向你爸爸妈妈介绍些什么,准备一下,同学间说一说,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第三课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项完成,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1、关于秦兵马俑还有许多知识,你想了解什么,从网上搜索一下,把找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告诉大家。
2、类似于秦兵马俑的文化和艺术很多,从网上搜索有关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出一份小报。
3、从网上搜索你感兴趣的资料,模仿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及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形式,写一篇短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黄裔江苏省常熟市吴市中心小学黄裔【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中的过渡句的作用。
3、帮助学生体会“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发挥学生的想象,体会并学习文章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研究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设计意图】本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课改要求,在整体设计上,特别注意了把图片、文字、录象等表象材料相结合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中。
尤其是小练习这一环节,设计了选择题和看图填空题,让孩子们感到惊喜,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反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方法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适当安排了小练习、课外拓展、资料库等内容,鼓励全体学生大胆学习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到快快乐乐学语文。
【教学重点】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
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会成为丝路中国的一个写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九课秦兵马俑。
1、板书课题:秦兵马俑2、打开“秦兵马俑”的首页。
3、点击“秦兵马俑概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快速的浏览一下,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点击“原文”:⑴点击“自学生字词”了解不懂的字、词。
⑵点击“自学问题”带着问题快速地读课文,读完后回答自己的问题。
问题为: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课文主要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2、回答问题。
相应的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佣武士佣骑兵佣马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三、精读课文1、点击课文“规模宏大”:⑴自读课文:找找整个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齐读。
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学们可以找找句子?①面积: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②兵马俑个数: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说明方法?(列数据)③气势恢弘: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佣、马佣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理解词语“折服”、“所向披靡”指名读,齐读。
读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
2、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运用的关联词是不仅……而且……⑴谁能用不仅……而且来造个句子。
⑵该句子在这几段文字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⑶齐读。
3、点击课文“类型众多个性鲜明”:⑴自由读课文:边对照图观察,同桌的相互讨论,找出不同的佣类的个性的特点。
⑵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分将军佣、武士佣……等。
⑶在秦始皇陵中除了这些佣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文物以及兵马俑的种类,接下来,请大家一中国击“课外拓展”去看看,浏览一番,并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⑷不错,同学们从书本上以及我们的课外拓展中获得了不少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看看同学们的眼力。
⑸点击进入“小练习1”先可以根据观察来判断,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看自己到底做对了多少,可以看看答案。
交流你是怎么样来区别的?根据是什么?⑹是啊,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我们点击“神态”这段文字,师引读。
①自由的读一读:品味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指名读。
②在这个自然段中,同样运用了修辞手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A、他们神态各异:……好象思念家乡的亲人。
(排比)B、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夸张)③齐读。
⑺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抓住词语“惟妙惟肖”、“绝无仅有”。
齐读。
(首尾呼应)⑻完成小练习2:通过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做做选择题,看看自己对课文的了解掌握情况。
⑼秦兵马俑是我国历史上丰富的瑰宝,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资料,我们可以点击“资料库”,在这里面有很多的知识,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阅读,此外我们同学还可以自己主动上网搜集关于秦兵马俑的图片及资料,推荐给班内的其它同学阅读。
四、布置作业学习作者写秦兵马俑的说明方法,选择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写一段话。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李小建浙江省衢州市新华小学李小建【教材分析】《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