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分析

2022年第1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分析我院2022年第1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的阶段性评估如下:1.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1.1统计表
1.2 折线图
2022年第1季度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由表1.1、1.2可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3月高于规定的标准20%,月平均使用率为23.03%,未达标。

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月均低于规定的标准40%,月平均使用率为15.11%,达标。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2.1统计表
2.2折线图
由表2.1、2.2可知,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1月高于规定的标准60%,月平均使用率为63.11%,未达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月均不达标,月平均使用强度为71.25DDDs,高于规定的标准40DDDs,因此,今后应加强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考核与管理。

3.原因分析:
主要还是临床科室对抗菌药物的要求不够重视,虽经过多次培训,大部分医生还没有掌握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

4.改进措施
药剂科将联合医务科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督查和处罚力度,以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使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达到标注。

药剂科
2022年4月10日。

抗菌药物月度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月度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记录月度使用情况总结:我科12月份在合理使用抗菌素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已达到?,符合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超过60%的比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100/天。

I类手术切口抗生素使用比例在12月比例?,符合国家规定的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30%。

使用抗生素接受抗生素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在12月比例?,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按卫生部抗菌素合理使用原则执行,在抗菌素使用规范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抗生药物不合理应用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

月度使用情况分析:我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没有会诊或没有实用医院规定的会诊单;(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用品种不合适,疗程过长(3) 预防使用抗菌药,术前不用术后用,没有在术前0.5-2h内使用,术前术后适用品种不一致 (4)应用3代头孢或碳青霉烯等限制级或特殊级品种,而对有治疗价值的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应用不足;(5)无联合用药指征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6) 在更换抗菌药物不合适或没有分析记录(7)不做药敏试验,选用品种不合适,使用对感染细菌不敏感或耐药的抗菌药物;(8)应用抗菌药物违背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使用价格高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硫脒、无水头孢唑啉;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科室内部上级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检查力度,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干预,及时发现并纠正;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专题讲座,加强对科室内医生的培训,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送检率,降低治疗成本,提高医院医疗的整体水平。

(以上内容,只是大概模板,各科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添加)。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范本模板】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范本模板】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2012年1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

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

2%.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

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

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

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012年2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2月共出院患者45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1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1.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过高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以降低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

通过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

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2.1 抗菌药物使用量上升近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医生处方过度:部分医生可能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倾向,可能是由于缺乏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了解,或者存在过度担心和压力,导致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 患者期望: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存在误解,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所有疾病,从而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

2.2 抗菌药物滥用情况除了使用量上升外,我院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也值得关注。

滥用可能表现为以下情况:- 非医学需要使用:患者未经医生指导,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忽视了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限制。

- 不合理的使用时长和剂量:部分医生在处方中可能存在过长或过短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长,以及剂量不合理的情况。

3. 过高原因剖析本节将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过高的原因进行剖析。

3.1 缺乏合理使用的指导标准当前,我院缺乏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标准,使得医生在抗菌药物处方时缺乏明确的依据。

因此,一些医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3.2 缺乏患者教育和宣传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了解有限,对其使用存在误解。

医院应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3.3 医生知识和培训不足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了解不足,缺乏相关培训和知识更新。

加强医生的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正确判断能力。

4. 解决方案针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过高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制定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标准,为医生提供明确的处方依据。

- 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医院抗菌药物自查报告

医院抗菌药物自查报告

医院抗菌药物自查报告一、引言抗菌药物是医院日常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之一。

为了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本报告旨在对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1.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情况根据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记录,自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共使用抗菌药物XXXX种,总计XXXX剂次。

其中,青霉素类药物占比XX%,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比XX%,氨基糖苷类药物占比XX%,其他类别抗菌药物占比XX%。

2. 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分析根据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自去年10月至今年9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为XX%,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XX%,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XX%。

与去年同期相比,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增加/减少。

3. 常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在常用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最为频繁,占总抗菌药物使用量的XX%。

其次是青霉素类药物,占比XX%。

其他常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下:氨基糖苷类药物占比XX%,喹诺酮类药物占比XX%,磺胺类药物占比XX%。

三、抗菌药物使用问题分析1.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过高根据自查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门诊患者中。

这可能与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够深入、患者对抗菌药物的需求过高等因素有关。

2. 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如未按照临床指南进行药物选择、未进行合理的药物联合使用等。

这可能导致药物疗效下降和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3.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不足我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监测不够全面,缺乏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医生培训和宣教通过组织抗菌药物使用培训和宣教活动,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规范。

培训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合理使用原则等。

2.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建立和完善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各种感染病例的治疗方案和抗菌药物选择原则,提供给医生参考和使用。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大原因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大原因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大原因分析引言近年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强度逐渐增大,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旨在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改善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原因分析1. 缺乏规范管理制度我院目前缺乏明确、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导致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缺乏约束和规范。

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容易导致滥用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进而增加抗菌药物的强度。

2. 临床病例复杂性我院所处的区域性医院,常常接收到一些疑难病例或合并症患者。

由于这些病例的复杂性,医务人员可能倾向于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

这种情况下,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难以避免地增加。

3. 医务人员知识水平不足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务人员对药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一。

部分医务人员可能缺乏深入了解抗菌药物的知识,导致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出现。

4.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需求一些患者对抗菌药物有过度的期望与需求,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抗菌药物来迅速治愈疾病。

医务人员在面对这些患者时,可能会过度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

5.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反馈机制我院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反馈机制。

缺乏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使得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难以及时纠正。

解决方案1. 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明确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规范和约束。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指南的了解,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

2. 加强知识普及组织针对抗菌药物使用的专题讲座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对抗菌药物的认识。

鼓励医务人员主动研究,不断更新抗菌药物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3. 加强患者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向患者普及抗菌药物的知识和正确使用的重要性,改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过度期望和需求。

鼓励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加强对其他治疗方法的宣传和推广。

4. 建立监管反馈机制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和反馈机制,及时监测和评估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引言:抗菌药物是医院中常用的一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对临床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会导致耐药性产生和扩散,增加医疗费用和风险,因此,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是衡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XXXX医院最近一年的数据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截至2024年底,医院全年抗菌药物使用总量为XX万克,较上一年增长XX%。

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量最高,占总使用量的XX%,其次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

二、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评价为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DDD(Defined Daily Dose)和DU(Drug Utilization)指标。

1.DDD指标DDD指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衡量抗菌药物使用量的标准。

根据该指标,根据XXXX医院数据,本院全年抗菌药物使用量的DDD为XX万克,较上一年增长XX%。

按照WHO规定,抗菌药物使用量大于DDD的医院,表明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2.DU指标DU指标是衡量抗菌药物使用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DU90(用于治疗最常见感染的前9种抗菌药物使用比例)、DU25(用于治疗前25种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和DTM(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等。

根据XXXX医院的数据,DU90为XX%,DU25为XX%,DTM为XX%。

分析结果显示,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相对较为合理,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三、抗菌药物使用原因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包括滥用和误用两个方面。

滥用是指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如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剂量过大等;误用是指抗菌药物使用时存在错误或不当操作,如频繁换药、未做药敏试验等。

根据XXXX医院病历数据,滥用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是医生过度防卫型心态和患者的要求。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卫生领域出现了耐药性增加的现象。

因此,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

本文将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希望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我院儿科门诊的记录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约占总使用药物的三分之一。

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呋辛和青霉素V钾。

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治疗药物,而且很多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敏感性检测。

总体来看,我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相应水平,且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

二、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分析1. 对细菌感染的误诊很多患者因为对病情不了解,往往会将症状简单的归结为细菌感染。

实际上,很多疾病都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流行性感冒、急性喉炎等,这些疾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刺激细菌株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加剧医疗卫生领域的耐药性问题。

2. 按照经验治疗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许多医生会凭借经验或者惯用的方法来选择抗菌药物。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不了解患者的病情,使用药物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抗菌药物自行购买一些家长为了便捷或者觉得便宜,在没有医生建议或者处方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这种使用抗菌药物的方式非常不可取,因为很多抗菌药物都是属于处方药,对患者需求量与用量的掌握度也很难掌握,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副作用。

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措施1.临床医生需要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应该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各种疾病和疾病的识别能力。

根据临床实践情况,及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要严格执行用药指导,出示处方,进行要求的敏感变异性检测等。

2. 加强宣传增强患者对细菌感染和抗菌药拥堵的认识。

告诉患者抗菌药物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细菌感染。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工具,然而,过度和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进而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改善抗菌药物管理、控制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使用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量:医院通过收集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情况,从而理解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整体趋势和用药特点。

2.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频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有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使用频率,并推广合理使用的指导原则。

3.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分析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了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抗菌药物的依赖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临床用药细节分析:1.抗菌药物种类分析:了解医院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及用途,可以为医院提供参考,帮助制定临床治疗指南,推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

2.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分析:分析药物治疗指标的合理性,包括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使用途径等,有助于减少药物使用的不必要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分析:针对多重感染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三、耐药性监测与控制:1.抗菌药物耐药性分布情况:通过监测临床病原体的耐药性情况,分析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布,有助于制定抗菌药物选择原则,及时更换失效的抗菌药物。

2.耐药性传播分析:针对耐药菌株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进行分析,找出感染控制的瓶颈和关键环节,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3.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分析临床药敏试验结果,了解不同菌株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医院提供科学的抗菌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

四、抗菌药物管理和政策建议:1.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与政策:依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和政策,明确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权责,推广合理用药并加强监督。

某口腔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某口腔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论 著 ·此外,在病原体上则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此外,也有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

与此同时,感染、机械性刺激和损伤都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从病理分类上看,则可以分为宫颈糜烂、宫颈吸收、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和宫颈粘膜炎[4]。

这就需要女性患者注重自身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检查,控制炎症发展。

在西医治疗措施中则包括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针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可以使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自拟宫糜散的主要成分则为五倍子、紫草、黄柏、青黛、冰片、枯矾等。

在中药典籍的记载中,五倍子、紫草的功效在于凉血活血,可清热解毒,对于糜烂、疮疡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5]。

此外,青黛、黄柏则可以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凉血散肿,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也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此外,在结合冰片、枯矾等药物,可以消肿止痛,解毒杀虫,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在诸药联合应用下,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将自拟宫糜散作用在宫颈部位,可以从毛孔而入,贯通于经络,有助于促使局部组织再生,有利于糜烂部位的修复,患者接受度也更高。

结合本次调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且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患者治疗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采用自拟宫糜散治疗措施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治疗疗效,缓解不良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付楝.宫糜散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8.[2]吴红星.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宫颈糜烂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163-166.[3]陈碧川,戴卫波,王小云.中医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0,(06):141-144.[4]巢超君.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59-61.[5]林丽波.妇科慢性宫颈炎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174-175.抗菌药物为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如若使用不当,会给患者精神、身体带来危害。

医院抗菌药物自查报告

医院抗菌药物自查报告

医院抗菌药物自查报告一、引言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工作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药物,但其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全球医疗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为了规范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本报告对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1.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情况根据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记录,自去年至今,我院共使用抗菌药物XXXX种,总计XXXX剂次。

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居前三位。

2. 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分析为了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程度,我们采用了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DDD(日剂量定义):抗菌药物的标准剂量,用于比较不同药物的使用量。

- DDD/1000住院天数:表示每1000住院天数内的抗菌药物使用量,用于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 DDD/千元药费:表示每千元药费内的抗菌药物使用量,用于评估抗菌药物的经济性。

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如下:- DDD/1000住院天数:XX(单位)。

- DDD/千元药费:XX(单位)。

3. 常见病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我们还对我院常见病种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根据分析结果,这些病种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下:- 呼吸道感染:XX%的患者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其中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最为频繁。

- 泌尿系统感染:XX%的患者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最为频繁。

- 皮肤软组织感染:XX%的患者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其中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最为频繁。

三、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合理用药意识。

2.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制定详细的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明确各类感染的治疗方案和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以及限制使用的条件和范围。

我院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我院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我院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马赛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从卫办医发[2008]48号文件到国卫办医发[2019]12号文件,几乎每年都有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法规发布,而我院作为一家中心卫生院,处在医疗服务的最基层,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

现就我院2019年1—8月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用药频度(DDDs)对各科室使用最多的抗菌药品类及单品进行分析,同时对DDDs进行放大处理,以了解在相同处方量情况下,各门诊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即以内科2019年1—8月门诊处方数为基准除以门诊各个科室处方数,得到一个处方数倍数,再乘以门诊各个科室的DDDs(口服+注射),得到放大的newDDDs(口服+注射)。

2 结果门诊处方共148 304张,其中含抗菌药物处方39 566张(26.7%):单用抗菌药31 280张,二联用药8188张,三联及以上98张。

其中抗菌药单用使用率排名前三科室:五官科60.0%(3452/5752),儿科49.9%(12 959/25 953),外科35.5%(5867/16 525);二联使用率排名前三科室:儿科17.8%(4627/25 953),妇产科3.4%(182/5309),内科3.4%(2633/77 144);三联及以上排名前三科室:儿科0.2%(65/25 953),外科0.06%(10/16 525),五作者单位:317507 浙江温岭市箬横中心卫生院药剂科通信作者:马赛赛,Email:*************官科0.05%(3/5752)。

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类,其中注射用抗菌药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主,口服以头孢呋辛酯片(内科、外科)、头孢克肟颗粒(儿科)为主。

DDDs排名前四的科室为内科、儿科、外科、五官科,newDDDs排名前四的科室为五官科、外科、儿科、妇科。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为了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对我院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一、相关数据统计:
1、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3%;门诊处方合格率为83.3%。

2、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100%。

3、产科抗菌药物使用率97.8%。

使用强度为62.8。

4、妇科抗菌药物使用率97%。

使用强度为108。

二、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序:
三、分析:
1、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金额排序可以看出我院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较多,其中头孢类排居首位。

2、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控制较差,均未达到相关要求,住院医师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管理的学习,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3、药师要严把处方质量关,认真进行业务学习,提高用药实用性审核水平,不合格处方及时通知医师予以纠正。

医务科。

浅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浅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浅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滥用,医院感染和药物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对住院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浅析。

一、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概述我院是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每年有数万名住院患者,其中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通过对患者用药记录的统计和分析发现,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以下问题:1.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根据统计数据,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60%以上。

2.使用种类单一:常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静脉注射药物,种类单一,仅使用了头孢类、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等少数几种。

3.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在用药期间,患者的治疗方案缺乏动态调整和适当评估,导致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过长。

4.抗菌药物的滥用:目前,普通感冒、高热、慢性咳嗽等病症的床位也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很多临床医生未能根据患者特定情况对使用药物加以限制和规范。

二、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1.加速细菌耐药:抗菌药物的滥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加速细菌耐药问题的恶化。

2.增加医疗费用:抗菌药物的价格高额,长期的使用会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经济压力。

3.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滥用抗菌药物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和正常细菌群落,增加进一步感染风险,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方法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在制定合理和科学的治疗方案。

应该根据需要进行微生物培养,以明确原因和使用药物。

2.对于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问题,应具体细化。

对于需要短程使用的药物,尽量使用口服药物,防止使用注射药物增加费用。

3.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需要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

应注意不同疾病和不同患者的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预防感染是关键。

要加强预防工作,要从医疗设备、药品、护理过程、手部卫生等方面入手,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2年下半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为了掌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综合分析。

全面评价2012年下半年住院手术患者、住院非手术患者及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有效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有限的医药资源提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7.5%。

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中,一联使用抗菌药物为59.37%,二联使用抗菌药物为25%,三联使用抗菌药物为3.13%。

在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中,预防用药为12.5%,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为50%,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为50%,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为18.75%。

2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情况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实际应用的抗菌药物(包含滴眼剂、软膏等外用制剂以及抗真菌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单位DDD/100人天)是43.39,高于卫生部规定的综合医院抗菌药物药物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的要求。

2012年下半年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表3抗真菌药5 氨基糖苷类 3.32 7.606 头霉素类 3.18 7.287 硝基咪唑类 3.04 6.968 林可霉素类 1.91 4.379 大环内酯类 1.14 2.6110 四环素类 1.04 2.3811 β-内酰胺酶抑制药0.92 2.1112 磺胺类0.04 0.0913 糖肽类0.02 0.05四季度各类抗菌药物强度及构成比序号分类AUD 构成比(%)1 头孢菌素类9.8 29.862 头霉素类 5.21 15.873 喹诺酮类 3.43 10.454 青霉素类 3.34 10.185 抗真菌药 2.78 8.476 硝基咪唑类 2.61 7.957 大环内酯类 1.5 4.578 氨基糖苷类 1.26 3.849 四环素类 1.04 3.1710 林可霉素类0.89 2.7111 β-内酰胺酶抑制药0.83 2.5312 糖肽类0.06 0.1813 磺胺类0.06 0.18100%四、12根据我院临床实际情况,结合不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特性,同时依据细菌耐药性、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一线、二线、三线。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报告1)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工具,但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报告旨在分析XXXX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2)方法通过查询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我们了解到XXXX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频率、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

我们还记录了出现抗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

3)结果3.1抗菌药物的种类在我们的研究期间,XXXX医院使用了多种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其中,β-内酰胺类药物是最常使用的,占总使用量的40%。

3.2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我们发现,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约7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少使用过一种抗菌药物。

其中,手术患者的使用比例高于非手术患者。

此外,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也明显较高。

3.3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我们观察到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普遍偏高,超过了临床指南推荐的剂量。

特别是在ICU患者中,抗菌药物的剂量更大。

平均使用持续时间为7天,但超过80%的患者使用时间超过了推荐的7天。

3.4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在我们的研究期间,共有10%的患者出现了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损伤和肾损伤等。

此外,我们发现耐药情况也普遍存在。

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最高,分别达到了50%和30%。

4)讨论XXXX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抗菌药物的种类较多,但大部分使用频率较低,这可能与医生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认识和经验有关。

其次,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持续时间超过了推荐的范围,可能导致患者不必要的药物暴露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XXXX医院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4.1提供更多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培训,帮助医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背景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抗菌药物使用过高。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我们院的数据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在过去几年持续增加。

尽管这可能与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但仍然存在过高使用的问题。

在我们的医院中,抗菌药物使用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常见病种上。

此外,也存在一些非合理使用的情况,例如使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轻微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剖析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医生的开药习惯: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偏差,倾向于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即使在一些不必要的情况下也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2. 患者的期望和需求:一些患者对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有过高的期望,甚至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从而不得不满足患者的需求。

3. 缺乏规范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在我们的医院中,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例如抗菌药物使用的限制和监控机制等。

这导致了医生在开药时缺乏相应的限制和监管。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通过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对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宣传,使医生更加理性地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解释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适应症,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3. 建立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规范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限制使用某些抗菌药物的范围和时长,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机制等。

4. 提高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警示和教育。

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过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院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1. 引言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应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也不例外,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不仅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还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

为了深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本报告将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为了全面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查:- 收集我院近三年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使用剂量、使用频率等信息。

- 对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抗菌药物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的认知和态度。

-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和满意度。

3.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3.1 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近三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约为6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约为80%。

这一数据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30%的标准。

3.2 抗菌药物种类单一在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中,较为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

然而,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得一些药物的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3.3 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根据临床医生的问卷调查,约50%的医生表示在抗菌药物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如无根据的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等。

4.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过高原因剖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可能导致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医生因素- 知识水平: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足,对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耐药性问题了解不够全面。

- 用药观念:部分医生存在“过度治疗”的观念,倾向于使用抗菌药物来预防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医院
2013年9月份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将我院9月份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反馈如下:
(一)2013年9月XXXXX医院处方汇总
2013年9月份门急诊处方分析结果汇总如下:处方评价涉及9个临床科室,处方抽样时间2013年9月1日—9月30日,评价处方总数:随机抽取处方114张。

其中用药品种总数209种,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数106种,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为50.7%。

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为114张,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为100%。

合理处方总数为112张,不合理处方百分率为0.87%。

合理处方百分率为98.2%。

(二)、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2013年9月份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2、2013年9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3、2013年9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百人天)
4、2013年9月份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品送检率
5、2013年9月份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品送检率
6、2013年9月份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7、2013年9月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8、2013年9月份Ⅰ类切口手术情况统计
(三)、我院住院9月份抗菌药使用量排名前十位:
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②注射用头孢西丁③注射用头孢噻肟钠④左氧
氟沙星注射液⑤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⑥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⑦注射用磷霉素钠⑧注射用阿奇霉素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⑩环丙沙星注射液
1、使用情况分析
抽查显示,我院住院患者9月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较上月相比明显下降,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60%的要求,病原学送检率67%达到了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品送检率达到30%的要求。

此次抽查的外科30份病历中,Ⅰ类切口有15例,使用抗菌素的有8例,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均有不合理。

2、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有:①预防与治疗用抗菌药物的选用欠妥;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③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不当;④无适应症联合用药。

⑤没有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使用抗菌药物。

3、结论
本院大部分的Ⅰ类切口手术能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但同时也存在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偏长,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及联用
不当等情况。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逐步清除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

从而促进整个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性使用。

本月门诊抗菌素使用率4%,急诊抗菌素使用率20%,住院患者抗菌素使用率43%,均达到了二级综合医院门诊≤20%、急诊≤40%、住院患者≤60%的要求。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

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还需加强学习,大家共同努力,杜绝滥用抗菌药物。

2013年9月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交接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