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系列18.4.1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指导】 第一步,分解材料,多向发散 分解材料,提炼关键词并对材料做精确有效的“定性分析”: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
爱国革命运动。——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事件的人物、性质,给出了演 讲稿的主题。激励、鼓舞青年勇敢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运动中来,作文要突出 “五四精神”。
文体任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写作身份 ——参加庆祝游行后的青年。
文体任务: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写作身份——参 加新生开学典礼的学生。
文体任务: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写 作身份——当今的青年。
2.“材料”是指“题干”下面的一段文字,它取材于近期的社会新闻事件, 体现了时代性、即时性、现实性。材料作文的材料是思考的原点,是思维的出 发点,是选择写作角度、确定立意的依据。
3.“导语”是指“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样的话。导语起到了“搭 桥”“定向”的作用。它在“材料”和“任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将思 路引向对“以上事情”的看法,这个导语,以设问的形式出现,意在激活思维、 激发思考,为完成写作任务备料、奠基。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观后感要回 顾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 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发扬五四精神,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三步,解读任务,综合立意 任务型作文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 的一点就开始作文。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它们 的关系往往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点都做出准确的分 析、评价和概括后,再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整体理解材料,确定立意。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需要 关注大时间为“2049年”,小时间为“国庆节”。要关注到时代的变迁,更要 思考祖国变迁背后的人物事迹,探索前行的力量——家国情怀。具体可以写勇 于创新、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对功勋人物的景仰之情,奋勇接棒的担当精神。
即学即练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来自百度文库
典例剖析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 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 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 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 “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 程。——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写这封信的主旨。参加庆祝游行后的感受、 决心,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 的时代洪流。——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 信的内容。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学好科学知识,报效祖国。
(5)隐形任务——读者是谁。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集会上的听众、学生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家人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同学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青 年学生等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百年中国功勋人物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第一步,分解材料,多向发散 分解材料,提炼关键词并对材料做精确有效的“定性分析”: (1)汶川大地震,是国家和人民的灾难,更承载着“多难兴邦”“众志成城”
的民族记忆。 (2)北京奥运会,地震后抹干眼泪、迅速振作,传递着“同一个世界,同一
文体任务: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写 作身份——此时的青年。
无论是写演讲稿、书信,还是写观后感、慰问信,都要特别注意“以青年学生当 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要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主题鲜明。
2.主要要求 (1)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任选 一个——任务数量;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任务身份。 (2)结合材料——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背景、关键词(主题词)。 (3)切合身份,贴合背景——选择的任务不同,身份就不同,写作背景也不 同,所写内容也不同。 (4)符合文体特征——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各自的文体特征 不同。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回到40年前,作为1979年 的学生,作为时代的参与者,未来的开创者,对于历史要更清醒,更辩证,更理性。实事 求是分析社会现状,将目光放远至西方发达国家,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对于 未来要充满理想,充满自信,充满激情,要有改革的担当与历史责任。写作落笔不要空 泛,可以从改革需要勤劳、勇敢、智慧的品质,开放、创新的精神,重视科技的动力等 方面进行写作。
4.“任务”是指写作任务。即对某现象(事件)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 法、思考或感触,有时还有形式上的任务,如写一封信,给特定人、特定群体或 社会公众等,无论形式或内容,都要满足,才算完成写作任务。
5.“要求”是指“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 务”。这里不仅强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尤其强调在“选 角度”“定立意”时,要“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材料中的相关事件互相联 系、互为背景。 考生只有“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只有对材料进行总体把 握,其思维和作文才能不“顾此失彼”,才能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才能 不留下破绽和漏洞,才能严谨而可信,才能彰显其逻辑性和思辨色彩。
综合立意: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立意要结合青年学生生活实际, 联系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思考1919年中国的现状,明确 青年人的担当——救亡图存。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写作时要提及 “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但不能花费大量篇幅描绘场景,重点是青年的思 考。要考虑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是磨难、牺牲、拼搏、奋斗,还要考虑新 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更要分析祖国今后的命运,需要总结经验。青年人站在 历史与未来的节点,要更自信、更坚定,要担当起奋斗的责任与使命。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的主要内容。新时代青年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奋勇接棒,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交代了时间、背 景,交代了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的主要内容。庆祝 祖国实现伟大复兴,感激前辈的奋斗,表示我们会继往开来,继续努力奋斗。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
第四节 任务驱动型作文 第1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试题结构 一般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由“题干”“材料”“导语”“任务”“要求”
和“提示”六个部分组成。 1.“题干”是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它的作用是强调“读材料”和“写文章”的关联,并对文章篇幅提出了 基本要求。“材料”二字的出现,预示着此次作文是材料作文,在作文题干中 出现“阅读”这个与“写作”相反相对的字眼,意义非同小可。“阅读”是吸 收,“写作”是输出。在语文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二者相互促进。在考场作文 时,“写作”是目标,是结果;“阅读”是过程,是工具。在考场上,不把材料读 懂、读深、读透,就难以写出好文章。
二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3步骤 任务驱动型材料内容多突出“立德树人”理念,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社会正能量。材料后的导语一般是“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 考”。对这样的材料可以分三步来审题立意。
第一步,分解材料,多向发散 对材料要学会分解,分解成每一个小个体后,多向发散。多向发散就是对分解出 的每一则小材料从多方面发散思维,选择自己有想法的点,进行深入分析。 第二步,深处挖掘,聚焦组合 对分解出的每一则小的材料,从多个角度向深处挖掘,在挖掘时问个“为什么”, 就是询问命题者选取这则材料的用意、目的所在,以此来挖掘深意。
6.“提示”是指作文要求后面的提示语。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明确 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考生写信前要先明 确收信人,可在标题、称呼和正文中明确,并保持其一致性。试题规定了写信 人,提示道:“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在考场上,仓促之间,有些考生把 “明华”误作小陈(老陈女儿)的名字,所以,就以小陈的身份和口气去写信。 这背离了命题的初衷,属于审题失误。统一写信人,是为了“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这是对考生的警示,甚至可以说是警诫,这是实现考试公平的需要,需要 每位考生的配合。
第三步,解读任务,综合立意 材料给了五个写作任务,要求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背景来作文,由 此,你选择的写作任务不同,立意也就不同。立意时注意背景、身份,特别注意 材料给出的关键词以及读者。各个任务的主题已经非常明确了。
解读任务: 有的任务是明确的,有的任务是隐含的。有的任务在作文材料里,有的任 务在导语中。有的任务是命题人指定的,有的任务需要作者自己确定。写作任 务是作文立意的出口,立意必须从写作任务出发,围绕写作任务立意。 1.写作任务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文体任务: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写作身份——此时、 此地的青年学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 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 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深处挖掘,聚焦组合 试题材料由五则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作用,弘扬时代 主题: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奋斗。切合当前的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 所给材料的话题:奋斗。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天下兴亡,我的 责任。忠于祖国、服务于祖国。阐述中国青年与历史、国家、现实以及理想 的关系。心系祖国、民族,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同进步。 所给材料的含意: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担当,中国青年要为时代 发展、民族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