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湿地资源 维护生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支持系统。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湿地的盲目开垦、环境污染及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等,这些威胁造成了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湿地功能的下降。因此,必须加大对湿地保护力度。

湿地具有哪些功能呢?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湿地?其一,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二,湿地因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又被称为“水资源调节器”,具有重要的抗旱防涝作用。其三,湿地是“生物基因库”,孕育并维护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四,对气候变化而言,湿地还是世界上十分重要的碳库资源之一,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更多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认真实施湿地保护工程,进一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并着手编制湿地保护“十二五”规划,加快湿地保护进程,组织开展好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二要强化湿地立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机制。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尽快制定湿地保护的专门法规。同时着力消除制约湿地保护管理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重点研究解决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生态补水等政策和湿地征用占用管理等制度。

三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要树立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理念,积极探索和推广科学保护利用湿地资源的模式和机制,把湿地保护工作推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四要认真履行《湿地公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寻求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机会,为国内湿地保护引进更多资金和先进理念。我国要重视跨界湿地保护工作,特别是关注喜马拉雅高原湿地、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湄公河流域、黄渤海区域等敏感区域湿地保护。

五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只有让更多的人关注湿地、了解湿地,才能调动大家保护湿地的热情。

让我们并肩努力,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进湿地开发与保护工作,努力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福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因材施教发展自我

自古以来,因材施教就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教育者对学习主体进行客观的分析与了解。发挥学习主体自身优势,他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兔子是短跑冠军但不会游泳,这是由它先天条件决定的。而鸭子教练却逼着它学游泳,工夫费了不少,但成效却不大,自己却还不明原因地嚷嚷“成功的90%来自汗水”。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例子。试想,如果那只兔子不但没有学会游泳,反而把跑步的本领也给忘了,那又该怎么办呢?

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但它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自己柔韧性强的特点,还可用作编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用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费力不讨好,别说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样勾起客居者的思乡之情,恐怕仅是自己自娱自乐,也会嫌它声音太粗涩难听了吧。发挥个体的优势,因材施教,辩证客观地看待每个学习主体,而不是一个模板育人办事,这样才能突出每个人的个性,使其成为自己领域中的“爱因斯坦”“毕加索”,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

“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客观分析潜能,才能实现飞跃。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是否继续实行文理分科。作为一名学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每个教育者的美好愿望。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淹没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纠结于散发着感性气息的散文长诗之中,这是多么难以想象。何必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呢,一心期望,只怕最好重要破灭。

发挥主体的优势,展现主体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让我们都成为自己世界的“爱因斯坦”。

低碳经济

问题阐述:

1.改革开放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面临的却是严重恶化,诸如沙化、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等这些环境问题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

2.经济发展加速造成无度的开采,使可利用的能源资源日益稀缺,低碳经济是拯救能源危机的重要方式。

原因分析:

1.从社会角度来讲,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也会下降。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低碳经济。

2.从企业角度来讲,在节能减排目标的指导下,企业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循环经济模式和低碳发展战略,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能够使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3.从国家发展来讲,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区域和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竞争环境。培育低碳竞争力,不仅将为企业或国家突破发展瓶颈提供动力,而且将为处于相对竞争劣势的企业和国家提供发展的后发优势。

解决方案: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各地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组织力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展普查,摸清二氧化碳排放“家底”,科学预测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据此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定位。

2.出台新型产业倾斜政策,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以政策调节手段鼓励企业低碳排放,限制高碳排放,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发展道路。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一是高度重视和鼓励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发工作,并理顺企业风险投资融资体制,支持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二是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多途径地迅速推广和应用;三是要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四是以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为重点,建立清洁能源的发展机制,以不断增强我国碳减排的技术支撑能力,为今后全面、深入开展减排工作提供技术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