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2-07-20T02:08:18.05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5期作者:曹仕国[导读]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曹仕国(济南高新区孙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山东济南250104)【摘要】目的对于老年高血压疾病采取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济南高新区孙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老年高血压病人88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根据所选病人的入院顺序为其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一共44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接受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一共44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
结果接受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的研究组老年高血压病人临床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
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高血压病人采取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缬沙坦胶囊;依那普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应用价值;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属于脑卒中以及冠心病疾病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关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升高,严格控制高血压水平可以有效降低由疾病所引发的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出现风险[1]。
缬沙坦胶囊作为一类口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不存在抑制作用,所以不会对人体缓激肽水平产生影响,引发咳嗽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现在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2]。
本文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济南高新区孙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老年高血压病人88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对于老年高血压疾病采取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济南高新区孙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老年高血压病人88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根据所选病人的入院顺序为其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一共44例纳入成为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接受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一共44例纳入成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1~88岁,平均74.7±12.6岁,病程时间2~11年,平均6.6±3.6年;研究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60~89岁,平均74.2±10.9岁,病程时间2~12年,平均6.8±3.7年。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64例,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制剂治疗,b组68例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c组66例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分析三组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相比,a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制剂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老年;高血压高血压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老年人群高发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0例,女88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5.6±10.2)岁,所有患者均根据高血压防治标准诊断确诊。
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64例,b组68例,c组66例,三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三组患者均为初次治疗或者在治疗中但停用原降压药7天后患者。
a组患者给予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片5mg复方制剂治疗,1次/d,早晨刚起床时口服;b组给予缬沙坦胶囊80mg治疗,1次/d,早晨刚起床时口服;c组给予氨氯地平片5mg治疗,1次/d,早晨刚起床时口服;三组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三组疗效。
1.3 检查标准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周3次监测血压,治疗前后做心电图检查,做尿常规、血常规检查,测空腹血糖值、血脂值,检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指标,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我院收治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90例。
常规组接受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疗效近年来高血压临床发病率显著上升,并且呈年轻化趋势。
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可诱发的心血管疾病,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能有较少并发症。
临床中有多种降压药物,可以灵活用药。
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二氢砒啶类拮抗剂,联合用药能够提升疗效,控制血压。
本研究选择收治患儿180例,对其中90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收获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高血压患者180例,均于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90例。
常规组包括女40例、男50例;年龄范围48~80岁,平均(66.7±3.7)岁;病程1~16年,平均(7.6±1.3)年。
实验组包括女42例、男48例;年龄范围48~82岁,平均(66.9±3.8)岁;病程1~15年,平均(7.7±1.3)年。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满足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近期应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物;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依从性差,不按时用药;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对应用药物过敏者。
缬沙坦和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究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Oct31(19)老年人的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连续或经常性每天3次超过标准血压则被称作老年高血压[1]。
社会高速发展同时造成各国老龄化形式严峻,令老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
相较于青壮年群体,老年人机体各器官退化明显,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差,无形中加大了疾病的治疗难度,提高了使用降压药物的要求[2,3]。
老年人对药物价格敏感度高,故精准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对于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意义重大。
本文对缬沙坦和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究。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缬沙坦组和替米沙坦组各250例。
缬沙坦组中男153例、女97例;年龄44~63(56.57±6.31)岁;病程3~8(5.07±1.25)年;收缩压(162.25±6.29)mmHg,舒张压(99.81±7.64)mmHg。
替米沙坦组中男150例、女100例;年龄45~64(56.59±6.32)岁;病程2~9(5.09±1.23)年;收缩压(161.45±6.21)mmHg,舒张压(99.83±7.62)mmHg。
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年龄大于65岁者;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者;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相关信息资料完善者;参与本研究未接受其他降血压治疗。
排除标准:器官病变者;精神障碍、意识不清者。
1.2方法缬沙坦组服用缬沙坦胶囊(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初始剂量80mg,qd。
后续可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酌情增加剂量至160mg。
替米沙坦组服用替米沙坦片(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初始剂量40mg,qd。
若用药后未达到理想血压可增加剂量至80mg/次。
缬沙坦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 单位 :51 3 广州经 济技术 开发 区红十字会 医院 内 5 0 0 二科 ( 邱德龙, 段艳锋) 1 l 0 广州 中医 药大学第 二附属医 院 ;5 0 2 神经一科 ( 赵俊 红)
[ ] 汪向 东, 2 王希林, 弘. 马 心理卫生评 定量表手 册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9 , ( J. 1 1 增刊) - 9 2 9 :2 7 6
( 本文校对:谢丹)
缬沙坦胶囊治疗高血压病 的疗效观察
邱德龙 段艳锋 赵 俊 红
【 摘要 】 目的 观 察缬沙坦治疗 高血压 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A r iP ira zo 1 in th e tre a tme n t o f s chi p e a: S et a d OZ hr ni af Y n t er ol ab¨ i Y t i s o —t r n t rt e m. P1 c b —c nt ol ed t al a e o o r l ri s
2 0 , 6() 6 9 6 6 4 2 5: 4 — 5. 0
用, 又能在 多巴胺功能不足 时发挥激动作用 , 这是该药 可以有效控制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且较低的锥体外系不 良反应的药理学基础 l。阿立哌唑 的主要不 良反应为 4 ] 轻度头晕、 嗜睡、 轻微 的胆碱能作用等 , 未见严 重心律 失常和肝肾功能损害等。 抗精神病药物致体重增加 的不 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 , 而对体重的影响小可能是阿立
湖 南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0 : 7 2 2 2 1 . 03 9- 0
[】 A t o y D N c p t 1L n . A i i r z 1 4 n hn , ik C a e ,y n c r pp a o e
缬沙坦胶囊结合中药降压宝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缬沙坦胶囊结合中药降压宝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缬沙坦胶囊结合中药降压宝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缬沙坦胶囊+中药降压宝治疗。
结果:观察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液黏度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缬沙坦胶囊结合中药降压宝予以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心血管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胶囊;降压宝;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引起的心血管疾病[1]。
据流行病学显示,国内高血压患者发病率约为18.80%,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0%,老年人为高发人群[2]。
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长期的高血压会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脏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甚至心衰[3]。
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病残率。
缬沙坦胶囊是属于沙坦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研究表明,单一使用该药物无法达到临床预期治疗效果,因此有学者提出予以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胶囊结合中药降压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现象,临床疗效显著。
本文着重探究缬沙坦胶囊结合中药降压宝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该院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亿的人口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还会导致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对高血压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案中,常用的药物包括缬沙坦和替米沙坦,以及氨氯地平。
缬沙坦和替米沙坦都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结合,降低血压。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通透性,从而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备受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开始关注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对这一治疗方案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以期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开始观察和研究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其中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担,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某些研究观察了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疗效,发现联合用药组在血压控制和心脏功能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
还有一些研究观察了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还能改善心肌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心脏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基于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积极结果,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国内外各大医学中心已开始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这一治疗方案,以期为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综上所述 , 给予 C O P D急性发作期 合并 呼吸衰竭患者无创
通气治疗 的效果显著 , 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 1 ] 赖建幸 , 陈小会.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J ] 冲 国现代 医生 , 2 0 1 4 , 5 2 ( 4 ) : 7 - 1 0 .
引发一 系列并发 症发生 , 致使多数 患者长期住 院 , 从 而增 加家
庭经济负担。 采用无创通气疗 法 , 可有效 降低患者 的疼痛感 , 其
具有并发症少 、 创伤性小 、 通气稳 定的优势 , 可确保患者呼吸引
流的有效性。因此 , 成为治疗 C O P D急性发作期 合并 呼吸衰竭 的首选方式 。本次研究 , 观察组总有效率 9 5 . 8 3 %, 高于对 照组 的6 6 . 6 7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观察组治疗后 的 P a O 、 P a C O 、 呼吸频率 、 心率 均优 于对照组 ,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
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 Ⅱ型呼 吸衰竭 临床观察U] . 淮海医药 ,
2 0 1 4 , 3 2 ( 1 ) : 9 — 1 0 .
( 批号 : 2 0 1 0 1 2 0 9 , 规格 8 0 a r g ) 治疗 , 8 0 m 次 , 1 次/ d , 如患者用药
1 4 d后血压控制不理想 ,则每 日加服缬沙坦 8 0 mg 。均治疗 2 个
治疗前后记 录患者的血
压、 心率以及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标准依据《 新药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 嗍 中、 高血压疗效标准进行评估 , 显效 : 舒张压下降 > 1 0 m mH g , 并缓慢 降至正常水 平或下 降 > 2 0 m m Hg ; 有效: 舒张 压 下降 < 1 0 m mH g , 不过 已降到正常范 围, 或下降 1 0 ~ 1 9 m mH g ;
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北京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接受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①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1.8%,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75.4±3.0)mmHg、收缩压(135.1±8.0)mmHg及心率(67.8±3.2)次/min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③观察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失眠2例、头痛2例),几率为12.5%,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失眠2例、头痛2例、面部潮红2例、),几率为18.8%,P>0.05。
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值得肯定。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老年性高血压;疗效临床上,高血压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身上的常见慢性疾病,该病主要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随着疾病的进展,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多器官功能性损害[1]。
迄今为主,尚无治疗高血压的特效方法,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本文研究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北京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高血压患者64例,纳入标准:①上述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2];③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且有自理能力,无沟通问题,且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全程配合本次研究。
与此同时,排除精神障碍、临床资料不全、合并终末期肾病、帕金森病等严重疾病者。
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20例,女12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60.8±3.2)岁,患者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病程(7.0±1.6)年;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61.4±3.0)岁,患者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病程(6.8±1.4)年,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4期临床医学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人群。
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遗传因素、环境恶劣、年龄大等均有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性均高于常人。
临床通常应用降压药降低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但对于高血压最佳治疗药物尚无明确定论。
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主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1]。
缬沙坦是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调节心律及降血压效果较好。
氨氯地平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严华1,郭芳云2*(1.商洛市镇安县医院,陕西商洛,711500;2.咸阳市彬州市人民医院,陕西咸阳,713500)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
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异性、血管弹性、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昼、夜SSD、DSD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昼、夜的SSD、DS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踝臂指数、PWV、C2、C1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踝臂指数、PWV、C2、C1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维持血压平稳,促进血管弹性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研究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50例/组。
对照组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用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①血压波动:治疗后两组的血压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②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经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胶囊;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高发慢性病,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而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波动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不断增多,选择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治疗药物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1-2]。
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旨在评价缬沙坦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并详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50例/组。
观察组:男女比例是27:23;年龄是60~84(72.86±2.36)岁;病程3~10(6.86±1.05)年。
对照组:男女比例是29:21;年龄是61~85(72.89±2.47)岁;病程3~10(6.89±1.15)年。
经对比性别(χ2=0.162,P=0.687)、平均年龄(t=0.062,P=0.951)、平均病程(t=0.136,P=0.892),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口服氨氯地平(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12,5mg),每日1次,每次5mg,共治疗3个月。
观察组的治疗方案:口服缬沙坦胶囊(乐普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89,80mg),每日1次,每次80mg,共治疗3个月。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设计和研究,我们发现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并且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结果分析显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结论部分指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临床研究、治疗、副作用、安全性、应用前景、局限性、未来方向、研究结果、结果分析。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据统计,全球6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超过一半患有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身体器官功能下降,常伴有其他多种慢性疾病,治疗难度较大。
传统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药物副作用明显、疗效持续性不足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药物选择,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其对降压效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验证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我们还将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探讨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表现,为临床医生在用药过程中提供更加全面和详尽的信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背景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对于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患者,高血压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则是两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其在单独使用时已经具有非常好的降压效果,那么在联合应用时,是否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呢?本文就是要对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本研究共有200位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接受了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其中每组均有50位患者。
不同组别使用的缬沙坦剂量分别为20mg、40mg、80mg和160mg,而氨氯地平的剂量则保持不变,均为5mg/d。
治疗周期为12周。
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计算治疗前后的降压幅度。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各组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幅度均有所不同。
其中,使用20mg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处理的组别,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幅度分别为12.5±4.8mmHg和7.5±3.2mmHg;40mg组的降压幅度为14.5±5.2mmHg和8.5±3.5mmHg;80mg组的降压幅度为16.5±5.8mmHg和10.5±4.2mmHg;160mg组的降压幅度最大,分别为18.5±6.2mmHg和11.5±4.5mmHg。
同时,在不同组别间的比较中,20mg组的降压幅度最小,而80mg组和160mg组的降压幅度则相对较大。
经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缬沙坦剂量呈正相关。
缬沙坦剂量越大,降压幅度也越大。
讨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缬沙坦剂量呈正相关的结论。
因此,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条件,选择合适的缬沙坦剂量联合氨氯地平,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1):20-22,27.[32] Baker WL,Smyth LR,Riche DM,et al.Effects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on blood pressu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Am Soc Hypertens,2014 ,8(4):262-75.e9.[33] 汤煜媛,魏爱生.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与瘀血阻络型糖尿病足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0,36(1):128-133.[34] Zhao Y,Xu L,Tian D,et al.Effects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 inhibitors on serum uric acid level: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Diabetes Obes Metab,2018,20(2):458-462.[35] McMurray JJV, Solomon SD, Inzucchi SE, et al. Dapagliflozin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J].N Engl J Med,2019,381(21):1995-2008.[36] 罗柳金,谢宗泰,曾彩芳.达格列净临床应用合理性和安全性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9):2109-2113.[2023-09-14收稿]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系数较高的疾病,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对多种靶器官造成损害,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治疗效果。
方法3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128例,给予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片开始,每日1次;B组100例,给予缬沙坦胶囊80mg开始,每日1次;C组10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开始,每日1次。
三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疗效。
结果A组、B组及C组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66.0%、70.0%,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A组明显优于B 组及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单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制剂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
标签: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世界HOT研究,目前全球有6.9亿多高血压患者,每年有290万人死于高血压病,而在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相对较低[1],因此选择早期合理有效的降压药物将会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而固定剂量复方制剂降压治疗,可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本研究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12周,观察并进行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28例均为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128例,其中男70例,女58例,平均年龄(61.4±5.9)岁;B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9.1±9.8)岁;C组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1.9±9.1)岁。
缬沙坦胶囊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缬沙坦胶囊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胶囊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Ⅰ组和Ⅱ组,其中Ⅰ组患者单纯服用缬沙坦胶囊治疗,Ⅱ组患者在Ⅰ组基础之上,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SBP、DBP指标值及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指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经治疗之后。
Ⅱ组患者SBP、DBP指标值显著优于Ⅰ组患者(P<0.05)。
Ⅱ组患者的睡眠、精神状态等评分均高于Ⅰ组患者,即生活质量优于Ⅰ组(P<0.05)。
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缬沙坦胶囊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缬沙坦胶囊单一用药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胶囊;生活方式干预【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2-0103-02我国是高血压高发国家,有近2亿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疾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
当前,高血压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良好的联合治疗效果。
本文以我部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为例,就临床治疗效果作如下具体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资料来自我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54例,女48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3.8±4.6)岁。
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将患者随机均分为Ⅰ组(n=51)和Ⅱ组(n=5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Ⅰ组患者服用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80毫克*7粒国药准字H20040217)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为:患者于空腹状态下服用,每天服用一次,一次1粒。
Ⅱ组患者在Ⅰ组的基础之上,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
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具体为:(1)指导患者运动治疗。
患者可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可适当进行打太极、慢跑等运动。
缬沙坦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观察了缬沙坦联合血塞通片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未对 患者的长期预后进行深入探讨。
在本研究的观察期间,未对缬沙坦联合血塞通片与其他降压药物进行对比研究,因此无法 确定其最佳治疗方案。
本研究未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来可以对这些因素进 行深入研究。
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缬沙坦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效果。
缬沙坦联合血塞通片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老年轻中度高血 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缬沙坦联合血塞通片的临床应用将有助于降低社会医疗负担,提高老年 人的生活质量。
研究背景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 响。
缬沙坦和血塞通片分别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不同 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联合使用缬沙坦和血塞通片可能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02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 张压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单
药组。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 于单药组,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
不良反应情况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 生率略高于单药组,但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 、胃肠道不适等,多数为轻微 可耐受,无需特殊处理。
《缬沙坦联合血塞通片治疗 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
察》
2023-10-28
目录
• 研究目的和背景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结论和展望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清肝降压胶囊治疗的效果研究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6期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第一大慢性疾病,受长期高血压状态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糖、脂代谢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需积极规范治疗与管理[1]。
降压是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的治疗重点,其中缬沙坦等降压药物应用较多,但是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降压难度增加,需进一步探索其他疗法,以改善降压效果。
清肝降压胶囊为降压常用中成药,但是其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2]。
为此,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分析了两者合并的降压、控制血糖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试验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2~75岁,平均(68.75±6.45)岁;高血压病程2个月~1年,平均(0.75±0.23)个月;糖尿病程3个月~4年,平均(2.48±1.56)年。
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61~75岁,平均(68.11±7.02)岁;高血压病程2个月~1年,平均(0.76±0.24)年;糖尿病病程4个月~4年,平均(2.51±1.54)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③近4周未使用降压药物或影响血压的药物;④患者和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急性高血压;②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③合并其他代谢紊乱性疾病;④心肺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⑤遵医行为较差;⑥合并认知障碍;⑦合并重性精神疾病等。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均维持原有的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片0.5g/次,3次/d,以12周为1个疗程。
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研究
80·临床研究·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月第20卷第3期作者简介:李艳琴(1978.05-),女,本科,全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全科医学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研究李艳琴.王佳乐.张志宇(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 102488)【摘要】目的:研讨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普通组和研究组。
普通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缬沙坦胶囊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以及肾功能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为95.24%,普通组临床疗效为71.43%,研究组明显高于普通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普通组(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低于普通组(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h 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低于普通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普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222,P <0.05)。
结论: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临床特点实施药物干预,研究显示,采取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更佳,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肾功能水平,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罗救生;陈丽敏【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24(21)2【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接受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院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5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
统计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肾功能、血压以及血脂改变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患者的血压、血脂得到有效调控,肾功能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总页数】3页(P129-131)【作者】罗救生;陈丽敏【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罗坊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2.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3.银杏叶滴丸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4.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作者:靳斗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从2018年3月到2019年6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52例探究组与52例参照组,前者给予缬沙坦胶囊,后者给予依那普利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探究组的有效人数为49例,有效率为94.23%,参照组的有效人数42例,有效率为80.77%,两组相比,探究组的临床效果更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
探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总人数为2例,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总人数为8例,两组相比,探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更甚,既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提升治疗效果,为可行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依那普利片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117-01
在临床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相关研究表示,其发病率同年龄有莫大联系,且高血压还是诱发冠心病与脑卒中的主要因素。
如今,临床上在对老年高血压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药物治疗,特别是依那普利,该药物应用尽管可以降低患者血压,但是易出现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耐受性。
有文献显示,缬沙坦胶囊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更甚,为此,本文选择从2018年3月到2019年6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具体疗效,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