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系统抗干扰设计
汽车电子emc测试标准
![汽车电子emc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0c2c8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f.png)
汽车电子emc测试标准汽车电子EMC测试标准。
汽车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是确保汽车电子系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汽车电子产品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发动机、点火系统、充电系统、无线电设备等多种电磁干扰源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EMC测试来验证其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介绍汽车电子EMC测试的相关标准和要点,以便为汽车电子产品的设计和测试提供参考。
首先,汽车电子EMC测试需要符合的标准主要包括ISO 11452系列标准和ISO 7637系列标准。
ISO 11452系列标准主要用于评估汽车电子产品在车辆内部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包括对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测试要求。
而ISO 7637系列标准则主要用于评估汽车电子产品在车辆电源系统中的抗干扰能力,包括对瞬态干扰和持续干扰的测试要求。
这些标准为汽车电子EMC测试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对于确保汽车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汽车电子EMC测试的要点包括传导干扰测试、辐射干扰测试、瞬态干扰测试和持续干扰测试。
传导干扰测试主要包括对汽车电子产品的导线和电缆进行注入电流测试,以评估其对外部传导干扰的抗干扰能力。
辐射干扰测试主要包括对汽车电子产品的天线进行辐射测试,以评估其对外部辐射干扰的抗干扰能力。
瞬态干扰测试主要包括对汽车电子产品的电源系统进行瞬态脉冲测试,以评估其对电源系统瞬态干扰的抗干扰能力。
持续干扰测试主要包括对汽车电子产品的电源系统进行持续干扰测试,以评估其对电源系统持续干扰的抗干扰能力。
这些测试要点对于全面评估汽车电子产品的抗干扰能力非常重要。
最后,汽车电子EMC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设备的选择和测试过程的控制。
测试环境的搭建需要符合ISO 11452和ISO 7637标准的要求,包括对地面反射、天线校准和场强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测试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汽车电子产品的特性和测试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包括注入电流发生器、天线、示波器和谱仪等设备的选择。
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
![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https://img.taocdn.com/s3/m/7c1254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2.png)
对关键部件和电路进行冗余设计,并在必要时启 动备份系统,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智能抗干扰控制策略
根据实时监测到的电磁干扰情况,智能调整系统 的工作参数和运行模式,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干扰 对系统的影响。
04
实验测试与验证方法论述
实验平台搭建及测试流程
实验平台组成
包括无线充电系统、电磁干扰源 、测试仪器等。
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电磁辐射问题
虽然采取了电磁兼容技术,但车载无线充电系统仍可能产生一定 的电磁辐射,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以降低辐射水平。
抗干扰能力有待提升
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仍需不 断提升,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
标准化推广难度
由于车载无线充电系统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标准,标准化推广过程 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申请与受理
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生产商或进口商需要向认证机构提交符合性认证申请,并提供相关 测试报告和技术文件。
测试与评估
认证机构将对申请的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性和抗干扰性能测试,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和法规要求。
认证与监督
如果产品通过测试并符合相关要求,认证机构将颁发符合性认证证书,并对获证产品进 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抽查,以确保其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磁场耦合
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 磁场耦合实现能量传输, 耦合系数决定了传输效率 。
控制与保护
系统需要实现精确的控制 和保护功能,以确保安全 、高效的充电过程。
市场需求及应用前景
01
市场需求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市场对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02 03
应用前景
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充电站等场所,为电动汽车提 供便捷、安全的充电服务。同时,该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智能 手机、可穿戴设备等。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2e20dd2cc58bd63186bd5a.png)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应用到汽车上,提升了汽车的整体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采用大量电子设备而产生的电磁干扰。
针对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汽车内部的点火系统、电机、电源、线路以及静电等引起的电磁干扰,并提出一些措施来防止电磁干扰。
只要是带电的物体都会对周围产生辐射或受到其它磁场辐射的作用,那么对于应用大量电子设备的车辆而言,电磁辐射干扰对于车辆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随着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大量应用,汽车电磁干扰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就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 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概念及分类:1.1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汽车电气、电子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对有用电磁信号的接收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设备、传输信道和系统性能劣化的电磁骚扰。
根据电磁干扰所产生的特点,将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敏感设备称为电磁干扰三要素,在汽车电磁干扰形成的过程中,电磁干扰源为汽车启动或运行时电压瞬时变化较大的设备:如高压点火系统、各种感性负载(电机类电器部件)、各种开关类部件(如闪光继电器)、各种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各种灯具、无线电设备等;电磁干扰途径主要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如在汽车启动瞬间点火机构所产生的扰动为传导干扰,而无线电干扰即为辐射干扰。
敏感设备主要为汽车电子设备,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ABS、安全气囊及各种电子模块等。
1.2汽车电子设备工作在行驶环境不断变化的汽车上,由于汽车电子设备形成以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为核心电源以及车体为公共地的电气网络,各部分线束都会通过电源和地线彼此传导干扰,而不相邻导线间也因天线效应而辐射干扰,干扰组成较多,环境中电磁能量构成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意味着系统所受到的电磁干扰来源比较广泛。
新能源汽车车载通讯系统的电磁干扰优化与防护方案
![新能源汽车车载通讯系统的电磁干扰优化与防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0446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3.png)
新能源汽车车载通讯系统的电磁干扰优化与防护方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车载通讯系统在车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着车载通讯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使用,电磁干扰问题也变得越发突出。
电磁干扰会严重影响车辆通讯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甚至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优化和防护新能源汽车车载通讯系统的电磁干扰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车载通讯系统的电磁干扰问题。
电磁干扰是指外部电磁场对电子设备正常性能的影响,其来源包括电源系统、电动机、无线电设备等,而对新能源汽车车载通讯系统来说,最主要的干扰源可能就是来自电动汽车系统本身。
电动车电机及其电控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会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途径传导到车载通讯系统中,导致通讯信号紊乱或丢失,从而影响通讯质量。
其次,针对新能源汽车车载通讯系统的电磁干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优化方法。
首先是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电磁兼容性,通过合理的布线设计、屏蔽设计等来减小电磁干扰的影响;其次是采用专门的滤波器和隔离器来滤除干扰信号,保证通讯系统的正常工作;另外,通过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车载通讯系统的电磁干扰防护,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措施。
比如在车载通讯系统周围设置金属屏蔽罩,阻隔外部电磁场对系统的干扰;或者通过选择合适的电磁兼容材料来减小干扰源对系统的影响;另外,在系统维护过程中,及时检测和处理潜在的干扰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只有充分了解电磁干扰的影响机制,采取科学合理的优化和防护措施,才能确保车载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讯质量,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朧的发展和普及。
希望未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辐射与抗干扰设计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辐射与抗干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d8cd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f.png)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辐射与抗干扰设计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的关注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是其核心部件之一,其电磁辐射与抗干扰设计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辐射与抗干扰设计进行探讨。
一、电磁辐射的影响与问题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产生干扰,导致其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其次,较强的电磁辐射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体健康安全,需要进行电磁辐射的抑制与控制。
二、电磁辐射的原因与分析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原因是电流的快速变化和频繁切换。
功率半导体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高电流的电磁信号,而这些信号在导线、线圈和元件上传导引起电磁辐射。
此外,供电电路的布局和接地等问题也会增加电磁辐射的风险。
针对电磁辐射的原因,需要对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减少电流快速变化和频繁切换的情况。
优化供电电路的设计,合理选择元件和材料,采取屏蔽和过滤措施等都可以有效降低电磁辐射的产生。
三、抗干扰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其他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干扰,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需要进行抗干扰设计。
抗干扰设计的原则如下:1. 电源线和信号线分离:将功率电子系统的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分离,避免干扰信号对正常信号的干扰。
2. 优化电路布线:合理布置电路板、导线和线圈的走向和位置,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
3. 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具有良好屏蔽性能的材料,如金属外壳和导电胶囊,以降低电磁辐射的传播。
4. 过滤和抑制措施:在电源线和信号线上设置滤波器、抑制器等器件,以减少电磁辐射的干扰。
5. 引入抑制技术:采用引入抑制技术,如差模传输线、差模驱动电路等,进一步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
汽车电子系统抗干扰设计
![汽车电子系统抗干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8e1314a76e58fafab00385.png)
汽车电子系统抗干扰设计邓字(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应用科技睛圈由于汽车上安装的电子、电器装置逐渐增多,大部稿气车电控装置都是依靠弱电信号作为控制依据,工作更敏度极高,不允许有过大的外来刊k各种功率社行器在工作时会在电器中产生能力等级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瞬变脉冲电压,并向空间发射电磁渡信号,这样会时汽车上的电子控制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电磁干教会破坏车身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汽车的各项性能,因此提高系统硬件电路的抗干抛}生能,对提供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眭都有很大意义。
鹾罐词】电路干扰;抗干扰;汽车1电磁干扰源及干扰机理分析来自汽车自身的电磁干扰主要有:发动机点火、发动机管理控制系统、各类电动机.继电器以及开关角蟪之间的火花放电、电路瞬变和电磁藕合等。
汽车电器元件和装置产生高频震荡波,表现形式为电压波动,其特点是峰值电压高,频率范围广。
干扰电磁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播:一是由于车外因素引起的“辐射干扰”。
即以空气作为磁介质传播,只要干扰无线电接受装置的正常工作,有时也干扰电控系统的工作:二是车辆本身因素引起的“传导干扰”,即通过车辆内部附属导线直接干扰,传导干扰比辐射干扰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有时甚至会产生连贯干扰,轻则导致系统失控,重则导致系统误动作,使控制程序错乱。
干扰主要五种藕合方式:1.1直接藕合方式直接藕合最普遍的方式是干扰信号经过导线直接传导到被干扰的电路中而造成对电路的于扰。
12公共阻抗藕合方式‘公共阻抗藕合是由于多个电路共用同一公共线,其中任何一个电路中的电流波动将会通过公共线的阻抗在其他电阻上产生干扰电压。
公共阳抗藕合带来的干扰在电路中是常见的,也是在电路设计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当多个电路共用同一电源时,由电源的公共内阻形成的各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就是—个典型的公共阻抗藕合干扰的例子,任何电流都要流过电源内阻,如果电源的内阻很大,这种相互影响的干扰可能使系统工作失常。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4f5a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6.png)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新能源汽车中的功率电子系统作为核心部件之一,扮演着转换能源、控制电机以及储能系统的重要角色。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探讨。
一、电磁兼容性简介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在共同工作的环境中同时正常工作,不互相产生干扰与影响。
对于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来说,电磁兼容性问题极为突出,需要通过设计和测试来解决。
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两方面。
1. 电磁辐射:使用高频开关器件和高频传输线等技术手段时,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会产生高频电磁波辐射。
这些辐射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系统产生干扰,并可能引起电磁污染。
2. 电磁感应: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中的高功率电路和电机系统会引起电磁感应现象。
这些感应会导致系统的自激振荡、电流共振等问题,从而对系统工作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二、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原则在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中,以下几个原则需要被遵循:1. 电磁辐射控制:采用合适的滤波器设计和屏蔽措施,减小功率电子系统产生的电磁辐射。
合理布局和组织电路结构,降低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2. 电磁感应抑制:通过电感、电容等元件的选择和布局,减小功率电子系统中的电流共振现象。
优化系统的接地设计,降低系统的串扰和感应电流。
3. 合理布局:通过合理的电路板布局和线路设计,减小电磁波辐射和互感对系统的影响。
合理选择散热材料,保证系统工作稳定。
4. 规范设计:遵循相关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设计符合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
三、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针对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和排放性:1. 电磁兼容性仿真:采用电磁仿真软件,对功率电子系统进行辐射和感应分析,找出系统的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基于ISO11452-5的汽车电子带状线法报告
![基于ISO11452-5的汽车电子带状线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76c0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5.png)
基于ISO11452-5的汽车电子带状线法报告ISO11452-5是汽车电子电子干扰试验的国际标准,本次试验基于带状线法进行。
试验目的: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汽车电子系统在实际道路使用过程中易受电磁波干扰程度。
试验前准备工作:将汽车电子系统的各种控制单元和连接线等放置在车内,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变速器控制单元和音响系统等。
在带状线试验中,测试人员将在汽车周围安装带状线,然后通过控制发生器产生电磁波干扰,以模拟电磁环境。
试验过程:在试验过程中,测试人员将调节发生器中的频率和幅度,然后观察汽车内各个控制单元和系统的反应。
如果汽车电子系统出现跳闸、熄火、噪声等异常现象,测试人员将记录下来。
试验结果:该试验的结果表明,汽车电子系统受到电磁波干扰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
其中部分系统会出现崩溃、短路和失效等问题,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然而,也有一些电子系统在受到电磁波干扰时表现出了很好的抵抗能力,如稳定的供电、正确的反应和良好的性能表现。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即汽车的电子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受到电磁波干扰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在汽车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电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使用高质量的电子器件和连接线等。
同时,必须确保汽车的整体结构和组件之间的隔离防护,从而有效降低电磁波干扰的影响。
在ISO11452-5的汽车电子带状线法试验中,测试人员需要记录下汽车电子系统在受到电磁波干扰时的反应。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数据记录:1. 发动机控制单元是否出现故障提示灯2. 变速器控制单元是否出现故障提示灯3. 音响系统是否出现噪声或失声4. 车窗控制系统是否失灵5. 空调控制系统是否失灵6. 红绿灯显示屏幕是否出现红灯常亮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首先,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往往是最易受电磁波干扰的部分。
在试验中,发动机控制单元和变速器控制单元是否出现故障提示灯都可以反映出电子系统是否受到了干扰。
汽车电子辐射抗干扰测试(ISO 11452-2)介绍
![汽车电子辐射抗干扰测试(ISO 11452-2)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e345db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42.png)
汽车电子辐射抗干扰测试(ISO 11452-2)介绍2009-07-30 14:20:48 栏目:通讯专栏前言根据不同的车厂、国家的要求,针对汽车电子产品的辐射抗干扰测试的差异性是很大的,主要集中在测试频段、干扰强度以及天线的切换频率等等。
本文主要根据ISO 11452-2来介绍辐射抗干扰测试的基本条件以及一下要求。
标准名称ISO 11452-2: Road vehicles — Component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disturbances from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 — Part 2: Absorber-lined shielded enclosure测试目的该测试目的是检验设备对【80MHz – 1 GHz】频带电磁场的抗干扰性能。
测试条件●λ测试温度:(23 ± 5) °C.●λ电源电压:(13,5 ± 0,5) V for 12 V●λ调制:a). 未调制正弦波信号(可使用范围:0.01 MHz to 18 GHz)b). 1KHz, 80%调制的AM(振幅调制)信号(可使用范围:0.01 MHz to 800MHz)c). ton = 577 μs 和period = 4 600 μs的PM(相位调制)信号(可使用范围:800 MHz to 18 GHz)●λ滞留时间(Dwell time): 不小于1s ●λ频率步长:●λ测试严酷等级●λ频率范围●λ测试距离(天线到EUT的距离):1mλ测试设备要求●λ供电电压和电池●λ EUT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设备●λ真是的(传感器,触发器)或者模拟的EUT环境●λ 50mm的绝缘支撑●λ距水平地面高度为90±10 cm,0.5mm厚的铜板或镀锌钢板,并附有间距为30cm 的接地铜条●λ符合CISPR标准的LISN(对于远端接地,需要两套LISN)●λ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λ 50欧姆的耦合器●λ功率表●λ天线:双锥天线(80MHz – 400MHz)对数和周期天线(400MHz – 1GHz)喇叭天线(1GHz – 18GHz)●λ电波暗室测试布置●λ测试设置------双锥天线测试设置------对数周期天线测试设置------喇叭天线测试结果性能判据●λ Class A: EUT功能或性能一直保持正常,无任何异常现象●λ Class B: 所有功能或性能在干扰状态下,一个或者多个功能或者性能偏移指定的容差,但所有功能或性能在干扰移除以后能恢复到规定的容差限值以内。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抗干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17a604cc7931b765ce1586.png)
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冯如只,李明刚(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要:针对测试系统在采集信号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问题,本文对系统的抗干扰设计进行了研究。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抗干扰设计,通过对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采取抗干扰设计,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此方法为信号的特征提取、相关性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汽车;测试系统;滤波器;抗干扰中图分类号:U46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4)09-23-03The design of anti-interference for automobile braking performance test systemFeng Ruzhi, Li Minggang(Henan Mechenical Electrical V ocation College, Henan Zhengzhou 451191)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system of anti- interference Based on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not accurate Because of interfer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y adopting anti-interference design in two aspec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is method provides effective method and way to analysis correlation of signal feature extraction.Key words:automobile; test system; filter; anti-interferenceCLC NO.: U467.1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4)09-23-03引言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是由计算机、检测设备、电子单元、电子线路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5dfc40581b6bd97e19ea05.png)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应用到汽车上,提升了汽车的整体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采用大量电子设备而产生的电磁干扰。
针对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汽车内部的点火系统、电机、电源、线路以及静电等引起的电磁干扰,并提出一些措施来防止电磁干扰。
只要是带电的物体都会对周围产生辐射或受到其它磁场辐射的作用,那么对于应用大量电子设备的车辆而言,电磁辐射干扰对于车辆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随着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大量应用,汽车电磁干扰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就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 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概念及分类: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汽车电气、电子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对有用电磁信号的接收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设备、传输信道和系统性能劣化的电磁骚扰。
根据电磁干扰所产生的特点,将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敏感设备称为电磁干扰三要素,在汽车电磁干扰形成的过程中,电磁干扰源为汽车启动或运行时电压瞬时变化较大的设备:如高压点火系统、各种感性负载(电机类电器部件)、各种开关类部件(如闪光继电器)、各种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各种灯具、无线电设备等;电磁干扰途径主要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如在汽车启动瞬间点火机构所产生的扰动为传导干扰,而无线电干扰即为辐射干扰。
敏感设备主要为汽车电子设备,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ABS、安全气囊及各种电子模块等。
汽车电子设备工作在行驶环境不断变化的汽车上,由于汽车电子设备形成以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为核心电源以及车体为公共地的电气网络,各部分线束都会通过电源和地线彼此传导干扰,而不相邻导线间也因天线效应而辐射干扰,干扰组成较多,环境中电磁能量构成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意味着系统所受到的电磁干扰来源比较广泛。
按照电磁干扰的来源可分为汽车内部电磁干扰、汽车外部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和车体静电干扰。
车载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应用
![车载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1720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6.png)
车载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车载通信系统逐渐成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和频谱资源的竞争,给车载通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干扰挑战。
为了保证车载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车载通信系统的干扰源分析车载通信系统的干扰源主要包括自身干扰和外部干扰。
自身干扰是指由于车辆内部电子设备的工作导致的干扰,例如发动机、制动系统等。
外部干扰则来自于其他车辆、无线电设备、电磁辐射等。
这些干扰源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车载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解决车载通信系统中的干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抗干扰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频谱分配与管理频谱资源是车载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合理的频谱分配和管理对于抗干扰至关重要。
通过对频谱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和管理,可以减少不同车载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2. 天线设计与优化天线作为车载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优化对于抗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天线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接收灵敏度和发射功率,从而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信号处理与调制技术信号处理与调制技术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调制,可以降低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4. 强化电磁屏蔽电磁屏蔽技术是车载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抗干扰技术之一。
通过在车辆外壳和关键设备周围设置屏蔽结构,可以有效地阻隔外部干扰信号的入侵,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三、抗干扰技术的应用案例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在车载通信系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某汽车制造商为例,他们在新款车型中应用了一种先进的抗干扰技术。
通过对车载通信系统的频谱分配和管理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系统之间的干扰。
同时,他们还采用了先进的天线设计和优化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CAN总线汽车仪表系统的抗干扰分析与设计
![CAN总线汽车仪表系统的抗干扰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60bb46767f5acfa1c7cd7a.png)
C u tmoieI s u nainS se ayi n eino t j mmig AN B sAuo t t me tt ytms v nr o An ls a dD sg f i a s An - n QI n -i U Yig j e ( n z o rfsin l eh oo yIsi t , n z o hja g 3 0 1 ) Ha g h uP oeso a c n lg tue Ha gh uZ ein ,干扰分析 A
对汽车 电子 系统 产生干扰的干扰源可 以分为车 内干扰源 和车 外 干扰源 车 内干扰 源往往是指车上各种 电子电气系统产生 的电磁干 扰 电子电器设 备产生 的电磁干扰是 由于汽车上使用 的电子产品中有
一
许多导线 、 线圈和带有触点 的电器 . 都具有不同的电容和 电感 , 而任何 个具有电感和电容 的闭合 回路都会形成振荡 回路 。 汽车 的车 内干扰 源主要是发动机的点火系统 . 其干扰来 自点火系统次级电压 的高频振 荡 。 次. 其 在发 电机负载电流突变和整流 时也会产生电磁波。 起动机 、 发 电机 、 闪光器 、 喇叭 、 雨刮器 、 空调系统等也都会产 生较小的传导干 1 C N总线汽车仪表 系统 A 扰和辐射干扰的电磁波。 汽车电器产生 的干扰电磁波具有 脉冲特性且 频带较宽 . 其频率一般在 O1~ 00 H 之 间 而车外干扰源是指 由 自 . 10 M z 5 C N总线汽 车仪表 系统采集 来 自汽车传 感器的车速 、 速 、 A 转 水温 然现象 、社会环境等引起 的外部 电磁干扰对汽车 电子系统 的影响 , 外 和机油压力信号 . 中车速和转速是 脉冲信号 . 其 经过 整形 处理后再经 部电磁干扰是 指人为 的各种 电器设 备 , : 如 高压输 电线 、 电车轨道 附 过光电隔离送入单 片机完成 脉冲信号的测量 水温和机油压力是模拟 近、 广播 电视设备及无线电通讯设备等所辐射 出来 的对汽 车起干扰 的 信号 , 经过前 置处理后 送入 单片机的 AD转换输 入端 . / 利用其内部 A , 电磁辐射及 由雷 电等 自然现象引起 的电磁干扰。 D转换器完成测量 。 测量结果经过单片机送入步进电机驱动模块驱动 汽 车产生 的干扰不但 会影响外界 的电子 电器设备 的正常工作 . 而 步进 电机 。 分别显示车速 、 转速、 水温 和机油压力 。通过单 片机计算 汽 且会影 响 自身电子 电器设备 的正 常工作 . 因此 . 电子环境干扰会对 电 车 的行 驶 里 程 并 送 入 液 晶显 示 模 块 显 示 .将 里 程 数 值 存 储 于 子产品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 甚至会导致其功能丧失 EPO E R M。通过 C N接 口 A 将采 集到的数据发送到 C N总线上 . A 并且 汽车仪表系统的工作环境比较 恶劣 , 了受温度 、 除 湿度 、 面的颠 路 接收其他 C N节点的信号。 A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如图 11 - 所示 . 系统软 簸状况等因素产生 的影响外 . 同样也会受 到车内和车外电器设备 的电 件总体结构如图 12 - 所示 : 磁干扰。 特别是如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场干扰、 叭、 喇 空调系统等感性 负载所产生 的感应脉 冲电流干扰等。 这种反 电动势 和放 电火花干扰是 各电器设备 干扰 的主要形式。综合 各种 因素分析 , 汽车仪表系统造 对 成的干扰大致有 以下 四种 : 2 环境 干扰 。 . 1 环境 干扰是汽车所处的工作环境 如环境温度 、 湿度或 振动等发生变化 时 . 系统 出现异常而不 能正常工作 导致 2 电气 系统 的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来 自 . 2 汽车外部和汽车内部 主要 指汽车仪表系统所处 空间的电磁波辐射窜人系统 . 而造成系统不能正 常工作 对汽车仪表 系统造成 的电磁干扰主要考虑来 自 点火 系统 的电 磁干扰。 抗干扰设计主要考虑地线系统 、 屏蔽和布局 。 常常应用屏蔽 的
汽车PEPS系统射频通信抗同频干扰设计方法
![汽车PEPS系统射频通信抗同频干扰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7246b70b4e767f5acfcee4.png)
电子质量2019年第05期(总第386期)0引言汽车PEPS 系统从钥匙身份识别、车身门锁控制到发动机点火控制等过程均由射频识别技术完成,但是射频的辐射功率十分微弱,因此极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失效[1-2]。
一般来说,同频干扰是PEPS 系统各类射频干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干扰类型,如图1所示。
图1同频干扰为了提升抗干扰能力,通常会采用加大汽车钥匙发射端发射功率或降低传输信道噪声的方法,即尽可能提高信噪比。
但是在面对强同频干扰时,仅通过提升系统传输信道信噪比来抗干扰的成本非常高,而且由于国家无线电法规的限制,汽车钥匙的辐射功率不可能无限地提升[3]。
跳频通信是军事通信领域常用的一种抗干扰手段,其理论基础是香农定理,香农定理直接反映了通信系统中信道容量和信号功率、噪声功率、信道通频带宽的函数关系[4]。
对于高斯加性白噪声信道,有如下表达式:C =B log 2(1+S/N )(1)式(1)中C 为信道容量,B 为信号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功率,S/N 表示信噪比。
从式(1)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即在信道容量C 确定的情况下,带宽B 的增加会降低系统对于信噪比S/N 的要求。
作者简介:赵先锋(1985-),男,车辆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
E-mail:zhaoxf_11@。
汽车PEPS 系统射频通信抗同频干扰设计方法A Method of RF Co-Channe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PEPS System赵先锋(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Zhao Xian-feng (Automobile school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摘要:该文主要针对汽车无钥匙进入与启动系统(PEPS)射频通信过程中易受同频干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一种快搜索式自同步跳频抗干扰方法提升抗干扰性能,并在MATLAB/Simulink 平台上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对同频干扰的抑制能力。
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becd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2.png)
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系统在现代车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电子设备的高频电磁辐射以及外部电磁干扰,汽车电子系统也面临着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挑战。
为了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汽车制造商和电子设备供应商必须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以减少电磁干扰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1. 电磁干扰对汽车电子系统的影响汽车电子系统可能遭受来自多个来源的电磁干扰,例如发动机点火系统、车载无线电设备、雷达和通信设备等。
这些干扰源可能会引起电磁辐射、传导干扰和感应干扰,从而导致汽车电子系统异常运行,甚至系统崩溃。
电磁干扰还可能对车辆的其他电子设备、辅助驾驶系统和安全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危及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2. 电磁兼容性设计原则为了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分离和屏蔽:通过物理屏蔽和分离电子设备,减少电磁辐射和传导干扰。
例如,在布线设计中,可以采用屏蔽材料和屏蔽罩来减少干扰,同时降低电源和信号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2.2 减少辐射: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布局,减少电子设备的辐射干扰。
例如,采用抗干扰滤波器和磁性元件来降低电路的辐射噪声。
2.3 增强抗干扰能力:通过合理的地线设计、电源滤波和抗干扰电路等措施,提高汽车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在电源设计中,可以采用带有过电流保护和过电压保护功能的开关电源,以防止外部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损害。
3. 电磁兼容性测试为了验证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是否达到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3.1 辐射试验:通过在电子设备周围放置天线,并施加不同频率和功率的电磁场,来评估设备对外部辐射干扰的抗干扰能力。
3.2 传导试验:通过将电子设备与干扰源相连,检测设备是否受到传导干扰。
3.3 静电放电试验:通过给电子设备施加正常和异常的静电放电,测试设备是否具有足够的抗静电干扰能力。
4. 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设备在汽车中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也在不断发展。
简述汽车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
![简述汽车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1b6af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7f.png)
简述汽车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1. 引言随着汽车电子化的不断提升,各种电子系统在车内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带来大量的电磁干扰问题。
这些干扰可能影响到汽车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汽车制造商采用了多种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
2. 电磁干扰的来源电磁干扰是指在电磁环境中产生的各种电磁波引起的干扰。
这些干扰可能来自于各种设备和电器,包括汽车电子系统本身,无线电发射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或者其他电器设备。
3. 汽车抑制电磁干扰的原理汽车抑制电磁干扰的原理是通过设计和优化汽车电子系统以减小电磁波的辐射和敏感度。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3.1. 电子器件设计在电子器件的设计中,应该采用低电磁辐射的器件,例如采用奇数次谐波振荡器代替偶数次谐波振荡器,以减少电磁波的辐射。
3.2. 线路设计在汽车线路设计中,应该采用高品质的双层或多层板,以减少电磁波的辐射。
此外,在设计时还应该避免使用长线缆,利用布线技术减少线路长短。
3.3. 接地技术在汽车电子系统中,接地技术也是抑制电磁干扰的关键。
在接地的设计中,应该采用大面积接地,减少接地阻抗,提高接地的有效性。
3.4. 屏蔽技术屏蔽技术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采用金属盖板,金属屏蔽窗口等方式对电磁波进行屏蔽,减少电磁波的敏感度。
4. 总结汽车抑制电磁干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电磁干扰来源,采取适当的抑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抗干扰能力,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汽车电子系统设计标准
![汽车电子系统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7142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1.png)
汽车电子系统设计标准1. 概述汽车电子系统是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车辆的驾驶辅助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辆信息娱乐系统等各个方面。
为确保汽车电子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能够达到高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制定一套汽车电子系统设计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2. 环境适应性2.1 温度要求汽车电子系统在各种极端温度条件下都需要正常工作。
设计中需要考虑温度范围,对于各个部件的选材以及散热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确保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2 湿度要求汽车电子系统往往会面临各种湿度条件,如高湿度、潮湿等。
设计时需使用防潮、防水材料,并确保各个接口的连接稳固,以防止湿气和水分对系统的损害。
2.3 震动和冲击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同强度的震动和冲击,电子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设计中需合理选择材料、固定方式,并进行充分的振动和冲击测试,以确保电子系统的稳定性。
3. 安全性要求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对驾驶人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安全要求:3.1 防火防爆设计电子系统中使用的元器件和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防火防爆性能,以保证在发生故障时不引发火灾或爆炸。
3.2 防电磁干扰汽车电子系统需要抗干扰能力强,不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3.3 数据安全保护对于涉及个人隐私、车辆信息等重要数据的处理,设计中需采用相应的加密和安全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使用。
4. 可维护性要求汽车电子系统的可维护性对于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修成本至关重要。
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可维护性要求:4.1 模块化设计将汽车电子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维修或更换,提高了维护的灵活性和效率。
4.2 易访问性设计时需合理安排电子模块的布局,以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检修和更换。
4.3 故障诊断功能设计中需考虑加入故障诊断功能,以提供对系统故障的快速定位和修复。
5. 兼容性要求汽车电子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车载娱乐系统、蓝牙连接等。
背光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噪声与抗干扰设计
![背光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噪声与抗干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ee64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9.png)
背光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噪声与抗干扰设计背光驱动控制系统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液晶显示器、手机屏幕、平板电脑以及汽车仪表盘等。
然而,这些系统中存在着噪声和干扰的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抑制和抗干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背光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噪声问题以及抗干扰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一、噪声问题分析背光驱动控制系统中的噪声可以来自多个方面,包括电磁干扰、开关干扰、电源波动等。
这些噪声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导致显示屏闪烁、图像质量下降、系统崩溃等问题。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并抑制这些噪声。
1.1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背光驱动控制系统中常见的噪声来源之一。
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包括输入电压不稳定、输出电压波动以及信号干扰等。
为了消除电磁干扰,可以采取减少信号线的长度、增加屏蔽层等措施。
1.2 开关干扰开关干扰是由于开关电路在切换时产生的噪声。
这种噪声主要表现在频率杂散分量中,对系统的性能带来较大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增加抑制电路以及采用滤波器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开关干扰。
1.3 电源波动电源波动是由于背光驱动系统中的电源电压不稳定引起的噪声问题。
电源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背光的亮度和稳定性,进而对系统的整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正确的电源设计,包括电源稳压、滤波和抗干扰设计等,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源波动。
二、抗干扰设计方法和技术为了减少噪声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背光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2.1 地线设计合理的地线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干扰和开关干扰。
通过增加地线的疏密布局,避免地线回路中的串扰和互感,可以减少噪声的传导和干扰。
2.2 滤波器设计滤波器是抑制噪声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在背光驱动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高阻滤波器等不同类型的滤波器来削弱噪声干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合理的布局设计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帮助分离噪声源和信号线路,并减少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抗干扰设计与测试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抗干扰设计与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3904f5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5.png)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抗干扰设计与测试曹铭;孙庆华;何剑平【摘要】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nic modules used in electric vehicle (EV),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n EV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As BMS is easily influenced b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that leads to reduce the vehicl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ke ant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esign forBMS.Through analyzing the EMI coupling mechanism in EV,the EMI resources in BMS were pointed out.The hardware anti-interference and the shell shield performance were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ant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in BMS.Based on the EMC standard for road vehicles,th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 (EFT),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PFMF) and voltagedrop(VDG) were tested in BM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BMS has effectiv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good stability and high precision,and it also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ant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esign of electric vehicle.%随着电动汽车对电子模块的大规模运用,导致车内部电磁系统的复杂性显著提高.针对电池管理系统(BMS)易被电磁波影响,进而降低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情况,对BMS进行电磁抗干扰设计至关重要.通过探究电动汽车内部电磁作用的耦合机制,确定BMS的主要干扰源;对BMS进行硬件防干扰性能以及外壳屏蔽性能的设计,增强系统电磁的抗干扰能力.依据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标准,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静电放电、电快速脉冲群、工频磁场、电压跌落抗干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BMS能有效抵抗电磁干扰,稳定性较好、采集精度高,对电动汽车电磁抗干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年(卷),期】2018(042)002【总页数】4页(P271-273,319)【关键词】电磁干扰;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电磁抗干扰测试【作者】曹铭;孙庆华;何剑平【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电动汽车是适应绿色环保需求的重要交通设施,能有效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控制电源进线接电源滤波器,此滤波器采用双L型滤波,可有效 减少由电源进线引入的传导干扰。4)在模块电源输^端安装维持电容,
其作用是防止在模块出现接^短路故障或其它导致输^电压瞬间跌落的
阻剐氏时,有些电售号便通过这个绝缘电阻藕合到逻辑元件的输^端而
据永16、22井33块小直径岩心分析,有效孔隙度029—6-7%,
3
50
离子稳定剂 4现场应用
平均182%;渗透率0.001—3BXl0_3u m2,平均0,40×10‘3u
0D1—39x 10。3u
m2;8
从下图可看出具体施工各个阶段,1—8分试压35 Mpa,8分一23
分泵入20 m3前置预处理酸液,泵压28—20MPa,排量
的,控制电路的接地设计中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地线分流,通过结
汽油机点火系统中的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尤其是火花塞
是引起高频电磁干扰的主要部件。点火系统实际上是—个电感、电阻、 电容、线圈组成的振荡电路,因此,当初级电路被切断后,在初级电路 所发生的是一种衰减振荡,初级线圈最N振*g-般为300~500V,同时 在刺激线圈中所感应的次级电压最大值~般为20000~30000V,后者
万方数据
1.4—1BMPa,排量19~20m3/m㈣77—89分挤入项替液35m3,泵 压1.4~Z4MPa,排量2_1—2.4m3,min;正挤液氮6.5m3'最大泵压
13BMpa。
计算压力系数1.04;永7井在3050m处测得地层温度109.5"C,折算
温度梯度3.1
2q1 00m;可见该气藏属正常的温度系统。
尽量靠近地线,信号线间布线垂直并远离大电路信号线及电源线。5) 模拟地、数字地和电源地等各自分开走线,自成系统,然后辐射状地汇
集到—个公共接地点。
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电路功能要求,按照功率大小,信号 强弱与性质等因素进行分区布置,以削弱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2)本 着≯轰,j喝钱的引线电感和导线问分布电容的原则,尽量减少导线的平行 布线。3)在考虑安全的条件下,电源线应尽可能靠近地线,并远离信
作:二是车辆本身因素引起的“传导干扰”,即通过车辆内部附属导线 直接干扰,传导干扰比辐射干扰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有时甚至会产生连 贯干扰,轻则导致系统失控,重则导致系统误动作,使控制程序错乱。
干扰主要五种藕合方式: 1.1直接藕合方式
在车身上使用的各种电感式继电器在工作时其触点高速开闭,会
在继电器周围产生电磁波,通过空气或相关导线辐射。 3硬件电路电磁兼容性设计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装置在预定的工作环境中,既不受周围电磁
间的连线突然脱开,发动机输出的电压会瞬间上升,此时脉冲电压可能
导致电控系统的误动低
25电动机 汽车上的电动机基本上都是带有整流子的直流永磁电机,运转过 程中难免产生电火花,进而引起较强的电磁波。虽然这些电动机-般都
有屏蔽效果较好韵封闭式金属外壳,但仍会通过电源线和搭铁线传导出 于扰电磁波 2.4继电器触点
号线以减少差模辐射的环面积,也有助于减少电路的交扰。4)信号线
渗考文献】
111高成.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新机遇新挑战新思路概述.中国军转民
2003.
121蓝标成分布式车身蝰南懒块将引领发展潮流,中国电子报,2008,
【3J张正南.汽车集成电路及其应用.北京:机槭工业出版社,2008.
232丽河事开瓜’
EMC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3.1数字电路EMC设计
每个数字电路的供电电源都使用去藕电容电路各门电路频繁导通
共阳抗藕合带来的干扰在电路中是常见的,也是在电路设计时要特别注 意的问题。当多个电路共用同一电源时,由电源的公共内阻形成的各电 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就是—个典型的公共阻抗藕合干扰的例子,任何电
6结语
达封高粘度,低滤失,酸穿透作用距离远,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交 性及剪切性能和地层伤害低等特点。 4)利用自转向酸中的转向剂,自选在高渗透层段形成活肇饼,迫使 酸液进入低渗透层段,使纵向、平面上储层渗透率得到较充分改善,实 现均匀布酸,有效提高低渗层渗透率,提高整体酸化效果。 5)酸液泵注阶段同时伴注液氮,:t曾/jn残酸返排能量。
电磁波。另外,发电机大负荷、高转速运行过程中,若蓄电池与发电机
来自汽车自身的电磁干扰主要有:发动机点火、发动机管理控制
系统、各类电动机.继电器以及开关角蟪之间的火花放电、电路瞬变和
电磁藕合等。汽车电器元件和装置产生高频震荡波,表现形式为电压波 动,其特点是峰值电压高,频率范围广。干扰电磁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传播:一是由于车外因素引起的“辐射干扰”。即以空气作为磁介质传 播,只要干扰无线电接受装置的正常工作,有时也干扰电控系统的工
万方数据
睦盟姐
华北永22储气库酸化工艺技公司,河北任丘062552) 睛罚永22储气库地处华驰平原,位于河北省永清县,地质特征为低.孑乙低渗,储层物性差,岩性以白云岩、灰岩为主,存在一定的污
染.钟跨其挎巨采用了前置预处理酸+胶凝酸+白转向酸细合鳆液体系,对储县实现了纵向上均匀改造、横向上深度改造,深穿透沟通有 剃储集体。单井酸化措施舌折日产气29.6万方,有效地扩大了气流通道,提高了产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鹾兰建闻 白云岩;深度酸化;纽舍酸液体系;天然裂缝
华2—5是位于河北省永清县别古庄乡辛务村东南约600米处,是 布署在永22潜山构造带的一口井。
2改造重点及技术措施
1)岩性以白云岩、灰岩为主,地层产凝析油和凝析气,储集空间
中构造缝最为发育,以裂缝宽度,j吁011 mm的微细裂缝为主。储层改
造的重点在于通过深度酸化技术,沟通裂缝的储集空间,达到提高产量
应用科技
汽车电子系统抗干扰设计
邓字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 睛圈由于汽车上安装的电子、电器装置逐渐增多,大部稿气车电控装置都是依靠弱电信号作为控制依据,工作更敏度极高,不允许有
过大的外来刊k各种功率社行器在工作时会在电器中产生能力等级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瞬变脉冲电压,并向空间发射电磁渡信号,
块大直径岩心分析,有效孔隙度0,1—43%,平均1950/o;渗透率
m2,平均0.84X 10。3u m20 永7井在3089.57—3124D3m测试段,测碍地层压力31.55MPa,
0,5—13m3/mjn:24—55分高挤凝胶酸80m3,泵压15—18.8MPa,排 量2.4-215mS/min;56—76分挤入自转向酸50 m3I泵压
鹾罐词】电路干扰;抗干扰;汽车
1电磁干扰源及干扰机理分析
这样会时汽车上的电子控制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电磁干教会破坏车身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汽车的各项性能,因此 提高系统硬件电路的抗干抛}生能,对提供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眭都有很大意义。
磁电流,由于电子式调节器采用的调节方式为瞬间断电式,因而会在磁 场线圈中引起频率不等,峰-fii;F等的自感电势,该电势也会转化为干扰
首先,交流发动机采用炭刷与滑环将励磁电流引入转子线圈,在 运转过程中,只要两者的接触状态稍有变化,就会产生电火花,进而产
生电磁波。其次,交流发动机调节器会随着输出电压的高低自动调节励
所避威的干扰,电路采用光电隔离来阻隔地环流。3)直流电源的反馈 线和回线应该绞合起来,以防止其接受并重新辐射外来的射频能量。
的目的。
龇
,2)首先用前置预处理酸,先解除近井表皮伤害,有利于后续深度
5酸化前后效果 3)储层深度3000m左右,温度在”0度左右,中等温度,优化
胶凝酸体系的稠化剂、缓蚀剂、铁稳剂等添加剂,延长酸液反应时间,
琵}“:措施后油单10mm苟嚷,油压195—18MPa,挡板20mm临 界测气,折日产气29u6万方,关粥由压1 90—1 95MPa,套压OMPa。
液体配方 20%HCL+4%高温缓蚀剂+0.5%助排剂+1.5%铁离 子稳定荆+o.5%醴乳荆 20%HCL+4%高温缓蚀剂+2.5%酸稠化剂-tO.5%助 排剂4-1.5%铁离子稳定剂+0.5%破乳剂 28%HCL+4%高温缓蚀剂+3%酸转向剂+1.2%铁
配制量m,
20
2
80
育,以裂缝宽度小于0.1mm的微细裂缝为主,比较大的缝洞不发育, 裂缝中有效缝较少,大多数裂缝被方解石充填。
直接藕合最普遍的方式是干扰信号经过导线直接传导到被干扰的
电路中而造成对电路的于扰。 12公共阻抗藕合方式‘ 公共阻抗藕合是由于多个电路共用同一公共线,其中任何一个电 路中的电流波动将会通过公共线的阻抗在其他电阻上产生干扰电压。公
场的影响,也不影响周围环境,不发生性能变异或误动作,而按照设计
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即系统在电确i稳中的适应性。控制系统电路的
流都要流过电源内阻,如果电源的内阻很大,这种相互影响的干扰可能 使系统工作失常。因此,降低电源内阻成为提高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 重要措施之一。 13电容藕合方式 此处指电位的变化在干扰源与干扰对象之间引起的静电感应。 1.4磁感应藕合方式 当高频电流流过导体时,在该导体周围便产生电力线和磁力线,
和中断,电流变化率很大,可以产生很大的高频电磁干扰,但转移的电 荷量不大,去藕电容的作用是充当集成电路的储能电容和消除旁路电路 产生的干扰。在数字输入端用RC滤波环节抑制窄脉冲噪声,同时用上
1地质储层特征
酸}豳配方表 序号
1
永22潜山主产油气层位为奥陶系的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其油气 藏储集岩类有五种:泥一粉晶白云岩;含藻、泥粉晶白云岩;泥一粉晶 含灰质白云岩:含泥白云质粉晶灰岩;碎片状细粉晶—泥晶灰岩。
储集空间有构造缝、缝合线、溶洞、晶间孔等,其中构造缝最为发
液体名称 预处理酸 胶凝酸 自转向酸
3组合酸液体系的配制
从施工曲线可看出在前置预处理酸段,压力有小幅上下波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