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
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和《论“左派”幼 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一系列著作中,列宁制定了 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了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惧、仇视和反抗。
• 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 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 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 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 重大转变,对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 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 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 的论述。 •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 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 再次,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 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不仅面临 着巩固政权的任务,而且还面临着在经济 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 务,决定了列宁、斯大林在领导人民走向 社会主义道路时,不得不经历一个艰难曲 折的探索过程。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完整版)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一,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 因而没有真正发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 必然性;
• 第二,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 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 第三,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 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
•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 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
展阶段: (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傅立叶设计的未来社会称 “和谐制度”,其基本单 位是“法朗吉”。
• 欧文
• (1771-1858)英国 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 代表作《新社会观》 《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 命》。
• 曾散尽家资在世界各地 搞“公社”,但均以失 败告终。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 第一,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 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
• 马布利
• (1709-1785)法国著名 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 家, 代表作有《论法制或法 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 利和义务》。
• 马布利的社会改革思想带有 明显的平均主义倾向,是小资 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
• 巴贝夫 • (1760-1797)法国革命家、平等
派运动领袖, 代表作是《永久地籍 册》。
2.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 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 社会政治条件 • 思想文化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重点: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4、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5、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8、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9、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难点: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学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问题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普遍处于大萧条之际,社会主义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建立了15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强大的能够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社会主义势力。
共产党组织多达120多个,二战后独立的民主国家许多都自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度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又使社会主义遭受到巨大挫折。
这是为什么?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苏东社会主义大厦为什么几乎在一夜之间夷为平地?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其发展走向。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运动过程的分析,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必然性和艰巨性,并提出认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
从而,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马克思基本原理6-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本讲三个问题: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主义的涵义(1)“社会主义”渊源“社会主义”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是一个形容词,原意是“同伴”、“同伙”、“同志”、“同盟”、“善于社交”。
英文加上了ism变成了socialism——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的涵义社会主义有三种涵义: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这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讲。
(3)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历史线索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6世纪初叶——19世纪40年代。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第二次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
十月革命胜利,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三次历史性飞跃:——20世纪。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古代社会的理想观●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观:“大同”世界观“大同世界”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
后来西汉人戴圣编的《礼记.礼运》阐述了孔子的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西方古代的理想社会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
古代理想社会观的特点:反对贫富不均,反对剥削压迫,主张财产公有,人人平等;产品绝对平均分配;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落后的基础上,有复古主义色彩。
●中国近代理想社会观:·洪秀全与“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与《大同书》。
(2)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16─17世纪的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阶段;18世纪的空想共产主义阶段;19世纪前半期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课件 PPT很有特色哦 资料很丰富
第四,俄国无产阶级不仅能够取得革命
的胜利,而且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 会主义建设。面对欧洲革命形势的变化 及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的事实,列宁 提出了上述论断,并进一步对俄国可以 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 条件做了进一步分析:(1)俄国无产阶 级已经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实 际上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2)苏维埃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相 互依赖,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 度的经济竞赛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列宁 敏锐地透视两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 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我们将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以后,
我想,我们会在世界几个最大城市的街 道上用黄金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这样使 用黄金,对于当今几代人来说是最‘公 平’而富有教益的”----- -----《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 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列宁
第二,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
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条件。(1)帝国主义 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成资本主 义统治链条中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 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 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 外别无出路。(3)不发达国家与资本主义发 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 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叛卖性,他们不可能 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 本主义道路。(4)这些国家无产阶级人数虽 少,但革命性较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无产 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 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
2、“东方”式的建立道路——革命: 国家落后(农民国家);社会矛盾激化;改革——革命
“仅仅在于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它是唯一的把这个国家最大多数民从所能够理解的、 所向往的那种目标作为自己公开的纲领的政治力量——立即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 ‘夺回被夺走了的东西’,即拥有所有私人财富的权利,而实现这一切的办法则是通过 无产阶级专政,它将通过‘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无情的阶级斗争而得到体现。在这一 纲领中,群众‘没有理论的潜在的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它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六章
ぞ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由竞争资本主 义的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 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 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 个历史的发展时期。
(2)列宁: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 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 宁在新历史条件下,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 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教学要点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 期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 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 导核心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 义的核心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 级掌握国家政权,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 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 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 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概念的历史
19世纪下半叶西风东渐,当时我国有人把社 19世纪下半叶西风东渐 世纪下半叶西风东渐, 会主义译为“人群主义” 安民新学” 会主义译为“人群主义”、“安民新学”、“養 民学” 民学”等。 1902年 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 18期 1902年9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8期 把社会主义从日文移植过来。1905年朱执 上,把社会主义从日文移植过来。1905年朱执 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革命家小传》 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革命家小传》,第 一次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社会主 义学说。从此“社会主义” 义学说。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中国逐步广泛 使用和流传。 使用和流传。
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4)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 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种历史观表明: 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种历史观表明:一切历 史冲突都根源于社会的基本矛盾, 史冲突都根源于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 促使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演进。 促使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演进。然而要揭 示资本主义衰亡的原因, 示资本主义衰亡的原因,仅靠社会发展的一般规 律还不够,还必须到当时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律还不够,还必须到当时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还必须揭示当时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还必须揭示当时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揭 示了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 示了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正是唯物史观与 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及其实业制度
1802年发表他的处女作 1802年发表他的处女作《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 年发表他的处女作《 代人的信》 提出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 代人的信》,提出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最将为实业制度所取代。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最将为实业制度所取代。 在实业制度下仍然有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 在实业制度下仍然有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但由 国家来实施全社会的有计划的协作, 国家来实施全社会的有计划的协作,由国家来推 行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义务制和才能的等级制, 行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义务制和才能的等级制,以 便为大多数人谋最大的福利。 便为大多数人谋最大的福利。他反对用暴力改造 社会, 社会,主张通过组织实业家政党来和平实现新制 他还进行了消费公社、 度。他还进行了消费公社、合作工厂和劳动公社 等试验,最终全告失败。 等试验,最终全告失败。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件——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50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
35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法兰西 内战》中十分强调无产阶级政权对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性。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 主义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36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 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37
◆ “同时论”有正确的理论价值与依据,蕴涵着 社会主义的国际性。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作出了补充。
12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维 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3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十月革命的胜利,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 新纪元,苏维埃俄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 视频播放
14
最后,大党主义、大国 主义、霸权主义严重。
32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视频播放
• 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
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罗马尼亚
波兰
匈牙利
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
33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46
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 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调节生产。 • 在对社会总产品作扣除后,对个人实行按 劳分配。 • 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 • 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
《马原》第六章_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天朝田亩制度》把土地公有作 为社会理想的中心内容。洪秀全 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 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处不饱暖”的理想。 康有为的中国“乌托邦” 构想。 “人人相亲,人 人平等,天下为公,是 谓大同”。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实行的制度:人们住着 共同的房屋,吃着统一的 伙食,每个人只有简单的 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而没 有任何私有财产。男女平 等,优生优育。等等。
欧文设计的理想社会: “新和谐劳动公社联合体”。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① 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资本主
义制度的不合理。 ② 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③开始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尝试。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呢?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闵采尔设想的未来理想社 会是“千年太平天国”, 在这个社会中,财产公有, 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产 品实行共同分配。社会最 高的组织形式是公社。管 理机构是议会,这是由社 员共同选举的。实现这个 社会的道路是阶级斗争和 暴力革命。
托马斯·闵采尔(1490~1525)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摩莱里(,1720~1780)法国杰出 思想家, 代表作:《自然法典》。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马布利集中批判了财产私有制度,叙述了一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个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他认为 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破坏了自然规律,只 有消灭私有财产制度,才能消除贫富对立。他 认为理想中的社会是共和国,共和国的第一 条法律就是禁止财产私有。在共和国内,一 切劳动产品都是国家的珍宝和每个公民的财 产,按需分配,高度平均,取消商品交换 “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平等,
8 马原第六、第七章
• (1)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经历了三 个历史发展阶段: • ①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托马 斯· 莫尔和康帕内拉。 • ②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手工 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摩莱里和马布利。 • ③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 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 欧文。
•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 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 大贡献
• ①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 挥出历史作用。 •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政治 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扩张。 • ③社会主义力量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时代潮流。 • ④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 方向。
• 苏联模式 • (1) 基本特征:①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 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 为发展重点;②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生产 资料公有制形式和指令性计划模式;③政 治上过度集权。 • (2) 弊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 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 性。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 (3)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 大提高。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 “两个必然”(“两个不可避免”) :资本 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 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 托马斯· 莫尔(英国) (ThomnasMore,1478-1535年) 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尔,在 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关于 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 的既有利又有趣的金书 》)一书 中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 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 起的,将私有制历史地发展到了 最高顶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 予当头一棒;而且还富于天才性 地为人们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 美好图景。莫尔也正是以这些天 才性的设想而被世人公认为西欧 第一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事件实质:
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失败,而是背离马 克思主义的结果。
视听
东欧剧变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 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受到锻炼, 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 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
苏联解体
幻灯片 5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 义的核心内容;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 政治保证;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 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经济方面
发展战略
经济体制
形成过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体制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政 治 方 面
特定历史条件 下的产物
并非社会主义 的唯一模式
苏联模式的作用
曾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提高; 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供 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7《马原》第六章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第一部分)
• •
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 的革命,而将是一切文明国家里, 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 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 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 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 高而定”。
•
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 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将在某一 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在一 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后相继 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 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 1、空想社会主义
• 19世纪上半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 旧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对社会主义新制度作 了天才的描绘。但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 经济根源;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找不到 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总之,不具备科学的 和实践的品格。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傅立叶 傅立叶
2、科学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第一,实行粮食税制 度,开放市场,实行 自由贸易,允许农民 自由周转剩余农副产 品; 第二,允许私人小工 业企业发展,允许通 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 ,实行国家调节商业 和货币流通;
第三,把商业原则引 入国有企业,进行 经济核算,对职工 实行物质奖励; 第四,试行租让制 、代购代销等国家资 本主义形式,作为由 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 社会主义的桥梁。
(2)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 • 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 列宁发现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提出社会主义能够首先在一个或者少数国家取 得胜利新理论,即“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1913年英德美法状况比较
英
工业产品数量所占位次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3 1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郭芙蕊)
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贡 献
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遏制霸权主义 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020/3/2
17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 界社会主义运动转为低潮。
2020/3/2
19
1、无产阶级专政实质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2020/3/2
20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的精髓
马克思: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初步阐明了 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国家即组织成 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专政。1850年,马克思在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明确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工人阶级的战 斗目标。
2020/3/2
7
2、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6世纪初叶——19世纪40年代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 十月革命胜利,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 社会 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20世纪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 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低潮中复兴。 各国共产党人调整自己的理论和政策,推 动马克思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的 活动和斗争,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 重要力量。
2020/3/2
18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首先,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 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 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其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次,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 民族民主革命。 最后,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 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19世纪初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小 资
料
圣西门
傅里叶
欧文
观点
傅立叶
❖ (1772~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 他认为,资产阶级制度是万恶之源,是人人互相 反对的战争,是贫富分化的极端,商业欺诈的乐园, 道德败坏的温床。
小 资 料
圣西门
❖ 他主张实业制度,要求人们尊崇劳动,由实业家 和学者管理社会,改善穷苦阶级的生活条件。
欧文
❖ (1778~1856),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 他曾散尽家资在世界各地搞“公社”,但均以失 败告终。同时也宣告以《乌托邦》为代表的空想社 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
❖ 1、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 批判;
❖ 2、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了描绘与憧憬。 ❖ 但它同时具有局限性,并不是科学的思
想体系(240)。
❖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 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 接思想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 学的飞跃,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 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基础上,科 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 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 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科学预见 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从资本主义 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立了科 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 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 飞跃。(241-242)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过程,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认识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以及社会 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明确社 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进一步坚 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ຫໍສະໝຸດ 料莫尔与《乌托邦》
康帕内拉与《太阳城》
❖ 莫尔在他的代表作《乌托邦》、康帕内拉在他的代
表作《太阳城》中,痛斥了剥削者,指出私有制是
社会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们提出废除私有制,实行
全民公有制,各级行政官员由选举产生,男女公民 一律平等,建立人人参加劳动的社会的理想。同时,
小资 也表述了他们的教育思想。
观点
18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小 资
料
摩莱里与《自然法典》
马布利与《论法律或法 律的原则》
观点
❖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主要特点 ❖ 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
小 资
然性。
料
❖ 开始摆脱纯粹虚构的幻想,采用法律条文形
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把理想社会
法律化、制度化。
❖ 明显带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 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 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小 资
料
❖ ①教育应由国家统一管理,一切儿童都应受学校教 育;男女在受教育上一律平等。
❖ ②对儿童和青年进行德、智、体、美、劳动五个方 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 ③反对经院主义的脱离实际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的教学,主张运用直观原则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得 轻松、生动,提高教学效果。
❖ ④对成年人进行广泛的业余教育。人们可以利用工 余时间,学习自己爱好的学科和艺术。
1915年8月,列宁在 《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 明确指出:“经济和政治发 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 对规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 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内获得胜利。
十月革命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 格勒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于1917年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在首都彼得堡进行武装起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主义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239
❖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作 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 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 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 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MN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多国同时发生观点24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 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指出: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 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 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 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 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 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 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 前提的。”
❖ 列宁的一国或少数几 国首先胜利论245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在这种理论与实 践的互动中,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242
❖ 1、1848年欧洲革命 ❖ 2、第一国际 ❖ 3、巴黎公社革命
(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列宁捍卫了马克 思主义,并结合 时代条件与俄国 实际制定了无产 阶级的战略策略, 丰富和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
❖教学要点
❖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
巨性和长期性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前进
关键词
❖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