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文科物理实验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范文第1篇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物理试验是物理学进展的基础。

也可以说是“系统工程”,它集力、热、声、光、电于一体。

高校物理试验作为一门独立设制的课程,是同学动手、观看、制造思维、处理数据、总结写作等综合力量提高的过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行替代的作用。

因此不能教条学习,只是简洁地照猫画虎,测几组数据。

应使知其然,还能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要在全学年试验中,致使综合力量有全面“质”的飞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熬炼实效,这就要求试验老师在每个试验过程中乐观引导同学的学习欲望。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同学的爱好光学是讨论客观世界中有关光现象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的分析讨论,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光学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贡献。

当时物理学领域内成就最大的是墨家,它是由鲁国的墨翟(公元前480~39年)和他的弟子等所创立。

《墨经》是墨家的集体创作成果,它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公元前330~275年)“光学”还早百余年,不仅是中国光学的先驱,在世界光学史中也占据先的地位。

《墨经》对光的直进律,做出了精辟的记载,认为从物体上发出来的光线,似乎箭矢一样(“光之人,照若射”),通过精细的观看试验发觉,当两个光源同时照一物,产生本影和半影,还给投影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光有所遮挡的地方就是影。

墨家依据光的直进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照相机。

在十一、十二世纪间,我国科学家郭守敬依据光学原理制成了各种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取得了丰硕成果[4]。

在教学中我们感到,上试验课缺少足够的时间,应当将试验仪器的一些改进通过演示,使同学明白其有用与便捷。

而我们只能见缝插针,简洁叙述。

例如:在薄透镜测焦距的试验中,以前成像的像屏用的是一个喷漆薄铁片。

共轭法测焦距,要求同学们在观看到大小两个像,我们说这叫“大像追小像”,追的结果是看两像的中心是否重合,这一步是用成像的方法(细调)验证粗调是否调好了,是否“同轴等高”。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的误差分析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的误差分析

2011大学生物理实验研究论文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的误差分析(东南大学 自动化学院,南京 211100 )摘 要: 用Mathematica 处理数据,得到一条拟合线。

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提出改进方法,减少实验误差。

关键词: 数据处理;系统误差;改进方法Analysis on the Result Error s of Measuring ElasticModulus by Static Stretching Method(College of Automation, nanjing 211100)Abstract: Through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Mathematica to process experimental data, we can get fitting curve.Discusseing thefactors which may influence measurement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 and raises some improvements in order to obtain a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result.key words: Data processing; System error;Improvement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

静态拉伸法测弹性模量是一种传统的测量方法,但是实验过程中,存在金属丝拉伸不均匀的现象,而且由于金属丝拉伸过程变化较小,对于画图存在一定的误差,我考虑用Matlab 画出图像,进行分析。

1 实验原理胡克定律指出,对于有拉伸压缩形变的弹性形作者简介:王丽,女,1993,自动化,yx-wangli@.体,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F式中比例系数E 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它是描写材料自身弹性的物理量.改写上式则有、(1)① 可见,只要测量外力F 、材料(本实验用金属丝)的长度L 和截面积S ,以及金属丝的长度变化弹性 量,就可以计算出弹性模量E 。

【精品文档】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范文模板 (2页)

【精品文档】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范文模板 (2页)

【精品文档】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
篇一:东南大学学生物理实验课程
东南大学第七届物理实验研究论文竞赛作品修改信息表
1.
2.(申报人填写)
3.
注1:本表请装订于修改稿件的首页,并连同初稿和申报评阅表一起递交。

初稿和申报评阅表中有
重要信息,请千万不要丢失,否则将影响你在本次竞赛中的成绩。

注2:递交截止日:201X年3月21日。

递交地点:田家炳楼南楼二楼东大厅竞赛信箱。

注3:此表格务必在一页内完成。

篇二:东南大学学生物理实验课程
东南大学第七届物理实验研究论文竞赛作品修改信息表
1.
2.(申报人填写)
3.
注1:本表请装订于修改稿件的首页,并连同初稿和申报评阅表一起递交。

初稿和申报评阅表中有
重要信息,请千万不要丢失,否则将影响你在本次竞赛中的成绩。

注2:递交截止日:201X年3月21日。

递交地点:田家炳楼南楼二楼东大厅竞赛信箱。

注3:此表格务必在一页内完成。

大学物理设计实验

大学物理设计实验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研究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班级:通信14班姓名:乐家松学号: 03121414指导教师:摘要:实验研究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不仅是物理学存在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动力,而同一个物理量又有不同的测量途径和测量方法。

论文采用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g的方法,并对这种测量方法的优势原理,仪器,操作的简便及数据的处理难易程度和误差进行详细分析关键词:实验研究,g值,单摆一,实验任务(目的)(1)研究单摆振动周期和摆长的关系,学会利用单摆法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学习掌握电子秒表,米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3)学会制图法处理实验数据(4)考查单摆的系统误差对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5)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二,实验要求由单摆实验周期公式可知,只要测出单摆长和周期,就可以得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

本实验要求测量g有四位有效数字,相对不确定度=《1%(理论计算值相对误差《5%,珠海的加速度=9.7870m/s)。

分析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量需要精确测量,并设法减小或消除影响精确测量的各种因素。

三,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比较】(1)用落体法:需要比较长的高度h处自由下落,用秒表计时器计时。

但由于高度打下落时间短不易测量时间等,而且计算误差也大。

即不宜采用落体法(2)斜面法测g:该方法测g时,由于斜面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且下滑时需要加推力,对于所测的数据具有较大误差且数据不易测量。

故不宜采用斜面法测加速度(3)单摆法:该方法实验操作简单测量的数据少且容易测量,操作仪器比较容易,较易采用方法减少实验误差,2,【实验器材】实验仪器: 单摆装置,电子秒表(s 01.0),游标卡尺(mm 02.0),钢卷尺(mm 1)。

3,【实验原理】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线悬挂一小球如图1,作幅角θ很小的摆动就构成一个单摆。

设小球的质量为m ,其质心到摆的支点O 的距离即摆长为l 。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都尝试过写论⽂吧,借助论⽂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的。

你知道论⽂怎样写才规范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学物理论⽂篇1 摘要: 电磁运动是物质的⼜⼀种基本运动形式,电磁相互作⽤是⾃然界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之⼀,也是⼈们认识得较深⼊的⼀种相互作⽤。

在⽇常⽣活和⽣产活动中,在对物质结构的深⼊认识过程中,都要涉及电磁运动。

因此,理解和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学。

关键词: 电磁学,电磁运动 1.库伦定律 17xx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伦⽤扭秤实验测定了两个带电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的电⼒。

库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的规律,即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静⽌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其⼤⼩和他们电荷的乘积成正⽐,与他们之间距离的⼆次⽅成反⽐;作⽤的⽅向沿着亮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这是电学以数学描述的第⼀步。

此定律⽤到了⽜顿之⼒的观念。

这成为了⽜顿⼒学中⼀种新的⼒。

与驽钝万有引⼒有相同之处。

此定律成了电磁学的基础,如今所有电磁学,第⼀必须学它。

这也是电荷单位的来源。

因此,虽然库伦定律描述电荷静⽌时的状态⼗分精准,单独的库伦定律却不容易,以静电效应为主的复印机,静电除尘、静电喇叭等,发明年代也在1960以后,距库伦定律之发现⼏乎近两百年。

我们现在⽤的电器,绝⼤部份都靠电流,⽽没有电荷(甚⾄接地以免产⽣多余电荷)。

也就是说,正负电仍是抵消,但相互移动。

──河中没⽔,不可能有⽔流;但电线中电荷为零,却仍然可以有电流! 2.安培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e Marie Ampere, 1775-1836)提出:所有磁性的来源,或许就是电流。

他在18xx年,听到奥斯特实验结果之后,两个星期之内,便开始实验。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论文__气垫导轨误差分析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论文__气垫导轨误差分析

20**大学生物理实验研究论文气垫导轨研究物体的运动实验的系统误差分析***(********)(东南大学 ****,南京 210096)摘要:气垫导轨是为研究无摩擦现象而设计的力学实验设备。

通过亲身实验发现,系统误差不可避免的存在着。

所以,本论文基于实验,从实验原理出发,对气垫导轨在实验中由于各种系统因素引起的系统误差进行定量的分析,发现其原因并提出减小其系统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气垫导轨;系统误差;误差分析;气体粘滞阻力Air track the movement of objects in the system error analysis of experi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Abstract: The air track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no mechanical friction experiment. It was found by hand, there are inevitable systematic errors. Therefore, it is based on experiments, starting from the experimental principle on the air track system in the experiment due to various factors of the system err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found reasons and reduce the system error.key words: air track; system error;error analysis;viscous force of friction利用气垫导轨,在配以光电计时系统和其他辅助软件,可以对作直线运动的物滑块进行许多研究,如测定速度,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物体间的碰撞,研究简谐振动的规律等。

东南大学2012物理实验课程论文(密立根油滴)

东南大学2012物理实验课程论文(密立根油滴)

密立根油滴实验扩展研究李臻(61011118)(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南京 210096)摘要:提出密立根油滴实验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测量方法上的改进方案以及误差分析方案,给出较为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关键词:密立根油滴实验;弛豫时间;柱形图法Extended Study of 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Li Zhen(School of Chien-Shiung Wu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Abstract:Put forward some detail problems in 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 modify methods of measure and the methods of error analysis. Give reasonable methods of data analysis.key words: 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 Relaxation time;Histogram密立根油滴实验是物理学历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出了电荷的不连续性这样一个结论,并测出了元电荷的值。

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实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根深层次的讨论。

具体提出了选取油滴方法上的改进,有关弛豫时间的计算方法,误差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学生实验可行的新的数据处理方法。

1. 实验回顾简介:李臻,1992年10月16日生,男,安徽淮北人,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

Email:liz hen10161830@ 1.1实验所用公式的推导(非平衡法)。

首先设油滴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q,两极板间电压为U。

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入两极板之间以后,调节电压使油滴达到平衡状态(如图一所示),因为空气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小得多,所以忽略空气浮力后可以得到平衡状态的方程:mg=qE=qU/d即q=mgd/U (1)图一:两极板间电荷受力情况示意图为了测量m的值,我们撤去平行电极板间的电压,让油滴在重力作用下加速降落,最终达到平衡状态(以速度Vg做匀速运动)。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3000字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3000字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3000字有关高中物理的论文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实验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一、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关系也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及内在需求,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不感兴趣,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而物理课教学内容的实验操作性又比较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他们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把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准确把握实验教学的时机,通过趣味导入新课和游戏化的授课过程及风趣的教学语言,实现学生把“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同时着力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理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对实验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其终身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接触、综合分析和实际参与是学习的三大要素,其中“接触”是良好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建立生活与物理的联系。

由于“问题”是进行物理实验的起点,所以在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来设置一种启发式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所学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解决,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从二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入手,再引入互成任一角度力的合成,明确学习目标。

为了使我们的计算更方便,这里选择特殊情况进行实验。

首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提起一个物体(5g),静止时,让学生记下此时刻度尺的读数F1=;接着用两个测力计同时向上提起这个物体,再让学生读出这两个测力计的读数F2=、F3=,并比较F2、F3与F1的关系,可以得到F2+F3=F1;然后再将两个测力计呈9度夹角向外拉出,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之后再让学生读出此时两个刻度尺的读数:F4=3N、F5=4N。

10级物理实验(文科及医学)学生须知 -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10级物理实验(文科及医学)学生须知 -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18级物理实验(文、医科)学生须知1.实验须知⑴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每次实验课前了解“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并设计好原始数据记录表格,完成实验报告本上预习报告部分内容。

教师上课时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凡未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的学生,教师可责令其充分预习后再进行实验。

⑵实验课必须携带:实验教材、实验报告、方格纸、计算器及必备的文具。

⑶实验课应认真严谨:不得伪造或抄袭实验数据等,一经发现以作弊论处。

实验数据请记录在预习报告的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完毕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方可结束实验。

⑷注意上课时间特殊:(迟到超过20分钟的同学不得进行本次实验,后果自负)上午 9:45--12:45 下午13:45--16:45 晚上18:15--21:15⑸注意安全,爱护仪器:书包应放进实验桌的书包架,结束时应整理仪器、桌凳等。

如有遗失或损坏仪器等情况发生,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教师将酌情按相关章程处理。

⑹实验教材、讲义和报册: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有印刷错误,勘误表见网站通告栏。

另外部分选做实验项目在教材中没有,需要从实验中心网站(网络开放管理系统→输入学号和姓名→讲义下载)下载预习。

物理实验报告册和方格纸可由班长到学校教材科统一购买,建议平均每个实验准备1本报告册和1张方格纸。

2.课程安排:本学期课程内容:实验理论课+ 7个必做实验。

⑴实验理论课第二周上课实验理论课内容是整个实验课程的重要基础,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听课。

理论课时间请查看开课通知和实验课表。

实验理论课上课时要携带《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和计算器。

⑵必做实验第三周开课实验课表:在物理楼南二楼大厅教务栏或登陆中心网站通告栏查看。

(3)必做实验补做。

必做实验因特殊原因(需出具相关证明)缺课的同学可在原任课教师班上插班补做。

若原任课教师该实验项目的教学周已经轮过,则学生必须填写补做单(实验中心网站下载),经原任课老师签字同意后方可凭补做单在其他时间插班补做,但补做实验报告仍交给原任课教师批改。

物理实验报告范文15篇

物理实验报告范文15篇

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范文15篇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实验报告范文1实验:研究电磁铁初三()班姓名:座号:一、实验目的:探讨电流的通、断、强弱对电磁铁的影响;探讨增加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三、实验步骤:1、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

2、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3、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示数),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4、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线,增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四、实验记录:通电断电电流增大电流减小线圈匝数增多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五、实验结论:(1)电磁铁通电时磁性,断电时磁性。

(2)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

(3)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

物理实验报告范文2(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

3.会利用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4.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二)实验原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若加速度为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依次为x1、x2、x3、?、xn,则有:x2-x1=x3-x2=?=xn-xn-1=aT2,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

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由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方法 (1)逐差法设相邻相同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6,则x2-x1=x3-x2=x4-x3=?=x6-x5=aT2 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得加速度a=(a1+a2+a3)/3= (2)图象法(421?522?623)x4?x5?x6x1?x2?x3??2?33T3T3T9T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然后利用vn=(xn+xn+1)/2T测出打各点时的速度,描点得v-t图象,v-t图象的斜率即为加速度,如图所示。

文科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文科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势就 是尽 可能 消除文 理科 的隔 阂 , 在教 学 中体 现技术 、 科 学 和 人 文社 科 类 学 科 的 融 合 , 养 文 理 兼 通 的 人 培 才_ 。大学 物理 实验是 学生 系统学 习科 学实 验设计 思 】 ]
想、 方法 和技术 的入 门基础 课程 , 大学生受 到 系统实 是
验 方法 和实验 技能 训 练 的开 端 , 素质 教 育 和创 新 能 是 力 培养 的基础 , 利 于人 文教 育 与 科 学教 育 的融合 以 有 及 复合 型人才 的培 养 , 有利 于学 科 的综 合 发 展及 形 也
能 体 现 物理 思 想 和规 律 的典 型 实 验 , 如 “ 度 测 量 例 长
感 、 悟 , 物 理实 验教 学 最基 本 的方 法 是 有 “ ” 顿 而 物 才
有“ 理” 几 乎 所 有 的物 理 结 论 都 是 通 过 对 “ ” 思 , 物 的
考 和 分析 获 得 的[7, 6] 因此 最 初 我 们 开 设 的 是 实 验 原 - 理 相 对 简单 、 验 方 法 比较 直 观 、 活 中会 应 用 到 又 实 生
V0 _ No 3 M a .2 2 l 29 . r 01
文科物理 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章 羽 , 钱 锋 ,戴 玉蓉
2 18 ) 1 1 9
( 东南 大 学 物 理 系,江 苏 南京
摘 要 :东 南 大 学 是 国 内 少数 较 早 对 文 科 各 专 业 开 设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课 程 的 学 校 之 一 , 过 多 年 的教 学 实 践 改 经
革 , 南 大 学 的文 科 物 理 实 验 教 学体 系 已初 步 形 成 。该 文 从 教 学 内容 、 学 模 式 及 实 验 考 核 等 方 面进 行 了 介 东 教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论文-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论文-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论文|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论文物理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第1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引言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抽象知识直观化.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知识点过于抽象,教师无法有效形容,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更无法合理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制约,利用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参加实验活动,并在实验过程中领会教师无法确切传达的物理知识点.例如,在讲动、静滑轮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滑轮模拟实验.通过软件,学生进行滑轮模拟操作,进而理解“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这一知识点.在学生掌握动、静滑轮基本知识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工具进行滑轮组实验演示,进而指导学生在滑轮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模拟实验真实化.有些物理实验,由于众多条件的制约,导致无法进行现实操作,或现实操作效果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那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真实实验模拟.例如,托里拆利实验中的实验用品中包含水银,水银是一种有毒的液体,学生在实验中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中毒,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该实验仿真演示给学生.又如,均速直线运动相关实验.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物体能够达到这一效果,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一运动现象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直接观看到现实条件下无法达成的物理实验现.学生学习自主化.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注意力更加集中.信息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空间束缚,将学生引入到宽广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以初中物理实验“牛顿第一定律”为例,简要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教学重点为“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惯性的含义,了解如何有效避免惯性的危害.(1)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相关现象:“汽车行驶”“足球滚出后逐渐停下”“滑雪”等,并提问: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例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在演示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物体运动需要力”的概念,随后安排学生利用课本、文具进行小实验,感受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2)假设猜想.在学生感受物体和受力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播放亚里士多德理论观点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在学生发现两种观点的矛盾之处后,教师可以通过矛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3)实验模拟.将学生按照4~6人为一组合理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在小组实验设计过程中,小组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彼此进行辩论,并针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适当询问教师.实验设计后,小组长将设计方案交由教师审阅;教师给出指导意见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自行实验,作好记录和数据分析.(4)讨论分析.利用投影将各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中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学术、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5)应用拓展.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工具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惯性的基本定律,通过实验工具证明惯性确实存在;观看视频资料,了解生活中惯性导致的利弊现象,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常见惯性现象;引导学生在课后自行访问相关网站,了解惯性造成的危害,有效避免惯性,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结语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虽然有些物理实验无法在现实中进行演示,但是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实验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2篇: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研究摘要:在一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基础的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应顺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

物理实验论文受迫振动

物理实验论文受迫振动

受迫振动闵博雅()(东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本实验用珀尔共振仪测量了摆轮自由振动,阻尼振动以及受迫振动时的各组数据,以此为依据绘制了曲线,观察到了受迫振动中摆轮运动的特点。

共振仪,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Forced?vibratio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 , Nanjin)The?experiment?used?Pearl?resonance?instrument?to?get?the?statistics?of?free?vibration,?damping?vibration?and?forced?vibration?of?a?balance?wheel,?drew?lines?according?to?these?and?got?the?rules?of?vibration?from?the?lines.?resonance?instrument,?damping?vibration,?forced?vibration引言:振动是自然界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

由受迫振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极为普遍。

共振现象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众多电声器件需要利用共振原理设计制作;为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常采用磁共振的方法。

但是共振现象也有极大的破坏性,减震和防震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1、实验原理1.1 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亦称驱动力)的持续作用下进行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

在珀尔共振仪中,铜质圆 形摆轮系统作受迫振动时受到三种力矩作用:蜗卷弹簧提供的弹性力矩θk -,轴承、空气和电磁阻尼力矩dtd bθ-,电动机偏心系统经卷簧的外夹持端提供的驱动力矩t M M ωcos 0=。

根据转动定理,有t M dt d b k dtd J ωθθθcos 022+--= (1) 式中,J 为摆轮的转动惯量,0M 为驱动力矩的幅值,ω为驱动力矩的角频率。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干涉仪测量钠双黄线波长实验目的:1. 掌握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学习利用干涉现象测量光波长的方法;3. 通过实验了解钠双黄线的光谱特性和波长。

实验原理: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进行波长测量的仪器,它主要由准直器、分束器、反射镜、透镜、干涉板等部分组成。

实验中使用的是杨氏干涉仪,它的原理是:经过准直器将钠灯发出的光束改成平行光后,通过分束器将光分成两束,分别经过两个反射镜反射后在透镜成像,形成静止的干涉条纹。

调节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使两束光在透镜处相遇干涉,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当反射镜的一端移动一定距离时,干涉条纹移动一个条纹的宽度。

根据杨氏干涉的公式,可以得到两个钠双黄线的波长。

实验步骤:1. 打开干涉仪电源,将准直器和分束器装好;2. 使用调节螺丝和反光镜,调整光路,使两束光相遇干涉;3. 用微调螺丝移动反光镜,使干涉条纹向一方向移动若干条纹;4. 记录此时的距离,再将反射镜调整回原处,重复以上步骤;5. 记录多组数据,用杨氏干涉公式计算钠双黄线的波长。

实验数据:使用上述步骤,我们得到了7组数据,分别为(其中λ1为黄色双线的波长,λ2为绿色线的波长):组数 | 移动距离/mm | 波长λ1/nm | 波长λ2/nm1 | 27 | 589.0 | 588.92 | 54 | 589.1 | 589.03 | 81 | 589.1 | 589.04 | 108 | 589.2 | 589.15 | 135 | 589.2 | 589.16 | 162 | 589.3 | 589.27 | 189 | 589.3 | 589.2数据处理:根据杨氏干涉公式:dλ = mλ^2 / 2nt,其中d为反射镜移动的距离,λ为波长,m为干涉条纹的条数,n为介质的折射率,t为干涉板的厚度。

本实验中,m = 1,n ≈ 1,t ≈ 2 mm。

将上述公式化简可得:λ = 2 * dλ / m。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实践

“人文物理”课程教学实践

“人文物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摘要】分析了在文科生中开展物理课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人文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主要困难及对策。

【关键词】人文物理;教学实践;困难及对策1、引言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之后,国内不少大学己经先后为文科专业学生开设了物理课程。

我校于2010年开始,也在商学院的本科生中开设了人文物理课程。

由于讲授对象的基础不同,选用的教材不同,以及教学课时的不同,各个高校的人文物理教学有明显差异。

笔者分析了在文科生中开展物理课的必要性,并尝试探讨了人文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主要困难及对策。

2、在文科生中开展物理课的必要性现代高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和迅猛发展,要求当今社会的各类人才都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

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它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人文学科各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大学物理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理性思维的熏陶,享受自然科学的乐趣,并通过对物理学系统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好大学物理课,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说文科学生学习物理既是社会需要,又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需要。

3、教学实践中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文科学生对理科课程由来已久的畏惧心理,而且物理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数学知识的运用,让文科学生觉得如临大敌。

加之有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学的学习与专业没有联系,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文科物理的教学。

因而需要经过教学实践与研究,探索一些适合文科学生的教学方法。

3.1明确培养目标理工科物理教学与人文物理培养目标的不同。

东南大学优秀物理实验论文2 (2)

东南大学优秀物理实验论文2 (2)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MPERE’S CIRCULATION THEOREM
WuPe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Abstract:

式中N为线圈的匝数,I为线圈中通有的励 磁电流。如图1所示,在实验中通过测量轴线上的 磁感应强度分布并计算其与位移轴所围的面积, 便可得到(2)式中左边的积分值。 通过研究该值与 实验中所使用的励磁电流的定量关系,便可从实 验上验证安培环路定理。 本实验采用 DH4501N 三维亥姆霍兹线圈 磁场实验仪进行测量,仪器结构如图 2 所示。以 砷 化 镓 霍 尔 片 作 为 测 磁 元 件 , 灵 敏 度>140mV/mA·T。 线圈等效半径 R=100mm, 两线 圈中心距离 50~200mm 连续可调, 单个线圈匝数 N=500,电阻约为 14Ω。
theorem is verified in an experiment way.
mor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both hall element detecting magnetic field experiment and the Ampere 's circulation theorem. key words: Ampere 's circulation theorem; power coil; hall element
-3图6 亥姆霍兹线圈轴线磁场的 S-I 曲线
接着,我们又研究了励磁电流一定而两线圈 距离 d 不同时的情况。根据安培环路定理,只要 励磁电流不变,不管两线圈距离如何变化,式(2) 左边的积分 S 都应恒定。通过测量 d=0.5R, R, 1.5R,和 2R 时线圈轴线上的磁场分布(如图 7), 我们得到了相应的 S 分别为 0.0622, 0.0629, 0.0619 和 0.0620T·cm,这些基本一致的 S 值也符合安 培环路定理的结论。最后我们考虑了两线圈通有 等值反向励磁电流的情况,其轴线上的磁场分布 如图 8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正负相抵的 S 值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在这个学期的第七周的周六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去观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演示实验。

我们来到了学校的田家炳物理实验楼的演示实验室,将我们的大学物理课程所学习的力学、能量、电磁学、波动学和光学,从演示实验室内得到体现。

辉光球在演示实验室,首先看到的第一个仪器称为辉光球。

辉光球又称为电离子魔幻球。

它的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视觉暂留仪后面有看到了一个视觉暂留仪。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视觉实际上是靠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流,传回大脑引起人体视觉。

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

演示仪器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即视觉暂留结合频闪灯的特殊作用,演示了电影成像的原理。

在未打开频闪灯时,台阶和弯杆的运动随转盘转动,看不出一定的规律。

打开频闪灯后,调节频率使频闪灯闪亮的时间间隔与两相邻台阶经过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相同或成整数倍,由于眼睛的视觉暂留,我们感觉台阶已经静止,但弯杆却在不断变换,便形成了弯杆爬台阶的动画场面。

液体驻波管接下来看到的是一个液体驻波管,液体为油,振源为声源。

通电后会在管的一头发出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在杨氏模量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利用Excel对杨氏模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测量结果及其标准偏差估计值,并通过Excel 绘制具体表格。

关键词:Excel;杨氏模量;线性回归;标准偏差值
Analysis of Excel in Young’s Modulus
Chen zongq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
Abstract:Though using Excel to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Young’s Modulus in linear regression and calculate the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m.
key words: Excel;Young’s modulus;Linear regression;Standard deviation
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中,常用到最小二乘法求一元线性回归,用该法所得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估计值与重复测量次数n和测量结果的大小有关,若测量过程中的其他不确定分量可以忽略,则可求得回归系数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用Excel来完成对杨氏模量测量中的数据处理和对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可减少人工计算的误差及强度,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1.实验回顾
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实验中,后足尖A到两前足尖B、C连线的距离b称为光杠杆常数(如图1)。

图2所示为光杠杆放大原理示意图。

标尺和观察者在两侧,开始时光杠杆反射镜与标尺在同一平面,在望远镜上读到的标尺读数
作者简介:陈宗琴,1993年,女,贵州贵阳人,本科生,czqseu@ 为n0,当光杠杆反射镜的后足尖下降△L,将会产生一个微小偏转角θ,此时在望远镜中读到的标尺数为n1,n1-n0即为放大后钢丝的伸长量N,称为伸长。

根据图2各物理量的几何关系有
图1 光杠杆常数b示意图(参考文献[1])
△L=btanθ≈bθ
N=n1‐n0=2Dtan2θ≈4Dθ
所以它的放大倍数为b
D
L
L
N
A
n
n4
-
1=
=
=


将其代入公式
bN
FL
E
d
4
2
π
=中,可得
bN
d
FLD
E
2
16
π
=
式中D 为调节反射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

图2 光杠杆放大原理示意图 (参考文献[1])
2 问题提出
在实际试验中,由于测量的结果存在偏差,但是人工计算会造成更大的误差,故用Excel 处理数据可减少误差的出现和强度,因此选择Excel 对数据进行处理。

3 具体方法
一组钢丝受力伸长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钢丝受力伸长的受力结果
设线性方程为y=a+bx (1)
表2 杨氏模量线性回归计算电子表格
根据表1的测量数据,利用表2的电子表格进行线性回归求出标准工作曲线的截距a (回归系数)、斜率b (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γ值。

b=0.302cm/N a=14.22cm γ=0.9998
根据所求得的γ值,可看出x 和y 成线性关系,
其回归直线(即标准曲线)方程为
y=14.22+0.31x
估计值y 的标准不确定度可按式(2)实验标准差计算。

2
)]
([2
)(-+-∑=
n x b a y i i y s (2)
a 、
b 的标准差由(3)式给出
)
(.)()()11(21)()(2
2b a s a n b
b s b u
x u u A
A A ==--==γ
(3)
利用表2的电子表格可得
cm
y s cm
a N cm
b u
u A
A 017.0)(04.0)(/003.0)(===
(参考文献[2]) 上述各值的计算均由表2的电子表格完成,得到相关系数、回归系数及不确定度。

下面将该表的主要设计方法加以介绍。

图3 杨氏模量线性回归计算的电子表格
①打开一个Excel 表格。

②在A1~F1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各列的表示符号,将各列先设置为居中。

③在B2~B7单元格中分别输入钢丝受力的系列值。

④在C2~C7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对应钢丝受力的伸长测量值。

⑤在B8单元格中输入“=INTERCEPT(C2:C7,B2:B7)”,在D8单元格中输入“=SLOPE(C2:C7,B2:B7)”,在F8单元格中输入“=CORREL((B2:B7,C2:C7)”,可别获得标准工作曲线的截距a 、斜率b 和相
关系数γ的值。

⑥在D2单元格中输入“=$B$8+SD$18*B2”,从D2单元格拖动移动填充柄至D7,即可获得x i b a +的
数值。

⑦在E2单元格中输入“=(C2-D2)^2”,从E2单元格拖动填充柄至E7,即可获得
)]
([2
x b a y i i +-的数值。

在B10单元格中输入
“=SQRTT(SUM(E2:E7)/4)”,即可获得s(y)的数值。

⑧在F2单元格中输入“=B2^2”,从F2单元格拖动填充柄到F7,即可获得x i
2的数值。

在B9单元格
中输入“=SQRTT(SUM (F2:F7))”,即可获得x i 2的
数值。

⑨在D9单元格中输入“=(D8/2)*SQRT(F1/F8^2-1”,即可获得s(b)的数值。

在F9单元格中输入“=B9*D9”,即可获得s(a)的数值。

参考文献:
[1] 孙晶华.操纵物理实验 获取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教程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51-52
[2] 钱萍,申江.物理实验数据的计算机[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7:4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