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试题
(word完整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DOC),推荐文档
12月月假八年级语文训练题——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班级姓名(一)“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共12分)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
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
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
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
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
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
“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
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
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五篇16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
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③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
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
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④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⑤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
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
“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
”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⑥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
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
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
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⑦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例 1.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
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布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
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③第二步上蜡。
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 66℃,用采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 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
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
在上蜡前,先要熔蜡。
蜡熔化后,就可以上蜡了。
上蜡就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抹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了。
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
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
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 _____________。
2. 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空间顺序)B. 工艺流程顺序C.由主到次的顺序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4.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5. 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 /⑦B.①②③ / 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 /⑤⑥⑦D.① /②③④⑤⑥⑦解析:这则材料共拟制五道题。
两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试题涉及的知识较为全面,有说明的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写作特点和文章结构等。
应答时,可采取三步走: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二、根据题干要求,捕捉提取信息。
三、回顾说明知识,揣摩答案。
参考答案: 1. 制作过程; 2. B; 3. 分类别、列数据; 4. 说明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准确; 5. D例 2. 阅读选文,完成1— 6 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 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初二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说明⽂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以知识的⽂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获得有关的知识。
下⾯是⼩编为你们准备的初⼆说明⽂阅读题及答案三篇,希望能帮助你们。
初⼆说明⽂阅读题及答案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番思量,⽐如舅母王夫⼈处,黛⽟“就只向东边的椅⼦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坐在右边第⼀张椅⼦上,黛⽟也⼗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差踏错,让⼈笑话。
在古代,中国⼈⾮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先,我们要弄明⽩的是,南、北、东、西四个⽅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
“堂”⼀般不住⼈,只举⾏孝⾏⼤礼的地⽅,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
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常说:“南⾯称帝”。
⽽“室”⼀般为长⽅形,东西长⽽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活动时,⼀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朝东的位置,后来,⼈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
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宴饮以左为尊,⽤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有“以相如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例如⾚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
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以后,⼜再次变为“左”尊,⾃此“左尊右卑”⼀直延续到今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8说明文阅读(原卷版)
专题08 说明文阅读★知识划重点★说明文是以解说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阅读考点及解题策略:考点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1)看题目(2)在首段中找(3)抓关键词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极其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19说明文阅读(能力训练)八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解析)
19 说明文阅读(一)(2022春·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阅读说明文,完成各题。
为什么全世界都迷恋冰墩墩①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连摩纳哥亲王都想多要一个,因为带一个回去不好给龙风胎交代。
没有人能抵挡冰墩墩的魅力,亲王的孩子也是一样。
日本记者连体育资讯都不播报了,改为播报冰墩墩的资讯,“花滑的情报没有,但是我有冰墩墩。
”火爆程度让冰墩墩上线即售罄,不少人甚至彻夜排队只为一墩。
冰墩墩彻底火了,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
②为了实现“墩自由”,网友们还打起了设计者的“主意”。
设计者:“很抱歉,我们什么也没有。
”冰墩墩为什么能让全世界都如此上头?其实,冰墩墩最初的灵感只是冰糖葫芦。
但由于食物无法承载国家形象,所以选择了熊猫作为容纳物。
③于是带壳的大熊猫出现了,由于头部边缘还有一圈象征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所以某种角度看上去,还有点像一只漏了馅的芝麻汤圆。
不得不说,这形象物选得真是太对了。
毕竟,看到圆滚滚的熊猫谁不想摸两把。
对大熊猫,全世界有一大批爱慕者。
这种圆滚滚似乎天生就让人喜爱,谁会拒绝一个胖胖萌萌、特别黏人的吃货呢?④为什么熊猫可以戳中我们的萌点?外形上,黑黑的眼圈为它增加了乖巧感,没有黑眼圈的熊猫会让人感到它的脸隐藏了一丝兽性与杀意,失却了萌感。
黑白配色使它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白中有黑,黑中有白。
这似乎与中国的太极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低调匀称的黑白色与中国人无论在审美还是性情上,都有着很高的契合感。
⑤另一种说法是,人类的审美以“趋近己类为贵”为一大特征。
“审美活动一旦打开,审查与被审查便不会对等。
”熊猫的外表与人类的五官区分有着类似的地方。
因而更容易受到人类的喜爱。
笨拙的动作,夸张的躯体,整体以圆润构成的轮廓……⑥外在形象使得熊猫从一开始就能够让人对其降低戒备,甚至让人觉得有种别样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憨态可掬,撒娇卖萌,像极了小时候的人类。
⑦作为当代一种代表“萌”的特殊符号,可爱天真、单纯无邪拥有萌感的熊猫可以轻易地冲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打破文化壁垒,走向世界。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八年级说明文阅读题1:腰围上的中国①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英国通亚咨询公司的创办人和着席研究员研究中国的工具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测量的是中国人的腰围。
根据他的跟踪测量,他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
在短短的27年的时间里,中国男人的腰围粗了20%。
更令人震惊地是,其中40~50岁的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达到了86.2厘米。
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②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2亿人超重,其中大约6000万人肥胖。
这个庞大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仅2003年,我国成人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就高达211亿元。
③“仅仅在20多年前,即使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人们仍在努力填饱肚子,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减肥。
”与弗伦奇共同完成著作《富态:腰围改变中国》的一位作者马修middot;格莱博表示:“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
”④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的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
⑤“啤酒肚”所体现的腹内积聚脂肪,即所谓的中心性肥胖,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心性肥胖将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更高,目前中国的肥胖人群中,八成以上存在这种肥胖类型。
在中国,中心性肥胖是指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
按照这个标准,本世纪初,我国35~74岁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6.1%,女性患病率为37.6%。
换句话说,我国已有近4000万名男性和9000万名女性处于危险之中。
心脑血管研究专家介绍,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高、血脂高和血糖高,这“三高”会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斑锈迹。
这些“锈迹”脱落下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破裂。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逐年下降,阅读经典名著更是微乎其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小心落叶⑴落叶是微不足道的。
谁能去关注一片落叶呢?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
⑵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
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
⑶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小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
⑷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
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
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
⑸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
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绿如水,我徜徉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
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
⑹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
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⑺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所取代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力所有鲜活的枝杈,是怎样颓败的。
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呈现着令人伤感的灰暗!⑻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
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及树木来的灵透。
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
与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
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
可见在他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
⑨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他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
八年级课外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PM2.5,你关注了吗?①伴随着今年入秋以来全国大范围的灰霾天气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②PM 是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的英文缩写,又称尘,指大气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
据专家解释,颗粒物按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来分主要可分成总悬浮颗粒〔TSP〕、PM10、PM2.5三类。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的1/20。
③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中含量很少的组成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局部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 M2.5),不易被阻挡,当人体吸入之后,PM2.5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含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汇报显示,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出相对清洁城市的15%至20%。
据统计,在欧洲,PM 2.5每年导致386000人死亡,并使欧盟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减少8.6个月。
④一般而言,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机动车一般排放20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包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粒,也包含PM2.5。
其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细颗粒物PM2.5毒性最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一、课内现代文阅读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②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对选文主要内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说明了赵州桥非常雄伟。
B.选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C.选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D.选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下面关于赵州桥小拱设计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减轻桥身重量B.便于车马上下C.使桥身更美观D.增加桥洞过水量3.下面三句引自文中的话角度各不相同,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
八年级课外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PM2.5,你关注了吗?①伴随着今年入秋以来全国大范围的灰霾天气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这一原本陌生的名词,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②PM 是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的英文缩写,又称尘,指大气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
据专家解释,颗粒物按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来分主要可分成总悬浮颗粒(TSP)、PM10、PM2.5三类。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的1/20。
③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中含量很少的组成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可能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 M2.5),不易被阻挡,当人体吸入之后,PM2.5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出相对清洁城市的15%至20%。
据统计,在欧洲,PM 2.5每年导致386000人死亡,并使欧盟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减少8.6个月。
④一般而言,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机动车一般排放20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包括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粒,也包括PM2.5。
其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细颗粒物PM2.5毒性最大。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一生物学问、现象与人类亲密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根底学问把握较好,已具备肯定的试验力量,大局部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深厚。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进展:学问:1)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亲密的联系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问。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像程度来进展的。
力量:1)增加动手力量和试验设计力量。
2)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如进展“饲养和观看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熟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观点。
2)熟悉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进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提倡探究性学习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4、改良教法,加强课堂教学(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学问、力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根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
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表达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进展的需要,特殊要留意力量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展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正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生活阅历动身,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问的发生和进展,培育学生不断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力量,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进展的学生活动。
(完整版)八年级的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 3000 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 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 1983 年 5 月11 日,距地球只有 500 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 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 2 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 10—500 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 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 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 X 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植物预报天气植物不仅提供氧气和果实,还能预报天气。
人们发现植物有一些规律可以预报阴雨和温度。
南瓜蔓预报阴雨南瓜蔓梢在晴朗天气里向上翘起生长,而在阴雨天气里则下垂。
如果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
南瓜蔓之所以能指示天气,是因为它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向阳性和向阴性的特性,以更好地适应天气。
风雨草预报风雨风雨草生长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的花就会开放。
暴风雨过后,它的花会更加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身。
含羞草预报阴雨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
正常天气时,如果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会合拢,但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那就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XXX预报阴雨秘鲁的XXX山区生长着一种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
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深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
这种现象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
茅草预报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
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三色鬼预报温度在瑞典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
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向斜上方伸出;温度降到15℃时,枝叶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当温度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
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栗子树预报严冬栗子树不仅感觉灵敏,还能预测天气。
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
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17.选文标题运用了揭示主题的方法,通过“鬼子姜”这个特定的例子,突显了“民间气象观测”的主题,提示读者农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敏感。
18.适合用于本文的农谚是A:“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因为这个农谚也是基于民间观测,通过观察河里的青苔来预测天气,与文章中农民观察鬼子姜预测霜的方法相似。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阅读《大地的震动》,完成7-10题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
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
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
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
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
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
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
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
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试题班级姓名一、技巧点拨一般情况下,试卷中用来做阅读材料的说明文,多为一千余字的单篇文章,或者是长文中千字左右的节选,篇幅较短,阅读量不大;内容浅显,较易把握。
但在阅读答题时一定要注重以下三点。
一是心中须有文体特点。
应该凭借自己所掌握的说明文知识,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来筛选信息,解答试题。
如注重对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的分析和认定,并随手做好记号,以备答题时参考或直接采用。
二是条分缕析思路结构。
考试中,我们一定要学会从文章结构特点这个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力求从材料的阅读中,找到文章结构、层次线索等方面的特点,获得某方面的重点突破。
如一篇事物说明文,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或者是以逻辑为序,思路顺序理清了,信息的筛选也就容易了。
三是准确理解关键词句。
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语有:这、那、其、此、等代词;略微、大概、大约等副词;以及“只有……才”“只要……就”“而”等连词,要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它们。
答题时,要认真、仔细地分析上下文的意思,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认真的辨识和推断。
对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要理清其结构,剖析其含义,从而准确地筛选出有效信息。
二、考点提炼及答题方法指导根据对各省市近几年中考说明文考题的提炼,大致有以下考点:1、说明的对象及特征;2、说明的顺序;3、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5、对语段说明内容的概括;6、开放性试题。
(一)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我们往往从标题入手寻找说明对象。
有的标题本身就是说明对象,有的标题隐含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较明显,难点在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_____的____. (二)说明对象的特征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两句话,哪个是苏州园林的特征?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通过两句话的比较,不难发现——观点不是特点。
尽量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三)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诠释具体、通俗、准确、有侧重地说明了……的……(性质、特点、功用、原因)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
(四)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的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这是说明文的先决条件,但与生动形象并不矛盾。
遇到考查说明文语言的题,我们先要判断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呢,还是生动。
然后再进行分析。
1)、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的特点往往体现在句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上,比如表范围、表时间、表程度、表估计等作用的词语。
答题时,可用“该词的意思及作用+句子的内容(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形式来表述;2)、说明文语言生动的特点往往体现在修辞上。
答题时,指出修辞方法,分析效果及其说明的内容(特点)。
三、语段阅读练习(一)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①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
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③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
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
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④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
⑤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
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⑥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
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⑦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⑧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
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
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⑨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
1.文章说明了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4分)2.根据第①②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3分)3.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4.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特定的‘使命”’指的是。
(2分)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⑧段中“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中“或许”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③段中“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像瘟疫一样”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
(二)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韩玉荣科学证明,节约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神圣法则。
稻秆和麦秆等植物都是空心的,其奥秘就在于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稳固的结构。
草本植物在风力或果实重力的作用下,秆子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
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实心圆截面秆子和空心圆截面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
显然,植物长成空心秆有利于将攫取的营养集中到果实上来,同时也缩短了生长期,这不是绝妙的生长方法吗?另外,我们常见的葡萄、杨梅等都是圆球状的,是因为建造圆球形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却最大。
植物如此,动物在发展过程中也极其惊人地贯彻了节约的法则。
例如,恒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这就是共同的节约法则起到的微妙作用。
众所周知,水是动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比热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据测定,在35℃时,水的比热最小,这意味着,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
又比如,蜻蜓的翅膀长只有5厘米,面积4.6平方厘米,重量仅0.005克,然而,它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每秒钟能扑动20至40次,飞行速度达到每秒15米,这种翅膀的构造真可谓是节约的典型了。
自然界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节约法则,极大地启发了人类的智慧。
例如,人们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是按照螺旋状排列的,夹角是137°30′,这样的叶序排列使植物的采光面最大。
于是,建筑设计师就借鉴这个采光原理......,设计建造了一座13层高、按螺旋状排列的大楼,结果表明,每个房间都充满了阳光。
人们还从下雨的时候雨滴前圆后尖的形状得到启发,设计制造了阻力很小的雨滴状小汽车。
空气从车前轻拂而过,在车后也不会形成空气旋涡,行驶速度每小时可达300千米。
(12分)1.稻秆和麦秆等植物都是空心的,奥秘是什么?有何好处?(3分)答: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3.文章最后一段加点的“这个采光原理”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答:4.本文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3分)答:5.下列各句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因为实心秆和空心秆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所以自然界一切植物的秆都应是空心的。
B.恒温动物的体温都在35℃左右,这就是共同的节约法则起到的微妙作用。
C.蜻蜒的翅膀重量仅0.005克,而面积却有4.6平方厘米,这种构造有悖于节约的法则。
D.自然界中节约的神圣法则,极大地启发了人类的智慧,如人们设汁制造了阻力很小的雨滴状小汽车。
修改病句1.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不超过4 处)(3分)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首都百万平安志愿者,积极开展治安防犯、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服务法律等一系列工作,从常态治安管理模式逐步走向临时应急机制,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共同构筑起首都平安,为新时期控制社会第 - 4 - 页共 5 页治安、化解纠纷,摸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的道路。
2、下面的语段有好几处语病,请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4分)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①贵校是一所闻名遐迩的著名文科重点大学,②能进入贵校学习是我的人生梦想。
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中毕业生,③无论对文史哲还是对理化生都有较广泛、较深入的了解,④我尤其喜爱理科,去年在全国高中化学联赛中,取得了江苏赛区一等奖。
⑤我创作的小说《一次机会》、《春天的脚步》分别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我曾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⑥凭着敏捷的身手,犀利的口才,优雅的风度,令对手暗然失色,自惭形秽,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评委,因而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
⑦相信我的到来一定会使贵校倍感荣幸。
(1)文中有一句话与文意不符,请找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