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篇一: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

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其次,“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并且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露趋于肤浅;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蹉跎岁月》(叶辛)

但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二、反思文学

还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为我们

党和国家在革命进程中的失误而历经坎坷的作家,就率先提出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对历史进

行悲剧性的反思,创作了一批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作家们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在50年代曾以《百合花》蜚声文坛的作家茹志鹃,于1979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被视为“反思文学”的起步性标志。

反思文学的特点是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理性思辨色彩浓厚;文体意识增强,是新时期文学自觉的开始。它的作者大都是“复出”作家:如王蒙、李国文、从维熙、张贤亮、方之、高晓声等,他们都善于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叙述表达对刚刚过去的历史灾难的思考,试图揭示诸多人生悲剧产生的原因。反思的内容是对共和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历史、社会、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的对象较广泛,干部、右派、知青、农村、军营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的命运。

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茹志鹃的《被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高晓声的《刘顺大造屋》,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挣不断的红丝线》,路遥的《人生》、叶文玲的《心香》、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月食》,王蒙的《布礼》、《蝴蝶》、《相见时难》,谌容的《人到中年》,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方之的《内奸》、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

反思文学从党和人民关系角度反思历史教训,确立“人民是上帝”的历史观念。具有自我反省意识,如《蝴蝶》,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等。它还立足当代历史进程,揭示从左到极左的转化,促进现实主义深化,具有思考或沉思的特征,如《李顺大造屋》。

三、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指反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以这一改革对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为基本主题的文学。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不仅大胆地暴露了十年浩劫对我国的工业战线造成的严重创伤以及积弊如山的现实,而且大胆揭示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

此后,一大批改革文学作品,如张锲的《改革者》、张一弓的《赵镢头的遗嘱》、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柯云路的《三千万》、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的《乡场上》、王蒙的《坚硬的稀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相继出现。总体上,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人”的观念、人与人关系包括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对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在当时被称为新人形象塑造。它的基本特色是上任、面对众多矛盾、大刀阔斧推行铁腕政策、反改革者诬陷、上级领导支持、改革胜利。铁腕政策(或称权力效应)与上级领导为后盾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必胜的法宝。

改革小说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乡土改革小说。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土地”,因而1979年后,土地承包和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掀起了一次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变革。许多敏感的作家便抓住拥有土地支配权后农民的新状态进行了大量的创作。

在这期间,乡土改革小说的代表作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

场上》、张一弓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蒋子龙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贾平凹的中篇小说《腊月·正月》、《鸡窝洼的人家》等。

乡土改革小说并不直接描写改革的重大事件,并将重大事件或者社会变革的潮流作为背景,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农民的心灵动向、困惑、矛盾,表现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境界的提高。着重于农民自我人格的觉醒,由于不象都市改革小说那样涉及重大题材,而是叙述日常生活,所以要比都市改革小说自由、灵活,因而也容易写得更真实,更具有审美性。

(二)都市改革小说。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的改革更加繁杂艰难,因而作家们反映城市改革的小说作品也更为多样、深刻。其主要特点是:1.以工业体制改革或政治体制改革为表现对象;2.塑造改革者的英雄形象;3.展开改革者与反改革者势力的激烈冲突,表现改革的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以及改革的历史必然性;4.采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在典型环境、典型事件中塑造典型人物,注重情节,追求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激烈的冲突中完成人物的塑造。

在这类作品中,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都较为优秀。其中柯云路的长篇小说《新星》反响最大,可以认为,《新星》在将改革文学思潮推向一个高峰的同时,也显示出这种文学思潮面临着的某种危机,即现阶段物质、文化环境中可以借鉴、运用的精神资源与物质力量的局限性。

所谓“改革文学”,堪称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比之“伤痕文学”、“知青文学”、“朦胧诗”、“先锋文学”等,它或许不是最显眼的,但它同改革的关系是最直接的。之所以称其为纪念碑,是因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已成为历史。

四、知青小说

所谓知青小说,其作者便是知青,反映的是知青的生活、命运以及精神追求。它来自于60、70年代的知青下乡运动。知青运动是一场知识文化的乡村化运动,给大批的青年人生命带来了痛苦的记忆和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而知青小说是8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伤痕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光写知青在农村的生活,也写他们城里的生活,以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特征。

知青小说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伤痕阶段)中,知青被描写成在文革当中受愚弄的牺牲品,被流放者。他们的这种真诚、信念、曾经有过的追求都是毫无价值的。

第二个阶段(理想主义阶段),超越了伤痕式的控诉,而是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曾经的生活,赋予它新的情感、新的价值。农村也不再是伤痕阶段中那样落后、恐怖的代表,而是有着纯朴、美好的道德理想,在原始的生活当中有着最纯朴的人性。当时的一个口号——“青春无悔!”便是清晰深刻反映出当时知青们的内心波澜,而这个阶段的知青小说是最为典型的。

第三个阶段(写实阶段),这个阶段的小说是质量最好的。冷静地写出了知青自身在农村的真实生活,还有一部分描写回到了城里之后的艰难生活。也有人认为这个阶段的成就最高,因为有很多有影响力的知青作家都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知青们回到都市,却发现都市让他们太失望,给予他们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个时候又会回想起之前在农村的种种自在惬意,产生想要远离这个并不接纳他们的城市的念头。代表作有孔捷生《南方的岸》、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第四个阶段(纪实阶段),此阶段文学性大大下降,商业因素越来越强。

五、寻根小说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正是其所处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社会情境之下的主导性社会政治话语,其所具有的启蒙功能主要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而1985年前后形

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则是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的思考。

寻根文学可追溯至80年代初期:

19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相继打出了“寻根”的旗子,他们反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倾向,提倡把文学的“根”扎在本民族的岩层中。同时受到学术界的“文化热”影响,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和继承,文学史上称为“寻根”小说。

寻根文学小说的出现是当时国内外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是新时期文学自身发展和变革的要求,也受到了国外文学先例的影响。它旨在对民族文化进行批判,因而看法不同,作品也就不同了。代表作如初期汪曾祺(此人被认为寻根文学的源头)的《受戒》、邓友梅的《那五》、吴若增的《翡翠烟嘴》等,真正兴盛是在1985年前后,主要作品有: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陆文夫的《美食家》,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写庄禅精神)、《遍地风流》,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贾平凹的《古堡》、《远山野情》,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土地与神》,冯冀才的《神鞭》,王安忆的《小鲍庄》、《大刘庄》(写儒家的仁义精神)等。

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具有现代意识,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寻根文学的文化内涵:

1﹒对民族文化的反省、批判。如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

2﹒对民间的善良道德和生命力量的认同。如张承志的《黑骏马》,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受戒》。

3﹒对民年传统文化的冷静复杂的剖析,有批判也有认同。如郑义的《老井》。

4﹒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如突出作家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最具典型性。

文化寻根小说是新时期作家们的一次文化乌托邦运动。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历史文化的传奇性和故事性往往淹没了寻根作家们的启蒙意义追求,使寻根文学不自觉地走向了形式和审美,导致其意义追求流于空虚,这种倾向越到寻根文学的后期越是明显。因而,在意义追求上,寻根文学对新时期小说的价值建构贡献不大。但从审美上,它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带来了新时期小说审美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新时期小说由传统载道向现代审美、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艺术转化,强化了新时期小说的文体意识。

六、先锋小说

从1985年开始,在寻根小说兴起的同时,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先锋小说开始的标志)、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残雪的《山上的小屋》、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等一批小说的出现,形成了在当时极具冲击力、对后来也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国先锋小说的潮流。

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在内容和艺术上具有探索性的小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是先锋小说的第一次浪潮。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是先锋小说的第二次浪潮。90年代以后,文学的先锋意识有所淡化。

先锋小说追求个体生命价值,反抗世俗社会,具有一定的反文化倾向;它超越了社会理性的限制,对人进行深度勘测(探索人的本能);在小说叙述艺术上追求陌生化的叙述方式(让读者认为自己所感受到的生活是假的,只有作家告诉你的才是真实的),并且消解了意义,追求一种纯粹形式。

就新时期文学来说,先锋小说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资源植入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土壤,给本土的文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文学的色彩。于此同时,这些文学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刘索拉等人的创作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巨大影响,但这影响更多的是

艺术形式上与表现手法上的,而不是内在精神上的。也就是说,处在夹缝中的中国当代的新的审美思潮还没有找到一种完全适合于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

先锋小说也具有其深远意义。首先,它把人类对自己的形而上思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逼近黑格尔所说的“高远的旨趣”。比如残雪的《苍老的浮云》对人的生存环境的质疑,叶兆言的《五月的黄昏》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拷问,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对人的情感的解构等。其次,先锋小说对历史偶然性与随意性的大胆揭示在人们眼前打开了一扇迥异的奇幻之门。

七、新写实小说

80年代后期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是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崛起。它是80年代文学的终点,90年代文学的起点。

1987年,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问世,标志着新写实小说的诞生。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八十年代以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对现实社会和生存状况的关注,所以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创作原则;其次,先锋作家抢占了叙事变革、文本实验的风头,却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所以,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既悖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又悖离“前卫”、“现代”的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创作方法上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它的特点是书写生活的原生形态,拒绝历史深度;书写小人物的世俗生活,拒绝英雄的崇高精神;感情零度,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一般认为,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其中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是常常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这一小说连同《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也曾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1987年发表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一地鸡毛》这部小说在发表时就引起了轰动,曾获得1990年—1991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获第五届(1991年—1992年)《小说月报》中篇小说“百花奖”。还曾被评选为“世界范围内二十世纪百部文学经典作品”之一。

与接收当代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写作观念与技巧的先锋派比较,新写实小说是中国本土文化哺育的,使我们多了一份亲和力与认同感,它成了90年代一种极具人缘与口碑的小说类型。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的大众化写作影响深远,但一不留神,某些作品的琐碎和庸常便磨损了思想的广阔与深刻,这是新写实小说创作无论如何应该注意的。

综上所述,80年代是小说创作探索积极,手法多样,成就斐然的时期。小说以其广阔的艺术视野、恢弘的艺术创新和绚丽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世相人心,满足着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尽管这些小说还存在着种种缺憾,但其在思想价值与艺术探索方面已展示了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篇二:公安类毕业论文

山东警察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专业治安学

年级中队2009级一中队

姓名董超

指导教师寇红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目

摘要

在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维护社会稳定任务日益严重的今天,警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当前基层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表现出:警力不足,机构臃肿,职能模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社会转型期警务工作压力大,上级机关占有资源多,基层压力大,任务重,易下难上。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使资源配置趋向合理,更好的发挥公安工作职能,应该做到:适当增加公安专项编制,密切加强群众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公安部门横向支援与纵向结对;强化改革,积极探索新型警务工作模式。

关键词:警力资源;不合理分配;原因对策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治安系一中队董超

警力资源是公安机关警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从基层到机关,它都有着严格的配置标准。警力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安工作职能的发挥。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要明确警力资源配置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积极的寻找解决途径。

一、警力资源配置综述

有人把警力理解为警察的数量,认为增加警力就是单纯的增加警察编制。本文所讨论的警力不光是这个层面上的意义,它是指警察通过建立良好的警务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包括人力、物力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能力总和。①

公安机关警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提高公安机关警务效率的意义重大。合理配置警力资源不仅能够推进公安改革,提高公安机关警务效率,也能克服当前警力和财力不足的矛盾,更能推进城市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若基层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它不仅会制约公安职能的充分发挥,影响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而且会损害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使公安队伍凝聚力受到严重挑战。因此,警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基层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表现及成因

公安机关警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是我国公安事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是由诸多原因共同导致的。其中包括社会发展转型期,体制机制不健全,民警数量和素质偏低等不同方面。①警力不足现状及改善途径-中国法治网

(一)警力资源不合理配置的问题表现

1. 警力严重不足,实力不足

我国有13亿人口,一个很大的数字除以13亿这个数字都会变得很小。现阶段我国虽拥有公安机关人民公安民警数量大约是190万,单看这个数字是很庞大的,但这些人却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全国13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进行13亿人口的社会治安管

理,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我国的警民万分比不仅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不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公安民警的数量和人口比例大约是130:1000,而发达国家的比例是300:1000。我省每年退休的民警数量大约2000多人,但并非每年都在大数量的招警,难以进行及时的减员补充。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存在着一人所、二人所,甚至有的乡镇还没设立派出所,这就更难达到农村建制乡派出所5人以上,农村建制镇派出所10人以上,城镇建制30人以上的总体要求。

同时,各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办案水平较低,同级公安部门不同的单位办案水平差异较大,总体水平较低。例如某些科所队,由于常年被评为模范示范单位,其警力资源(如人员,资金,装备,科技)较为雄厚,民警整体素质较高;相反,一些单位常年没有显著的业绩,民警整体素质不高,地区犯罪率不断上升而破案率却逐渐下降,导致整个地区社会治安状况糟糕不堪。

2. 机构臃肿,职能模糊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级公安机关警力配置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警力资源浪费严重。警力资源分配机构层级失调,机构分散,多头领导,公安资源浪费严重。基层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按上级部门对等设置,造成警种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机构臃肿,而这些机构同样要设置主职领导、工作人员、内勤人员,如此均衡,就造成警力紧张,既增加内耗,又不能形成合力。特别是一些执法活动,有时是一个民警或几个民警无法完成的,而民警的大量分散导致执法工作难以开展。

公安机关不同业务部门的职能界限也并不清晰。例如在派出所,交警队,刑侦,经侦,消防部门之间,一个单位工作人员在受理案子的时候,还没有对案情有一个实质性的分析,看到其中案情稍微和其他部门性质相似,就开始移送处理。或本该立案处理的案件不予立案处理,本该应移送上级部门处理的案件却由于熟

人作案而自行处理。这种对警力资源的滥用长期下去必然导致警力分配失衡,利用率低下,不利于公安队伍建设,更阻碍了公安事业的健康发展。

3. 上下层机关工作不协调

机关与基层单位没有在警力资源调动上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例如,在警情高发期或基层警力严重不足时,机关单位往往不能及时的向基层调动警力,或者由于调用警力却导致机关正常的工作受到阻碍。同时,在各个派出所之间,由于各个地区的案发总量和案发时间不同,这就为派出所之间的横向支援提供了便利,而这需要上级公安机关的有效调度,及时的安排人员,物力,财力的横向补充与分配,但上下层机关由于缺乏联动意识或者由于联动机制的不健全而导致了一方警力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却充足无用的恶性局面。

(二)基层公安机关警力资源不合理配置的原因分析

1.我国处于发展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期

警力不足并不是由于公安机关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它源自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现行的公安管理体制、各级尤其是县市级党委对该地区公安工作的重视程度、人才观念以及公安工作运行机制等都存在着联系。现阶段,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改革与发展正在不断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突出,社会的和谐稳定面临着现实的威胁和破坏的危险,承担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安机关人民公安警察队伍,特别是基层公安队伍的任务特别艰巨,警力不足现象更加突出,这就导致公安机关任务量成倍增长,而警力总量增长与之不相适应。

据统计,2012年某市公安局共立刑事案件14626起,比2002年的5000起增加了近2倍;侦破刑事案件3621起,比2002年的1891起增加了0.8倍;打击处理人数3481人,比2002年的1701人增加了近2倍;查处治安案件近4839起,比2002年的1921起增加了1.3倍;全市公路总里程1217.5公里,比2002年的699.5公里增加了0.7倍;机动车225481辆,

比2002年的79514辆增加了1.8倍;发生交通事故1134起,比2002年的804起增加了0.4倍;受理群众报警求助289704起,比2002年的20821起增加了12.9倍。在各种公安工作任务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该市公安民警仅从2002年的851人增加到2012年的1231人,增加0.38倍,

篇三:近五年舒婷诗歌研究综述

近五年舒婷诗歌研究综述

班级:对外汉语1101姓名:王杨学号:112110005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股朦胧诗音飘进了诗坛,震动了当时的诗坛,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舒婷,奏响了她的绝妙琴音,她的朦胧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的诗展现了与同一时代其他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关于舒婷诗歌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将近5年来关于舒婷诗歌研究论文所涉及到得内容归纳为几个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一、舒婷诗歌的中的意象

王辉《碧海青天夜夜心—浅析舒婷诗歌的古典特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认为舒婷诗歌的意象,常常是传统的具有古典美的平凡意象,在继承和发展上它们更接近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这些古典意象被诗人重新组合达到同诗人思想的深层契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孔丹丹《论舒婷诗歌中的古典意象》(《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一期)指出船、黄昏、秋、夜等古典意象经常在舒婷诗中涌现,其古典意象所构成的情景常带有传统内涵,具有婉约含蓄之美,同时又有着现代性,其古典意象不仅呈现方式上与古诗差异甚大,而且意象背后的情感也具有现代意味。

王姝《朦胧与明朗的交响—浅论舒婷诗歌中的审美意蕴》(《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三期)则认为舒婷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是“海”和“泪”,这两种意象蕴涵了多种因素,有自然的飞扬,也有现实的沉郁,飘逸深邃,不仅使诗歌意境得到拓展而且推动了诗歌语言的变化和发展。

二、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毕晓峰《论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当代小说》2009年第9期)中指出舒婷诗歌充溢着鲜明的女性意识,她从一个全新的女性视角出发审视外部世界,从女性自身的生命的角度确定女性生命的本质,表达着一个女性对自己人生本质和生命意义的价值追求。她从男女平等展开,在不否定男性及男性价值观的前提下,尽显现出柔顺温婉的女性意识,走向了自信自立自强自然的女性新时期。朱燕颐

《浅论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名作欣赏》2013年第30期)认为舒婷以女性独特的柔性方式,避开男性激烈、刚硬的抗争模式和英雄文化,提出独属于女性的更为智慧、更为柔韧的抗争方式。这不仅是女性意识的一次革新,更是一种从力量竞技到智慧竞技层面的转换,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的强烈体现。舒婷以诗歌为武器,以女性独有的柔美和坚韧,从最初呼唤女性独立人格的“自我”,再到体现出女性社会责任感和智慧力量的“大我”,舒婷笔下的女性独立意识经历了山外到内、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是从“自我”到“大我”的衍化与擅变。万超《舒婷《致橡树》中女性意识的反向思考》(《文学教育下》2013年第七期)则指出舒婷在《致橡树》中所倡导的女性解放和女性意识开启了女性启蒙的先河,使《致橡树》成为女性追求独立的代言书。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舒婷忽略了每个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意愿问题,即并非所有女性都想成为那一株让人敬仰的“木棉”,指出真正的女性解放是能让每个女性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潇洒生活。

三、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

谢玉星《舒婷的朦胧诗艺术特色》(《产业与科技论报》2013年第一期)认为,舒婷的的诗歌境界极富于画面感和充满诗情画意,她的诗歌,善于以物作抒情主体,以物象征,借物抒情,采用象征朦胧的物体来表达诗人的心态与情感,另外,舒婷诗歌中的语言结构的明

显特色就是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既丰富了舒婷的诗歌艺术世界,又成为其诗歌艺术个性的独特标志,她的诗歌之所以具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我认为这是重要原因之一。方警春《荆棘鸟的天籁之音—舒婷诗歌艺术魅力探源》(《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四期)中指出舒婷的诗是舒婷的思想情感、心乃至生命的歌唱,综合了本真,执著、创作灵感三个艺术特点与魅力。

四、舒婷诗歌抒情的忧伤意识

舒婷是一位极其有天赋的抒情诗人,她的诗蕴含着她真挚的情感,她的诗因真情而富有灵性,情景交融,让人动容。江源《忧伤的花朵—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中南大学》2008年)中认为她的诗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

音韵节奏随着情感的流动而自然变化,随情赋影,并指出忧伤是她的诗的主要感情基调,其忧伤由个人忧伤和大众忧伤想结合,将感情和艺术融合的天衣无缝。张凌云《谈谈舒婷诗歌的抒情方式》(《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第2期)提出她的诗以抒情短章为主,情真意切,其忧伤的基调下又藏着温暖与希望,是一股暖流融入广大青年读者心房,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金德芬《优雅的忧郁—论舒婷诗歌的写作姿态》(《太原师范学院院报》2013年第5期则指出舒婷的诗歌是哀而不伤的,从她的诗歌中透露的是包容宽恕母性和优雅,舒婷的诗因爱而忧郁,因情而优雅,在众多的朦胧诗人中舒婷以其情感的细腻伤感以及情怀的博大优雅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她以她的这种特质给中国当代文坛增添了忧郁深沉的气质和明哲温馨的暖色。

五、舒婷诗歌与北岛诗歌的比较

舒婷和北岛同是朦胧诗的杰出代表人物,属于同一诗歌流派,但两个人的诗歌风格有很大的差异。黄建《论舒婷与北岛朦胧诗风格的差异》(《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归纳出其最大区别是英雄主义和女性主义,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诗质、意象结构、理想的实现方式、情感体验模式等方面。余岚《北岛诗歌与舒婷诗歌之比较》(《青春岁月》2012年第20期)指出因其性别、性格、人生观、历史认知、美学追求的不同,舒婷诗歌抒发了对人生的热情和信念,而北岛诗歌暗含了对社会的深深恨意和仇视,对人生的感叹与痛苦的思索。

刘德刚《憾人的壮美与动人的优美—北岛与舒婷诗歌美学之比较》(《武汉大学文学院》2009年第9期)认为舒婷与北岛在诗歌美学上的差异表现其诗歌基调的“爱”与“恨”之分,诗歌切入点上舒婷是情感切入,北岛是思想切入,在诗歌风格上,舒婷表现为优美,北岛表现为壮美。

以上对近五年关于舒婷诗歌研究作了回顾,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舒婷朦胧诗歌研究是学界舒婷研究的核心,关于她的诗歌的意象、艺术特点、女性意识、思想主题仍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此类论文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与问题,同时也值得进一步拓展与深入,应该加大理论研究深度,加大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研究,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将诗人放在不同的时代去剖析诗人的诗歌的深层含义,从而突出其诗人的特性,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意义。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这一时期的小说的创作,题材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等方面。这既指作品的数量,也指达到的艺术水平。这种分布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是受到提倡的类别。另一方面与作家的经验和文学“传统”有关。新文学已提供了描述农村生活的许多经验;当代作家的许多人与农村有密切的联系;一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战争结束后,热衷于写出他们的有关“革命”的“记忆”;……有的题材领域,文学界的决策者虽也很重视并极力提倡,如所谓“工业题材”,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成果。 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对于长篇,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是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许多怀有“反映这个伟大时代”、写作“史诗式”作品的情结的作家来说,长篇小说是实现这种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至于短篇小说,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它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而对现实反应的快捷,对社会政治配合的及时,正是这个时期要求文学应具有的品格。自然,从50年代开始,文学刊物的大量增加,对短篇创作在当代的发展,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赵树理的《三里湾》(1955年),高云览的《小城春秋》(1956),曲波的《林海雪原》(1957),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第1卷1957,第2卷1961),梁斌的《红旗谱》(1957),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1960),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的《苦菜花》(1958),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1部1958,第2部1962),吴强的《红日》(1958),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冯志的《敌后武工队》(1958),刘流的《烈火金钢》(1958),欧阳山的《三家巷》(1959)、《苦斗》(1962),草明的《乘风破浪》(1959),柳青的《创业史》(第1部,1960),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姚雪垠的《李自成》(第1卷,1963),浩然的《艳阳天》(第1部1964,第2、3部1966)等。 一、农村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这种情况,既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小说传统的延续,更与当时文学界对表现农村生活的重要性的强调有关。五六十年代农村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对表现“现实斗争”的强调,即要求作家关注那些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的变化”的斗争,而这通常上指的是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在农村进行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事件,如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等,成为表现的重心。乡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习、人伦关系等,则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作家的视野,或仅被作为对“现实斗争”的补充和印证。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上,要与自己的表现对象(农民)相一致。作家和表现对象(农民)在视点、情感、反应上的“同一”的这种设计,是“创作上的群众观点”,据此,“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现实主义的方法才能真正结合起来”。这种要求,其目的是推动作家迅速进入有关农村的叙述的“规范”。而它在艺术效果上,则既限制了取材的范围,也窄化了作家体验、描述的“视点”。 在当代的农村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有影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赵树

融资方面论文-文献综述

(一)国际上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和融资现状的研究综述 李集成(2012)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实施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其操作方式是通过政府定期拨款设立的基金作为融资担保,引导其他资金来设立“小企业投资公司”,“小企业投资公司”在对小企业和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刚开始的操作方式是由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投资公司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后改进为为小企业投资公司公开发行长期债券,政府为其发行的长期债券进行担保的方式。经过40多年的运作,该计划充分体现了小企业投资公司的价值,培养出了苹果、联邦快递等创新型企业。 以色列:以色列对企业的支持与美国相同点都是政府主导推动。但是以色列的操作方式与美国不同,以色列是先由政府拨款一亿美元成立YOZMA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通过参股方式参与民间资金设立商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再由商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对创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些商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给予资金支持,但其重点是创业企业的早期,投资的领域也限于在IT、医药、生物科学、通信等高技术领域并且具有专利技术的创业企业。 韩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为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韩国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支大学生优秀创业企业在金融和政策上等同于商业企业,并且在贷款方面更优惠于商业企业。韩国政府中小企业厅设立专门奖励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创业基金,基金规模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2.5亿韩元到2009年增加到6亿韩元。在中小企业厅的带领下,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团体也纷纷跟进支持大学生创业。韩国一系列做法,使得韩国创业在1998年至2001年间,每年以一杯的速度迅猛发展。 英国:英国用减税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英国的做法与前面几个国家不同,其主要操作方式是针对私人股权投资的减税政策,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进行。比如2000年实施的《公司创业投资法规》中规定,在税收方面,资金投入未上市的小型高风险企业3年以上,则可享受投资额20%的税收地面,税收地面额再投资可以推迟纳税,在种种税收政策的鼓励下,英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在2000年的适合超过60亿英镑。每年大概提供38%的资金投向大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 [1] (二)现阶段国内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和融资现状的研究综述 吴运霞(2006)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

小微企业成长中融资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的文献综述

小微企业成长中融资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大型企业的改革,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力和剩余劳动力,保持了社会稳定,特别在维护市场有序的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近年来集中精力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小微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其中融资的问题是制约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瓶颈" 。因此,如何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小微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学者探讨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从多个角度研究的。 1 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 1.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世界性难题——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问题,是由 Macmillan 在 1931 年在《麦克米伦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Macmillan Gap)。“麦克米伦缺陷”指出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中小企业对债务和资本的需求数额高于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即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该理论认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的因素是企业规模。 Malnell & Hodgman 在 196l 年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成立时间较短,只有较少或没有信贷记录,银行无法通过信贷记录来考察企业的信用状况,因此企业贷款申请的通过率较低,较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支持。 55%的小企业选择通过传统的银行借贷实现融资,但1998年Udell & Berger 指出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息统计不标准。外界很难掌握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加剧了小企业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 1.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研究,基于传统的金融理论与企业理论,分别从资金供应方与需求方即金融机构与企业两个角度出发来详细分析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 信用额度贷款和抵押贷款是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形式,80%的小企业贷款是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的;55%的小企业的融资是通过传统银行借贷的融资方式进行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园的失落是时代病症 作为普通人,历数我们的种种焦虑,为基本保障、为生活条件、为梦想实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安全感、缺乏确定性、觉得得不到承认和 肯定、体会不到信任与支持,凡此种种,这不正是我们“无家”的感觉吗?尽 管在家和家园之中我们还会面临其他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是安全的,我 们不会遭受恶意的伤害甚至不会感受到敌意,我们可以得到呵护,在遇到困难 时会获得照顾与支持。 人类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生产迈入工业化,从传统礼俗社会进入现代 科学理性与法律社会的过程,也是人类一步步失落家园的过程。现代的工业市 场生产、大规模的城市生活、科技理性支配和无情的科层制与形式主义法律统治,将人类从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共享天地之中抽离,而将其投入以功利效率 的工具理性为核心的逻辑组织和运作的各个“系统世界”中,人类身处自己打 造的机器般的“铁笼”之中,既失温馨家园,又怎能免得恒久的焦虑?从赋予 政府更多的福利保障职能,到重新看待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发挥信仰的功能, 或以人本主义来平衡科学精神,直到重建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然而,在 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内核基石上,这一切看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 的家园并未真正得以恢复,家园失落之痛和如影随形的普遍焦虑之感,至多只 能说是稍有缓和而已。 到了全球化阶段,情形变得更为复杂。借助全球流动性增长的各种媒介手 段突破时空界限将全世界的人更近距离地聚拢在一起,经济市场、科学技术、 科层组织这些系统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进一步和深入侵吞蚕食人们的家园,大到各国,中到各地方、各种人群共同体,小到各个家庭,其所能提供的保护 屏障一一被穿透,个体越来越深地被卷入其普遍的支配逻辑中。而焦虑中的人 们也将逐渐明了,如果曾经是为了正当的梦想而宁愿舍弃家园、离家逐梦,那么,该到重新回家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天性是社会的存在,我们决不可没 有家园。 我们不是简单地返回最初的家和家园。人类要往前走,我们不可能退回到 过去。现代化过程不可逆转,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不可能倒流。但是,我们的 确需要不时地停下匆促的脚步,反问和澄清这一切的初衷,明白有哪些我们要 继续坚持,又有哪些我们必须纠正,哪怕需要为此付出十分艰巨的努力。之所 以说我们正面临重建家园的重大机遇,在于焦虑的普遍性和日益被人们认识到 的焦虑的深沉性。如今,焦虑是普遍的、持续的、深刻的,不独属于某一个人、

公司融资行为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文献综述 前言 资本结构对任何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而融资行为是资本结构理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融资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筹集必要的资金是一切投资发展活动的开始。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包含两个部分,分别为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西方有所不同,这里将国学者对融资行为的研究进行整理并作了综述,以便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大致情况。 一、融资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 融资理论是企业制定融资政策的理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解释企业融资决策行为的动机及其所秉承的理论基础时,主要存在着两论,一是权衡融资理论;二是优序融资理论。 权衡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在构造长期资本来源的组合时,存在着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将按照事先测算的最佳资本结构来选择资金来源及配置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 优序融资理论,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提出企业融资存在一种“啄食顺序原则”。认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利益不同,部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原因,企业的融资顺序上就形成了一个优序策略。即首先为部融资,也就是企业的留存收益,其次是短期借款和长期债券;再次是发行优先股融资;最后是发行普通股融资。 在国,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偏好于股权融资。这与优序融资理论的主正好相反。 二、我国上市企业融资模式概况 根据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以外源融资为主。在外文融资中,主要偏向于股权融资。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首先是股权融资,然后是债券融资,最后才是源融资。英明(2005),利辉,立新,桂(2010)研究发现,我国上市企业外源融资比例达80% 左右,而源融资比例不到20% 。对于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源融资比例平均为- 3.385% ,这意味着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几乎完全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3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1949年至1966 年的文学。P1 2.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P2 3.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P3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P3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P5 6.“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P5 7.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P10 8.《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P8 9.《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P15 10.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P16 1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P17 1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P23 1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P2 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15.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P12 二、单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P4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姓名:朱玉梅学号:js1002446 专业:财务管理班级:10金审财管4班指导教师:钟宜彬职称:讲师 二0一三年八月三十日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js100244610财管4班朱玉梅 【摘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以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处在一个非市场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其融资难问题较之其他国家或地区更为复杂和具有其特殊性。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展开了研究,本文梳理了其中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融资环境

引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而实体经济中最受冲击的正是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千万户,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白钦先、薛誉华认为,转轨时期,具有比较优势、差异性和多样化的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并适应要素享赋特点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追求规模经济和实施赶超战略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其中中小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最为人们所垢病。同时高正平指出,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发现53.8%的企业选择资金不足为企业发展最不利的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为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乃至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活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边红霞(2008)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直接融资渠道受阻严重;内源式融资是企业资本的重要来源;非正式金融是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渠道。 李玉海(2006)经研究也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表现为:中小企业在融资中过分地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过于偏重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忽视其他的债务融资方式。 李志骥、封俊国(2006)等人通过对衡水市10县中小企业调查,发现县域中小企业以外源融资为主,占信贷总量的68.7%,内源融资占26.5%,是融资的重要来源。另外,多数研究表明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整体支持力度不够也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客观事实。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Shape(1990)认为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自身信息透明度低,

(完整版)论述类文本阅读(带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文人以诗书入画,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诸先贤,成文人画一脉,传至当代,不断开创写意新境。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画格简淡的境界追求,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理想,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和韩愈的散文中“文以载道”的复古理论其实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赵孟頫为什么提出画要有“古意”?他说,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尚朴的理念。 尚朴即主张俭朴,是不拘泥于外象的一种文化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眼睛所看到的象,都是会时刻变化的幻象,因此要追逐内在的真实,追逐宇宙真理,追逐人的真性情。说到底,就是追逐“大道”。“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失道则病,得道则圣。政冶、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绘画莫不如此。 绘画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尊道而行。所以,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这里的“同源”就是同一道源,书画都是从大道而来,这就是文人画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找到事物本源的大道,便占有了整个宇宙。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中,让我们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找到它最积极的力量。 要从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审美。审美的根源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根源是什么?是众生的根本利益。凡是符合众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文化,就有正能量。利益有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找到符合众生、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文化,而从这样的文化生发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审美。 《淮南子》有记载,东方有君子之国,《山海经》亦云其人好让不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建立和谐世界、世界大同的一颗种子,一颗文化种子、尚朴的种子。我们不是不重视经济,但我们不追求奢华;我们不是没有竞争,我们的竞争是争之以理的君子之争。《淮南子》的“君子之国”比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还要高。老子的理念是独善其身,是出世的,《淮南子》讲的好让不争的君子之国,却可以适用于整个世界。就像习总书记所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国与国之间携手共商未来,这样还会有战争吗?这岂不是人民的福祉?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态度,也是在道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这就是东方人的适可而止、中庸之道。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系,

中国当代文学史 农村题材文学

当代文学教案 章节: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梳理当代文学的定义及概念,明晰学习此门课程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要 1、“乡村文学”与“农村题材文学”的区分 2、农村题材文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一、农村题材文学概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几乎全部来自乡村,或有过乡村生活经验。乡村记忆,是中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农民,新政权的获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不仅有中国本土的文化依据,而且有政治依据。或者说,它既有合理性又有合法性。但是,这个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 现代中国文学最初对乡村的叙事是分裂的:一方面,贫困的农民因愚昧、麻木甚至病态而被当作启蒙或拯救对象,他们是阿Q、华老栓、祥林嫂;另一方面,乡村平静的田园又是一个诗意的所在,它是《故乡》、《边城》、《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因此,那个时代对乡村的想象和叙述是矛盾的。乡村叙事整体性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密切相关。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动员这个阶级参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是被后来历史证明的必由之路。于是,自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的发表,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性叙事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紧密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文献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方面 融资是资金融通的简称,是资金从剩余(超前储蓄)部门流向不足(超前投资)部门——购买力转移——的现象。企业融资,即企业从各种渠道融入资金,实质上是资金优化配置的过程,包括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 1、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企业融资成本是指企业使用资金的代价,即指企业为获得各种渠道的资金所必须支付的价格,也是企业为资金供给者支付的资金报酬率。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它等同于企业在具备承受一定风险的能力时,寻求投入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结构。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 2、企业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企业的融资结构,又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即资产负债表右边各组成部分的构成。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戴兰德于1952年提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下列三种方法建立的,即净收入法、净营运收入法和传统法,这是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是由Franco Modigliani和

Merton Miller于1958年所创立,即著名的MM理论。后来的学者对MM理论的假设条件不断发展完善,引进了诸如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控制权理论。张维迎认为,“一个企业的融资结构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该企业所在经济的制度环境,二是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三是该企业自身的特点”。 3、金融制度方面的理论——金融深化论、金融抑制论。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金融领域中,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不是唯一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金融深化论认为:金融机制会促进被抑制的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金融本身被抑制或扭曲的话,那么它就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金融抑制,即一国的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发挥作用,经济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碍经济的发展。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共同特征。 4、银企信贷博弈分析。主要运用博弈论,通过对银行与企业在信贷过程中的博弈分析,来说明降低银企交易成本的重要性。徐洪水认为,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不是一次性的,实际是一种动态博弈的过程,通过分析发现,在有良好的政治信贷支持系统(担保抵押体系)或高效的司法制度下,能有效降低银企交易成本,获得银企双赢,反之,昂贵的交易费用和低效的司法制度将增加银企交易成本,加剧中小企业金融缺口。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方面

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8篇附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8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功利是纯现实的,而空寂则是纯理想的。功利是纯物质的,而空寂则是纯精神的。因此想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标榜着一种中和态度的人生哲学,显然是由中国北方农村经济下产生。他们不耽空寂,但也不着功利,儒家的中和态度是笃实的。墨家在当时,大概他们的出身较儒家是更艰苦些,因而他们笃实的意味也较儒家更浓厚了。由笃实而走上艰苦的路,便不免有些像贪功利。当时中国北方农村需要笃实,却不必太需要艰苦。因此墨家思想终因其太接近计较功利,而没有儒家般易受人欢迎。道家则较闲散,但又折向空寂了。只有儒家在不太紧张,又不太闲散之中道上,这是中国思想之正脉。 两汉儒生,都从半耕半读的北方农村中产出,他们不算太艰苦,但也不能太闲散,总仍还是要笃实。董仲舒曾说:“明其道不谋其利,正其谊不计其功。”他们不能不担着实际生活的担子,但那担子压得不太重,不紧张,还有一部分闲散工夫,可以让他们来求正谊明道。所以他们能不空寂,又不肯汲汲去谋利计功,而确然成其为儒家态度。到东汉以下,门第逐渐成长。半耕半读的儒生,渐渐在大门第之养尊处优之生活中转变而为名士清谈。那时则老庄道士占了上风,又染上了空寂的味儿。 佛教在那时传入,正投中国人当时所好。但南北佛教风气不同,北方佛教比较在社会下层生根,因此也比较笃实。南方佛教则寄托在门第士大夫间,尚玄想,尚清谈。若说空寂,则南方佛教更空寂,后来天台禅宗都盛行在南方。南方气候温暖,地面也狭小了,水土肥沃,生事更轻松,小家庭制也开始在南方蔓延。人事牵犁,亦较北方轻减。下及唐代,一辈士大夫,论其家世,比较还是北方传统占优势。北方农村比较南方笃实,大家庭制亦先在北方生长。门第力量还在,每一个人(此指士大夫言)至少都还有家庭重负。因此唐代佛学虽盛,而却重事功。下到宋代,中国一切文化学术重心,逐渐南迁。门第破坏了,小家庭制普遍了,士大夫一得科第,衣租食税,生事易足,生活担子更轻松,人事更宽弛,心地上觉得一切闲散不紧张,禅宗思想流进儒学,便成为宋明之理学家。 理学家说敬说静,总是在小家庭里个人生活无忧无迫,遂能欣赏到这一种生活。朱子说:“敬有甚事,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其实敬也等如没事了。只要你在没事时莫放纵,莫惰,莫骄。莫惰了,又没事,便成了宋儒心中所认识的所谓敬的体段。陆象山常教人收拾精神,总因在散闲生活中精神易散漫,易放纵,故而要你收拾,这些全是在比较轻松无事中才讲求。宋儒亦讲明道正谊,但实在是个人身上的意味重了,并不像先秦儒家般,常从国家社会大处着眼。先秦儒讲的义与道,常指的政治性,社会性的,个人日常生活的意味比较淡。因此宋儒好譬如儒家中的出家人。他们不是崇信佛教的僧徒,但可说他们是崇信孔子的僧徒。他们不是慕效老庄的道士,而只是慕效孔孟的道士。(摘自钱穆《中国人的匆忙与闲暇》,有删节)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 财务融资是财务管理研究的热门且重要话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有关融资约束问题的文献进行理解梳理,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融资约束研究进行分析和回顾,进一步查寻,汇总了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问题和衡量方式。特别是在有关融资约束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西方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理论发展的,其各方面的理论基础问题和衡量方式也是有偏离中国国内情况的大环境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金融约束相关问题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经典的财务理论(Modigliani 和Miller,1958) 认为,在一个理想的金融市场中,企业的外部资本融资和内部资本融资之间并无太大差异而是可以相互完全替代的,因而企业的投资行为并不会受到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只与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关。但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理想金融市场。在现实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融资决策对其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及选择不同方式进行融资所形成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市场价值、经营效率、治理结构以及稳定性都有着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企业融资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便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债务融资。尽管有很多的融资渠道,但在现实的取得资金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即为融资约束。 一、融资约束基础理论 (一)、信贷配给理论 Baltensperger(1978)将均衡信贷配给定义为:即使当某些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中的所有价格条款和非价格条款时,其贷款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的情形。Friedman(2002)将信贷配给定义为:一些经济主体得到了贷款,而明显相同的

学生材料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答题步骤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答题步骤 〔典型示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 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 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 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 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 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 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 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 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 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 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 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 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 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 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 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 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 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 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 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 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 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 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 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 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一节: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军事战争类: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 描写农村革命:梁斌《红旗谱》孙犁《风云初记》 冯德英《苦菜花》 传奇类小说:曲波《林海雪原》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五六十年代流行的红色经典都具有一定传奇色彩,这类传奇性更加强烈,政治化色彩被小说的娱乐性稀释了) 表现知识分子成长:杨沫《青春之歌》 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李劫人《大波》李六如《六十年变迁》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 欧阳山《三家巷》(《一代风流》的第一部,第二部《苦斗》) 姚雪垠《李自成》 现实题材: 反映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赵树理《三里湾》

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 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工业题材:周立波《铁水奔流》艾芜《百炼成钢》 萧军《五月的矿山》草明《火车头》 第二节:《青春之歌》 自1958年1月出版以来,除了个别文章外,绝大部分文章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什么? 格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一小说是一个那个时代标准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叙事:主人公的出身、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蒙蔽、困境,脱胎换骨,终成正果,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讲述话语的年代”有关英雄成长的规范——血海深仇、离家出走,在共产党人引导下追求革命,克服自己的种种局限、不足,被捕入狱经受严峻的政治考验,最后成为共产党员。这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寓言”,一部20世纪现代革命背景下的“天路的历程”。二知识分子改造叙事(主题):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不仅反抗封建家庭、同时也背弃个性解放、个人主义的思想,自我改造,与工农相结合,走向革命的过程。被看成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知识分子改造手册”),这是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的补充与丰富,并事实上构成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一种新的类型——这是当代文学

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汇编

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汇编 一、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 1.(2018?卷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篇一: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 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其次,“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并且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露趋于肤浅;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蹉跎岁月》(叶辛) 但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二、反思文学 还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为我们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摘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尚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作为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平均每户注册资本才80多万元。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不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成为问题 一、选题背景和理论意义 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得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然而, 许多中小企业恰恰缺少经营、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这样, 这些中小企业就往往面临着无法回避的融资问题, 融资问题就成为了这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企业融资应当有利于实现企业顺利健康成长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融资过程中既要注意防止资金筹集过多, 造成资金闲置, 增加成本与风险;又要注意企业融资制度必须在宏观融资体制的框架下做出选择。而目前, 我国融资大环境长期以国有企业, 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同时又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这是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的一个反映。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规模较小,资信度低等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从银行或资本市场的筹资。 融资活动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企业融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而融资决策往往受制于其当时的金融环境。企业的资金可以从多渠道、多方式来筹集,不同来源的资金,其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财务风险的大小、资金成本的高低都不一样。中小企业要想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完全成长起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 1.(2018?卷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

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