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个体心理因素在安全管理中影响对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个体心理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摘要:人是安全管理的主体。
安全生产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很大关系,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心理阴虚有关。
健康的心理对安全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而不良心理会对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事故。
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分析员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词:安全管理个体心理不安全行为对策
任何企业的生产活动都是由人与物两大因素构成,这两大因素构成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大关系。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不外乎是这三大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出了问题,在三大关系中,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其中均含有人的因素。
因而,人的因素是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所以,要想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分析安全管理中员工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生产。
一、员工个体心理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人的不安全因素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起源于人的行为动机和心理需要。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动机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对安全问题认识的差异,个体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个体的需要是否符合客观,个体的行为异常及生理缺陷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组织
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对福利待遇不满,规章制度不力,亲朋有矛盾,
作业环境不良等干扰而造成的挫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
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对安全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而不良心理会对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事故。
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环境相”匹配”时,表现为”正确”的行为;当人的心
理因素的某些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某些要素发生冲突时,其行为表现为”失误”。
”失误”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不符合安全规程的作业或操作,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个人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人
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性格、气质等心理特点的综合。
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人对某种情况的态度和行为。
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原因往往是由于某些心理特征决定的。
例如在个体行为中,非理智行为在引发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在工作中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都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冒险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省事、逆反、凑合等心理所支配。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心理因素,对保障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常见的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心理
(一)侥幸心理。
侥幸是一种超乐观估计,把存在一定发生可能性的事件当作不可能发生,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判断,最后采用非理性
的方式行事。
由于偶然原因得到一点小小的成功或免于不幸,总认为”命大”、”天意”,因而边毫无顾忌地干一些盲目的冒险动作。
这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对工作安全危害巨大。
(二)惰性心理。
是指在作业中尽可能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就省力,能省事就省事,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干活嫌麻烦图省事,该做的不去做,使得安全出现隐患和漏洞。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而造成的。
(三)麻痹心理。
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
麻痹心理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盲目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老职工居多;二是强化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多次做也没问题,我行我素;三是高度紧张后的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四是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自以为绝对安全;五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四)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为”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有时表现为当面顶撞,拒不改正;有时表现为表面接受,心里反抗。
(五)逞强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积极表现自己,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有工龄,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但在众人面前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蛮干
冒险作业。
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难免会有疏漏。
(六)从众心理。
这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如果大家违章,就心甘情愿与大家一起违章。
(七)冷漠心理。
持这种心理的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自己对分管的工作也常不负责任。
表现在与自己无关的工作不闻不问,冷漠看待,常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个别的还会错误地认为态
度孤傲一些就是有”个性”的表现,致使别人不愿意接近。
(八)紧张心理。
有这种不良心理的员工,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素质低,操作技术不熟练,生产工艺不熟,缺乏工作经验,应变能力差,面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
束手无策,惊慌失措,甚至茫然无措。
三、针对安全管理个体心理因素应采取的对策
(一)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
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要从入厂第一天抓起,针对员工不同特点,重点抓好人生观教育,讲清进厂为什么,怎
样当好工人的道理。
打牢做人、做事要为企业、社会、自己负责的思想基础。
其次,要抓好安全法律教育。
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法》、《刑法》、《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教育,使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责任,讲清安全生产事故对企业和个人成长进步所带来的
危害,使他们分清事非,学会适度调节、控制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产生。
第三,要加强安全理念、责任意识教育。
要教育员工在生产工作中认真负责,自觉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在头脑中建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理念和岗位责任意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并消除威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隐患,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工作当中,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四,要搞好企业文化教育。
要以塑造人和培养人为目的,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不断地培养企业良好的和谐劳动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员工不安全心理因素
1.依据员工心理特征和状态安排相适应的岗位或工作任务。
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由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随着工作种类的不同和作业条件的好坏而有差异,所以,管理者要多从安全管理这个角度考虑,多了解职工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根据性格特征,安排相应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
2.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尤其是要防止和克服无原则地批评、指责和蛮骂、罚款等倾向。
对于员工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一碗水端平,不搞远近亲疏,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启发员工自觉服从管理,自觉克服不良心理。
3.改善员工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创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主体活动,力所能及地改善员工生活、居住、生产环境,广开育才渠道,引导员工学技术、练本领、学知识,长才干,创造满足员工成长需求,促使员工学有条件,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在工作中及时调节和处理员工心理问题。
在做好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对员工进行安全心理学基础知识培训,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注意调节员工的心理状态,使其以一种正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投入到工作当中。
作者简介:李新员(1969--),男,山西省神池县人,河南理工大学在读工程硕士,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物业事业部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