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质课总结评议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届全国语文优质课总结评议
——华国栋
一、对优质课教学的理解
1、过程与效果的统一(优、实、特)
作为教师我们对于优质课都会特别关注,有的人关注教学过程,有的人关注教学效果。

就过程来说,我们应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多个环节来看我们的教学是否优化。

不仅每个教学环节应是优化的,一节课的整体结构和整节课的操作流程也应是优化的。

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如果从教学效果来看,效果主要指学生学的效果,可以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来看学生学的效果。

看学生学的效果时,最主要是看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是否得到了发展,而且是最大限度的、最充分的发展。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优质课的评价应是过程和效果的统一,概括起来就是“优、实、特”。

“优”是指教学过程的优化。

不仅指教学过程的方法、内容,环节是优化的,从整节课的结构来看也应是优化的。

“实”指实效性。

实效性不仅是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还要看学生的发展状况,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最充分的发展。

“特”指教学的特色体现在哪,每一个班的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是不同的,有差异的,主要看教师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这一节课有特色,有特点。

2、优质课应有时代的特征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都探讨过优质课的问题,不仅我们现在在探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我们也都在探讨,所以我们现在的优质课应具有时代的特征。

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讲到教学任务时,强调了二点:一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推进教育公平。

一个是质量,一个是公平。

而我们现在探讨教育公平的时候,和以前是不同的,以前是指教学资源配置的公平,学生教育机会的公平,而现在则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的公平。

不仅我们的研究员、学者在关注,包括我们的政府、领导也都在关注。

教学过程的公平和我们的优质教学有很大的关系。

教学过程的公平它是指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是均等的,让他成功的机会是均等的。

我们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可他们的机会并不一定是公平的。

从本次活动来看,我们离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个标准还相距甚远。

就课堂提问而言,我们很多课提问面是不广的,有的学生一堂课被提问了五、六次,得到了很多的机会,而有的学生一次机会也没得到。

不是说一举手我们就得提问他,我们要根据情况,需要多提问的我们就多提问,需要少提问的就少提问,从他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来看,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的学生就要多提问。

所以我们现在对优质教学的理解,要在“质量”和“公平”这四个字上做文章。

3、优质教学最接近的概念——高效率教学
优质教学比较虚,比较空,那么什么叫优质教学呢?如果我们查一些经典著作,还是有一些定义的,比如巴甘斯基在他的《最优化的
教学过程》中就指出了什么是优质教学。

我们不一定要严格的刻它的定义,而是要真正地去理解它。

这些年在国内,大家倡导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其实优质教学最接近的概念就是高效教学。

那什么叫有效,什么叫高效,我们可以借助经济学的概念来理解。

借助经济学的概念要看投入和产出,就是指在一定的投入情况下,我们师生所花的时间和经验,以及所需要的其它的物质条件,能否让教学收到最大限度的效果。

什么是有效,这个也是优质教学本身的内涵之一。

它要看你投入多少,所花的时间和经验的多少,因为每一节课,它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有人问优质课有没有一个纲性的标准,可以说它没有一个标准,优质课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老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等,能够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而这一定的条件,在不同的课中是不同的,这就是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一种定义,借助于经济学的概念理解的,这也是优质教学所强调的,巴甘斯基在谈到最优化的教学时,他也强调了时间、经验和条件。

第二个定义是教育的定义,就是所谓教育学的定义。

在教育学中什么样的教学是优质的教学,高效的教学呢?就是我们老师的教学工作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使学生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习,这就是有效教学,学生学的有效,老师教的就有效。

前几天广西有的老师曾提出观点,所谓看课不仅要看老师,更要看学生的状况,这个意见是对的。

去年、前年我们在评课的时候,我特别强调了以学观教。

为什么前二年就特别强调这个呢?是为了给大家形成一个导向,就是老师过去是关注教,现在要关注学生的学,要
让学生学会学。

这个是评课的一种形式,从学生学的情况来看老师的教学情况。

教育学它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我们强调以学观教,我们也要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学生学的有效,老师教的有效,教与学结合,这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

二、对优质课的评价和建议
今年的课和去年相比,总体上有很大的进步,今年的课代表的面很广,有阅读课、生字课、童话、散文、诗歌,还有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课都有。

我们感谢19位老师付出的辛苦,正如有的老师说:“我们来不是为了拿名次,而是为了向其它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值得学习与借鉴
1、教师导学意识增强,重视读法、学法、写法指导。

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改变老师单纯的讲解,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地学习。

今年的课这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愿意学,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他自主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好,这一点19位老师都做的很好。

老师们一走上讲台,就开始亲近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听其道,老师们都很了解这一点。

然后在上课伊始,老师们都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上,比如有的创设一个情境,有的打一个比方,有的让学生对课题题目引起质疑。

这一点几乎老师们都做的很好。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像讲故事、打比方、创设情境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我们的观点认为激发动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引起认知的矛盾突破。

从这个角度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导学的知识引起矛盾突破,来激发他学习的愿望和动机。

另外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研究一下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凯勒提出的动机模型,她认为动机的要领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第一个是注意,只有学生注意到你的教学,他才能产生动机;第二个是相关,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相关。

比如有的学生不喜欢外语,他认为我将来也不出国,外语课和我不相关,或者说老师的教学内容太深或太浅,我根本听不懂或没兴趣听,也会认为和我不相关,这样就不会产生学习动机;第三个是自信,你的教学内容他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第四个是愉悦,就是指整个学习过程是高兴的、愉快的,动机就会持续不断地在增强。

这都是简单的介绍,老师们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它。

那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老师们还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说老师始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步一步地牵着他走,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实践空间,在这一点上,有些课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如杭州的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她让学生以落叶为主题来写一首诗,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灵感,处处引导学生,讲的并不多只是进行了点拨,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空间,让学生的笔下流淌出精美的小诗。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认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与教师的有效指导是不矛盾的,教师指导的
越有效,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效果就越好。

这次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我们语文老师在读法、学法、写法方面都给予了指导。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以读为本,有大量的阅读,该怎样去读,我们的语文老师给予了学生很多的指导。

例如《小露珠》一课,老师指导学生怎样读蟋蟀、青蛙、蝴蝶这些小动物对露珠表达问候的语句,针对蟋蟀、青蛙、蝴蝶这些小动物的特点,该怎样去表达,老师给予了很多的指导。

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里有很多的生字词句,那句子该怎样去读才能把意思表达的更好,老师也进行了指导,甚至于对某个标点符号的读法也进行了指导。

再如古文《杨氏之子》这里面有二个惊叹号应当怎样去读,老师也进行了指导。

所以说在阅读指导方面,这些节课做的都很好。

在重视学生读法指导的同时,老师们也注重了学法的指导,他们教学生怎样去学习文本,一篇课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学。

例如江西的老师在讲《十年后的礼物》时,引领学生学习文本时采用读、画、想的方法,这样做是比较好的,其它课在这方面做的也不错。

特别是对文本的写法,文章是怎么描写的,文章的特色是什么也都进行了指导。

例如《四季的雨》一课,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在描写四季的雨时,作者是如何去写的呢?是从声音、景物来描写的。

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以后在写雨时,可以从声音和景物等方面来写,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垫定了基础。

又如《中华第一龙》这篇课文,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中华第一龙的,它是先概括后具体,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写的等等。

由此可见,不但老师们的导学意志增强了,而且还注重对学生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读、学会学、学会写。

这种做法很好,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

2、抓住文本的主线,突出重点,巧妙设计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重点和关键,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注意这点,重点内容要不惜花时间去重点讲,而其它非重点内容可以一带而过,一读而过,不要平均用力,重点抓住了,其它问题就好解决了,在这个方面这些课体现的也很好。

比如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这篇文章时,老师始终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为线索展开,整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的。

线索层次非常清晰。

比如《向狼借路》,在教学时老师就抓住了二条线,一个是狼的表现、狼的反应变化,一个是作者的情况来展开教学。

再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教师以小女孩五次擦亮火柴为线索进行展开。

《四季的雨》一课中,春、夏、秋、冬四季的雨是不同的,老师把重点放在了春天的雨,这部分内容重点讲,学生学会了方法后,用这种方法去自学其它季节的雨。

在《盘古开天辟地》中,教师则抓住了文本中最具概括性的语句,进行分析讲解。

几乎每节课都是线索清楚,重点突出。

另外有的课设计的特别巧妙,例如《中华第一龙》中,老师的总结很有特点,是用一首写龙的诗来进行总结的,并且让学生来填诗,填诗的过程就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

设计非常新颖,既有概括性,又进行了拓展。

3、以读为本,注重情感体验,读写结合
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很清楚,要改变过去的老师讲的太多的情况,要让学生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这一点这些节课也体现的很充分。

几乎每节课中我们都听到了书声朗朗,处处都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爱的情感,让我们身临其中,倍受感动。

正像有的老师在评价时说:“人情味,语文味,点点到位;教师心,学生心,心心相印。

”还有的老师说:“浓浓的语文味,深深的人情味,幽幽的书卷味”。

我想这些都体现了语文课很好的特点。

我们这些节课在以读为本,让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有几个特点。

老师们注重了学生情感的体验,不只是单纯去读,而是让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而且老师在这方面给予了很多的指导。

例如《小珊迪》一课中有很多的人物对话,老师就指导学生怎么去读对话等,注重了情感的体验。

在注重读法的指导这方面有的老师做的也非常好,除了强调情感外,还指导声调,停顿,重音该怎样去读,强调字要读得饱满、清楚,字断气不断,指导的非常到位。

另外也注意了读写的结合,比如《中华第一龙》一课,老师让学生把诗填完整,注重了读写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又如《杨氏之子》这篇古文,老师出了几个问题,比如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孩的话后有什么反应?让学生写一写,这样就把读写结合起来了。

写还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来选择。

在这一点上有些课做的还不够,这种做法并不是很多。

4、多样化字词教学,随文解析字词。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学好语文首先就要过字
词关。

本次活动中字词教学方法多样化,例如研究字的偏旁结构、研究形声字、多音字的正音,易错字的订正等,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好的做法。

一是就字的本身去解析字词。

比如《白鹅》一课中,描写白鹅大声的“叫嚣”,“嚣”这个字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因为这个字有很多个“口”,所以我们可以就字的本身就去解析它的含义。

比如《四季的雨》中,对景物的描写“妩媚”一词,老师利用“女”字旁作文章,引导学生去理解。

二是随文解析字词。

就是把字词放在文章当中去理解。

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把字词放在文章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含义,这种做法也是很好的。

有的老师做的很巧妙,她把文中的关键词语按照一定规则写在黑板上,实际上词语的排列对下面的分析课文、理解文本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不是把文本的教学和词语的解析分离开。

三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

例如《可贵的沉默》一课中,老师让学生在理解“左顾右盼”一词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另外在低年级的字词教学时,有位老师在执教《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字词教学用了好多种生动、活泼、有趣的办法,低年级的小孩注意力时间不长,而字词的教学往往又是单调的,所以老师采用了很多生动的办法,使这一课的教学生动有趣、一点都不枯燥。

5、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多种教学手段运用。

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我们应利用多种资源和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这也是新课改的理念。

我们这些语文教师
不拘泥于课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对本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更好。

例如在《白鹅》一课中,老师后来介绍了俄国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让学生把这二篇文章进行比较,相信学生对《白鹅》这篇课文的理解会更深刻。

又如《去年的树》中,老师最后用视频展现了大自然的景色,教育学生要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又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老师把文本和图片结合起来,使得更有感染力。

再如在《白鹅》一课中,有句话是“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净角”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所以老师就播放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和课文对照,这样就清楚明白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值得商榷的问题
1、学习目标是否真正落实
我们看一节课,不是只看这一节课表面上的场景怎么样,学生的状态怎么样,还要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真正落实。

我们大的目标有几层意思,一个我们感觉到阶段学习目标不清晰,语文课第一课时的目标和第二课时的目标不清晰。

例如低年级教学,字词教学是重点;中年级段落教学是重点;高年级的重点就是全文的结构、谋篇等等。

第二个我们许多课文不是一课时能完成的,有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每个课时的目标不是很清晰,
另外从一节课的目标来看,有的课落实的也不是很好。

比如我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在学生学习片段的时间里,往往过于匆忙,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再有就是老师的问题过
多,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

合作学习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的,他需要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所感悟和理解,然后再来提升。

而我们的学生往往没有具备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所以合作学习就变成了少数学生垄断的情况,我们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没有落到实处。

因为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明确学习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去落实,本次活动中有些课在这点上做得有些不足。

2、重文本内容的理解,轻文本内容的表达
在教学时,老师们比较重视文本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文本内容的表达。

文本的语言是如何去表达的,在这方面解析的还不够。

比如杨老师在评课时说:“我们重视叙事的行为逻辑,而忽视了语义逻辑。

”比如一些很关键的连接词、语句中的递进关系等老师不讲,关键词老师们不够重视,也不引导学生去学习。

这个就反映了重文本内容的理解,轻文本内容的表达。

从语文教学来说,大家常说“语文味”,那么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该如何体现?我们要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从语言的表达中来体验情感,挖掘语言本身的内在的魅力,而不是空洞的道德性的说教。

语文课不是思品课,不要把思品课中的道德说教和概括用到语文课中,而语文课是让学生在语言中去感悟。

我们强调情感,强调老师要以情激情,但我们的情一定要源于文本内在的反映。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建议老师们要真正体现语文味,就要重视语言的表达,重视语义逻辑,挖掘语言中内在的情感。

语文课当然要有价值观的教育,但这
种教育要通过语言的学习来体现,应是教学无痕的教学,这就是“语文味”的一种理解。

另外老师们对文本的语言、作者和文章的写作特色、风格关注的很少。

比如《白鹅》一课中,丰子恺先生那种幽默的语调,老师讲的少。

3、识字写字教学还欠扎实
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低年级的重点是识字,中、高年级同样也需要学习。

但我们发现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尤其是写字教学中,学生写的数量太少,老师缺少示范,更没有检查和评价,这样课堂目标就落实不了,我们的课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

4、学生差异重视不够,忽视学生课堂生成资源
我们强调了优质课的时代特征,我们强调在教学中要“公平”,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比如上课的时候,有几位老师强调个性化阅读,为什么要强调个性化呢?我们对它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个性化阅读就是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习惯,来选择读的速度、方式、节奏,这只是其中一种意思。

还有就是联系自己的体验,感受来阅读,在解读文本时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不一定非要和大家一样,只要合情合理,有价值就可。

在这点上,做的还不够理想。

具体表现在:1、安排学习内容没有选择性。

2、提问面不广,没有关注全体学生。

3、老师在巡回检查时没有关注不同的理解,学生质疑机会少。

另外老师们大多按照自己的备课流程进行授课,没有过多的关注
课堂生成的资源。

我们应特别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进行及时的引导,课堂上的亮点地方,往往都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生成的。

所以我们应利用好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使教学更有实效性。

5、形成性反馈评价的实效性
形成性评价体现了评价的教育功能。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情况。

本次活动中实效性不高,有很多提问意义不大,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意义没有挑战性,并不是提问时学生回答一路通畅效果就好。

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学内容应具有挑战性。

挑战性问题是指问题设置的不要过高或过低,使他在自己独立回答时有些困难,但在老师、同学的点拨下,能够解决的问题。

因为在老师、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原来不会的问题现在弄懂了学会了,这就是提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果一堂课下来,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回答的很好,说明你的目标设置的过低。

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要过虚,例如“XX小学的同学水平真高”,这种虚的表扬和肯定并不好,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负,最好说的具体一些。

对于学困生而言鼓励是有帮助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用这种评价,尤其是对那些易骄傲的学生更要注意评价语言。

再有很多课作业的环节没有,尤其是动笔的作业太少。

6、视频文本、黑板的整合运用有待提高
本次活动中所有的课都运用到了视频文本和黑板,板书也设计的很好,粉笔字也很漂亮,但视频文本和黑板的整合运用还有待提高。

比如有的老师在视频旁加上了文本(红色的批注),这样做往往取代
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运用要适当。

我们在播放视频时,不要只是让学生去看,老师要做适当的引导,有的文本是视频的一个概括。

过多的运用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挖掘语言本身的力量,发挥语言的想象力让学生去想象,此时学生的想象会是多元的,但是看过视频后,他的想象力就有了局限性,播放视频一定要和启发性问题相呼应,要和内在的思维活动相配合。

(三)建议
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
2、认真研读教材、文本
3、全面了解学生
4、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