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4试卷.doc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4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4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题文】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与其全等的图形.【答案】见解析【分析】作任意再作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即可.【解答】解:1,作任意 2,作射线在上截取 3,以为圆心, 为半径画圆4,以为圆心, 为半径画圆,交圆于,5,连接得,全等于2.【答题】下列尺规作图,能判断是边上的高是().A.B.C.D.【答案】B【分析】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则AD即为所求.【解答】A选项:AD为BC边上的中线,不符合题意;B选项:AD为BD边上的高;C选项:AD为∠BAC的角平分线;D选项:AD不是BC边上的高.选B.方法总结:掌握利用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高的方法.3.【答题】已知三边作三角形时,用到所学知识是( )A.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 作一个角使它等于已知角的一半C. 在射线上取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D. 作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答案】C【分析】根据三边做三角形用到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基本作图方法.【解答】已知三边作三角形时,用到的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SSS定理,而第一条边的作法,需要在射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的线段。

故C。

方法总结:作一个三角形等于已知的三角形,有多种方法,本题是其中的三边作图,用的是SSS判定定理。

4.【答题】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时,第一步骤应为( )A.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 作两条线段等于已知三角形的边,并使其夹角等于已知角D. 先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或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答案】D【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先要作一个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再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或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然后便于作边.【解答】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可以先A法,也可以先B法,但是都不全面,因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故选D.。

5.【答题】利用尺规进行作图,根据下列条件作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不是唯一的是()A. 已知三条边B. 已知三个角C. 已知两角和夹边D. 已知两边和夹角【答案】B【分析】看是否符合所学的全等的公理或定理即可.【解答】A、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能作出唯一直角三角形;B、不正确,已知三个角可画出无数个三角形;C、正确,符合ASA判定;D、正确,符合SAS判定.选B.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由已知条件作三角形,可以依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来做.6.【答题】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时,实际上就是已知的条件是()A. 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B. 三角形的三边C. 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D. 三角形的三个角【答案】A【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判定已知条件为两边和它们的夹角作三角形.【解答】由已知条件可判定已知条件为两边和它们的夹角作三角形.选A.7.【答题】已知∠AOB,用尺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作图痕迹如图所示,则判断∠AOB=∠A’O’B’所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是()A. SASB. ASAC. AASD. SSS【答案】D【分析】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根据SSS得到三角形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解答】如图,连接CD、C’D’,∵在△COD和△C’O’D’中,∴△COD≌△C’O’D’(SSS),∴∠AOB=∠A’O’B’选D.8.【答题】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A.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 作已知直线的垂线C.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D. 作角的平分线【答案】C【分析】根据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解答】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实质就是把三边的长度用圆规画出,选C.9.【答题】如图,小敏做试题时,不小心把题目中的三角形用墨水弄污了一部分,她想在一块白纸上作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粘贴在上面,她作图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SAD. AAS【答案】C【分析】图中的三角形已知一条边以及两个角,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可作图.【解答】根据图形,可以确定两角及其夹边.选C.10.【答题】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A. ∠A=36°,∠B=45°,AB=4B. AB=4,BC=3,∠A=30°C. AB=3,BC=4,CA=1D. ∠C=90°,AB=6【答案】A【分析】看是否符合所学的全等的公理或定理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解答】A.∠A=36°,∠B=45°,AB=4,利用原理“ASA”可以画出唯一的三角形;B、C、D都不能唯一的作出三角形.选A.11.【答题】利用基本作图方法,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B.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C.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D. 已知三边【答案】C【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解答】A.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图依据“SAS”;B.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图依据“ASA”;C.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不能做出唯一的三角形;D. 已知三边,作图依据“SSS”.选C.12.【答题】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A.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 作已知直线的垂线C.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D.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和【答案】C【分析】根据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解答】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其作图依据是“SSS”.故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选C.13.【答题】下列各条件中,能作出唯一的△ABC的是( )A. AB=4,BC=5,AC=10B. AB=5,BC=4,∠A=40°C. ∠A=90°,AB=10D. ∠A=60°,∠B=50°,AB=5【答案】D【分析】要能做出唯一三角形,则需要已知三边,两边及夹角,两角及夹边,【解答】本题中A选项中的三边不能确定三角形,B选项中不是夹角,C选项中缺少一个条件,选D.14.【答题】下列选项所给条件能画出唯一的是()A. ,,B. ,,C. ,D. ,,【答案】A【分析】要能做出唯一三角形,则需要已知三边,两边及夹角,两角及夹边,【解答】A中两角夹一边,形状固定,所以可作唯一三角形;B中∠B并不是AB,AC的夹角,所以可画出多个三角形;C中两个锐角也不确定,也可画出多个三角形;D中AC与BC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所以不能作出三角形,选A.15.【答题】如图,根据图中作图痕迹,可以得出作三角形的依据分别是:(1)______;(2)______;(3)______(图中虚线表示最后作出的线段)【答案】SAS,SSS,ASA【分析】从作图痕迹可知是通过作两边和两边的夹角得到三角形的,作图的依据是SAS.从作图痕迹可知是通过作三边得到三角形的,作图的依据是SSS.从作图痕迹可知是通过作两角和夹边得到三角形的,作图的依据是ASA.【解答】解:答案为:16.【答题】尺规作三角形的类型:尺类型依据规作图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______已知两角一边作三角形______(或)已知三边作三角形______【答案】SAS,ASA,SSS【分析】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解答】解: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其依据是:SAS.已知两角一边作三角形,其依据是:ASA(或).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其依据是:故答案为:17.【答题】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1)______;(2)______;【答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分析】根据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解答】解: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1).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故答案为:(1).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8.【答题】下列作图中:①用量角器画出;②作,使;③连接;④用直尺和三角板作的平行线,属于尺规作图的是______.(填序号)【答案】②③【分析】尺规作图的定义:只能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解答】属于尺规作图的是②、③.故答案为②③.19.【答题】已知,分别以射线、为始边,在的外部作,,则与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答案】互相垂直或重合【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利用已知条件及角的和差关系,求∠COD度数.【解答】①∵∠AOB=22.5°,∴∠AOC=22.5°,∠BOD=45°,∴∠COD=90°,此时OC⊥OD;②∵∠AOB=22.5°,∴∠AOC=22.5°,∠BOD=45°,∴∠BOC=45°,此时OC与OD 重合.故答案为互相垂直或重合.方法总结:本题关键在于考虑到两个可能性.20.【答题】利用尺规作三角形,有三种基本类型:(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其作图依据是“______”;(2)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其作图依据是“______”;(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其作图依据是“______”.【答案】SAS,ASA,SSS【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可得答案.【解答】根据SAS—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答案:(1)SAS、 (2)ASA 、(3)SSS.。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3.1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3.1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含答案)

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3.1认识三角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给出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cm ,4cm ,5cmB.8cm ,7cm ,15cmC.13cm ,12cm ,25 cmD.5cm ,5cm ,11cm2.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6cm ,则它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2cmB.3cmC.6cmD.9cm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2,6B.3,4,8C.4,6,10D.5,6,104.在△ABC 中,AB=1,BC=,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AC 长度的是( )A.2B.4C.5D.65.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长为偶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 )A.15B.16C.19D.266.若三角形的两边a 、b 的长分别为3和5,则其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 )A.2<c <5B.3<c <8C.2<c <8D.2≤c ≤87.如图,一个三角形只剩下一个角,这个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 A.2B.3C.4D.59.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形是( )A. B. C. D.10.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 、3,则x 可能是( )A.1B.4C.5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11.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 ,5,请写出x 可能的整数值______。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70)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70)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ABC中,∠A=55°,∠B比∠C大25°,则∠B等于()A. 50°B. 100°C. 75°D. 125°【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B比∠C大25°,∴设∠B=x,则∠C=x-25°,∵∠A+∠B+∠C=180°,∠A=55°,∴55°+x+x-25°=180°,解得x=75°,选C.2.【答题】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60°和20°,则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解:∵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60°和20°,∴第三个角为:180°﹣60°﹣20°=100°,∴是钝角三角形,选C.3.【答题】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A,则此三角形()A. 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B. 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C.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A+∠B+∠C=180°,∠B+∠C=∠A,∴2∠A=180°,∴∠A=90°,即△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选C.4.【答题】如图,△ABC中,∠B=∠C=∠EDF=α,BD=CF,BE=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2α+∠A=180°B. α+∠A=90°C. 2α+∠A=90°D. α+∠A=18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A、正确.∵∠A+∠B+∠C=180°,∠B=∠C=α,∴2α+∠A=180°.B、错误.不妨设,α+∠A=90°,∵2α+∠A=180°,∴α=90°,这个显然与已知矛盾,故结论不成立.C、错误.∵2α+∠A=180°,∴2α+∠A=90°不成立.D、错误.∵2α+∠A=180°,∴α+∠A=180°不成立.选A.5.【答题】在△ABC中,若∠A+∠B=90°,则△ABC一定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在△ABC中,∠A+∠B=9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C=90°,∴△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选B.6.【答题】在△ABC中,∠A=2∠B=80°,则∠C等于()A. 40°B. 60°C. 80°D. 12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解:∵在△ABC中,∠A=2∠B=80°,∴∠A=80°,∠B=40°,∴∠C=180°﹣∠A ﹣∠B=180°﹣80°﹣40°=60°.选B.7.【答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相等,那么最小角一定小于()A. 60°B. 45°C. 30°D. 59°【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假设,最小角度大于或等于60°,则另外两个角一定也大于60°,那么此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故假设不成立,∴此三角形的最小角一定要小于60°.选A.8.【答题】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若∠B=∠C=∠BAD,∠DAC=∠ADC,∠BAC的度数为()A. 36度B. 72度C. 98度D. 108度【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ADC=∠B+∠BAD,∠B=∠C=∠BAD,∠ADC=∠DAC,∴∠B+∠C+∠BAD+∠DAC=180°,∴5∠B=180°,解得∠B=36°,∴∠BAC=180°-2∠B=108°.选D.9.【答题】已知△ABC中,∠B是∠A的2倍,∠C比∠A大20°,则∠B等于()A. 40°B. 60°C. 80°D. 90°【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解得∠B=80°,,∠C=60°,∴选C.10.【答题】在△ABC中,∠A=40°,∠B=60°,则∠C=()A. 40°B. 80°C. 60°D. 10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选B.11.【答题】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A. 50°B. 60°C. 70°D. 90°【答案】A【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0°,∴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90°-40°=50°.选A.12.【答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解:∵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5,∴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为:180°×=9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选B.13.【答题】已知∠A:∠B:∠C=1:2:2,则△ABC三个角度数分别是()A. 40°、80°、80°B. 35°、70°70°C. 30°、60°、60°D. 36°、72°、7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设则解得:选D.14.【答题】在△ABC中,若∠C=∠A+∠B,则△ABC是()A. 等边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在△ABC中,∠A+∠B=∠C,∠A+∠B+∠C=180°,∴2∠C=180°,解得∠C=90°,、∴△ABC是直角三角形.选C.15.【答题】在△ABC中,∠A=30°,∠B=75°,则△ABC是()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在△ABC中,∠A=30°,∠B=75°,∴∠C=180°-30°-75°=75°,∴△ABC是等腰三角形.选D.16.【答题】如图,已知AB⊥BD,AC⊥CD,∠A=40°,则∠D的度数为()A. 40°B. 50°C. 60°D. 7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AB⊥BD,∠A=40°,∴∠AEB=50°,∴∠DEC=50°,又AC⊥CD,∴∠D=40°,选A.17.【答题】在下列条件中:①②③④中,能确△ABC是直角三角形的定条件有()A. ①②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①∠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2∠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②∵∠A:∠B:∠C=1:2:3,设∠A=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x+2x+3x=180,解得x=30°,∴∠C=30°×3=90°,即△ABC是直角三角形;③∵∠A=90°-∠B,∴∠A+∠B=90°,即可得∠C=180°-90°=90°,∴△ABC是直角三角形;④∵∠A=∠B=∠C,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①②③共3个.选D.18.【答题】在△ABC中,∠B﹣∠A=50°,∠B是∠A的3.5倍,则△ABC是()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设∠A=x,则∠B=3.5x,∴3.5x-x=50°,解得x=20°,∴∠A=20°,∠B=70°,∴∠C=180°-20°-70°=90°,∴△ABC是直角三角形.选C.19.【答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都可以有两个锐角,∴不能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选D.20.【答题】已知△ABC中,∠A、∠B、∠C对应的比例如下,其中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2:3:4B. 4:3:5C. 1:2:3D. 1:2: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A.设三个角分别为2x,3x,4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三个角分别为:40°,60°,80°,∴不是直角三角形;B.设三个角分别为3x,4x,5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三个角分别为:45°,60°,75°,∴不是直角三角形;C.设三个角分别为x,2x,3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三个角分别为:30°,60°,90°,∴是直角三角形;D.设三个角分别为x,2x,2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三个角分别为:36°,72°,72°,∴不是直角三角形.选B.。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12)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12)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图,于C,于D,于E,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中,AC是BC边上的高B. 中,DE是BC边上的高C. 中,DE是BE边上的高D. 中,AD是CD边上的高【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中,AC是BE边上的高,C错.2.【答题】三角形一边上的高()A. 必在三角形内部B. 必在三角形外部C. 必在三角形的边上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和特征解答即可.【解答】锐角三角形所有高在内部,直角三角形两条高在边上,钝角三角形两条高在外部.选D.3.【答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射线,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直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C. 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叫做三角形的高D.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总在三角形的内部【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选项A,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A错.选项B, 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B错.选项C, 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三角形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三角形这条边上的高.C错误.D正确.所以选D.4.【答题】如图,在△ABC中,已知点E、F分别是AD、CE边上的中点,且S△BEF=4cm2,则S△ABC的值为()A. 1cm2B. 2cm2C. 8cm2D. 16cm2【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F是CE中点,∴△BEF的面积与△BCF的面积相等,∴S△BEC=2S△BEF=8(cm2),∵D、E分别为BC、AD的中点,∴△ABE、△DBE、△DCE、△AEC的面积相等,∴S△ABC=2S△BEC=16(cm2).选D.5.【答题】如果AD是△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有()①BD=CD;②AB=AC;③S△ABD=S△ABC.A. 3个B. 2个C. 1个D. 0个【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D是△ABC的中线,∴BD=CD=BC,故①正确;∵AD与BC不一定互相垂直,∴AB与AC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设△ABC中BC边上的高为h,则S△ABD=•BD•h=•BC•h=S△ABC,故③正确.选B.6.【答题】一定在△ABC内部的线段是()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B.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C. 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D.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钝角三角形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另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三条中线和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故B、C错误;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一条高一定在三角形内部,故D错误.选A.7.【答题】给出下列说法: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③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④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⑤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说法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故①错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故②错误;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可以是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故③错误;所以正确的命题是④⑤,共2个.选B.8.【答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三角形的重心是其三条中线的交点B.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交于一点C. 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一定交于一点D. 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三角形的重心是其三条中线的交点,正确;B、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交于一点,正确;C、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不相交,故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一定交于一点错误;D、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知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正确.选C.9.【答题】如图,AD⊥BC,GC⊥BC,CF⊥AB,垂足分别是D、C、F,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B. △ABC中,GC是边BC上的高C. △GBC中,GC是边BC上的高D. △GBC中,CF是边BG上的高【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AD经过△ABC的一个顶点,且AD垂直于BC边所在的直线,所以△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故此选项正确;B、GC没有经过BC所对的顶点A,所以△ABC中,GC不是BC边上的高,故此选项错误;C、GC经过△GBC的一个顶点,且GC垂直于BC,所以△GBC中GC是边BC上的高,故此选项正确;D、CF经过△GBC的一个顶点,且CF垂直于BG,所以△GBC中CF是边BG上的高,故此选项正确.选B.10.【答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C的中线AD平分边BCB. △ABC的角平分线BE平分∠ABCC. △ABC的高CF垂直ABD. 直角△ABC只有一条高【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AD是△ABC的中线,∴D是BC的中点,即AD平分边BC,故此选项正确;B、∵BE是△ABC的角平分线,∴BE平分∠ABC,故此选项正确;C、∵CF是△ABC的高,∴CF⊥AB,故此选项正确;D、直角△ABC有三条高,其中两条是直角边,一条在三角形内部,故此选项错误.选D.11.【答题】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分为二的线段是()A. 高B. 中线C. 角平分线D. 外角平分线【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所以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分为二的线段是中线.选B.12.【答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是直角顶点,而其他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都不在顶点上,所以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选B.13.【答题】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D与中线CE相交于点O.有下列两个结论:①BO是△CBE的角平分线;②CO是△CBD的中线.其中()A. 只有①正确B. 只有②正确C. ①和②都正确D. ①和②都不正确【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BD是△ABC的角平分线,所以OBE=OBC,所以BO是△CBE的角平分线,CE平分AB,但不平分BD,所以CO不是△CBD的中线.选A.14.【答题】如图,△ABC中∠C=90°,CD⊥AB,图中线段中可以作为△ABC的高的有()A. 2条B. 3条C. 4条D. 5条【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得到可以作为△ABC的高的条数.【解答】解:可以作为△ABC的高的有AC,BC,CD,共3条.选B.15.【答题】如下图中的最右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D,AE⊥BC于E,∠B=40°,∠BAC=80°,则∠DAE=()A. 7B. 8°C. 9°D. 10°【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AD平分∠BAC,又∵∠BAC=80°,∴.∵AE⊥BC,又∵∠B=40°,即∠ABE=40°,∴在Rt△AEB中,∠BAE=90°-∠ABE=90°-40°=50°,∴∠DAE=∠BAE-∠BAD=50°-40°=10°.故本题应选D.16.【答题】三角形的高线是()A. 直线B. 线段C. 射线D. 三种情况都可能【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由三角形高的定义:“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或对边所在的直线引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线”可知:三角形的高线是线段.选B.17.【答题】在△ABC中,AD为中线,BE为角平分线,则在以下等式中:①∠BAD=∠CAD;②∠ABE=∠CBE;③BD=DC;④AE=EC. 正确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如下图,∵AD是△ABC的中线,BE是△ABC的角平分线,∴BD=CD,∠ABE=∠CBE,∴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②③.选D.18.【答题】如图所示,AD是△ABC的角平分线,AE是△ABD的角平分线.若∠BAC=80°,则∠EAD的度数是()A. 20°B. 30°C. 45°D. 60°【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AD△ABC的角平分线,∠BAC=80°,∴∠BAD=∠BAC=40°.又∵AE是△ABD的角平分线,∴∠EAD=∠BAD=20°.选A.19.【答题】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C、BC的中点,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E是△BCD的中线B.BD是△ABC的中线C.AD=DC,BE=ECD.AD=EC,DC=BE【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D、E分别是△ABC的边AC、BC的中点,∴DE是△BCD的中线,BD是△ABC的中线,AD=DC,BE=EC.但不能得到AD=EC和DC=BE.选D.20.【答题】如图,在△ABC中,∠1=∠2,G为AD的中点,BG的延长线交AC于点E,F为AB上的一点,CF与AD垂直,交AD于点H,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有()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③CH是△ACD的边AD上的高;④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①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知AG是△ABE的角平分线,故此说法错误;②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知BG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故此说法错误;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知CH为△ACD的边AD上的高,故此说法正确;④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知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线,故此说法正确.选B.。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同步测试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同步测试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 1. 认识三角形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6、8、15B. 7、6、13C. 4、5、6D. 3、8、15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1:2,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则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一定是( ) A .75° B .90° C .105° D .120°4. 一个三角形ABC 中,∠A =80°,∠B -∠C =40°,则∠B 的度数为( )A .80°B .70°C .60°D .30°5.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相等,那么最小角一定小于( )A .60°B .45°C .30°D .59°6.下列说法:①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三边不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②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③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④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如图,直线a//b,直角三角形BDC 如图放置,∠DCB =90°.若∠1+∠B =70°,则∠2的度数为( ) A . 20° B. 40° C . 30° D . 25°8.5012....ABC A A B C D ∆∠=︒∠+∠︒︒︒︒ 已知中,,则图中的度数为( )180 220 230 2409.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在三角形内部B .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C .三角形的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部D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部1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以上选项都有可能11.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 )A .高B .角平分线C .中线D .以上都不对12.下列各图形中,AD 是△ABC 中BC 边上高的图形为( )A.B .C . D.二、填空题: 13.4575,______.ABC A C BD ABC BDC∆∠=︒∠=︒∆∠ 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则的度数为14115____.154,6,5,____.BE CF ABC BDC A AD BE ABC AD BC AC BE ∆∠=︒∠=∆====.如图,、都是的角平分线,且,则.如图,、分别是的高,则16.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_______种.1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且第三边长为整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值是______.18.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点E 是AD 的中点,连接BE 、CE ,若△ABC 的面积是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2219.10,252,ABC a b c a b c a b b a ABC a b c ABC ∆-+-=∆==∆、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 若、、满足试判断的形状; 若,且为整数,求周长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63)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63)

章节测试题1.【题文】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ABC=30°,∠ACB=70°.(1)求∠DAE的度数.(2)如图2,若点F为AD延长线上一点,过点F作FG⊥BC于点G,求∠AFG的度数.【答案】见解答.【分析】(1)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80°,再利用角平分线求出∠BAD=40°,进而求出∠ADC=∠BAD+∠ABD=70°,最后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FG∥AE,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在△ABC中,∵∠ABC=30°,∠ACB=70°,∴∠BAC=180°﹣∠ABC﹣∠ACB=180°﹣30°﹣70°=80°∵AD平分∠BAC∴∠BAD=∠CAD=∠BAC=×80°=40°,在△ABD中,∠ADC=∠BAD+∠ABD=40°+30°=70°∵AE为三角形的高,∴∠AED=90°.在△AED中,∠DAE=180°﹣∠ADE﹣∠AED=180°﹣70°﹣90°=20°.(2)∵FG⊥BC∴∠FGD=90°∵∠AED=90°∴∠FGD=∠AED∴FG∥AE∴∠AFG=∠DAE由(1)可知∠DAE=20°∴∠AFG=20°.2.【题文】如图,AD是△ABC的高,BE平分∠ABC交AD于E,若∠C=70°,∠BED=64°,求∠BAC的度数.【答案】58°.【分析】由已知条件,首先得出∠DAC=20°,再利用∠ABE=∠EBD,进而得出∠ABE+∠BAE=64°,求出∠EBD=26°,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D是△ABC的高,∠C=70°,∴∠DAC=20°,∵BE平分∠ABC交AD于E,∴∠ABE=∠EBD,∵∠BED=64°,∴∠ABE+∠BAE=64°,∴∠EBD+64°=90°,∴∠EBD=26°,∴∠BAE=38°,∴∠BAC=∠BAE+∠CAD=38°+20°=58°.3.【题文】已知如图:AD∥BC,E、F分别在DC、AB延长线上.∠DCB=∠DAB,AE⊥EF,∠DEA=30°.(1)求证:DC∥AB.(2)求∠AFE的大小.【答案】见解答.【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C+∠DAB=180°,求出∠ABC+∠DCB=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求出∠EAF和∠AEF的度数,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证明:(1)∵AD∥BC,∴∠ABC+∠DAB=180°,∵∠DCB=∠DAB,∴∠ABC+∠DCB=180°,∴DC∥AB;(2)解:∵DC∥AB,∠DEA=30°,∴∠EAF=∠DEA=30°,∵AE⊥EF,∴∠AEF=90°,∴∠AFE=180°﹣∠AEF﹣∠EAF=60°.4.【答题】如图,将△ABC沿MN折叠,使MN∥BC,点A的对应点为点A',若∠A'=32°,∠B=112°,则∠A'NC的度数是()A. 114°B. 112°C. 110°D. 108°【答案】D【分析】由MN∥BC,可得出∠MNC与∠C互补,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C的度数,从而得出∠MNC的度数,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NM与∠MNC互补,而∠A′NC=∠MNC﹣∠A′NM,套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MN∥BC,∴∠MNC+∠C=180°,又∵∠A+∠B+∠C=180°,∠A=∠A′=32°,∠B=112°,∴∠C=36°,∠MNC=14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NM+∠MNC=180°,∴∠A′NM=36°,∴∠A′NC=∠MNC﹣∠A′NM=144°﹣36°=108°.5.【答题】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A﹣∠B=90°B. ∠B=∠C=∠AC. ∠A=90°﹣∠BD. ∠A+∠B=∠C【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A﹣∠B=90°不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B.由∠B=∠C=∠A可得,∠B=∠C=45°,∠A=90°,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C.由∠A=90°﹣∠B可得,∠A+∠B=90°,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D.由∠A+∠B=∠C可得,∠A+∠B=90°,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选:A.6.【答题】如图,将三角形ABC纸片沿MN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若∠AMN =50°,∠A′MB的度数是()A. 20°B. 120°C. 70°D. 8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将三角形ABC纸片沿MN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A′MN=∠AMN=50°,∴∠A′MB=180°﹣50°﹣50°=80°,选:D.7.【答题】如图,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A=110°,∠B=30°,这块三角形木板缺少的角是()A. 30°B. 40°C. 50°D. 60°【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第三个角=180°﹣110°﹣30°=40°,选:B.8.【答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 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在三角形外部D. 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答案】B【分析】分别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少于60°,故本选项正确;B、直角三角形有三条高,故本选项错误;C、三角形的中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故本选项正确;D、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故本选项正确.选:B.9.【答题】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且∠BOC=110°,则∠A=()A. 70°B. 55°C. 40°D. 35°【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式求出∠OBC+∠OC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ACB,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BOC中,∵∠BOC=110°,∴∠OBC+∠OCB=180°﹣110°=70°,∵OB、OC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ABC=2∠OBC,∠ACB=2∠OCB,∴∠ABC+∠ACB=2×70°=140°,在△ABC中,∠A=180°﹣(∠ABC+∠ACB)=180°﹣140°=40°.选:C.10.【答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4:5:6,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答案】C【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即可判断.【解答】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4:5:6,∴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180°×=48°,180°×=60°,180°×=72°,∴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选:C.11.【答题】如图,AB⊥BC,AE平分∠BAD交BC于点E,AE⊥DE,∠1+∠2=90°,M、N分别是BA、CD延长线上的点,∠EAM和∠EDN的平分线交于点F.∠F的度数为()A. 120°B. 135°C. 150°D. 不能确定【答案】B【分析】先根据∠1+∠2=90°得出∠EAM+∠EDN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EAF+∠EDF的度数,根据AE⊥DE可得出∠3+∠4的度数,进而可得出∠FAD+∠FDA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2=90°,∴∠EAM+∠EDN=360°﹣90°=270°.∵∠EAM和∠EDN的平分线交于点F,∴∠EAF+∠EDF=×270°=135°.∵AE⊥DE,∴∠3+∠4=90°,∴∠FAD+∠FDA=135°﹣90°=45°,∴∠F=180°﹣(∠FAD+∠FDA)=180﹣45°=135°.选:B.12.【答题】如图,BC⊥AE,垂足为C,过C作CD∥AB,若∠ECD=43°,则∠B=()A. 43°B. 57°C. 47°D. 45°【答案】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BC⊥AE,∴∠ACB=90°,∵CD∥AB,∴∠ECD=∠A=43°,∴∠B=90°﹣∠A=47°,选:C.13.【答题】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 等于()A. 95°B. 120°C. 135°D. 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OBC+∠OCB的度数,再根据∠BOC+(∠OBC+∠OCB)=18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80°,∠1=15°,∠2=40°,∴∠OBC+∠OCB=180°﹣∠A﹣∠1﹣∠2=180°﹣80°﹣15°﹣40°=45°,∵∠BOC+(∠OBC+∠OCB)=180°,∴∠BOC=180°﹣(∠OBC+∠OCB)=180°﹣45°=135°.选:C.14.【答题】如图,∠A=50°,P是等腰△ABC内一点,AB=AC,BP平分∠ABC,CP平分∠ACB,则∠BPC的度数为()A. 100°B. 115°C. 130°D. 140°【答案】B【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PBC+∠PCB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ABC中,∠A=50°,∴∠ABC+∠ACB=180°﹣50°=130°.∵BP平分∠ABC,CP平分∠ACB,∴∠PBC+∠PCB=(∠ABC+∠ACB)=×130°=65°,∴∠BPC=180°﹣65°=115°.选:B.15.【答题】如图所示,y与x的关系式为()A. y=-x+120B. y=120+xC. y=60-xD. y=60+x【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建立等量,求出y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x+y+60=180,则y=-x+120,故答案为:A.16.【答题】若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和是90°,∴三角形的第三个角=180°﹣90°=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选:B.17.【答题】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A. 90°B. 135°C. 270°D. 315°【答案】C【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两个锐角和是90度,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即可求得∠1+∠2的值.【解答】解:∵∠C=90°,∴∠A+∠B=90°.∵∠A+∠B+∠1+∠2=360°,∴∠1+∠2=360°﹣90°=270°.选:C.18.【答题】下列条件,可以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A+∠B+∠C=180°B. ∠A+∠B=∠CC. ∠A=∠B=∠CD. ∠A=∠B=2∠C【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判断.【解答】解:∠A+∠B+∠C=180°,∠A,∠B,∠C的度数不确定,A不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C=90°,B可以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A=∠B=∠C,则△ABC是等边三角形,C不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A=∠B=2∠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D不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选:B.19.【答题】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ADC=8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ACD=80°B. ∠B+∠ACD=80°C. ∠A+∠ACD=100°D. ∠B+∠ACD=100°【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A+∠ACD=180°﹣∠ADC=100°,A错误,C正确,∠B+∠ACD无法确定,B、D错误,选:C.20.【答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y轴在正半轴、x轴正半轴分别交A、B两点,M在BA的延长线上,PA平分∠MAO,PB平分∠ABO,则∠P的度数是()A. 30°B. 45°C. 55°D. 60°【答案】B【分析】由OA⊥OB即可得出∠OAB+∠ABO=90°、∠AOB=9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P的度数.【解答】解:∵OA⊥OB,∴∠OAB+∠ABO=90°,∠AOB=90°.∵PA平分∠MAO,∴∠PAO=∠OAM=(180°﹣∠OAB).∵PB平分∠ABO,∴∠ABP=∠ABO,∴∠P=180°﹣∠PAO﹣∠OAB﹣∠ABP=180°﹣(180°﹣∠OAB)﹣∠OAB﹣∠ABO =90°﹣(∠OAB+∠ABO)=45°.选:B.。

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2025年七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数学1.1认识三角形(4)学案和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2025年七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数学1.1认识三角形(4)学案和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1.1认识三角形(4)【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概念及相关性质,并能形象的画出这两条线段;2.能应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0-11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_________与它对边的_________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 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 与_________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都是一条线段;②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3.画一画:(1)分别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中线归纳:在每个三角形中,三条边上的中线都在三角形的 ,并且都相交于 . 简述成: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 ,这点成为三角形的重心.(2)分别作出下列三角形每个角的平分线归纳:在每个三角形中,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 ,并且都相交于 .简述成: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 .【典型例题】知识点一 三角形的中线1.若AD 为△ABC 的中线,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平分BCB.BD=DCC. AD 平分∠BACD.BC=2DC2.若AD 为△ABC 底边BC 的中线,则S △ABD = =12知识点二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如图,在△ABC 中,∠A=30°,∠B=50°,CD 平分 ∠ACB 则 ∠ADC 的度数是( )A.80°B.90°C.100°D.110°【巩固训练】1.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都是一条( )A.直线B.射线C.线段D.直线或线段2.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 是∠ACB 的角平分线,∠BDC =110°,则∠A 的度数为( ) A C B AC B AC BAC BA .40°B .50°C .60°D .75°3.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为边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的面积是32,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4.如图所示,BD 平分∠ABC ,DE ∥BC ,且∠D=25°,则∠AED 的度数为( )A.50°B.60°C.70°D.80°【课后拓展】1.如图,已知在△ABC 中,的平分线交于点O ,试说明: (1) (2)2.在△ABC 中,AB=AC ,中线BD 把这个△ABC 的周长分成15和21两部分,求BC 边的长.1.1认识三角形(4)【自主学习】1. 顶点,中点,线段;2. 平分线,顶点,交点,线段;3.(1)内部,一点,一点;(2)内部,一点,一点;【典型例题】1.C2. S △ACD S △ABC3.C【巩固训练】1.C2.A3.84.A【课后拓展】1.解:(1)∵在△ABC 中,ABC ACB ∠∠与的平分线交于点O ,∴∠OBC=21∠ABC 且∠OCB=21∠ACB又∵在△OBC 中,∠BOC+∠OBC+∠OCB=180°;第4题图第3题图 第2题图 OC B A 01180()2BOC ABC ACB ∠=-∠+∠01902BOC A ∠=+∠ABC ACB ∠∠与∴∠BOC=180°-(∠OBC+∠OCB )=180°-(21∠ABC+21∠ACB )=180°-21(∠ABC+∠ACB )(2)又∵在△ABC 中, ∠A+∠ABC+∠ACB=180° ∴∠ABC+∠ACB=180°-∠A ∴∠BOC=180°-21(∠ABC+∠ACB )=180°-21(180°-∠A )=90°+21∠A2. 16或8。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

鲁教版(五四)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姓名________ 日期_________一、填空题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____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_____。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用符号表示____。

3.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

两边之和_____第三边。

两边之差_____第三边。

4.三角形按照内角的大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等腰三角形:至少有____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____,另一边叫做____。

两腰的夹角叫做____,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____。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度数相等。

6.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______,又称______。

7.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______。

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8.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都是______;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______;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_____。

二、选择题1.已知在一直角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45°,请问这个三角形的形状()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一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30°和4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另一个角是()°A.105B.105°C.115度D.115℃3.如图所示,根据已知角的度数,判断出这是一个()。

A.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4.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三、标注题1.已知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根据已知条件按要求作图。

(1)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该三角形(2)在右图中用字母标记处三角形的各边以及对应角的度数四、计算题1.已知一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一个内角是30°,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写出计算过程并画出草图)2.已知三条边a,b,c 其中a=4,b=5,c=12 请问这三条边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3.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B=90°,且∠1=∠B=30°,点D 为BC 边上的一点,试求∠BAC 的度数C A B C D。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50)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50)

章节测试题1.【答题】已知AD是△ABC的中线,且△ABD比△ACD的周长大3cm,则AB与AC的差为()A. 2cmB. 3cmC. 4cmD. 6cm【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D是△ABC的中线,∴BD=DC,∴△ABD与△ACD的周长之差=(AB+AD+BD)﹣(AC+AD+CD)=AB﹣AC,∵△ABD比△ACD的周长大3cm,∴AB与AC的差为3cm.选B.2.【答题】钝角三角形的高线在三角形外的数目有()A. 3B. 2C. 1D. 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解答】作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即可得出结果.钝角三角形有3条高,其中两条在外部,一条在内部.选B.3.【答题】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的位置为()A. 一定在三角形内B. 一定在三角形外C. 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D. 可能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解答.【解答】解: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一定在三角形内.选A.4.【答题】三角形的重心是()A. 三角形三条边上中线的交点B. 三角形三条边上高线的交点C. 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答案】A【分析】对于一个质地均匀的三角形,三条边上中线的交点就是其重心.【解答】解: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故答案为:A.5.【答题】如图,△ABC中BC边上的高为()A. AEB. BFC. ADD. CF 【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解答.【解答】根据高的定义,AE为△ABC中BC边上的高.故答案为:A.6.【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角形的中线就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直线B.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有可能在三角形外部C. 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必在三角形内部D. 以上说法都错【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答】三角形的中线就是过顶点和对边的中点的线段,故A不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有可能在三角形内部,故B不正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顶点上;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外部.故C不正确.选D.7.【答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A. 射线B. 直线C. 线段D. 线段或射线【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答】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接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据此得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选C.8.【答题】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A. 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周长相等的三角形【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的中线定义,知三角形的一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了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解答】解: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选B.9.【答题】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线,BD⊥CE,若BD=4,CE=6,则△ABC的面积为()A. 12B. 24C. 16D. 32【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点O是△ABC的重心,得到OC=CE=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BDC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BD,CE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线,∴点O是△ABC的重心,∴OC=CE=4,∴△BDC的面积=×BD×OC=8,∵BD为AC边上的中线,∴△ABC的面积=2×△BDC的面积=16,选C.10.【答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B.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C.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D.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正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B、正确,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外部;C、错误,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线;D、正确.故答案为:C11.【答题】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高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意义可知,AC边上的高是过B作直线AC的垂线,垂足落在AC所在直线上.【解答】解:AC边上的高是过B作直线AC的垂线,直角落在AC边上,只有C 满足条件.故答案为:C.12.【答题】如图,△ABC的角平分线AD、中线BE相交于点O,则①AO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O是△ABD的中线;③DE是△ADC的中线;④ED是△EBC的角平分线的结论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分析】易得∠BAD=∠CAD,AE=CE,根据这两个条件判断所给选项是否正确即可.【解答】∵△ABC的角平分线AD、中线BE相交于点O,∴∠BAD=∠CAD,AE=CE,①在△ABE中,∠BAD=∠CAD,∴AO是△ABE的角平分线,故①正确;②AO≠OD,∴BO不是△ABD的中线,故②错误;③在△ADC中,AE=CE,DE是△ADC的中线,故③正确;④∠ADE不一定等于∠EDC,那么ED不一定是△EBC的角平分线,故④错误;正确的有2个选项.选B.13.【答题】如图,AC⊥BC,CD⊥AB,DE⊥BC,垂足分别为C,D,E,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C是△ABC的高B. DE是△BCD的高C. DE是△ABE 的高D. AD是△ACD的高【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判断即可;选项A的说法符合高的概念,选项B 的说法符合高的概念,C选项中,DE是△BDC、△BDE、△EDC的高,不是△ABE的高,选项D的说法符合高的概念.【解答】解:选项A的说法符合高的概念,故正确;选项B的说法符合高的概念,故正确;C选项中,DE是△BDC、△BDE、△EDC的高,故错误;选项D的说法符合高的概念,故正确.故答案为:C.14.【答题】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A. 都是线段B. 都是射线C. 都是直线D. 不都是线段【答案】A【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底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内角的对边交于一点,则这个内角的顶点与所交的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解答】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选A15.【答题】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则CD是△ABC()A. BC边上的高B. AB边上的高C. AC边上的高D. 以上都不对【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解答】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可得,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选B.16.【答题】如图,下面的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A. B.C. D.【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三角形的高是过其中一个顶点先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的连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选A.17.【答题】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已知AB=5cm,AC=3cm,△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______cm.【答案】2【分析】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此题的关键是将求△ABD与△ACD的周长之差,转化为求AB与AC的差.【解答】∵AD是边BC上的中线,∴BD=CD.∵△ABD的周长为:AB+BD+AD,△ACD的周长为:AC+CD+AD,∴△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AB+BD+AD)-(AC+CD+AD)=AB-AC,又∵AB=5cm,AC=3cm,∴AB-AC=2(cm).即△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2cm.18.【答题】如图,在△ABC中,∠ABC=50°,∠ACB=80°,BP平分∠ABC,CP 平分∠ACB,则∠BPC的大小是______度.【答案】115【分析】直接根据角平分线平分对应角,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进行计算.【解答】BP平分∠ABC,CP平分∠ACB,故答案为115.19.【答题】如图所示,在△ABC中,∠1=∠2,G是AD的中点,延长BG交AC 于点E,F为AB上一点,CF⊥AD交AD于点H.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③CH为△ACD的边AD上的高;④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线,其中判断正确的有______.【答案】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是线段,且都是顶点和三角形的某条边相交的交点之间的线段.透彻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解答】①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故此说法不正确;②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知BG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故此说法不正确;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知CH为△ACD的边AD上的高,故此说法正确;④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知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线,故此说法正确.20.【答题】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1=30°,∠2=20°,则∠B=______.【答案】50°【分析】由AE平分∠BAC,可得角相等,由∠1=30°,∠2=20°,可求得∠EAD的度数,在直角三角形ABD在利用两锐角互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E平分∠BAC,∴∠1=∠EAD+∠2,∴∠EAD=∠1﹣∠2=30°﹣20°=10°,Rt△ABD中,∠B=90°﹣∠BAD=90°﹣30°﹣10°=50°.故答案为50°.。

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三角形 复习习题 (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三角形 复习习题 (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复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
A.AB=DEB.EF=BCC.∠B=∠ED.EF∥BC
21.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 )
A.150°B.180°C.210°D.225°
22.如图,△ABC中,AB⊥BC,BE⊥AC,∠1=∠2,AD=AB,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BF=DFB.∠1=∠EFDC.BF>EFD.FD∥BC
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4.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AC,BC上,且AD=CE,AE与BD相交于点P,BF⊥AE于点F.若PF=3,则BP=()
A.6B.5C.4D.3
5.一块三角形玻璃板不慎被小强同学碰破,成了如图所示的四块,聪明的小强经过仔细的考虑认为只要带其中的两块碎片去玻璃店就可以让师傅画一块与以前一样的玻璃板,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25.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平分线BE和∠BAC的外角平分线AD相交于点P,分别交AC和BC的延长线于E,D.过P作PF⊥AD交AC的延长线于点H,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F交DH于点G.则下列结论:①∠APB=45°;②PF=PA;③BD﹣AH=AB;④DG=AP+GH.其中正确的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10.如图,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且A'B平分∠ABC,A'C平分∠ACB,若∠BA'C=110°,则∠1+∠2的度数为( )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第一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8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2.如图,AE⊥BC于点E,BF⊥AC于点F,CD⊥AB于点D,则△ABC中AC 边上的高是线段()A.AE B.CD C.BF D.AF3.如图,△ABC≌△EDF,AF=20,EC=8,则AE等于() A.6 B.8 C.10 D.124.下列各条件中,能作出唯一的△ABC的是()A.AB=4,BC=5,AC=10 B.AB=5,BC=4,∠A=30°C.∠A=90°,AB=10 D.∠A=60°,∠B=50°,AB=5 5.如图,AB∥ED,CD=BF,若要说明△ABC≌△EDF,则还需要补充的条件可以是()A.AC=EF B.AB=ED C.∠B=∠E D.不用补充6.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分别为BE,CD,BE与CD相交于点F,∠A=60°,则∠BFC等于()A.118°B.119°C.120°D.121°7.如果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的长为偶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14 B.17 C.22 D.268.如图,下列四个条件:①BC=B′C;②AC=A′C;③∠A′CA=∠B′CB;④AB =A′B′.从中任取三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1 B.2 C.3 D.49.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 的中点,设△ABC,△ADF,△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S△BEF,且S△ABC=12,则S△ADF -S△BEF等于()A.1 B.2 C.3 D.410.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把△ABC分成3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P2,把△ABC分成5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P2,P3,把△ABC分成7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P2,P3,…,P n,把△ABC分成()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2n B.2n+1 C.2n-1 D.2(n+1)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为88°,32°,则这个三角形的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12.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AB垂直于河岸BF),先在BF上取两点C,D,使CD=CB,再作出BF的垂线DE,且使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得到△EDC≌△ABC,所以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____________.13.如图,E点为△ABC的边AC的中点,∥AB,若MB=6 cm,=4 cm,则AB =________.14.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所示,则要说明∠A′O′B′=∠AOB,需要说明△C′O′D′≌△COD,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__(写出全等的简写).15.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若a=3,b=4,则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已知四边形EFMN的四边长分别为e,f,m,n,若e=3,f =4,n=10,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6.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E是AC边上的高,且AD,BE 交于点F,若BF=AC,CD=3,BD=8,则线段AF 的长度为________.17.如图是由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点A,B,C均在格点上,连接AB,AC,则∠1+∠2=________.18.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AB于点E,且AE=12(AB+AD),若∠D=115°,则∠B=________.三、解答题(19题7分,20,21题每题8分,25题13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B=54°,∠C=76°.(1)求∠ADB和∠ADC的度数;(2)若DE⊥AC,求∠EDC的度数.20.如图,已知线段m,n,如果以线段m,n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底或腰作三角形,能作出几个等腰三角形?请作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1.如图,在△ABC中,AB=AC,D在AC的延长线上,试说明:BD-BC<AD -AB.22.如图,是一座大楼相邻的两面墙,现需测量外墙根部两点A,B之间的距离(人不能进入墙内测量).请你按以下要求设计一个方案测量A,B的距离.(1)画出测量图案;(2)写出简要的方案步骤;(3)说明理由.23.如图,已知△ABC≌△ADE,AB与ED交于点M,BC与ED,AD分别交于点F,N.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ABC≌△ADE除外),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说明.24.如图,在R t△ABC中,∠ACB=90°,BC=2 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 cm,求线段AE的长.25.已知点P是R t△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分别过点A,B 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点Q为斜边AB的中点.(1)如图①,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AB上且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 与Q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温馨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答案一、1.A2.C:因为BF⊥AC于点F,所以△ABC中AC边上的高是线段BF,故选C. 3.A:因为△ABC≌△EDF,所以AC=EF.所以AE=CF.因为AF=20,EC=8,所以AE=CF=6.故选A.4.D5.B:由已知条件AB∥ED可得,∠B=∠D,由CD=BF可得,BC=DF,再补充条件AB=ED,可得△ABC≌△EDF,故选B.6.C7.C8.B9.B:易得S△ABE=13×12=4,S△ABD=12×12=6,所以S△ADF-S△BEF=S△ABD-S△ABE=2.10.B:△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把△ABC分成的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2×0;△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P2,把△ABC分成的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2×1;△ABC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P2,P3,把△ABC分成的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2×2,所以△ABC 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1,P2,P3,…,P n,把△ABC分成的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2(n-1)=2n+1.二、11.60°12.ASA:由题意可知,∠ECD=∠ACB,∠EDC=∠ABC=90°,CD=CB,故可用ASA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13.10 cm:由∥AB,点E为AC的中点,可得∠EAM=∠E,AE =CE.又因为∠AEM=∠CEN,所以△AEM≌△CEN.所以AM==4 cm.所以AB=AM+MB =4+6=10(cm).14.SSS15.1<c<7;3<m<17: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为4-3<c<4+3,即1<c<7.同理,得四边形efmn对角线em的取值范围为4-3<em<4+3,即1<em<7.所以10-7<m<10+7,即3<m<17.< bdsfid="207" p=""></c<7;3<m<17: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为4-3<c<4+3,即1<c<7.同理,得四边形efmn对角线em的取值范围为4-3<em<4+3,即1<em<7.所以10-7<m<10+7,即3<m<17.<>16.5:由已知可得,∠ADC=∠BDF=∠BEC=90°,所以∠DAC =∠DBF.又因为AC=BF,所以△ADC≌△BDF.所以AD=BD=8,DF=DC =3.所以AF =AD -DF =8-3=5.17.90° :如图,由题意可知,∠ADC =∠E =90°,AD =BE ,CD =AE ,所以△ADC ≌△BEA .所以∠CAD =∠2.所以∠1+∠2=∠1+∠CAD =90°.18.65° :过点C 作CF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因为AC 平分∠BAD ,所以∠CAF =∠CAE .又因为CF ⊥AF ,CE ⊥AB ,所以∠AFC =∠AEC =90°.在△CAF 和△CAE 中,∠AFC =∠AEC ,∠CAF =∠CAE ,AC =AC ,所以△CAF ≌△CAE (AAS).所以FC =EC ,AF =AE .又因为AE =12(AB +AD ),所以AF =12(AE +EB +AD ),即AF =BE +AD .又因为AF =AD +DF ,所以DF=BE .在△FDC 和△EBC 中,CF =CE ,∠CFD =∠CEB ,DF =BE ,所以△FDC ≌△EBC (SAS).所以∠FDC =∠EBC .又因为∠ADC =115°,所以∠FDC =180°-115°=65°.所以∠B =65°.三、19.解:(1)因为∠B =54°,∠C =76°,所以∠BAC =180°-54°-76°=50°.因为AD 平分∠BAC ,所以∠BAD =∠CAD =25°.所以∠ADB =180°-54°-25°=101°.所以∠ADC =180°-101°=79°.(2)因为DE ⊥AC ,所以∠DEC =90°.所以∠EDC =180°-90°-76°=14°.20.解:能作出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21.解:因为AB =AC ,所以AD -AB =AD -AC =CD .因为BD -BC <=""22.解:(1)如图所示.(2)延长BO 至D ,使DO =BO ,连接AD ,则AD 的长即为A ,B 间的距离.(3)因为AO =AO ,∠AOB =∠AOD =90°,BO =DO ,所以△AOB ≌△AOD .所以AD =AB .23.解:△AEM ≌△A ,△BMF ≌△DNF ,△ABN ≌△ADM .(任写其中两对即可)选择△AEM ≌△A :因为△ABC ≌△ADE ,所以AC =AE ,∠C =∠E ,∠CAB =∠EAD .所以∠EAM =∠CAN .在△AEM 和△A 中,∠E =∠C ,AE =AC ,∠EAM =∠CAN ,所以△AEM ≌△A (ASA).选择△ABN ≌△ADM :因为△ABC ≌△ADE ,所以AB =AD ,∠B =∠D .又因为∠BAN=∠DAM ,所以△ABN ≌△ADM (ASA).选择△BMF ≌△DNF :因为△ABC ≌△ADE ,所以AB =AD ,∠B =∠D .又因为∠BAN =∠DAM ,所以△ABN ≌△ADM (ASA).所以AN =AM .所以BM =DN .又因为∠B =∠D ,∠BFM =∠DFN ,所以△BMF ≌△DNF (AAS).(任选一对进行说明即可)24.解:因为∠ACB =90°,所以∠ECF +∠BCD =90°.因为CD ⊥AB ,所以∠BCD +∠B =90°.所以∠ECF =∠B .在△ABC和△FCE中,∠B=∠ECF,BC=CE,∠ACB=∠FEC=90°,所以△ABC≌△FCE(ASA).所以AC=FE.因为EC=BC=2 cm,EF=5 cm,所以AE=AC-CE=FE-BC=5-2=3(cm).25.解:(1)AE∥BF;QE=QF(2)QE=QF.理由:如图,延长EQ交BF于点D,由题意易得AE∥BF,所以∠AEQ=∠BDQ.在△AEQ和△BDQ中,∠AQE=∠BQD,∠AEQ=∠BDQ,AQ=BQ,所以△AEQ≌△BDQ.所以EQ=DQ.因为∠DFE=90°,所以QE=QF.。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综合测评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综合测评

初中数学试卷第一章三角形综合测评时间: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5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能是()A.1cmB.2cmC.7cmD.10cm2.在△ABC中,若∠A+∠B<∠C,则三角形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B.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C.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D.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都是线段4.在同一平面内有4个点,且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其中三点为三角形的顶点可作出所有三角形的个数为()A.4B.6C.7D.85.已知△ABC≌△DEF,AB=4cm,AC=6cm,DE+EF=9cm,则EF的长为()A.3cmB.4cmC.5cmD.6cm6.如图1,已知BD平分∠ABC,DE⊥AB,DF⊥BC,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D=CDB.DE=DFC.BE=BFD.∠BDE=∠BDF7.如图2,小聪想作∠MAN的平分线,但手边仅有一条细线,于是他用细线量取AB=AC,然后截取一段长为BC的细线,将截得的细线对折,再在线段BC上量取BD,使BD等于对折后的细线长,过A,D作射线AD,则射线AD就是∠MAN的平分线,很显然,小聪是通过△ABD≌△ACD得出的结论,则△ABD≌△ACD的条件是()A.SSSB.SASC.ASAD.AAS8.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AC,BD交于点E,若AB=AD,CB=C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9.图4是活动挂架,挂架不做成三角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10.如图5,△ABC的高AD和BE交于点F,若∠C=70°,则∠AFB=_______°.11.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3:5:10,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的度数为_______°,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12.如图6,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BE=CF,AC∥DF,要使△ABC≌△DEF,则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13.如图7,△ABC≌△ADE,若∠BAD=40°,则∠CAE的度数为________°.14.如图8所示,要测量池塘的宽AB,亮亮在地面上确定一条直线AC,使AC⊥AB,连接BC,作∠ACD=∠AC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此时,亮亮测得AD=30m,AC=40m,CD=50m,则池塘的宽AB为________m.15.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偶数,则满足条件的腰长的最小值为____cm.16.如图9,在△ABC中,∠C=90°,∠B=30°,AD平分∠BAC,DE⊥AB于E,有下列结论:①DE=DC;②∠BDE=∠ADC;③AB=2AC;④图中共有两对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即可).三、解答题(共56分)17.(8分)在△ABC中,∠B比∠A的4倍少10°,∠C比∠A的4倍多10°,你知道△ABC是什么三角形吗?请你简单说明理由.18.(9分)如图10,在△ABC中,D为AC的中点,F为AB上任意一点,CE∥AB,CE与直线DF交于点E,问:△ADF与△CD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19.(9分)如图11,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B=∠D=90°,△ABC≌△CDE,AB=6,BC=8,CE=10.(1)求△ABC的周长;(2)求△ACE的面积.20.(9分)如图12,已知线段AB,利用尺规作图,作出一个以线段AB为边的等边三角形AB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1.(9分)仔细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并完成填空:如图13,AD为△ABC的中线,已知AD=4cm,试确定AB+AC的取值范围.解:延长AD到E,使DE = AD,连接BE.因为AD为△ABC的中线,所以BD=CD.在△ACD和△EBD中,因为AD=DE,∠ADC=∠EDB,CD=BD,所以△ACD≌△EBD(__________).所以BE=AC(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AB+BE>AE(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AB+AC>AE.因为AE=2AD=8cm,所以AB+AC>_______cm.22.(12分)如图14,已知△ABC≌△BAD,AD与BC交于点E,试说明△ABE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一、1.C 2. C 3.C 4.A 5.C 6.A 7.A 8.C二、9.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0.110 11.100 钝角 12.答案不唯一,如AC=DF等 13.4014.30 15.6 16.①②③三、17.解: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设∠A=x,则∠B=4x-10,∠C=4x+10,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得x+4x-10+4x+10=180. 解方程,得x=20.所以4x+10=90.所以∠C=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18.解:△ADF ≌△CDE.理由如下:因为CE ∥AB ,所以∠A=∠DCE.因为D 为AC 的中点,所以AD=CD.又因为∠ADF=∠CDE ,所以△ADF ≌△CDE.19.解:(1)因为△ABC ≌△CDE ,所以AC=CE=10.所以△ABC 的周长为AB+BC+AC=6+8+10=24.(2)因为△ABC ≌△CDE ,所以∠ACB=∠CED ,AC=CE=10.因为∠CED+∠ECD=90°,所以∠ACB+∠ECD=90°.所以∠ACE=90°.所以S △ACE =21AC ·CE=21×10×10=50.20. 解:如图所示:21. 解:依次填SAS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822.解:因为△ABC ≌△BAD ,所以∠C=∠D,AC=BD.又因为∠AEC=∠BED ,所以△AEC ≌△BED.所以AE=BE.所以△ABE 是等腰三角形.。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同步测试(解析版)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同步测试(解析版)

初中数学试卷知能提高作业(八)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30 分钟 50 分)一、选择题 (每题 4 分,共 12 分)1.如图,点 C 在∠AOB 的 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CN ∥OA ,作图印迹中,?是FG ()(A)以点 C 为圆心, OD 为半径的弧(B)以点 C 为圆心, DM 为半径的弧(C)以点 E 为圆心, OD 为半径的弧(D)以点 E 为圆心, DM 为半径的弧2.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均分线的表示图如下图,则能说明∠AOC= ∠BOC 的依照是 ()(A)SSS(B)ASA(C)AAS(D)角均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3.已知线段 a,b 和 m ,求作△ABC,使 BC=a ,AC=b ,BC 边上的中线 AD=m ,作法合理的次序挨次为()①延长 CD 到 B,使 BD=CD ;②连结 AB;③作△ADC ,使 DC= 12a,AC=b ,AD=m.(A) ③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①(D) ③②①二、填空题 (每题 4 分,共 12 分)4.已知∠A 和线段 AB ,要作一个唯一的△ ABC,还需给出一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5.如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其尺规作图的原理是填( SAS,ASA,AAS ,SSS).6.已知∠α和线段 m ,n ,求作△ABC,使 BC=m ,AB=n ,∠ABC= ∠α,作法的合理次序为填(序号即可 ).①在射线 BD 上截取线段 BA=n ;②作一条线段 BC=m ;③以 B 为极点,以 BC 为一边,作角∠ DBC= ∠α;④连结AC,△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三、解答题 (共 26 分)7.(12分)某学校花台上有一块形状如下图的三角形ABC地砖,现已损坏 .管理员要对此地砖丈量后再去市场加工一块形状和大小与此完整同样的地砖来换,今只有尺子和量角器,请你帮他设计一个丈量方案,使其加工的地砖能切合要求,并说明原因. 【拓展延长】8.(14 分)如图,AB∥CD,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 于 E,F 两点,再分别以 E,F 为圆心,大于12EF 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 P,作射线 AP,交 CD 于点 M.(1)若∠ACD=114 °,求∠MAB 的度数 .(2)若 CN ⊥AM ,垂足为 N ,说明:△ACN ≌△MCN.答案分析1.【分析】选 D.由作图知,作的∠ BCN= ∠O,?是以点 E 为圆心, DM 为半径FG的弧 .2.【分析】选 A. 由作图知,ON=OM ,NC=MC ,OC=OC ,因此△ONC ≌△OMC ,获得∠AOC= ∠BOC.3.【分析】选A.依据已知条件,可以确立的三角形是△ADC ,故先作△ADC ,使DC= 12a,AC=b ,AD=m ;再延长CD 到B,使BD=CD ;连结AB,即可得△ABC.4.【分析】由于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有SAS,ASA ,因此还需给出的条件是已知线段 AC(或∠B).答案:已知线段 AC(或∠B)5.【分析】依据作图过程可知, OC=O ′C′,OD=O ′D′,CD=C ′D′,因此利用的是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即作图原理是SSS.答案: SSS6.【分析】作三角形,使三角形的一角等于已知角,两边等于已知边,作图的顺序应当是②③①④ .答案:②③①④7.【分析】丈量方案不唯一 .如用量角器分别量出∠ A,∠B 的大小;用尺子量出AB 的长,依据这些数据购置的地砖能切合要求,原因是“角边角”,可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8.【分析】 (1) 由于 AB∥CD,因此∠ACD+ ∠CAB=180 °,又由于∠ACD=114 °,因此∠CAB=66 °,由作法知, AM 是∠CAB 的均分线,因此∠MAB= 12∠CAB=33 °.(2)由于 AM 均分∠CAB,因此∠CAM= ∠MAB ,由于 AB∥CD,因此∠MAB= ∠CMA ,因此∠CAM= ∠CMA.又由于 CN ⊥AM ,因此∠ANC= ∠MNC ,在△ACN 和△MCN 中,由于∠ANC= ∠MNC ,∠CAM= ∠CMA ,CN=CN ,因此△ACN ≌△MCN.。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4试卷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4试卷

认识三角形 4 测试题1.如图, BD 是△ABC 的角均分线,∠ A=30 °,∠C=70 °,则∠BDC= ()A.70 ° B.80 ° C.90 °D.100 ° ADB C2. AD 是△ABC 的中线,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A.AD 均分∠ BACB.BD=DCC.AD 均分 BCD.BC=2DC3.如图,△ABC中,已知点 D,E,F 分别为边 BC,AD,CE 的中点,且△ ABC 的面积是 4 ,则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是() AEFD CB4 .以下命题中 ,错误的选项是 ( )A.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B.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C.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红面积相等的两部分.D.三角形的角均分线是射线.5.如图,AM是△ABC的角均分线,∠C=52°,∠B=78°,∠AMB的度数为 ()A.103 °B.77 °C.120 °D.104 °金戈铁制卷1 / 46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均分线所夹的钝角为___________度 .7 .△ABC 中,∠B 和∠C 的角均分线订交于点O, ∠BOC=118 °,则∠A=________.8 .△ABC 中, AB=AC,AD 是中线,△ ABC 的周长是 34cm, △ABD 的周长是 30cm, 求 AD 的长 .9.如图,在△ ABC 中,∠C- ∠B=90 °,AE 是△ABC 的角均分线,求∠AEC.AADCB E B C10 .如图,在△ ABC 中, AE 是∠BAC 的角均分线,∠ B=52 °,∠B=78 °,求∠AEB.AB E C金戈铁制卷2 / 4参照答案1.答案: A2.答案: A3.答案: B4.答案: D5.答案: B6.答案: 135 °7.答案: 56 °8.解:由于△ ABC 的周长是34cm, △ABD 的周长是30cm,因此 AB+BC+AC=34cm,AB+BD+AD=30cm,由于 BD=CD,AB=AC,因此( AB+BD+AD)+(AC+CD+AD)-(AB+BC+AC)=2AD,因此 2AD=30+30-34=26cm,因此 AD=13cm.9.解:由于 AE 是△ABC 的角均分线,因此∠BAE= ∠CAE.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BAE+ ∠B+ ∠AEB= ∠CAE+ ∠C+ ∠AEC=180°.因此∠AEB- ∠AEC= ∠C- ∠B=90 °(1),由于∠AEB+ ∠AEC=180°(2),(2) - ( 1 )得 2∠AEC=90 °,因此∠AEC=45 °.10 .解:由于∠ B=52 °,∠B=78 °,由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可知,金戈铁制卷3 / 4∠BAC=180°-∠B-∠C=50°。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三角形》单元测试4测试卷练习题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三角形》单元测试4测试卷练习题

3.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为 BC 上两点,且 BD=DE
=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A.4 对
B.5 对 C.6 对
D.7 对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5.下列各题中给出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画出:(1)∠ABC 的平分线; (2)边 AC 上的中线; (3)边 AC 上的高.
23.△ABC 的周长为 16cm,AB=AC,BC 边上的中线 AD 把△ABC 分成周长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若 BD=3cm,求 AB 的长.
TB:小初高题库
鲁教版初中数学
24.如图,AB∥CD,BC⊥AB,若 AB=4cm, SABC 12cm2 ,求△ABD 中 AB 边上的高.
15.如图,∠ABC=∠ADC=∠FEC=90°.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3)在△FEC 中,E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TB:小初高题库
鲁教版初中数学
(4)若 AB=CD=3,AE=5,则△AEC 的面积为________. 16.在等腰△ABC 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 6cm、10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0.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是( )
A.180°
B.360°
C.720°
D.540°
11.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 α 的取值范围是( )
A.0°<α<90°; B.60°<α<1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三角形4测试题
1.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30°,∠C=70°,则∠BDC=()
A.70°B.80°C.90°D.100°
2.AD是△ABC的中线,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D平分∠BAC
B.BD=DC
C.AD平分BC
D.BC=2DC
3.如图,△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是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2
B.1
C.1/2
D.1/4
4.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B.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C.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5.如图,AM是△ABC的角平分线,∠C=52°,∠B=78°,∠AMB的度数为( )
A.103°B.77°C.120°D.104°
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___________度.
7.△ABC中,∠B和∠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BOC=118°,则∠A=________.
8.△ABC中,AB=AC,AD是中线,△ABC的周长是34cm,△ABD的周长是30cm,求AD的长.
9.如图,在△ABC中,∠C-∠B=90°,A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AEC.
D C
B
E
10.如图,在△ABC中,AE是∠BAC的角平分线,∠B=52°,∠B=78°,求∠AEB.
B
E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135°
7.答案:56°
8.
解:因为△ABC的周长是34cm,△ABD的周长是30cm,
所以AB+BC+AC=34cm,AB+BD+AD=30cm,
因为BD=CD,AB=AC,
所以(AB+BD+AD)+(AC+CD+AD)-(AB+BC+AC)=2AD,
所以2AD=30+30-34=26cm,
所以AD=13cm.
9.
解:
因为AE是△ABC的角平分线,
所以∠BAE=∠CAE.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
∠BAE+∠B+∠AEB=∠CAE+∠C+∠AEC=180°.
所以∠AEB-∠AEC=∠C-∠B=90°(1),
因为∠AEB+∠AEC=180°(2),
(2)-(1)得2∠AEC=90°,
所以∠AEC=45°.
10.
解:因为∠B=52°,∠B=78°,由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知,∠BAC=180°-∠B-∠C=50°。

又因为AE是∠BAC的角平分线,
所以∠BAE=25°,
所以∠AEB=180°-∠B-∠BAE=180°-50°-25°=103°.
初中数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