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成形实验

合集下载

特种加工综合实验报告(3篇)

特种加工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特种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2. 掌握特种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3. 熟悉特种加工实验流程;4.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特种加工是指利用机、电、光、声、热、化学、磁、原子能等能源来进行加工,以达到零件设计要求的各种非传统加工方法的总称。

特种加工具有微细加工、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非接触加工等特点。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数控加工中心、超声波加工设备、激光加工设备等;2. 实验材料: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四、实验内容1.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1)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结构和原理;(2)学习电火花成型加工工艺参数的设置;(3)进行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观察加工效果。

2. 数控加工实验(1)了解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和原理;(2)学习数控编程方法;(3)进行数控加工实验,观察加工效果。

3. 超声波加工实验(1)了解超声波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2)学习超声波加工工艺参数的设置;(3)进行超声波加工实验,观察加工效果。

4. 激光加工实验(1)了解激光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2)学习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设置;(3)进行激光加工实验,观察加工效果。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正常;(2)准备好实验材料;(3)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1)设置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参数;(2)进行加工实验,观察加工效果;(3)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控加工实验(1)编写数控加工程序;(2)设置数控加工中心参数;(3)进行加工实验,观察加工效果;(4)记录实验数据。

4. 超声波加工实验(1)设置超声波加工设备参数;(2)进行加工实验,观察加工效果;(3)记录实验数据。

5. 激光加工实验(1)设置激光加工设备参数;(2)进行加工实验,观察加工效果;(3)记录实验数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1)加工效果:工件表面光滑,尺寸精度高;(2)分析:电火花成型加工具有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特点,适用于加工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电火花加工实验

电火花加工实验

实验一电火花加工实验一、实验目的1.材料的电火花腐蚀切除性。

2.介质物理性能对电火花腐蚀切除的影响。

3.放电参数及极性对电火花腐蚀切除的影响。

4.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基于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正极与负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对工件进行加工,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要把电腐蚀现象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必须创造以下条件:(1) 在脉冲放电点必须有足够的火花放电强度,即局部集中的电流密度须高达105~106A/cm2,使局部金属熔化和气化。

(2) 放电是短时间的脉冲放电,放电的持续时间为10-7~10-3 S。

由于放电持续时间短促,使放电时所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传到电极材料内部,以保证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 先后两次脉冲放电之间,要有足够的停歇时间使极间介电液充分消电离,恢复其介电性能,以保证每次脉冲放电不在同一点重复进行,避免发生局部烧伤现象。

(4) 工具与工件之间始终维持一定的间隙(数微米至数百微米)。

(5) 极间充有一定的液体介质,并使脉冲放电产生的电融产物及时扩散,排出,使重复性脉冲放电顺利进行。

图1为电火花加工原理示意图。

工件1与工具4分别与脉冲电源2的两输出端相连接。

自动进给调节装置使工具与工件经常保持一个很小的放电间隙,当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便在当时条件下相对某一间隙最小处或绝缘强度最低处击穿介质,在该局部产生火花放电,瞬时高温使工具和工件表面都蚀除一小部分金属,各自形成一个凹坑,脉冲结束后,经过一段间隙时间,,使工作液恢复绝缘后,第二个脉冲电压又加到两极上,又会在当极间距离相对最近或绝缘强度最弱处击穿放电,又电蚀出一个小凹坑。

这样随着相当高的频率,连续不断地重复放电,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就可将工具地形状复制在工件上,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整个加工表面将由无数个凹坑所组成。

由于不同的材料的物理性能参数的差异,因此放电时的腐蚀程度就不同,从而不同介质的放电特性也不同,所以,产生的放电强度也不同;不同的电极极性因发射电子或接收电子,因而产生的放电效应就不同。

制造工程实习报告

制造工程实习报告

制造工程实习报告学院班学号姓名前言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工业制造工程各种加工方法及其基础知识,我们根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总结近几年我校工业制造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经验,编写了这本《制造工程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中编写了常规加工工艺练习,并增加了数控车削、数控铣削以及电火花成形加工与线切割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的练习内容。

在本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完成实习报告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并且是考核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生应该认真听取实习指导人员的讲解与操作示范,严格操作训练,并在阅读实习教材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要求完成实习报告。

本实习报告由刘舜尧主编。

各部分内容的编者为刘舜尧(工程材料、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李燕(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邓曦明(钳工、数控车削、数控铣削)、钟世金(电火花成形加工)、舒金波(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限于编者的水平,实习报告中缺点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目录.工程材料实习报告……………………………………………………………………………().热处理实验报告………………………………………………………………………………().铸造实习报告(一)…………………………………………………………………………().铸造实习报告(二)…………………………………………………………………………().铸造实习报告(三)…………………………………………………………………………().铸造合金的流动性实验报告………………………………………………………………().锻压实习报告………………………………………………………………………………().焊接实习报告………………………………………………………………………………().车削与数控车削实习报告(一)……………………………………………………………().车削与数控车削实习报告(二)……………………………………………………………().钳工实习报告(一)………………………………………………………………………().钳工实习报告(二)………………………………………………………………………().铣削与数控铣削实习报告…………………………………………………………………().刨削实习报告………………………………………………………………………………().磨削实习报告………………………………………………………………………………().数控电火花成形工实习报告………………………………………………………………().数控线切割加工实习报告…………………………………………………………………().工程材料实习报告一、填空.热处理工艺过程通常由、、三个阶段组成。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机床的操作规程一般如下:ﻫ1.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的性能、结构、传动原理以及控制,严禁超性能使用。

ﻫ2.进入实验室前,所有人员不准拖鞋(最好是穿带绝缘介质的工装鞋),是长头发的同学要戴上防护帽。

3.工作前,应按规定对机床进行检查,查明电气控制是否正常,各开关、手柄位置是否在规定位置上,润滑油路是否畅通,油质是否良好,并按规定加润滑剂。

4.开机时应先注意液压和气压系统的调整,检查总系统的工作压力必须在额定范围,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等调整压力正确。

5.开机时应低速运行3—5min,查看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

6.加工工件前,必须进行加工模拟或试运行,严格检查调整加工原点、刀具参数、加工参数、运动轨迹。

并且要将工件清理干净,特别注意工件是否固定牢,调节工具是否已经移开。

7.工作中发生不正常现象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进行检修。

ﻫ8.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扫机床,并将机床恢复到原始状态,各开关、手柄放于非工作位置上,切断电源,认真执行好交接制度。

ﻫ9.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操作机床,未经操作者同意,决不允许其他人员私自开动机床。

10.按动按键时用力适度,不得用力拍打键盘、按键和显示屏。

11.禁止敲打中心架、顶尖、刀架、导轨、主轴等部件。

一、加工中心操作实验指导书加工中心是集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科技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功能全面的先进加工设备。

加工中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灵活、通用性强、生产率高、质量稳定等优点。

在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加工中心的操作者要做到文明生产,严格遵守如下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1.未经培训者严禁开机;开机前认真检查电网电压、气源气压、润滑油和冷却油的油位是否正常,不正常时严禁开机。

2.机床启动后,先检查电气柜冷却风扇和主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不正常时应立即关机,及时报告老师进行检修。

工程训练实习报告5篇

工程训练实习报告5篇

工程训练实习报告5篇【篇一】工程训练实习报告(一)电火花加工——第一天的收获。

第一天,金工实习第一天,在经过早上一个小时的安全教育以及自己的心理觉悟,开始了第一个工种的训练。

在电火花加工课上,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基本的注意安全、加工的原理之后,然后手把手地教给我们该做的步骤。

电火花加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原来实验室的这个世界真的不可思议,可以把我们自己做的一个形状成型。

首先,老师指导我们把自己喜欢的图形用手工打磨在一根铜棒上,而我们这个小组三人也很努力,看到一个形状在自己手下成型,有种满足感。

最后,在更深一步了解机器操作后,我们开始实操电火花加工机器,在原先我们做的手工形状的基础上,我们把它固定到加工机器上,然后进行电火花加工。

终于,我们的形状成功在一块模板上成形,我们享受了这种动手实践的快乐。

(二)工程控制——了解机械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其对生产流程的重要性。

工程控制的实习我们认识到未来工业制造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因为一个工厂、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提高改善生产设备很重要,特别是高科技生产流程的控制。

机械控制甚至全自动控制生产是现在面临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小到一个零件的组装,大到一个生产线的整体操作。

通过电脑编程操作机械一系列的流程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工业的发展方向,我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以及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一切责任。

我们不能输在科技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

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机械手,通过学习它的原理,我们可以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只有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在机械控制的领域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创新的理念不可忽视。

(三)汽车发动机——拆装汽车发动机了解其构造。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了解发动机的方式就是自己把它拆了看构造,这是老师对我们说的。

老师说得对,想要了解一样东西,就是要把它的构造了解清楚,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连接,仅仅通过课本是无法把它彻底摸透的,只有亲手去触摸它,才会窥透每一丝一线。

2Cr3WMoV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

2Cr3WMoV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

Ab s t r a c t : T h r o u g h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E D M o f2 C r 3 WMo V, t h e s u  ̄ C a c e q u li a t y ft o h e s p e c i m e n s a t d f i f e r e n t t y p e s f o p ra a et m e r 珊 d i s c u s s e d .T he i n lu f e n c e f o c u r r e n t p e a k ,p u l s e w i d t h ,p u l s e i n t e r v l a o n轧 锰e r o u g h n e s s w e r e g o t b y o r t h o g o n l a e x p e r i me n t .Me t ll a o g r a p h i c mi c r o s c o p e nd a r e s i d u l a s t r e s s t e s t e r r a e u s e d t O g e t t h e s u  ̄ a c e t o p o g r a p h y ,t h e t h i c k n e s s fr o e — m e l t i n g l a y e r , t h e s i z e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fr o e s i d u l a s t r e s s , nd a t h e d s i t r i b u t i o n fm o i c r o c r a c k s t a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电火花成型实验报告

电火花成型实验报告

电火花成型实验报告《电火花成型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电火花成型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电火花成型技术可以在金属材料上实现精密加工,具有高效、精度高等优点。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以及对电火花成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电火花成型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分析其加工效果和优缺点,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 实验原理电火花成型是一种利用电脉冲放电进行加工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电火花成型机,通过控制电脉冲的频率、幅值和宽度,使电极与工件之间产生放电,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小的坑洞,实现精密加工。

3.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选择了一块铝合金材料作为实验样品,然后在电火花成型机上设置合适的参数,包括放电频率、幅值和宽度等。

接着,将工件放置在加工台上,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加工操作。

最后,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记录。

4.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电火花成型技术可以在铝合金材料上实现精密加工,加工表面光洁度高,加工精度可控。

同时,该技术具有高效、操作简单等优点。

然而,由于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可能导致工件表面变形或烧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操作。

5. 结论与讨论电火花成型技术在材料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材料。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该技术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对电火花成型技术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金工实习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报告

金工实习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报告

金工实习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金工实习报告的机会很多。

通过金工实习,我们看到了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作出的成品,这让人感到很有成就感。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金工实习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报告”,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金工实习电火花线切割实验报告1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带着一些不舍,我们离开了工业培训中心。

两周的时间太短,使我们无法接触到全部的工种,但这忙碌而充实的两周确实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获益匪浅,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工业加工方法和流程,掌握了一些常用机器的操作方法。

这对于一个工科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经历,对以后走进工厂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习期间每一天都有新鲜的内容,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

在实习基地,我第一次有了走入工厂的感觉,一台台陌生的机器井然安放,想到自己将是它们的操作者,不觉兴奋异常。

它们中的一些年龄比我还大,代表了八十年代的生产力,有些已在现实生产中被淘汰,但对重在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的我们工科本科生来说还是很有教育指导意义的。

尽管如此,我发现要自如地操作它们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而易举,这才发觉自己的差距还很大,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实习前期,我接触了两种重要的机床-车床和铣床。

由于接触的是比较旧式的机器,人工操作还占了很大比重,也正因为如此,它们上面的按钮,手柄和转盘都比较多,我们花了不少时间用于熟悉机器,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实物加工。

车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移动来改变毛坯形状和尺寸,将其加工成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要求加工精细的零部件,主要是为了让我们熟悉对机器的操作,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一个圆柱体毛坯两端分别加工出一个槽和一个球体。

在经历了几个失败的作品后终于加工出了一个较符合要求的作为作业上交,粗略地看还能大致辨认出是个球体的形状,但是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能对车床的作用和操作方法了然于心。

mmc

mmc

随着人们对新材料的性能要求和经济需要的巨大变化,材料技术领域正经历者快速变化。

复合材料是由有明显界面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的宏观组合。

然而,由于复合材料通常是结构决定用途,因此它往往被限定为那些包含纤维或颗粒增强相并由基体支撑的材料。

因此,复合材料通常具有不连续的纤维或颗粒相,它们比连续基质相更强、更硬。

MMC是那些以金属为基体,通常是铝,并以碳化硼、氧化铝或碳化硅的陶瓷纤维,颗粒或晶须为增强体的材料。

它们要么用电镀金刚石砂轮或碳化物,要么用多晶金刚石(PCD)刀具进行加工。

鉴于传统机械加工刀具磨损高、模具成本高,非接触的材料去除工艺中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在众多的非传统加工技术中,电火花加工被证明是处理复合材料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项研究报告了与10%SiCp增强铸态铝基复合材料电火花加工相关的、一些正在进行的实验调查结果。

2.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和报告对10%SiC 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电火花加工时,电流(C),脉冲导通时间(P)和喷射压力(F)对金属去除率(MRR),刀具磨损率(TWR),锥度(T),冲洗压力过切(ROC),加工表面粗糙度(SR)的影响3.实验过程3.1加工参数和响应变量确定三个加工参数和各级大小,如表1中给出。

响应变量就是金属去除率(MRR),刀具磨损率(TWR),锥度(T),冲洗压力过切(ROC),加工表面粗糙度(SR)。

表1. 加工参数和各级大小实验发现金属去除率(MRR)随着电流和脉冲导通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图3)。

同样很明显的是表面粗糙度值随着电流和脉冲导通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图6)较大的电流会导致两个电极(刀具和工件)间更高的热负载,随之而来的是两个电极材料被去除的量较高,因此也会导致高金属去除率和刀具磨损率。

这也将导致较大的缺口,因此表面也越粗糙。

此外,脉冲持续时间较长也导致一个大的放电去除量,从而导致更大的缺口大小和更大的表面粗糙度。

这些结果获得了Muller,Monaghan,Thomson和Hocheng的认同[9] ,而Hung 等人并不赞同,他们认为只有电流是表面光洁度主导因素。

电火花成型与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

电火花成型与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

《电火花成形与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1、线切割加工一、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结构体:1654327 图1 线切割机床结构图1图2 线切割机床结构图2 1-绝缘底板2-工件3-钼丝4-导向轮5-脉冲电源6-支架7-贮丝筒8-送丝机构9-切削液控制机构工作原则:与传统的切削方法不同,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利用刀具电极与工件两极之间的脉冲放电产生的电腐蚀现象来加工工件尺寸的加工方法。

电偶腐蚀现象最简单的例子之一是电气开关触点的电偶腐蚀,这是由触点打开和关闭时产生的火花引起的,逐渐损坏触点。

火花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火花放电时,火花通道内瞬间产生高温热源,使局部金属熔化汽化并腐蚀。

但这种简单的电蚀还不能构成实用的电火花加工。

线切割机加工的基本原理是用移动的金属丝(直径0.02~0.3mm的钼丝或黄铜丝)作为工具电极,在金属丝和工件之间施加脉冲电流产生放电腐蚀。

切割工件。

工件接高频脉冲电源正极,电极丝接负极,即采用正极性处理。

工作流体介质浇注在工件之间。

当电频脉冲电源通电时,随着工作流体的电离和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子高速跑向正极,正离子跑向负极,所以电能转化为动能,粒子相互碰撞。

反过来,材料的冲击将动能转化为热能。

在放电通道中,正极和负极表面分别成为瞬间热源,达到极高的温度,使工作流体介质汽化、热裂和分图3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铭牌8 9解,使金属熔化、沸腾、汽化材料。

在热膨胀、局部微爆、电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等综合作用下,被腐蚀的金属颗粒随着电极丝和工作液的运动和冲刷被甩出放电区,形成凹坑。

在金属表面。

在脉冲间隔期间,工作流体的介质被去离子,放电通道中的带电粒子重新结合成中性粒子,恢复了工作流体的绝缘性能。

由于加工过程是连续的,由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使工作台在水平面内沿两个坐标方向运动,使工件逐渐切削成各种形状。

二、机床界面及主要功能介绍(操作流程及功能)零:设置加工坐标的原点。

起点:使加工起点回到设定的坐标原点。

中心:自动移动到工件的中心。

硬质合金电火花加工工艺实验研究

硬质合金电火花加工工艺实验研究

脉 冲宽度 ( ) s
用相对较大峰值 电流加工高速钢材料 , 可获得较佳
2 2 1 峰值 电流 与表 面粗 糙度 的关系 .. 的表 面粗糙 度 。 在图 2 、 d e中同样 可 以观察 到 工件 材 料 的再 凝 结现象 , 硬质合 金与 高速钢不 同, 但 由于 其 熔 点 、
大值为 0 3 , P= .A时, .6 当 20 表面粗糙度 R 取得最 a
小值 为 0 3 。对 照 式 1给 出 的 经 验 公 式 可 明显 看 .2 出 , 实验 结果 反 映 出 的 变 化规 律 与 公 式 不 同。公 该 式 中表 面 粗 糙 度 应 随着 峰 值 电 流 的增 加 而 快 速 增 大 , 实测结 果 表 明高 速钢 表 面 粗 糙 度 并 未显 著 增 但 加 , 而 由 P=0 5 反 .A到 P=2 0 .A时 , 面 粗糙 度 略 表
1 A时 , 硬质合 金 材 料 获得 了最低 表 面粗 糙度 , 高 而 速 钢材料 的表 面 粗糙 度 也 较 小 。因 此 , 为获 得 模具
1常规 条件 下 的表 面粗糙 度经验 公式 已不再 适 ) 用, 工件 的表 面质 量 受 电蚀 产 物再 凝 结 现 象 的影 响
明显 。
高精度、 高硬度 、 高耐磨性和高耐腐蚀性 的要求n 。 ] 硬质合金因其 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 质在模具制造业 中应用 日趋广泛 , 但其高硬度、 高耐 磨性 、 高脆性 以及较低抗拉 强度使得常规机械加工
方法 难 以正 常 进 行 , 工 工 艺 性 很 差 [ ] 加 2 。而 电火
2 2 电火花 工 艺 实验 .
i e —— 峰值电流 。 j 从理论上分析 , 工件材料 的性质也会对加工表 面粗糙度产生影 响。在熔点较高、 比热较大 的工件

高温物理实验技术的样品处理与测试方法

高温物理实验技术的样品处理与测试方法

高温物理实验技术的样品处理与测试方法在高温物理实验技术中,样品的处理和测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样品处理和测试方法,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进行相关实验。

一、样品的处理方法1. 清洗处理:在进行高温实验之前,样品的表面需要进行清洗处理。

这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清洗方法包括超声波清洗、化学清洗和机械清洗等。

超声波清洗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将样品表面的污染物震动脱落。

化学清洗则是利用化学试剂的作用,溶解样品表面的污染物。

机械清洗是通过物理刷洗的方式,去除样品表面的污染物。

2. 高温处理:某些样品在高温下会发生结构或性质的变化,因此需要进行高温处理。

高温处理可以通过炉热处理或火焰烧烤的方式进行。

炉热处理是将样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加热,而火焰烧烤则是利用火焰对样品进行加热。

通过高温处理,可以改变样品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为后续测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3. 样品切割:某些样品需要进行切割处理,以获得更适合实验的形状和尺寸。

样品切割可以通过机械切割、电火花切割或激光切割等方式进行。

机械切割是利用机械力将样品切割成所需形状,电火花切割则是利用高压电火花将样品切割成形。

激光切割则是利用激光束将样品切割成形。

通过样品切割,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测试样品。

二、样品的测试方法1. 热物性测试:在高温物理实验中,对于样品的热物性参数(如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需要进行测试。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导仪法、差热分析法和热膨胀仪法等。

热导仪法是将样品置于测量装置中,通过测量样品的温度梯度和热流量,计算出样品的导热系数。

差热分析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体的温度差异,获得样品的热容量和相变温度。

热膨胀仪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尺寸变化,计算出样品的线膨胀系数。

2. 材料结构测试:对于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成分,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测试。

X射线衍射是利用X射线与样品相互作用的原理,分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

电火花成型加工中田口算法的应用与实验研究

电火花成型加工中田口算法的应用与实验研究
Keywords: EDM ; Taguchi algorithm ; range analysis ;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在现代的生活、生产中,高强度,高硬度的材料的 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些高强高硬材料在普通加工机床 上难以进行有效地加工,为了满足人类生产的需求,电 火花成型加工便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对 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对于 电火花成型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时间的影响 因素有许多,如工件特性(材料、形状、物理性能等)、 工具特性(材料、形状、导电性、物理性能等)、放电参 数(电压、电流、脉冲宽度、频率)等Hl。本文针对电 火花成型加工方案,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放电幅、休 止幅和低压电流3种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应 用田口法和方差分析法分别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 析。得出了电参数对加工时间与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
特性及望目特性、望大特性⑷,接着是衡量目标中的 影响因素对结果所造成的优先级,通过对正交试验结 果的分析找出优化目标的最佳参数组合,从而来提高 所需要的优化值⑸。同时在运算的过程中对损失量 与偏离的目标值进行偏差分析,将损失函数转换成信 噪比S/7V。很显然短电弧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电极相 对损耗应采用望小特性。
月§9*刻出滋*乜和%®
• 27 •
[特种村料廉加工技术
* Special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表 1 lCrllNi2W2MoV 化学成分
(%)
元素 C
Si Mn Cr Ni W Mo V
S
P
含量 0.1~
10.5 〜 1.4~
0.35- 0.18 〜
_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Item IV U • W秋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报告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报告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火花成型加工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2.掌握电火花成型加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分析电火花成型加工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二、实验原理电火花成型加工是指利用脉冲电流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在工件表面复杂轮廓上进行加工的一种非传统的精密加工方法。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脉冲电流在工件表面上形成电火花放电,从而使工件表面熔化或氧化剥离,形成所需形状的孔洞或凸台等特殊结构。

电火花加工适用于所有导电材料,特别适用于硬度高、脆性大、加工难度大的材料。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电火花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液、发生器等。

2.工件:导电材料,如金属。

3.电源:提供工作电流进行加工。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加工参数。

2.加工操作:开启电源,选择合适的脉冲电流进行加工。

注意观察电火花放电效果,确保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3.停止加工:当脉冲电流达到预定加工时间后,停止加工,关闭电源,取出工件。

4.清洁工作: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杂质清理干净,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完成了电火花成型加工的任务。

观察加工后的工件,可以看到形成了所需形状的孔洞或凸台等特殊结构。

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取决于加工参数的调整,调整电流大小和加工时间可以控制加工效果。

实验证实,电火花成型加工可以对导电材料进行精密加工,能够满足一些传统加工方法无法实现的任务。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实验,我对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原理和工艺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电火花成型加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传统加工方法,它可以对导电材料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此外,需要对加工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获得较好的加工效果。

这次实验让我更加熟悉电火花成型加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工程制造领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实验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火花成型加工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电火花加工实验报告5页

电火花加工实验报告5页

电火花加工实验报告5页实验目的:了解电火花加工工艺流程,熟悉电火花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电火花加工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培养工程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以电脉冲为能量源,通过放电加工得到高精度零件的成型技术。

电火花加工是通过脉冲电流产生的短暂放电将工件的材料放电冲击和脱粒,以达到加工成型的目的。

由于电火花加工不与刀具接触,也不需要在原材料表面施加压力直接进行材料加工,因此可以在精密的金属加工领域发挥出其独特的成形能力,比传统的车削、铣削等成型方法更适用于硬质材料的加工。

设备与试剂:1、英格索兰刻字机2、电脑绘图软件3、电火花加工材料(钢材)步骤:1、设计并绘制图案在电脑绘图软件中,按照自己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绘制出一个图案。

将所绘制好的图案上传至英格索兰刻字机,并设定好加工参数,包括脉冲电流强度、脉冲宽度、脉冲缩时、放电电压、电极升降速度等。

在加工区内放置将要加工的钢材,并将加工头按照图案进行对位,启动加工过程。

在加工过程中,电脉冲会不停地从电极杆上释放出来,产生出强大的能量,将工件表面材料脱离,以达到加工形状的目的。

在加工过程中,要不停地观察加工头的位置、电弧情况和加工进度,及时调整加工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4、完成加工过程当图案加工完成后,停止加工,取出加工好的工件,作筛选和质量检查,以确保加工精度。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地加工出了一个图案,表明电火花加工技术在金属材料加工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电火花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电火花加工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通过实验,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电火花加工加工技术的优势,包括硬质材料加工、高精度加工等,同时也发现了电火花加工技术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加工速度较慢、加工纹理限制等。

在今后的实验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深入探索电火花加工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以确保加工效率与质量。

电火花毛化技术的实验研究

电火花毛化技术的实验研究

电火花毛化技术的实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 郭剑鹰 李春宝 赵福令 贾振元 郭东明摘 要 介绍了电火花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最新应用 电火花毛化技术,并具体阐述了毛化工艺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并通过实验对这一工艺方法的机理作了简要探讨。

Abstract In this paper,a new application of EDM EDT(Electrical Discharge Tex turing)is described,the exotic and domestic studies of this new process have been mentioned.By means of ex periments,the mechanics of EDT has also been discussed.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毛化 工艺方法1 引言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中用于制造轿车车体的冷轧钢板要求具有毛化表面(毛化表面是其表面具有均匀、规则、致密小凹坑的工作表面)。

毛化表面有利于钢板成形。

在冲压成形时,凹坑还可以存油,改善润滑条件,从而避免工件被划伤,同时有利于吸收冲压时钢板上脱落下来的微小金属颗粒,因而可以减轻模具磨损。

更重要的是,毛化表面增强了油漆吸附力,有利于喷漆工艺,同时使油漆碰伤修复成为可能。

因为电火花加工脉冲具有随机性,因而电火花毛化表面不具有单一的层面,使得喷漆后不会产生因方向性和反射等因素造成的同一种颜色的漆上漆后看起来是不同颜色的现象,影响汽车的外形美观。

从这些因素考虑,希望表面凹坑深度越大越好,反映到表面加工质量指标上也就是要求表面粗糙度R a越大越好,但实际工艺实施中要求却不然。

因为R a值越大,为了盖住凹坑就需要用更多的漆来增加厚度,这就造成涂覆层的*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收稿日期:1998-03-02强度和光亮度下降。

因此轿车工业对毛化钢板要求很高,除了对钢板常规的要求之外,对表面粗糙度R a值和单位长度上的凹坑数P c要求也较严格,国外大型汽车制造公司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他工艺指标因加工中难以控制,所以还未有明确规定。

电火花成型与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

电火花成型与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火花成形及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姓名: 卜骁元学号: 094810223班级: 09机自A1指导老师:杨浩泉2012年6月一、线切割加工1.机床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结构:1654327 图1 线切割机床结构图1图2 线切割机床结构图2 1-绝缘底板2-工件3-钼丝4-导向轮5-脉冲电源6-支架7-贮丝筒8-送丝机构9-切削液控制机构89工作原理:与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不同,电火花加工是利用工具电极和工件两极之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腐蚀现象对工件进行尺寸加工的加工方法。

电腐蚀现象的一个最简单例子是电气开关的触点的电腐蚀,这种腐蚀是由于触点开闭时产生的火花引起的,逐渐地会损坏触点。

电火花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电火花放电时火花通道内瞬时产生一个高温热源,将局部金属熔化和气化而蚀除。

但这种简单的电腐蚀还不能构成实用的电火花加工。

线切割机床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根运动着的金属丝(直径为0.02~0.3mm的钼丝或黄铜丝)作为工具电极,在金属丝与工件间施加脉冲电流,产生放电腐蚀,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

工件接高频脉冲电源的正极,电极丝接负极,即采用正极性加工,电极丝缠绕在储丝筒上,电机带动储丝筒运动,致使电极丝不断地进入和离开放电区域,电极丝与工件之间浇注工作液介质。

当电频脉冲电源通电后,随着工作液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子高速奔向正极,正离子奔向负极,于是电能转变为动能,粒子间的相互撞击以及粒子与电极材料的撞击,又将动能转变为热能。

在放电通道内,正极和负极表面分别成为瞬时热源,达到很高的温度,使工作液介质汽化、热裂分解、金属材料熔化、沸腾、汽化。

在热膨胀、局部微爆炸、电动力、液体动力等综合作用下,蚀除下来的金属微粒随着电极丝和移动和工作液的冲洗而被抛出放电区,于是在金属表面形成凹坑。

在脉冲间隔时间内工作液介质消电离,放电通道中的带电粒子复合为中性粒子,恢复了工作液的绝缘性。

由于加工过程是连续的,步进电机受控系统的控制,使工作台在水平面沿两个坐标方向伺服进给运动,于是工件就逐步被切割成各种形状。

电火花实验心得(汇总18篇)

电火花实验心得(汇总18篇)

电火花实验心得(汇总1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火花实验心得(汇总18篇)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思绪,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指导书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指导书

电火花成型加工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2、了解编制电火花成型加工程序的方法。

3、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1、讲解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组成、原理、特点及应用。

2、演示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的加工过程。

3、学生上机操作了解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

三、实验设备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一台四、电火花成型加工简介1、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原理:电火花成型加工是电火花加工的一种,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被加工的工件做为工件电极,紫铜(或其它导电材料如石墨)做为工具电极。

脉冲电源发出一连串的脉冲电压,加到工件电极和工具电极上,此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均被淹没在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工作液(绝缘介质)中。

在轴伺服系统的控制下,当工具电极与工件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在脉冲电压的作用下,两极间最近点处的工作液(绝缘介质)被击穿,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瞬时放电通道,产生瞬时高温,使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汽化而被蚀除下来,使局部形成电蚀凹坑。

这样以很高的频率连续不断地重复放电,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就可以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加工出需要的型面来。

特点:(1)由于脉冲放电的能量密度高,使其便于加工用普通的机械加工难于加工或无法加工的特殊材料和复杂形状的零件,并不受材料及热处理状况的影响。

(2)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与工件材料不接触,两者之间宏观作用力极小,工具电极不需要比加工材料硬,即可以柔克刚,故电极制造更容易。

应用:电火花成型加工一般应用在加工各种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脆性的导电材料,并且常用于模具的制造过程中。

2、实现电火花加工的条件1)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必须加以60V~300V的脉冲电压,同时还需维持合理的工作距离——放电间隙。

大于放电间隙,介质不能被击穿,无法形成火花放电;小于放电间隙,会导致积炭,甚至发生电弧放电,无法继续加工。

2)两极间必须充放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

电火花加工实验指导书

电火花加工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电火花加工工艺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电火花加工工艺实验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实验所属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编写: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火花成型加工原理,了解影响加工速度、加工精度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掌握电极设计、制造要点,常用电极材料,以及了解如何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通过调整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达到控制凸凹模间隙目的。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课前复习电火花成型加工原理,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材料加工电极和试件,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调整加工工艺参数,对工件进行电火花成型加工,记录加工过程的相关参数,观察实验过程火花放电情况。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实验设备:ZNC电火花成型机床一台、台式钻床一台(2)电极:如上图Ø20mm×80mm电极二根(3)试件材料:45钢(4)试件规格:120mm×80mm×30mm紫铜电极(5)工具量具:游标卡尺、百分表、精密直角尺等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将已预加工孔的试件用电火花机床的专用夹具夹紧在电火花机床工作台上,调整试件A、B两基准面与机床X、Y轴平行度。

2、将电极夹紧在电火花机床的电极夹头上,用精密直角尺或百分表校正、调整电极轴线与机床Z轴平行。

(注意:用百分表校正时,机床Z轴只能向上移动,百分表的表头要对着电极的最低点。

)3、将电极调整到被加工工件基准位置。

4、调整电规准参数和极性。

将脉冲电源控制柜上的加工极性调整为负极性(即工件与脉冲电源负极连接,工具电极与脉冲电源正极连接)。

5、调整脉冲电源控制柜上的脉冲参数6、启动冷却油泵,打开脉冲电源开关,按动手动按钮使电极慢慢接近工件,当出现火花时,观察火花调整工件位置。

如果分布均匀即可进入自动加工。

7、进入自动加工后,把电规准调整为上表中的2组,并将控制柜上相关数据(加工电压、加工电流等)记录到上表中,并记录整个加工时间。

8、加工完一个孔后,重复上述步骤,到稳定加工后将电规准调整为3组,并将控制柜上相关数据(加工电压、加工电流等)记录到上表中,并记录整个加工孔2的加工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实验实验一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 了解该机床的坐标系统;2. 了解该机床的基本特性;3. 了解该机床工作原理;4. 了解对一个编程的编制、调用及加工过程;5. 掌握开机、关机的操作步骤;6. 熟练掌握手控盒各键的操作;7. 掌握回原点的操作步骤;8. 掌握各功能页面的相互切换。

二、实验设备1. 数控电火花成形机;2. 铜棒料Ø20X100mm;3. 钢板200X200X30mm。

三、实验要求1. 装夹电极要牢固,工件装夹在工作台的有效区内;2. 机床在运动过程中,实习人员不准用手触摸电极及工件;3. 实习人员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独立操作。

四、实验内容1. 开机操作过程(1)打开电源主开关(如图III_1-1所示,在数控电源柜的左侧);(2)打开急停按钮(位于控制面板及工作台两处);(3)按电柜控制面板上的绿色按钮,系统NC即启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III_1-2所示准备屏的画面;(4)按电柜控制面板上的白色按钮,系统动力部分即启动;2. 回原点操作过程(返回机床的绝对零点)(1)开机显示准备屏后,按键盘上的光标键,选择回原点模块,再按键盘上的Enter 键开始执行,这时回原点功能块变为黄色,光标在选择区开始处(见回原点页面示意图III_1-3);(2)仔细检查机床回原点的路径有无障碍,用键盘上的↑或↓键,将光标移到三轴回原点处;(3)按键盘上的Enter键开始执行,回原点的顺序为Z、Y、X及C轴,当达到原点后,56各轴显示的坐标值自动变为零;图III_1-1 SF211电火花机床外形图图III_1-2 准备屏示意图(4)也可以用键盘上的↑或↓键,选定一个轴,单独回原点。

3. 利用手动盒移动机床各轴(1)选择手控盒上的点动速度选择键(如图III_1-4所示),开机后系统默认为中速,57每按一次该键点动速度,按下列顺序变化:中速→单步→高速→中速;当选择了单步档时,每按一次所选取轴向键,机床移动0.001mm,中速和高速各分别为0~9共20个档,0档速度最大,9档速度最小,对应的速度为900~10mm/分钟;图III_1-3 回原点页面示意图图III_1-4 手控盒示意图58(2)选择点动轴及其方向(如图III_1-4所示);(3)观察机床运动的过程。

4. 调入演示加工程序(1)按键盘上的Alt-F3从准备屏进入编辑屏;(2)按F1键将硬盘或软盘上的NC文件装入内存缓冲区内;(3)屏幕上提示:从硬盘(按C)或软盘(按B)装入?(4)本实验的演示加工程序已在硬盘中,所以按C键,屏幕列出硬盘中所有的NC文件;(5)用键盘上的↑或↓键,选择ZHANGQI.NC文件(演示加工程序);(6)按键盘上的Enter键,编辑屏将显示ZHANGQI.NC演示加工程序。

调入程序的详细步骤将在实验三做具体说明。

5. 执行加工程序(演示加工程序)(1)按键盘上的Alt-F2键,从编辑屏进入加工屏;(2)按键盘上的F8键,将光标从工艺数据选择区移动到加工程序显示区;(3)按键盘上的Enter键,将自动执行加工程序。

执行加工程序的详细步骤将在实验四做具体说明。

6. 关机操作过程(1)将各轴移到靠近机床绝对零点附近;(2)按电柜控制面板上的白色按钮,系统动力部分即关闭;(3)分别按下两处的急停按钮,系统NC部分关闭;(4)关闭电源主开关(在数控电源柜的左侧)。

五、实验记录1. 记录回零过程的步骤;2. 记录手动移动各轴的极限值;六、课后习题1. 点火花机床的工作原理?2. 在手动移动各轴时,如果超过极限,将如何处理?3. 在手动移动各轴时,如果电极与工件碰撞,会怎样?59实验二系统功能及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该机床准备屏上的九个功能;2、进一步掌握“回机床原点”的操作步骤;3、能够利用本系统提供的找正功能,准确定位(找内中心、外中心及角的尖点);4、熟练掌握通过输入数值使坐标轴移动到给定点;5、通过对“感知”的实践操作,进一步理解“感知”的概念;6、熟练掌握坐标系的设定。

二、实验设备1、数控电火花成形机;2、电极(紫铜棒料Ø20X100mm);3、工件(钢圈Ø80X60X40mm,钢板200X200X30mm);三、实验要求1. 由实验教师先将两个工件分别装夹在工作台的有效区内;2. 须由实验教师将整个实验过程演示后,学生再分组进行实验操作;3. 机床运动过程中,实习人员不准用手触摸电极及工件;根据实验要求,以钢圈内孔中心为基准设定工件坐标系G54的操作步骤:601. 开机之后,先回机床原点2. 设坐标系(1)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至“选坐标系”图标后,再按键盘上的Enter 键或直接F6键进入选坐标系功能页面;(2)用键盘上的空格键,来改变坐标系为G54(系统共有G54~G59六个坐标系);(3)按F10键退出此模块。

3. 利用手动盒调整坐标轴(1)使用手动盒上的点动轴及其方向键,选择点动速度为快速,分别移动各个轴,使电极接近工件;(2)再选择点动速度为中速,分别移动各个轴,使电极底部接近工件表面上方大约为5mm左右。

4. 让电极与工件接触,以便定位(1)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至“感知”图标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或直接按F5键进入感知功能页面,如图III_2-2所示;(2)用键盘上的↑或↓键,选择感知的方向(—Z);(3)输入感知后的回退量1000(1000为1000μm);61(4)用键盘上的空格键,选择感知速度(5mm/Min);(5)选择完毕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开始执行(电极距离工件1mm),如图III_2-3(a)的位置,执行后按F10键退出此模块。

本系统输入距离数值的单位均为μm,以后将不再说明。

5. 通过输入数值使坐标轴移动到给定点(1)移动光标至“移动”图标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或直接按F4键进入移动功能页面;(2)用键盘上的↑或↓键,选择移动轴(X轴);(3)用键盘上的空格键切换到增量方式(绝对方式和增量方式可相互切换);(4)输入要移动的坐标值(40000);(5)按键盘上的Enter键即开始执行,执行结果如图III_2-3(b)所示。

6. 自动确定一个型腔在X向或Y向上的中心(1)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至“找内中心”图标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或直接按F7键进入找内中心功能页面;(2)用键盘上的↑或↓键,来选择移动X向行程,并输入坐标值(15000);(3)选择Y向行程,并输入坐标值(15000);(4)用键盘上的空格键来改变速度(有1~9个速度档,1档最快,9档最慢);(5)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选在X轴上找内心;(6)按键盘上的Enter键,开始执行;(7)再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在Y轴上找内心;(8)再按键盘上的Enter键,开始执行,执行后按F10键退出此模块。

7. 把当前点设为工件坐标系(1)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至“置零”图标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或直接按F2键进入置零功能页面;(2)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来选择置零轴,本实验选择“都设零”处;(3)按键盘上的Enter键,系统将完成设置坐标系。

8. 用手动盒任意移动三个坐标轴离开工件零点(要求学生要记录该点坐标值)9. 回到当前坐标系的零点(1)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至“回零”图标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或直接按F3键进入回零功能页面;(2)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选择要回零的轴。

可以选单轴回零,也可以选择X、Y、Z、C四轴同时都回零;(3)选择完毕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开始执行。

执行完毕后,机床各轴又回到事先设定的零点上。

以上几点为设置工件编程坐标系的全部步骤。

根据实验要求,以钢板角为基准设定工件坐标系G55的操作步骤:1. 按照上面的操作步骤将电极移动到钢板角的左上方,步骤从略2. 自动测定工件拐角(1)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至“找角”图标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或直接按F9键进入找角功能页面,如图III_2-4所示;6263(2)用键盘上的 ↑ 或 ↓ 键,来移动光标到X 向行程处; (3)输入X 轴方向上的快速移动距离(30000);(4)用键盘上的 ↑ 或 ↓ 键,来移动光标到Y 向行程处; (5)(4)输入Y 轴方向上的快速移动距离(30000);(6)用键盘上的 ↑ 或 ↓ 键,来移动光标到Z 轴下移距离处; (7)输入Z 轴向下移动的距离(15000); (8)用键盘上的空格键选择感知速度(5); (92); X 向行程X 向行程Y 向行程Y 向行程 下移距离 下移距离 感知速度 感知速度 选择角选择角(输入数值前)(输入数值后)图III_2-4找角页面示意图(10)选择完毕后,按键盘上的Enter 键开始执行,执行后的结果如图III_2-5(a )所示。

图III_2-5(a ) 图III_2-5(b ) 3. 通过输入数值使坐标轴移动到给定点(1)用键盘上的↑ 或 ↓ 键,移动光标至“移动”图标后,按键盘上的Enter 键或直接按F4键进入移动功能页面;(2)选择移动轴(X 轴);(3)用键盘上的空格键切换到增量方式(绝对方式和增量方式可相互切换); (4)输入要移动的坐标值(10000),即电极的半径值; (5)选择移动轴(X 轴);(6)输入要移动的坐标值(-10000),即电极的半径值;(7)按键盘上的Enter 键即开始执行,执行结果如图III_2-5(b )所示。

4. 设坐标系(1)用键盘上的↑ 或 ↓ 键,移动光标至“选坐标系”图标后,再按键盘上的Enter 键或直接F6键进入选坐标系功能页面;(2)用键盘上的空格键来改变坐标系为G55; (3)3)按F10键退出此模块。

5. 当前点设为工件坐标系(1)用键盘上的↑或↓键,移动光标至“置零”图标后,按键盘上的Enter键或直接按F2键进入置零功能页面;(2)移动光标选择轴向,本实验选择“都设零”处;(3)按键盘上的Enter键,系统将完成设置坐标系。

五、实验记录1. 列表记录本实验各轴的坐标值2. 计算G54与G55坐标系各轴之间的相对差值。

3. 计算G54和G55坐标系与机床原点各轴之间的相对差值。

六、课后练习1. 如图III_2-6所示零件图,试在圆柱中心上方1mm处设置工件坐标系G54,试在长方体中心的上方设置工件第二坐标系G55,写出它们的操作步骤。

图III_2-6 零件图2. 根据上图,说出工件坐标系G54与G55是如何转换?64实验三手动/自动生成程序及加工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熟练掌握准备屏内的9个功能;2. 熟练掌握使用自动生成程序系统的编程;3. 掌握电火花加工原理;4. 了解加工中使用的平动功能及几种常见的平动类型;5. 了解加工条件(条件号)内所涉及的一些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