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教材课件ppt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
型的农作物种植。
植被与生态平衡
植被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 用,如森林、草地等植被能够保 持水土、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
样性。
土壤和植被污染
土壤和植被也受到人类活动的污 染影响,如工业废弃物排放、农 药使用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
理和保护。
感谢您的观看
水文特点
水资源丰富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水资源丰富, 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 等。
水文循环活跃
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 水、径流等环节,对自然 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重要 影响。
水质保护重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 水质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 要,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 污染。
土壤和植被特点
土壤类型多样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一节自 然环境
目录
• 自然环境概述 • 地球的地形地貌 • 自然环境的特征 •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01
自然环境概述
自然环境的定义
01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未经人为改 造的自然空间,包括大气、水、 土壤、生物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
02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 件。
THANKS
详细描述
平原的形成通常与河流沉积、冰川侵蚀或海平面升降有关。 平原地区通常适合农业和城市化发展,是人类重要的居住和 经济活动区域。
高原
总结词
高原是地球表面较高、相对平坦的地区,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和较高的海拔。
详细描述
高原的形成与地壳隆起、侵蚀作用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高原地区通常 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如草原、荒漠和冻土等。
水资源利用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2课自然环境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环境保护专家、农民、企业家等,模拟解决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实际问题。
-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自然环境实验,如观察气候对生物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思考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改善生活质量。
-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自然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3. 知识点拓展
- 气候变迁:让学生了解地球气候的历史变迁,以及气候变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冰河时期和温暖时期的交替。
4.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难点:
1. 理解气候、地形、水系等自然环境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方法
3.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
解决办法:
1. 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深入探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
1. 课堂评价
- 提问:通过随机提问和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自然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 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思考方式和合作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 测试: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自然环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五章自然资源保护法ppt课件
2.特性资源法。
将各部门资源法中相互间所具有的共同自然特 性的部分进行分类,一类是可再生和发展资源, 它包括生物资源法(如有关森林、草原、渔业、 自然保护区及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珍稀植物方面 的法律、法规等)和非生物资源法(如有关土地、 水资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另一类是不可更 新但可再生的资源。它包括诸如有关矿产资源等 方面的法律、法规。
困扰,而且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
二、陆地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
我国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法律是1988年1月24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此外与保护水资源有关的主要立法还有:《河道 管理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防 汛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水污 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我国水资源保护的主 要法律制度包括:
1.关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定。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 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 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 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 地的义务。
《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渔业 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珍稀植物保护 法》、《自然保护区法》等。
3.科学技术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律的影响十分广泛和
深远。人们对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自 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许多新 的课题,采取更科学、更先进的措施,保护管理各 种自然资源。 4.国际共同性。
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 一般是由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 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水法和渔业法、海洋法、 空间法等法律、法规组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PPT
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1/4的新增产值用来 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人口压力大
中国人口=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 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 +…………(31个国家总人口)
生存权和发展权。代内公平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 前提。
“给蛇让道”是有必要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公平性 原则,它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即人类的发展不应 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人类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这种利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要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的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 生速度。
②表现:a.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b.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环境污染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 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读P93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 地面积可提高粮食产量。
2.人们主要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 开荒、破坏植被的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 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农民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主要 采取了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的措施,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 土流失。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PPT实用课件
•
6强 调 “ 道 ” 和“人 ”之间 不可分 割、相 互联系 的重要 涵义之 一,是 肯定道 所具有 的各种 意义唯 有通过 人自身 的知和 行、认 识世界 和改变 世界的 过程, 才能呈 现出来 。正如 深山中 的花自 开自落 ,并无 美或不 美的问 题,只 有在人 的审美 活动中 ,它的 审美意 义才得 到呈现 。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共同生活 的世界 PPT实用课件
•
1.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 尔扎克 说他写 作的最 高使命 是:用 笔深刻 把握时 代的脉 搏和民 众的呼 声,反 映大众 的疾苦 和不幸 ,替他 们呐喊 ;揭示 社会的 美与丑 ,唤醒 正义感 和良知 。我想 ,这是 每个文 化工作 者都应 该时刻 牢记的 。
一、海与洋的概念
海
大洋的边缘部分
洋 大洋的主体部分
地中海 红海
加勒比海
请在图中找出地中海、红海、加勒比海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二、四大洋
1、名称
请说出四大洋的名称。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面积
请将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与大洲的位置关系
亚洲
北美洲
•
7.中 国 文 化 家 们所 说的“ 中”, 更多体 现为实 践过程 中处理 、协调 各种关 系的一 种原则 。在天 道的层 面,道 首先表 现为多 样的统 一。从 多样的 统一这 一视域 看,“ 中”就 在于使 统一体 中的各 个方面 彼此协 调。千 差万别 的事物 同处于 一个系 统,如 何恰当 地定位 它们, 使之各 得其所 ,这就 是“中 ”所涉 及的重 要方面 。
深 海 锰 结 核
周围两百海里专属经济区
《我们共同的世界》课件
国际法和国际组织对于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词
国际法和国际组织通过制定规则和政策,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全球治理和发展。同时,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还可以通过解决争端和维护和平,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
详细描述
国际冲突是指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和争端,而国际合作则是国家之间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协作和互助。
在国际关系中,国际冲突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端可能导致战争和其他形式的暴力冲突,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全球治理和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规范作用,通过和平、协商、合作等方式解决争端和维护和平。
《我们共同的世界》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世界概览世界环境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世界未来展望
世界概览
世界七大洲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每个洲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
人口增长与分布
全球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
总结词
谢谢
THANKS
世界未来展望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是确保人类和地球长期生存和繁荣的关键。
详细描述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综合考虑,包括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生态保护等方面。
VS
未来科技将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兴科技正在快速发展,它们将在医疗、教育、交通、能源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人类生活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同时,科技发展也带来一些伦理和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思考。
第五章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ppt课件
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人类除了要用法律法规的条文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外, 还要唤醒自身的“道德良知”,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动。 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内容
行为举例
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 节约资源, 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 减少污染 用可再生能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
1.关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代环境问题是地方性问题,各个国家应各负其责
B.发达国家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在国际合作中应负次要责
任
C.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D.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被认为是世界环境保护行动的第
二个里程碑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绿色 也称可持续消费,以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 消费 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 消费行为和过程
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 绿色 较为完善的 环境管理体系 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 社区
(2)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环境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保护环 境的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研究国际标准,重视技术 推广,适应世界潮流;并加强宣传,强化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于企业,借此改进技术,积极发展无污染产品;并积极快速 地开展绿色营销,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对消费者,提倡绿色生 活方式。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自然环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精品教学课件.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主要高原:(填入相应的序号)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地形的基本类型及特征: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山地 、 平原、高原 、丘陵 、 盆地。
特点: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世界主要高原:(填入相应的序号) 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 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 2.找一找亚洲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种类? 地形的基本类型及特征: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2.找一找亚洲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种类? 说一说:五种地形分别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 北半球最冷的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世界主要高原:(填入相应的序号)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大平原、拉普拉塔平原、亚马逊平原 看《世界地形图》,找出各大洲分别有哪些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能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就更棒了! (地形特点一般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等方面来描述) 世界主要高原:(填入相应的序号)
特点:地表起伏很大;地 形多样,以山地、高原为 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对河流走 向有什么 影响?
影响:使亚洲河流呈放射 状分布。
第二课 自然环境
一、地形多样
世阿界特上 拉五斯种山基脉本、地德形拉类肯型斯:山脉
1.地形的基本类型及特征: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地2.面找平一坦找或亚起洲伏有较哪小些,主主要要的分地布形在种大类河?两岸和沿海。
3.亚洲的地形及特点 世界主要高原:(填入相应的序号)
地填表一起 填伏:不世大界,主但要边的缘地陡形峭; 地世表界起 上伏的不重大要,地但形边单缘元陡:峭;
特点:A.亚洲地表起伏很大; 2东.欧找平一原找、亚西洲西有伯哪利些亚主平要原的、地形种类?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2.2自然环境教材解读与知识提升试题
第二课自然环境第1节地形多样1.地表特征: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2.地形的分类及特点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其主要特点如下:续表3。
地形的特点描述(1)每个地区的地形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
可以说,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地形完全相同的地方。
(2)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4.亚洲地形的特点(1)地势: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平均海拔高,在世界各大洲中居第二位。
(2)地形种类:亚洲地形种类复杂多样,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见如下示意图)1.地形与地形区的区别。
地形(地形类型)是指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种。
地形区(地形单元)是指具体的地形名称,如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等。
2.七大洲的主要地形特点(亚洲地形特点见“教材解读”)。
(1)欧洲地形的特点: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平,平均海拔3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2)非洲地形的特点: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3)南极洲地形的特点:多被冰雪覆盖,平均海拔超过了2 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4)南美洲地形的特点:西部为高大的山系;东部地域辽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5)北美洲地形的特点: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地形分为三个纵列带,西部为高大山系,中部为广阔平原,东部为低缓山地。
(6)大洋洲地形的特点:西部以高原为主,中部分布着平原,东部为山地。
3.浙江省的地形特点: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大部分所处地形区为东南丘陵,北部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2节气象万千错误!1.含义: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3.气候特点: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世界各地气候不一样,冷、热、干、湿情况千差万别。
《共筑生命家园》PPT优秀教学课件
提示:(1)第一种做法,会使 草原茂盛,羊的数量逐渐增多; 第二种做法,会使草原退化,羊 的数量越来越少。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 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 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 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探究与分享
严守红线、底线、上线
1.安徽薛家洼地处长江岸边,经过搬迁拆迁、种草植树、修改江岸等
系统整改,华丽“变身”生态游园,成为安徽省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
A 张重要“名片”。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②开发利用自然须遵循自然规律③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彻底改
善④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A.①② B.①④ C.②
◎中国把绿色发展理念融 入城乡建设活动,大力推动 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提 升人居环境品质,打造山峦 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 城乡鸟语花香的美丽家园。
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 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让人 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 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思考:告诉我们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提示: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探究与分享
太阳能光热电站
碳交易大厅
智能工厂
污水处理厂
思考:以上图片启示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应该怎么做?
点拨: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 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全国耕地保护任 务目标为18.65亿亩,保持到2035年不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地球—我们的家园》PPT课件
9.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C )。
A.浙江乌镇“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B.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C.东北林海地区“消耗资源,发展经济” D.中国哈尼族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B )。
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
有 旱灾 、 台风 、 洪涝 、地震、滑坡、泥石流和病虫害
Hale Waihona Puke 等。7.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不合理的行为
也会诱
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8.具备
防灾避险
的意识、
自救自护
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
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堪重负。
4.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
等问题。
5.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意破坏默默奉献的地球,就必然会受
到 大自然的惩罚 。
6.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
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把 环境保护
列为基本国策。
7.人与自然是生命
夯实基础
一、填空题。
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
园——
地球
。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
等。
2.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 海拔高度
山地
500米以上
地形特征
备注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200米以下 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丘陵 200—500米之间 起伏和缓
高原 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 边缘陡峭
盆地 无一定海拔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分布在大河两岸濒临海 洋的地区,是人口集中 分布的地方。
适宜开垦梯田,种植 果树、茶树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高峰高8844米
度数变大的是东经,变小 下),度数变大的是
的是西经
南纬,变小的是北纬
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1、中国的半球位置:—北——半—球——
(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东—半—球— (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2 、中国的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在 中纬度 (纬度带)
大部分地区在 北温带 (五带)
3、中国大约跨越 60°经度,根据经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探究活动:
这五种地形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它 们分别有怎样特定的特征?
地形
海拔高度
山地 一般在500米以上
平原 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 一般在500米以上
丘陵
200~500米
盆地 没布广在低大河平两,岸濒起临伏海较洋的小地
区,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山脉:山地呈长条状延
伸,形成山脉。山脉 排列有序,脉络分明, 仿佛是“大地的骨 架”。
呈长条状连
山
绵、延伸
山
脉
请你大致画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的地形剖面图。(要求:准确、美观)
海拔
阿尔卑斯山脉 (欧洲)
——找 山 脉
阿特拉斯山脉 (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 (亚洲)
落基山脉 (北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
欧洲: 地势低平,是世界上 海拔最低的大洲。
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 称为“高原大陆”
大洋洲: 西部是高原, 中部是平原, 东部是山地。
南、北美洲: 西部是高大的山地, 中部是平原,东部 是高原。
南极洲: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平均海拔达2350米。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山地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亚洲的地表起伏特点: 亚洲地表起伏大
珠穆朗玛峰 海拔:
8844.43m
亚洲的地形种类特点: 亚洲的地形多样,五种基 本地形都有,但以山地、 高原为主。且集中在亚洲中部
亚洲的地势特点: 亚洲的地势起伏很 大,地势中间高、 四周低。
亚洲的地形特点: 1、亚洲的地形多样,五种基本地形都有,但以 山地、高原为主,且集中在亚洲中部。 2、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度相差15°,时间即相差1小时计算,
中国最东和最西相差 个4小时
4、中国在 亚洲 (大洲)的东部,
太平洋 (大洋)的西岸.
地球仪的主要功能:
1、从地球仪上看世界,可以了解世界上的大洲 和大洋、山脉和河流、国家和地区的分布状况; 2、可以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确定世界 上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绝对位置) ; 3、利用经纬网,还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地 理位置的特点。
半圆
与地轴垂直相交,与 赤道平行并且环绕地 球一周的圆圈
圆
(两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
等长
指示 南北方向 方向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就半球而言, 不等长 东西方向 所有纬线都平行
特征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书写代号 半球划分
经度
纬度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从0°经线向东向西 各分作180°
一、海陆分布的特点
——找 高 原
青藏高原 (亚洲)
南非高原 (非洲)
东非高原 (非洲)
巴西高原 (南美洲)
东欧平原 (欧洲)
——找平原、盆地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
刚果盆地 (非洲)
亚马孙平原 (南美洲)
亚洲的地形
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可以从海拔与 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 描述。
死海
海拔:-415m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20°W和160°E组 成的经线圈来划分的。
东半球: 20°W向东,经过0°至 160°E 西半球: 20°W向西,经过180°至 160°E
西半球
东半球
180°
20°W 0°
西半球
160°E
180°
联系比较,小结归纳
经线
纬线
定义
形状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 道垂直相交的半圆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冷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探究活动:
1、这五种地形区分的标准是什么? 它们分别有怎样特定的特征?
2、判断:老师分享的五幅照片分别 属于什么地形?
东经(E)西经(W)
赤道(0°纬线)
由赤道向南向北各 分作90° 南纬(S)北纬(N)
20°W和160°E的经线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 为南北半球
度数分布规律
东西经、南北 纬判定方法
东经度数自西向东变大, 北纬度数自南向北变 西经度数自西向东变小 大,南纬度数自北向
南变大
自西向东(从左向右), 自北向南(从上到
地表起伏小,边缘陡峭; 有些地表凹凸不平
起适宜伏开和垦梯缓田,种植果 树、茶我树 国最高的盆地 四周高,柴中达间木低盆地
地形 不同点(海拔高低) 相同点(地表起伏)
平原 海拔低,宽广低平
高原 海拔高,边缘陡峭 地表起伏不大
平原
高原
地形 不同点 丘陵 海拔较低 山地
海拔较高
丘陵
相同点
排列有序 连绵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