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第三期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第三期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祓禊”是指:
参考答案:
在水滨举行的驱邪祈福活动
2.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是王羲之主持的兰亭雅聚。
参考答案:
对
3.古人认为,荠菜可以用来祈孕和占验年成。
参考答案:
正确
4.牛郎和织女最初是两个星座的名称:
参考答案:
正确
5.七夕节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节日是在:
参考答案:
明清时期
6.“高禖”主管:
参考答案:
婚姻###生育
7.关于上巳节的起源,学界的观点是:
参考答案:
上巳节起源古代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上巳节古人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古俗
8.以下内容中,哪项均属于七夕节的风俗()
参考答案:
乞巧、拜魁星、接牛女泪、拜织女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的诗句。
参考答案:
宋代秦观
10.在中国古代,及笄礼一般是在女子多大举行?
参考答案:
十五岁
11.数字“七”在先民的观念里蕴含有积极、蓬勃、茂盛等意义。
参考答案:
正确
12.祓禊是古代在水边举行的驱邪祈福的祭祀活动,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
素的仪式。
参考答案:
是
13.上巳节的具体日期是:
参考答案:
农历三月初三
14.不是七夕节别名的是
参考答案:
端正月
15.供奉磨喝乐的目的是为了
参考答案:
求子。
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大学
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大学云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A:俗 B:惯 C:习 D:风答案:风2.20世纪上半叶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对民俗的分类的是()A:逻辑式 B:大纲式 C:纲目式 D:平列式答案:纲目式3.物质生活风俗包括()。
A:生产风俗 B:工商业风俗 C:游艺风俗 D:生活风俗 E:人生礼俗答案:生产风俗;工商业风俗;生活风俗4.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
A:社会的民俗 B:人生礼俗 C:经济的民俗 D:游艺的民俗 E:信仰的民俗答案:社会的民俗;经济的民俗;游艺的民俗;信仰的民俗5.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是()。
A:交相辉映 B:一体两面 C:精神相依 D:共同创造 E:互为表里答案: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第二章测试1.花秧箩是哪个民族(支系)的装饰物?()A:白族 B:花腰彝 C:花腰傣 D:彝族答案:花腰傣2.哪个民族的服装会用到艾德莱丝绸?()A:维吾尔族 B:塔塔尔族 C:赫哲族 D:土族答案:维吾尔族3.少数民族服饰的材质可以分为()四大类。
A:动物类 B:化合类 C:矿物类 D:植物类 E:金石类答案:动物类;化合类;植物类;金石类4.分析少数民族服饰的基本要素有()。
A:纹样 B:材质 C:配饰 D:颜色 E:款型答案:纹样;材质;配饰;颜色;款型5.少数民族著名的织锦有()。
A:傣锦 B:土家锦 C:壮锦 D:独龙毯 E:黎锦答案:傣锦;土家锦;壮锦;黎锦第三章测试1.“德基拉”是哪个民族的敬酒礼节()A:满族 B:土家族 C:蒙古族 D:布朗族答案:蒙古族2.满族喜欢喝的酒一般包括()A:清酒 B:松岑酒 C:汤子酒 D:黄酒答案:清酒;松岑酒;汤子酒;黄酒3.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饮茶方式都是一样的。
()A:对 B:错答案:错4.满族的饮食特点既保持了其民族传统,又有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农耕民族的共性。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中国民俗学问竞赛题附答案和具体解析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推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洁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根据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3.孩子们是希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头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愿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②4.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①5.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6.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7.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8.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猛、庄重。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9.“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10.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②11.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①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②13.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14.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①15.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1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①17.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①第二部分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单选题括号一律用中文字符并且中间空两格。
“传统民俗”主题阅读与写作训练及答案
主题九:传统民俗【主题导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都是不同的。
同样,我们国家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民俗风情。
同一民族,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特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阅读和写作目标】1.了解不同的民俗风情,进一步增强民俗文化意识。
2.整理当地风俗文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祖国民俗风情。
【精彩阅读一】胶东地区过小年的风俗和传说周军选材角度:风俗习惯小年写法指津:引用俗语故事性强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小年这天送灶神爷上天,又称“送灶”、“辞灶”。
晚上,胶东地区的家家户户在灶神前供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烧香磕头,希望灶王爷吃了麦芽糖,上天说好话、言好事。
有的人还诵念:“灶王爷,你听见,二十三,灶糖粘;吃灶糖,请上天,言好事,行方便”,免得他到玉帝面前揭露自家隐私。
看来,这报喜不报忧,自古以来就有之。
不少人还在灶神爷的供品旁边摆放一盘黄豆、一束草,饲喂“灶王的马”,以便灶王爷骑马风雨兼程奔往天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天,外出者均赶路回家,忌“辞”在外面。
新过门的媳妇也在小年这天回到婆家,吃团聚饺子,放鞭炮庆贺。
小年之后,春节就拉开了序幕,俗话:辞了灶,年来到。
在胶东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水饺,打扫卫生迎接春节的到来。
关于灶王爷的来历,民间传说中有很多版本。
胶东民间流传最广的是那位姓张的负心汉的故事。
传说,早年有位浪荡公子,名叫张云芳,他先后娶了两位夫人,一个叫郭丁香,一个叫李海棠。
郭丁香浓发过膝,勤劳贤惠;李海棠则是游手好闲,常在丈夫跟前说郭丁香的坏话。
有一天,郭丁香做面条,不慎将一根长发掉于面条中。
吃面条时,恰巧又让张云芳吃出来。
在李海棠的唆使下,张云芳借此把郭丁香休出了门。
郭丁香无奈,嫁给了一个砍柴的。
她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还挺顺畅。
郭丁香走后,李海棠更加肆无忌惮,吃喝赌抽,加上张云芳的挥霍无度,家境很快没落。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
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
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
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
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 1 分,共20分)1.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 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②4. 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①5.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6. 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7. 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8. 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9.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10. 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②11.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①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②13. 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14. 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①15. 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1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①12.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民俗考试答案
1巫术是指企图用〔〕来控制事情。
分我的答案:A2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是融合历史上的〔〕而形成的一个节日。
分•A、中元节•B、寒食节•C、上元节我的答案:B3以下〔〕不是旅游开发的原则。
分我的答案:B4高雅文化的根底是〔〕。
分•A、人类我的答案:C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分我的答案:D6所谓文化,乃是人类在哪些诸方面的开展所到达的水平标志和尺度〔〕分我的答案:B7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不包含〔〕。
分•A、古村落•B、乡间民居•C、建筑风格•D、我的答案:C8关于旅游资源的特点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分我的答案:D9开展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是〔〕。
分•A、旅游商业配套•B、我的答案:C10〔〕是高雅文化的根底分我的答案:A11上海人与商贸有三种联系方式,不包括〔〕分我的答案:D12关于朝鲜族农乐舞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分我的答案:D13不属于旅游资源开发根本原则的是〔〕分我的答案:B14二泉映月吸收了〔〕的音乐元素。
分•A、佛家•B、儒家我的答案:D15神话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
分我的答案:A16迷信是〔〕的产物。
分我的答案:B17台湾风水师认为风水学是一门似是而非的〔〕。
分我的答案:C18〔〕是明清时期江南著名的经济文化重镇。
分我的答案:B19对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可通过〔〕进展。
分•A、研究性保护•B、组织性保护我的答案:D20〔〕是人类真善美方面开展水平的标志。
分我的答案:C21关于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分我的答案:D22以下〔〕不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特征。
分我的答案:D23以下〔〕不是资源的范畴。
分我的答案:D24中国学术界认为当今中国神话的现状是〔〕。
分•A、神话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B、神话具有不可替代性我的答案:C25民俗艺术来自〔〕。
分我的答案:A26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讲,上海市地标性的建筑是〔〕。
分我的答案:B27以下选项中,〔〕是对上海这个区域整体人群文化心理素质的精辟概括。
分我的答案:B28易门六经属于〔〕。
最新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答案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答案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一、判断题(正确答案“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1.民俗是人类的伴生物,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 A )2.大襟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 A )3.那达慕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多在每年春夏季节举行。
( B ) 4.到藏族人家做客,喝酒时要遵循“三杯一口”的规矩。
( B )5.傣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吊脚楼。
(B)6.鼻箫是土家族独特的乐器。
( B )7.客人进人蒙古包后,忌讳坐在蒙古包的东北角。
( B )8.壮族早年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
(A)9.火塘是藏族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
(B)10.长期以来,对汉族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风水术”定下的范式。
( A )二、单项选择题(40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 A )的特点。
A.东南密西北疏 B.东南疏西北密 c.东西密南北疏 D.东西疏南北密2.下列传统节日中,未作为全国性法定节日的是( A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3.被称为“口袋房,曼子炕”的是( B )的民居形式。
A.朝鲜族 B.满族 c.维吾尔族 D.纳西族4.婴儿周岁、回甲节、回婚节是( C )特有的民俗节日。
A.苗族B.壮族c.朝鲜族D.满族5.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中,蒙古长调和( B )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名录》。
A.祭敖包 B.呼麦 c.马头琴音乐 D.那达慕6.达瓦孜是(D)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项目。
A.回族 B.蒙古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7.藏族在( B )被称为“吐蕃”。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8.《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和( C )并称中国“三大史诗”。
A.《高皇歌》 B.《阿诗玛》 c.《玛纳斯》 D.《创世记》9.彝族的原始宗教中,祭司称为(D)。
A.三朵B.萨满c.赞哈D.毕摩10.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C)部落。
A.荆蛮B.百越c.蚩尤D.东夷11.“分鸡心”是( C )的交友礼节。
文化常识练习答案 (2)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也称“上元节”。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和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元宵节还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重要的情人节,情人之间相互送礼物以表达爱意和祝福。
绘画作品讲究构图、色彩、线条和意境等方面,通过笔墨的变化和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绘画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岩画、壁画到卷轴画等多种形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
绘画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有文化传承和教化功能,常用于装饰、教化和传承文化等目的。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又一重要代表,它是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艺术形式。
03
04
05
近现代历史人物
茅盾
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以其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闻名。
总结词
文化名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著称。
齐白石
中国著名画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浪漫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欣赏到五光十色的花灯和各式各样的灯谜游戏。同时,品尝一碗热腾腾、香甜可口的汤圆也是元宵节的必备节目。此外,放烟花也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和图案,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美好的祝福。
元宵节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2010-07-20 11:24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3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 )A.尊亲敬祖B.原始信仰C.祛邪止恶D.伦理观念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C )A.避瘟B.吃粽子C.纪念屈原D.划龙舟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B )A.行商B.集市C.坐商D.马帮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A )A.幌子牌匾B.固定摊位C.营业时间D.专营商品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 )A.聚族而居B.设有堂屋C.设有神龛D.设有照壁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A )A.满月B.洗三C.抓周D.百碎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C )A.民俗学B.人类学C.民间文学D.社会学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C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D )A.神话传说B.民间戏剧C.民间歌谣D.民间文学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A )A.占验习俗B.岁时习俗C.生产时序D.渔业禁忌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ABC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BCDE )A.类型性B.地域性C.季节性D.功能性E.科学性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CE )A.半穴居B.干栏式C.利用天然空间D.四合院E.人造居住空间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AB )A.求子仪式B.孕期习俗C.庆贺生子D.脱离仪式E.合入仪式5.我国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主要有()( ABCD )A.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B.求吉心理C.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D.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E.适应生产需要6.物质民俗包括有()( ABCE )A.生产民俗B.商贸民俗C.居住民俗D.人生礼仪E.交通民俗7.民间文学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ABCDE )A.神话B.民间传说C.民间故事D.民间歌谣E.民间说唱8.民俗正常的扩布要通过哪几个步骤,再置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BCD )A.集体参与B.价值判断C.取舍选择D.加工改造E.独立保存9.我国古代工匠行业习俗主要有哪些方面:()( ABCDE )A.师承制度B.职业行话C.行业禁忌D.祖师崇拜E.艺谚艺诀10.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在:()( ABCDE )A.幌子B.牌匾C.商标D.广告E.商品包装中国民俗学2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
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
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
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
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
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
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
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
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
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
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
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
川大20春《中国民俗学1582》20春在线作业1答案
(单选题)1: 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被称做:
A: 民俗的扩布性
B: 民俗的集体性
C: 民俗的传承性
D: 民俗的变异性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在什么时代:
A: 秦代
B: 汉代
C: 隋代
D: 唐代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服饰的发展趋势:
A: 简便大方
B: 色彩富丽
C: 面料昂贵
D: 装饰繁复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
A: 祀蚕神
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
C: 祭祀紫姑神
D: 汉武帝祀太乙神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叫做:
A: 消费民俗
B: 物质民俗
C: 商贸民俗
D: 饮食民俗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我国传统的物质生产民俗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川大网教中国民俗学复习资料
上的伸展。
17. 成年仪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 进入社会 的能力和资格而
举行的仪礼,强化青年人对自己 性别角色 的认识,使他们从 生
理成熟 进入到社会价值观上的成熟。
18. 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的落葬方式包括: 墓葬 、 塔
葬 和 悬棺葬 三种。
19. 祭祀食俗来源0. 服装的构成要素包括: 质 、 形 、 饰 、 色 和
《中国民俗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B) A 自然崇拜。 B 原始信仰 C 灵魂崇拜 D 迷信 2.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D) A 祀蚕神 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 C 祭祀紫姑神 D 汉武帝祀太乙神 3.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C) A 避瘟 B 吃粽子 C 纪念屈原 D 划龙舟 4.生命降生仪式称为(A) A 洗三 B 满月 C 周岁 D 抓周
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同 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 10.物质民俗:
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 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物质民俗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 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11.人生仪礼:
C.商标 D.幌子 E.敲击声 三、填空 1. “Folklore”既指 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这个词是 英国 学者 汤姆斯(William Thoms) 1846 年 创用的。 2. 祭祀食俗来源于人们 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 的观念。 3. 中国的民居建筑,以 四合院 最为广泛。 4. 岁时节日是 农业文明 的伴生物,其形成有两项必不可少的 要素:一是有相对 固定 的节期;二是节期中 祭奠祖先 。 5. 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 社会化 的程序规范和 阶段性 标 志。 6. 民俗学是一门以 民间风俗习惯 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 7.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饮食 、 服饰 、 居住 、 建筑 以 及 器用 等方面。 8. 岁时节日,也称传统节日,具有 普及性 、 群众性 甚至 全 民性 的特点。 9. 民俗的社会功能包括 教化功能 、 规范功能 、 维系 功能 、 调节功能 。 10. 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了 利用自然空间 和 人造居 住空间 两个阶段。 11. 中国古代的婚姻仪礼“六礼”指的是: 纳采 、 问名 、 纳吉 、 纳征 、 请期 、 亲迎 。
《中国民俗文化》的阅读答案
《中国民俗文化》的阅读答案《中国民俗文化》的阅读答案《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的一门选修课程。
民俗文化,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并代代传承,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个人从一出生,就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生活。
语文是反映生活的,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我们学习语文,同时也能学习民俗文化。
学习这门课程,就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解读所选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力求对中华民族的一些重要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有更加亲切的感受,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可归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
物质文化指衣食住行、生产、交易、财产等可以用实物表示其文化内容的部分;非物质文化指歌谣谚语、神话传说、地方戏剧、民间信仰、岁时年节、社交礼仪、家族结构、亲属称谓、婚丧礼俗等不能用实物表示的文化内容。
可见,民俗文化囊括了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择了七个专题进行探究,它们分别是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
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课,当然首先要为语文的教学目标服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习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不应该只是一种知识的记忆,而要在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去直观地感受体悟。
课本是按照这样几个板块来设置的:导言、课文、梳理探究、相关链接。
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简短的导言,让我们对专题中涉及的民俗现象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便是对与民俗相关的作品阅读,这既是为了直观而生动有趣地引出本专题的民俗现象,更是为了提高语文素养;“梳理探究”引导同学们参与探究讨论一些民俗活动;“相关链接”则提供了更多的民俗资料。
在学习中要注意几部分内容的密切配合,当然重点还是作品阅读和梳理探究。
需要提醒的是,每单元的“梳理探究”设计了二至三项活动,不必全部完成,可以独立或分小组有选择地进行。
民俗文化鉴赏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民俗文化鉴赏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民俗不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参考答案:错误2.人人都生活在民俗中。
参考答案:正确3.民俗的“民”是指全体民众。
参考答案:正确4.下列不属于“人生三日”的是参考答案:生日5.中国传统的“扫尘日”是参考答案:腊月二十三到除夕6.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的是参考答案:清明节7.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对人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下列不属于此剧作对人的赞美的是参考答案:人是万物的尺度8.通常我们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当我们追问哪些人构成了我们的社会关系时,我们未必说得清楚,我们试用“社会有哪些人”来理解这一问题,那么下列不属于描述“社会有哪些人”的是参考答案:东北十大怪9.民俗体现了人们的生存境界。
参考答案:正确10.民俗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事象的领悟、创造及其成果。
参考答案:正确11.民俗是人的一种文化生命。
参考答案:正确12.本课程的名称是()参考答案:民俗文化鉴赏13.下列关于本课程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我们并不需要鉴赏我们的民俗文化14.关于屈原,下列不属于其作品的是()参考答案:《诗经》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课中提到的“三不朽”()参考答案:立行16.课堂中提到,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是()参考答案:求生精神17.干栏式建筑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筑方式没有干栏式建筑()参考答案:蒙古族18.神话、传说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参考答案:正确19.一去二三里,各有一乡风。
参考答案:正确20.下列与中国节假日无关的诗句是()参考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1.民间信仰等同于迷信。
参考答案:错误22.善于利用民俗,可以成为我们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正确23.民间谚语也是民俗。
参考答案:正确24.下列与祖先崇拜思想毫无渊源的节日是()参考答案:植树节25.课堂上我们提到了祖先崇拜的三项功能,以下不属于课中所提及的祖先崇拜功能的是()参考答案:可以避祸消灾26.我们知道,民间信仰有其相应的功能,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人教版巩固辅导三十三
③但是科学事实应该战胜感情
④但是感情不应该凌驾于科学事实之上
⑤正如承认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损于人类的尊严
⑥正如承认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无损于中国人的尊严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答案】:
【解析】:
下列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答案】:
【解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也是主旨句。
【答案】:
【解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反映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亡,百姓苦!
【答案】:
【解析】:
《曹刿论战》中“齐人三鼓”而鲁军才一鼓,这是彼竭我盈之时,这是发动反攻的时机,而追击的时机则是______,望其旗靡。发现这一时机的方法是______,登轼而望之。
【答案】:
【解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由于有了众多的遗传学证据,__ __。一些中国学者仍然坚持中国人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大概是出于“民族感情”。_ __。何况,承认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都是非洲人的后裔,无损于民族的尊严,_ __。
①单起源说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学说
【答案】:
【解析】:
《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或表明全文主要观点的句子是______,亦我所欲也,______,亦我所欲也,__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案】:
【解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潼关的险要,雄伟气势,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波涛如怒,______。
答案-民俗概述
民俗概述-答案1.参考答案:错解析:前半句错误。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现有人口约1700万;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2.参考答案:ABCE 解析: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名团圆节、仲秋节及八月节。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除汉族外,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等族也过此节。
故本题选ABCE。
3.参考答案:ACDE 解析:根据国务院令,从2008年1月1日起,除春节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成为全国性法定节日。
故本题选ACDE。
4.参考答案:ACD 解析:我国人口最多的三个少数民族是壮族、满族、回族。
5.参考答案:B解析:踏青又叫春游,古代叫探春,起源于唐代,宋代以后盛行不衰,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们追念祖先、寄托哀思提供了合适的时机,而且也给人们亲近自然、回归田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6.参考答案:对解析:本题说法正确。
7.参考答案:A 解析:钟馗原是岁暮时张挂的门神,清代成为端午之神。
8.参考答案:对解析:略9.参考答案:对解析:本题说法正确。
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10.参考答案:对解析:本题说法正确。
农历五月,气温逐渐升高,百虫纷纷出现,病毒也滋长起来,所以避毒除害也是端午节的主要内容。
各地的避毒方式多样,做布老虎、佩戴香囊等皆是应节的驱毒佳方。
11.参考答案:ABCDE解析: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故本题选ABCDE。
12.参考答案:对解析:本题说法正确。
13.参考答案:ABD 解析: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
故本题选ABD。
C、E两项,挂钟馗像、饮雄黄酒为端午节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
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
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
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
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
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
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
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
……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
“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如女家拒绝,婚事便不成。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或「夹八字」。
是男方把年庚八字写在俗称「庚帖」的帖子上,由媒人送到女家。
同时,媒人把女方的年庚八字送回男家,让双方看看两人的年庚八字是否相配。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婚过程,与现代的意义有点不同。
现代的结婚过程一般指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三书六礼的结婚过程则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
与现代相似,整个传统婚姻习俗礼仪通知了亲属邻里,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保障。
除此之外,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
故此在古代某些时代,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
不过,在不同的朝代时期中,婚俗礼仪亦有所不同。
三书六礼在别的国家,或是某些人看来,都会显得有点累赘,但是站在纵观我国三千年来的悠远流长的璀璨文化看了,我国的婚俗占有着一个非常重要
的位置,更令我们感叹的是,随让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国的婚俗习惯依然保留着,可见其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