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摘要】昆虫是动物世界里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生存适应能力最强的类群。这类低等动物似乎有着极高的“智商”,有些昆虫同样有着复杂的社会组织。昆虫同时又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不论养是有益的经济昆虫,还是有害的害虫等,在任何时空上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乃至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民俗文化取材于昆虫。

【关键词】昆虫节日民俗成语文化

【正文】

一、昆虫与成语

成语是由汉语丰富多彩的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或短句构成的。我国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作为语言主体的汉语历史悠久,所以成语也特别多。鉴于昆虫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成语的形成中,昆虫必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昆虫有关的成语有螳臂当车、飞蛾扑火、作茧自缚、断肢自救、无头苍蝇、噤若寒蝉、蚍蜉撼树、螓首蛾眉、蛾附蜂屯、蝇头小利等等。因字数限制,下面列举两例细说。

1、作茧自缚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人作事原来希望于自己有利,结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也比喻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唐代白居易:“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宋代释道原:“声闻执法坐禪,如蚕丝自缚。”郭沫若《波斯诗人我默伽亚谟》:“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作茧自缚,终而至于发狂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

但是事实上蚕儿“作茧自缚”并非出于自讨苦吃,而是保护没有自卫能力的“蛹宝宝”安全渡过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静止阶段。

2、断肢自救

这是比喻為了逃避敌人的危害,可断其肢体而救得性命。这种现象在双翅目大蚊科昆虫中比较普遍。大纹的腿又细又长,非常醒目,抓住或碰到后很容易脱

落,而虫体本身并不会受到伤害,却可借机逃走。

当青蛙看到垂吊著的大蚊时,便猛然跳起,张嘴伸出长舌捕住大蚊。本想享受一顿美餐,哪知卷入口中的只是一条细细的大腿。原来大蚊受到突如其来的攻击,便断肢自救,逃之天天了。

昆虫中有不少种类能产生一种对不利环境的抗性行为。人发现蚊、蝇、蝶蛾类足上的跗节是杀虫药剂DDT极易通过的部位,接触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脱落而免于一死。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残体自卫”。

由此可见,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围城的词组或是典故性的,更多的是人民口中常说的习用语。如《蝶粉蜂黄》,出自李商隐《酬催人早挴有赠兼示之作》:“废除拂胸资蝶粉,几时深额籍蜂黄。”后即以粉蝶蜂黄称妇女装扮笑容。

虽然与昆虫有关的成语现仅200余条,与近18000条的成语总数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由此已可见昆虫对人类的语言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影响。

二、昆虫与民俗风情。

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1、婚礼中的吉祥虫

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和蚕是典型的代表。因为蜜蜂可酿密、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蚕,是人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因此,人们常将蜜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虫。

如我国拉古族人有捕蜂制成蜂蜡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一对新人一定要点燃两支蜂蜡烛,以喻示他们婚后生活充满光明、甜蜜与幸福。据说源于一个苦老的传说:“一对恋人因双方父母有矛盾而不同意他们的婚恋,无奈二人为情爱双双自杀而亡。后来二人坟上长出一颗七里香花树。不知为何两家父辈所养的蜜蜂都到这棵花树下来采蜜。双方家长吃了蜂蜜,又想念起故亡的儿女,悲悔莫及,不约而同来到这棵花树下握手言和了。”从此往后,晚辈们的婚恋不再受干涉了。人们把蜂蜡烛视为自由、光明同美好的象征。婚礼中的吉祥虫将象征婚姻的和和

美美与甜甜蜜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增加了婚礼的情趣与热闹。

2、千古之恋化作蝶。

在民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我国古典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曾令多少耳闻目睹过这一作品的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地祝福。

在国外西方一些国家,人们在婚礼上有的用蝴蝶标识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蝴蝶的绚丽多姿和婀娜多姿给喜庆之日整天了美好的瞎想和欢乐的气氛,是将神话。宗教。民族与欢庆融为一体的集中体现。

实际上,昆虫和我们的文化有很多方面相关,比如我们现代的节日当中、习俗当中,还有很多印有昆虫的烙印。江南蚕乡养蚕的风俗,从人生到人死都和蚕是相关的,我们在四川的南充,现在要过丝绸节,这也和养蚕相关的。我们中华民族目前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流传最广的文化之一。其中昆虫文化很多的方面,特别是古代的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因此,我们了解昆虫文化,对于我们建立新的民俗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昆虫文化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中国民俗;中国传统民俗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昆虫文化。两者在交融中发展,在碰撞中与时俱进。

三、昆虫与节日文化

昆虫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害虫的防治、益虫的利用、玩虫的鉴赏等对中国认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目前的研究,仅与昆虫有关的节日就多达100多个,如此多样的中国昆虫节日而年华在国际文化昆虫学黄总无疑是一支艳丽喜人的鲜花。

1、蚂螂节节

蚂螂节是贵州省盛宁县红岩一带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十五举行,节期共4天。

据当地人的传说,。有一年发生了蝗灾,开始人们用锣鼓吓,蝗虫根本不怕,他们又用石头砸,虽然赶走了部分蝗虫,但稻谷也被打坏。后来,有人提议用稻草扎成草球,站在稻田两端用草球对打,遂将蝗虫赶走,使当年稻谷获得丰收。

从此他们就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节日中象征性地用草球“逐赶蝗虫”,以为这样新年中蝗虫就不会成灾了。

在明初洪武年间,布依族的祖先随军征伐至黔,并在盛宁一带定居下来,打蚂螂的习俗也带入贵州。后来打蚂螂逐渐变成一种节日娱乐活动。现在每逢节日,年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前来参加打蚂螂球比赛。

2、烫虫

烫虫是畲族群众的节日,在农历立春之日。立春前家家户户者会砍来大捆的樟树枝晒干,待到立春那天,将屋内和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把晒干的樟树枝抱到庭前或厅堂中燃烧。小孩子们围着火堆又跳又喊,把樟树枝不断地投入火堆,火烧得越旺越好。畲族人相信,烧樟树枝条可以驱邪气,当年屋里就不生毛毛虫,所以,此节叫“烫虫”。孩子们跳着喊着烧旺火,也是希望当年有个好收成,故此节又叫“蹚春”。

与昆虫有有关的节日,多半寄予人们向往丰收、和睦、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纯朴、自然的追求。人们通过它向来年期盼丰收,为烦恼与忧愁画上句点。昆虫节日符号已经深深刻进中华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点点滴滴中。

四、小结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捕捉到昆虫的踪影。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昆虫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昆虫虽小,但是它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