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非选择题不同设问的答题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历史非选择题的设问术语及应对措施

历史非选择题的设问术语及应对措施

历史非选择题的设问术语及应对措施汇报人:日期:•历史非选择题概述•设问术语及应对措施•解题技巧和策略目•实例分析和练习录历史非选择题概述0102历史非选择题的定义历史非选择题的重要性在高考等重要考试中,历史非选择题的分数比重通常较高,对考生的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材料解析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相应的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问答题论述题历史非选择题的常见类型设问术语及应对措施详细描述应对措施1. 定位时代背景:确定事件发生的时代或时期。

2. 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不同地域的社会状况可能影响事件的走向。

4. 分析事件背景与影响从事件背景出发,分析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总结词考查事件原因详细描述原因型设问通常考查事件发生的起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

应对措施1. 确定主要原因:找出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2. 分析次要原因:考虑其他可能影响事件发生的因素。

3. 定位时代背景4. 避免遗漏详细描述应对措施1. 分析直接影响:考虑事件对当时社会的直接影响。

2. 分析间接影响:考虑事件对后世的影响。

4. 定位时代背景评价型设问通常要求对事件进行正反评价或给出评价性结论。

详细描述总结词解题技巧和策略VS总结词:准确把握详细描述:在回答非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问题的内容和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无误。

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提取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总结词:全面分析详细描述:在答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

对于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要进行归纳和分类,将零散的信息整合成有逻辑关系的要点,方便答题时使用。

构建答题框架,组织语言总结词:逻辑清晰详细描述:在构建答题框架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所给材料的内容,确定答题的要点和顺序。

在组织语言时,要确保逻辑清晰、言简意赅、表达准确。

高考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全整理

高考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全整理

高考攻略| 高考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全整理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时间定位)。

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

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把握六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学弟学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大全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一、答题时间中考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划分答题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对历史试卷的答题时间进行合理规划,那么有可能导致中考考生将一些该得到的分数丢掉,节省答题时间首先是答题速度要快,但是中考考生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多快的速度,中考考生要仔细阅读历史试题,以免因为审题失误而丢分。

二、规范答题在中考历史试卷中,非选择题是按照具体的知识点划分的,如果某一历史非选择题分值为5分,那么这一历史试题考察的知识点为五个。

而且中考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排版,书写过乱也可能是中考考生丢分的原因。

三、选择题中考历史选择题考查的东西比较广,主要考查中考考生的知识结构、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考生在解决中考历史选择题时有非常多的技巧,如排除法。

所以中考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并且要根据在审题时得到的信息进行解答。

四、非选择题由于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的类型不同,所需要的答题技巧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1、填空题:历史填空题相比较选择题而言是要简单的,虽然也是考察中考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因为答案时唯一的,只要中考考生基础知识过关,在答题时认真审题就可以回答出来。

2、材料解析:这一类型试题主要是为了考察各位中考考生解决问题与文字表达的能力,不论中考历史试卷中所给出的材料是教材里的还是其他的,但是所考察的知识点都是书中的知识。

所以在这类历史试题时只要认真审题就可以了。

3、图片类:这类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是考察中考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历史试题的答题技巧就是:先观察、在分析。

然后答题。

中考考生在回答中考历史试题时一定要消除自己的急躁心情,而且如果在答完题还有剩余时间一定要进行检查,在做题时应该先易后难,以免使中考考生丢失一些该得的分数。

中考历史的答题技巧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2023年中考历史倒计时冲刺备考策略(5)

2023年中考历史倒计时冲刺备考策略(5)

2023年中考历史倒计时冲刺备考策略(5)第四章中考答题技巧篇(二)中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中考历史非选择题形式较多,如有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综合题、材料分析题等等等,本专题之介绍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为例。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要注意三方面能力的提高。

1、审题能力2、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3、组织答案、语言表述、分析、说明等能力一、如何审题1、审设问【例题】(2022广东真题)材料二:观察材料二中的长安城平而图,概括《登观音台望城》所反映的唐朝长安城的特点。

(4分) 【步骤一】划出答题依据、设问词、中心词和答题词。

【步骤二】按设问词和答题词可以把材料解析题划分为多种类型(本专题不再一一详细罗列,只举常见类型分析)A.如按设问词常见类型有“概括类”、“指出类”、“简析类”、“评价类”等。

(1)概括类:概括的意思是在总结归纳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出规律性的认识,因为是中考,要求相对比高考低,只要用简练归纳语言较准确的表达出来即可;这里就有一个诀窍就是尽量不要朝材料原话,要稍稍归纳提练一下。

(2)简析类:简析即简单分析一下,要根据上一问答案或题干反映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要求有理有据。

答题公式是“根据……”分析出“什么……”这种结论。

B .按答题词分类主要有特点特征类、分析原因目的类、影响作用类等。

最常见的是特点类。

【试题分析】根据平面图、其实还可以根据右边文字可知,长安城棋盘式的街道、正南正北的道路、朱雀大街是中轴线、宫城、皇城在城的正北方,有“面南背北”之意,概括后提炼为:市坊分开;规划整齐;左右对称,成中轴线分布;皇权色彩浓厚。

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例题中要求从平面图得出信息,这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既看到表象又能概括出本质。

此题还可从文字中获取信息。

方法一般是找出关键词句概括分析出答案。

表格式试题还要看趋势、特点,并能分析出原因。

三、组织答案一般要把获得的信息与教材内容比较,判断出其真实性,再得出认识。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归纳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归纳

初中历史答题技巧一、选择题(具体的例题可以查看《同步解析》的例题)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或者在有小序号的题目,肯定入选的不在备选答案里的也可以排除。

(最常用的方法)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

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备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

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选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二、非选择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原则“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

“三”是指构思答题的“三个步骤”。

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最好采用“序号化”,如:(1)(2)(3)或者①②③。

(二)根据设问作答的“五字诀”──读、找、接、转、答1、读(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

2021年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技巧:题型6 “影响、意义”类

2021年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技巧:题型6 “影响、意义”类

题型6“影响、意义”类“影响、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评价,其主要设问方式有:1.影响类(1)限定性设问:如,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2)宽泛性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或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意义类(1)限定性设问: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内/世界意义;说明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

(2)宽泛性设问:有何意义,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1.影响类第一种: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1)政治影响:主要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

(2)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

(3)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回答。

(4)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第二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1)现实影响: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2)深远影响: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第三种: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1)主观影响: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2)客观影响: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初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历史考试中的非选择题一般侧重于原因(背景、因素、条件)、影响(意义、作用)和认知(启迪、感悟)的考查。

这些角度其实都有可以突破的方法,我为大家整理如下:一、原因类1.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1)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2)现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

2.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正确领导党,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2)人民群众的努力。

(3)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4)苏联等国家的援助(主要是建国初期)。

3.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2)统治者的个人才能大致相同(实行开明的国策和有效的统治措施)。

(适用于中国古代史)(3)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4.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杰出的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补充:(1)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2)统治者重视教育,选拔人才。

(备注:特别是在古代社会)(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

(备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5.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

(2)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

补充:(1)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习惯)。

(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2)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备注:仅适用于古希腊的民主)6.改革成败的原因。

(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

(2)改革失败的原因:①顺应改革趋势,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当。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_历史主观题怎么答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_历史主观题怎么答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_历史主观题怎么答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不会答?高中历史大题拿不到分?下面整理的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就能帮助大家解决历史主观题、材料分析题的困扰,让你在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上占尽优势。

了解高中历史非选择题题型在学习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前,我们要了解一下历史非选择题经常出现的题型,通过近几年高考看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一般都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因此会有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学弟学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弟学妹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弟学妹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历史答题模板

历史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一、如何答好背景、条件、原因类非选择题1.历史背景=(国内+国外)(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治+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历史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的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的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的分析与北京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侧重于动态分析。

(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二、如何答好过程、内容、状况类的非选择题1.过程(趋势):历史事件按其时间顺序,可分为开始、发展、结局。

趋势是历史事件的总体走向。

例如:是加强、还是减弱,是上升、还是下降等。

2.内容(措施):(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等。

(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3.状况:从在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习俗、风气,或者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社会状态等来归纳。

三、如何答好评价、评述、认识、启示类的非选择题1.题型解读:“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

【高考历史】突破非选择题的答题模板——背景、原因类设问.doc

【高考历史】突破非选择题的答题模板——背景、原因类设问.doc

突破非选择题的答题模板一一【设问类型】:(1)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

答题模板: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1(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32.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3(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举例说明】: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时,主要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支持、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列强无暇东顾等方面来回答。

注意: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可能性);背景、条件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侧重于动态分析。

【典例调研】调研1 材料一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

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

某侍御,主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

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

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严复《法意》材料四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思路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思路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设问角度。

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

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

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

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答的一个前提。

第三,推敲备选项。

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

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二、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把握六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中考历史开放型设问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开放型设问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开放型设问答题技巧开放型设问主要包含认识类、评价类和列举类三大角度,具有发散性强、感悟能力高等特点,是中学历史考试中最具灵活性的题型之一,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史实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

角度一——认识类(一)题型特征:此类型设问主要就是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二)答题方法方法1:三步突破此类试题(1)“读”。

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认识(启示),这是解题的前提。

(2)“找”。

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有关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这是解题的关键。

(3)“提”。

就是根据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么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

这是解答认识类设问的落脚点。

方法2:从组织答案的思维要求看,一般分三步解答(1)指出定性认识。

对材料及前面几问进行系统归纳,找准“题眼”。

将材料涉及的历史问题相关因素初步分为“益”“害”两方面。

(2)抓关键,切要害。

对材料涉及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3)注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组织答案,要有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角度二——评价类(一)题型特征:此类题型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揭示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

(二)答题方法:三种方法突破此类试题(1)一分为二评价法。

是评价类主观题中的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它一般展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分清主次。

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洋务运动等。

(2)分阶段评价法。

是对事物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的不同评价方法。

如评价科举制、拿破仑对外战争等。

(3)主客观评价法。

题型专练3 非选择题常见设问方向与答题规范

题型专练3 非选择题常见设问方向与答题规范

题型专练3非选择题常见设问方向与答题规范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

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欧共体与美国经济对比表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其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和经济布局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所学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是如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影响的?2.回顾过去,中国的外贸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阶段。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广东新语》材料二近代工矿业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部分年份)(价值单位:千元)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贸易的哪些信息?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当时清政府外贸政策产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经济状况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积极意义?3.礼仪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太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

”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总结(4篇)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总结(4篇)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总结历史的答题技巧①选择题:历史选择题通常为最佳选择题,应注意总结归纳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的不同表述风格和习惯;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宜在含义截然相反或十分相似的两个选项之间做出选择。

②综合题:读题时要注意标出重点和关键点,提炼出所有有效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组织答案,回答问题。

考生落实在卷面上的答案要做到“五化”,即书写工整化、层次段落化、表述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和重点重复化。

高考历史答题注意事项1、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历史选择题答题妙招1.绝对化的选项一般错误2.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3.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4.矛盾的互补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5.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选项不靠谱6.看见什么选什么(题目考察的是历史现象)7.看见什么不选什么(题目考察历史本质、规律、特点)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总结(二)2、善于利用材料。

历史材料题其实有时候只要把那段很长的材料分点概括出来就可以拿到满分了。

而在往年高考中直接在题目所给材料中摘录答案的也大有所在。

3、术语运用准确,不罗嗦。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总结(三)第一种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就是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进行,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种提示是“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很多同学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其实是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仅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背景、原因类设问 [设问特点]1.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幺,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幺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

[答题模板]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2.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3.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1)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2)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内容、措施类设问 [设问特点](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幺内容,主要内容是什幺,基本内容是什幺,核心内容是什幺等。

(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幺,反映的是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答题模板](1)具体史实型:据材料定位该史实发生的背景或社会矛盾→据所学知识推断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意图→结合设问限定组织答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农。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读材料、审设问、条理答“三步法”解答材料型非选择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读材料、审设问、条理答“三步法”解答材料型非选择
答案:秦朝:郡县制。原因: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吸取 周朝实行分封制导致分裂与动乱的教训;对秦国设县及商鞅变法的沿 革等。
汉朝:郡国并行制。原因:刘邦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郡国 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秦制之得”作出合理的解释。(8 分)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 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 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 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 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 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 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 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 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与汉朝初期选择地方统治形式的不同及其原 因。(10分)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 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 献。(8分)
[解题指导]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核心词语。文字材料要仔细阅读,注意材料分为几
个层次,表达的关键信息,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商周文献、诸子之
读材料
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可知,以 “六经”为代表的先秦文献和秦汉典籍;据材料“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在历史考试中,非选择题的答题陷阱也是变化多样,那么我们在答题时面对出题老师的试题,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材料三读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大意,明确主题。

细读:结合材料的关键要素(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标注出关键词备用,并厘清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独立还是互补,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要点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 ,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的要点一个也不能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答案组织三界定一要:界定好答案的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

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

二要: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等,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三要: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答题书写四注意一要注意: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注意:语句通顺、语言准确。

三要注意:在形式上“三化”:段落化,一问一段,直观简明;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问题和要点应标上序号。

四要注意: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一致,多采用教材中出现的规律性、结论性语句,使要点“少而全”“多而不杂” ,力争齐全少失分。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课件:第3讲 非选择题常见设问方向与答题规范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课件:第3讲 非选择题常见设问方向与答题规范
第3讲
第3讲
非选择题常见设问方向与答题规范
一、非选择题常见设问方向
1.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纵向发展 命题特征 这类设问,就是围绕同一典型重大史实或者 现象为切入点,从其不同时期发展演变的角度命题,考 查历史事件的脉络与发展规律。
第3讲
典题示例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
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 标,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 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 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 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 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 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
第3讲
材料二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
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 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 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 1500~19 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则 而 是相互作用时期。”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第3讲
解题对策
本典例的第(2)问显然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考查
‚1500~19 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 击‛这一历史的横断面(经济、政治、思想)。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步骤如下: (1)将这一历史片段臵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上把握其阶段特征。 (2)理解这一历史片段哪是符合题旨的‚经济‛‚政治‛‚思想文 、 、 化‛的史实,弄清其属性,进行跨越模块地梳理整合史实(即: 罗列其要点)。 (3)仔细审设问,把‚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看做内容限制词, 看看其后的答题中心词是原因、表现、影响等中的哪一类。 (4)在进一步结合材料获取信息基础上,围绕题目要求准确作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题答题规范要求】文综历史主观题是决定我们历史成绩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考试当中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在历史主观题做答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做到四大规范要求:一、读题要规范:今年山东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 因此在做题过程当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 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读引言(题引。

文综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 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西和主题, 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

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

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 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 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 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例举 1:《 2009届烟台高三第六次文综试卷》 T27: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许多重大努力。

这道题即一民生问题为立意, 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解决民生的相关问题, 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民生内容。

例举 2:人权问题相关2、读材料正文: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 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 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

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

”、“……”、“;”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个层次的中心。

2、读材料出处: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 往往暗含历史信息, 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 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例举 1:《 2009年高考模拟训练题(一》 T29考查福建农业相关问题是, 所引用材料出自《农政全书》 , 我们据此可以判定, 材料所言为明代福建农业引入高产作物相关内容。

二、审题要规范:在平时的考试当中, 好多同学总是抱怨所答内容不能得分, 仔细分析大家的卷子, 会发现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或者表述不准确, 二是对题目的规定性没有很好的研究。

文综考试因为时间相对比较紧张, 所以好多同学在答题过程当中, 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无效信息的书写上, 二没有认真的审题, 没有认真的思考所要回答的内容, 往往造成打了很多内容但得分有限的情况, 因此在下笔答题之前, 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 明确题目的要求。

只有在平时考试当中注意审题的规范要求,才能在高考中尽量减少失误。

审题要做到四大要求:一般一个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

3、核心词(答题语: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

4、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等。

在大家平时考试当中, 容易忽略的是第一和第四方面的审题要求, 即容易忽视“答案来源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例举 1:5月 23日文综考试 T27第一问:结合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状况, 简要分析这一经济主张广泛盛行的政治经济根源。

对这一问题大家容易忽视限定词:限定一:时间:19世纪上半期;限定二:地点:英国(联系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相关历史史实限定三:答题角度:一是政治根源,二是经济根源(如只从一个角度回答问题将至少失分一半以上例举 2:《文科综合测试(2009。

5》 T27:第三小问:结合史实,之处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一定效果。

答题要求:一是结合史实说明效果,答题方法上要做到史论结合;二是时间限定:“在相当时期内”,要分析题目所言时间范畴,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定,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是两个时期,一是在 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二是在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因此我们要结合相关事实, 分析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内在政府干预经济这一思想指导下取得了哪些成效。

三、答题思路要规范答题思路的规范是基于前面第二种规范要求的, 即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

我们既要注意在平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 , 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1、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如 08山东文综 T27第一小问: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 , 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这类问题因为题目要求做了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因此我们只能从题目的限定角度“经济” 和“思想” 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2、题目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如 08山东高考 T27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 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 “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题目要求中的时代背景大概的实践范围, 二是根据时间范围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

注意:历史学科基本的要素为时间, 因此大家无论在回答任何题目时都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准确的判断。

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了历史学科,也就不可能对任何历史问题作答了。

3、根据题目的“核心词”或“答题语”形成答题思路:原因(背景: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作用: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趋势:由……到……;越来越……等4、其他答题基本思路:(1先材料后所学知识;(2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语言;(3先史实后结论,史论结合等。

四、答题规范:今年的文综考试采用网上阅卷方式, 对大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尤其是大家在卷面呈现上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卷面呈现上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要规范:尽量认真书写,保证阅卷老师能够看清所写内容,坚决杜绝潦草,书写潦草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此外字尽量要大一点;2、序号化、提示化、段落化:平时考试中,大家担心答不到得分点上,所以写了大量的文字。

应该说, 多答是应当提倡的, 但是要由两个基本的保障:一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无法完成题目和分析题目, 二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卷面极乱,“淹没了”关键信息;三是我们所提倡的是“得分点” 要多但不是在一个店后面补充大量的解释性文字。

为确保卷面整洁, 提倡大家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做到以上“三化”。

3、语言表述学科化、准确化。

大家要明确,高考阅卷采用“按点得分”原则,即有相关得分点给分,所以要尽量避免“大白话”,应当用相关的学科语言答题。

【考核目标下几类设问答题方法总结】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依据材料概括”或“依据材料指出”这类题目在考核目标的表述中已经告诉我们如何回答问题了: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认真研读材料, 尽量理解材料; “考试要求” 即题目要求, 建议大家首先审题,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这样就能使得我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当中由较大的目的性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心;或者对材料进行分层, 在卷面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圈划和批注。

注意要求里面的“最大限度”。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在前面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各层次概括; 或者分析材料各各层次哪些信息是时间特征描述, 哪些是时间原因表述,哪些是事件结果或意义表述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概括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表述;二是回答过程当中做到:点要全,最大限度获取信息。

二、论证和探讨问题:近两年山东高考题每年都有一道论证和探讨问题的题目,分值大概在 5分左右, 相对来说,这类题目的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掌握了做题的基本方法,也能轻松应对。

探讨和论证问题由两种基本类型:(一类型一: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例举 1: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论证:07山东文综 27题第四问:“ 关于“新政” 中的社会保障措施, 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5分作答方法:1、选取其中一种观点 (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 勿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选择观点即可得 1分2、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

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 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即考核目标所说的“借鉴、引用的方式进行评论。

比如此题中如果选择”临时性措施”,则应当充分注意到在前面材料中“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 都属于临时性为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

选择第二种观点则可以“借鉴、应用”材料中“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措施都属于制度性建设。

例举二:对观点进行判断燃后论证;作答方法:1、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

(判断2、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即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二类型二: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例举:08山东文综第 4小问:“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此题实际是对一个历史现象进行评价。

在“看待、认识、看法、评价”一种历史现象时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辩证的方法认识,既要看到一种历史现象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一种历史现象的局限。

【近期学习指导】1、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回归教材,须知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根本还是在基础知识。

2、利用本次所发方法总结认真分析以前试卷, 根据类型找出出错题目进行归类。

但提请大家注意,本次总结绝非完全的答题标准,我们一定要在掌握普遍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完全的生搬硬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