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中,网络传播改变了人们对媒介的使用习惯和信息的获取方式,传受关系发生了传受主

体去中心化、传受地位平等化和传受互动常态化等的变化。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个人在表明意见时不用过多的担心自己会陷入“劣势意见”,使个人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更趋于积极、大胆。在全新的新媒体传播时代,需要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去研究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的传播观。

一、“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的螺旋”

德国女社会学家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的假说: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中,舆论不是公众群体“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人们出于“意见环境”压力下的表现。从心理学看,引发人类社会行为最强烈的行动之一就是“不被孤立”,个人会以为害怕孤立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也就是说当个人意见背离群体意见时,往往会因为害怕孤独,不得已才选择沉默。

“沉默的螺旋”理论过度强调了大众传播对意见环境的塑造作用,而忽视了受众的主观作用。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减弱了人们的社会孤立感,也减轻了对其的社会约束力,使其不必顾忌“意见气候”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压力,愿意大胆表达自我的意见;“开放性”使得公众有充分的意见表达平台,在渴望实现表达意见和自我表达的时候,更愿意将自己的观点使更多人得

知,去寻找集体的价值认同。这时,原本持一方观点的“少数派”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赞可,而在舆论斗争中变为“多数派”,最终实现舆论的反转。其实质使新媒体受众在现代化传播环境中对于主流言论和主导权威的一次全新反转。

二、网络传播环境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的变化

互联网以其高效性、广泛性、开放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将信息迅速、便捷、广泛地散播出去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互联网作为平等自由的信息沟通平台,信息的流动和交互是双向性的,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者,并且这种反馈是即时的。在新媒体时代,网民可以自主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交流、交换、交互,网民作为信息的加工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传授双方关系的转换。而在网民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和把关,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反馈结果重新呈现在网络上,从而形成新一轮的信息传播。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和自我表达意识增强;互联网提供的平台,使得人们有机会自由发表意见并得到广泛传播。因此,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网民不再惧怕自己作为劣势意见群体而产生的社会孤立感,反而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个观点与流行的主流观点恰恰相反,这为“反沉默的螺旋”提供前提可能。

(二)新媒体主导下受众的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居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地位。在传受关系逐渐趋于平等的网络传播环境中,受众不再是“枪弹论”中只会被动接受信息的“靶子”,受众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性接受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加以重新创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刁姿枫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传播方式的改变,“沉默的螺旋”假说在很多情境中失效而呈现出一种新的传播效果——“反沉默的螺旋”。根据“沉默的螺旋”和“反沉默的螺旋”的界定,分别比较传统媒体时代和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媒介传播的特点、受众群体及传授关系的变化,寻找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再进一步分析“反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表现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社会孤立;意见领袖;意见气候;多数意见;传授关系

66

2018.10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学术园地

造和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便利渠道和开放式平台的背景下,受众能够直接参与到自我表达和意见的对抗当中。受众的主体意识被逐渐激发出来,从被动唤醒到自我激发,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受众的表达自我和分享自我表达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常态。而互联网的开放性不仅使得受众意见被公开发布,还能够使意见一致的人们相集结和聚合,使“少数派”能够制造自己的“意见气候”,从而与“多数派”形成意见对垒,为“反沉默的螺旋”提供主体可能。

(三)社会孤立感和意见表达的变化

上文提及过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可以减弱人们的社会孤立感,但这里并不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对社会孤立感不再恐惧,而是在网络的特性如匿名性等条件下,暂时缺少了社会孤立感产生的条件。也就是说,网络传播环境下群体压力和对社会孤立感的恐惧依然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和表现环境不同,但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这种社会孤立感有了消失或减弱的可能性,也为“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自由发表观点和言论,持“少数派”意见的人们不会因为自己观点与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主流意见不相同,而隐藏自己的想法,他们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而不再是保持沉默或者趋同。意见表达已不是“优势”意见的专利,“劣势”意见同样可以发声并得到支持。但大众媒体主导意见气候的能力被减弱,并不意味着话语权被平均地下放,而是相应地培养了一批新的话语权力量,在网络背景下形成新的优势意见。这种优势意见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会进一步分化,出现使“少数派”继续保持沉默的可能性的同时,也会出现支持“少数派”意见的可能。

(四)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活跃在网络传播中,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和号召群众,在进行舆论的引导方面也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意见领袖对于某一事件从另外角度出发的加工、表态和传播,能够激发起少数沉默者的思维,引发激烈的讨论。当意见领袖的意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最终使“少数派”便不再默默无语,而是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劣势地位观点。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使原有的优势意见“一面倒”的局面被打破,是“少数派”表达意见的“领头羊”。当“少数派”人数越来越多,“少数派”和优势意见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时就有可能出现“沉默的螺旋”的反转。

三、“反沉默的螺旋”的现实意义(一)“反沉默的螺旋”积极影响

在媒介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并影响着社会的某一重大事件和社会公共秩序。在“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之后,公众会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事件的讨论中来,形成公共舆论。不仅如此,“反沉默的螺旋”还能够将关于某一事件的各方声音呈现出来,使事件中的双方或者多方意见形成对垒,让有争议的事件能够在舆论的监控和激烈讨论中接近真相并得到最终的解决。“反沉默的螺旋”实质上是自由平等的思想和制度的体现,也是人们思想摆脱传统禁锢的体现,不同的思想发生碰撞会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增强了思维的辩证性,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相关事件的公正性。

(二)“反沉默的螺旋”消极影响

互联网的“匿名性”、“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反沉默的螺旋”成为可能,这些特性同样容易使公众舆论被刻意地引导。当一件本身简单的事件被渲染上能够激起群众情绪的关键词和标签,经过媒体敷衍报道或缺乏专业性的报道和意见领袖极端舆论的引导,必会发展成为一件引起广泛舆论关注的事件。当群体情绪的“狂欢”得到宣泄之后,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事件的真相可能仍旧没有得到解决和关注,反而容易造成他人权利的侵犯和被害者的二次伤害,致使事件走向无法挽回的态势。

(三)如何正确引导“反沉默的螺旋”

“反沉默的螺旋”容易引发“广场效应”。“广场效应”指在人群聚集的公开场合,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这种心理多数时候使群众的群体道德水平比个人道德水平低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公众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是需要意见领袖的力量,二是需要政府等权威部门的管理。意见领袖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话语权,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更是代表多数人意志、符合公众内心共鸣的人物,意见领袖对某一事件提出正确客观的意见,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良好的社会舆论。政府部门更应加强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建立良好的舆论引导体制机制,以稳定社会秩序,引导事态的发展。■参考文献:

[1]陈力丹.沉默的螺旋理论简说[J].当代传播,1999(4).[2]宋英梅.新媒体语境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点思考[J].今传媒,2017(12).

[3]王国华,戴雨露.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

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