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模数结构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木构架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特色,其基本构成单位是木构架,由柱、梁、枋、檩等构件通过榫卯连接而成。

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较大的跨度,能够满足古代建筑对空间的需求。

2. 抬梁式结构:抬梁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木构架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在柱上架设大梁,再在大梁上架设较小的梁,以此类推,将重量逐层传递到柱子上。

这种结构常用于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

3. 穿斗式结构:穿斗式结构与抬梁式结构相似,但其柱子直接穿过枋,不需要大梁。

这种结构常用于民居、楼阁等小型建筑。

4.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构件,用于支撑屋檐和出挑的部分。

斗拱由斗、拱、昂等组成,通过榫卯连接,具有装饰性和结构功能。

5. 屋顶: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包括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

屋顶的坡度和曲线设计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能够排水和遮阳。

6. 台基:台基是中国古建筑的基础部分,用于抬高建筑,防止水淹和
潮湿。

台基通常由砖石制成,表面铺设石板或砖石。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建筑的斗拱、斗口与模数,你会算了吗10张图表看懂斗拱模数

古建筑的斗拱、斗口与模数,你会算了吗10张图表看懂斗拱模数

古建筑的⽃拱、⽃⼝与模数,你会算了吗10张图表看懂⽃拱模数获取⽂物保护⼯程专业⼈员资格考试最新信息⼩测试1.《营造法式》规定拱的基本类型包括哪五种:2. 宋代⼤⽊作梁类型包括哪四种:答案在⽂末题⽬只是针对⼤纲内容的知识性测试,不代表考试难度和题型。

在之前的推送中,为⼤家介绍过了⽃拱和榫卯的发展历程、宋式清式和南⽅建筑⽃拱的区别和⽃拱的组成等问题,本期推送就为⼤家介绍⽃拱的模数与⽃⼝制。

清式⽃拱平⾝科各部位名称01⽃拱与材分⽃⼝模数制是宋代材分模数制基础上发展⽽来的,⽃⼝虽然指⽃上的栱的厚度,但并不具有“⾯积”单位性质,不直接表达材料截⾯、截⾯规模,即必须引⼊另⼀套体系——材分制。

清代⼯程做法以材厚为基准单材:厚10分,⾼14分(厚⾼⽐1:1· 4)⾜材:厚10分,⾼20分(厚⾼⽐1:2 )⼀般认为宋代《营造法式》的⾜材⼴ = 单材⼴ + 栔⼴ = 21(分)。

⽽清代⽃⼝材分制中的单材⼴(⾼)减去⼀分,使⾜材厚⾼⽐为整数,便于估算。

⽃⼝以 5 分( 0·05尺)进率递增;(清营造尺 = 0·32 ⽶)⽃⼝材分制并没有说明各类材的适⽤范围。

使⽤中,⼀、⼆、三等材未见使⽤过。

城楼等⾼⼤建筑物,⽤四、五等材,⼀般重要建筑多为七、⼋等材,如太和殿仅⽤七等材,⼤部分建筑多⽤九等材。

⼗⼀等材⽤于藻井等内装修。

福州华林寺⼤殿⽃拱02⽃拱与⽃⼝平⾝科⽃栱正⽴⾯清《⼯程做法》以平⾝科的⽃⼝(⼝数、⼝分)为基本模度⼯程做法中,依所处位置,⽃栱可分为平⾝科、柱头科、⾓科各个由翘或昂出踩的⽃栱中,可以没有翘,但必须要有昂。

翘昂⽃科应⽤最⼴,⼀般都有⽠拱、万拱依出踩多少⼜进⼀步分为:⽃⼝单昂、⽃⼝重昂、单翘单昂、单翘重昂、重翘重昂,踩数也从3踩到9踩不等,少数牌楼⽃栱也有11踩的。

在得出⽃栱的尺⼨后,就可以根据不同建筑的⽃栱攒数计算开间尺⼨和屋顶举折尺⼨⼯程做法对梁柱等各个构件尺⼨的规定也以⽃⼝为单位计算九檩单檐庑殿周围廊建筑开间尺⼨各式建筑屋顶举折尺⼨例如:九檩单檐庑殿周围廊,单翘重昂⽃科,⽃⼝⼆⼨五分⼤⽊作法的檐柱⾼檐柱净⾼ = 定⾼ –⽃科⾼ - 平板枋⾼即:檐柱净⾼ = 0· 25 * 70 – 0·25* 11·2 - 0·25* 2 = 14·2 (尺)或 70 –11·2 – 2 = 56·8 ⽃⼝0· 25* 56·8 = 14· 2 (尺)故宫武英殿平⾝科⽃拱03内檐⽃拱在⼀些⾼⼤多层的建筑或⾼等级建筑中,内檐也常常⽤到⽃栱如只安装迎⾯半攒的内⾥品字科⽃栱因端头不做昂嘴,形状如倒置的品字形⽽得名另外,还可见到置于梁和随梁间的隔架科⽃栱隔架科即在荷花墩和内檐雀替之间⽤⽃栱承托形成⼯字型的稳定构造奉先殿内檐⽃栱。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

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

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

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

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

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

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

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

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

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

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

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

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

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

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

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实物模数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实物模数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实物模数摘要: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建筑的实例分析,从城市规划、建筑构件和建筑空间方面分析,研究并总结实物模数对古建筑的影响,以期对现代的建筑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实物模数城市规划建筑构件建筑空间建筑的原始意义就是为人提供“庇护所”,从古代的天然洞穴、人工穴居到宏大的宫殿,都突出显示了这一功能。

现代的建筑已经千姿百态,但都脱离不了这一基本的功能,只不过是从古代的简陋庇护到现代的较为完善的庇护。

是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非着意创制形式,更非所谓随意构造。

而为人提供服务是其存在的根本,因此建筑要反映出人的尺度,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

现代的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是可以既能满足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

模数的诞生为大规模和大型性的建筑构筑提供了可能。

而中国古代的模数采用以实物为模数制,其拥有模数的优点并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其结构和空间尺度无不体现着对人性的关怀,实物模数的实行对古代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秦同轨制《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统一轨道,把不同的车辙道路统一为一种尺寸的车辙道路,统一全中国的车轮距离尺寸,使得车能在各地道路上可以通行无阻,这是秦始皇车实行同轨的真正意义。

这样全国的辎重车能够在各条道路上自由行走,有助于各地的物资人员的流动,对军事和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中国遂成为统一的象征。

统一模数从秦开始逐渐渗入中国的各个层面。

1.城市规划模数制1)土地模数之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土地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周礼•考工记》“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将耕地分为一定面积的田地,中间为水沟,像个井字,将一井分为9个田地,周围的8块田由8户分别耕种,称为私田,其收成由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同耕种,其收入归领主或贵族所有。

模数制与建筑结构

模数制与建筑结构

在宋朝以后,中国建筑就已经采用模数制来规范 构件的大小了(模数制的具体定义和意义我们 后面会详细讲),一直到清末为止,全世界建 筑采用模数制的就中国一家。
所以直到今天为止,只有北宋至清末这1000多年 的时间内的中国建筑使用过模数制,这不仅证 明了中国古代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只有经济发 展到一定程度,使得不仅建筑活动非常频繁, 而且建筑规模庞大到需要不同的建筑团队进行 复杂的合作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于建筑模数制的 需求)和建筑管理水平的高超,也体现了中国 文化深处的对于将万物秩序化,理性化和规律 化的渴求。
斗)、斗(齐心斗、交互斗) ◎ 栱与卷杀 翘(华栱),出挑的拱 正心栱:瓜栱(泥道栱)、万栱
(慢栱)、厢栱(令栱) 单材栱:(瓜子栱),在挑头上
的拱
西方的石制柱廊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 强调立面构图中的竖向矩形,直指 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 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 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 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 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 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 石头。
六、其他构件
1、 檩与椽,直接承受 屋面荷载
2、 叉手,在脊檩两边, 或支撑在蜀柱两侧的 斜向构件
3、 托脚,支撑固持金 檩的斜向构件
4、 角背(驼峰),柱 与梁交接处,梁架结 点的支撑构件。
七、小木作个性
◎ 外部 1、 栏杆(勾阑)
◇ 单台勾阑 ◇ 重台勾阑 2、 门窗 3、 挂落(雀替), 柱梁枋之间的装 饰构件 ◎ 内部 1、 隔断、屏风 2、 天花
根据国家制订的《建筑统一模数制》,我国采用的
基本模数M=1000MM,同时由于建筑设计中建
筑部位、构件尺寸、构造节点以及断面、缝隙
等尺寸的不同要求,还分别采用分模数和扩大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中国古建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深厚的建筑文化和精巧的建筑结构特点,外观雄浑壮观,结构符合现代力学与结构的设计原理,在结构的搭接、抗震能力方面都表现出优良的特质。

本文对古建筑的历史发展、仿古建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古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总结了其模数特点。

古建筑发展中国古代建筑绵延几千年历史,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特点。

根据建筑材料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古建筑发展几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七千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阶段人类社会处于石器时代末期,原始社会建筑也渐渐从半居穴到地面建筑转变,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

木材材质方面,初期的榫卯结构出现,但其连接比较简单。

第二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阶段,即夏朝至春秋时期,木构造技术中的榫卯结构日趋完善,斗拱这一建筑的重要构件也随之出现。

第三阶段,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80年,经历战国、秦、两汉、三国朝代替换,虽然战乱纷争,但斗拱却被人们广泛认可,迅速发展为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木结构建筑的结构方式已经趋于完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已经形成。

第四阶段,公元265年至589年,两晋、南北朝时期,木构造建筑作为主流建筑类型应用越来越广,随着佛教的兴起,古建筑木结构技术在佛教建筑中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五阶段,公元581至960年,历史正处于隋、唐、五代时期,木结构建筑大量使用,殿堂式木结构建筑体量趋于庞大。

同时砖石建筑也随着木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很快,整体的建筑形象气势磅礡、雄浑豪健,特别是帝宫建筑更显耀眼,民居也呈现出比较多方位的元素。

第六阶段,为公元960至1279年,此时历史处于宋、辽、金时期,建筑规模总体呈缩小的势态,但建筑精致精巧,结构变化丰富,各地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北宋官方还颁布了关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发展。

古建筑五种基本结构

古建筑五种基本结构

古建筑五种基本结构
古建筑五种基本结构是:柱网架结构、木质剪力墙结构、圆形拱架结构、楼梁系统及漏斗状空间结构。

柱网架结构:柱网架结构是古建筑的最基础的结构,它是由一系列的柱组成,通过横梁、斜拉索及横格栅支撑而形成的网状结构。

木质剪力墙结构:木质剪力墙结构为古建筑从二维到三维延伸建筑轮廓的基本结构,它包括了标准绞合剪力墙及木构拱墙结构。

圆形拱架结构:圆形拱架结构是古建筑最常用结构,它是由一系列的垒土拱架组成,在半径和斜角的不同组合中,它可以搭建出各种各样的圆形拱门、栏杆、穹窿及楼梁,丰富视觉效果。

楼梁系统:楼梁系统是古建筑的支撑结构,它是横梁与斜拉索的结合体。

楼梁的用途不仅是支撑楼地面,也可以支撑角柱及风门。

漏斗状空间结构:漏斗状空间结构由圆形拱结构和楼梁系统结合而成,它能够提供最佳的风流流通空间。

漏斗状空间结构也可以用来支撑顶部的塔楼,如北京故宫的钟楼。

古建筑:建筑的模数与柱径、柱高、斗拱高

古建筑:建筑的模数与柱径、柱高、斗拱高

“单材”和“足材”是在宋代就出现的木构件尺度标准。

“足材与单材相对应,是指比单材尺寸加大的材分,即“材上加栔者,谓之足材”,栔,即两层枋之间的空挡部分。

一般来讲
通过单材与足材的区别,在有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就有了单材拱与足材拱的区别。

单材栱
单栱造
足材拱
足材栱高21分,宽仍为10分。

足材栱高度多出的6分恰为上下栱之间由斗垫托而出现的空隙的高度。

泥道栱上有慢栱时,两栱之间空隙里通常用称为暗栱的木条进行填充,它的断面被规定为高6“分”,宽4“分”。

太和殿面宽
檐柱是最外侧的一排柱子,大式建筑檐柱高约60斗口,平板枋高约2斗口,斗拱总高约9.2至11.2斗口,共计约70斗口,檐柱柱径6斗口。

大式建筑侧视比例
以大式九檩或七檩周围廊为例,明间7攒77斗口,次间6攒66斗口,梢间6攒或5攒,廊间2攒22斗口。

注意“攒当坐中”。

收分与侧角、升起
下出、上出和山出
古建筑各部位及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固定法则,每座建筑根据等级高低和规模大小,首先要确定其基本模数的数值,在斗拱和柱高柱径确定之后,屋顶梁檩举架的换算也是十分重要的,相关工程经济的内容,在之后的推送中会陆续介绍。

古代建筑模数制

古代建筑模数制

古代建筑模数制
古代建筑模数制指的是古代建筑所采用的一种尺寸和比例的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比例和尺寸使建筑看起来更加美观,并使其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这一模数制度是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的美学准则,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印度的梵文建筑,它也被中国古代建筑大师僧道夫普遍采用,他认为“九数可以美,八数可以约”,用九数制度设计建筑,可以让建筑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其实质就是用一个最小尺寸作为基准,用一定的比例来确定其他尺寸,以保证建筑具有一定的美学统一性以及形态完整性。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中国古建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深厚的建筑文化和精巧的建筑结构特点,外观雄浑壮观,结构符合现代力学与结构的设计原理,在结构的搭接、抗震能力方面都表现出优良的特质。

本文对古建筑的历史发展、仿古建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古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总结了其模数特点。

古建筑发展中国古代建筑绵延几千年历史,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特点。

根据建筑材料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古建筑发展几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七千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阶段人类社会处于石器时代末期,原始社会建筑也渐渐从半居穴到地面建筑转变,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

木材材质方面,初期的榫卯结构出现,但其连接比较简单。

第二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阶段,即夏朝至春秋时期,木构造技术中的榫卯结构日趋完善,斗拱这一建筑的重要构件也随之出现。

第三阶段,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80年,经历战国、秦、两汉、三国朝代替换,虽然战乱纷争,但斗拱却被人们广泛认可,迅速发展为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木结构建筑的结构方式已经趋于完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已经形成。

第四阶段,公元265年至589年,两晋、南北朝时期,木构造建筑作为主流建筑类型应用越来越广,随着佛教的兴起,古建筑木结构技术在佛教建筑中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五阶段,公元581至960年,历史正处于隋、唐、五代时期,木结构建筑大量使用,殿堂式木结构建筑体量趋于庞大。

同时砖石建筑也随着木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很快,整体的建筑形象气势磅礴、雄浑豪健,特别是帝宫建筑更显耀眼,民居也呈现出比较多方位的元素。

第六阶段,为公元960至1279年,此时历史处于宋、辽、金时期,建筑规模总体呈缩小的势态,但建筑精致精巧,结构变化丰富,各地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北宋官方还颁布了关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 --------------- 《营造法式》,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发展。

中国古建筑结构(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古建筑结构(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古建筑结构中国古建筑结构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

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由上下昂之分。

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上图是双抄双下昂七铺作里转。

山或歇山的出际部分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那一段。

推山: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

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

见佛光寺大殿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

(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中国古建筑构造详解

中国古建筑构造详解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分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传统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特征之榫卯结构与模数制度及文化内涵

传统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特征之榫卯结构与模数制度及文化内涵

传统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特征之榫卯结构与模数制度及文化内涵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人们在这些倒塌木构件上发现有用石斧、石凿、石楔、骨凿等原始工具加工而成的榫头和卯口,这也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实例,开创了中国传统建筑榫卯技术的先河。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绝大部分构件,特别是主要构件都是采用榫卯形式结合。

几千件,及至数十万件的大小构件用榫卯形式严丝合缝地组合成一座精美的殿堂或楼宇,反映出装配结构知识的成熟,构件加工水平和施工组织水平的高超。

榫卯结构的优点在于构件之间是柔性连接,可以吸收横向水平冲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此外可以预制装配,节省施工期。

缺点是削弱材料断面,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受力潜能。

模树制度中国古典建筑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各个结构部分和结构构件之间有着统一的数字比例关系,即模数关系。

不仅如此,古代中国建筑群体的平面构图或单体建筑的平立面比例,也力求一种内在的谐和。

如宋代建筑「构屋之制,以材为祖」的材分制度,清代建筑控制建筑尺度和比例的斗口制度,都蕴含某种内在的和谐与韵律。

这种以某一组有节律的尺寸作为建筑单体和组群的基本模数的观念,早于上古时代建筑中已有体现。

模数制的产生虽有其施工、构造及结构上的原因,但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模数制在很大程度上还起到确定建筑单体间的等级秩序、单体建筑自身内在秩序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比如作为国家法典兼官书公文而面向全国颁发的《营造法式》,明确规定的材分制度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一是「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

二是「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三是「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长短,曲直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之材之分以为制度焉」。

至唐宋时期,人们已经对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施工做了规范,创造出极富内在秩序的模数制度,通过这个模数制度就把整个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制制度化和系统化了。

模数系统的建立,不但在一座建筑内部产生了和谐的比例关系,而且被用来统领和协调建筑群的秩序,即按照单体建筑不同位置及其在群体中的不同作用,来选择确定其材分或斗口,从而确定其建筑的规模和等级,达到群体内部各单体建筑之间的和谐。

清代小式建筑木构件的基本模数

清代小式建筑木构件的基本模数

清代小式建筑木构件的基本模数清代小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类建筑,其特点是规模小巧,色彩浅淡,线条简练,造型精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清代小式建筑中,木构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模数体现了清代小式建筑的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

清代小式建筑木构件的基本模数是指在清代小式建筑中常用的几种木构件尺寸的比例关系。

这些木构件包括:断头拱、雀替、大椽、小椽、连檩、檩托等。

这些基本模数的比例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而来的,既符合建筑美学的要求,也具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

首先是断头拱的基本模数。

断头拱是清代小式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拱形结构,其基本模数为1:1.73,即宽度为1个模数,高度为1.73个模数。

这个比例能够满足断头拱的强度和美观的要求。

其次是雀替的基本模数。

雀替是清代小式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石台,其基本模数为1:2.5,即宽度为1个模数,高度为2.5个模数。

这个比例能够保证雀替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再次是大椽、小椽的基本模数。

大椽、小椽是清代小式建筑中常用的横梁,其基本模数为1:2.5,即宽度为1个模数,高度为2.5个模数。

这个比例能够保证横梁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最后是连檩、檩托的基本模数。

连檩、檩托是清代小式建筑中常用的支撑结构,其基本模数为1:1.5,即宽度为1个模数,高度为1.5个模数。

这个比例能够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清代小式建筑木构件的基本模数体现了古代建筑匠人对建筑结构和美学的高超理解,这些基本模数的比例关系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而来的,不仅具有精湛的工艺水平,还反映了古代建筑匠人对建筑美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这些基本模数为后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

古建筑木构架二(卯榫技术)

(2)先确定面宽:事先确定单间的面宽,或 确定通面宽和单间数,反求斗口的大小。 如面宽5米(15尺)明间取4攒斗拱数(加 一柱头科斗拱共五攒),确定斗口大小。 计算方法: 15尺/5攒=3尺/每攒;3尺/11份≈2.7寸 此 情况取斗口尺寸为3寸或2.5寸,由于斗拱攒 当不是斗口的整11倍数,可调整横拱子的长 度(与则列中规定的6.2斗口、7.2斗口、9.2 斗口略有出入)。仿古新建筑可以用厘米计 算(清代营造尺寸1尺=32厘米),但要考虑 现有木材料的规格,以防用料浪费。
面 阔 与 进 深 平 面 示 意 图
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多个单间面 宽之和)。 通进深:建筑物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多 个单间进深之和)。 (一)面宽的确定 1、大式斗拱建筑面宽的确定 通常用两种方法: (1)按斗拱攒数定面宽:每攒档斗拱尺寸取十一 份斗口数。如斗口取二寸五,每攒斗拱尺寸为二 尺七寸五分。 面宽=斗拱攒数×平身科每攒档斗拱尺寸+2×0.5 柱头科每攒斗拱尺寸 明间取偶数斗拱(即空当坐中),次间收一攒 斗拱(或为明间的8/10),梢间同次间或再收一 攒斗拱。
2、小式建筑面宽确定:考虑使用功能和材 料尺度,面宽尺寸不能大于大式建筑。 (二)进深的确定 首先考虑使用功能,其次考虑用材合理, 还要考虑空间比例适当。进深的确定也分 为大式和小式建筑。 大式斗拱建筑按面宽的两种方法确定进深, 庑殿、歇山山面通进深取二至三间房进深 不等。 小式建筑常取五檩四步架进深尺度,七檩 梁架常通过设前后廊解决进深问题。
(二)下出:即台明出沿,由檐柱中心延出至 台明外沿边的长度称下出。 小式建筑:下出取4/5上檐出或檐柱径的2.4 倍;台明高取柱高的1/5或2倍柱径。 大式建筑:下出取上檐出3/4。台明高取挑 尖梁下皮至台明上皮高的1/4。 (三)回水:下出小于上出,二者之间的差叫 回水。

中国古建筑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结构详解欢迎投稿留言交流中国建筑结构详解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国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式建筑为主,传播至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泛东亚建筑风格”,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古建中国小编带你了解复杂的中国古建筑建造结构,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名称注解详细。

建筑结构详解之四椽栿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

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

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建筑结构详解之脊槫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

建筑结构详解之六椽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劄牵:长一椽的梁)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

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建筑结构详解之六椽檐栿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

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建筑结构详解之阑额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

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的发展及演化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的发展及演化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的发展及演化规律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作为一种生产、设计方法,与中国古代建筑性质相适应,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

中国古代建筑预制拼装的构成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模数制的基本属性为规格化与标准化,即以材料加工与构件生产的规格化和标准化,配合生产施工中的“预制”和“装配”的要求。

基于木构建筑技术的模数制度,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演化。

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性,且前后承续,彼此关联,使得事物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的发展。

中国古代模数制的发展亦然,虽然历史现象远较分析推理复杂得多,但作为分析探讨,则力图把握住其主脉和基本特点,总结其发展的大致规律和逻辑过程,并希望能够接近和反映真实的历史过程。

历史上建筑模数制的发展在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变化,分析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演化的大致趋势和倾向,模数方法的变化与模数程度的变化是其两个主要方面。

由此引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两层含义,其一指模数设计方法上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主从关系及其变化,其二指模数程度上的部分模数化与整体模数化之间的演化关系。

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中国古代模数制的特色充分表现在把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其基本思想及方法,即在于以单元基准权衡和把握整体与控制部分间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部分与整体的比例观。

这种比例观念和原则,早在战国时代的井田制上就有体现。

从以井田制把握社会人口,以建立社会整体秩序,到以条坊制建立都城整体结构,以把握都城的社会功能,再到模数化的建筑生产这一系列的体系构成中,都反映出这种以单元基准把握整体构成的观念。

所谓单元基准,即用以权衡其他相关部分尺寸和比例的度量单位或标准。

这一概念最初应来自于整体的等分。

先人从整体的等分上,得到了单元基准的概念,并进而以此单元基准作为设计、衡量和把握整体的方法。

这种构成上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表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模式。

单元基准随对象而变,并相互关联。

谈古建筑的选址_布局和模数型制

谈古建筑的选址_布局和模数型制

文章编号:1008-5769(2001)04-0001-03谈古建筑的选址、布局和模数型制乔亚军1,李晗铭2,代 炎2(1.平顶山市污水净化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2.平顶山市河滨公园,河南平顶山467001)摘 要: 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和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在选址、规划布局、模数型制方面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了解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

关键词: 古代建筑;古建筑选址;古建筑布局;古建筑模数型制中图分类号: TU2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建筑史把清代以前的建筑称为古建筑,有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优美的造型、雄伟的气势,完善合理的结构,豪华的装修,绚丽的彩画,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为中国古老的文化增添了光辉。

同时,古老悠久的文化赋予了中国古代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

1 相土尝水,精心选择适于生存发展的“风水宝地” 纵观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最早的建筑理论源于《易》学的风水理论,带有神秘色彩。

我国先民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与我并重,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西周,发展盛行于战国时期,影响了以后的整个人类社会。

秦汉以后五行学说的流行,对《易》学风水理论的发展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生产力低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产生的风水理论,实际上是人类巧妙利用自然,择良地而居的实践经验总结。

人之所居,水、阳光和空气十分重要。

古人很早就认识这一方面,并且在建筑选址中,总结出“面水背山,土肥草茂,水甘质轻,藏风聚气”的选址要诀。

因此古代无论皇宫、官衙、寺庙、民宅大都选择在背山面水,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且水质好的地方营造。

就都城而言,九朝古都的洛阳城,北靠韶山南临洛河;明清的北京城,北靠燕山南临永定河。

打开中国地图,古代的都、城、郡、县和大的集镇,无一例外地不是建在土地肥沃有较大河流,而又不易被淹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模数结构古建筑模数很多。

李诫《营造法式》中总结“材分模数制”,有“材份制”、“斗口制”等。

“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接着便列出了八个等级的“材”之尺寸及使用范围。

其重要作用是使建筑物的节点标准化,首先要看到当时的建筑物,多使用一组斗拱作为梁、柱、额等承重结构构件之间的节点,同时利用斗拱托大挑檐,这是保护房屋的柱子、墙壁少受日晒雨淋所必须的。

斗拱本身由许多纵横相交的枋木叠架而成,其中垫以小木块,以枋木作成的拱,与小木块作成的斗之间的模数关系即是材拱相间的关系。

其他节点也多遵循材拱相间的构造关系,法式制度的条文中对于某些节点的描述,直接用几材几拱来称呼,工匠见之一目了然。

可以说,材分模数制蕴含着工匠对节点构造处理的概念。

材分模数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变造的制度,这一点李诫正是针对先于他的元拱法式之缺点而建立的。

所谓变造,就是解决不同大小的建筑之尺度问题,因为中国建筑都是以群组方式来建造的,而在一个建筑群中,又要体现出封建礼制秩序,主从分明,处于从属地位的建筑等第必须低于主要建筑,因此要求材分模数制必须能适应它。

于是李诫在制度中规定了“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这种多等级模数制使用时有很多优越性,对于领导设计与施工的都料匠来说,可以根据用材等第准确地把握建筑群中每幢建筑的尺度,取得满意的建筑艺术效果,对于工匠来说,只要掌握一套用材标准,各种不同等第建筑中的构件,只要使用八等材各自的材分标尺去放线,施工。

免去了对于繁多的尺寸之记忆,这在当时依靠口耳相传的技术条件下,是非常理想的。

李诫所总结的用材制度,在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条件下,无愧为一种完美的模数制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

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

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

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

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

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

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

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

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

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

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

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

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

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

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

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

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

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

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

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

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

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

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

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

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

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

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1、斗拱2、古建筑模数很多。

李诫《营造法式》中总结“材分模数制”,有“材份制”、“斗口制”等。

“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接着便列出了八个等级的“材”之尺寸及使用范围。

其重要作用是使建筑物的节点标准化,首先要看到当时的建筑物,多使用一组斗拱作为梁、柱、额等承重结构构件之间的节点,同时利用斗拱托大挑檐,这是保护房屋的柱子、墙壁少受日晒雨淋所必须的。

斗拱本身由许多纵横相交的枋木叠架而成,其中垫以小木块,以枋木作成的拱,与小木块作成的斗之间的模数关系即是材拱相间的关系。

其他节点也多遵循材拱相间的构造关系,法式制度的条文中对于某些节点的描述,直接用几材几拱来称呼,工匠见之一目了然。

可以说,材分模数制蕴含着工匠对节点构造处理的概念。

材分模数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变造的制度,这一点李诫正是针对先于他的元拱法式之缺点而建立的。

所谓变造,就是解决不同大小的建筑之尺度问题,因为中国建筑都是以群组方式来建造的,而在一个建筑群中,又要体现出封建礼制秩序,主从分明,处于从属地位的建筑等第必须低于主要建筑,因此要求材分模数制必须能适应它。

于是李诫在制度中规定了“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

这种多等级模数制使用时有很多优越性,对于领导设计与施工的都料匠来说,可以根据用材等第准确地把握建筑群中每幢建筑的尺度,取得满意的建筑艺术效果,对于工匠来说,只要掌握一套用材标准,各种不同等第建筑中的构件,只要使用八等材各自的材分标尺去放线,施工。

免去了对于繁多的尺寸之记忆,这在当时依靠口耳相传的技术条件下,是非常理想的。

李诫所总结的用材制度,在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条件下,无愧为一种完美的模数制中国古建筑结构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

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由上下昂之分。

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上图是双抄双下昂七铺作里转。

山或歇山的出际部分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那一段。

推山: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

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

见佛光寺大殿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

(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1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

2斗耳:斗口两侧凸起的部分3斗腰:斗口下垂直部分4斗底:斗下倾斜的部分5平盘斗:没有斗耳的,常用于角科栱:是置于坐斗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凡是向内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翘(华栱或卷头)1 瓜栱(宋称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2 万栱(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3 厢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4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栱。

5 正心万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二层横栱。

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

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斜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

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

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

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雀替:古建筑特色构件之一。

由拱形替日演变而来,置于额枋下与柱相交处,以加强额枋和减少跨距。

其制式成熟较晚,于明代后才广为运用,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其形好双翼附于柱头两侧,而轮廓曲线及其上油漆雕刻,极富装饰趣味,为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

雀替有用于室外,也有用于室内,按其形式,可分七类: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等。

此处雀替的结构性作用几乎要让位于美学作用,然而其上似乎加斗,大意为承重于房檐。

所雕动物、人物不知其所本,似乎比较随意,是否有地域性规律。

雀替、窗棂和挂落是最能体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汉族建筑风格的建 辜 舜θ柑娴姆绺窕朐捕睾瘢 挠泄欧纾 欠癖S心锨ㄊ孔宥员狈街势拥幕匾洌 欢 臃备吹那樾慰蠢矗 质堑湫偷哪戏酱渴斓暮何幕 绺瘛?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