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贯入试验记录表
1-27-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1.000
3.0
1.000
7.0
0.984
7.9
0.984
6.9
0.949
5.7
0.981
5.9
0.981
6.9
1.000
2.0
0.987
2.0
0.984
2.0
0.960
1.9
0.979
2.9
0.957
3.8
1.000
4.0
1.000
7.0
0.981
3.9
0.955
4.8
0.928
4.6
1.000
4.0
标 贯 击数 N (击/30cm)
7 3 5 4 3 7 9 3 5 4 4 6 5 8 9 4 6 2 4 4 3 4 4 3 3 5 4 3 3 2 6 5 2 4 9 3 3 3 6 6 5 4 5 8 5 4 4 4 4 5 5 5 6 4 6 4
探杆 长度 (m)
4.5 6.0 2.7 3.7 4.7 5.8 5.7 3.7 2.7 3.7 4.7 5.7 5.2 5.2 6.7 4.5 6.9 2.5 3.9 3.7 2.7 3.7 4.7 5.7 6.0 6.7 6.1 6.7 6.0 5.0 4.7 5.8 6.0 5.5 5.2 4.9 5.9 5.9 7.1 5.7 4.0 5.0 5.9 2.7 3.7 5.2 2.7 2.7 3.9 4.9 6.2 3.9 3.7 2.8 3.7 2.7
勘 探 点 编 号
B003 B005 B018 B022 B025 B035 B036 B038 B043 B044 B048 B049 B055 B056 B061 B069 B090
6127C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 - 模板
检测报告NO: XXXXXXXX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方法:标准贯入试验报告日期: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MMJC-6127C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附录)一、工程及地质概况根据《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1、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厚度约0.4~4.8m。
2、中砂:灰黄色,饱和,稍密,厚度约0.85~5.6m。
3、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灰白色,可塑~硬塑状,厚度约0.9~23.8m。
4、全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硬塑状,岩芯呈砂土状,风化裂隙极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
厚度约0.5~28.35m。
5、强风化花岗岩(砂土状):灰黄、灰白色,岩芯呈砂土状,致密,散体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厚度约2.4~14.4m。
6、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灰黄、灰白色,坚硬状,岩芯呈碎屑、碎块状,块状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7、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块状结构,岩芯成柱、短柱状,裂隙尚发育,岩石坚硬程度为较坚硬,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2.0MPa。
土石工程分级为Ⅴ~Ⅵ级,未揭穿。
二、检测目的和内容对XXX工程地基强夯处理进行标贯试验,确认其地基土强夯之后的承载力增长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该场地完成标贯试验6个点。
三、检测原理及仪器标准贯入试验(SPT)是一种特殊的动力触探试验,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它适用于砂土、粉土、一般黏性土等。
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N值定义为:用质量为(63.5±0.5)kg的穿心锤,以(76±2)cm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位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值。
现场试验设备为XY-1钻机,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落锤重63.5±0.5kg,落距76±2cm ,钻杆直径42mm ,采用对开管贯入器,贯入器长度大于500mm ,外径51mm ,内径35mm ,设备编号HSJC-134D-2。
标准灌入实验
厚 用钢直尺测量长度 当贯入
结构图 单位
器靴缺口或卷刃 单独缺口长度 超过 或累计长度超过 时应更换
贯入器靴 入器头 水孔
贯入器身 贯 钢球 排 钻杆接头
应定期调整控制落距的器具 以保证落距的准确度
定期检查钻杆的弯曲度 以使用总长度为标准 剔除弯曲
杆及不符合同轴度的钻杆接头
操作步骤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备试验之用
按本规程
至
的规定 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
验 直到所需深度
计算和制图
用式
换算相应于贯入
的锤击数
式中
所选取贯入的锤击数
对应锤击数为 的贯入深度
注 根据用途及相应规范确定是否需要对 值修正
绘制击数 和贯入深度标高 关系曲线 如图
图
关系曲线
记录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
表
标准贯入试验记孔编号
标准贯入试验
目的和适用范围
标准贯入试验是用
的穿心锤 以
的自由落距 将一定规格尺寸的标准贯入器在孔底预打入土中
测记再打入
的锤击数 称为标准贯入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的目的是用测得的标准贯入锤击数 判
断砂土的密实程度或粘性土的稠度 以确定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评定砂土的振动液化势和估计单桩的承载力 并可确定土层剖面
记录者
孔口标高
校核者
地下水位
日期
序号
浮土厚度 试验深度 贯入深度
击数
描述
处 清除残土 清
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
验时 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
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壁
贯入前应拧紧钻杆接头 将贯入器放入孔内 避免冲击孔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钻孔编号:
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页
共
页
试表ZNJC/QN36-05-56
落锤重:
kg
落距:
mm
落锤方式: 自动,非自动 N 值 击 数 (击 /30cm)
钻 杆 长 度 (m)
贯入深度 贯 入 读 数 贯 浮土 预打击数 入 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 厚度 N' 起 止 编 (m) (m) (m) (击/15cm) 号 0-10cm 10-20cm 20-30cm
备
注
试验:
校对:
试验日期:
杭州中能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标准贯入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钻孔编号:
第
页
共
页
试表ZNJC/QN36-05-57
落锤重:
kg
落距:
mm
落锤方式: 自动,非自动 N 值 击 数 (击 /30cm)
钻 杆 长 度 (m)
贯入深度 贯 入 读 数 贯 浮土 预打击数 入 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 厚度 N' 起 止 编 (m) (m) (m) (击/15cm) 号 0-10cm 10-20cm 20-30cm
备
注
试验:
校对:
试验日期:
标准贯入试验确定砂土承载力标准值查询表
311.8 228.2 26.3 317.8 232.5 27.3 323.8 237.5 28.3 329.8 242.2 29.3 335.8 246.5 30.3 342.4 251.5 31.3 350.4 256.2 32.3 358.4 260.5 33.3 366.4 265.2 34.3 374.4 269.5 35.3 382.4 274.2 36.3 390.4 278.5 37.3 398.4 283.2 38.3 406.4 287.5 39.3 414.4 292.2 40.3 422.4 296.5
312.4 228.6 26.4 318.4 233.0 27.4 324.4 238.0 28.4 330.4 242.6 29.4 336.4 247.0 30.4 343.2 252.0 31.4 351.2 256.6 32.4 359.2 261.0 33.4 367.2 265.6 34.4 375.2 270.0 35.4 383.2 274.6 36.4 391.2 279.0 37.4 399.2 283.6 38.4 407.2 288.0 39.4 415.2 292.6 40.4 423.2 297.0
10.6 188.4 144.8 11.6 202.4 152.8 12.6 216.4 160.8 13.6 230.4 168.8 14.6 244.4 176.8 15.6 253.6 183.0 16.6 259.6 187.4 17.6 265.6 192.0 18.6 271.6 197.0 19.6 277.6 201.4 20.6 283.6 206.0 21.6 289.6 211.0 22.6 295.6 215.4 23.6 301.6 220.0 24.6 307.6 225.0 25.6
标准贯入试验SPT
ρc
d s = 15 ~ 20m
N > N cr N < N cr
不液化 液化
N0对设计裂度为7、8、9度时,分别为6、10、16 (近震)
6)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 7)估算土的强度指标(c、φ值) 8)估算地基土的变形指标(变形模量、 压缩模量) 9)估算地基基床系数 10)估算地层的平均剪切波速
正在进 行标准 贯入试 验
标准贯入器与钻杆的连接
标准贯入器内的土样
• 思考: • 标准贯入试验的适用范围及其成果应 用? • 标贯击数为何要作杆长修正?
N =α ⋅N
探杆长度/m α
0 63.5
3 1.0
6 0.92
9 0.86
12 0.81
15 0.77
18 0.73
21 0.70
2)地下水的修正 Terzaghi和Peck(1953)提出对于d10= 0.1~0.05mm的饱和粉细砂,当实测标贯击数>15 时,应按下式修正: 1 0 N = 15 + ( N 63.5 − 15) 2
5)提取贯入器,对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描 述;或送实验室试验; 6)每隔1~1.5m深度,或根据需要,重复 上述步骤进行试验; 7)锤击数达50击仍未贯入30cm,应停止 贯入,并记录该贯入度ΔS,按下式换算成 相当于30cm的锤击数:
N
0 63.5
50 = 30 × ∆S
3、资料整理
1)杆长修正(不同规范有不同要求)
N 10 10<N 15 松散 稍密 15<N 30 N >30 中密 密实
5)判断饱和砂及粉土的液化 地层地震液化临界标贯击数:(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
N cr = N 0 [0.9 + 0.1(d s − d w )] N cr = N 0 (2.4 − 0.1d s ) 3 3
标准贯入试验(图文)
精选
15
§8.3标准贯入试验要点
8.3.2试验方法 一.试验方法
1.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15m处,以 避免下层土扰动,然后清除孔底虚土。为防止孔中流 砂或塌孔,常采用泥浆护壁或下套管。
钻进方式宜采用回转钻进。
2.贯入前,检查探杆与贯入器接头,不得松脱, 然后将标准贯入器放入孔内。为避免冲击孔底,注意 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以保证 穿心锤中心施力,贯入器垂直打入。
精选
20
§8.3标准贯入试验要点
8.3.2试验方法 三.标贯特点
标贯和圆锥动力触探测试方法的不同点,主要是 不能连续贯入,每贯入0.45m必须提钻一次,然后换 上钻头进行回转钻进至下一试验深度,重新开始试验。
另外,标贯试验不宜在含有碎石的土层中进行, 只宜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中,以免损坏标贯器的 管靴刃口。
8.2.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精选
6
§8.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8.2.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精选
7
§8.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8.2.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精选
8
§8.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8.2.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精选
9
§8.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8.2.2标准贯入试验设备
穿心锤
精选
10
§8.3标准贯入试验要点
8.3.1《勘规》要求
8.1.1标准贯入试验概念
将动力触探中的探头换成标准贯入器,然后按照 标准锤重、标准落距(相当于施加了标准动能),按照 标准施工流程(每击入土30cm),则动力触探试验就成 为标准贯入试验(SPT)(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模板(含参考数据)
地基土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委托单位:检测日期:报告编号:(检测机构名称)二○二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工程名称)地基土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检测人员:上岗证号:检测人员:上岗证号:报告编写:上岗证号:审核:上岗证号:批准:声明:1.本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报告无检测、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3.报告未加盖本公司“检验检测专用章”无效。
4.未经本公司批准,不得部分复制(完整复制除外)本报告;5.对本报告如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后15天内向本公司书面提出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检测机构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目录封面-----------------------------------------------------第1页签名页-----------------------------------------------------第2页目录-----------------------------------------------------第3页1.工程概况----------------------------------------------第4页2.工程地质概况-----------------------------------------第5页3.检测方法、设备及标准-----------------------------------第5页4.受检点设计及施工概况-----------------------------------第7页5.检测结果--------------------------------------------第8页6.结论-------------------------------------------------第9页7.附图表-------------------------------------------------第9页7.1受检点位平面示意图---------------------------------------------共1页7.2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表---------------------------------------------共5页7.3标准贯入试验曲线----------------------------------------------共10页7.4芯样照片-----------------------------------------------------共5页1工程概况受(委托单位)的委托,(检测机构名称)于2023年11月11日对(工程名称)的发电机/水箱基础天然地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目的是鉴别地基土的岩土性状及推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标准贯入试验【范本模板】
(四)标准贯入试验(SPT)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动力触探类型之一,所不同者,其触探头不是圆锥形探头,而是标准规格的圆筒形探头(由两个半圆管合成的取土器),称之为贯入器。
因此,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层中,根据打入土层中的贯入阻力,评定土层的变化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贯入阻力用贯入器贯入土层中的30cm的锤击数N63。
5表示,也称标贯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开始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于1953年开始应用。
标准贯入试验结合钻孔进行,国内统一使用直径42cm的钻杆,国外也有使用直径50cm或60cm的钻杆。
标准贯入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土层的适应性广,而且通过贯入器可以采取扰动土样,对它进行直接鉴别描述和有关的室内土工试验。
如对砂土做颗粒分析试验。
本试验特别对不易钻探取样的砂土和砂质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评定具有独特的意义。
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要符合表8-24的要求.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表8-242。
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1)钻进方法:为保证贯入试验用的钻孔的质量,用采用回转钻进,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外,应停止钻进。
为保持孔壁稳定,必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
如使用水冲钻进,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不能用向下水冲钻头,以使孔底土尽可能少扰动。
扰动直径在63.5~150cm之间,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2)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或遇承压含水砂层,孔内水位或泥浆面始终应高与地下水位足够的高度,以减少土的扰动。
否则会产生孔底涌土,降低N值;3)当下套管时,要防止套管下过头,套管内的土未清除。
贯入器贯入套管内的土,使N值急增,不反映实际情况;4)下钻具时要缓慢下放,避免松动孔底土。
(2)标准贯入试验所用的钻杆应定期检查,钻杆相对弯曲<1/1000,接头应牢固,否则锤击后钻杆会晃动。
1-29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标贯 修正 击数
N' (击/30cm)
3.0 3.9 9.5 2.9 2.0 3.9 2.9 6.0 3.0 3.0 4.0 4.9 3.0 4.9 4.0 4.9 6.7 3.0 4.8 7.2 12.0 10.8 8.4 10.2 7.1 8.0 5.0 3.0 3.9 3.9 11.0 6.0 4.9 6.0 6.0 4.9 6.0 4.9 8.0 6.0 4.0 3.9 4.8 7.4 5.0 3.9 4.8 6.5 5.0 5.9 3.0 4.0 3.9 4.8 3.0 4.9 5.7 5.0 3.9 4.8 6.5 3.0 4.9 5.7 6.6
校对:
探杆 长度 (m)
2.70 3.60 4.70 3.70 2.60 3.70 3.70 2.70 2.70 2.70 2.70 3.60 2.70 3.60 2.70 3.60 4.70 2.70 4.60 6.70 2.70 3.70 5.70 5.70 7.70 7.70 2.70 2.70 3.70 3.60 1.70 2.70 3.70 2.70 2.70 3.70 2.70 3.70 2.70 2.70 2.70 3.60 4.70 5.60 2.70 3.60 4.70 5.60 2.70 3.70 2.70 2.70 3.60 4.70 2.70 3.60 4.70 2.70 3.60 4.70 5.60 2.70 3.50 4.70 5.30
标 贯 击数 N (击/30cm)
3 4 10 3 2 4 3 6 3 3 4 5 3 5 4 5 7 3 5 8 12 11 9 11 8 9 5 3 4 4 11 6 5 6 6 5 6 5 8 6 4 4 5 8 5 4 5 7 5 6 3 4 4 5 3 5 6 5 4 5 7 3 5 6 7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一、原理:试验是采纳质量为63.5kg 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必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先打入土中15cm,而后开始记录锤击数量,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cm,用此30cm 的锤击数作为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
二、试验方法:1、用钻机先钻到需要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土层,清孔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
2、将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持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其锤击数,此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 N。
若遇比较密实的砂层,贯入不足30cm 的锤击数已超过50 击时,应停止试验,并记录实质贯入深度△ S 和累计锤击数 n,按下式换算成贯入 30cm 的锤击数 N:N=30n/ △ Sn----所选用的随意贯入量的锤击数(击)△ S------对应锤击数n 的贯入量( cm)3、提出贯入器,将贯入器中土样拿出,进行鉴识描绘、记录,而后换以钻探工具持续钻进,到下一需要进行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一般可每隔 1.0-2.0m 进行了一次试验。
4、在不可以保持孔壁稳固的钻孔中进行试验时,应下套管以保护孔壁,但试验深度一定在套管口75cm 以下,或采用泥浆护壁。
5、因为钻杆的弹性压缩会惹起能量消耗,钻杆过长时传入贯入器的动能降低,因此减少每击的贯入深度,亦即提升了锤击数,因此需要依据杆长对锤击数进行修正: N=aNoNo------实质记录的锤击数a------修正系数,按 3-13采纳N-----修正后的锤击数3-13钻杆长 36912151821度( mm )a 1.000.920.860.810.770.730.706、关于同一层土应进行多次试验,而后取锤击数的平均值。
三、数据整理1、整理时应有以下资料:钻孔孔径、钻进方式、护孔方式、落锤方式、地下水位等。
2、绘制标贯击数N 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或在地质剖面图上标出试验深度处的N 值。
3、联合钻探及其余原位试验,依照N 值在深度上的变化,对各土层的N 值进行统计,统计时要剔除个别异样值。
标贯、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原始记录 (2)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编号
触孔地点
试验日期
触孔编号
记录编号
设计深度
报告日期
试验深度(m)
土层名称
比贯入阻力ps(MPa)
锥尖阻力
qc或ps(Mpa)
侧壁摩擦阻力fs(kPa)
摩阻比
Rf(%)
承载力σ0(kPa)
成果图:
检测评定依据:
试验结论:
试验:校核:
说明:
结论:
试验:计算:校核:
标准贯入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施工部位
委托日期
仪器编号
及
环境条件
名称
型号
编号示Biblioteka 范围分辨力温度相对湿度
动探类型
采用标准
序号
探杆
总长
(m)
入土深度
(m)
贯入度
(cm)
锤击数
(击)
换算击数
(击/cm)
承载力(Kpa)
平均值(Kpa)
备 注
试验:计算:校核: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
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
仪器名称
锥头横截面积(cm2)
锤重(kg)
用途
路基填筑高度(m)
设计承载力(kPa)
试验依据的操作规程、标准
桩号
测点顶面标高(m)
贯入深度
(cm)
锤数(次)
总贯入深度(cm)
限位器以下杆数(根)
每击贯入量(cm)
清淤
深度(cm)
承载力
(kPa)
标准
实际
测点平面布置图:
地基承载力检验检测记录表(标准贯入法)
测点号
桩号
距中心线m
左(+)
右(-)
试验
深度(m)
贯入度
Δ(cm)
对应于Δi的击数Ni
实测
击数N
修正
击数N´
探杆
长度(m)
杆长修正系数α
实测承载力(kPa)
Δ1
Δ2
Δ3
N1
N2
N3
(击/30cm)
备注:附加声明区可用于:a)对检验检测的依据、方法、条件等偏离情况的声明;b)其他见证方签认;c)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地基承载力检验检测记录表(标准贯入法)
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钻孔标高
地基类型
设计要求(kPa)
标准贯入试验
测点号
桩号
距中心线(m)
左(+)
右(-)
试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深度(m)
贯入度
Δ(cm)
对应于Δi的击数Ni
实测
击数N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修正
击数N´
探杆
长度(m)
杆长修正系数α
实测承载力(kPa)
Δ1
Δ2
Δ3
N1
N2
N3
(击/30cm)
测
点
布
置
示
意
图
备注:附加声明区可用于:a)对检验检测的依据、方法、条件等偏离情况的声明;b)其他见证方签认;c)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位置:孔口标高:米地下水位:米
序
号
试验段
(m)
触杆总长(m)
地面余长(m)
实测锤击数
N′
任意贯入N=α.N′
地层
岩性
备注
自
至
(击/0.30m)
记录:复核:
标准贯入试验记录表
说明:
1、将贯入器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厘米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厘米,记录锤击数。若砂层比较密实,贯入击数较大时(超过50击)。可记录小于30厘米的锤击数,并在表中备注处说明。
2、应用范围:粘性土、砂土,一般每隔0.5~1.0米进行一次试验。
3、贯入器中土样进行鉴别描述填入表中,并取代表性土样进行试验(含水量、液、塑限及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