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小论文

合集下载

7000字法史学论文法律

7000字法史学论文法律

7000字法史学论文法律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7000字法史学论文。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哲学之永恒主题与难解之迷。

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法律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

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xxxxxxxx 的不同范畴。

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

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

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一、道德与法律的学理含义:(一)道德的含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

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二)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含义。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

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

法律思想史论文

法律思想史论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093班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比较先秦时期,儒法两家思想的影响非常大。

而说到法律思想,仍然是儒法两家的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

但是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先分别简述其内容,再讨论其异同。

儒家思想作为先秦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其法律思想也是影响深远,孔子提出“礼”与“仁”相结合的思想,这是孔子法律思想的出发点。

他提出的以伦理为核心,“礼治”、“德治”、“人治”相结合的一套主张,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的“仁政”也是对于孔子的儒家法律思想的一脉相承。

而法家学派在先秦时期也是相当具有影响力的,其代表人物是商鞅,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他是法家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其基本主张是“法治”,以“法”代“礼”。

“刑无等级”、“以刑去刑”、“以吏为师、以法为教”都是其基本思想。

韩非子则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应当说其思想是先秦法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系统总结。

韩非法治观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观和人性好利论。

应当说儒法两家在法律思想上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礼治”还是“法治”。

这可以算是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分歧所在。

儒家提出“德主刑辅”,即法对于治理国家固然重要,但法的好坏则完全取决于作为统治者的“人”的好坏。

即使有了良法,还得靠人来贯彻。

儒家主张先礼后刑,以刑辅德,主张道德教化,以德去刑。

儒家认为刑罚是教化的辅助手段, 教化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比严刑峻罚更有利于统治。

而法家的“法治”正是反对儒家的“礼治”而提出的观点,其极端推崇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强调法律的权威,主张“缘法而治”、“一断于法”、“以法治国”将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

二、“刑不上大夫”还是“刑无等级”。

儒家在礼治秩序下的刑法适用上主张别贵贱,分等级,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但是法家认为奖赏刑罚完全是一种客观的标准,因人而异,必须有同一的法律,一赏一刑。

中国法制史论文唐律

中国法制史论文唐律

礼在唐律的地位研究——“一准乎礼”的唐律内容摘要:早在先秦时期,礼和法就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荀子便是礼法融合的先行者,认为“治之经礼与刑”。

西汉大儒董仲舒作《春秋决狱》,将尊君尊长纳入其中,后世以经代律,引经决狱。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引礼入律,礼律结合进一步发展。

直到唐朝,《唐律疏议》开篇即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唐律继承了“礼刑并用”的法学传统,即所谓“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①”。

《唐律》中,律本于礼,礼律融合,以“一准乎礼”为核心,既为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证据,又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并且为唐律赢得了“得古今之平”的名声。

关键词唐律礼法一准乎礼唐律为何“一准乎礼"?总所周知,唐是在大隋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自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代始,有隋一代。

仅存在37年而亡,其中隋炀帝的暴政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但也和隋的非儒做法有一定关系。

隋朝臣子主要是北周旧贵族,南朝的江南士族和北齐的山东士族因南北统一失去了政治特权。

于是隋文帝开科举之制。

因为经过南北朝,两方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

如开皇初年,隋文帝开科招官,结果儒生分成两派,各执一词,导致博士无法评定,此后,考试终止,再加上隋文帝助佛反儒,儒生的出路几乎断绝②。

这样一来,儒生普遍反抗,伦理纲常也会败坏,结果可想知。

唐太宗即位后,尤倡儒学,他曾经对百官说:“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了礼就要死。

”我们可以听出唐太宗在说“没有了礼,就没有了三纲五常,没有了这些,我这个皇帝也就做得不像一个皇帝;有了礼,百姓就知道什么叫忠君,什么叫尽本分,这样,我这个皇帝才坐得稳,我才享有至高无上的皇权”。

于是唐太宗雷厉风行,实行了把失礼的禁条纳入刑书,以礼来编修刑书等政策。

最终形成了“一准乎礼”的唐律。

唐律如何“一准乎礼”礼法结合,发有等差第一:编纂以礼为原则。

《唐律疏议》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引言China is known for its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the legal system in China has evolved alongside its society and government.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egal system is crucial in comprehending its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and judicial practic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highlighting key periods and influential legal codes.1.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最早的法律体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然而,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真正起步于商朝。

商朝的法律由君主制定,主要着力于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

而春秋战国时期,法律演变为一种基于禀赋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系,为社会的各个层面提供了法规和规范。

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发布了著名的“秦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权威且普遍适用的法典。

2. 唐宋时期的法律体系唐宋时期是中国法律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朝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唐律疏义》。

这本法典包含了各种法律规定和惩罚措施,对唐朝的社会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代继承了唐朝的法律传统,并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

宋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法典之一,它包含了详细的刑法和民法规定,影响了后世的法律制定。

3. 清朝时期的法律体系清代是中国法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法律思想史论文

法律思想史论文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具有环保思想,他们很早就认识到,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要注意保护,合理开发,反对过度利用,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籍论述了关于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思想。

这种环保思想最初是不自觉的,甚至带有迷信色彩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就已经有了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叫“禹之禁”。

“禹之禁,春三日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日,川泽不施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环保的法规了。

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刑弃灰于街营”的法律。

古代还设立了一些环境管理的官员,如“林”,“虞”,“牧”等官,他们分别管理山林,川泽和畜牧.在周朝,周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

传说,周文王曾告诫儿子周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

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周文王时期颁布的《伐崇令》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毋坏屋,毋坏井,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个保护生态环境的法令,规定得极为严厉。

春秋战国时代(约公元前700年—前221年)对保护生物资源有了明确的规定,范围相当广泛,并始终同经济发展相联系。

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是在齐国为相的管仲。

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实施山林川泽的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

他认为,善林川泽是“天财之所出”。

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不配当国家领导人(原话是:“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王”。

管仲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论述很丰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认识,对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对待自然环境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他主张不重视环保的人不能当“王”。

管仲认为,“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

故使民求之,使民籍之,因此给之……”可见,在其朴素的民生观中已包含着保护自然资源与国家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在那样的时代已经把保护自然资源视为国家大事。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隆礼重法”思想体系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汪中元(法学院法学081班,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在荀子生活的战国末年,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基本完成,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思想上的争鸣逐渐被思想融合所代替,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当然也包含着法律思想上的争鸣。

荀况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隆礼重法”的法律思想体系,也正式构建起在封建时代长期适用的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构架。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深入探究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隆礼重法和谐社会构建一、荀子“隆礼重法”的概说“隆礼重法”即“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是儒家仁义王道之礼治与法家强力霸道之法治的有机结合。

这是荀子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国家政权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他称之为“治之经”,即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遵循这一原则,就会“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国君亦能够“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了。

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主要是在对儒法两家学说进行批判性总结和创新性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

“集大成”和“融汇贯通”是荀子学说的显著特色,这不仅在于它具有博大宽厚的包容性,更在于它对诸子学说的批判总结和创新性整合。

荀子“隆礼”、“重法”的主张,体现了荀子思想体系以儒为本,兼采各家之所长的特点。

“隆礼”就是遵奉礼治,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弘扬,但荀子所讲的“礼”已不完全同于孔孟之礼。

“重法”即重视法律的作用,是荀子吸取了法家的理论提出的,也是荀子基于现实社会需要对儒家思想所做的变通。

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开了儒法合流之先河,荀子学说的不朽意义和价值,在于紧紧把握时代的发展,适应现实变革的需要,确立了以“隆礼重法”为核心的完整的学说体系,从而为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政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基本的统治方略。

二、和谐社会与“隆礼重法”思想体系下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及特点系别:法政学院法学专业班级:法学汉班姓名:屠明双学号:510摘要:在人类历史上自国家形成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成立的国家政权在自身的存续和进展进程中,都曾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民族精神、把最鲜明的价值观念熔铸到法律制度当中,由此形成了人类社会色彩斑斓的法律文化体系。

中国法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法系之一,曾经焕发着活跃的生命力,为世界所赞美。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长,气象博大、学派众多,其中,曾显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其中,儒、道、墨、法、兵、释、阴阳、纵横等众多文化均参与了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互动。

多种思想对我国古代法律的阻碍和渗入,使得我国古代法律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华法系”。

要明白得中华法系的博大精深,必需了解她的起源和特点。

关键词: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特点正文:以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成立为起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伴随着国家文明的兴盛而开始了不断积存、不断进展的辉煌历程。

通过尔后几千年的积存与回旋,中国古代的法律体制,也确实是咱们通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从相对粗略和幼稚的简单法条,进展成了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风格特异、义理精神的庞大的法律体系。

那么,中国古代法律是怎么起源的,又有什么特点呢?马克思关于法的起源的一样理论以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久存在的。

马克思以为,法律是社会进展到一按时期,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显现而产生的。

这是法律产生的全然缘故,也是法律产生的一起规律之一。

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指出了法律产生的缘故,那么中国法律的产生就必然有一个渊源。

中国法律起源的问题,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

这其中包括中国法律起源的方式、时刻。

对此问题,古今的学者提出了很多观点,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

但在学术界比较受推崇的有以下几种观点:1.由原始风俗演变而来的适应法。

法同国家一样,都是历史进展的必然产物,都有自身存在的必要条件。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第一篇: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秦国依靠法家思想富强称霸,统一六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但是,秦朝也因法家思想走向极权统治,加之奸臣当道,二世而亡。

汉朝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将儒家思想确立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然而,汉承秦制,法治理念并没有衰落,反而为各朝沿用,中国封建社会的法治传统同时确立。

儒法两家都主张国家由天子一人治理,君主归为天子,至高无上。

正是儒法两家这种国家由天子一人治理的主导理念,对官吏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而法家早也有这样的论述:“吏者,民之本、纲者也”。

也就是说,君主相对于臣子的地位,相当于官吏相对于人民的地位,进而可知,君主的一切行为在官吏那里,都可以被复制而施用于人民。

中国传统社会是人治社会,这种“人治”始于君主,然后在君臣二级分治的体制下,被各种官吏不断复制甚至恶化和滥用。

虽然法家有过限制君权的尝试,但是收效甚微,最终不了了之。

中国没有限制君权的成功,商鞅之后也不敢有这样的尝试。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地方官吏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复制皇帝的极权专制,中央很难对其采取限制和打击。

一般情况下,君臣勾结,互相满足利益,以求“维稳”。

追究这种体质性现象的实质,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完成了国家私有制为核心的国家体制向土地私有制为核心的国家体制的转变。

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在于维护私权,但是无论是君主还是臣子,他们对于私权的维护都缺乏明确的限制和约束。

虽然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但是他本身不可能将这种统治权贯穿于国家的各个层面,必须通过设置官吏进行管理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这个过程中,君主的地位虽然明显高于臣子,但是相对来说臣子对君主有一定的约束,二者互相牵制。

由此,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便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也生发出中国封建社会其他各种问题。

关于中国法治的历史论文

关于中国法治的历史论文

关于中国法治的历史论文
中国法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社会。

在中国古代,法治是由君主制度来统治的,而法律也是从君主们制定的律法中得到执行的。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中,儒家思想对法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爱和礼节,主张以仁爱治国,以礼制民。

儒家认为,君主应当以仁爱之心对待臣民,而臣民也应当以礼节之心来对待君主。

因此,儒家的思想理念在中国古代的法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法治是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

各个阶层的人群都有着不同的法律地位和权利,而这些权利和地位都是由君主制度和等级制度来决定的。

因此,中国古代的法治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法治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法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这一时期,法治体系得到了比较完善的建设,各级官员都得到了严格的法治教育和培训,确保了法律的公正执行。

近代以来,中国的法治体系也经历了较大的变革。

随着现代法治观念的不断引入和发展,中国的法治体系逐渐向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法治事务,推动国际法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总的来说,中国的法治历史悠久,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从古代封建社会到现代国际化社会,中国的法治体系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改变,为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未来中国的法治体系能够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法制史的发展过程、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法制史的起源和初步发展1.1 公元前秦时期的法制在公元前秦时期,中国的法制以刑罚为主,严厉而独特。

法律逐渐形成,并开始有一定程度的规范性。

1.2 公元前汉时期的法制公元前汉时期,中国法制逐渐规范化,并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文件,如《九章律》和《魏律》。

这些法律文件为后来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1.3 公元后汉时期的法制在公元后汉时期,中国法制更加完善,法律目录更加详尽。

司法机构逐渐建立,并开始出现专职的律师和法官。

第二章:中国法制史的重要发展阶段2.1 唐代法制的发展唐代是中国法制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不仅法律产生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司法制度也逐渐完善。

唐代的法律体系对后来的法律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2 宋代法制的发展宋代是中国法制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法律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民法也开始逐渐完善。

同时,宋代的科举制度也对司法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2.3 明清法制的发展明清时期是中国法制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尤其是明代的法制开创了中国法治史上的新纪元。

明清时期的法律体系基本成形,各项法律规范较为完备。

第三章:中国法制史的特点3.1 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结合中国法制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结合。

中国的法制在历史上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优秀部分,同时也保留和发展了本土的法律传统。

3.2 以封建主义为基础的法制中国法制史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较大。

在中国的历史上,封建主义的法律体系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社会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

3.3 法治思想的传统中国法制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法治思想的传统。

中国自古就有“德治”、“仁政”等法治思想的传统,这对中国法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法律篇》的法律思想与启示论文

《法律篇》的法律思想与启示论文

《法律篇》的法律思想与启示论文《法律篇》的法律思想与启示论文《法律篇》论述了法律的含义、性质,法律与权力、自由的关系,立法的目的、条件以及如何实行法治等一系列法律思想和法治措施。

《法律篇》的法律思想与启示论文【1】摘要:《法律篇》是柏拉图继《理想国》、《政治家》之后的又一力作。

从实际的社会状况出发,在《法律篇》里他强调必须实行法治。

据此他论述了法律的含义、性质,法律与权力、自由的关系,立法的目的、条件以及如何实行法治等一系列法律思想和法治措施。

虽然受阶级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其思想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方面的论述既有深度又极具借鉴意义。

关键词:《法律篇》;法治;启示晚年柏拉图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开始认识到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法律篇》中,他论述了自己的法律思想,不仅体现了其法律智慧,也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来库古的立法和苏格拉底的以身殉法给柏拉图以强烈的震撼,让其认识到法律的魅力。

另外,其自身的社会政治实践让其认识到“理想国”只是一个空想,法治才是治国良方。

故在《法律篇》中他提出了法治的思想。

他的法律思想主要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哲学基础之上。

在《法律篇》中,他在更广泛的背景上,把最高的善的理念看作是“第二等好的国家”赖以建立的模型和追求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他主张由优秀的人运用法律来治理城邦,从而实现城邦最高的善。

他认为法律是由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制定的,用来规范家庭和社会的理智的约定。

在他看来,法律必须是正义的,正义性是法律永远的特性。

其次,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保持法律的权威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那么,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与习惯法、与权力、与自由等是什么关系呢?首先,不成文法(祖宗之法)虽不是明文规定,但也不是毫无规范的东西,琐碎繁杂的风俗和传统使宏大的立法内容丰富,连接并保护着现存的各种成文法。

作为一种自律的习俗应该要接受法律和制度的控制。

权力与自由是离不开的,在法律与自由的关系问题上,他把自由、智慧、与和平看成是城邦立法的目标。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doc

道家法律思想的现代启示摘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唯道是从”为主要法律思想的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人物。

战国中期的庄周与老子一脉相通,世称老庄,他们的思想对汉初和唐初的发展起过安定社会的良好作用;同时,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无为而治法律虚无主义道法自然一、道家及其思想核心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自然”指事物本来的状态,“无为”是指不作为。

道家哲学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

透过对此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

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二、老子、庄子介绍老子,据《史记·老子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曾为中国周代守藏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案例(3篇)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案例(3篇)

一、引言中国法律思想史源远流长,其中“儒家”与“法家”之争尤为激烈。

儒家主张以仁爱为本,强调道德教化,而法家则强调法治,主张严刑峻法。

本文将以《汉律》为例,探讨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儒家与法家之争的具体表现。

二、儒家与法家的基本观点1. 儒家观点儒家主张以仁爱为本,认为人性本善,通过道德教化使人达到道德自律。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强调道德修养,主张以德治国。

儒家认为,法律是道德的体现,法律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但法律并非万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2. 法家观点法家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韩非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严刑峻法来约束人的行为。

法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他们认为,法律是维护国家统治、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三、《汉律》中的儒家与法家之争1. 儒家思想在《汉律》中的体现《汉律》是西汉时期的一部法典,它体现了儒家思想在法律制度中的影响。

首先,在立法原则方面,《汉律》强调以德治国,注重道德教化。

例如,《汉律》中规定:“王者以仁义为宗,以道德为绳。

”其次,在刑罚制度方面,《汉律》对刑罚的适用较为宽容,注重教育改造。

如《汉律》规定:“刑者,所以禁暴止邪也。

其用也,宜宽而严。

”再次,在司法制度方面,《汉律》强调司法公正,注重证据确凿。

如《汉律》规定:“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2. 法家思想在《汉律》中的体现尽管《汉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法家思想。

首先,在立法目的方面,《汉律》强调维护国家统治和社会秩序。

如《汉律》规定:“律者,所以禁民为非,正天下之政也。

”其次,在刑罚制度方面,《汉律》对刑罚的适用较为严厉,注重威慑。

如《汉律》规定:“罪至死,必先审其罪状,然后处刑。

”再次,在司法制度方面,《汉律》强调司法效率,注重案件的处理速度。

如《汉律》规定:“断狱者,宜速而审。

”《汉律》作为古代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体现了儒家与法家之争。

一方面,儒家思想在《汉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如注重道德教化、宽严相济的刑罚制度等;另一方面,法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律》,如维护国家统治、强调刑罚威慑等。

法律史论文总结范文

法律史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法律史是研究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学科。

本文从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概述了中国法律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变原因,旨在为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国古代法律史1. 先秦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法律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斗,逐渐形成了以刑法为主的法律制度。

2.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秦律》,确立了以法家思想为基础的法律体系。

汉代继承了秦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汉律》为代表的法律制度。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法律制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北魏时期,颁布《魏律》,标志着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南朝时期,法律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4. 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律史的高峰时期。

唐朝颁布《唐律疏议》,成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典范。

唐朝法律制度以“法合天地”为原则,注重法律与道德的结合。

5. 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法律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宋朝颁布《宋刑统》,形成了以律为主,以令、格、式为辅的法律体系。

元明清时期,法律制度逐渐趋于保守,以《大明律》、《大清律》为代表。

二、近现代法律史1. 民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法律史的重要转折点。

辛亥革命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

此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如《民法》、《刑法》等,为现代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为主的法律体系。

三、当代法律史1. 法律体系日益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2. 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

法律法规-中国法律思想史自己写的 精品

法律法规-中国法律思想史自己写的 精品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共产党人在取得政权后采取什么方法治理国家才能够做到长治久安?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给予具体回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没有成功经验。

虽然列宁认为在政权趋于巩固后,要“提出加强革命法制这个坚定不移的口号”,但由于各种原因,他并没有明确提出实行法治,并没有解决领袖权威和法律权威的关系,因而未能防止他的后继者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

可以说,社会主义事业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严重夭折,与没有解决好人治和法治的关系问题密切相关。

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这段话的精神,就是要实行法治,取代人治,改变过去那种将领导人的话当成“法”的错误作法。

邓小平崇尚法治,反对人治的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历程中惨痛教训的深刻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法制建设一度有过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国际国内的复杂原因,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和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愈演愈烈,而使法制建设的良好势头急转直下,最终酿成十年“文革”的历史性悲剧。

邓小平痛定思痛,对法治和人治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1980年8月,邓小平在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于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

”“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主要应依靠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国家领导人的圣贤。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论文上古时期“神权法”思想产生发展的原因探究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

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

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

但目前史学界,对上古和中古史作了分界线。

虽然我国对上古、中古划分还有很大分歧,但此处我们就以白寿彝的《中国通史》为准吧,他以秦皇朝作为上古、中古的分界线,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

那我这里说的“上古时期”就是秦以前了。

神权法思想,将不可知的东西归之为神意。

一般指利用宗教迷信进行统治的阶级,为了取得人们的拥护,把他们的权力说成是神所授予的,把体现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的一种法律思想。

在中国,从未出现过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教会和教权。

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是从属与服务于奴隶制王权和封建皇权的,目的在于使王权和皇权神化。

它最早盛行于夏、商、西周奴隶制时期。

那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神权至上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远古氏族社会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先民们对自然现象和人本身就不能做出理性的探求。

当有恐惧或困惑的现象产生时,他们的心灵就会被时时困扰和缠绕,内心感到害怕与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作出了自圆其说的解释,将这一切归因于超自然的因素,进而逐渐形成了对神意或原始宗教的依赖心理。

因此,氏族社会把权威赋予了神,氏族酋长和神职人员利用神意统治着社会。

最早的国家在氏族社会中产生,于是将此种统治方法继承了下来,从而就形成了最初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国家形态,形成了世俗王权的神化统治,因而神权法思想产生。

太古之世,既要生存,就要依赖两个因素:争夺和互助。

在这个争夺和互助中,家族中产生了家长权。

从家族→氏族→部落→国家的演变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权力和家长权之间存在的这种相似性。

然而要维护这种权力,就需要一些关于秩序的教育以及以强制力为后盾的刑法威慑和讨伐的正当性,来说明权力的合法性,于是他们自然找到了那不可知的“神”。

普通人能接受这种神的观念,这很大程度上根植于人的本性,人类有一种依赖的天性与愿望。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浅谈对中国法制史的认识论文姓名:李升岳指导老师姓名:王修寰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学号: 20126181通过系统的学习,对中国古代法制史有了一个新的全面认识。

法制作为历朝治理国家和管理经济、社会生活的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和完善的。

由于历史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法制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呈现出极其纷杂的现象。

但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国法制发展史,从总体上说,“因时变革,不断发展、完善”是法律制度演进的主旋律。

因此,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科学地认识和阐述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是推动中国古代法律法制不断走向健全完善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回顾中国古代法制法律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个重视历史的国家,从其产生之时起就十分重视各类历史的记载和研究,法制史也不例外。

最早记载中国法制内容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古籍《尚书》。

最先使用“法制”一词的是春秋时期的史籍《左传》和《国语》。

而且,自先秦到清朝,各代学者对当时法制和法制历史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并编写出许多关于中国法制的史志和类书。

其中,最早最典型的当属《汉书〃刑法志》。

从此点而论,中国法制史学科最迟形成于汉朝。

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又用较新的方法发掘并整理了一批中国法制史资料,撰写出许多中国法制史论著。

尽管这些论著,由于时代的影响和学者本身的局限性,而存有许多需要商讨之处,但其毕竟为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法制“礼”和“刑”是两种社会规范,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法治文明基石,前者为指导性,强行性规范,以道德教化、伦理感化为基本取向。

后者为禁止性、惩罚性规范,以刑罚制裁、强制镇压为主要手段。

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完善了中国传统法律体系。

1、中国古代法律最初是通过中原地区各个部族之间的兼并征服战争与联盟融合过程以及宗教祭祀礼仪等社会活动产生的。

具体表现为“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两条基本途径。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内容摘要:中国法律思想从其开始产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曾经历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这三种社会由于部分质变所形成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或时期。

封建正统的儒家法律思想曾长期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对儒家思想应当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研究学习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规律,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和法学服务。

关键词:中国法律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的法制中国法律思想从其开始产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曾经历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这三种社会由于部分质变所形成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或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当时作为统治者的奴隶主贵族,在意识形态中主要是利用“受命于天”和“恭行天罚”的神权思想和以“亲亲”、“尊尊”的宗法思想为指导原则的“礼治”来进行统治。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思想,也受这二者支配。

夏、商两代属于中国早期的神权法时代,司法制度具有鲜明的天伐、天罚、神判的特色。

而西周时期的法制思想是在继承夏商两代法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周统治者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认识出发,将“天命”与“民意”、德礼与刑罚紧密联系在一起,确立了“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指导思想,形成了、“明德慎罚”、“刑兹无赦”以及“刑罚世轻世重”的法制原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由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学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这时的法律思想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并深入到法理学的领域。

在这一时期中,原来维护贵族统治的神权法和宗法礼治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神权动摇,礼坏乐崩,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当时参加争鸣的各家都曾涉及到法律思想,但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特别是儒、法两家。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父子相隐与刑事诉讼法修改近亲属证人作证问题
2010200489 法学二班杨芮
摘要:2011年8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开幕,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与现行法律相比,草案增加了一条有关近亲属证人作证问题的规定,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关键字:孔子、亲属相隐、大义灭亲、刑事诉讼法草案
正文:
"父子相隐"这一理念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是"为亲者讳"的周礼原则在判断是否与犯罪问题上的反映。

孔子认为,父子间应该互相隐瞒犯罪,而不应该互相告发。

即"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①这一主张是以家族位本位的宗法制度在司法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后来封建法律允许亲属相隐的张本。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中新增法条: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按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可以明显的看出,千年前的"亲亲相隐"在如今的刑事诉讼法上也得以体现。

近亲属之间不愿互相举证,不愿破坏家庭关系的稳定,又不愿违法包庇,这是一直以来都在矛盾着着的事情。

而"亲属相隐"这一理念在法律上的实施还是有待思考的。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亲情血缘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牵绊。

从古至今,近亲属做证人一直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中这一新增条款的后一部分体现了重要的中国式传统习俗,体现亲亲相隐的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有很大的必要性,在中国传统中,血亲是极为重要的,而家人亲属之间的相互庇佑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关键。

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这一新增条例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前一部分契合国际通行法律原则,后一部分体现中国传统习俗,体现人性。

这是我国法律建设的一大进步,也是颇具争议的一次改革。

自古以来,我们崇尚大义灭亲,为保卫正义而不惜舍弃家庭。

那么中国法律的"大义灭亲"③与"亲属相隐"又有着怎样的冲突呢?
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弟弟为了筹集哥哥上大学的费用而偷窃了室友四万元。

在警方的动员下,哥哥将弟弟骗到自己的住处,埋伏在那里的警察将其抓获。

哥哥的大义灭亲之举受到了社会的强烈谴责。

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为,在现有的法律规定和主流价值中,往往是鼓励"大义灭亲"的,法律对于被告人到近亲属作证方面并没有例外规定。

而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智力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可以看出,如实作证是任何一个知晓案情的公民的义务,法律没有赋予任何人拒证的特权,包括被告人的近亲属。

因为保卫正义和公正是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都要坚守这个"义"字。

但是,如果被告人的近亲属不愿举证,在对薄公堂的时候保持沉默或者为被告人开脱而做假证呢?"大义灭亲"固然大义,但是灭亲之后,被告人的家庭关系还能够很好的维持么?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孔子的以人为本的法律思
想适用古今,因为这切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有家才有国家,一味的大义灭亲,只是摧毁了社会最基本的家庭单位,弊远远大于利。

然而,并不是说刑事诉讼法新增条例就是要近亲属互相包庇,不论罪责。

再次细细品味新增条例的后半段,这里并没有规定近亲属必须互相包庇,没有说人民法院不可以通知近亲属出庭作证,而是法院还是会通知给被告人近亲属出庭作证,并鼓励其协助调查取证来履行公民义务。

与其他证人的区别,只有当近亲属本人不愿到庭上作证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会强制其出庭作证。

这不仅仅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试想一下,当近亲属被强行带来庭上举证,他们还是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可以完全不回答任何问题,这给案件的处理并未带来任何便捷,反而浪费人力物力。

甚至,当近亲属不自愿的来到公堂之上,为了被告人和家庭关系而做假证,虽然可以被定为包庇罪而进行惩罚,但是这曲折的过程仍是不必要的。

虽然新增的法条看起来利益多多,但也并不是完美的。

例如,这里列出的近亲属中,范围变得狭隘了,没有包括兄弟姐妹,而这些人仍与被告人有着嫡亲血缘。

还有,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假如不愿出庭的近亲属是关键性证人怎么办?还是要放任其躲避作证,因此而使被告人避免了最重要的举证而影响了判罪甚至量刑么?这显然是不公平也是不公正的。

尤其是有些案例涉及到了国家人民的权利被侵害,社会公共秩序被严重扰乱,这些较为严重的罪行是不应该为了家庭关系的维系而干扰其取证的。

其实这些矛盾和尴尬还是要归于对孔子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解,在不同的时代,它都是适用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不同的时代对其的解读仍是有区别的。

社会在不断进步,法律思想也要不断完善,没有事物是停滞不变的,尤其是人的思想,时代的信念。

中国的法律思想,就是在不断的革新中生长,本着"以人为本"的信念,还要去权衡各方面利益,这显然是一段漫长的旅途。

亲亲相隐,我们还未最终定位,孔子的时代,它是要亲属之间向庇佑,如若出卖家人,则是最大的罪过,而现在适用中的"亲亲"相隐思想则是鼓励举证来履行公民义务,而又考虑到被告人家庭关系的维系,照顾近亲属的感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认为,这一理念并不是颠覆了"大义灭亲"的正义,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性、人道、以人为本的精神。

这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延续和发扬。

小结:
综上所述,刑事诉讼法对近亲属证人作证的修改源于对"以人为本"这一思想的重视,也是中和了"大义灭亲"和"亲属相隐"的思想,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很多细节有待确定,但是,中国的法律思想进程仍在继续,法制观念也会逐步提高,坚持传统的观念,发挥它们在新时代的新理念,更快更好的完善我们的法制社会。

注释①≪论语•子路≫
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
③≪左传•隐公四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