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论文(大四上)
大四课题作业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1、现状用地:该场地位于驻马店市的西郊,场地的四周都环绕着马路,该地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
该地平坦,没有起伏。
有一条外面流过的河流。
2、现状规划:该场地的占地总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根据该地的地理位置、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在规划前对场地的适用人群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于合理的规划该场地功能及景观设计。
场地地形改造,把那条流过的河流在靠近东北方向的地方又引出了一条小的河流,在河流的周围有住宅楼、俱乐部还有水榭。
该居住区内有出了住宅楼,还有广场、商铺和俱乐部,还设有地面、地下停车场和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
采用了大片的绿地,主要是让居住的人能感觉更舒心,与自然的更接近。
二、设计理念:1、设计主题:(1)“绿色”主题:采用一些乡土树种,同时配置大量的花灌木,尽显自然景观;(2)“阳光”主题:创造自然环境,吸引更多的鸟类、昆虫等小动物;(3)“清风”主题:休闲的园林建筑为人们纳凉、赏景提供场所。
2、设计思想:该小区位于绍兴市西郊,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本方案从环境入手,尊重自然。
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
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要考虑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的向往,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民交往的需要,要“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出发营造居住区环境。
世界上任何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是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人,而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归属是通过相互间的交往实现的,邻里交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但今天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的增加,邻里之间的交往机会极少,人们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人际间的交往就越显得迫切。
所以俱乐部就是最适合的邻里交往的场所。
三、植物配置规划:1、种植设计:1)绿地内的地面除道路和广场外要全部用地被植物和草坪履盖起来,做到黄土不见天。
《2024年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范文
《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成为了关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形象的重要课题。
一个优质的居住区环境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注重环境的美学价值和生态功能。
本文将针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展开研究,探讨规划、景观、建筑三者的关系与整合设计策略。
二、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1. 合理规划: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居住区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公共设施配置等。
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地提高居住区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2. 空间利用:在城市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合理的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绿化空间。
3. 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组织,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居住区的通行效率,确保居民出行便捷。
三、景观设计在居住区环境中的作用1. 绿化环境:通过种植树木、花草等植物,改善居住区的微气候,提供宜人的自然环境。
2.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能够创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如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场等,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3. 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设计具有生态修复功能,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提升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建筑设计与居住区环境的融合1.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应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相协调,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
2. 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考虑建筑的采光、通风、保温等需求,同时注重立面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3. 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如与景观、道路、公共设施等的协调,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五、整体设计策略1. 整合规划:将规划、景观、建筑三者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规划阶段就要考虑景观和建筑的设计,确保三者的协调统一。
2. 生态优先:在设计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居住区的生态质量。
3. 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需求和感受,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论文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变得至关重要。
一个优质的住宅小区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还应提供舒适、便捷、安全和美观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对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年龄结构、文化背景等因素。
例如,为老年人和儿童设置专门的活动区域,提供无障碍设施;为上班族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停车设施等。
2、生态环保在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增加绿化面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实现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3、功能分区明确将住宅小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域、公共服务区域、休闲娱乐区域等,使各个区域相互协调又互不干扰,提高小区的整体运行效率。
4、安全性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
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完善的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同时要考虑到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二、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1、户型设计户型设计要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包括面积大小、房间布局等。
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空间应布局合理,采光通风良好。
同时,要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以适应居民生活的变化。
2、建筑外观建筑外观应与小区整体风格相协调,同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和独特性。
可以采用现代简约、欧式古典、中式传统等不同的建筑风格,但要避免过于复杂和夸张的设计。
3、建筑材料选择环保、节能、耐用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要考虑建筑材料的成本和施工难度。
三、住宅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1、道路系统小区内的道路系统应清晰、便捷,能够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主干道要宽敞通畅,次干道和支路要布局合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停车位设计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停车位的设计成为住宅小区规划的重要内容。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论文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论文摘要:本文指出了当前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小区规划设计水平需把握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区规划设计在当前社会,如何在兼顾开发商利益、环境效益、业主需求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体现住区人性化与人文文化和谐统一宜居家园,是小区规划设计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看到,在目前小区的规划设计上已有了一些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之作,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当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一是小区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主要是模仿现象较普遍,缺乏创意和创新,不能紧扣时代脉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小区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表现在建筑外型单一或外立面装饰华而不实、空间布局形式缺少变化、组团特征可识别性不强、内部空间单调、外部轮廓缺乏韵味等。
二是可预见性差、前瞻性不足,与小区未来发展不相适应。
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规划设计上只限于满足当前需要,而不考虑是否为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间,致小区未来改造时遇到诸多问题。
如未考虑停车位规划或规划不足给业主生活造成的不便,管线预留不到位导致未来改造中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智能化设计考虑不足导致小区包括安全防范、通讯网络和物业管理等智能化系统建设落后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等。
三是过分追求形式美,注重观赏性,缺乏参与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表现在注重视觉效果,而未重视真实空间的环境营造,理应表现其人文关怀的“内容美”未得到充分体现。
如小区内的大广场,表面上很气派,但因其空间尺度过大,容易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业主生活私密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花坛和水池锐利的边角,周围没有护栏的水池成了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潜在因素。
四是盲目跟从市场潮流,复制概念,造成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脱节。
如为追求异域风情,将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照搬过来,标榜什么欧陆风情,其实只是简单地复制概念,在实际的设计中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概念应表达的文化和内涵,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脱节,同时也造成我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品味的缺失。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论文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还要注重环境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交通便利性以及社区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始终围绕居民的需求展开,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和心理感受。
例如,合理规划住宅的朝向和布局,以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设置便捷的步行通道和无障碍设施,方便居民出行;营造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居民休闲、健身和社交的需求。
2、生态环保在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合理规划绿地和景观,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小区的生态品质;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3、功能分区合理将住宅小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域、公共服务区域、休闲娱乐区域等,使各个区域相互协调、互不干扰。
同时,要保证功能分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需求。
4、交通便捷良好的交通规划是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设置出入口,避免交通拥堵;规划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保障行人安全;设置充足的停车位,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5、安全性确保小区的安全是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
通过设置门禁系统、监控设施、消防设施等,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合理规划小区的布局,避免出现治安死角。
二、住宅小区的空间布局1、住宅布局住宅的布局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等。
行列式布局整齐有序,通风采光良好,但景观较为单调;周边式能够形成较为封闭的内部空间,有利于营造安静的居住环境,但部分住宅的采光和通风可能会受到影响;点群式布局灵活自由,能够充分利用地形,但管理相对复杂。
在实际规划中,应根据小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居民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住宅布局形式。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优秀的居住区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居住区规划的各个方面,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指导。
二、选址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评估:在选址过程中,需对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评估,以确保居住区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交通便利性:选址时应考虑周边交通状况,确保居住区内外的交通流畅。
基础设施配套:考察当地的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确保其能满足未来居住区的需求。
环境保护:对可能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居住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保护:尊重并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居住区规划与地域文化相融合。
三、规划布局与设计功能分区:合理划分住宅区、绿地、道路、服务设施等区域,使其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互不干扰。
空间布局:依据地形、日照、风向等因素,进行建筑物的布局设计,确保居住环境舒适。
景观设计:利用绿化、水体等元素,创造宜人的居住景观,提高居住环境品质。
建筑设计:注重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时考虑节能、环保等现代设计理念。
公共空间:合理规划公共活动空间,满足居民的日常交流和休闲需求。
四、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设施:根据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资源。
医疗设施: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诊所,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商业设施:配备超市、便利店等零售商业和服务业,满足居民日常购物需求。
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市政公用设施:合理布置水、电、气、通讯等市政设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采用节能建筑设计,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使用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雨水收集和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垃圾分类与处理:实施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居住区设计规范范文
居住区设计规范范文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合理、科学的居住区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制定居住区设计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居住区设计规划、建筑风格、交通规划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居住区的设计规划应以人为本。
居住区应该是人们生活的安乐之所,为此,我们需要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
首先,居住区应该有足够的绿化面积,以提供居民休闲放松的场所。
绿地可以使空气更清新,自然景观也能够提供舒适的视觉享受,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放松。
其次,居住区的规划应充分考虑社区设施的配置。
健身房、游泳池、图书馆等设施的设置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居住区的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风格是居住区整体形象的体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
因此,居住区建筑风格应该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以创造出一种美观、和谐的整体感。
例如,如果居住区周边是城市公园,那么建筑风格可以选择与之相协调的自然风格,这样能够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感知,提高生活的舒适度。
另外,交通规划也是居住区设计规范中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居住区的交通流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居住区内,应该有足够的道路宽度和足够数量的停车位,以满足居民的车辆停放需求,并且不会造成交通堵塞。
同时,在居住区周边应该便利的交通设施,例如地铁站、公交站等,以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最后,安全是居住区设计规范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居住区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例如,可以在居住区内设置监控设施,提高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同时,应该将紧急逃生和消防设施设置在居住区的合适位置,以应对突发灾害事件。
综上所述,一个合理、科学的居住区设计规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交通规划要合理,便利居民的出行;安全性是不能忽视的一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发展论文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和发展摘要:居住区作为最基本的城市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机密相关,居住区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所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居住环境和设计已成为创造高品质生活中最重要的条件。
关键词:居住区发展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如此快的发展节奏中,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而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聚集的空间,意义更为重大。
现代人追求的是一种健康、舒适的生活,他们希望拥有一个在各方面都感觉舒适,并且功能完善的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民风习俗,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需要来综合设计,要充分体现城市发展最基本的需求。
具体分析,应具有以下特点:1设计的整体性设计应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合理性,避免单一机械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
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
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满足多元化需求运用新理论、技术、材料、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人口老龄化、住宅商品化、住区智能化、及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转变提供满足各阶层各经济水平住户需求的多类型住房,如别墅、花园住宅、多层跃层、小高层、高层、错层、宾馆式住宅。
最大限度满足住户使用功能,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应广泛满足各种户型结构:建筑方案设计应丰富造型,使立面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细部装饰美观多样统一,使住宅区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
3.突出生态质量,完善社区配套规划设计应尽量考虑低容积率,高绿化率;设置大面积公共绿地,分散组团绿地:应更关心绿地率,而非绿化率。
居住区规划设计论文
浅谈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李保才摘要:“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
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
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
关键词:居住区;居住消费意识;景观牌;一席之地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
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
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
《2024年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范文
《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城市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的规划、景观和建筑三个方面,以期为未来的城市居住区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规划篇1. 总体规划原则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等因素,实现居住区的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2.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布局时,应合理划分住宅区、商业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各区域之间的交通流畅,同时保证居住区的安静与舒适。
此外,还应注重住宅的朝向、采光、通风等条件,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3. 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居住区规划的关键环节。
应合理设置道路网络,确保交通的顺畅与安全。
同时,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此外,还应考虑无障碍设计,以方便特殊人群的出行。
三、景观篇1. 绿地系统绿地系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合理布局绿地,使其与住宅、道路、广场等空间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的绿地系统。
绿地的设置不仅可以改善居住区的环境质量,还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2. 水景设计水景设计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亮点。
通过设置水景元素,如人工湖、喷泉、溪流等,可以增加居住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同时,水景还能调节微气候,改善居住区的环境质量。
3. 景观照明景观照明是居住区夜晚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使其与建筑、道路、绿地等景观相互协调,形成美丽的夜晚风景线。
同时,照明设施的设置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安全等因素。
四、建筑篇1.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应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景观设计相协调。
应根据地域文化、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筑风格,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3篇
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济南市居住区规划分析论文1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
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
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
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
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
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
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
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
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
住宅小区规划研究论文(全文)
住宅小区规划研究论文(全文)关键字:现代小区;规划设计。
一、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为建设现代住区,在规划设计上应逐步做到:1、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
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
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有用型尤其是舒适型进展,发挥住宅及住区的进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
二是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
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围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操纵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
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
三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
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
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
2、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我国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进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
近年已有不少住区做好了个性、特色的文章,如有的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主题,有的以山水园林为主题,有的以生态环保为主题,有的以健康--体育为主题......都取得成功。
不但住区要表现特色,住区内住宅组团(群落、院落)也应尽可能有各具特色的住宅群体形态、标志,尤其是大型住区。
如深圳一个名为"四季花城"的小区,就按不同季节花卉布置院落,并以花命名。
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论文
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摘要】现代人们对生活有了更美好的希冀,因此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
本文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新理念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的居住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广大居民已从解决最低的住宿需求发展到强调住宅平面布局与内部功能分区,从注重居住区内部居住环境发展到关注居住区外部的周边环境。
因此,成功的居住区规划应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现代居住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现代居住文明的内涵,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新型社区。
1 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居住区规划是居民的居住、工作、休息、文化教育、生活服务、交通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性的建设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1 使用要求。
满足居住区居民的使用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舒适便利的居住生活环境。
居住区各项用地布局要合理,要有完善的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有道路及公共绿地。
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组成和不同收入居民家庭的要求,居住区内要选择适合当地特点、设计合理、造型多样、舒适美观的住宅类型;为方便小区居民生活,规划中要合理确定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规模及其分布方式,做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齐全,设备先进,布点适当,与住宅联系方便;为适应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规划中应合理确定小区道路走向及道路断面形式,步行与车行互不干扰,并且还应根据居住区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停车场地的指标及布局;此外,规划还应合理组织小区居民室外休息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创造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
1.2 卫生要求。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满足居民对卫生方面的要求,即为居民创造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无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噪声污染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内要有规划设计完善的给水和雨水、污水排放设施,有煤气及集中供热系统,保证居住区内空气新鲜,水质清洁,无有害气体及烟尘污染;小区内住宅布局要保持合理的间距及走向,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或防风条件,并能有效地防止噪声污染;此外,居住区规划中要有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以达到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防止噪声等要求。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论文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论文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还能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始终围绕居民的需求展开,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
例如,合理规划小区内的公共空间,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和休闲广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活动需求;优化住宅户型设计,保证充足的采光、通风和良好的视野,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2、生态环保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规划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硬化地面;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规划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功能分区合理明确划分小区内的居住、商业、公共服务等功能区域,避免相互干扰。
居住区域应保持安静、舒适,商业区域要便于居民购物和消费,公共服务区域要方便居民办理各种事务。
同时,要合理规划交通流线,保证小区内道路畅通,行人与车辆安全有序。
4、安全性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
设置完善的安保系统,包括门禁、监控设备等;合理规划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员和进行灭火救援;加强小区内的照明设施,提高夜间的安全性。
二、住宅小区的空间布局1、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应充分考虑日照、通风和景观等因素。
常见的建筑布局形式有行列式、围合式和点群式等。
行列式布局能够保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但景观较为单一;围合式布局可以形成相对集中的内部空间,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也能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点群式布局则较为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但在日照和通风方面可能需要更加精细的设计。
2、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是居民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小区广场、花园、步道等。
(完整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分析论文
(完整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分析论文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
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
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
因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应尽可能地做到是美的。
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
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我国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户户有住房,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程度的落后。
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但从住宅建设上来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明鲜,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
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
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的有机结合。
居住小区规划认识论文
居住小区规划认识论文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
住宅建设又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它影响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
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
居住小区基地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人文环境。
多样适用的住宅建筑住宅是家庭存在所依托的物质载体, 住宅建筑是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主体,它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近年来, 住宅功能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庭人口组成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因此,应根据居住小区中不同的生活要求设置适用的住宅形式,注重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从合适的住宅标准、合理的房型、合适的层数等方面着手,关注小区住宅建筑的统一性,在统一要求下求得变化,不断提高住宅的品种和样式。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人们在安全性、私密性、社会交往及审美等各方面的需求。
确定合理的间距,以满足人们保护隐私方面的需要;保证住宅有良好的朝向,满足采光和通风的需要;通过空间序列上的调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拥有布局合理、完善的公共活动设施和市政设施目前,人们对各类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集中体现在设施的质量、数量及合理布置等方面。
拥有布局合理、完善的公共活动设施和市政设施,是吸引居民居住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设施体系,如高能、清洁的能源系统,高效发达的通讯系统,优质、保量的水系统,安全、可靠的社区防灾系统以及社区卫生系统等基础设施;在小区规模的基础上,兴建中、小学校,托幼以及社区医疗急救中心等公共设施,同时,要根据基地环境,合理布置各类设施,保证居民的可达性与方便性,实现有效的利用。
居住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居住小区基地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人文环境。
《2024年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范文
《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如何创造一个和谐、舒适且宜居的城市居住区,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规划、景观、建筑三个方面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二、城市居住区规划1. 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是关键的一环。
要根据居住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布置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
2. 交通组织规划交通组织规划是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考虑居住区内外交通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合理规划道路系统、交通设施和停车设施。
同时,要遵循绿色出行理念,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1. 绿地系统设计绿地系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合理布置公园、广场、庭院等公共绿地,提高绿地的覆盖率和生态效益。
同时,要注重绿地的功能性和观赏性,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
2. 水景设计水景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亮点之一。
要充分利用自然水源,合理布置水景,创造宜人的水环境。
同时,要注重水体的净化和保护,确保水体的生态健康。
四、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1. 建筑风格与文化融合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和现代生活需求,将建筑风格与文化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
同时,要注重建筑的外观和立面的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建筑与环境互动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要通过合理的布局、采光、通风等手段,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创造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同时,要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提高建筑的能效比和环保性能。
五、结论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规划、景观、建筑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规划方面,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交通组织;在景观设计方面,要打造宜人的绿地系统和水景环境;在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方面,要注重建筑风格与文化的融合,实现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论文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个合理、舒适、便捷的住宅小区,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的相关问题。
一、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住宅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良好的小区规划能够提供充足的公共空间,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社交等需求;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科学的功能分区能够保障居民的生活便利,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此外,合理的规划还能够提升小区的整体价值,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感受,从居民的日常生活出发,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例如,合理设置停车位、垃圾处理设施、无障碍通道等。
2、生态环保注重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绿化面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营造出自然、和谐的居住氛围。
3、功能齐全小区应具备完善的功能,包括居住、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
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减少居民对外部设施的依赖,提高小区的自给自足能力。
4、交通便捷合理规划小区内部的道路系统,保证交通流畅,同时与城市主干道有机衔接。
设置合理的停车位,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5、文化传承在规划中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使小区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三、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的要素1、住宅建筑住宅建筑的设计应考虑户型的合理性、采光通风条件、建筑外观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居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户型选择,满足不同家庭结构的居住需求。
2、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幼儿园、学校、医院、超市、社区服务中心等。
这些设施的布局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合理,避免居民过长距离的奔波。
3、绿化景观绿化景观是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种植各类植物,营造出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同时,设置休闲广场、健身步道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基于城市设计的住区规划设计论文
基于城市设计的住区规划设计论文基于城市设计的住区规划设计论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一些大中城市边缘地区,住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从而使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住区的规划设计没能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问题,以至于割裂了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
因此,有必要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住区的规划设计,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在住区规划设计引入城市设计意义所谓的城市设计,其实就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的综合规划设计。
而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微观层次,因为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营造同样也是城市综合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所以,只有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够实现对城市与居住区以及周围环境和文化的整合设计,从而展现一个系统和全局的美学文化观。
而在住区规划设计中进行城市设计的引入,则可以更好的'反映出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首先,城市设计的引入,可以使住区开发的各项控制指标得到合理确定。
因为,城市设计可以进行地块形态和强度的确立,从而帮助住区规划设计确定土地的使用强度和特点及建筑密度等多个内容,继而高质量的完成住区的规划设计。
其次,进行城市设计的引入,可以从整体角度对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单体设计进行约束,从而实现住区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城市设计较为注重城市环境品质,可以避免住区规划设计忽略住区外的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能够使住区开发利益与城市整体利益有机结合。
2基于城市设计的住区规划设计2.1住区空间布局规划设计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居住区的空间组合和结构布局是设计的核心内容,一般包含有行列式、轴核式、点群式、周边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等多种空间布局类型。
其中,轴核式的空间布局就是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引入城市步行街的设计方法,以轴作为建筑布局的骨架,并以核作为空间组合的重点与节点。
在这样的空间结构中,还包含了沿线营建绿化和设置休闲广场等内容,可以形成空间序列上的节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居住建筑形式的探讨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论文
各种居住建筑形式的探讨
【摘要】:本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地探讨了一下居住建筑在不同分类方式下的各种建筑形式,第二部分是结合本学期住宅建筑设计的作业,来谈一谈我的设计方案中所涉及到的居住建筑形式,并且
【关键词】:居住建筑建筑形式层数户型
引言:
通过三四年的学习我们知道:建筑的目的不是单单获得一个建筑,而是建筑一个可以使用的空间。
由于我们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各种公共建筑,我认为住宅单体设计对于自己来说应该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可是设计学习的过程,我才知道住宅单体虽然看似简单却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分类的依据不同,建筑的形式也不一样。
通过学习我理解的现代住宅就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是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同时在美学法则、行为学、心理学、环境学等知识的支配下创造的居住环境。
一、各类居住建筑形式
由于居住建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密切,因此怎样设计出既符合经济效益又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住宅是建筑师一直探讨的问题,到底哪种形式的住宅建筑是最符合人们的需求的呢?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居住建筑的形式有那些。
1.按照建筑层数分类
按照建筑层数分类,主要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具体分类方法如下:
1层~3层为低层住宅;低层住宅主要是指(一户)独立式住宅、(二户)联立式住宅和(多户)联排式住宅。
由于层主较低且往往设有住户专用庭院,低层住宅最具亲近自然的特性,特别适合儿童或老人居住;由于它是相对独立的,有较好的的居住氛围,广受人们喜爱,可是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现在的大中城市已经渐渐的找不到它们的身影。
4层~6层为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
由于按照GB规定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这样多层住宅相对于高层住宅就有很多优势,例如它少了电梯,高压水泵等的建筑投资。
但是它的底层和顶层居住条件不是很好,用地面积大,容积率低,很多大城市现在已经禁止再设计多层住宅楼。
7层~10层为小高层住宅(也叫中高层住宅);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的集合住宅。
由于它楼层又不高,又设置了电梯,方便舒适很受人们的喜爱。
11层~30层为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可以说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
对于高层来说,我认为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视野开阔,站在家里可以眺望远方,并且高层之间日照间距大,可以空出很多空间来做环境,所以大多的高层小区的环境质量都很高。
30层(不包括30层)~以上为超高层住宅。
由于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艺较普通高层住宅会有很大的变化,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等也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其结构本身的抗震和荷载也会大大加强,因此许多国家并不提倡建造超高层住宅。
2.按照房屋型分类
按房屋型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单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复式住宅、跃层式住宅、错层式住宅、花园洋房式住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等。
单元式住宅又叫梯间式住宅,是一个楼梯为几户服务的单元组合体,一般为多层、高层住宅所采用。
一个楼梯可以服务两户、三户甚至是六户,不同的组合方式,平面房间的布局也不同,这就导致单元式住宅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公寓式住宅是区别于独院独户的西式别墅住宅而言的。
公寓式住宅一般建筑在大城市里,多数为高层楼房,标准较高;每一层内有若干单户独用的套房,包括卧房、起居室、客厅、浴室、厕所、厨房、阳台等等;有的附设于旅馆酒店之内,供一些常常往来的中外客商及其家属中短期租用。
复式住宅一般是指每户住宅在较高的楼层中增建一个1.2米的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复式为3.3米,而一般跃层式为5.6米),其下层供起居用,如炊事、进餐、洗浴等;上层供休息睡眠和贮藏用。
跃层式住宅是指住宅占有上下两个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他辅助空间用户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间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内独用小楼梯连接。
错层式住宅主要指的是房内的客厅、卧室、厨房等处于几个高度不同的平面上,各个空间是用几级台阶联系在一起的。
花园式住宅一般称西式洋房或小洋楼,也称花园别墅。
一般都是带有花园草坪和车库的独院式平房或二、三层小楼,建筑密度很低,内部居住功能完备,装修豪华并富有变化。
住宅内水、电、暖供给一应俱全,户外道路、通迅、购物、绿化也都有较高的标准,一般是高收入者购买。
小户型住宅是最近住宅市场上推出的一种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户型。
小户型的面积一般不超过90平方米。
小户型只要设计的好,功能安排合理,那么小户型就是及经济又实惠的住宅。
超小户型住宅的定义是:套内使用面积在15平方米~30平方米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室内,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俱备。
由于户型过小,一般只能放一张床和基本的家具,有的没有厨房、阳台,有的厨房只是点缀而已,业主在室内只是休息,更像一空家庭旅馆。
3.按照建筑外部形体分类
按照外部形体分类可以分为条式、点式、板式、塔式等。
平面长宽差不多的,通常只有一个单元的,是点式;数个单元并列拼合的,叫条式。
这是指的多层住宅高层的相应叫塔式和板式。
别墅有独立住宅和双拼住宅、连排住宅。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住宅建筑还有其他的建筑形式,例如独立式住宅、联排式住宅、叠拼住宅,通廊式住宅等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我的住宅建筑形式
大四刚一开始,我们就开了住宅建筑设计这门课程,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是我们建筑学专业居住环境系列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居住区区域规划设计的基础,更是我们大四下进行城市设计的基础。
在住宅建筑设计课程学习中,我对几个层数有了比之前更加深刻的认识,虽然有一些层数不在住宅建筑设计课程中涉及到,但是在我们
现在正在进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有涉及。
在我的居住
区规划作业里,我们设计了小别墅,六层的条式住宅,
十层的小高层板式住宅,,十八层的高层板式住宅,三
十层的塔式高层。
值得注意的层数:第一个是六层,因
为六层以上的住宅就必须设计电梯;第二个就是十一层,
因为十一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一层
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
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第三个就是十八层,
因为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并且要
设计剪刀楼梯,也就是要有两个疏散口。
我的住宅选用的基地位于北环城路和恒山北路的交汇口,此方案是一个小区的扩建工程,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我的住宅中一共有大中小三种户型,其中小户型又分为跃层式小户型和普通的小户型,如图所示。
我的住宅按照房屋型来分类是
一个由一个大户型、一个中户型和
二个小户型组成的一梯四户的梯间
式住宅。
又由于我的小户型采用了
跃层式布置,因此它又是跃层式住
宅。
方案整体形状规整,但竖向从
第四层开始采用三个标准层的循环
排布,这使得住宅整齐中又有着变
化,不会太单板。
我的住宅一共有21层住宅外加一个顶层设备层,一开始我没看到任务书中要求设计18层以上的住宅单体,所以我就卡了十八层,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做两个疏散口了,可以说就是闹了这个乌龙,才有了我对六层、十一层、十八层这几个特殊的层高的研究。
按照建筑外部形体来分类,我的住宅属于塔式高层,五栋21层的塔式高层矗立在小区内,为了区分起来方便,在建筑的色彩处理上我将住宅正面入口空间(即图片中黄色部分)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记,这样既增加了建筑的多样性,又对外来人员有一个指向性。
三、 总结
通过居住区设计原理课的学习、设计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我对各种居住建筑形式有了更加系统且深入的了解,我知道了什么是塔式住宅什么是板式住宅,我更知道了复式住宅、跃层式住宅、错层式住宅的区别,这些原来模糊不清的定义现在了然于胸。
这次作业我们接触了很多规范,并且我深刻的感到住宅的“模数制”感觉很强,例如主卧、次卧开间进深都有它的常用值,除此之外就是住宅建筑对通风采光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总之,一句话住宅的设计有很多细枝末节需要我们去注意,很多强制规范不容我们去触犯。
四、 参考文献
(1) 朱昌廉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6
(2)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 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