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感染现状及处理对策

合集下载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高。

广东省某市级医院自2000年建立NICU以来,十分重视其监控工作,并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 临床资料广东省某市级医院NICU 2000年总面积230 m2,床位35张,医疗设施一般,不是层流病房,采用排气扇换气,消毒隔离制度不够完善,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比较高。

院内感染疾病的构成见表1。

2004年经扩建后NICU总面积达360 m2,床位增加到50张。

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仪器设备更新,针对存在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院内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见表2。

2 NICU感染的高危因素[1~4]2.1 自身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是易于感染的原因。

早产儿免疫功能更差,其IgG水平较足月新生儿差得多,更易成为易感人群。

2004年收治的患儿中,早产儿占52%。

出生体重越低,院内感染的发病率越高。

见表3。

表1 2000年度院内感染疾病的构成表2 2000年与2004年度院内感染发病率比较表3 出生低体重与院内感染的关系2.2 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易造成正常菌群的紊乱,NICU的新生儿均为高危重症儿,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已成常规。

广东某市级医院内感染患儿中,住院期间先后用过一种抗生素者占35%,两种抗生素者占45%,3种或3种以上者占20%,抗生素抗菌谱越广,细菌发生波动越大,易招致更具致病性或抗菌菌株的定植。

2.3 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医疗技术的进步为治疗增添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如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反复吸痰、各种留置通路的建立都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改变了呼吸道的环境,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感染的护理方式分析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感染的护理方式分析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感染的护理方式分析摘要: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其作为收治儿科严重疾病的特殊场所,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其发生率在近年来也呈现增长的不良态势,对患儿病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患儿因为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且身体组织和器官也没有完全发育,如果发生感染,会使病情更加严重,使得治疗难度增加,也可能引发医患纠纷。

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促进感染率的降低。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感染;护理方式;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属于医院中非常重要的治疗场所,由于儿科患者年纪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因此给护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相关资料显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中,如果护理不当,极易造成医院感染,加重患儿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儿的痛苦和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甚至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分析对象选择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儿98例,双色球抽签方式实施分组分析,49例开展传统护理方式的患儿纳入对照组,该组患儿的男女例数分别为29/20(例),平均年龄为(1.86±1.20)岁(5个月~3岁);49例开展综合化护理方式的患儿纳入实验组,该组患儿的男女例数分别为30/19(例),平均年龄为(1.98±1.35)岁(5个月~3岁),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基本临床信息,对比数据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显著提升本次研究可比性。

两组患儿全部患有危重症,本次研究的开展患儿家长均知情,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将具有较差配合度、感染性休克、本身感染症状存在的患儿均排除本次研究外。

1.2方法对照组患儿开展重症监护室传统护理方式,对患儿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对护理方式和治疗方案进行制定,遵医嘱对患儿实施基础护理,保证及时上报异常情况等。

而实验组护理方式为综合化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式为:①营养支持护理,将营养支持强化,从患儿入住重症监护室开始,评估患儿营养风险,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尤其针对具有较高营养风险的患儿,营养师要对营养方案进行特别制定;②对护理人员的强化管理,对感染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并对护理流程进行不断改进,消毒隔离制度要严格落实;利用培训的方式,对合理应用抗生素、多重耐药菌、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感染管理方法、手卫生管理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定期学习,使护理人员构建感染预防意识和无菌意识,以此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注重对感染的预防,将感染率降低;③针对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中,提升护理质量;在对以上护理操作实施前,要规范洗手,将急救药物和诊疗用具安置在床旁,准备手部消毒剂,对操作进行实施过程中,要将手消毒的频率增加;针对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选择一次性的呼吸机管道和吸痰管,避免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感染。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感染现状及处理对策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感染现状及处理对策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感染现状及处理对策
唐晶;周艳;张毓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14(028)002
【摘要】阐述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感染现状,从工作性质、防护意识淡薄、特定的环境、知识缺乏等方面综述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感染原因,并提出加大对PICU监管力度、注意日常操作安全、加强重症专科防护培训、合理安排工作等对策.
【总页数】2页(P139-140)
【作者】唐晶;周艳;张毓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大学护理学院;130021,吉林大学护理学院;130021,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ICU感染病原菌的现状及护士对院内感染防控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J], 张丽;唐雯琦;章左艳
2.品管圈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新进护士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应用分析 [J], 杨雪梅;钏新;顾小丽
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感染现状及处理对策 [J], 唐晶;周艳;张毓;
4.ICU感染病原菌的现状及护士对院内感染防控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J], 张丽;唐雯
琦;章左艳;
5.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应对护理风险的方法及对策 [J], 陈立新;乔瑞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重症监护院内感染的防治干预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院内感染的防治干预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院内感染的防治干预对策【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患儿多为病情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危重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易发生院内感染,重症患儿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NICU 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新生儿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虽然引起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但可通过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新生儿的抵抗力,改善NICU的条件,加强环境消毒,提高各种护理质量等,可以减少或控制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干预对策危重新生儿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集中治疗护理危重新生儿的病室,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日后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具有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差,反复吸痰、使用呼吸机或侵入性操作,长期应用抗生素等极大地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所以,了解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 新生儿院内感染原因分析1.1 自身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细嫩,角质层发育不全,局部防御机制差,易擦伤而致皮肤病原菌感染,且皮肤中水分含量多,pH值较高,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1]。

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体温低,一般需入暖箱保暖,箱内温度更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

一些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气管插管等使呼吸道黏膜受损,防御机能下降,增加感染机会。

1.2 医源性感染主要是医务人员的手及器械引起的。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洗手不严格,尤其是在患儿多,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时更为突出。

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探视制度不严格,不正确触摸增加了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有章不循,无菌观念淡薄,未能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进室不换拖鞋,不能按要求穿隔离衣,洗手,戴口罩及帽子。

1.3 环境因素 NICU密闭性强,室内空气流动性差,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一、引言重症监护室是治疗危重病患者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患者的病情严重,机体免疫功能弱,使得院内感染成为了重症监护室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

二、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1、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重症监护室内的设备多样,而医护人员常常需要进行插管、输液等操作,而操作不当将导致器械的污染,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

2、患者天然免疫力低下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方式,患者天然免疫力与免疫功能低下,这为细菌繁殖和感染提供了便利条件。

3、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重症监护室内的病患既有急性感染病患,也有病情比较稳定的长期住院病患,存在病情复杂多变的情况,容易出现感染情况,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4、隔离措施不完善重症监护室中,隔离措施是防范交叉感染的关键,但是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等原因,隔离措施存在一定的漏洞,会促使疾病的传播。

三、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害分析重症监护室内的院内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即使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院内感染也会导致较长的住院时间,这将给医院的资源和财务带来很大的压力。

四、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防控措施1、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重症监护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隔离、消毒、排污等规范等方面,要求医护人员严格的遵循控制制度,同时对制度进行周期性的检查,确保其有效。

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人是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控制意识以及手卫生等方面的技能,建议医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系统培训,包括感染控制制度、消毒以及科学看护等方面。

3、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建议重症监护室加强贸量控制体系,对各项治疗流程、手卫生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治疗过程中病人随时都处一个清洁、无菌环境。

4、隔离措施加强重症监护室需要细致认真执行隔离措施,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为安全的治疗环境。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精选5篇)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精选5篇)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精选5篇)第一篇: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并总结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建立预防和控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86 例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临床诊治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ICU医院感染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住院患者86 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6 例(30.2%),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

原因分析:1、患者因其特殊的自身因素,如年龄、患有各种基础疾病,长期卧床。

2、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医疗仪器、物品的消毒等均成为ICU感染的原因。

我们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加强ICU管理2、各种侵入性操作已导致污染和感染环节3、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4、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5、提高手卫生依从性6、提高认识注重医务人员培训。

结论 ICU 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G-菌与真菌为主,耐药程度一般较高。

应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降低与控制ICU监护过程中的医院感染并积极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

进行重点监测,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正确使用护理程序,加强基础护理和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重视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等措施可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院内感染率;影响因素;护理医院感染对于患者的健康与预后有着负面影响,一些细菌因此还会产生耐药性。

因此,医院感染已经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ICU 的创建对于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严重,抵抗力较差,一般患者具有潜在性疾病或长期抗菌药物使用史,使得其中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要比普通患者很多。

因此,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十分必要[1]。

我院对86例ICU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共计 86例,均为2012 年11 月至2013年1 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儿科病房院内感染是儿科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容易造成儿童患者的二次传染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原因包括医护人员和家长的手部卫生不达标、患儿病情严重导致免疫力下降等。

院内感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和带来心理负担等方面。

预防机制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加强空气清洁和消毒工作等。

应急处理要及时隔离和治疗感染患儿,通报相关部门并开展排查。

加强院内感染管理需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制度和质控体系,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升。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全面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引言: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 重要性正文: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 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应对紧急处理,管理结论: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 防控工作, 重要性1. 引言1.1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引言》儿科病房院内感染是指在儿科病房内发生的与治疗过程或环境有关的感染。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

对于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医护人员和家属必须充分了解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危害性,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患儿能在安全、清洁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只有通过加强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管理和防控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儿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正文2.1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1. 医护人员不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时未正确佩戴口罩、手套或隔离衣等防护用具,导致病原体传播。

2. 医疗设备和器械不洁净:儿科病房使用的设备和器械未经过彻底清洁、消毒或灭菌,成为病原体传播的渠道。

3. 患儿家属不遵守感染控制规定:患儿家属在病房内未洗手、未正确佩戴口罩或在探视患儿时带入可能带菌的物品,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针对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护理对策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感染患者及感染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

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在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当中,感染患者为20例,感染率为20.0%。

在20例感染患者当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10例,消化系统感染患者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4例。

对于重症监护室感染常见感染原因,主要是集中在患者自身体质较弱、年龄较大、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缺失等因素上。

对于感染病菌,主要是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

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必须得到全面的护理干预和高度关注。

患者出现感染并非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入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针对所有的感染现象,必须深度分析其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来解决感染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杜绝感染问题的反复出现。

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室感染的护理。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感染;原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97-02在医院当中,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空间,处于其中的患者需要得到彻底的护理,要在各个方面避免出现院内感染的现象。

从临床上分析,任何一位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现象后,都将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于院内感染而言,由于患者数量多、医护工作繁杂,未对院内感染良好控制时,将直接导致感染问题不断的恶化,甚至是造成疫病,对其他患者、医护工作者,造成了很严重的威胁。

现今的医疗工作有所改进,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现象有所减少,但依然没有完全的杜绝。

文章针对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情况如下:男性患者共计41例,女性患者共计59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4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3±1.7岁。

儿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儿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儿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黄宏坤【摘要】目的:对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选择PICU收治的2 562例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原因及防控措施.结果:2 562例PICU住院儿童中122例出现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76%.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2 500 g、住院时间≥10 d、有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患儿医院感染比例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严格规范的儿科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加强低体重儿及早产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预防P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5(028)006【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作者】黄宏坤【作者单位】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河池5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儿科重症监护室是专门针对危重症患儿进行抢救的病室,在提高儿童存活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均为危重症患儿,患儿本身免疫功能低于成年人、对环境适应力较低,极易发生医院感染[1]。

加之PICU内患儿使用抗生素、反复吸痰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等,使得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2]。

笔者对本院PICU内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1月至2015年3月我院PICU收治的2 562例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180例,女1 382例;年龄1~5岁,平均(2.8±1.2)岁;2 562例重症患儿中损伤性疾病834例,脑血管疾病512例,消化系统疾病368例,呼吸系统疾病346例,心血管疾病179例,恶性肿瘤82例,其他疾病241例。

1.2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总结胎龄、出生体重、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住院时间等因素对PICU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

危重病人感染现状与防治策略

危重病人感染现状与防治策略

危重病人感染现状与防治策略1.高发率:危重病人感染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

因为这些病房中的病人通常有严重的疾病和创伤,且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感染。

2.常见感染部位:危重病人感染的常见部位包括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泌尿道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等。

这些感染部位在危重病人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人。

3.多重耐药菌感染:由于长期的抗生素使用和频繁的医疗操作,危重病人感染中多重耐药菌的比例较高。

这些耐药菌对于传统抗生素不敏感,加重了治疗难度。

1.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危重病人感染的认识,学习并遵守相关的感染防控规范。

他们应当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操作。

2.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病房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清洁人员应定期进行病房清洁,保持空气质量和表面干净,减少病原体的存在。

3.有效的抗生素管理:对于危重病人,应根据感染类型及细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遵循抗生素使用的合理原则,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4.严格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应定期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同时,在医疗操作前后进行手部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5.合理使用导尿管和气管插管:导尿管和气管插管是危重病人感染的高危因素。

医务人员应谨慎选择使用这些操作,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定期观察并更换相关设备。

6.注重营养支持和免疫增强:危重病人在感染过程中,往往伴随免疫功能低下和营养不良。

因此,及时进行充分的营养支持,增加免疫力,有助于降低感染的风险。

当前的危重病人感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但通过加强感染防控意识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情的恶化程度。

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改进感染防治策略,以提高危重病人的存活率和康复质量。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儿科病房作为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为患有各种疾病的儿童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

然而,由于患儿抵抗力较弱、免疫力不足等因素,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率较高,给患儿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带来了风险和隐患。

本文将分析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对策。

1、医务人员感染:医务人员作为儿科病房中的主要接触者,容易感染各类病菌,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载体。

2、患者感染:儿科患者大多来自不同区域,病情各异,且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类病菌。

3、道具器械传染:儿科病房中使用的各类器械、道具、药品等,容易成为各类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的场所和途径。

4、病房环境卫生不佳:病房内人员较多,加之患儿大小便不良、呕吐等生理反应导致的床品、衣物等脏污,使病房环境卫生状况不佳,进一步促进了各类病菌的滋生和扩散。

二、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强化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意识: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应培养良好的卫生防护意识,包括经常洗手、佩戴口罩、戴手套及穿工作服等,从而减少患儿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感染交叉。

2、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病房内应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对患儿的病历记录、护理计划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接触患儿的医护人员实施健康监测,以及采用红外线体温计等设备为患儿体温监测等。

3、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病房的环境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中之重,病房内应设立垃圾桶和卫生间、手卫生洗手间,并加强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等管理。

4、有针对性地使用药品:药品不当使用,容易导致药品耐药性增强,严重影响病人治疗效果。

因此,医生应准确诊断、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品。

5、合理规划病房布局:病房的布局设计应尽量减少病菌的繁殖,布局应合理,给每个患儿配备相应的床铺、医疗器械等,避免有效的交叉感染。

最后,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控制需要全体医工人员、患儿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以上预防和控制措施必须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才能保障患儿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13 年11 月至2015 年3 月,185 例新生儿;并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2 例与未感染组163 例;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两组患者的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肠外营养等均有显著差异,未感染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感染组患儿。

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不达标、滥用抗生素、医院规章制度不完善等。

相关的解决对策有:加强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及对策【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82-02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1 月至2015 年3 月期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病例共185 例;其中,有22 例发生感染并确诊,且住院时间大于48h,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22 例感染患儿中:男8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为(7±5)d,最小年龄为1d,最大年龄为27d;其中,有6 例为早产儿,有10 例新生儿患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3 例患有新生儿肺炎,有1 例新生儿肠炎,1 例新生儿贫血,1 例新生儿硬肿症。

将185 例新生儿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2 例与未感染组163 例。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对2 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

包括新生儿的①胎龄;②性别;③体重;④机械通气;⑤病原学检查;⑥新生儿窒息;⑦实验室调查;⑧羊水污染;⑨肠外营养;等。

通过2 组的对比,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原因。

细菌培养:①通过股静脉穿刺取血的方式,采集患儿的血液进行血性感染培养;②采集患儿呼吸道深部痰液,并进行痰液培养;③留取患儿初次尿检异常的尿液标本,并进行尿液培养;④利用无菌棉签提取皮肤黏膜感染的分泌物,并进行培养。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儿科病房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的儿科病房内发生的感染事件。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对于儿科病房来说,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十分常见。

下面将对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病房环境卫生不达标:儿科病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如果卫生不达标,会导致病原体在空气、表面、物品等多个路径上传播,增加感染风险。

2.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卫生习惯不良: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卫生习惯直接影响到院内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病例时未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患者及家属未按规定进行手卫生等。

3.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不洁:在儿科病房中,各种医疗器械和设备使用频繁,如果经过不洁处理或未及时更换,会引发交叉感染。

1.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对儿科病房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对床位、桌面、门把手等易受污染的部位进行注意。

并设立专门的清洁消毒岗位及清洁消毒制度。

2.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教育培训: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卫生习惯培养和宣教工作,教育医务人员要正确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对于患者及家属,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其卫生意识。

3.加强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管理: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和维护,确保其洁净度达标。

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建立感染监测和控制机制:建立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对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院内感染事件。

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如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患者隔离等。

5.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确保医务人员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合理运用消毒、隔离等措施。

儿科病房是儿童治疗、康复的重要场所,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医院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应共同努力,加强感染控制工作,提高儿科病房的卫生水平,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儿科病房是医院内重要的部门之一,承担着婴幼儿和儿童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加之病房内孩子们的密集交往和家长的护理,儿科病房院内感染成为了一大隐患。

院内感染不仅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也给医院的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对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一、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1. 儿童免疫系统不健全: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感染。

2. 孩子们的密集交往:在儿科病房内,孩子们通常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治疗和休养,因此孩子们之间的密切接触容易造成病原体的传播。

3. 家长的护理:儿科病房内家长的陪护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家长们的护理也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原因,因为他们有可能携带病原体进入病房。

4. 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照顾孩子们的过程中,也有可能成为病原体的传播者,造成院内感染。

5. 设备和环境的不洁净:儿科病房内的设备和环境卫生状况也会影响院内感染的发生,如手术器械、诊疗设备、餐具等。

1. 强化院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对儿科病房内设备、餐具、地面、墙壁等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院内环境的卫生。

2. 家长教育:对家长进行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家长们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3. 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提高他们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和对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视。

4. 患儿隔离管理:对于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儿,采取隔离措施,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保护其他孩子和家长的健康。

5. 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儿科病房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6. 鼓励科学洗手: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可定期进行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儿科病房内的患者前后一定要进行洗手。

7. 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管理培训:对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防治及护理论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防治及护理论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和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防治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结果出现院内感染36例,感染率5.05%。

男婴21例,女婴15例;出生时间最长28天,最短15分钟;早产儿22例,极低体重儿19例;出现院内感染的36例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是(21.32±2.31)天,血行感染6例,肺炎11例。

尿路感染12例,脐炎2例,结膜炎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9例,革兰阳性菌感染13例,真菌感染4例。

死亡1例,死亡率2.78%,其他院内感染患儿均经治疗后痊愈。

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点防控区域,对高危因素进行排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防治;护理随着对院内感染情况的不断深入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于刚刚脱离母体的住院新生儿来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比较差,并且其生理功能还没有成熟,发生院内感染的威胁很大,一旦发生院内感染,不但会延长患儿住院的时间、增加其医疗费用,并且一旦受到感染,其病情会迅速地发展,病死率极高,为了更好地避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1年12月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防治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5月到2011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收治例新生713例,其中男婴316例,女婴397例;日龄最长的21天,最短的15分钟;平均体重为(2010.12±10.23)克;给予胃肠外营养123例,给予机械通气356例;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主要原因有:窒息、早产、极低体重。

1.2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1年12月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防治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儿科病房的医疗水平也逐渐得到了提升,但是其院内感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给医学工作者、家长以及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分析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对策。

1.病人自身因素: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因感染能力较弱,易受感染;病人身上的长管道(如导尿管、呼吸机、胃肠道切口等)和损伤组织成为微生物易感染的通道和良好的滋生基地。

2.医护人员不规范操作: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不够或者操作不规范,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如在给患儿打针、输液、更换敷料等过程中,使用未经有效消毒的针头或器具。

3.医院环境不佳:医院环境存在着复杂的污染源,如灰尘、人员、食品、空气等。

孩子的免疫力弱,比成人更容易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感染。

4.家长常常在医院陪伴:家长为了照顾孩子,常年在医院内陪伴,而他们的卫生知识和习惯也不尽相同,这种交叉感染源也是一种影响因素。

1.医生护士规范操作: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消毒消毒操作,量化操作次数。

2.医院环境保持卫生:加强消毒措施,定期换空气、消毒地面。

3.患儿妈妈护理孩子须讲卫生:培训家长关于儿童卫生的知识及妈妈照顾宝宝的技能,隔离病人及家属,禁止前往患者区域的其他地方。

4.营养保持:孩子在治疗的过程中应保证营养充足,以提高免疫力和对抗病原菌侵袭。

5.制定感控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控制制度,有人负责,有标准操作,有监督评估机制,对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与控制。

6.加大科普力度: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了解院内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医院卫生水平,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有关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786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新生儿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786例新生儿中感染37例,感染率为4.71%;感染与部位、胎龄、体重和住院天数有关,与性别无关。

早产儿感染高于足月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感染高于正常体重儿,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高于其他部位,住院天数越长感染率越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引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因素比较多,护理过程中应从每个环节着手,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的发生。

标签:新生儿重症监护感染分析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危重新生儿,对其实施相关护理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容易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场所,给新生儿的治疗带来一定的潜在危害。

加上新生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力和抵抗力比较弱,对外界的环境还不够适应,因此病菌更易侵入。

为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原因所在,特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786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患儿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其有效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86例病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其中男401例,女385例,胎龄在37周以下308例,37周以上478例,住院在1周以下256例,1周以上530例,体重>1500g288例,<1500g498例。

1.2 方法通过查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部位、胎龄、体重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查找与感染有关的因素。

1.3 数据处理本组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786例新生儿中感染37例,感染率为4.71%,感染与性别无关(P>0.05),早产儿感染高于足月儿,极低体重儿感染高于正常体重儿,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高于其他部位,住院天数越长感染率越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 y c h i a t r i c a n d Me n t a l He a l t h Nu r s i n g, 2 0 0 5 ( 1 2 ): 2 9 0—2 9 6 .
[ 7 ] 康晓萍. 开办养老护理培养设 想 [ J ] . 临床合理 用药 , 2 0 1 0 , 3 ( 2 4 ) :
2 O 1 0, 3 4 ( 1 ): 1 1一l 7 .
[ 1 9 ] 陈 志英 , 张慧 清 . 老年公 寓养老 护理的服 务模式[ J ] . 中 国 老 年 病
杂 志, 2 O 1 O , 3 0 ( 7 ) : 9 6 8—9 6 9 .
作 者 简 介 崔 艳 , 副教授 , 博 士研究 生 , 单位: 7 1 0 0 3 2 , 中 国 人 民解 放 军
3 8 .
[ 1 5 ] R mn J C . A d v e r s e f a c t o r s a n d t h e me o p l e :
I m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s o c i a l a n d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r a c t i c e[ J ] . J o u r n a l o f
9 .
[ 4 ] 梅红光. 德国养老护理制度的启示[ J ] . 人V 1 与计划生育 , 2 0 0 7 , 1 1 :
4 0 —41 .
[ 5 ] 张 凡 .日本 养 老 护 理 供 给 体 系 发 展 经 验 与 启 示 [ J ] . 社会福利,
2 0 1 0, 1 0: 4 6—4 7 .
第 四军医大学护理 学院 ; 张宏晨 、 高丽单位 : 7 1 0 0 3 2 ,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护理 学 院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2 7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1 0—2 1 ) ( 本 文 编辑 范秋 霞)
[ 1 1 ] 刘笑梦. 由澳大利亚的养老护理及教育引发的思考[ J ] . 中华 护 理
教育 , 2 0 0 9 , 6( 7 ) : 3 3 3—3 3 4 .
[ 1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 养 老 护 理 员 国 家职 业 标
儿 科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护 士 的 感 染 现 状 及 处 理对 策
6 8 .
[ 1 6 ] 张 旭 升.日本 老 年护 理 发展 历 程 的启 示 [ J ] . 中国 社 会 导 刊 , 2 0 0 8 ,
3: 46— 4 7 .
[ 8 ] 佚名. 关于开展 长期护理 保险 的战略思考 [ E B / OL] . [ 2 o 1 2—0 4一 o 6 ] .h t t p : / / www .c i r c .g o v .c n / we b / s i t e 2 4 / t a b 4 2 8 1 / i l 9 8 0 8 6 .

晶, 周
护理研究 2 0 1 4年 1月 第 2 8卷 第 1期 中 旬 版 ( 总第 4 5 4 期)
启示[ J ] . 临床 决 策 与 管 理 , 2 0 1 1 , 3 2 ( 7 ) : 7 8—8 O .
・ 1 3 9 ・
准[ s 3 . 2 0 0 2 —0 4 o l J [ 1 3 ] 化前珍. 老 年 护 理学 [ M] . 第 3版 .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 0 1 2 : 8—
St a t u s q u o o f i n f ec t i o n s o f n u r s e s i n
p e di a t r i c i n t en si v e c ar e u n i t a n d i t s c o u n t er me a s u r e s
h t m.
[ 1 7 ] 文远竹. 日本 养 老护 理 按 需 分 配 [ J ] . 家庭 保 健 , 2 0 1 2 , 1 1 : 5 8 . [ 1 8 ] 王静. 北 京 社会 化居 家 养老 问题 与对 策研 究 [ J ] . 人 口与经 济,
2 O 1 2, 1 9 2 ( 3): 65—6 9 .
[ 9 ] 李虹. 澳 大 利 亚 的 家 庭 老 年 护 理 服 务 与 我 国养 老 服 务 体 系 的 建 立
和完善[ J ] . 医 院管 理 论 坛 , 2 0 0 4 , 8 : 5 2~5 6 . [ 1 O ] C a r r y e r J , Ha n s e n CO, B l a k e y J A.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n u r s i n g i n o l d e r c a r e f a c i l i t i e s i n Ne w Z e a l a n d[ J ] .Au s t r a l i a n He a l t h Re v i e w,
[ 1 4 ] Na k a n e J , F a r e v a a g M. El d e r c a r e i n J a p a n[ J ]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
2 0 0 4, 2 8( 1 ): 1 7—2 4.
[ 6 ] 孙钰林. 养 老 护 理 队伍 建 设 路 径 探 析 [ J ] . 社会 福利 , 2 0 1 1 , 1 0 : 3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