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本文试图从《论语》中,所映衬出来的孔子诸多的教育思想入手,对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自古官学少大师”的原因等予以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以期可以指出孔子教育思想本身对当今教育实践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中庸之道自古官学少大师教育思想教育实践
序言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此,我们避之其它不谈,单述孔子的教育原则及教育思想。
虽然,《论语》不能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全部的反映,但也基本上可以对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核心予以简单的概括了。在对《论语》中,孔子的相关思想予以概括与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本身进行梳理和概述。
一、《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已得到确认,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政治上,
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在思想意识上,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并且,在这种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沾染之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复古的两重性的特点。
二、《论语》及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一方面,以它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其中不乏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的言论;另一方面,又通过对人物神情语态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而作为《论语》描述的中心的孔子,书中自然有着大量关于他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及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如《文心雕龙征圣》中的“夫子风采,溢于格言”等。
《论语》主要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其与弟子们的谈话来展现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六个方面,分别如下:第一,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通过对教育与国家、教育与政治、教育与个人等多个方面关系的分析,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一个方针对他办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第三,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在这一教育理念当中,又包含了许多小的教育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当是“学而优则仕”。孔子对“学而优则仕”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
的主要目的。第四,要以“六艺”作为教学的内容。而在这当中,“六艺”只是所谓的载体,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内核。第五,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适时总结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如,“学而时习之”,强调的就是复习、练习的重要性。第六,孔子主张自觉修养德行。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而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与“仁”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自觉修养的主要内容。
三、由《论语》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所引起的有关于中国当代教育实践的思考虽然,《论语》及孔子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甚至可以概括为整个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但如同历史上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想、理论一样,它也有着自身难以自圆其说的限制。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自古官学少大师’的原因等予以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的途径,以期可以达到“指出孔子教育思想本身对当今教育实践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这一目的。
(1)、“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在对“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之前,我们手首先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含义。“中庸”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一种折中与谦和。孔子把“中庸”
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第二,分析“中庸之道”存在合理性的基本前提。在对“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进行理性分析之前,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只有把它放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教育当中去,我们所做的一切才会具有意义。
1、“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之处
“中庸之道”的存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极其难能可贵的。首先,它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精神向导,有助于当代教育于改革之中归于淳朴与淡然。其次,它自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将它植入于当今的教育,有助于抑制青年学生们日益浮躁的心态。
2、“中庸之道”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庸之道”贵在谦和,这作为一种修身养德的标准本无可厚非,但若将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的存在必定会违背教育自身的规律,阻碍学生的发展。
“中庸之道”用之于教育,首先,会扼杀学生们的异样思维,不利于大学精神文化氛围的塑造。大学也会随之丧失属于自己的清醒和独立、无奈和清高,最后造就出来一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说好的人。其次,会让学生们失去“用自己的眼睛做独立判断的能力”,他们惧于批评、畏于否定,最后一个个的失去了特色与另类。
(2)、“自古官学少大师”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考察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两千多年中,官学中出现大师的几率远远小于私学。这是因为,它们不仅是官家举办的,还是官家管理的,并且依据的是官僚的逻辑。在官僚的逻辑之
下,“士”永远只是官方的帮闲,不可能有自主的学人精神,自然也就出不了大师。
那么,官学的这种状况有无改变的可能呢?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柏林大学是由普鲁士王国拨经费资助开办的,但洪堡作为教育厅长却强调国家不能直接希望从大学取得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希望等到大学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后,大学才能真正为国家提供所需的东西。并确立了学术和教学自由,以及教学与研究相统一这两条基本原则,形成大学一方面有国家设立,同时又保持大学自身高度自治的管理模式。
而柏林大学这种运行模式,与孔子所提倡的私学及后来的稷下学宫是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的,值得我国当今阶段的教育管理者予以借鉴、吸收。
四、对《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
不论是《论语》,还是孔子的教育思想,都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全面的予以评价,批评的继承它们,以促进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