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昆虫与民俗风情
昆虫与民俗风情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昆虫博物馆昆虫频道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婚礼中的吉祥虫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
因为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是人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耐人寻味,常吟常新。
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
如我国拉古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烛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
蜂蜡灯在拉古族人的婚礼中之所以不可缺少,据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有矛盾而不同意他们的婚恋,无奈二人为情爱双双自杀而亡。
后来二人坟上长出一棵七里香花树。
不知为何两家长辈所养的蜜蜂都到这棵花树下来采蜜。
双方家长吃了蜂蜜,又想念起亡故的儿女,悲悔莫及,不约而同来到这棵花树下握手言和了”。
从此往后,晚辈们的婚恋不再受干涉了。
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和美好的象征。
我国的另一少数民族京族人在举行婚礼之日,要有一系列的“歌宴”来欢庆,据说其中最精彩的是“结义歌”,其中男女对唱段“我俩犹如蚕虫,共吃一张桑叶,共一簇草吐丝”(男);“我俩犹如蜜蜂,一在窝内一在窝外(女)”……,将象征婚姻的和和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
千古之恋化作蝶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
也难怪早在14d0多年前梁简文帝就有“复此从风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蚊蝶》)的诗句。
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
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端午节的五毒文化
端午节的五毒文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端阳节。
这个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除了观赏龙舟比赛、吃粽子等传统习俗外,端午节还与五毒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五毒文化是指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在居住环境中饲养五种“毒虫”,以驱邪避疫,保佑家庭平安和健康。
一、五毒文化的历史起源五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相传,在楚国时,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群众闻讯纷纷划舟竞渡,希望能够打捞出他的尸体。
但为了保护尸体免受恶鬼伤害,人们纷纷扔下五毒以驱赶恶魔。
百般大力划舟打捞、吹箫击鼓驱鬼之举网罗众多,而后渐渐演变为现今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形成了五毒文化的传统。
二、五毒的具体内涵五毒即指蜈蚣、蛇、蟾蜍、蜘蛛和蝎子。
这五种毒虫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蜈蚣象征长寿和驱邪;蛇寓意智慧和财富;蟾蜍象征丰收和福气;蜘蛛寓意聪明和富饶;蝎子象征健康和安宁。
人们将这些毒虫放置于家中,以求保佑家人身体健康、平安祥和。
三、岭南五毒文化岭南地区的五毒文化是五毒文化的一个分支,广州、梅州、汕头等地区特别重视端午节的五毒文化。
岭南地区的五毒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即在五毒所放置的容器中还放置了五种草药,以创造适宜毒虫生活的环境。
四、五毒文化的意义和传承五毒文化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传承和信仰。
人们相信放置五毒能够祈祷平安健康,驱邪避疫。
尤其是在瘟疫流行的年代,五毒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守护、辟邪的作用。
同时,五毒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民间信仰、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现代五毒文化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五毒文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人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对于饲养这些毒虫的方式也有所改变。
许多人将五毒放置在做工精美的玻璃容器中,既能观赏这些动物,又不会对它们构成威胁,兼顾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动物保护的考虑。
六、五毒文化的意义和启示五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 蟋蟀的叫法
上海蟋蟀的叫法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蟋蟀的简介
2.蟋蟀在上海的叫法
3.蟋蟀在上海的文化意义
4.蟋蟀的饲养与斗蟋蟀的习俗
正文
1.蟋蟀的简介
蟋蟀,学名 Gryllotalpa,属于直翅目、蟋蟀科。
它们一般生活在地面上或者底层植物的根部,是非常常见的昆虫之一。
蟋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 2.5 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在我国,蟋蟀的分布广泛,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有它们的身影。
2.蟋蟀在上海的叫法
在上海,蟋蟀被称为“促织”。
这个名字源于古代《诗经》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古时,人们把蟋蟀视为一种季节的象征,认为它们的出现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因此,在上海,人们把蟋蟀称为“促织”,意为催促秋天的织布女工。
3.蟋蟀在上海的文化意义
在上海,蟋蟀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斗蟋蟀是上海地区一项传统的民间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每年立秋之后,上海的人们便开始饲养蟋蟀、斗蟋蟀,这项活动已成为上海民间的一项传统习俗。
斗蟋蟀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蟋蟀的饲养与斗蟋蟀的习俗
在上海,蟋蟀的饲养和斗蟋蟀的习俗有着一套独特的方法。
首先,人们在立秋之后开始捕捉蟋蟀,一般选择体型较大、色泽鲜艳、鸣声响亮的个体。
捕捉到蟋蟀后,需要精心饲养,为它们提供合适的食物和环境。
斗蟋蟀时,双方选出各自的蟋蟀进行对决,胜利者将获得荣誉和奖励。
这种活动既能锻炼人们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能增进人际交往和民间友谊。
昆虫文化
摘要:利用昆虫或其他产品为原料作为饮料:蜂蜜在很多人群众多很流行,老人小孩都很爱喝,在爱喝的同时还可以对胃和其他器官进行护理。
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有养蜂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蜜蜂也是授粉昆虫,所以对农业也有很好的促进。
我国不仅是养蜂,食用蜂蜜最多的国家,也是饲养蜂蜜最多的国家,大约拥有600多万箱蜂群。
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提取蜂毒来治疗人体的风湿等疾病。
所以,发展昆虫业是很好的一项事业。
关键词:昆虫,文化,艺术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学习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是昆虫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使者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
然而,正从前对是这小小之虫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文化使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
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捕捉到昆虫的踪影。
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
昆虫的营养价值:昆虫是人类向自然界摄取蛋白质的途径之一,据记载:从古时,在人民生活困难的时候,就主要使用昆虫。
目前在世界贫穷的国家:如非洲,尼泊尔,埃塞俄比亚等均以昆虫和草根为生,昆虫已成为他们的重要摄取脂肪,蛋白质的途径。
从营养价值来看,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干虫体的含量高达百分之30~百分之70而且由20多种重要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与动物无法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和儿童必须的2种氨基酸,干的蝉含有百分之72,蚂蚁含百分之42,黄蜂含百分之81蟋蟀含百分之65,并且昆虫还含有丰富的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
其脂肪中百分之85为软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易被人体所吸收。
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由于昆虫数量多,繁殖多,可以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所以即使大量捕捉也很难造成生态破坏,并且很多国家的养虫业很发达。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摘要:中国古代昆虫文化,就属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昆虫文化,它虽然没有哲学那样深奥,不像文学那样富于光彩,但它深深扎根于民间,表现在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以自己的质朴特色,同样深刻地传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民俗意识和审美观念,凝聚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容。
本文主要探求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昆虫与文学、昆虫与绘画、昆虫的崇拜、昆虫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前言:世界各地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
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一)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利用昆虫资源的实践中,深受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有关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
晋干宝《搜神记》记载马头娘(即蚕神)的神话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碟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神化传说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向往。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则记述了一书生因醉入梦的大槐安国,乃是大槐树下的一蚁穴的梦化故事。
《庄子》记载了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
上述神话与传说故事,表明了古代人们对昆虫的崇敬之情,基于宗教之信仰而加以崇拜之。
(二)昆虫与文学昆虫自古就是古代文学描述的重要题材,尤其是诗词歌赋中的咏颂昆虫的作品数量极多,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描述昆虫,此外“螓首蛾眉”、“蚕月条桑”、“蜎蜎者蠋”等,都是描写昆虫的著名诗句。
论中国的昆虫文化(一)
论中国的昆虫文化(一)摘要]本文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虫文化现象。
有关昆虫的物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昆虫的食用、昆虫的药用、昆虫的养殖、虫害的防治等方面;有关昆虫的精神文化层面主要由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昆虫与文学、昆虫与绘画、昆虫的崇拜、昆虫与民俗等构成。
关键词]昆虫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本文对此进行概述。
一、物质文化方面昆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最早应该是发生在物质领域,是对昆虫资源的利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昆虫的食用据古代传说早期先民过着“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1]等饮血茹毛的艰苦生活,这里就应当包括对昆虫的食用。
在殷周时期昆虫就是当时上层人享用的食品。
《周礼.天官》有“祭祀,……蚳以授醢人”、“腵修蚳醢”的记载,“蚳”是指蚁卵,“蚳醢”是指用蚁卵制成的蚁子酱,说明周代已有昆虫食品蚁子酱。
《周礼》还记载蝉和蜂是当时帝王宴席的美味。
自此之后,昆虫则是历代人美食的佳品。
汉魏六朝时除仍食蚁、蝉外,还食用蝗、桂蠹、绀蝶和蛴螬等。
《汉书.南粤王传》记载当时南粤王赵佗的贡品就有桂蠹,唐代人颜师古称“此虫食桂,故味辛,而渍之以蜜食也。
”蛴螬即地蚕,白色,甚肥嫩,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称其可“杂猪蹄作羹”。
唐宋时人还食用蟠虫、天虾等昆虫。
元明时期食蚕蛹、蜻蜓、蝗虫等,元吴瑞《食用本草》称“缫丝后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儿。
”《云南志》载“澜沧、蒲蛮诸地,凡土蜂、蜻蛉、蚱蜢之类,无不食之也。
古代文学昆虫文化影响
古代文学昆虫文化影响古代文学中的昆虫文化影响在古代文学和文化中,昆虫常被用作象征和隐喻,它们的形象和行为经常被用来表达各种情感、行为和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本文中,将探讨古代文学中昆虫文化影响的几个方面。
一、昆虫与自然中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中,昆虫是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一类生物。
古代作家常常用昆虫来描绘自然的生命力,特别是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
例如《庄子》中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蝴蝶变成了一个梦中的人,他身在梦中,不知道他是谁,只觉得他是一只蝴蝶。
庄子通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自然界的生命力是无法捉摸,不可估量的。
同样地,古代文学中的昆虫也同样体现了这种自然的生命力。
例如,在《离骚》中,作者屈原用萤火虫来形容他心中的思绪和情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灯春夜萤。
”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感觉非常生动,读者不难想象在沉寂的夜晚里,一盏孤独的灯笼和一只萤火虫相互映照,给人一种安静而又悲壮的氛围。
二、昆虫与生命的循环在古代文学中,昆虫也常用来表达生命的循环和轮回。
许多昆虫的生命都是短暂的,它们的生命在夏花和蝴蝶般的短暂中消耗,但也因此,它们充分体现了生命在不断循环的这一点。
例如,在《诗经》里面有一首《关雎》,其中的鸳鸯和蝴蝶就是东方文学中常用的两个寓言形象。
鸳鸯和蝴蝶分别代表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和爱情的短暂,不可持久的命运和生命循环。
三、昆虫与人性和社会问题除了作为象征和寓言,昆虫文化还揭示了人性和社会问题。
古代作家常常把昆虫的行为与立场上的善恶相联系,以展示人的社会行为和道德品质。
例如,《庄子》中的“沧海龙吟”,讲述了龙与蛇的思想和行为的冲突。
龙代表着正义和广阔的观念,而蛇则代表着狭隘和自私。
《庄子》通过龙和蛇的故事,给我们一个道德寓言:做一个善良和正义的人,我们必须超越自己的小我,超越个人的狭隘和私心,迎接广大的天地。
再例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常常被描绘成一个蝶子。
所以,当她死后,她的形象就变成了一只飞回天堂的美丽蝴蝶。
中国蝗文化
中国蝗文化中文摘要:以蝗虫入诗可以追溯到《诗经》, 经过朝代的更替, 蝗诗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文章将从巫文化、天人感应的儒家文化、官逼民反的政治文化和和谐的生态文化四个方面来探讨蝗虫文化。
前言:蝗虫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害虫,它的大量繁殖对农业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的蝗灾,对老百姓而言是苦不堪言。
但是蝗虫是一个古老的生物,由蝗虫引发的文化是数不胜数,中国的蝗文化由来已久。
一、古书中的蝗虫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蝗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还老的生物。
当最早的文学式样之一诗歌出现的时候,描写蝗虫的诗也随形而至,从此在诗史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诗经》中多次提及蝗虫等昆虫,如《小雅·大田》有“去其螟螣,及其蝥贼,无害我田稚”句,《大雅·桑柔》有“降此蝥贼,稼穑卒痒”句,螟、螣、蝥、贼都是危害农作物的昆虫。
纵观古籍史书和方志的有关蝗虫的记载,凡称蝝的,主要都在先秦时期,秦汉以后即称蝗或飞蝗,少数称蝗蝻,绝少称蝝。
因为蝗虫是害虫,所以描写蝗灾基本上是蝗诗的重点。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蝗诗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如陶潜的《怨诗行》: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如果皇帝圣明,实行仁政,那么灾蝗就会绝息,雨水充足,五谷丰登,天下就会太平。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对人们的深刻影响。
诗歌发展到唐宋已经到了鼎盛时期,相应蝗诗的数量也剧增。
其中不乏大家之作,如白居易的《捕蝗》: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
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
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唐代的蝗诗,已不再是单纯的写蝗灾了,而是将捕蝗、灭蝗的主题鲜明的凸现出来。
《旧唐书》中记载的玄宗初期的姚崇灭蝗是唐代最卓有成效的一次灭蝗运动。
唐代的蝗诗给我们展示了唐人对灭蝗思想的认识的一个发展过程。
宋代的欧阳修有《答朱采捕蝗诗》、米芾的《答邻县驱蝗诗》最有意思,米芾驱捕蝗虫遭邻县不满,邻县致书米芾谴责其将蝗虫逐入他的县境,米芾复诗曰:“蝗虫本是飞来物,天遣来为百姓灾。
中国昆虫文化
中国昆虫文化
《有趣的中国昆虫文化》
嘿,咱今天来聊聊中国昆虫文化。
你们知道吗,我小时候啊,有一次特别神奇的经历。
那时候我在老家的院子里玩儿,突然就看到一只特别漂亮的蝴蝶,哇,那翅膀五彩斑斓的,就像一幅会动的画一样。
我当时就被吸引住了,眼睛跟着它转啊转。
这只蝴蝶一会儿飞到这边的花丛上停一停,一会儿又飞到那边的树叶上歇歇脚,我就像个小尾巴似的在后面跟着。
我看着它在花间穿梭,那姿态优雅极了,感觉它就像是一个花中的仙子在翩翩起舞呢。
我当时就想啊,这蝴蝶可真神奇,怎么就能长得这么好看呢。
后来我才知道,在中国文化里,蝴蝶可是有着很多寓意呢,代表着美好、吉祥啥的。
你说这小小的昆虫,居然蕴含着这么多文化。
再想想,中国昆虫文化那可真是丰富多样啊。
像什么蝉,古人觉得它能代表高洁;还有萤火虫,晚上一闪一闪的,多有意思。
这些昆虫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小生灵,更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呢。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只漂亮的蝴蝶,它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昆虫的魅力和中国昆虫文化的奇妙。
这就是中国昆虫文化,充满了趣味和惊喜,就像一个等待我们去探索的神秘宝藏一样。
怎么样,中国昆虫文化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昆虫文化厅解说词
昆虫文化厅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最能体现人与昆虫渊源的丝绸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是半个蚕壳,它距今已有5600多年,这张丝绸残片距今也已经有4700年的历史。
到了唐代,中国丝绸被运往欧洲,走向世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让欧洲人爱不释手,它在古罗马甚至与黄金等价,但有趣的是,当时的欧洲人并不知道丝绸来自哪里,他们以为那长长的丝是从一种神奇的树上长出来的。
几百年后,欧洲人终于明白蚕丝是蚕从口中吐出来的,这让他们十分惊讶。
这就是丝绸文化,她最能体现昆虫文化,接下来我们继续了其他昆虫文化。
从古到今,以昆虫为对象制作的工艺品不计其数。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件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名为《梁祝凤蝶》,这种凤蝶飞起来特别轻盈优美,夏秋时节蝴蝶双双在一起飞舞,人们又联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所以凤蝶也被人们称为梁祝凤蝶。
展柜中比较珍贵的还有巴西闪蝶蝶翅组成的圆形图案镜盘、汉代青白玉口含蝉、春秋战国青铜蜜蜂吸露带钩、青铜蝉鼎和蝶翅画《孔雀开屏》。
与昆虫有关的绘画作品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人的《晴春蝶戏图》,图中有15个蝴蝶,一只胡蜂。
画里各色蛱蝶,翩翩飞舞于空中,虽不见花,却好像能闻到百花香味。
与昆虫有关的节日也有100多个,吃虫节、捉蚂蚱节、蚂螂节等等,可以说每个节日都是一个优美的传说,一副动人的画卷。
斗蟋蟀和畜养鸣虫是两项极有趣味和吸引力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这边就是养鸣虫的器具。
远古时代,人类对鸣虫就有认识,蝉声叫,意味着夏天到了,蟋蟀叫意味着秋天来。
大家看图片上有甲骨文中的“夏”字,形似蝉,而秋字形似蟋蟀。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与昆虫有关的成语、谚语也不少,典型的如:“螳臂挡车、蜻蜒点水、飞蛾扑火。
与昆虫有关的诗句,如:王维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谢逸的“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
昆虫与中国文化发展 2
昆虫与中国文化发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拥有更古老资格的生物。
人类的历史不过三百万年尔耳,但昆虫已出现于世界上三亿四千万年了;并且它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了。
不过,它作为一个文化融入到人类社会中,则应该是一件比较晚的事了。
人类与昆虫的渊源该追述到原始社会了。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昆虫作为一种可食,数量众多又易捕捉的生物,可想而知必然受到人们追捧!在那样一个物质需求决定社会关系的时代,昆虫和人类最早的接触毫无疑问是发生在物质领域。
据古代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当大型动物等因天灾等自然原因而匮乏之时,昆虫必然更加受人们重视。
自此,昆虫便进入人类的饮食文化中,并随后又有昆虫的捕捉技术、烹调技术的相应发展。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从人们进行农耕火种开始,农业生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便逐步凸显。
特别是在工商业不甚发达的早期社会阶段,农业是一个家庭收入的近乎全部来源,与个人温饱、生存问题密切相关。
昆虫与我国早期农业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养殖业方面的古代养蚕。
随之发展起来一套十分有体系的蚕桑文化,在蚕桑文化中的部分内容甚至还解决了昆虫学上的一些难题:例如,我国蚕农对八代蚕的培养解决了昆虫学上的滞育问题;2、虫害防治方面的蝗灾治理。
封建时期的农业生产在受天灾威胁以外,还经常因昆虫虫害而导致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尤其是蝗虫虫害。
因此我国各朝各代都十分注重灭蝗治蝗,形成了中国历史的一个独特文化。
物质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精神层面的建设,昆虫的足迹逐渐进入了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中。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昆虫的吉凶兆及图腾崇拜。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在怀有对粮食产量的强烈期盼之下,除了自身努力耕作、研进生产方式以外,只能无助且依赖的寄希望于上天神灵。
其中也必然包括着昆虫的神化,如蚕神等。
而相反的,蝗虫则被认为是极凶之兆。
关于蝈蝈的神话故事
关于蝈蝈的神话故事蝈蝈是一个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小昆虫。
它们以其独特的呼鸣声和美丽的舞姿闻名于世。
对于许多文化而言,蝈蝈都是一种象征着好运、幸福和繁荣的生物。
在神话和传说中,蝈蝈有着各种角色和形象,下面我们就来探索关于蝈蝈的一些神话故事。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蝈蝈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
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名叫“虫民”的国家,居住着各种昆虫。
这个国家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比赛,比赛的主角就是蝈蝈。
为了准备比赛,蝈蝈们会花费数月的时间来学习音乐、修炼歌喉。
他们通过用自己的翅膀振动发出嘹亮而动听的声音来争夺冠军。
有一年,一只名叫“清音”的蝈蝈参加了比赛。
清音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勤奋的蝈蝈,他不仅会演奏乐器,还擅长歌唱。
他每天都会起早贪黑地练习,用心感受自然的声音,并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当比赛开始时,清音表演了一首独特而动人的乐曲,他的音乐小天地里充满了欢乐和和谐。
最终,清音不仅赢得了比赛的冠军,还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和热爱才能获得成功。
正因为他们对音乐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奉献精神,蝈蝈们才能创作出动听的音乐,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
另外,在希腊神话中,蝈蝈在某些故事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据说,在古代希腊人的心目中,蝈蝈被认为是音乐女神阿波罗的使者。
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的音乐与艺术之神,他会经常借助蝈蝈的声音来传达他的旨意和启示。
在一则著名的故事中,有一位名叫“莉拉”的女性。
她因为她独特的歌喉而闻名于世。
莉拉的歌声是如此美妙,以至于她甚至能够使万物沉醉其中。
过去,莉拉曾被一个邪恶的魔法师所迷惑,他利用自己的黑暗魔法将莉拉变成了蝈蝈。
从此以后,莉拉只能以蝈蝈的形态存在,但她依然能够通过她嘹亮的歌声与世界沟通。
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意义,即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
蝈蝈成为了一个中间人,帮助那些渴望用音乐表达自己情感和灵魂的人们。
莉拉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音乐是一种与形态无关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语言。
春秋蝉的寓意和象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春秋蝉的寓意和象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蝉是一种昆虫,有着独特的生命周期和引人注目的叫声。
它们在我们的文化中常常被用作象征性的符号和意象。
本文将探讨春秋蝉的生命周期与春秋变化的联系,以及蝉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春秋蝉是指那些在春季和秋季孵化并成长的蝉。
它们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卵通过孵化成为幼虫,幼虫通过多次蜕皮生长,并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钻入土壤变成蛹。
在蛹的阶段,它们经历着内部的转化和生长,最终蜕变成为成虫。
而春秋的季节变化也是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循环,每个季度都有不同的气候和景色变化。
因此,春秋蝉的生命周期与春秋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春秋蝉在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蝉的叫声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夏季的代表。
在闷热的夏天,蝉的鸣叫声常常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这种叫声不仅让人产生了夏天的感受,还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繁荣。
其次,蝉在中国文化中也被赋予了延年益寿的寓意。
因为蝉在土壤中度过了很长时间的蛹期,最终才能成为美丽的成虫,所以人们常常用蝉来比喻长寿和长命。
此外,蝉还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即使身处艰难的环境中,蝉仍然能够不畏困难地生存下来,在枝头上高歌短鸣。
综上所述,春秋蝉的生命周期与春秋变化有着一定的联系,而蝉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
通过探讨春秋蝉的寓意和象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蝉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文章的整体架构和组织方式,方便读者了解文章的逻辑布局和内容安排。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1.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 1.1 概述: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春秋蝉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背景,引发读者对春秋蝉的兴趣。
-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即本章内容,将详细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结构,帮助读者理清思路。
- 1.3 目的:明确本文的目的,可能是探讨春秋蝉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或者是传达作者个人观点等。
与昆虫有关的节日和民俗风情
与昆虫有关的成语:螳臂当车,金蚕脱壳,张良蚁计,飞蛾投火,猬锋螗斧,无头苍蝇,噤若寒蝉,作茧自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昆虫与民俗风情:(1)婚礼中的吉祥虫。
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
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耐人寻味,常吟常新。
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
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
(2)千古之恋化作蝶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
也难怪早在14d0多年前梁简文帝就有“复此从风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蚊蝶》)的诗句。
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
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
曾令多少耳闻目睹过这一作品的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地祝福。
在国外西方一些国家,人们在婚礼上有的用蝴蝶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蝴蝶的绚丽多彩和阿娜多姿常给喜庆之日增添了美好的瑕想和欢乐的气氛,是将神话、宗教、民族与欢庆融为一体的集中体现。
昆虫与节日文化:(1)蚂螂节蚂螂节是贵州省盛宁县红岩一带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十五举行,节期共4天。
据当地人的传说,这里的布依族人以前居住在湖北的蓟州、湖广一带,他们曾拥有稻田万顷。
有一年发生了蝗灾,开始人们用锣鼓吓,蝗虫根本不怕,他们又用石头砸,虽然赶走了部分蝗虫,但稻谷也被打坏。
后来,有人提议用稻草扎成草球,站在稻田两端用草球对打,遂将蝗虫赶走,使当年稻谷获得丰收。
从此他们就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节日中象征性地用草球“逐赶蝗虫”,以为这样新年中蝗虫就不会成灾了。
昆虫与民俗文化
昆虫与民俗文化昆虫与民俗节日蚂螂,即蝗虫,由于它大发生时蔽日遮天,顷刻间即食田禾遗尽,被古人认为是“神虫”,是天上的马上凡变成,故又有“天马”之名。
蚂螂节是贵州省盛宁县红岩一带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十五举行,节期共4天。
据当地人的传说,这里的布依族人以前居住在湖北的蓟州、湖广一带,他们曾拥有稻田万顷。
有一年发生了蝗灾,开始人们用锣鼓吓,蝗虫根本不怕,他们又用石头砸,虽然赶走了部分蝗虫,但稻谷也被打坏。
后来,有人提议用稻草扎成草球,站在稻田两端用草球对打,遂将蝗虫赶走,使当年稻谷获得丰收。
从此他们就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节日中象征性地用草球“逐赶蝗虫”,以为这样新年中蝗虫就不会成灾了。
在明初洪武年间,布依族的祖先随军征伐至黔,并在盛宁一带定居下来,打蚂螂的习俗也带入贵州。
后来打蚂螂逐渐变成一种节日娱乐活动。
现在每逢节日,年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前来参加打蚂螂球比赛。
蜂炮节蜂炮是爆竹的一种,由上万支冲天炮连接制作而成,形式多样,它燃放时似黄蜂出巢,煞是热烈迅猛。
蜂炮节是我国台湾盐水一带汉族人民的节日,每年正月十五举行。
此节不仅与蜂相连,而且与蚊子相关。
盐水是台湾省急水溪畔最大的河港市镇,当地水域多,气温较高,是蚊虫、苍蝇孳生与繁殖的理想环境。
当郑成功在台南登陆后,盐水镇日渐繁荣,但这里的人们还是年年遭受疟疾、瘟疫的肆虐,数十年间使人丧生无数,人们均以为是鬼怪作祟。
有一年元宵节,乡民们请求镇上武庙的“关帝爷”出巡绕境,同时大放蜂窝般的烟花爆竹,以助声威,驱鬼逐邪。
经过连续三天一闹,结果疟疾和瘟疫自此以后竟然绝迹了,由于当年燃放的爆竹主要是蜂炮,盐水人以后每年正月十五便用疯狂的蜂炮祭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蜂炮节。
至今180 多年来,一直保留着这一习俗。
昆虫与民俗风情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
因为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是人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二月二“咬虫”——淳朴的关中民俗
二月二“咬虫”——淳朴的关中民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关中农村,每每过罢年(关中人习惯是把春节叫做“年”),饥肠辘辘小伙伴们,都非常期盼的一件事情就是“咬(读做niao)虫”,咬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吃炒豆。
曾经的缺吃少穿,能吃的东西都是人们的渴盼,更何况是经过爆炒的豆类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嘴里嚼着喷香扑鼻的豆儿,享受着那嘎嘣脆的响声,大家期盼的着实是当年最渴求的日子,这就是农历的二月初二这一天。
——黄豆(关中方言毛豆子)炒熟的样子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个又称作“龙抬头”的二月二,天气明显变暖阳气上升的日子习俗多了去了,小编就说说大美关中农村咬虫的习俗。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每位关中人打记事开始,遇到咬虫的日子,既就是家里再穷,母亲哪怕是炒一小碗玉米,也要为自己的孩子们,撑起这个传统日子的淳朴习俗,因此对二月二的醇美记忆,那都是刻骨铭心的绝美的牢记。
哪怕是还不会撤风箱的小伙伴,妈妈一个人烧锅炒豆的时候,当玉米豆因为爆炒开始散发出醇香的气味时,不知道是谁家的野猫先“喵喵”的爬在窗台馋得叫起来时,妈妈就开始用扫案笤帚把儿在锅里搅起来,“嘣”的一声,一颗开花的玉米飞出锅外,馋猫一下子就捉住那颗调皮玉米豆,飞也似的跑得不知了去向。
望着叼着第一个开花的玉米豆远去的野猫,只能是生出羡慕嫉妒恨的心情,只好无奈地咽着唾沫、眼巴巴的想象着野猫贪婪的首先品尝玉米豆的情形。
妈妈这时停止搅动,盖上锅盖继续烧一把锅下的火,只听见锅里边哔哔啵啵的响声一片,不时地还有打着锅盖的响声,香味更加浓郁,吃完第一颗玉米豆的野猫,又回到了窗台叫开了。
一会功夫,妈妈揭开锅,腾天的白雾伴随着炒玉米的浓香弥漫了整个厨房,听着馋猫闹心的叫声,看着经过爆炒变作玉米花的一大碗玉米豆出锅,迫不及待地把玉米花抓到手,又被烫得放回碗去的情景,还有人记得吗?妈妈们这时总会一边用扫案笤帚扇着盛豆的碗,一边哄着宝贝们等会再吃,不一会,一人一把玉米花咬着的世界出现了,被小伙伴们香甜地咀嚼着,那个年代饿肚子的小伙伴们,感觉这玉米花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宝贝,没有蹦开花的玉米豆非常的硬,每个人就留着第二天吃,即便是炒糊的玉米豆,都会被大家吃掉、没有一颗的剩余。
简析中国昆虫节日文化现象
简析中国昆虫节日文化现象摘要:本文从中国昆虫节日类别、时间分布、节日昆虫种类及中国典型昆虫节日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有关昆虫的节日文化现象。
阐述了昆虫对古代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中国昆虫节日;昆虫节日现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本文将简述人类节日文化中有关昆虫的节日文化现象。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稳健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财富。
透过五彩缤纷的文化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质是农业发展过程的长期沉淀。
从吃到穿,从用到玩,从封建到迷信,从时岁到庆典……处处与农有缘。
“种田防三害,水旱与虫灾”,从这一不算太古老的谚语中我们可以管窥昆虫对人们生活影响之一斑。
在我国西南边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人到勐腊,九人难回家。
”描述的是就社会,勐腊县由于蚊虫孽生而常致疾病流行,到此的商贾与路人打部分会染病身亡。
不仅蚊虫扰人吸血传病,苍蝇、跳蚤、臭虫等也会威胁人类的健康,甚至毁灭一个国度的文明。
当然,事物总有两方面,不少昆虫则是人类的好伙伴。
春蚕吐丝,使人们有了舒适美观的衣服;蝴蝶传粉,保证了瓜果的香甜;瓢虫、草蛉等帮助我们消灭害虫;蜣螂、埋藏甲等默默地清扫着山野田园;科学家从倾听和龙虱身上找到了飞机和潜艇的改进方案,从果蝇的唾腺中发现了许多生命的奥秘而发展了生物遗传学……延续了3亿多年的昆虫约占全球生物物种的一半,这些小精灵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昆虫不仅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同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憩相连。
无数文人墨客把昆虫引入其诗词画卷,几多艺术家从蝶舞蝉鸣中得到创作的灵盖;蚕丝连起东亚与西欧,蝴蝶盛会引来不同肤色的朋友……昆虫文化学就是专门研究昆虫对人类社会活动影响的学科,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昆虫学园地中的交汇区域。
文化昆虫及其研究进展..
2.节日
昆虫节日是与昆虫有关的节日之简称。由于昆虫与人们生活的各方 面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昆虫节日非常丰富。仅在中国,与昆虫有关 的节日就有44个,如蚂螂节,吃虫节,撵虫节,青虫会,捉蚂蚱节 等。 蚂螂节:是贵州省盛宁县红岩一带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此节可 能是受汉年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十五日举行,节期共族人过年的影响 而产生。据当地人的传说,这里的布依族人以前居住在湖北的蓟州、 湖广一带,他们曾拥有稻田万顷。有一年发生了蝗灾,开始人们用 锣鼓吓,蝗虫根本不怕,他们又用石头砸,虽然赶走了部分蝗虫, 但稻谷也被打坏。后来,有人提议用稻草扎成草球,站在稻 田两端 用草球对打,遂将蝗虫赶走,使当年稻谷获得丰收。从此他们就在 正月初一至初三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节日中象征性地用草球“逐赶 蝗虫”,以为这样新年中蝗虫就不会成灾了。 在明初洪武年间,布 依族的祖先随军征伐到黔,并在盛宁一带定居。
5. 服饰文化
古人多以刺绣的形式 将蝴蝶等昆虫表现在 丝绸等服饰上。
宋朝词人张也在《醉 垂鞭》中曾描写道: “双蝶绣罗裙,东池 宴,初相见”,描述 了宋代女子绣服上双 蝶飞舞的图案。现代 人的服饰上印有各种 色彩斑斓的蝴蝶样式。
游》,意与《庄周梦蝶》相同,常作为其引序。戏曲越剧《梁山伯
与祝英台》的结尾以男女主人公化为一对蝴蝶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故事写成的一曲《梁祝》,感动了全
世界不知多少人。其中“化蝶”一段的旋律更是优美动听,感人肺
腑。
三.昆虫中的民俗风情
1.斗蟋文化:斗蟋蟀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清代时,活 动益发讲究,先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 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 如赤、赤不如黄”。
二.昆虫中的艺术
1. 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摘要】昆虫是动物世界里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生存适应能力最强的类群。
这类低等动物似乎有着极高的“智商”,有些昆虫同样有着复杂的社会组织。
昆虫同时又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不论养是有益的经济昆虫,还是有害的害虫等,在任何时空上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乃至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民俗文化取材于昆虫。
【关键词】昆虫节日民俗成语文化
【正文】
一、昆虫与成语
成语是由汉语丰富多彩的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或短句构成的。
我国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作为语言主体的汉语历史悠久,所以成语也特别多。
鉴于昆虫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成语的形成中,昆虫必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昆虫有关的成语有螳臂当车、飞蛾扑火、作茧自缚、断肢自救、无头苍蝇、噤若寒蝉、蚍蜉撼树、螓首蛾眉、蛾附蜂屯、蝇头小利等等。
因字数限制,下面列举两例细说。
1、作茧自缚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
比喻人作事原来希望于自己有利,结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
也比喻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唐代白居易:“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宋代释道原:“声闻执法坐禪,如蚕丝自缚。
”郭沫若《波斯诗人我默伽亚谟》:“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作茧自缚,终而至于发狂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
”
但是事实上蚕儿“作茧自缚”并非出于自讨苦吃,而是保护没有自卫能力的“蛹宝宝”安全渡过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静止阶段。
2、断肢自救
这是比喻為了逃避敌人的危害,可断其肢体而救得性命。
这种现象在双翅目大蚊科昆虫中比较普遍。
大纹的腿又细又长,非常醒目,抓住或碰到后很容易脱
落,而虫体本身并不会受到伤害,却可借机逃走。
当青蛙看到垂吊著的大蚊时,便猛然跳起,张嘴伸出长舌捕住大蚊。
本想享受一顿美餐,哪知卷入口中的只是一条细细的大腿。
原来大蚊受到突如其来的攻击,便断肢自救,逃之天天了。
昆虫中有不少种类能产生一种对不利环境的抗性行为。
人发现蚊、蝇、蝶蛾类足上的跗节是杀虫药剂DDT极易通过的部位,接触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脱落而免于一死。
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残体自卫”。
由此可见,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围城的词组或是典故性的,更多的是人民口中常说的习用语。
如《蝶粉蜂黄》,出自李商隐《酬催人早挴有赠兼示之作》:“废除拂胸资蝶粉,几时深额籍蜂黄。
”后即以粉蝶蜂黄称妇女装扮笑容。
虽然与昆虫有关的成语现仅200余条,与近18000条的成语总数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但由此已可见昆虫对人类的语言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影响。
二、昆虫与民俗风情。
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1、婚礼中的吉祥虫
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
因为蜜蜂可酿密、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蚕,是人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
如我国拉古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
据说源于一个苦老的传说:“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有矛盾而不同意他们的婚恋,无奈二人为情爱双双自杀而亡。
后来二人坟上长出一颗七里香花树。
不知为何两家父辈所养的蜜蜂都到这棵花树下来采蜜。
双方家长吃了蜂蜜,又想念起故亡的儿女,悲悔莫及,不约而同来到这棵花树下握手言和了。
”从此往后,晚辈们的婚恋不再受干涉了。
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同美好的象征。
婚礼中的吉祥虫将象征婚姻的和和
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
2、千古之恋化作蝶。
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
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
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
曾令多少耳闻目睹过这一作品的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地祝福。
在国外西方一些国家,人们在婚礼上有的用蝴蝶标识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蝴蝶的绚丽多姿和婀娜多姿给喜庆之日整天了美好的瞎想和欢乐的气氛,是将神话。
宗教。
民族与欢庆融为一体的集中体现。
实际上,昆虫和我们的文化有很多方面相关,比如我们现代的节日当中、习俗当中,还有很多印有昆虫的烙印。
江南蚕乡养蚕的风俗,从人生到人死都和蚕是相关的,我们在四川的南充,现在要过丝绸节,这也和养蚕相关的。
我们中华民族目前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流传最广的文化之一。
其中昆虫文化很多的方面,特别是古代的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
因此,我们了解昆虫文化,对于我们建立新的民俗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见,昆虫文化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中国民俗;中国传统民俗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昆虫文化。
两者在交融中发展,在碰撞中与时俱进。
三、昆虫与节日文化
昆虫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害虫的防治、益虫的利用、玩虫的鉴赏等对中国认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根据目前的研究,仅与昆虫有关的节日就多达100多个,如此多样的中国昆虫节日而年华在国际文化昆虫学黄总无疑是一支艳丽喜人的鲜花。
1、蚂螂节节
蚂螂节是贵州省盛宁县红岩一带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十五举行,节期共4天。
据当地人的传说,。
有一年发生了蝗灾,开始人们用锣鼓吓,蝗虫根本不怕,他们又用石头砸,虽然赶走了部分蝗虫,但稻谷也被打坏。
后来,有人提议用稻草扎成草球,站在稻田两端用草球对打,遂将蝗虫赶走,使当年稻谷获得丰收。
从此他们就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节日中象征性地用草球“逐赶蝗虫”,以为这样新年中蝗虫就不会成灾了。
在明初洪武年间,布依族的祖先随军征伐至黔,并在盛宁一带定居下来,打蚂螂的习俗也带入贵州。
后来打蚂螂逐渐变成一种节日娱乐活动。
现在每逢节日,年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前来参加打蚂螂球比赛。
2、烫虫
烫虫是畲族群众的节日,在农历立春之日。
立春前家家户户者会砍来大捆的樟树枝晒干,待到立春那天,将屋内和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把晒干的樟树枝抱到庭前或厅堂中燃烧。
小孩子们围着火堆又跳又喊,把樟树枝不断地投入火堆,火烧得越旺越好。
畲族人相信,烧樟树枝条可以驱邪气,当年屋里就不生毛毛虫,所以,此节叫“烫虫”。
孩子们跳着喊着烧旺火,也是希望当年有个好收成,故此节又叫“蹚春”。
与昆虫有有关的节日,多半寄予人们向往丰收、和睦、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纯朴、自然的追求。
人们通过它向来年期盼丰收,为烦恼与忧愁画上句点。
昆虫节日符号已经深深刻进中华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点点滴滴中。
四、小结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
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捕捉到昆虫的踪影。
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昆虫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昆虫虽小,但是它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
面。
昆虫文化,它虽然没有哲学那样深奥,不像文学那样富于光彩,但它深深扎根于民间,表现在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以自己的质朴特色,同样深刻地传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民俗意识和审美观念,凝聚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容。
【参考文献】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陈振耀
《中国昆虫节日文化》彩万志
《昆虫文化与鉴赏》顾茂彬陈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