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是指:
• “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 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 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的党员。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 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 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第二部分:总述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第三部分:突出表现邓稼先忠厚朴实的人 品风
貌。 第四部分:说明邓稼先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第五部分:具体表现邓稼先默默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高度赞扬和缅怀邓稼先。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文中的小标题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 想党员。”
理解:
•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 “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 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 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 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 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 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 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 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 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还会这么走。 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原文:浩浩 乎!平沙无
“我不能走”
垠,敻不见 人。河水萦
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
带,群山纠 纷。黯兮惨
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 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 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 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 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 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 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 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 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 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 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正音识字:
• 热泪盈眶(kuàng) 可歌可泣 (qì)
• 鞠躬尽瘁 (cuì) 彷 徨(páng huáng)
• 殷红 (yān) 鲜红 (xiān)
• 殷切 (yīn)
鲜为人知 (xiǎn)
•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邓稼先(1924— 1986),中国研制和 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 术领导人,为我国成 功研制原子弹、氢弹 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 重大贡献。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 央军委给他追授了金 质的“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典型场景
2 1
升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1964 年 10 月 16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 子弹。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 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 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 1945年造出了三颗。 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 弹的时间如下: 苏联──1949年8月29日; 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 2月13日; 印度──1974年5月18日。
1967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氢 弹。
中国于1966年12月 28日成功地进行了 氢弹原理试验。 1967 年 6 月 17 日 由 飞 机 空 投 的 300 万 吨级氢弹试验获得 圆满成功。从爆炸 第一颗原子弹到爆 炸第一颗氢弹,中 国只用了2年零2个 月的时间,其速度 是世界上最快的。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 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 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写邓稼先,却为何要概述中国 一百年屈辱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 历史人物。
奥本海默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 海默对比着写?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比较:
职务
国籍
功劳
相当
文化背景
学术水平
性格
不同
奥本海默
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邓稼先 奉献
复杂的人 精神
最不引 人注意
忠厚平实
“纯”
对这两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 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 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中国人就是从 这一天开始 拥有了自己 “铁的脊梁骨”, 挺直了腰板。
邓 稼 杨先
振 宁
杨振宁(1922-), 原籍安徽,西南联合大 学研究生毕业,芝加哥 大学博士,历任芝加哥 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 学院院士。 与李政道合 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 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在粒子物理方面做 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理解:
借古诗文来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并由 此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 牺牲时的心情,从而突出邓稼先坚强的一直,甘 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杨 振 宁 和 邓 稼 先 在 芝 加 哥 大 学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 深厚友谊。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 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 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 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概述百年屈辱历史,引出杰 出科学家邓稼先。
古战场也! 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
常覆三军。 往往鬼哭,
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
天阴则闻! 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
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朗读 百度文库会
• 作者写古代诗文和五四时代的歌曲有 什么作用?
• “也不知道……什么心情?”,“不 知稼先……手头没有颤抖?”写出作 者对邓 稼先的什么感情?
的困难。
悴,风悲日 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
曛。蓬断草 枯,凛若霜 晨。鸟飞不
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下,兽铤亡 幽暗啊悲惨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
群,亭长告 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余曰:“此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