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男孩和女孩学习特点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男孩和女孩学习特点的差异

2009-06-01 23:10:26| 分类:转|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在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女孩子,总体上男孩在小学的学习比女孩差一些,这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性别差异现象。

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男女孩子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有差异,不以人愿望为转移。

人类男性和女性智力总水平是持平的,但女性的智力发育时间上早于男性1~1.5年。尤其是语言,女孩总体智力水平高于男孩,学习成绩明显居于优势,男孩进入青春期(12~15岁)以后,发育迅速,与女孩的智力水平持平,女孩学习的优势逐渐减弱,大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小学阶段男孩子适应学生要求方面不及女孩子,男孩子常常离不了众多缺点:坐不住、粗心、、认真、不自觉、贪玩、上课不听讲、作业潦草等等,使得男孩子的家长头痛万分。感到"教育孩子怎么这样困难!"儿子保证了一百次"改正",终于还是改不了。有的家长到了焦头烂额地步,儿子仍然上天入地淘气异常,甚至天真地说:"我是差生里面好的一个。"完全不知

差生是什么意思,家长哭笑不得。

而女孩子就大不同了,她们认知发展早于男孩,加上女孩子天性温顺、柔和、好静、听话,必然深得学校和老师的赞许。小学女孩子几乎集中了好学生所有的优点:学习认真、自学、细致、守纪律、有礼貌、从不添乱子,即使成绩差一点,但那羔羊一样温顺的模样,使谁也不忍心责备太多。所以女孩子的家长承受的压力就小得多。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家长怎样对待呢?

首先,要明白这种差异是正常的,很大程度上人为努力改变不了多少,只能在程度上稍增减一些,在这个基础上来考虑教育孩子,才可能比较合理。

对男孩子的家长来说,需要更多的等待、宽容和忍耐,包括忍耐教师的不满和批评,因为智力以注意力的稳定性发展晚于女孩,这不是男孩子的错,家长应尽可能配合老师,促使孩子进步,如果家长用高压,不惜一切将孩子压得服服帖帖,唯唯喏喏,使男孩子没有一点刚毅、独立、冒险的勇气,心态气质女性化,也是教育的悲剧。

家长应该抓紧的是:逐步培养孩子学习的高效率,这样可以学习、活动两全。控制电视,指导多看书,抓阅读习惯,利用孩子喜欢动手的特点,发展动手、操

作能力,促使智力发展,少批评,多鼓励,打好基础,耐心等待。

女孩子的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学习方法,思考习惯的培养,不能满足于成绩好,孩子如果靠机械记忆取得好成绩,发展下去就很危险,学习到高年级、中学只靠机械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就不能取得好成绩,必须依靠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行。

女孩子成绩好,仍然必须扩大阅读的能力,家长不能对孩子的高分数掩盖的潜在危险一无所知,有的家长甚至明知孩子学习方法死板,为了保住分数,而不去纠正,好那就误了孩子的长远发展。

男孩女孩之间学习的差异总体上是如此,也有一些例外,有男孩子也有女孩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非常优秀,也有一直非常差的,家长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三十)问题行为

所谓问题行为是指与大多数正常儿童的行人比较,相对而言的异常行为,异常行为包括的范围较广:智力迟滞引起的异常情绪,障碍引起的孤独症、焦虑症、恐怖症、抑郁症等,此外,还有咬指甲、多动症、发脾气、语言障碍、学习不良等。必须指出,这些行为在正常儿童也不表现,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在:孩子的行为是否过度,或是否不足,比如发脾气是正常行为,

如果孩子动不动发脾气,就是过度行为,如果读一年级的孩子自己还不会穿衣吃饭,完全不愿与小伙伴接触,就属于行为不足。其他如孩子行为的不适宜,伤心时大笑,高兴时大哭,都属于异常行为,也就是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一般需要适当给予治疗,单靠教育,讲道理不能得到纠正,这一点很重要,家长要有这个基本观念,在教育中加以鉴别。

一年级孩子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几类:

一、儿童多动症

表现:孩子活动过多,不分场合,多动不宁,明显的注意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智力正常,甚至优秀,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多于女孩。

多动症是一种疾病,与正常孩子喜欢活动有区别,家长不能自己乱下结论。如果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应带孩子去专门医院诊断。

二、退缩行为

退缩行为是指孩子在无特殊原因情况下,十分胆小、害怕、孤僻、退让的程度较严重。与孩子的好静、温顺、胆小有区别,常常有惊恐心理。

纠正退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教育帮助,家长尤其要克服自身粗暴专制的教育态度,这是

消除孩子退缩行为的重要途径。

三、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孩子遭到挫折时,由于不满、愤怒而对别人进行攻击:打人、咬人、抓踢等这类行为频繁、过度,多次教育无效,就应考虑到专门治疗机构用矫正治疗方法予以纠正。

四、儿童强迫行为

孩子不能控制自己,反复地进行某种不必要的活动或动作,就是强迫症,如反复洗手,反复数电线杆,数课本里的人物像等。

儿童强迫症一般不需要药物,需要父母耐心关怀、教育,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使症状逐步消失。五、遗尿、口吃、夜惊、厌食、异嗜等

这一类特殊障碍在儿童行为中比例不小,加起来占儿童总数10%左右,家长应予以重视,要讲究方不,切忌粗暴、打骂、训斥。一般来说,应到医院诊断,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六、不良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有吮吸手指、咬指甲、习惯性抽动(反复眨眼、摇头、耸肩等)。如症状较轻,家长应注意消除引起孩子紧张因素,不能责骂、挑剔、厌恶,那样会加重症状,如症状严重,应去医院诊断,进行

心理治疗。

七、抑郁、嫉妒、自卑、多疑

这一类性格障碍在一年级孩子身上表现不如高年学生明显,但已有一些苗头,家长要关注孩子性格的发展,适时矫正。如嫉妒,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嫉妒情绪严重过度,报复、狂躁的心态可以达到不想活下去的程度,严重扭曲了心灵,扭曲了日常行为,自卑过度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正常发展,带来一连串的性格问题,对孩子一生都有不利影响。

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主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关键是家长要了解一些有关知识、多学习、多关心孩子。

(三十一)认真研究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是原因材施教,家长因材施教就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如果不自己孩子特点是什么,无论花费多大精力,教育都是盲目的,收效不但很小,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常常可以听见家长在议论:某某孩子能识多少字了,某某孩子已经能计算几位数的加减乘除了,如果报纸电视台宣传了某个孩子,家长们又议论一番,每次考试下来,对别人的孩子的情况如何,了解得比别人还清楚,为此一喜一忧,一惊一乍,没完没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