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教学设计:3.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认识到哲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理解真正的哲学对时代精神的体现,把握哲学与时代精神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时,通过展示时事新闻、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发学生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思考。
-以问题为导向,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理论讲解,深入浅出
-结合课本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解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哲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课堂讨论,互动交流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时代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
4.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安排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分析实际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撰写时评,将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3.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如存在与本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等,并能运用所学分析社会现象。
4.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对时代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学生: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老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特别是欧洲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
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见P18虚线框
展示:三大工人运动
学习P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填空
这四派是春秋战国时的典型观点。这些观点各有什么特点,都能适应时代需要吗?
学生思考:
既有代表没落阶级的观点,也有代表先进阶级的观点。既有积极作为的观点,又有悲观消极的观点。
只有韩非的观点适应时代的需要,“耕”能实现经济发展,“战”能实现统一,“变法”保护新兴地主的利益。
教师总结:
面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能形成不同的反映,既有正确也有不正确。这其中必然有一类观点是正确的积极的革命的,马克思把它称为“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延续五年,高潮迭起、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请你说说,启蒙运动给法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起到了什么样的具体作用?
合作探究:
现存的制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告诉人们社会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激起民众的反抗精神和革命意志,点燃革命的火焰。
教师总结:
学生思考:
不可以,关键要看是否是“真正的哲学”。
教师总结:
由此可见,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小结)
(理论角度)通过以上的讲解和探究,我们分析了哲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简言之,哲学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且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又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高中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1)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时代精神的精华(1)一、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提示与建议: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能力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二、教材梳理【知识结构】【知识要点】根据课文完成下列填空题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哲学属于___________的范畴,_________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__________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__________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2)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_____________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_____________在精神上的反映。
(3)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____________,牢牢地把握住了______________,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1)可以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判,更新______________,解放______________。
(2)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____________,提出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_____________,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_____________。
【解疑释惑】1.正确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某某省某某市第十八中学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授课班级:高二(2)(4)(6)班科目: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课题: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某某论成果◇理解:(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分析:(1)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某某论成果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从总体上把握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为后边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方法点津】:(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比方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某某论成果。
五、【课文导语】: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盼伟大变革,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

《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二课介绍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阐述。
从这一意义上说,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
本课主要负载的任务,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入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教学目标1.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
2.识记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与基本的观点,培养在实践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对应课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三、备考分析高考在本课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哲学与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难点:理解“真正的哲学”理解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五、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教材、梳理基础、归纳问题2.合作探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相结合3.讲解法: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与点拨六、教学过程【考点导航】通过考点展示,使学生明确复习方向。
1.哲学与时代精神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考点梳理】※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落实“双基”预习达标一、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与时代的________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与时代的________与________在精神上的反映。
简而言之,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高中政治 1.3《时代精神的精华》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本课设计意图(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即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三个统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作为思想文化范畴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对时代问题的科学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由于当今时代仍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问题的视域,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3)@§运用@§○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62.@§能力目标(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学案 新人教必修4

政治: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学案(新人教必修4)●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提示与建议:(1)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设计理念1、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的发挥:在设计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动起来。
2、注重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民主、开放、竞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
3、贴近生活: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4、贴近高考: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质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价值观目标: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说明在实践中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知识联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时联系《经济生活》P87,《文化生活》P99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四、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练习法。
2、讲授法:本框理论性也比较强,说教是没有用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常识就行,不必讲深。
因此本框可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讲解。
五:学法指导: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高中政治必修4第3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学案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学案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哲学与时代精神2.哲学的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学习生活哲学,有较高的探索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本节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一、回顾旧知: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区分 ?二、基础知识感知学习范围 :课本P16一P25一、哲学与时代精神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22________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23________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24________,因为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25________,把握了○26________,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27________和○28________。
2.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可以通过对○29________的批判,更新○30________,解放○31________。
(2)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32________,提出社会发展的○33________,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34________,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35________。
总之,任何反映○36________和○37________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38________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产生的条件A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36________。
B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的“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

(1)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师活动:既然哲学属于思想范畴,对于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那么哲学对于我们社会政治、经济有怎样的反作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活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教师点评:提到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从思想层面上,首先就不得不提到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了,(ppt展示文艺复兴的材料)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一下,文艺复兴运动中提倡的思想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怎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回顾历史,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就是对时代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而使学生关注哲学,关注时代和现实、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2)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百家争鸣的诸多思想中,是不是所有的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都是正确的?是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能称的上是哲学?
学生活动:讨论 、发言
教师点评:我们在前面就学习过,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那社会生活有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又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是正确的反映也可能使错误的反映,我们在判断的时候,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哲学的思维去分析,把社会历史和所处时代联系起来,真正的哲学就在于它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在当今社会,时代精神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价值观形成有哪些影响?如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时代精神?请撰写一份小组讨论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此外,我还将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哲学与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学习的时代精神和哲学思考框架,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探讨时代精神在这些成就中的体现。请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分析报告。
4.阅读哲学相关书籍或文章,选取一个感兴趣的哲学观点,运用哲学思考框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5.结合课堂所学,思考以下问题:作为一名高中生,如何在学习中融入哲学思维,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请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方法、时间安排等,字数不少于500字。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布置以下任务:
1.各小组针对导入新课阶段提出的问题,结合讲授新知的内容,展开讨论,分析时代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及其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2.讨论中,鼓励学生运用哲学思考框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探讨问题。
(四)课堂练习(500字)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19必修4哲学与文化

《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时代精神的内涵,理解创新、变化、发展和多元的价值观念。
2. 培养批判性思维,理解并接受时代精神中的精华部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面对和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时代精神的内涵,接受并应用其中的精华。
2. 难点:如何将时代精神与个人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包括创新、变化、发展和多元的案例。
2. 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时代精神应用到生活中。
3.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准备相关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加深对时代精神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时代精神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时代精神的特点和意义。
2. 新课讲授:(1) 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其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
(2) 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如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等。
(3) 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如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回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记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写一篇小论文,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论文质量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 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高中政治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答案】A
教材问题提示(原书第16页)
限时达标训练
1.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①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验和认识成果
④哲学家们都是真理的发现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的理解。依据课本知识,①②③都是其原因;④本身说法错误。
2.塑造功能:_________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3.激励功能:__________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探究反思】14-16实际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权反对神权。他们的这些思想和行为都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冲击了宗教和文化,开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说明了什么道理?
从微观上看,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典型例题剖析
本框的知识点是新课标增加的一个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认真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以及哲学怎样知道社会变革。鉴于往年的高考经验,本框内容在高考中一般不会涉及。
答案速查:一、1. 思想文化决定反作用于经济政治2.脉搏实践经验认识成果
二、1.解放更新批判 2. 预见和指明 3. 动员和掌握
重难疑点探究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类型
具体内容
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
高中政治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本课标题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主要负载的任务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入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课时主要讲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教材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为“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目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来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们的思想产生都离不开时代背景。任何一种思想是一定时代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哲学,同样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时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理解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分析哲学对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百家争鸣”等思想的分析,领会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结合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理解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要自觉把握时代的脉搏
• 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做推动社会发展的促进派
二、教学重点
•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三、教学难点
•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四、教学过程
(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探究活动1】课本第15页
●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为什么会出现在战国时期?
●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社会变革的先导
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产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探究活动2】课本第16页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什么作用?
●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18世纪法国战斗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
四、教后感
第二课时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理解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分析哲学对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百家争鸣”等思想的分析,领会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结合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理解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要自觉把握时代的脉搏
• 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做推动社会发展的促进派
二、教学重点
•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三、教学难点
•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四、教学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大发现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
【探究活动1】课本第1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
●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探究活动2】课本第20页(上)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探究活动3】课本第20页(下)
●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科学性和阶级性能否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不能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二者能够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
——科学内涵、活的灵魂
2、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主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历史地位、主要内容、本质、作用四、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