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加工工艺

合集下载

绿茶基本加工工艺

绿茶基本加工工艺

绿茶基本加工工艺
一是摊晾:把新鲜的茶叶摊放一段时间,使鲜叶中的部分水分散失,鲜叶色泽变深,叶质变软,茶叶可塑性增强。

二是杀青: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蒸发鲜叶部分水份,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型。

分为手工杀青、机械杀青、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等四种方式。

三是揉捻:目的是初步做形,并使茶叶细胞壁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

揉捻是绿茶形成各种外形的关键工艺。

分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方式。

四是干燥:是茶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进一步去除茶叶中的水份,使成品茶的含水率达到标准要求;再一个作用是固定外形和色泽,发展香气和滋味,形成绿茶特有的色、香、味、形。

有烘干、炒干、晒干三种干燥方式。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绿茶是一种非发酵茶类,制作工艺独特。

下面详细介绍绿茶的制作工艺。

1. 采摘:绿茶的制作首先要进行采摘,通常在早晨或清晨,气温较低时进行。

采摘时要选择嫩芽嫩叶,一般采摘时间在谷雨之前的春季。

2. 杀青:采摘好的嫩芽嫩叶要尽快进行杀青处理,目的是阻止茶叶内的酶类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

通常的杀青方式有固定杀青和加热杀青两种方法。

固定杀青是将采摘好的茶叶经过高温蒸煮或高温炙烤,使其内部酶类失去活性;而加热杀青则是通过高温干燥的方式杀青,如置于平底锅内炒烘或放入炉中加热。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目的是断裂茶叶细胞,释放细胞汁液,促进茶汤发酵。

揉捻分为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方式。

手工揉捻是将茶叶放入竹制的揉捻筒内,由工人用手搓揉,以期茶叶略显卷曲。

机械揉捻的方式是利用滚轴揉捻机械帮助揉捻茶叶。

4. 烘干:经过揉捻的绿茶需要进行烘干。

烘干的目的是使茶叶中的水份蒸发,提高茶叶的保存性。

烘干方式可以有柴火炉烘、电加热烘、炭火烘等等。

在一定温度下烘烤一段时间直至茶叶水分含量达到标准。

5. 选级:经过烘干的绿茶需要进行选级。

选级是根据茶叶的形状、颜色、大小,把茶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选级过程中,还会进行茶叶的检验,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6. 包装:最后,制作好的绿茶需要进行包装。

绿茶通常以袋装、罐装、盒装等多种方式进行包装,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绿茶制作的工艺过程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每个环节对茶叶的质量和口感都有影响。

这些工艺使得绿茶具有清香怡人、色泽翠绿、滋味鲜爽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绿茶选用的品种、采摘时间、处理方法等都会影响绿茶的味道和特点,因此,制作工艺也会因茶叶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总的来说,绿茶的制作工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已经成为一门精细的工艺。

简述绿茶基本的加工工艺

简述绿茶基本的加工工艺

简述绿茶基本的加工工艺
绿茶是一种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茶叶。

其基本的加工工艺包括采摘、杀青、揉捻、炒制、干燥等步骤。

1. 采摘:绿茶采摘要选择嫩叶,通常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新梢。

采摘的时间要尽量在清晨或午后,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2. 杀青:经过采摘后,茶叶要立即进行杀青处理,以阻止茶叶的发酵过程。

常见的杀青方法包括高温蒸湿、烘炒或烘干。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揉捻,以破坏茶叶细胞壁,使茶汁与空气接触更充分,加强氧化酶与底物的反应。

揉捻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使用机械设备。

4. 炒制: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炒制,目的是除去多余的水分,并使茶叶形成卷曲的形状。

炒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控制得当,以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5. 干燥:最后一步是将炒制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以降低茶叶的水分含量。

干燥的方法包括晾晒、烘烤或烘干。

干燥后的茶叶质地较硬,具有更长的保质期。

以上是绿茶的基本加工工艺,不同地区和茶叶品种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但总体上,这些步骤都是为了保持茶叶的新鲜度、色泽和香气。

制茶工艺学 第三章:绿茶加工

制茶工艺学 第三章:绿茶加工

第三章绿茶加工本章重点: 绿茶的加工工艺,杀青,揉捻,三次干燥,珠茶,花茶工艺流程§3-1 眉茶制作我国绿茶生产,以眉茶为首。

各省所产的眉茶,品质各有不同。

数量较多,品质较好的,有安徽的“芜绿”、“屯绿”、“舒绿”;江西的“婺绿”、“饶绿”;浙江的“温绿”、“杭绿”、“遂绿”以及湖南的“湘绿”。

眉茶传统制法均在锅里炒干,其条索为长条形,习惯上称为炒青或长炒青茶。

各地炒青的品质特征呈各不相同,但对高级茶品质各地有着共同的要求。

均要求外形条紧结、圆直、匀齐,有锋苗,内质香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浓回甘,叶底嫩绿、明亮、忌红梗红叶、焦边、生青及闷黄叶。

一、杀青目的及程度同初制原理(一)杀青技术现各地茶区使用的杀青机具种类很多,型号不一,但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锅式、滚筒式、槽式。

1、锅式杀青机锅式杀青机是我国当前使用较普遍的机具,现有双灶双锅,一灶二锅,一灶三锅连续杀青机三种。

虽机型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操作技术大同小异,以84型双灶双锅杀青机为例说明:(1)锅温在一般正常操作下,锅温在220—280℃,晴天嫩叶为220—230℃(白天看锅底约10公分左右灰白圈,夜里红圈),叶下锅后有炒芝麻响声。

老叶230—240℃,叶子下锅后有较响爆炸声。

雨水叶,露水叶表面水多,锅温必须在260—270℃以上。

表面水多的叶子最好薄摊于通风处,蒸发一部分水分,再进行杀青。

这样既节省燃料,又能提高杀青叶质量。

杀青温度应掌握先高后低,高温杀青的原则,切忌忽高忽低。

(2)投叶量在正常锅温的条件下,投叶量一般掌握在10——14斤范围内,但应根据锅温,原料老嫩,叶表面水多少等条件灵活掌握。

如锅温高,投叶量可适当多些,使锅温下降,反之则少些,雨露水叶比晴天的叶子少些,老叶则比嫩叶少些。

总之,投叶量可灵活掌握,以达到调节锅温的作用。

但调节幅度不可太大。

否则就要影响杀青叶的质量和工效。

(过多水闷气不易透散、效率)(3)时间杀青要求高温快速,在杀匀、杀透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时间,才能提高杀青叶的质量。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
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选择合适的采摘时机,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注意选择新芽或正常大小的嫩叶。

2. 杀青:将采摘下来的茶叶立即通过高温加热,一般采用蒸、炒、烘等方式进行杀青,目的是停止茶叶内酶的活动,保持其绿色。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经过揉捻,可以使茶叶内部的汁液更好地与氧气接触,有利于茶叶的发酵、氧化过程。

揉捻还能改变茶叶的形态和香气。

4.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可分为浅发酵、中发酵和深发酵三个阶段,发酵的时间和温度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口感需求进行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茶叶的色、香、味逐渐产生变化。

5. 干燥:发酵完成后,茶叶需要经过干燥来除去多余的水分,一般采用烘干的方式进行。

干燥可以防止茶叶的霉变和保持其质量。

以上是绿茶的主要加工工艺,不同的地区和茶叶品种可能会有些许的差异。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
绿茶是我国种类最为丰富的茶类,制作既要精心挑选原料,又要控制各个工序。

下面介绍绿茶制作的具体工艺流程:
一、选茶:
1、原料选择:绿茶主要原料为新鲜茶叶,其中以黄山茶叶最为负盛名。

选茶当以品种级别、质地、香芬、绿度等进行挑选,使茶叶符合制作要求。

2、选茶分级:将茶叶按照外观与拍出的均匀程度,绿色精致程度,味道、香气等属性,分为早初、绝佳、上、中、下、下表五个等级。

二、晾茶:
将选好的茶叶按照早初、绝佳、上、中、下、下表五个等级放在床上,利用阳光的热量,将茶叶的水分从20%-30%降到10%以下,使茶叶变绿、改善茶叶的有效成分,让茶叶有更好的口感与香气。

三、竹签折叠
将晾后的茶叶用竹签折叠一下,让茶叶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使出现清香,提高茶叶的品质。

四、烘干
将折叠后的茶叶放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经斯特或不锈钢干燥设备加热烘干,在茶叶芽口部位烘成绿色,总烘干程度仅需量85%,避免茶叶受坏,出茶叶耐保存性耐湿。

五、搓揉
将茶叶再次折叠搓揉,搓揉力度要合适,以使茶叶是形变性断裂,使茶叶芽口部位的叶珠排成一排,有助于茶叶的口感更好。

六、分等
将搓揉好的茶叶收入塑料袋中,以焙火等级、外观、抓出的均匀程度、叶形要求等为标准,把茶叶分成礼品制茶、高档茶、普通茶等几类。

根据制作要求,绿茶的制作完工,可以储存在防潮、防异味等环境,经持续保湿,可以延长茶叶的保鲜期。

绿茶工艺制作过程

绿茶工艺制作过程

绿茶工艺制作过程绿茶叶是我们日常生活普遍的健康饮品,是没经发醇做成的茶,保存了茶青的纯天然物质。

因此茶中带有丰富多彩的营养元素,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那麼,你掌握绿茶的分类及绿茶叶制做生产流程吗?下边我们就来掌握看一下。

绿茶叶归类假如依照绿茶叶茶的外形来分,有扁型、针型、曲形等。

但是,太平猴魁绿茶叶,它归属于尖茶,其茶外形扁、长、尖,因而,单纯性按外形来分好像一些艰难。

此外,绿茶叶是没经发醇做成的茶,因此也可依照干躁和茶叶杀青方式的不一样来分,倒是能大约分成四类: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1、炒青绿茶炒青,是运用微火让茶在锅中慢慢痿凋进而做到干躁,而这一全过程中因为遭受机的械或手工制作外力不一样,成饮茶形会出現长条状、圆珠形、扇平形、针型、螺形等不一样的样子,因此又分成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这些。

长炒青,形近眼眉,因而特制后也称眉茶,外形紧细圆直,有锋苗,颜色绿润,香味高鲜长久,味道浓醉可口。

制成品的花型分成特珍(特等、一级至二级)、珍眉(一级至五级及不列级)、雨茶、贡熙(特贡一级至三级及不列级)、秀眉(特等、一级至三级)和茶片,共19个花型。

圆炒青,外形颗粒物圆紧,主产区于浙江省和安徽省,因原产地和采制方式不一样,又分成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扁炒青,制成品平扁光洁、香鲜香醇,因原产地和制作方法不一样,关键分成龙井茶、旗枪、大气三种。

特殊炒青,这种茶叶包含:洞庭碧螺春、峨眉山春语、剑叶、南京雨花茶、汉家刘氏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湖南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信阳毛尖、大庸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茶、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

2、烘青绿茶烘青,即用烘笼把茶风干,绝大多数用以熏烤花草茶,称之为茶坯,香味一般不如炒青绿茶高,极少数烘青茗茶质量全优。

以其外形可分成条型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型茶等。

在其中,条型大部分产茶地区都是有生产,尖形、片形茶关键产自安徽省、浙江省等省份。

烘青绿茶,假如依据原材料老嫩水平和加工工艺,还能够分成:一般烘青、鲜嫩烘青,及其近年来出現的半炒烘绿茶叶。

绿茶的制茶工艺

绿茶的制茶工艺

绿茶的制茶工艺绿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是经过中药性质的发酵过程的茶叶。

绿茶不仅有清香舒爽,谐味生津之效,同时还有利尿消脂、防癌抗癌等保健功效。

绿茶的制茶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却至关重要,要想制作出高质量的绿茶,必须精益求精,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绿茶的制茶工艺。

绿茶的制茶工艺主要分为四个步骤:杀青、揉捻、烘干、分类。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一、杀青杀青是绿茶制作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将新鲜的茶叶中的酶类活性破坏,防止茶叶继续发酵。

杀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高温为主的蒸青法,另一种是以揉捻为主的炒青法。

1、蒸青法蒸青法是将新鲜的茶叶放入蒸锅中蒸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将茶叶放入蒸锅中,并加适量的水。

(2)开启蒸锅,让茶叶在高温下蒸制。

(3)蒸制时间一般为1~2分钟,可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水分含量调整时间。

(4)取出茶叶,避免叶柄断裂,使茶叶叶片保持完整。

2、炒青法炒青法是将新鲜的茶叶在高温的铁锅内进行炒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先将锅烧热至150~200,加入适量的茶叶。

(2)用翻炒器迅速翻动茶叶,使叶片均匀受热,炒制1~2分钟。

(3)取出茶叶,让其冷却。

二、揉捻杀青完成后,茶农需要将茶叶揉捻成一定的形状,既可以使茶叶变得柔软,也有利于茶叶的排汁和形状的形成。

揉捻的方法分为手揉和机揉两种。

1、手揉手揉是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在竹席上,用手轻轻揉捻,使茶叶叶片变得柔软,具体步骤如下:(1)将茶叶均匀地铺在竹席上。

(2)用双手轻轻捏住茶叶,以“托-抓-压”为主要动作,将茶叶揉捏。

(3)揉捏过程中,要适时加控力度和时间,使茶叶均匀柔软。

2、机揉机揉是用机器将茶叶揉捻成一定形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机器中。

(2)机器上启动揉捻装置,将茶叶揉捻成相应形状。

(3)揉捻完成后,将茶叶取出。

三、烘干揉捻完成的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需要通过烘干来排除。

茶叶的烘干分为手工烘干和机器烘干两种。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加工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加工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加工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 —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1、摊放:鲜叶采摘后到杀青前的管理。 1)目的: 蒸发鲜叶中部分水分,减小细胞张力, 使叶子柔软,利于杀青。 散发青草气,增进香味。 促使部分化学成分的生化变化,提高茶 叶品质。如:多酚类、氨基酸、糖、香 气等。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3、揉捻做形 1)定义: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 紧成条,起初步做形的作用。 2)目的:卷紧条索,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 适当破坏叶组织,以利茶汁冲泡。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3、揉捻做形 3)揉捻原则: 冷揉原则:嫩叶纤维素含量低,蛋白质果 胶丰富,冷揉利色泽; 加压轻—重—轻原则:先轻后重,逐步加 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
扁形茶
浙江盘安云毫
西湖龙井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2)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青锅——辉 锅。 机具:龙井锅、制茶油、畚箕等。


加工技术:鲜叶、摊放同前。 手法:带、抖(甩)、搭(捺、)、揿 (挺)、抓(扣)、吐、荡、钩、磨、压。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Fra bibliotek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西湖龙井加工
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
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
2、剑毫类名茶加工技术 1)品质特征:外形扁平挺直,绒毛显露。 2)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做 形——烘干。 机具:龙井锅、制茶油、畚箕、烘笼或 烘干机。 加工技术:杀青技术同龙井茶青锅。

绿茶加工工艺及审评流程

绿茶加工工艺及审评流程
D、滚槽式杀青机
2 眉茶制法
◦ 一、鲜叶加工技术 ◦ (二)鲜叶加工技术 ◦ 1、杀青(De-enzyming) ◦ 3)杀青机具及杀青方法 ◦ E、瓶式杀青机(Bottle-type fixation matchine) 特点:正转炒制,反转出叶。 方法:锅温300~360℃,叶量嫩叶<5-6kg, 老叶多,时间7分钟左右。 缺点:叶色较暗,易黄变。 举例:各省的情况,生产上如何改进?
2 眉茶制法
◦ 一、鲜叶加工技术 ◦ (二)鲜叶加工技术 ◦ 1、杀青(De-enzyming) ◦ 问题:
1)水闷气、青草气、烟焦气、红梗红叶、 青张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嫩叶与老叶、正常叶与雨水叶、肥壮 叶与瘦弱叶的杀青技术。
2 眉茶制法
◦ 一、鲜叶加工技术
◦ (二)鲜叶加工技术
八角复干 机前部
八角复干机后部
瓶 式炒干机整体式
2 眉茶制法
◦ 一、鲜叶加工技术 ◦ (二)鲜叶加工技术
1、杀青(De-enzyming) ◦ 4)杀青程度 ◦ (1)杀青叶含水量、减重率
杀青叶含水量(%) (1 W叶 W叶水 ) 100% W杀叶
(1 Wl Wlw ) 100% Wd
◦ 婺绿:婺源、德兴、乐平 ◦ 杭绿:杭州地区,其他(遂绿、温绿) ◦ 湘绿:湖南
2 眉茶制法
三、眉茶分级: 特 珍 ( Special Chunmee ) 、 珍 眉
(Chunmee)、雨茶(Young Hyson)、贡熙 ( Hyson ) 、 秀 眉 ( Soumee ) 、 绿 茶 片 (Sifting)、末茶(Powder/Dust) 特珍特级、一级、二级;珍眉一级至五级 及不列级;雨茶一级;贡熙特级、一级至三级 及不列级;秀眉特级、一级至三级;绿茶片; 末茶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其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
绿茶的品质和口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1. 采摘:绿茶采摘时间通常在春季,以嫩叶为主。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
损伤叶片,保证叶片完整。

2. 杀青:采摘后的鲜叶需要进行杀青处理,目的是停止酶的活动,防
止叶子变黄。

杀青有两种方法:高温杀青和低温杀青。

高温杀青通常
使用蒸汽或锅炉进行处理,低温杀青则使用冷气或冷水进行处理。

3. 揉捻: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鲜叶需要进行揉捻。

揉捻可以使茶汁均匀
分布在叶片中,并且有利于形成特殊的香味和口感。

揉捻方式有手揉、机揉等多种方法。

4. 烘干:经过揉捻后的鲜叶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可以去除余水分,并且使茶叶更加干燥。

烘干方式有手工烘干、机械烘干等多种方法。

5. 分级:经过烘干处理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分级。

分级可以按照叶片大小、形态和质量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包装和销售。

6. 包装:经过分级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可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同时也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

总之,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绿茶加工工艺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介绍如下: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是指将鲜叶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制成可供饮用的绿茶的过程。

下面是绿茶加工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1.采摘:在春季和秋季采摘绿茶鲜叶,一般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

2.摊凉:将采摘好的鲜叶摊放在竹席上晾晒,使其水分蒸发,同时使鲜叶变软,便于
后续工艺加工。

3.杀青:将摊凉的鲜叶放入杀青机中,进行高温短时间加热,使鲜叶内的酶活性消失,
停止酶促氧化反应,保持鲜叶的鲜绿色。

4.揉捻:将杀青后的鲜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机械揉捻,使鲜叶的纤维组织断裂,释
放出芳香物质,增加茶叶的品质。

5.烘干:将揉捻好的鲜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低温长时间加热,使其水分逐渐蒸发,
达到干燥的程度,同时保持鲜叶的形状和香气。

6.分级: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分级,按照叶片大小、形状、颜色等指标进行分类,以
便于销售和存储。

7.包装:将分级好的茶叶进行包装,通常使用纸盒、铁盒、塑料袋等不同的包装形式,
以便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总之,绿茶加工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加工和处理,才能最终制成优质的绿茶,供消费者品尝。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是一种非发酵茶,其制作工艺相对其他茶类较为简单,以下是绿茶的制作工艺:
1. 采摘:在绿茶采摘过程中,一般以嫩叶为主,嫩叶中心嫩芽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和嫩叶本身的植物酵素,采摘时应注意保持茶叶完整性。

2. 杀青:采摘后的茶叶需要经过杀青处理,杀青的目的是阻止茶叶中的酶类活动,以保持茶叶的绿色和适宜的水分含量。

常用的杀青方法有高温干燥、蒸煮和烘焙等。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会经过揉捻,揉捻是为了破坏茶叶细胞,使细胞内的物质接触和反应,促进茶叶中化学成分的转化和释放。

揉捻还可以帮助调整茶叶的湿度,使茶叶便于造型。

4. 烘干: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烘干,烘干的目的是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茶叶达到保质保鲜的目的。

常见的烘干方法有炒制、烘焙、晾晒等,不同方法会产生不同口感和风味的绿茶。

5. 分级、包装:烘干后的绿茶需要进行分级和包装,分级是根据茶叶的形状、色泽、质地等特点进行区分,包装是将茶叶装入适当的容器或包装袋中,以便保存和销售。

总的来说,绿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揉捻、烘干和包装等环节。

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的绿茶制作工艺可能会有细微差别,但基本的制作流程是相似的。

茶艺师根据具体的茶叶特点和制作要求,在每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技巧和手法。

绿茶加工工艺

绿茶加工工艺

绿茶加工工艺
绿茶是一种经过加工而来的茶叶,在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很受欢迎。

其独特的滋味和健康价值被广泛认可。

绿茶加工工艺是绿茶的生产过程,由采茶、制茶和包装组成。

第一步:采茶
绿茶选用茶叶嫩枝和嫩叶作为原料,因为这些部位含有更多的茶多酚和氨基酸,能够为绿茶提供更多的味道和香气。

采茶需要在早晨或晴朗的日子进行,这时嫩叶含水分较少,香气浓郁。

采摘的茶叶需要在同一天进行加工。

第二步:制茶
制茶过程是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加工成干燥的绿茶。

制茶的主要过程包括杀青、揉捻、干燥和分类。

在杀青过程中,新采摘的茶叶受到高温的处理,以使其失去活性酶,无法使茶叶氧化。

揉捻过程是为了使茶叶的形状完整并分离出不同的等级。

揉捻后,茶叶通过干燥过程来去除多余的水分,将茶叶含水量降至2%-3%。

最后是分类,将茶叶按照大、中、小等级分类。

第三步:包装
完成加工后的绿茶需要进行包装,使其便于存储和运输。

在包装过程中,绿茶被装入封闭的包装材料中,以保持其新鲜度和香气。

常见的包装材料包括铝箔袋、纸盒和罐装,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空气和湿气,保护绿茶的质量。

总结:
绿茶加工工艺包括采茶、制茶和包装三个过程。

采摘的新鲜茶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和分类等一系列加工过程,最终制成绿茶。

封闭包装可以保持绿茶的新鲜度和香气。

绿茶加工工艺严格要求工艺,以确保绿茶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达到最佳水平,从而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高质量的茶叶体验。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叶,它的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绿茶的质量和口感。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采摘。

绿茶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在春季或秋季采摘,此时茶叶的嫩芽最为鲜嫩,品质最佳。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茶叶,以免影响后续的加工工艺。

接下来是杀青。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杀青的目的是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保持茶叶的鲜绿色和天然香气。

一般采用高温杀青或蒸汽杀青的方法,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

然后是揉捻。

揉捻是绿茶加工的第二步,它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细胞,使茶汁和茶叶混合,促进茶叶的氧化和发酵。

揉捻的时间和力度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加工要求来确定,一般需要揉捻2-3次。

接着是烘干。

烘干是绿茶加工的最后一步,它的目的是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茶叶变得干燥,便于保存和运输。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加工要求来确定,一般需要烘干2-3次。

最后是分级和包装。

分级是将绿茶按照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以便于不同的市场需求。

包装是将绿茶装入袋子或罐子中,以便于保存和销售。

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绿茶的质量和口感。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绿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绿茶生产工艺

绿茶生产工艺

绿茶生产工艺1. 绿茶的概述绿茶是中国传统的茶叶之一,以其清香、爽口、滋味鲜美而闻名于世。

绿茶的生产工艺对于保持其特有的香气和口感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绿茶的生产工艺。

2. 绿茶生产工艺步骤2.1 摘叶绿茶的生产从采摘新鲜嫩叶开始。

通常在春季或秋季采摘,此时嫩叶含有丰富的养分和芳香物质。

摘叶要求采用手工方式进行,以保证采摘到最佳品质的嫩叶。

2.2 杀青杀青是指将新鲜采摘的嫩叶经过高温处理,停止酵素活性,防止茶叶继续发酵。

传统的杀青方法是将嫩叶放置在铁锅或炉灶上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70-80摄氏度。

现代化的杀青设备可以通过蒸汽或热风等方式实现。

2.3 揉捻揉捻是绿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茶叶形成特有的形状。

揉捻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使茶汁能更好地与空气接触,促进化学反应。

传统的揉捻方式是手工揉捻,现代化工艺则采用机械揉捻。

不同种类的绿茶有不同的揉捻方式和时间。

2.4 烘干烘干是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脱水处理,以降低其水分含量。

高温烘干有助于杀灭细菌和酵母菌,延缓茶叶氧化。

传统的烘干方法是将茶叶放置在铁锅或炉灶上进行加热,现代化工艺则采用机械烘干。

2.5 分级分级是根据茶叶大小、形状和质量将其进行分类。

通过分级可以确定不同等级的茶叶用途和市场价值。

传统的分级方式是手工进行,现代化工艺则采用机械分级。

2.6 包装最后一步是将茶叶进行包装。

包装可以保护茶叶免受氧化和潮湿的影响,同时也方便运输和销售。

传统的包装方式是使用纸袋或竹篮,现代化工艺则采用塑料袋或罐装。

3. 绿茶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绿茶生产工艺的质量和特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因素。

3.1 品种不同品种的茶树所产生的茶叶具有不同的香气和风味特点。

不同品种适合不同的生产工艺,如龙井茶适合平整揉捻,碧螺春适合手工揉捻等。

3.2 采摘时间采摘时间对于绿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春季采摘的嫩芽含有更多的芳香物质,因此春茶常常被认为是最优质的绿茶。

绿茶工艺有几种

绿茶工艺有几种

绿茶工艺有几种
绿茶是一种经典的茶叶品种,具有清新爽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而绿茶的
制作工艺也是相当复杂的,不同的工艺会给绿茶带来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绿茶的几种制作工艺:
1. 蒸青制绿:这是最传统的绿茶制作工艺之一。

在这种工艺中,新鲜的茶叶经过采摘后立即进行蒸制,以停止茶叶内部酶的活动,然后进行揉捻、烘干等处理。

这种工艺制作的绿茶色泽嫩绿,清香持久,口感鲜爽。

2. 炒青制绿:这种工艺是通过高温炒制的方式将茶叶进行加工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经历了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最终形成了绿茶。

这种工艺所制作的绿茶香气浓厚,口感醇和。

3. 鲜叶干燥制绿: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绿茶制作工艺,也被称为“生晒绿茶”。

在这种工艺中,新鲜的茶叶经过采摘后,直接晒干或在阴凉处风干,简单原始的加工工艺使得茶叶保留了更多的原汁原味。

制作出来的绿茶清新淡雅,回甘持久。

4. 蒸青炒臭制绿: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绿茶制作工艺,通常应用于制作一些口感带有特殊风味的绿茶。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会经过蒸青、炒制和腌渍等环节,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味。

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绿茶香气浓烈,口感浓厚。

不同的绿茶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风味迥异,适合不同口味的茶友。

无论是喜欢
清新爽口还是浓香醇和的茶友,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绿茶。

而对于茶农来说,掌握不同的制作工艺,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茶叶的特点,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茶品种。

让我们一起来品尝这些经典的绿茶,感受不同工艺带来的独特魅力。

绿茶的制茶工艺

绿茶的制茶工艺

绿茶的制茶工艺清明前后是第一次采茶的时节,俗称头茶。

俗语有头茶香,二茶甜的说法,市场上的明前茶即是头茶。

采茶即是采摘新长出的娕芽。

想象中的采茶生活是这样的实际的采茶生活是这样的真是辛苦!采摘新茶应是越嫩越好,一般不超过三片嫩叶为佳。

采摘时不要指甲掐,而是提采。

摘好用竹篮装好,一般需采摘鲜叶两三斤才好制作。

从一个大致的情况来说是茶叶鲜叶含有75-80%的水分,也就是一斤鲜叶炒二两五钱左右。

所以说4-5斤鲜叶出一斤干茶是比较正常的。

因茶的种类不同,加工工艺也不同,产出率略有差异。

鲜叶采后一般需摊放一段时间。

摊放的目的一方面是随着水分散发,使叶色变深,叶质变软,可塑性增加,有利于造型;另一方面是通过摊放散发青气,生成更多对品质有利的成分,如氨基酸、可深性糖增加,酯型儿茶素减少。

传统工艺使用柴锅,但现在已用电锅进行杀青。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主要工序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同时散发部分青气,改变鲜叶内含成分的部分性质,以形成绿茶应有的色、香、味,而且还通过蒸发部分水分增加叶质的韧性,便于揉捻造型。

大部分绿茶的杀青工艺为炒青,但也有很少的茶杀青是采用蒸青工艺,如:主要品种有湖北恩施的恩施玉露、当阳的仙人掌茶、江苏宜兴的阳羡茶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条、缩小体积,有利于炒干过程中整形,并适当破坏叶片组织,使茶叶内含成分容易泡出且耐冲泡。

用手反复揉搓,跟揉面差不多。

当茶叶揉搓成一团,感觉茶叶也凉了后,将揉成团的茶叶散开,这一遍搓茶就算结束啦。

将搓好的茶,放入热锅中再炒热。

同样用双手来回翻动,直到茶叶充分加热,后再装出揉搓。

重复5遍炒、搓过程才能制出好茶。

干燥的目的是整理条索,塑造外形,发展茶香,增进滋味,蒸发水分,达到足干,便于贮藏。

绿茶干燥一般采用晒干、炒干和烘干3种方式。

经过五遍反复炒、搓过程后,将最后一遍搓过的茶,放入热锅内,来回翻动五到十分钟,接近干燥时需停止翻动,避免碎。

最后熄灭明火,用灶内余烬烘干即可。

绿茶的新加工工艺

绿茶的新加工工艺

绿茶的新加工工艺
绿茶的新加工工艺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工艺:
1. 蒸青:将茶叶置于高温蒸汽中蒸煮,以保持茶叶中的天然香气和营养成分。

这种加工工艺主要用于制作日本绿茶,如煎茶和玉露。

2. 炒青:将新鲜茶叶放入加热锅中,快速搅拌和炒煮,使茶叶脱水。

这个过程有助于杀死茶叶中的酶类,阻止其氧化。

这种加工工艺主要用于制作中国绿茶,如龙井和碧螺春。

3. 烘焙:经过上述蒸青或炒青工艺后,茶叶需要经过烘焙来改善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烘焙的温度和时间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风味需求进行调整。

4. 包覆:这种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花茶或香草茶。

新鲜花朵或香草被加入到茶叶中,与茶叶一起存放一段时间,使茶叶吸收香气。

5. 冷萃: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加工工艺,茶叶不经过烘焙或炒青,而是在低温下浸泡。

这种工艺可以提取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并产生一种清新的口感。

这些新加工工艺的出现使绿茶的味道、香气和营养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茶加工工艺
中国蔬菜网时间:2007-7-11 来源:第一茶叶网阅读数:602 网友评论:9
绿茶为不发酵茶。

绿茶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大类,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工序相同即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

现以我国产量最多的炒青绿茶为例介绍绿茶的加工工艺。

一、杀青
杀青即通过高温破坏鲜叶的组织,使鲜叶内含物迅速转化。

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是达到绿茶清汤绿叶品质的关键。

鲜叶通过高温杀青,可以达到:1、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防止叶子红变,为保持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

2、蒸发叶内一部分水分,增强叶片韧性,为揉捻成条创造条件。

3、是叶内具有青臭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香。

杀青的技术因素包括锅温、投叶量、时间和方法等。

这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影响杀青的质量。

(1)、锅温一般要求杀青锅温有260℃~320℃之间,才能达到钝化酶活性的目的。

锅温太高,杀青叶失水过快,易产生焦叶焦边,产生烟焦味。

锅温太低,易产生红梗红叶,影响成品的品质。

(2)、投叶量因杀青设备、杀青老嫩、锅温不同而异。

在同一锅温条件下,采用机械传动的锅式杀青,其投叶量经验公式为:投叶量=(150-5K)·R³千克/锅式中,K为鲜叶老嫩级别,R为杀青锅半径。

(3)、杀青时间一般锅式杀青时间有5—10分钟之间。

时间长短与锅温和投叶量有关。

杀青时间过长,杀青叶失水过多,不利于做形;杀青时间过短,鲜叶的茶多酚、蛋白质等成分水解转化不充分,成品青涩味重。

一般宜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

(4)、方法锅式杀青应掌握“抖闷结合,多抖少闷”的原则。

抖杀就是将叶子扬高,以有利于水分的散失,青草气挥发,使清香透发,防止叶色黄变。

闷杀是加盖不扬叶,使热蒸气有叶内作短时间的停留,迅速提高叶温,彻底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有关物质的水解和转化,使芽叶杀匀杀透,避免产生红梗红叶。

实验证明,茶叶中酶的活性,当温度高到40—50时最强烈,如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开始钝化,当叶温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到破坏。

因此,在杀青前期若能使叶温迅速升高到70经上,便能有效制止红梗红叶。

但如闷得时间 ?,芽叶易黄熟并伴有水闷气,同样不符合茶叶品质要求。

鲜叶在锅内转动,待到由鲜绿转为翠绿,叶面失光泽,手握成团,稍有弹性,叶质较柔软,折梗不断,闻其香带有清香感,则要起锅,进行摊晾,转入揉捻。

目前,生产上除锅式杀青外,推广较多的是滚筒式杀青机。

滚筒青机具有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效高、节省燃料、连续作业等优点,但由于在筒内滞留的时间过短,易生青涩味,同时由于在筒内水蒸气散发不畅,极易在筒内和筒口粘结叶子而生成烟焦味。

二、揉捻
揉捻是炒青绿茶成条的重要工序。

揉捻是利用机械力使杀青叶在揉桶内受到推、压、扭、和摩擦等多种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紧结的条索。

揉捻还使叶片细胞组织破碎,促使部分多酚类物质氧化,减少炒青绿茶的苦涩味,增加浓醇味。

除少数手工揉捻外都用机器揉捻。

机制绿茶的揉捻机各类很多,型号不一,性能各异。

生产实践中制炒青绿茶不宜使用大
桶揉机。

大型机投叶量多,时间长,揉捻过程中叶温高,易产生黄熟现象。

一般都选用桶径45厘米和55厘米的揉捻机,生产量大时也可采用65厘米揉捻机。

应根据制茶种类和叶质嫩度确定投叶量与加压大小和揉捻时间。

掌握“嫩叶轻揉,老叶重揉”、“轻—重—轻”和“抖揉结合”的原则进行操作。

绿茶多为一次揉捻,嫩叶一般要揉20—25分钟,老叶采用重压长揉,解块分筛,分次揉捻,但总时间一般不超过50分钟。

高档茶成条率在85%以上,细胞破碎率在45%以上;低档绿茶成条率在60%以上,细胞破碎率达65以上,即是揉捻完成的标志。

三、干燥
干燥是茶叶整形做形,固定茶叶品质,发展茶香的重要工序。

由于所用的机器不一样,干燥的工艺可分为:全炒法、全滚法、滚炒法,由于工艺不同,生产的产品品质也有所不同。

以滚炒法为例,干燥分为三部分即二青、三青、?干。

二青二青的目的在于蒸发部分水分,减少粘性,提高芽叶的可塑性便于成形。

揉捻叶的含水量为60%左右。

可用滚筒杀青机,方法是,筒温70--80℃,投叶量15公斤,时间15分钟。

二青叶适度标准为:减重率30%,含水量35%--40%;手捏茶叶有弹性,手握不易松散;叶质软,粘性,叶色绿,无烟焦和水闷气。

三青分2次进行,即初炒和复炒。

初炒锅温70—100℃,投叶量13公斤左右,时间30—40分钟,此时含水量20%--25%。

摊晾20—30分钟后,用5号筛进行筛分。

筛面叶进行复炒。

复炒叶和筛底茶分别滚至足干。

复炒锅温为60—80℃,投叶量18公斤,时间40—60分钟,含水量在12%左右。

温度掌握在50—60℃之间,采取先高后低。

滚炒到含水量5%左右、手捏即成粉末时,出锅摊凉包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