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教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的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的人
让教育充满人性
——“班主任工作与专业化发展报告会”心得体会
徐菊凤
xx年10月22日、23日,“全国班主任工作与专业化发展”高级研修班活动在绍兴一中举行。

两天学习中,先后听取了北京市房山中学英语教师隗金枝为研修班作了题为《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主题报告,郭文红老师为研修班作了题为《创建和谐班级——营造学生健康成长乐园》的主题报告,南京市第六中学高级教师陈宇为研修班作了题为《让教育融入我们的生命》的报告,受益匪浅。

我深深明白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知道如何读懂故事,知道走进教室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引人入胜的。

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孩子创作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编织师生的生命故事,并追求一个“完美的结局”――这里我所说的也仅仅只能是追求而已。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那也不要紧,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的职业更加精彩,我们的生命更加明媚,我们的人生更加辉煌。

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我们的成功,班主任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

我们更愿意用爱、用情、用智和孩子一起编织故事,让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互相重叠并交相辉映。

这是教育职业的意义,也是我们的幸福所在。

作为班主任,我们可能无力改变课程,更无法改变现在的教育制度,但我们要尽自己所能,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
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快乐。

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

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才会油然而生地爱你。

记得郭文红老师这样说:“其实我们班是年级里最特别的、最有个性的班,我们班每天什么都可以少,但是,就是不会缺少笑……”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要善于挖掘并合理利用这种资源,这个时候,学生是真心的感受到你的真诚和付出,他们就会真正信服你,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全力支持你在班级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他以前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而到了这个时候,就已经是链接在一起的一股教育力量了,对于孩子的教育效果,那则是不言而喻的。

“一步一步走来,艰辛委屈也好,快乐欣慰也罢,我始终是用心在面对孩子。

”所以,在和孩子交流中,不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讲套话,而是在心中把孩子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他们平等对话,一点一滴地引导他们成长。

因为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者,做为班主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在班级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任何孩子都可能是一出精彩的戏,但成人没有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所以儿童的世界被湮没了。

其实学生的智慧也好,学生的能力也罢,与其说是我们培养的,倒不如说是被我们激发的。

而激励、发现,只意味着很简单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给他一个舞台,给他一个机
会,营造一种氛围!
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精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身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充满人性的教育就是应该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随时记下生命开花的一个个美丽瞬间,他们的人性会更加芬芳。

每一秒钟,我们的生命都在流淌,我们常常匆匆赶路,却把许多美好的生命风景遗忘在身后。

教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的人
让教育充满人性,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细心地呵护孩子晶莹透亮的童心,捍卫孩子的童趣,让他们保持那一尘不染的童真!
让孩子们回归善良,这是教育者的责任。

孩子的心中本来就有一盏善良的灯,教育者的任务就是给这盏灯源源不断地注入燃油。

善良从欣赏开始。

教育有时候更需要等待,需要“袖手无言情更长”的含蓄和智慧,需要教育者用更多的耐心去促进学生的生长,需要有一种花苞心态。

做一名充满人性的班主任,那就让我们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播撒我们的爱,与我们的学生一起收获那永恒的幸福吧!第三篇教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的人《人性·教育与教师》第四篇教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的人《教育因有人性的光芒而更璀璨(林秋琼)》
教育因有人性的光芒而更璀璨
【摘要】:教育是关注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它的艺术在于唤醒和鼓舞,而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

因而在教育当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孩子的个性,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并适时地给予鼓励,而
不应只盯着他们的成绩。

【关键词】:教育人性的光芒关注人耐着性子赞美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名叫胡小兵,他读五年级,是一个男孩子,特爱面子,成绩差纪律也特别差,反正好事没他的份,什么坏事都跟他沾边。

而那时,我刚步入工作岗位,对于学生,我是这样认为的,安份守纪,努力学习拿到好成绩,那是理所当然的,没什么值得表扬;成绩差纪律也差,那是无药可救。

所以对于他,我心存厌恶,除了抱怨还是抱怨。

然而,在一次教师会议上,校长说的话让我如醍醐灌顶。

他说:“对于学生,我们不能恨铁不成钢,我们不能恨学生,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教育。

如果骂人是有用的话,那我天天搬张凳子坐在校园,看哪个“不听话”,我就骂他。

”是啊,要是光恨、光骂有用的话,那老师就好当啦!教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的人
此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对他有了改观,首先接受他的不是,然后创造机会让他有所改变,最后抓住他的闪光点化弊为利。

如,每天早上他都很早来到学校,不管严寒酷暑,借着这一亮点,我大力表扬他,还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这时的他,有点觉得自己不是一文不值的,你看,老师表扬我了。

又如,为了树立他认真书写的信心,每一次批改他的作业时,我都很费力地寻找他写得像字的字,然后把它圈起来,并在旁题上一句“你这个字写得很端正,老师很喜欢”。

类似的肯定、赞美让他有了自信心、上进心,不再破罐子破摔。

此后,我因势利导,借着他的上进心,跟他谈心,给他鼓鼓气,定立小目标。

慢慢地,他由一个一无是处的“双差生”,变成了一个对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学生。

胡小兵的转变,让我对教育有了重新的思考。

一、教育首先是关注人而不是关注学习。

教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的人曾有人说过“教师,这一行吃的是良心饭”。

确实是啊,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像工厂里的工人生产产品,产品不合格就重新做。

在现行教育下,分数成了了学生的命根,成了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准绳,成了教师教学的追求。

由于受这股风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当中忽略了关注学生的人格,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就好像前面提到的胡小兵,我看到他的前面就讨厌他的后面,他对我也没有好感,更不用说信任了,师生关系不和谐不融洽,怎么能把教学搞好呢?教师要明白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不能以成年人的尺度来衡量学生,不能拿放大镜来看待学生的不完美;对于学生的不完美要善于接受它,以爱育爱,以母爱般的心灵来哺育这幼小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名言谈到,教师只有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学生,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二、教育要慢慢来,耐着性子,不急不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很透彻地道出了育人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性的工作,不像种菜、种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我们耐着性子,不急不躁,慢慢来。

人无完人,学生也是一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尤其是双差生,我们要认识到他的差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那么化解这个差,也不可能一时半刻或一朝半日就能完成的。

有时当你认真地辅导了他,他却仍然站在原地,这时候,你不能急,更不可放弃,要坚信他已经发生量变,只不过还未达到质变而已。

如在一次教胡小兵写作文,写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给他写好了题纲,但他写了两句就没话可写了,就问我第三句怎么写,当时我真想对他说,不用你写了,倒不如我写好给你背罢了,但转念一想:其实他肯听我讲就已经是一大进步了。

于是我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地引导他,有时,我要说上好几句他才写一句,终于,经过差不多两个小时的辅导,他终于写出了一篇像样的作文了。

我如释重负,长长吁了一口气,而他却表现出极大的满足感,他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您真好!不瞒您,读了这么多年书,我还未写过一篇完整的作文呢,这是我的第一篇我自己写成的作文啊!”听了他的话,我刚才所有的怨气都烟消云散了。

看来,我的教育已初见成效了。

此后,这个学生爱上了我的课,也爱上了写作文,成绩也慢慢地进步了。

三、教育需要赞美,赞美让教育锦上添花。

(一)赞美能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学习上的成就,从而让其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

就好像胡小兵,他也知道自己成绩差,他也想在老师、家长前表现个优秀的学生,只不过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未能如愿。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给予适时的赞美与鼓励,促其树立上进心,比如:他今天上课举手了,我就让他回答问题,即使答错了,也赞扬他,赞扬他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于是,他开始专心上课了,更积极举手发言了,回答问题也更正确了。

赞美是一种催生剂,催生了后进生的上进心。

教育让孩子成为有人性的人
教育的诀窍在于抓住学生的上进心,如果学生没有了上进心,再好的教法和教材都是无济于事。

而学生上进心的养成需要老师的赞美和鼓励,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美、鼓励。

别说学生,就拿老师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呢?如果你那一天给领导赞美了,那天你的工作激情肯定比平时要高;如果你某一行为被别人认可赞美了,那你肯定喜欢做这一行为并努力把它做好,为的是不辜负别人的期望。

所以,老师要想学生表现好,请不要吝啬赞美,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

(二)法国的拿破仑,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

他主张对士兵“不用皮鞭而用荣誉来进行管理”,他说“我认为,我那些能够使士兵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拥有的最大的资产。

而能够让一个人发挥出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鼓励和赞美。

”他认为一个在伙伴面前受了谩骂污辱的士
兵。

是不会为你效命疆场的。

对啊,赞美确实是调节人际关系最好的润滑剂。

刚开始教他,对于他的书写马虎,我是这样教育的,先在班上公开批评,然后把他的作业和优秀的作业贴在一起,以此让他知道什么是耻辱,从而激发他书写的认真心。

但事与愿为,他的马虎书写不但没有改正,甚至越写越差,进而发展到连作业都不写了。

问他为什么不做,他说:“做了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换来的却是谩骂、讽刺;做与不做结果都是骂,那倒不如不做好。

”实践证明对于问题学生,责备与批评只会增加学生的怨恨与不满,甚至使他对这位老师恨之入骨,继而不喜欢他所教的科目。

要想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尝试使用赞美的语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赞美学生往往会激发学生的自豪和自信,使学生从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小进步,都及时给予真诚的、具体的鼓励、赞美,这样会使学生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

那么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赞美,他们就会尽量表现得更好。

长此以往,他们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养成认真学习的积极态度。

教育没有小事,教育的每个细节都能给我们巨大的启发,一次成功的后进生转化,让我懂得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因有人性的光辉而更璀璨,更让我懂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不
会嫌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他对自己的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和赞美,让学生在鼓励与赞美的氛围中拼搏。

参考文献:《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史迪文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赞美《给教师的建议》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