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的灭亡,北宋的教训

合集下载

《六国论》原文、注释、翻译、主题思想【部编版必修下册】

《六国论》原文、注释、翻译、主题思想【部编版必修下册】

《六国论》原⽂、注释、翻译、主题思想【部编版必修下册】《六国论》资料【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资料:【原⽂】【课下注释】【翻译】【主题思想】【原⽂】六国破灭,⾮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亏,破灭之道也。

或⽈: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则获⾢,⼤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欲,诸侯之所⼤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之地。

⼦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如弃草芥。

今⽇割五城,明⽇割⼗城,然后得⼀⼣安寝。

起视四境,⽽秦兵⼜⾄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薪不尽,⽕不灭。

”此⾔得之。

齐⼈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国⽽后亡,斯⽤兵之效也。

⾄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败⽽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武⽽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孤危,战败⽽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勿附于秦,刺客不⾏,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以事秦之⼼,礼天下之奇才,并⼒西向,则吾恐秦⼈⾷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为秦⼈积威之所劫,⽇削⽉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犹有可以不赂⽽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在六国下矣。

【注释】①选⾃《嘉祐集笺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今属四川)⼈,北宋散⽂家。

②【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

赂,赠送财物。

高中文言文阅读:,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1041

高中文言文阅读:,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1041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⑤诸侯之所亡(灭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以前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当……时候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暴秦之欲无厌杳不知其所之也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举匏尊以相属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D.赵尝五战于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苏洵的写作⽬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下⾯是⽆忧考分享的⽂⾔⽂:苏洵《六国论》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六国论》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亏,破灭之道也。

或⽈: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则获⾢,⼤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欲,诸侯之所⼤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之地。

⼦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如弃草芥。

今⽇割五城,明⽇割⼗城,然后得⼀⼣安寝。

起视四境,⽽秦兵⼜⾄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于*,理固宜然。

古⼈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薪不尽,⽕不灭。

”此⾔得之。

齐⼈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国⽽后亡,斯⽤兵之效也。

⾄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败⽽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武⽽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孤危,战败⽽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勿附于秦,刺客不⾏,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以事秦之⼼,礼天下之奇才,并⼒西向,则吾恐秦⼈⾷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为秦⼈积威之所劫,⽇削⽉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犹有可以不赂⽽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在六国下矣。

【译⽂】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地来贿赂秦国。

拿⼟地贿赂秦国亏损了⾃⼰的⼒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泪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翻译

泪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翻译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翻译【翻译】“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翻译: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出自苏洵所作的《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原文】《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高中语文必修,六国论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六国论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六国论知识点原文欣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唿!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从课文看历史教训六国

从课文看历史教训六国
慨叹六国灭亡(赂秦)的可悲结局 得出历史教训
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引古(六国破亡)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弊( 在总

分 )

赂 (总分) 秦
力 亏 (第二段)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赂 者
(总分)

赂 者(第三段)

(并 列)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事奉,动词
•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事情,名词
•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起初,副词
• 始速祸焉
才,副词
• 终继五国迁灭 终于,副词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因此,连词
•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形容词
较秦之所得 得到,获得,动词
此言得之 适宜,得当,形容词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数量上

对 大欲
大患

得难
献易
力 亏
有限
无厌
程度上
比 奉繁
侵急
, 破 灭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三)词类活用
1.小则得邑,大则得城
2.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作动词,坚守正义
3. 李牧连却之
使动用法,使……退却
4. 不能独完
作动词,完整地保存下来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比较阅读
(有人将《六国论》比作《过秦论》的姊妹篇)
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都表现作者的忧国情怀:

六国灭亡教训的古文

六国灭亡教训的古文

六国灭亡教训的古文一、关于六国灭亡的古文那六国论可就不得不提啦。

这篇古文是苏洵写的呢。

苏洵可是北宋时期很有名的文学家,他这篇文章写得超级棒。

二、六国论的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嬴,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贤士,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之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六国论的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六国论

六国论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六国论
百科名片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人观点。
目录
苏洵《六国论》原文
注释
译文
特殊用法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阅读专项(课内)

《六国论》阅读专项(课内)

《六国论》课内阅读基础巩固本套试卷共六道大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路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全都,一概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更加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确定,断定D.此言得.之得:得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与.战败而亡者秦伯说,与.郑人盟.C.则.秦之所大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用列举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C.选文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

D.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进行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六国的灭亡,北宋的教训

六国的灭亡,北宋的教训

六国的灭亡,北宋的教训摘要】本文解读了《六国论》的思想内容,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让读者明了作者苏洵写《六国论》的目的是借古讽今,为北宋敲响警钟。

【关键词】六国灭亡原因北宋教训《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虽然和其他七位古文家相提并论,但他从来不以文学家自居。

他不喜欢舞文弄墨、寻章摘句,认为那纯粹是在词章上耗费精力。

他不愿意人家把他与辞赋家司马相如摆在一个台面上,而每每自比是汉代的政治家贾谊。

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动态;喜欢研究形势,擅长撰写政论性文章。

公元1058年,在名重一时的欧阳修的推荐下,苏洵把自己写的20多篇论著献给宋仁宗,论述他对北宋当时内政和外交问题的见解、主张。

《六国论》就是其中一篇。

《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北宋第一个黄帝赵匡胤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政权的,所以他怕别人也通过军事政变这种方式夺取政权,于是,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军权的措施,以防止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

而限制军权的结果是:军队的战斗作用大大减弱了,抵御外侮的国防力量减弱了。

当东北面的辽和西北面的西夏形成掎角之势入侵北宋时,北宋采取步步妥协退让,往往屈辱求和的政策,以求得苟安。

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就是有力的明证:每年给辽进贡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北宋这么委曲求全,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人民怨声载道,还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助长了辽和西夏的嚣张气焰,也刺激了辽和西夏的胃口,增强了辽和西夏的力量。

这样内忧外患,形势令人堪忧。

苏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写了《六国论》,借古讽今,希望北宋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那么,六国是怎么灭亡的呢?苏洵在《六国论》里分析得明明白白。

战国时代是战乱的时代,是群雄争霸的时代。

战国七雄包括:秦、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是指除秦之外的其它六个国家。

秦国就像现在称王称霸的美国,看谁不顺眼,看谁不听话,就找个借口攻打谁。

六国被秦国各个击破,逐一吞并。

《六国论》的中心内容是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为北宋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六国论》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论》学习要点及答案解析

《六国论》学习要点及答案解析

《六国论》学习要点及答案解析一、学习要点1. 作者及背景《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代表作,写于公元1066年。

本文主要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弱肉强食”的历史观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六国灭亡的共性原因,即“弊在赂秦”;第二部分分析六国各自的特点及其灭亡原因;第三部分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赂者以不赂者存”的观点。

3. 主要观点(1)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弊在赂秦,即六国为了解除一时之困,纷纷向秦国贿赂,导致国力衰弱,最终被秦国所灭。

(2)六国各自的特点及其灭亡原因:齐国富而弱,因为齐民富而志骄,忽视国防;楚国地广而贫,因为用兵过多,民力凋敝;燕国地狭而富,因为燕民贫而志勇,竭力抗秦;赵国地狭而强,因为赵民志强,但政治腐败;魏国地广而弱,因为用兵失利,导致国力衰弱;韩国地狭而贫,因为韩国实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

(3)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赂者以赂者丧,赂者以不赂者存。

即国家不应该为了短期利益而向强国贿赂,而是应该加强自身实力,团结抗敌。

二、答案解析1. 《六国论》的作者是谁?他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答:《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写作背景是北宋时期。

当时,北宋朝廷面临辽、西夏等国的侵扰,苏洵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警示朝廷加强国防,抵抗外患。

2. 请简要概括《六国论》的文章结构。

答:《六国论》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六国灭亡的共性原因,即“弊在赂秦”;第二部分分析六国各自的特点及其灭亡原因;第三部分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赂者以不赂者存”的观点。

3. 根据《六国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弊在赂秦,即六国为了解除一时之困,纷纷向秦国贿赂,导致国力衰弱,最终被秦国所灭。

4. 请举例说明《六国论》中六国各自的特点及其灭亡原因。

答:齐国富而弱,因为齐民富而志骄,忽视国防;楚国地广而贫,因为用兵过多,民力凋敝;燕国地狭而富,因为燕民贫而志勇,竭力抗秦;赵国地狭而强,因为赵民志强,但政治腐败;魏国地广而弱,因为用兵失利,导致国力衰弱;韩国地狭而贫,因为韩国实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

古诗六国论翻译赏析

古诗六国论翻译赏析

古诗六国论翻译赏析《六国论》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洵。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言】《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兵:兵器善:好。

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赂,贿赂。

六国论

六国论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创作背景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写作特点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

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

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

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六国论PPT课件

六国论PPT课件
03
图片素材:选 用与六国相关 的历史图片, 增加历史感
05
02
古典风格:体 现古代文化气 息,融入历史 元素
04
字体选择:使 用宋体或楷体, 体现古风古韵
内容呈现
01
引言:介绍《六国论》的背 02
内容概要:概括《六国论》的
景、作者苏洵及其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包括六国的兴衰、
六国灭亡的原因、历史教训等
秦国统一六国的原 因:政治清明,军 事力量强大,外交 政策正确
六国灭亡的启示: 国家要强大,必须 改革政治,发展经 济,加强军事,正 确处理外交关系
秦国统一六国的启 示:国家要强大, 必须改革政治,发 展经济,加强军事, 正确处理外交关系
现实意义
强调团结的重 要性,反对分

强调国家利益 至上,反对个
01
提问:《六国论》的主 要观点是什么?
03
提问:《六国论》的作者 苏洵是什么时期的人物?
05
提问:《六国论》对后世 产生了什么影响?
02
提问:《六国论》中提到 的六国是哪六国?
04
提问:《六国论》的主 要思想是什么?
感 谢 您 的 观汇
报 人 :
看稻 小 壳
人利益至上
揭示六国灭亡 的原因,警示
后人
倡导改革,反 对守旧
强调国家实力, 反对空谈误国
析《 六 国 论 》 赏
文章结构
开篇:提出六国 灭亡的原因
正文:分析六国 灭亡的原因
结尾:总结六国 灭亡的教训
结构严谨,逻辑 清晰,观点鲜明
语言特点
01 简洁明了,逻辑性强 02 运用大量排比句式,增强气势 03 运用典故,增加说服力 04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希望有所帮助!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六国论 苏轼作品

六国论 苏轼作品

六国论苏轼作品《六国论》是苏轼政论文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苏轼《六国论》原文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

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豪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猛鸷,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

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

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

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

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

思厥先祖父翻译

思厥先祖父翻译

思厥先祖父翻译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他,他们。

祖父:祖辈、父辈。

(一)《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人观点。

(二)全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六国论全文翻译: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下面为大家分享《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的灭亡,北宋的教训
摘要】本文解读了《六国论》的思想内容,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让读者明
了作者苏洵写《六国论》的目的是借古讽今,为北宋敲响警钟。

【关键词】六国灭亡原因北宋教训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虽然和其他七位古文
家相提并论,但他从来不以文学家自居。

他不喜欢舞文弄墨、寻章摘句,认为那
纯粹是在词章上耗费精力。

他不愿意人家把他与辞赋家司马相如摆在一个台面上,而每每自比是汉代的政治家贾谊。

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动态;喜欢研究形势,擅长撰写政论性文章。

公元1058年,在名重一时的欧阳修的推荐下,苏洵
把自己写的20多篇论著献给宋仁宗,论述他对北宋当时内政和外交问题的见解、主张。

《六国论》就是其中一篇。

《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北宋第一个黄帝赵匡胤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政权的,所以他怕别人也通过军事政变这种方式夺取政权,于是,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军权
的措施,以防止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

而限制军权的结果是:军队的战
斗作用大大减弱了,抵御外侮的国防力量减弱了。

当东北面的辽和西北面的西夏
形成掎角之势入侵北宋时,北宋采取步步妥协退让,往往屈辱求和的政策,以求
得苟安。

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就是有力的明证:每年给辽进贡白银10万两,
丝绢20万匹。

北宋这么委曲求全,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人民怨声载道,还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助长了辽和西夏的嚣张气焰,也刺激了辽和西夏
的胃口,增强了辽和西夏的力量。

这样内忧外患,形势令人堪忧。

苏洵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于是写了《六国论》,借古讽今,希望北宋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那么,六国是怎么灭亡的呢?苏洵在《六国论》里分析得明明白白。

战国时代是战乱的时代,是群雄争霸的时代。

战国七雄包括:秦、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是指除秦之外的其它六个国家。

秦国就像现在称王称霸
的美国,看谁不顺眼,看谁不听话,就找个借口攻打谁。

六国被秦国各个击破,
逐一吞并。

《六国论》的中心内容是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为北宋提供一面历史
的镜子。

文章开宗明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直截了当揭示
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用割让土地的办法贿赂秦国,
求得一时安宁。

苏洵分析“贿赂”的结果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增大了秦国的胃口,助长了秦国扩张侵略的野心,促使自己走向灭亡。

那么,六
国之中也有坚守国土,不贿赂秦国的,怎么能一概而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呢?苏洵补充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归根结底还是“弊在赂秦”。

据苏洵分析,秦国受贿所得土地是打仗所得土地的百倍,而诸侯行贿所失土
地是打仗丢失土地的百倍,所以六国破灭的原因,不在“战”而在“赂”。

是从另一
个角度补充和论证了“弊在赂秦”的观点。

接着,作者分别从“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两个角度具体论述六国破
灭的原因。

一、赂秦者灭亡原因
苏洵分析研究:前辈艰难创业,子孙轻易败业,“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
割五城,明日割十成,然后得一夕安寝”,割地的目的是苟且偷安,但只能“安”得
一时,不能“安”得一世,割地求安只能无限膨胀具有虎狼之心的秦国的胃口,“奉
之弥繁,侵之愈急”。

割地使秦国的国力越来越增强,六国的实力越来越削弱,弱肉强食,这是自然规律,“赂秦者”岂有不被吞并的道理?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的方针政策,远的暂时结交,近的直接攻取。

韩、魏、楚三国是秦的
近邻,首当其冲受到威胁,三个国家还都“赂秦”,结果最早被秦所灭。

这是“赂秦者”灭亡的原因。

二、不赂者灭亡的原因
齐国离秦较远,属于“不赂者”国家,但也不愿得罪秦国,秦国侵略别国时,
坐山观虎斗,不予增援,等到五国被秦所灭,自己孤立无援,灭亡也就在所难免。

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敢于和秦国对峙,可惜策略欠妥:燕太子
丹派遣荆轲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结果导致灭亡。

而赵国本来
实力挺强,有大将李牧对秦构成威胁,却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主力李牧,加速了灭亡。

这是内因,再加上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掌难鸣,导致
灭亡。

这是燕赵灭亡的外因。

齐、燕、赵三国是不赂者,但“不赂者以赂者丧”,
照应了开头,回应了观点。

苏洵做了一个假想:六国如果发愤图强,团结一心,联合抗秦,则“吾恐秦人
食之不得下咽也”,吞并了六国也消化不了。

宋代和六国的情况极为相似,如出一辙,因而苏洵借总结六国灭亡的原因,
为宋代当国者敲响了警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能一味对辽和西夏
进行妥协退让,否则就会重步六国灭亡之后尘。

文笔犀利,分析透彻,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值得当国者借鉴。

【参考文献】
1、《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2、百度百科
3、赵齐平的《介绍苏洵的<六国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