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绿茶加工技术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选择合适的采摘时机,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注意选择新芽或正常大小的嫩叶。
2. 杀青:将采摘下来的茶叶立即通过高温加热,一般采用蒸、炒、烘等方式进行杀青,目的是停止茶叶内酶的活动,保持其绿色。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经过揉捻,可以使茶叶内部的汁液更好地与氧气接触,有利于茶叶的发酵、氧化过程。
揉捻还能改变茶叶的形态和香气。
4.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可分为浅发酵、中发酵和深发酵三个阶段,发酵的时间和温度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口感需求进行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茶叶的色、香、味逐渐产生变化。
5. 干燥:发酵完成后,茶叶需要经过干燥来除去多余的水分,一般采用烘干的方式进行。
干燥可以防止茶叶的霉变和保持其质量。
以上是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不同的地区和茶叶品种可能会有些许的差异。
茶叶加工技术:名优绿茶品质特征

岳西翠兰
八、片型
外形呈片状,平直完整。如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
九、束型
形似菊花或独特的形状。如黄山绿牡丹、霍山菊花茶、婺源墨菊等。
黄山绿牡丹
婺源墨菊
二、色泽
色泽包括干茶色泽、汤色和叶底色泽。 名优绿茶色泽要求“三绿”,即干茶色泽要绿,汤色要绿,叶底色泽要绿。 不仅要绿,而且光泽度要好。干茶色泽以绿润为好,汤色、叶底色泽以绿 亮为佳。 不同的名优绿茶干茶色泽有区别,我国现有的名优绿茶干茶色泽可分为下 列五种类型:
一、扁型
形状:扁平挺直。如龙井、旗枪、大方、天柱剑毫等。
西湖龙井
天柱剑毫
顶谷大方
二、针型
形状:扁平挺直。条索紧细圆直,呈松针形。如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恩施玉露等。
雨花茶
安化松针
信阳毛尖
三、条型
外形呈条索状,条索松紧一致。如毛峰、婺源茗眉、松萝茶等。
遵义毛峰
黄石溪毛峰
松萝茶
四、卷曲型
外形纤细卷曲。如碧螺春、都匀毛尖、高桥银峰等。
名优茶的滋味以鲜、醇、厚、回甘为好。 苦涩、清淡、回味差不好。
香中有味、味中有香、回味无穷是佳品。
一、翠绿型
多数名优茶呈这种色泽。如九华佛茶。
九华佛茶
二、嫩绿型
此种色泽的茶叶一般鲜叶嫩度较高。如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
三、银绿型
此种色泽的茶叶一般白毫较多,绿色上面覆盖着银毫,如碧螺春、高桥银峰等。
碧螺春
绿色较深,如太平猴魁。
四、苍绿型太平猴魁 Nhomakorabea 五、墨绿型
深绿带黑有光润,这种茶在制造过程中细胞组织破坏率较高,如涌溪火青、绿宝石。
一、影响香气因素
1、香型与鲜叶嫩度关系密切的,可称为“原料香”。鲜叶嫩度高的茶叶 往往是嫩香型。鲜叶嫩度高且多毫,制成的茶叶往往是毫香型。 2、香型与制造技术关系密切的,可称为“制工香”。例如清香型、板栗 香型往往受制茶过程中火功高低所左右。 3、香型主要由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所决定的,可称为“生态香”。花香 型茶叶多产于生态环境特殊的高山环境中。 4、香型主要由产茶区域所决定的,可称为“地方香”。例如,南安石亭 绿具有杏仁香。 5、香型主要由茶树品种所决定的,可称为“品种香”。例如,黄旦制成 的青茶具有蜜桃香,安徽7号制成的绿茶往往有清花香。
绿茶加工工艺技术

绿茶加工工艺技术绿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绿茶加工工艺技术是指将新鲜的茶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和口感的绿茶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绿茶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绿茶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采摘、杀青、揉捻、烘干和精选五个步骤。
首先是采摘,一般在清晨或者夕阳西下时进行,采用两叶一芽的标准。
采摘的茶叶要嫩绿鲜嫩,不含有病虫害。
接下来是杀青,杀青是指将茶叶中的酶活性破坏,防止茶叶的氧化发酵。
常见的杀青方法有蒸青、烘青和炒青。
其中,蒸青是将摘下的茶叶放入高温热蒸锅中蒸制,烘青是用电加热或火烘干茶叶,炒青则是将茶叶放入锅中用火炒制。
杀青的时间和温度要掌握好,一般在80℃-100℃之间蒸制3-5分钟或烘制5-10分钟。
第三步是揉捻,揉捻是将杀青后的茶叶通过揉搓使茶的形状变得紧密,有助于茶叶中的酶活性迅速破坏,并起到调整茶叶水分、溶解物和芽叶的比例的作用。
揉捻的目的是使茶叶特征形态、滋味、香气得到一定的发展。
揉捻可以采用机械揉捻或手工揉捻,揉捻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然后是烘干,烘干是将揉捻后的茶叶通过烘干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防止茶叶变质发霉。
烘干可以使用多种烘干设备,如烘箱、烘篮等,烘干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
烘干的温度要掌握好,一般在120℃-140℃之间。
最后是精选,精选是指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挑拣和分类,去除茶叶中的杂质和次级茶叶,使茶叶的质量更加纯净。
精选的要点是根据茶叶的外观、色泽和质量等不同指标进行评判和分级,将茶叶分成不同的等级和规格。
总结起来,绿茶加工工艺技术是将新鲜的茶叶经过采摘、杀青、揉捻、烘干和精选等步骤加工成绿茶的过程。
这些工艺步骤相互依存、相互独立,每一步都需要掌握好时间、温度和操作技巧,以确保绿茶的品质和口感。
绿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将有助于提高绿茶的品质,推动绿茶产业的发展。
绿茶的加工工艺步骤

绿茶的加工工艺步骤
1. 摊放(摊青):
- 新鲜采收的茶叶鲜叶需要先进行摊放处理,即将鲜叶薄摊在竹簟、簸箕或者专门的摊青设备上,放置在清洁、阴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 目的是通过自然失水,减少鲜叶中的水分含量,使叶片变软,降低细胞液浓度,有利于后续杀青过程中酶活性的抑制,同时也初步形成一定的香气。
2. 杀青:
-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环节,通过高温操作迅速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防止叶绿素氧化和其他化学成分的转化,保持绿茶特有的绿色和鲜爽口感。
- 杀青方法有炒青、蒸青和烘青等多种方式,例如炒青就是使用锅炒的方式快速翻炒鲜叶,使其达到适度杀青的效果。
3. 揉捻:
- 杀青后的茶叶会经过揉捻过程,通过机械或手工的方法,使茶叶成形,同时促进茶汁溢出,增加茶汤浓度,并有助于固定形状。
4. 干燥:
- 干燥是绿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初干和足干两个阶段,目的是进一步降低茶叶水分,防止霉变,稳定品质,同时促使茶香更加浓郁。
-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晒干等,不同的绿茶品种会选择适宜的干燥方式来达到最佳品质。
对于名优绿茶,加工工艺更为精细,可能会包含诸如整形、提香、复火等多个细致步骤,确保成品茶色、香、味、形俱佳。
比如龙井茶的“辉锅”、碧螺春的“搓团显毫”等特色工艺,都体现了绿茶加工技术的精湛之处。
绿茶制作工艺

绿茶制作工艺绿茶是我们祖先最早发现和使用的茶,也是我国产量最多、饮用最广的茶类,被誉为“国饮”。
在各类茶中,绿茶的名品最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蜂等。
绿茶具有内敛的特性,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馥郁清幽,能给人一片青翠和静谧的享受,十分适合浅细品。
与此同时,绿茶也拥有其他茶类所不及的显著医疗保健效果。
绿茶的制作工艺根据加工工艺,绿茶可分为炒绿茶、烘绿茶、蒸绿茶和晒绿茶。
他们的加工技术是:炒青绿茶:杀青一揉一炒这是一种经锅炒杀青,干燥的绿茶,具有“外形秀,香高味浓”的特点,主要有三个品种,分别是长炒青(眉茶)、四炒青(珠茶)、细嫩炒青(龙井、碧螺春等)。
烘青绿茶:杀青一揉挖一烘干这是用炭火或烘干机烘干的绿茶。
其品质特点是茶叶的芽和叶比较完整,外观松散。
主要品种有普通青烘(中级青烘、浙青烘等。
)和嫩青烘焙(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桥银峰等。
).蒸青绿茶:蒸汽杀青一粗揉一中揉一精揉一烘干这是采用热蒸汽杀青而制成的绿茶,有叶绿、汤绿、叶底绿的“三绿”品质。
主要品种有煎茶、玉露、碾茶等。
晒青绿茶:杀青一揉捡(原料粗老者不用揉捻)一晒干是利用太阳直接晒干的绿茶,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晒干茶叶的方式,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一股“太阳”的味道。
主要在我国的云南、陕西、四川等地生产。
主要品种为滇青、川青、陕青。
虽然各种绿茶的具体加工工艺不同,但基本工艺是一样的,就是杀青、揉捻、挖青、烘干。
杀青杀青是绿茶制作的第一步工序,也是绿茶形成“清汤绿叶”,“香高味醇”品质的关键工序,将直接决定绿茶品质的优劣。
杀青有四个目的,一是防止茶多酚氧化,保持茶叶绿色;二是挥发鲜叶中带有青草味的低沸点成分,如绿叶醇、绿叶醛等,发展茶叶的香气;第三,减少茶叶中具有苦味的花色苷和糖苷,提高绿茶的鲜醇口感;第四,降低鲜叶水分,使之柔软坚韧,便于揉捏成型。
杀青有三种方式:锅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
揉捻酶去除后,进入揉捻工序。
揉捻是制作各种形状绿茶不可或缺的步骤。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绿茶是一种经典的茶叶品种,具有清香爽口、色泽翠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首先是采摘环节。
绿茶采摘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在茶树新梢长到2-3片叶子的时候进行。
此时的新芽嫩叶富含茶多酚等营养物质,品质较好。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保持茶叶完整,避免对茶叶的损伤。
采摘完成后,接下来是杀青环节。
杀青是指将采摘好的茶叶经过高温处理,使茶叶中的酶活性迅速降低,停止氧化反应。
常用的杀青方法包括烘青和蒸青。
烘青是将茶叶置于高温的烘青机中,通过热风瞬间杀死茶叶中的酶。
蒸青是将茶叶放入特制的蒸青机中,借助高温蒸气杀死茶叶中的酶。
两种方法都能达到杀青的目的,但烘青的绿茶香气更浓郁,蒸青的绿茶口感更鲜爽。
杀青完成后,进入揉捻环节。
揉捻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机械揉捻,使茶叶的形态发生变化,增加茶叶内部的细触表面,促使茶叶中的汁液释放出来。
揉捻是绿茶加工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揉捻得当可以保持茶叶的形态完整,提高茶叶的品质。
揉捻的方法有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
手工揉捻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揉捻的力度和速度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和要求进行调节。
而机械揉捻则是通过专用的揉捻机来完成,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最后是烘干环节。
烘干是指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保持茶叶的质量和储存期限。
绿茶的烘干一般采用高温烘干的方法,可以使茶叶中的残余水分迅速挥发,达到干燥的效果。
烘干的温度需要掌握好,过高会使茶叶受损,过低则会影响茶叶的质量。
一般来说,绿茶的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摄氏度之间,时间约为25-30分钟。
整个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分为采摘、杀青、揉捻和烘干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掌握好技巧和方法,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绿茶的加工过程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专业的设备,同时还需要考虑茶叶的新鲜度和贮存条件,以确保茶叶的品质不受损害。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加工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加工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 —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1、摊放:鲜叶采摘后到杀青前的管理。 1)目的: 蒸发鲜叶中部分水分,减小细胞张力, 使叶子柔软,利于杀青。 散发青草气,增进香味。 促使部分化学成分的生化变化,提高茶 叶品质。如:多酚类、氨基酸、糖、香 气等。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3、揉捻做形 1)定义: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 紧成条,起初步做形的作用。 2)目的:卷紧条索,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 适当破坏叶组织,以利茶汁冲泡。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3、揉捻做形 3)揉捻原则: 冷揉原则:嫩叶纤维素含量低,蛋白质果 胶丰富,冷揉利色泽; 加压轻—重—轻原则:先轻后重,逐步加 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
扁形茶
浙江盘安云毫
西湖龙井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2)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青锅——辉 锅。 机具:龙井锅、制茶油、畚箕等。
加工技术:鲜叶、摊放同前。 手法:带、抖(甩)、搭(捺、)、揿 (挺)、抓(扣)、吐、荡、钩、磨、压。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Fra bibliotek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西湖龙井加工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2、剑毫类名茶加工技术 1)品质特征:外形扁平挺直,绒毛显露。 2)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做 形——烘干。 机具:龙井锅、制茶油、畚箕、烘笼或 烘干机。 加工技术:杀青技术同龙井茶青锅。
绿茶的工艺技术

绿茶的工艺技术绿茶是中国传统的名优茶之一,以其鲜爽、清淡的口感和丰富的保健功能而备受赞誉。
作为一种特殊的茶叶加工方式,绿茶拥有独特的工艺技术,下面将就绿茶的工艺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绿茶的加工方式以“杀青”为关键步骤。
在采摘后的绿茶叶中,鲜叶中的多酚酶和细胞膜中的多酚酶接触到空气后会引发氧化反应,影响茶叶的品质。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加工人员需将鲜叶通过高温蒸气或明火进行杀青,快速将茶叶中的酶活性降低至最低。
其次,杀青后的茶叶需要经过“揉捻”工艺。
揉捻旨在压破茶叶的细胞壁,使茶叶中的细胞液与空气接触,氧化酶变为茶多酚。
揉捻的方法主要有手揉和机械揉两种。
手揉是指工艺人员将杀青后的茶叶用手掌或手臂轻轻揉捻,以迅速将茶叶中的细胞液挤出来;机械揉则是使用特殊的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
无论采用哪种揉捻方式,都要确保揉搓时间合适,茶叶叶缘和基部的揉榨程度均匀。
接下来是茶叶的“干燥”工艺。
干燥是绿茶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目的是将揉捻后的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茶叶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干燥的方法有自然风干和人工烘干两种。
自然风干是将茶叶平铺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借助自然的太阳和风力进行干燥;人工烘干则是使用专用的茶叶烘干机进行干燥。
不同的烘干方法会对茶叶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式非常重要。
最后是茶叶的“整形”工艺。
整形是绿茶加工的最后一步,目的是使茶叶恢复其原有的形态,增加茶叶的观赏价值。
常见的整形方法有挑拣、选优、分级和打结等。
这些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加工师傅进行操作,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外观。
总而言之,绿茶的工艺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精细的步骤对茶叶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保持茶叶的原有香气和品质。
只有掌握了这些工艺技术,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爽、品质卓越的绿茶。
这些工艺技术也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茶研所报告-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摊放场地和用具要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不受阳光直接照射。摊放过程要根据天气情况启 闭门窗。
阴雨天门窗应敞开,以利于水分散发; 干燥晴天,门窗应少开,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摊放环境要求: 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 室温:15~20℃,叶温控制在30℃以内,不可 超过40℃。 摊放时间:一般6~12h为宜,最长不超过24h。 尤其是当室温超过25℃时,更不宜长时间摊放, 尽量做到当天鲜叶当天加工完毕。
92.5
90.8
80
外形
70
色泽
60
匀净度
50
香气
40
汤色
30
滋味
20
叶底
10
总分
0
扁扁形形
毛毛峰峰形形
针针形形
卷卷曲曲形形
图1. 福鼎大白茶不同形状名茶感官审评结果
100 90
95.7
94.6
90
92.9
80 外形
70 色泽
60
匀净度
50
香气
40
汤色
30
滋味
20
叶底
总分 10
0
扁扁形形
毛毛峰峰形形
破坏酶活性,抑制酶促反应,保持“三绿”特 征。
散失水分,有利后续加工; 发展香气,散发青臭气。
(2)杀青技术:杀透杀匀是绿茶杀青的中心问题。目
前,农村茶场(厂)多采用滚筒式杀青机。 其技术要点是: 锅温:260-380度左右。下锅温度可视叶质、产地、采
摘时间、鲜叶含水量而定。 含水量高,叶质肥厚的茶鲜叶,下锅温度要高些; 春茶早期嫩叶下锅温度要高些; 夏秋茶可低些; 雨水叶和露水叶的下锅温度也要高些。 投叶量:一般为杀青筒的二分之一。锅温高,茶鲜叶老,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其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
绿茶的品质和口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1. 采摘:绿茶采摘时间通常在春季,以嫩叶为主。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
损伤叶片,保证叶片完整。
2. 杀青:采摘后的鲜叶需要进行杀青处理,目的是停止酶的活动,防
止叶子变黄。
杀青有两种方法:高温杀青和低温杀青。
高温杀青通常
使用蒸汽或锅炉进行处理,低温杀青则使用冷气或冷水进行处理。
3. 揉捻: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鲜叶需要进行揉捻。
揉捻可以使茶汁均匀
分布在叶片中,并且有利于形成特殊的香味和口感。
揉捻方式有手揉、机揉等多种方法。
4. 烘干:经过揉捻后的鲜叶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可以去除余水分,并且使茶叶更加干燥。
烘干方式有手工烘干、机械烘干等多种方法。
5. 分级:经过烘干处理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分级。
分级可以按照叶片大小、形态和质量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包装和销售。
6. 包装:经过分级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可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同时也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
总之,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绿茶加工工艺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绿茶的制作工艺是哪四个措施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技术

绿茶的制作工艺是哪四个措施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技术
绿茶的制作工艺是萎凋、杀青、揉捻和干燥四个措施,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技术
制作时需要滚筒炒干机、揉捻机、萎凋机和烘干机等工具。
绿茶不经发酵,具有外形绿、汤色绿和叶底绿的三绿品质特征。
绿茶制作工艺制作绿茶一般需要滚筒炒干机、揉捻机、萎凋机和烘干机,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后,需要先将鲜叶用萎凋机摊开,挥发掉部分的水分,然后放入滚筒机中,开220度的温度持续翻滚一分钟左右,称为杀青。
杀过青的茶叶会被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成85%条形状,使茶汁沾附到叶面,手感湿润沾手即可。
揉捻好的茶叶接着会放入烘干机,烘至手撵茶叶既成粉末便停止,成品绿茶至此便诞生了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未经发酵,只经萎凋、杀青、揉捻和干燥四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三绿”等品质特点,即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滋味鲜爽,香气清高。
宁国市山区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安徽 农学通报 ,A h i r. c. u1 0 ,71 ) n u iSiB l2 1 1 (2 ag . l
宁 国市 山 区名优 绿茶 加 工技术
柳 强
( 宁国市农业技 术推广 中心 , 安徽 宁国2 2 0 ) 4 30
摘
要: 介绍了宁国市山区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主要 包括: 采摘、 加工、 毛茶整理等, 以供参考。
键 工序 。 杀青 应掌握 “ 高温 杀青 , 高后低 ; 先 闷抖 结合 , 多抖 少 闷 ; 叶老杀 , 叶嫩杀 ” 嫩 老 的原则 。 以高档 尖茶 为例 , 温 锅
1 0 1 0 每锅 投 叶 量 10 —2 0 。 叶下 锅后 , 手 2 0 ℃, 5 0g 鲜 用
2 采摘
21 采摘 标准 .
22 采 摘 时 间 .
当茶 园有5 %的芽 叶达 到 采摘 标准 时 , 应 开 园 。 时 就 适 开 园 , 可保 证 鲜 叶质量 , 可早 上市 , 既 又 拉长 采 摘 期 , 加 增 名 优茶 产量 。 一般 最好 于上午 采摘 , 下午处 理 鲜叶 , 而后 付 制, 尽量 不 采雨 水 叶和 露 水叶 , 遇 茶 园鲜 叶量 多 或连 续 但 阴雨天 气 , 必须 及时采 摘 , 采后 薄摊 鲜 叶 , 叶表 面水 晾干 待 后再付制 。 3 加 工
等。 鲜度 : 色泽鲜绿有活力 , 气味清鲜 , 含水率不低 于7 %。 2
1 鲜叶采摘要 求 . 2
序完 成。 一般 条形 毛峰茶 3 工序 明显 , 青 、 捻 、 段 杀 揉 干燥各
道工序 独立完成 。
及时 、 分批 、 采 , 勤 不采不合 标准 的芽叶 , 叶器 具应清 盛
洁卫 生 , 气 避光 , 通 以竹 篓 为好 , 盛装 鲜 叶 时切 忌紧 压 、 t E
手工扁形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手工扁形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扁形名优绿茶是一款在中国茶叶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茶叶品种,其独特的特点是绿茶裹挟着白毫,外形扁平,色泽翠绿。
与其他绿茶相比,扁形名优绿茶更为柔软、细腻、清香,口感回甘,受到茶友们的喜爱。
而要制作出高质量的扁形名优绿茶,需要掌握一定的加工技术。
制作扁形名优绿茶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几点技术:1. 选材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茶叶原料,这是制作高质量茶叶的前提。
选择的茶叶应为嫩芽和嫩叶的混合物,以确保茶叶质量的纯正。
茶叶的嫩度越好,制作出的扁形名优绿茶品质也就越好。
2. 清水处理将采摘的茶叶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放在竹篮中沥干水分。
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使茶叶表面的微尘和杂质去除干净,让茶叶更适合下一步的操作。
3. 杀青杀青是制作绿茶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杀青过程中,要确保将茶叶中的草酸和多酚等成分破坏掉,使茶叶保留鲜绿的颜色和优质的香气。
杀青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沥干水分的茶叶在锅中不断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直至茶叶颜色变成亮绿色,且闻起来具有清香味。
4. 揉捻揉捻是扁形名优绿茶的特别之处,也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揉捻的目的是将茶叶卷曲成扁平形状,并挤出茶汁,以便帮助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更好的释放。
揉捻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杀青好的茶叶取一定量,在手中加压揉捻,使其形成扁平形状。
揉捻时间和揉捻力度要根据茶叶的嫩度和湿度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揉捻后的茶叶色泽均匀,芽叶完整,口感浓郁。
5. 脱青脱青是指将茶叶中的水分彻底挤出,以便导致茶叶菁华和汤色更加浓郁。
在扁形名优绿茶制作过程中,脱青的方法是将揉捻好的茶叶粉碎,然后使其在大型机器中高速运转,使水分达到快速挥发的效果。
脱青后的茶叶外观呈现出翠绿色泽,口感更加鲜爽。
6. 干燥最后,要将脱青后的茶叶晾干。
干燥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茶叶不发霉。
一般来说,干燥的时间在几小时到数十个小时不等,这取决于制备茶叶的目的,如果是制作高质量的扁形名优绿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细的控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名优绿茶色泽加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及人们健康 意识的增强,茶叶的保健功能日益被大 众认识。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在加工过 程中较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其 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 为主调 ,符合人 们追求 “绿色食品 ”健康 消费的新理念,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 主要茶类,特别是名优绿茶以较高的营 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成为茶叶中的新 贵。
茶叶品质好坏、等级的划分和价值 高低,主要根据原料嫩度和茶叶的色、 香、味、形等 ! 个因素来确定。茶叶的色 泽包括干茶、汤色和叶底三个方面,是判 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清汤 绿叶”是绿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消费者在 选购绿茶时,往往把绿色度高低作为判 定绿茶品质高低并决定是否购买的首要 条件。绿色度高的茶卖像好,翠绿色的茶 好卖,销售价格也相对较高。生产者也把 绿色作为卖点,力求加工出绿色度高的 茶叶,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茶叶色泽的 形成与加工技术密切相关,往往由于技 术不当,使色泽劣变。名优绿茶,特别是 高档的翠绿色茶加工,受很多工序影响, 某个关键环节出问题,都将难以达到理 想的色泽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加工实 践,对怎样提高名优绿茶的绿色度,谈以 下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参考。
《四川$$ 期
!"
名优绿茶色泽 加工技术
! "邓 健
尖、黑头。鲜叶进厂后,及时薄摊入篾簸 内,搁在专用的多层摊凉架上,然后用 电风扇吹风进行萎凋。鲜叶摊凉厚度在 " 厘米以下,萎凋 # 小时左右,待鲜叶 叶质柔软,失去光泽,青气减退,减重率 在 $%& ’ $!& 即可。
二、杀青 杀青技术对名优绿茶色泽影响很 大。首先要选好杀青机机型,如用 (% 型 不锈钢内胆燃气式连续杀青机,温度控 制在 $)% ’ *%%+ 之间,投叶量 "% 公斤 , 小时;二是杀青要适度,不能有生青气、 烟焦气、红梗红叶;三是杀青后茶叶应快 速冷却、摊凉。由于杀青时,机筒内温度 高、湿度大,如投叶量过多,则通气性差, 水分蒸发慢,青叶易受水闷,叶色就会变 暗,或出现杀青不匀不透,产生红叶、红 边现象,就难以达到翠绿的效果。 三、干燥 绿茶加工在杀青后,除揉捻工序外, 其它过程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去湿干燥。 而名优绿茶在揉制过程中,一般叶细胞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叶,它的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绿茶的质量和口感。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采摘。
绿茶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在春季或秋季采摘,此时茶叶的嫩芽最为鲜嫩,品质最佳。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茶叶,以免影响后续的加工工艺。
接下来是杀青。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杀青的目的是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保持茶叶的鲜绿色和天然香气。
一般采用高温杀青或蒸汽杀青的方法,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
然后是揉捻。
揉捻是绿茶加工的第二步,它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细胞,使茶汁和茶叶混合,促进茶叶的氧化和发酵。
揉捻的时间和力度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加工要求来确定,一般需要揉捻2-3次。
接着是烘干。
烘干是绿茶加工的最后一步,它的目的是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茶叶变得干燥,便于保存和运输。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加工要求来确定,一般需要烘干2-3次。
最后是分级和包装。
分级是将绿茶按照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以便于不同的市场需求。
包装是将绿茶装入袋子或罐子中,以便于保存和销售。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绿茶的质量和口感。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绿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绿茶工艺有几种

绿茶工艺有几种
绿茶是一种经典的茶叶品种,具有清新爽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而绿茶的
制作工艺也是相当复杂的,不同的工艺会给绿茶带来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绿茶的几种制作工艺:
1. 蒸青制绿:这是最传统的绿茶制作工艺之一。
在这种工艺中,新鲜的茶叶经过采摘后立即进行蒸制,以停止茶叶内部酶的活动,然后进行揉捻、烘干等处理。
这种工艺制作的绿茶色泽嫩绿,清香持久,口感鲜爽。
2. 炒青制绿:这种工艺是通过高温炒制的方式将茶叶进行加工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经历了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最终形成了绿茶。
这种工艺所制作的绿茶香气浓厚,口感醇和。
3. 鲜叶干燥制绿: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绿茶制作工艺,也被称为“生晒绿茶”。
在这种工艺中,新鲜的茶叶经过采摘后,直接晒干或在阴凉处风干,简单原始的加工工艺使得茶叶保留了更多的原汁原味。
制作出来的绿茶清新淡雅,回甘持久。
4. 蒸青炒臭制绿: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绿茶制作工艺,通常应用于制作一些口感带有特殊风味的绿茶。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会经过蒸青、炒制和腌渍等环节,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味。
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绿茶香气浓烈,口感浓厚。
不同的绿茶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风味迥异,适合不同口味的茶友。
无论是喜欢
清新爽口还是浓香醇和的茶友,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绿茶。
而对于茶农来说,掌握不同的制作工艺,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茶叶的特点,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茶品种。
让我们一起来品尝这些经典的绿茶,感受不同工艺带来的独特魅力。
珍眉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珍眉绿茶加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珍眉绿茶加工的加工条件、工艺流程、初加工技术、精加工技术、质量管理、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珍眉绿茶的加工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 茶取样GB/T 8311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Z 21722 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30375 茶叶贮存GB/T 31748 茶鲜叶处理要求GB/T 32742 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GH/T 1124 茶叶加工术语3 术语和定义GH/T 1124和GB/T 3274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加工条件厂区布局、车间、加工用水、设备、加工人员要求等应符合GB 14881、GB/Z 21722与GH/T 1077的要求。
5 工艺流程初加工:鲜叶→摊青→杀青→摊凉回潮→初揉→烘二青→摊凉回潮→复揉→炒三青→足干。
精加工:毛茶验收与归堆→拼和付制→筛分→切轧→风选→拣剔→干燥→拼配→匀堆和装箱。
初加工技术 6鲜叶新鲜、匀净,无污染和无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鲜叶运输应符合GB/T 31748的规定。
摊青6.2.1 将验收合格后的鲜叶及时摊放,摊放时茶鲜叶不能直接与地面接触,摊叶厚度视鲜叶嫩度与鲜叶量而定,不超过20 cm为宜。
6.2.2 摊放过程中应适当轻翻、翻匀散热。
6.2.3 摊青时间一般4 h~8 h,不宜超过12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