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合集下载

丙种球蛋白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丙种球蛋白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丙种球蛋白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预防感染的作用。

2、主要治疗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免疫缺陷病3、预防传染性肝炎,如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等。

4、用于麻疹、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防治5、也可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内源性过敏性疾病。

6、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疗效。

7、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常见于儿童,丙种球蛋白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1、对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

2、有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预防麻疹:为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可在与麻诊患者接触7日内按每体重注射0.05-0.15ml,或5岁以下儿童注射1.5-3.0ml,6岁以上儿童最大量不超过6ml。

一次注射预防效果通常为2至4周。

预防传染性肝炎:按每kg体重注射0.05-0.1ml,或儿童每次注射1.5-3ml,成人每次注射3ml。

一次注射预防效果通常为1个月左右。

1.按球蛋白来源可分为两种,一为健康人静脉血来源的丙种球蛋白制剂,按蛋白质含量有10%、16%、16.5%等数种国内制品浓度在10%以上,其中丙种球蛋白占95%以上。

另一种为胎盘血来源的丙种球蛋白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即胎盘球蛋白,含蛋白质5%,其中丙种球蛋白占90%以上。

胎盘球蛋白因丙种球蛋白含量以及纯度均较低,其用量应相应增大。

2.除专供静注用的制剂外,一般制剂不可静注。

3.注射大量时,可见局部疼痛和暂时性体温升高。

1、过敏反应:丙种球蛋白中有少量IgA,IgA缺乏症患者输入丙种球蛋白后可产生抗IgA的Ig抗体,当再次输入丙种球蛋白时可产生过敏反应。

2、全身反应: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出现发热、寒战、皮疹、恶心、头疼、胸闷等,多发生在输注初期,速度过快易发生,亦可在输注多日后发生,可能与Ⅲ型过敏反应有关。

3、神经系统副作用:常见有头痛,与输注速度过快有关。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由低丙种球蛋白水平引起。

它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包括:肝病、肾病、外伤、感染、毒物等。

这种血病的症状包括:贫血、乏力、皮肤瘙痒、头晕、发热等。

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诊断标准为:丙种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并且有一个外在因素可以证明。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遗传病,它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这种血液病的症状与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类似,但它又有自己独特的症状,如皮肤潮红、眼睑下垂等。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诊断标准为:丙种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且患者没有外在因素可以证明,且患者有类似于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特殊症状。

诊断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时,除了以上诊断标准外,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以确定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例如,血液检查可以检测患者的丙种球蛋白水平,以确定诊断结果。

还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基因突变。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诊断标准为:丙种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并且有一个外在因素或者有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特殊症状可
以证明。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以确定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一、什么是高丙种球蛋白血症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指由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体内丙种球蛋白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免疫增生性疾病,根据丙种球蛋白增生的类型可将其分为多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两种,前者常见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后者则常发生于多发性骨髓瘤。

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症状有哪些1.贫血症候群包括面色苍白、心悸、头昏、乏力等。

无论是恶性浆细胞疾病抑或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均可以出现贫血,前者是由于骨髓中正常红细胞生成受到抑制或合并反复出血造成,贫血常为中到重度。

后者则多为慢性病贫血,贫血一般为轻中度,呈正细胞性或小细胞性,部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合并叶酸代谢障碍而出现大细胞贫血。

2.黄疸黄疸是慢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常见症状,后者是引起反应性高球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约占全部病例的60%以上。

某些结缔组织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可能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而出现黄疸,前者为肝细胞性黄疸,后者为溶血性黄疸,两者鉴别不难。

3.骨、关节疼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造成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和(或)严重骨质疏松,引起骨骼疼痛,最常表现为胸痛、腰背痛。

而结缔组织病的疼痛多表现为多发性大关节疼痛。

4.发热在反应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中,发热特点随原发病而不同。

肝硬化者可有低热,但合并感染时体温明显上升,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将体温降至基线水平;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热则对抗感染治疗无效,应用解热镇痛药和(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能控制体温。

浆细胞病患者由于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受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受损,常因反复感染而发热。

5.出血倾向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无论是In蛋白或者多克隆性,都会干扰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功能,造成出血,常表现为皮肤紫瘢。

肝病时则由于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加之可能合并脾功能亢进而造成血小板数量减少,除皮肤出血倾向外,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严重时表现为呕血和黑粪。

丙种球蛋白的作用功能主治

丙种球蛋白的作用功能主治

丙种球蛋白的作用、功能与主治1. 什么是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由人体内的血浆中提取而来。

血浆是血液中去除细胞成分后的液体部分,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血清酶等。

丙种球蛋白主要由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组成。

2. 丙种球蛋白的作用与功能丙种球蛋白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免疫调节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丙种球蛋白中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对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丙种球蛋白可以抑制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减轻病情。

2.2 消除炎症反应•抗炎作用:丙种球蛋白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中和体内的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疾病症状。

•推动炎症分解:丙种球蛋白中的抗体能够与炎症介质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促进其从体内排出,促进炎症的消退。

2.3 免疫缺陷病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某些患者因先天缺陷或后天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丙种球蛋白可以提供缺乏的免疫球蛋白,弥补免疫缺陷,改善免疫功能。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某些疾病治疗过程中,免疫功能会受到抑制,丙种球蛋白可以提供额外的免疫支持,帮助恢复免疫功能。

3. 丙种球蛋白的主治丙种球蛋白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3.1 免疫缺乏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特应性皮炎等。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白血病、肾移植、干细胞移植等导致的免疫抑制状态。

3.2 免疫介导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

•免疫介导的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3.3 感染性疾病•严重感染:如重症肺炎、败血症等。

•病毒感染:如丙型肝炎等。

3.4 其他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症:如血友病等。

•免疫球蛋白异常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以上列举的仅是丙种球蛋白主要的应用范围和主治疾病,并不代表全部。

hypergammaglobulinemia的词根

hypergammaglobulinemia的词根

hypergammaglobulinemia(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什么是hypergammaglobulinemia?在探讨hypergammaglobulinemia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概念。

首先,球蛋白是一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蛋白质,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在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其次,高丙种(hypergammaglobulinemia)是一种血液疾病,其特征是血浆中丙种球蛋白的浓度异常升高。

丙种球蛋白是球蛋白的五个主要亚类中的一种,其他四种亚类分别是IgG、IgM、IgA和IgE。

对于免疫系统而言,各种球蛋白的平衡很重要,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当血浆中丙种球蛋白的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能会暗示一些潜在的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存在。

主要病因在讨论hypergammaglobulinemia的病因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导致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1.免疫系统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细菌或病毒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导致丙种球蛋白的产生增加。

3.肿瘤:某些癌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导致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4.药物反应:一些药物可能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常见症状和体征:1.疲劳和乏力: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可能导致机体免疫系统长时间处于激活状态,从而消耗体力。

2.淋巴结肿大:在某些情况下,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

3.皮肤变化:一些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或红斑等皮肤变化。

4.免疫功能异常: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机体容易受到感染。

诊断和治疗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常用的一些诊断方法:1.全血细胞计数:可以评估血液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自身免疫性肝病疾病诊疗精要

自身免疫性肝病疾病诊疗精要

自身免疫性肝病疾病诊疗精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是一种以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但亦可以急性肝炎甚至急性肝衰竭起病。

该病最初描述于20世纪50年代初,曾被称为狼疮样肝炎、慢性活动性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活动性肝炎等,1994年国际胃肠病学大会上被正式定名为“自身免疫性肝炎”。

一、流行病学AIH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均可发病。

以女性发病占优势,男女比例约1:3.6。

其发病存在两个年龄高峰:青少年期(10~30岁)及绝经期。

文献报道AIH的年发病率:英国(0.1~0.2)/(10万人·年)、法国0.12/(10万人·年)、澳大利亚1.2/(10万人·年)、日本(0.015~0.080)/(10万人·年)。

目前我国尚无AIH 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病毒感染、药物、毒素及免疫等多种因素。

遗传学研究发现HLAⅡ类分子关键部位的基因多态性是影响AIH发生的主要原因。

例如,本病多见于HLA-DR3(DRB1*0301)及DR4(DRB1*0401)阳性者,但在不同种族人群中MHCⅡ类分子对AIH的影响有所不同。

亦有研究认为,其他免疫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基因、细胞毒T细胞抗原4(CTLA-4)基因的改变会促使AIH 发生。

虽然在I型AIH患者中没有明确找到病原体,但HCV感染的患者中有10%LKM1阳性,有研究提示HCV有可能通过分子模拟诱导自身反应性CD8+CTL,产生病毒相关性AIH。

在人体内,特异性自身抗原肽被HLA-2类分子识别,并被抗原呈递细胞(APC)呈递给T细胞从而激活T细胞,后者随后分化为Th₁和Th₂两个亚型,分泌重要的致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β球蛋白偏高是什么情况

β球蛋白偏高是什么情况

β球蛋白偏高是什么情况β球蛋白,也叫b-球蛋白、b-淀粉样蛋白或b-淀粉样球蛋白,是一种血浆蛋白,由淋巴细胞分泌,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产物。

正常情况下,β球蛋白存在于人体的血液、淋巴和体液中。

当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时,β球蛋白的分泌会增加,以应对潜在的感染和炎症。

当β球蛋白偏高时,通常是指血液中β球蛋白的浓度超出正常范围。

但需要注意的是,β球蛋白偏高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名称,而是一个病理异常的指示。

1.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是导致β球蛋白偏高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机体遭受感染、炎症或损伤时,淋巴细胞会分泌更多的β球蛋白来抵御病原体或修复受损的组织。

因此,慢性炎症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导致β球蛋白偏高。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是一类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疾病,可能导致β球蛋白的过度产生。

这些异常造血细胞在骨髓中过度增生,导致β球蛋白产生过多。

3.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组织或淋巴母细胞性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恶性疾病。

一些淋巴瘤可以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进而导致β球蛋白浓度升高。

4.肝脏疾病:肝脏在机体中降解并清除β球蛋白。

当肝脏功能异常时,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β球蛋白在血液中的积累。

肝硬化、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均可能导致β球蛋白偏高。

5.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导致β球蛋白偏高。

6.其他原因:其他罕见的原因包括结节病、艾滋病、糖尿病等。

对于β球蛋白偏高的处理,通常需要将其纳入整体临床评估中,包括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根据具体的病因,医生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策略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

针对慢性炎症引起的β球蛋白偏高,主要的治疗目标是针对潜在的炎症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

对于其他病因,治疗策略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β球蛋白偏高并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因为它可能是多种病理异常的表现。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及鉴别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及鉴别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及鉴别
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含量异常增高的一类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

根据血浆脂蛋白异常的不同,高脂蛋白血症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乳糜血症):血浆中乳糜颗粒含量增加,主要由于家族性乳糜性肠道淋巴排空障碍引起。

2. 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主要由于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异常或缺失引起,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

3. 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不仅LDL含量升高,甘油三酯(TG)含量也明显增加。

4.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症):主要由于β-VERY低密度脂蛋白(β-VLDL)合成或分泌异常引起。

5.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主要由于肝脏产生的VLDL合成异常引起,导致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6. Ⅴ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血症):由于VLDL合成和分泌异常,导致血浆中既有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又有高水平的胆固醇。

鉴别高脂蛋白血症类型的方法包括:血浆脂蛋白分析、基因检测等。

通过检测血浆中不同脂蛋白的含量、组成和分布,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家族史,可以确定高脂蛋白血症的具体类型。

基因检测可以进一步确认和排除一些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

医生会根据这些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方案,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又称家族性高胱氨酸血症、婴儿病理性黄疸、家族性结节性黄疸或婴儿遗传性胆红素代谢紊乱等,在世界各地都很罕见。

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常在儿童时期发作,患者会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溶血性贫血等症状。

对于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胆红素代谢异常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胆红素代谢异常。

患者在出生数日后即可见面部、胸部呈黄疸,约占所有新生儿黄疸的百分之六十,如未及时进行治疗易诱发脑病。

有时,患者出生后二至三日症状并不显著,此期黄疸为生理性,约七至十一日后逐渐显著增加,最后可达120~150μmol/L,甚至更高。

此时胆红素主要以间接胆红素为主,约占80-90。

此后随着患者生长发育,黄疸持续时间逐渐增加,且不易消退,可能会导致肝脏损害。

二、溶血性贫血除了胆红素代谢异常外,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患者在临床上还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红细胞膜发生结构性改变,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大量红细胞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破坏,造成贫血。

对于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患者来说,贫血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症状,一旦发现贫血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遗传性病史在诊断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时,患者的遗传性病史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由于这种疾病是遗传性疾病,所以在患者家族中可能会有其他患者或者携带者。

通过仔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和遗传史,可以更好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四、实验室检查在诊断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时,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主要通过血清胆红素测定、肝功能检查、红细胞生化测定、肝脏超声检查以及尿胆原等检查手段来确定患者的诊断。

五、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同样是诊断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DNA进行测序分析,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与此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可以用来确定患者的诊断,同时对于家族中其他可能患病的成员进行基因携带者的筛查。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丙种球蛋白是一种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许多感染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丙种球蛋白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复制和减轻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多方面作用来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

本文将探讨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中的临床效果。

一、丙种球蛋白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丙种球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之一,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它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影响:1. 增强体液免疫力。

丙种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结合病原体形成免疫复合物,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病原体。

2. 增强细胞免疫力。

丙种球蛋白中的抗体可以结合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激活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

3. 抑制病原体复制。

丙种球蛋白中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抑制病原体复制和减轻炎症反应来达到治疗效果。

1. 临床表现腺病毒引起的肺炎症状较重,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喉咙痛、胸闷、胸痛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

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发绀、昏迷等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2. 丙种球蛋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丙种球蛋白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复制和减轻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多方面作用来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

(3)减轻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

重症腺病毒肺炎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炎症反应,丙种球蛋白具有调节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减轻病理性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中经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一般剂量为0.4g/kg每日一次,连续3-5天。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监测病人的病情和副作用,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过敏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和处理。

三、临床研究结果多个研究表明,丙种球蛋白可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减轻呼吸系统感染症状、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和生存率。

关于丙球,这5个问题一定要了解

关于丙球,这5个问题一定要了解

关于丙球,这5个问题一定要了解丙球,又叫免疫球蛋白,是有免疫作用的血液制品。

针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球蛋白,比如针对乙肝病毒、狂犬病毒、破伤风杆菌的免疫球蛋白等,还被用来进行被动免疫。

通常我们说的丙球,是指非特异性的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

在临床中,丙球被认为有具有抗炎、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在多方面如免疫缺陷、血小板减少等疾病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但如果我们把免疫球蛋白当神药,过度滥用,则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儿科时间邀请李晓鹏医生,通过下面5 个问题的解答,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丙球的合理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1.丙球的风险有哪些?2.FDA 批准的丙球适应症有什么?3.儿科有哪些常用丙球的情况?4.儿科中,哪些情况需要慎重使用丙球?5.丙球对儿童预防接种有什么影响?01用丙球有什么风险?美国 FDA 曾在 2013 年发布过安全通报,警告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有血栓形成风险。

人免疫球蛋白制剂说明书中已有血栓形成风险相关内容,但为强调此风险,FDA 要求人免疫球蛋白制剂在说明书中增加黑框警示,内容如下:1.使用免疫球蛋白制剂可能发生血栓形成;2.血栓风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有静脉或动脉栓塞史、使用雌激素、中央静脉置管留置、高黏血症和心血管风险因素;3.对于有血栓风险的患者,应以最小剂量使用免疫球蛋白,并密切监测输液速度,确保患者不处于脱水状态,有高粘滞血症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应监测血栓形成,评估血液粘稠度;4.使用本药物可能发生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渗透性肾病或导致死亡的发生;5.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更常发生于经常使用免疫球蛋白的患者;6.对于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风险的患者,在术前给予免疫球蛋白,应给予最低浓度及最小输液速度。

除了血栓、肾功能损伤这些不良反应,IVIG 还有疼痛、恶心、发热、出汗、心动过速、过敏样反应等不良反应。

此外,由于丙球是血液制品,也有导致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比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但目前关于免疫球蛋白相关的病毒感染报道,非常罕见。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疾病详解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疾病详解

疾病名:高免疫球蛋白E 综合征英文名:hyper-IgM syndrome缩写:HIgMS别名:高 IgE 综合征;姚皮炎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病变异型;Job 综合征;Buckley 综合征;Granulomatous disease variant疾病代码:ICD:D82.4概述:高免疫球蛋白 E 综合征(高 IgE 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复发性葡萄球菌皮肤脓肿、肺炎伴肺大泡形成和骨髓炎,血清 IgE 异常增高。

本病为多系统免疫受损性疾病。

高 IgE 综合征的遗传学基础尚不清楚,多数病例为散发性;一个大系列研究提示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很大的变异性。

高免疫球蛋白 E 综合征即Job 综合征,又称姚皮炎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病变异型(Granulomatous disease variant)、Buckley 综合征等。

本病征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的少见疾病。

主要特征有:①慢性湿疹性皮炎;②反复严重感染;③血清 IgE 明显增高。

流行病学:1966 年由Davis 等首先报道,并定名为Job 综合征。

1972 年Buckley 等相继报告病例并发现患儿血清中 IgE 明显升高,故又曾以 Buckley 的名字命名为Buckley 综合征。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以高IgE 综合征(HIES)取代Job 综合征及Buckley 综合征的名称。

病因:本病征病因未明。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很大的变异性,多认为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一个分型。

发病机制:该病免疫学异常尤为突出,包括血液、痰和脓肿中嗜酸性细胞增高,粒细胞趋化功能缺陷,T 细胞亚群异常,抗体产生不足和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这些免疫学改变均为非特异性;其他与免疫学无关的表现有特殊面容,关节过度伸展,多发性骨折和颅骨缝早闭。

因此,本病为多系统免疫受损性疾病。

有人对本病征患儿IgE 的合成和调节做过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其IgE 的合成不依赖于淋巴因子(IL-4,IL-6)及T/B 细胞的相互作用,而是分化成熟的B 细胞对调节信号不敏感。

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

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

TB细胞亚群中B细胞比例在1%以上时要考虑与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高IgM综合征、X连锁淋巴增殖综合征(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XLP)鉴别,B细胞数低于1%的男性患者约90%是XLA,大都能通过Btk基因测定明确诊断。

有XLA样表现的女性及Btk基因位点未发现突变的男性,可能是存在B淋巴细胞发育正常的免疫缺陷病。

同时还需鉴别可导致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表1)。

表1其他原因所致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鉴别
原因分类及疾病
药物抗疟疾药、卡托普利、卡马西平、糖皮质激素、二氯苯氧苯
乙酸、氯金化钠、青霉胺、苯妥英钠、柳氮磺吡啶
基因异常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常染色体遗传的SCID、高IgM
综合征、转钻胺蛋白Ⅱ缺陷伴低丙种球蛋白、球蛋白血症、
X连锁SCID、代谢性疾病
染色体异常18q-综合征、22单体综合征、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感染HIV、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先天
性鼠弓形体感染、EB病毒感染
恶性肿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伴胸腺瘤的免疫缺陷、非霍奇金
淋巴瘤、B淋巴细胞性恶性肿瘤
系统性疾病免疫球蛋白分解、免疫缺陷、免疫球蛋白丢失(肾病、严重
烧伤、淋巴管扩张、严重腹泻)
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诊断标准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指体内丙种球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病。

诊断标准包括:丙种球蛋白浓度持续低于正常值;体内其它
Ig浓度正常或高于正常值;排除其它病因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无明显的感染或
免疫缺陷表现。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已知部分病例与基因突变有关。

一些患者在病程中可能表现出反复感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症状。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常规治疗包括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替代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在使用替代治疗时,需要注意适当的剂量和频率,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定期评估。

对于反复感染的患者,建议开展相关病原菌的检测,以指导治疗。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建议进行系统性评估,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合
理的治疗。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需要注意日常保健,以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

同时,要遵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以确保疾病的稳定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病史,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高蛋白血症名词解释

高蛋白血症名词解释

高蛋白血症名词解释
高蛋白血症(Hyperproteinemia)是指血浆中蛋白质浓度异常增高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类型浓度异常增加导致的。

根据增加的蛋白质种类不同,高蛋白血症可分为高白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和混合性高蛋白血症。

高蛋白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如剧烈运动、大量饮酒、饥饿等,可以导致血浆中蛋白质浓度短暂性升高。

而病理性原因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感染、肿瘤等,可能导致血浆中蛋白质浓度持续性升高。

高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水肿、腹水、胸腔积液等水肿性疾病的表现,以及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相关疾病的症状。

治疗高蛋白血症需要针对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肝脏疾病需要保护肝脏、肾脏疾病需要治疗肾脏原发病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节,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适当运动等。

丙种球蛋白成分

丙种球蛋白成分

丙种球蛋白成分丙种球蛋白(BCP)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它们在人类和动物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丙种球蛋白可以帮助维持血浆中的有机物平衡,进而影响细胞内部的化学稳定性。

在血液循环中,丙种球蛋白可以按照特定的约束条件受到免疫系统的保护,使之不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和影响,从而维持健康的生理状态。

丙种球蛋白有三种类型:α,β和γ。

每种蛋白的结构不同,但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确定性的结构和反应作用。

丙种球蛋白α和β是最常见的,它们可以将低分子量的溶质转运至高分子量的溶质,并阻止任何致病血清因子通过细胞膜进入血清。

γ类蛋白质具有抗感染功能,它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活动,阻止有害血清的进入,同时帮助细胞内的自然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应答。

丙种球蛋白的合成主要在肝脏中进行,而它们的表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质量、病毒感染、药物治疗等。

研究表明,当肝脏缺乏某些成分或损伤时,丙种球蛋白的表达也会受到影响,这可能导致血液源性疾病和免疫失调症。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我们必须维护肝脏的健康,以便维持丙种球蛋白的生成与运输。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影响丙种球蛋白的表达,如激素、抗炎药物和抗细胞色素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或促进丙种球蛋白的合成,改变血液中的汞含量,从而影响血清的稳定性。

最后,通过营养疗法和抗炎治疗等,可以调节丙种球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病患的健康状况。

为了获得理想的效果,人们应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确保有持续的改善。

总之,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循环中重要的蛋白质,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维护血液中有机物平衡,阻止有害血清的进入,同时还可以帮助细胞内的自然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应答。

合理的治疗措施,有助于保持或增强丙种球蛋白的合成,以确保健康的生理状态。

《丙种球蛋白成分》丙种球蛋白(BCP)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它们在人类和动物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将低分子量的溶质转运至高分子量的溶质,并能阻止任何致病血清因子通过细胞膜进入血清,从而维持血浆中的有机物平衡,进而影响细胞内部的化学稳定性,使之不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和影响,从而维持健康的生理状态。

丙种球蛋白副作用和危害

丙种球蛋白副作用和危害

丙种球蛋白副作用和危害
丙种球蛋白是一种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危害。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副作用和危害:
1.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在注射丙种球蛋白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2. 传染风险:由于丙种球蛋白是从人体血浆中提取制成的,存在一定的传染病风险。

尽管在加工过程中有严格的病毒灭活和筛查措施,但仍无法完全排除传染病的可能性。

3. 血液相关问题: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可能导致血液相关问题,如血栓形成、溶血性贫血等。

特别是长期或大量使用时,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

4. 免疫系统影响: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可能会影响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

长期高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5. 其他副作用:使用丙种球蛋白还可能出现其他副作用,如头痛、肌肉或关节疼痛、恶心、呕吐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丙种球蛋白可能会出现上述副作用和危害,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使用者都会出现。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监控下使用丙种球蛋白可以降低副作用和危害的风险。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教学及宣教)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教学及宣教)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疾病概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又称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症。

临床特点是高胆固醇血症、特征性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FH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也是脂质代谢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可导致各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出现,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机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的特征,患者本身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数值异常超高,若为同合子患者时其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数值是正常人的4~6倍,通常LDL-C为500-1200mg/dL,甚至超过700mg/dL,但甘油三酯正常;也易于生命早期罹患心血管疾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表现本病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为血LDL-C水平增高、黄色瘤、角膜弓和早发性冠心病。

纯合子的临床表现比杂合子严重得多。

FH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基因型,非遗传因素也对其有影响。

FH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带有相同突变,甚至属于同一家族的个体其临床表现差异也较大。

另外,非遗传因素如高龄、男性、吸烟、饮食等也可显著影响LDL水平,增加冠心病的发生。

1.高脂血症杂合子血浆胆固醇浓度通常是正常人的2~3倍,纯合子则较正常人高6~8倍。

前者介于300 mg/dL~400mg/dL,而后者介于600mg/dL~1,200mg/dL。

但也有些杂合子患者LDL-C增高不明显。

2.黄色瘤血浆LDL-C水平增高促使胆固醇在身体其他组织沉着。

沉积在肌腱者称肌腱黄色瘤,以跟腱和手部伸肌腱多见,为FH的特有表现;在肘部和膝下也易形成结节状黄色瘤;眼睑处可形成扁平状黄色瘤。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黄色瘤更常见。

3.角膜弓胆固醇在角膜浸润则形成角膜弓。

纯合子在10岁以前即可出现,杂合子多在30岁后出现。

角膜弓也可见于其他类型的高脂血症。

4.动脉粥样硬化纯合子FH多在10岁左右就出现冠心病的症状和体征,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易发生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心瓣膜和心内膜表面也可形成黄色瘤斑块,多在30岁以前死于心血管疾病。

丙种球蛋白孩子不能随意打

丙种球蛋白孩子不能随意打

读者黄先生最近致电本报健康热线,称最近孩子老是生病,想给孩子打丙种球蛋白。

专家指出,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尽快恢复健康为孩子使用丙种球蛋白,这种做法绝不可取。

北京军区总医院药剂科谢予朋博士介绍,临床上使用丙球非常严格,不会随意应用于免疫,仅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例如治疗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丙球缺乏症、易变型免疫缺陷症、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缺陷症;治疗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感染,以及败血症或内毒素血症。

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球可使死亡率显著下降。

但是,谢予朋强调,毕竟丙种球蛋白是血制品,一旦制造的血源受污染,患者注射后感染传染病的几率极大,而且近年来临床中也陆续发现由于注射不洁血制品而感染的病例,所以现代传染病学认为丙种球蛋白不能大量、广泛地在临床上应用于免疫预防,家长不可随意寻找丙种球蛋白为孩子注射。

此外,针对目前市场上丙种球蛋白难觅的说法,谢予朋介绍,丙种球蛋白来源分为两种,一为健康人静脉血来源的丙种球蛋白制剂,按蛋白质含量有10%、16%、%等数种。

另一种为胎盘血来源的丙种球蛋白,即胎盘球蛋白,含蛋白质5%,其中丙种球蛋白占90%以上。

胎盘球蛋白因丙种球蛋白含量以及纯度均较低,其用量应相应增大。

(朱瑞娟).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 a {text-decoration:none;}> 相关阅读:春季促进儿童长高的推拿技巧推拿治小儿便秘也分实和虚宝宝腹泻:教你中医推拿法(组图)推拿按摩可治宝宝咳嗽(组图)中医推拿帮助孩子治疗近视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表现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表现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表现*导读:原因不明性巨球蛋白血症是具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特征的细胞恶性增生,临床表现为异常细胞对脏器的浸润和大量单克隆IgM(巨球蛋白)的产生。

……本病常发生于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初起症状较轻,可持续数年。

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出血和发热,酷似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90%患者有血清粘度增高,从而影响了血液循环和毛细血管的灌注,轻者有头痛、头昏、眩晕、雷诺氏现象,重者脑内血管栓塞引起嗜睡、痴呆,甚至昏迷、瘫痪。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蛋白电泳中出现单克隆系巨球蛋白和骨髓象中典型的异常淋巴样细胞。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有烷化剂。

青霉胺等,必要时作血浆分离术。

中医虽无本病的记载,但据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似与寒冷侵袭、正气内伤有关。

固体虚受寒,气血被遏,阳气不能温运四肢,而发雷诺氏现象;血液凝滞脉络,脑失濡养,轻则头痛、眩晕,重则嗜睡、昏迷、瘫痪;气滞血瘀,雍遏络道,成为症积。

治宜用温经散寒,益气活血之法。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临床免疫学特征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突出的特点是患者血清在存在异常增多的单克隆蛋白(monoclonalprotein,MP,M蛋白),其理化性质十分均一,是研究Ig结构、制备各亚类特异性杭血清的天然原料;但是多无免疫活性,所以又称副蛋白(paraprotein)。

M蛋白可以是IgG、IgM、IgA、IgE或IgD,也可以是κ或λ轻链中的任何一型。

若κ或λ轻链的合成超过重链时,则轻链游离于血清中,分子量为45kD,容易从尿中排出,这种现象早在1847年就由Bence-Jones测知,故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为本周蛋白。

血清中的M蛋白多来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增生。

与其他肿瘤细胞的发生相似,关于浆细胞异常增殖的真正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基因突变有关,通过这些因素触发浆细胞增殖。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可分为良性和恶性;除原发者外,也可继发于一些良性或恶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蛋白以盐析法可以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

正常成人球蛋白估量为20~30g/L,超过35g/L称为高球蛋白血症。

血清球蛋白浓度的升高主要取决于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而α1、α2和β球蛋白一般变化幅度较小,不引起明显的高球蛋白血症。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病因概要: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主要为: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离不开B细胞的生长、发育、活化与增殖。

某些可以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的免疫活性细胞增殖或分泌细胞因子亦可促使B细胞功能增强。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详细解析: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离不开B细胞的生长、发育、活化与增殖。

成熟的B细胞离开骨髓到达外周淋巴器官,接受适当的抗原刺激和T细胞提供的活化信号,并在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B细胞活化成为母细胞,大量分裂增殖。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子代细胞均可在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具有多种不同可变区的免疫球蛋白,即为多克隆免疫球蛋白产生的基础。

此后B细胞发育成能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

若因CD40L基因缺陷或其他原因造成类型转换障碍,则出现单纯高lgM血症,伴有其他类型免疫球蛋白减少甚至缺乏。

肝脏疾病时由于损伤的干细胞不能清除从肠道来的抗原,或由于门体分流而抗原直接进入体循环,大量不同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故可有多克隆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病理状态下机体的自身成分以及恶性肿瘤的组分均可刺激B细胞活化,进而合成免疫球蛋白。

同时,某些可以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的免疫活性细胞增殖或分泌细胞因子亦可促使B细胞功能增强,可以解释部分非B细胞来源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如Castleman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等疾病时的高球蛋白血症。

寡克隆丙种球蛋白来自于限制性激活的B细胞克隆,引起B细胞寡克隆增生的原因可能与抗原的本质、免疫系统的反应性缺失或接触抗原的组织缺少免疫活性细胞等有关。

寡克隆雨种球蛋白可能属于一种或多种免疫球蛋白类型,在本质上仍属于多克隆起源,其轻链具有κ和λ两种,而不是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那样仅具有单一的轻链型。

但是,多克隆和寡克隆的B细胞在病因持续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克隆演化,某一单克隆的B细胞获得生长优势,最终可能进展为相应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临床上熟知的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发生淋巴瘤的机会为正常人群的40~100倍。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由结构、功能完全相同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组成,来源于同一株B细胞或浆细胞。

这是由于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分化停滞于某一阶段且增殖失去抑制,合成大量单一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入血则造成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意义未明的单克隆γ球蛋白病等,亦可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脾边缘区淋巴瘤、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等。

由上述可见,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因非常复杂,多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可视为机体的一种免疫反应,病因可能为各种类型的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单克隆者则考虑为B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其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可能与EB病毒、HHV-8型、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化学毒物、放射线等环境因素有关。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症状:1.贫血症候群包括面色苍白、心悸、头昏、乏力等。

无论是恶性浆细胞疾病抑或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均可以出现贫血,前者是由于骨髓中正常红细胞生成受到抑制或合并反复出血造成,贫血常为中到重度。

后者则多为慢性病贫血,贫血一般为轻中度,呈正细胞性或小细胞性,部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合并叶酸代谢障碍而出现大细胞贫血。

2.黄疸黄疸是慢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常见症状,后者是引起反应性高球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约占全部病例的60%以上。

某些结缔组织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可能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而出现黄疸,前者为肝细胞性黄疸,后者为溶血性黄疸,两者鉴别不难。

3.骨、关节疼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造成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和(或)严重骨质疏松,引起骨骼疼痛,最常表现为胸痛、腰背痛。

而结缔组织病的疼痛多表现为多发性大关节疼痛。

4.发热在反应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中,发热特点随原发病而不同。

肝硬化者可有低热,但合并感染时体温明显上升,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将体温降至基线水平;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热则对抗感染治疗无效,应用解热镇痛药和(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能控制体温。

浆细胞病患者由于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受抑制,体液免疫功能受损,常因反复感染而发热。

5.出血倾向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无论是M蛋白或者多克隆性,都会干扰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功能,造成出血,常表现为皮肤紫癜。

肝病时则由于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加之可能合并脾功能亢进而造成血小板数量减少,除皮肤出血倾向外,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严重时表现为呕血和黑粪。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以及存在狼疮样抗凝物,可同时表现为血栓和出血。

6.雷诺现象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诊断一、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史性别、年龄对于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较多见于青年女性,而多发性骨髓瘤等浆细胞疾病则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体格检查1.皮肤黏膜应注意有无贫血貌、黄染及瘀斑瘀点等。

面部蝶形红斑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而肝掌、蜘蛛痣则是肝硬化的有力佐证。

舌体肥大致吞咽、构音困难见于淀粉样变性。

2.淋巴结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

检查时应注意淋巴结分布、数量、大小、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等。

恶性淋巴瘤为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但增殖率很高的淋巴瘤由于生长十分迅速,牵拉包膜也可导致明显疼痛。

3.心脏长期的贫血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收缩期杂音等,严重高球蛋白血症引起血容量增加,可诱发心力衰竭。

心脏杂音性质变化可能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提供线索。

4.肺肺部慢性感染如肺脓肿、脓胸、肺结核可引起反应性高球蛋白血症,此时肺部可出现相应体征。

5.腹部红斑狼疮、浆细胞病、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可出现脾肿大。

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淤血性脾肿大,可同时出现腹部移动性浊音和腹壁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征。

6.骨骼、关节某些结缔组织病可有特征性的关节畸形,如类风湿关节炎的手部关节呈“鹅颈”样,强直性脊柱炎者髋关节及脊柱活动受限。

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赖特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均可有关节受累。

多发性骨髓瘤由于溶骨性破坏,常引起骨折,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身高缩短。

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l.血液一般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

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MCV、MCH、MCHC 及网织红细胞测定,并且注意红细胞形态,有无缗钱样红细胞、Howell-Jolly 小体、幼红、幼粒细胞,有无浆细胞等。

高球蛋白血症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增快、血黏度增加。

2.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尿液检查多发性骨髓瘤(MM)、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有蛋白尿。

部分患者有镜下血尿和(或)白细胞尿,少数可有管型尿。

55%~80%MM患者尿中有本-同蛋白。

当肾功能损害时尿比重降低。

3.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肝功能检查高球蛋白血症患者大多是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

此外,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包括肝酶受血清胆红索升高。

此时应进行一步肝炎标志物、自身抗体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高球蛋白血症的鉴别诊断。

4.血清蛋白电泳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在γ区表现为基底宽且顶部圆钝的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则为峰高尖和基底狭窄,称为单株峰,单株峰以位于γ区多见,但亦可位于β和α2甚至很罕见地位于α1区带。

本检验的敏感性不高,在M蛋白含量不高或免疫球蛋白分子不完整(重链病或轻链型MM所分泌)时.虽然血清中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并无特征性发现,此时需要更敏感的方法加以确定。

5.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血清中各类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可以确定单株峰免疫球蛋白的类型有助于浆细胞病的分型。

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的类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慢性活动性感染造成IgG升高,有时IgM和IgA也升高;IgG、IgM和IgA 均升高常见于肝硬化。

IgE升高是过敏性疾病的特异性指标,亦见于寄生虫感染及部分恶性肿瘤。

6.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和尿液应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可以确定有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其亚型鉴别,并对其进行重链及轻链类型分析,灵敏度可达20~30mg/L。

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定型以及确定少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的检测方法。

正常游离κ/λ比值为 2:1,比值大于4或小于l疑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存在。

7.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引起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此类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自身抗体的检测。

自身抗体包括器官非特异性及器官特异性两大类,前者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谱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等,引起自身免疾病。

而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则引起相应的器官损害,如抗甲状腺刺激激素抗体导致 Graves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导致重症肌无力等,可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抗体检测。

8.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骨髓检查对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9.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影像学检查某些疾病在X线平片上有特征性改变如强直性脊柱炎的竹节样改变,多发性骨髓瘤的虫蚀样损害。

常规胸片、B超等有可能及时发现相应部位的脓肿、结核及肝硬化等。

心脏超声可发现瓣膜赘生物有助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CT 较X摄片更为敏感,磁共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PET-CT更可区分病变组织的良恶性。

10.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活组织检查若体检发现淋巴结肿大或有异常肿块,活组织检查往往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如恶性淋巴瘤及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结活检应尽量避免腹股沟部位,此处淋巴结常为反应性增生;尽量取下完整或部分淋巴结包膜,因为包膜的侵犯对淋巴瘤诊断非常重要。

淋巴结病理变化十分复杂,在某些患者,可能需重复数次才能获得肯定的诊断。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鉴别诊断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并非是某一疾病的诊断,而是若干疾病共同具有的一种实验室检查异常。

患者通常因原发病的症状而就诊,因此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鉴别诊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

在多数情况下,原发病表现突出则诊断容易,而在表现不典型的病例,除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区分升高的丙种球蛋白足单克隆性抑或多克隆性是鉴别诊断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1.浆细胞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孤立性骨浆细胞瘤、髓外浆细胞瘤、浆细胞白血病、重链或轻链沉积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