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植物种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个种群内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种群并非个体的简单累加,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 的一个有机整体. 种群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如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等
种群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通过系统的自动调节, 能使其在生态系统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作为系 统还具有群体的信息传递、行为适应与数量反馈 控制等功能。 种群不仅是自然界物种存在、物种进化、物种关 系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 组成成份,同时,还是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有 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具体对象。 一个物种,由于地理隔离,有时不仅仅只有一个 种群,这就形成亚种群。 种群既可以作为抽象概念,也可作为具体存在的 客体在实际研究中加以应用。
均匀分布
集 聚分布
自然条件下,均匀分布是极少的,植物大 多数呈现集聚分布格局,想一想,为什么?
1 从母株上散落的种子一般集中在植株附近,或者植株 通过匍匐茎、根茎等营养器官,以母株为中心向周 围蔓延; 2 特定条件下的环境所导致(微域差异), 如森林林窗 处的阳性草本植物斑块,微地形起伏引起的林下植 物斑块等; 3 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草本植物在树木下的茂密生 长现象; 4 动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啃食、破坏等)。
参考文献
向言词,彭少麟,周厚诚,方炜.生物入侵及其 影响. 生态科学,2001,(4) 外来物种入侵. 大自然探索.2000,(7) 李振基等.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Mackenzie A,Ball A S,virdee S R,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一节 植物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一 生物种群的概念: 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 集合,叫生物种群(population)。
世代重叠的连续型增长模型(微分方程) 如果种群的世代彼此重叠,(如人和乔木等), 种群的增长就是连续的,可以用微分方程来表 示:
dN/dt=rN 积分式为:Nt=N0ertt
其中, dN/dt为种群变化率,Nt为t时刻的种群
大小,N0为种群初始大小,e为自然对数的底, r为瞬时增长率:r =(lnNt-lnN0)/t。
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植物种群内个体都 是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由这些构件组 成个体,属于构件生物。植物种群属于构件种 群,如水稻,树木等。
植物的构件数量和分布情况差别很大,研究这些构 件往往比注重个体数量更有意义。 如:木本花木和果树的枝条有年龄之分,不同年龄的枝 条(不同的构件)其经济意义不同,并有营养枝和 果枝之分,每个果枝的花数和果数也不相同,从观 赏角度,注重个体数不重要,而注重单位空间的果 和花的数量才有实际意义。水稻植株的分蘖力不同, 也形成了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不同的构件),生 产上重视的是亩穗数(有效分蘖),而不是每亩的 植株数。等等。
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
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在种群中的分布情况。
年龄结构的应用: A. 判断动物濒危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 B. 经济鱼类的捕捞标志--捕捞种群年 龄的低龄化和小型化现象。 C. 研究人口变动趋势的有用工具。 D. 研究经济林的采伐和更新。
空间特征(空间格局)(space pattern):
生命表各列的意义及计算方式:
(1)年龄(年)X:此栏为人为所分。时(分、 秒)、天、月、年、数年等。昆虫常以卵、幼虫、 蛹、成虫等单位。 ( 2 )各年龄初始存活数 nx :此栏为基础数据栏。
( 3 )各年龄初始存活率 lx :各期存活数占初始 种群数量( n0 )的比例。 lx = nx/n0 ( *100 ) = ( % ) ( 4 )各年龄死亡数 dx :从 X 到 X+1 时的死亡个体 数。此栏实测或计算, dx = nx-nx+1
瞬时增长率r决定三种情况:
若r > 0,则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增长。 若r = 0,则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稳定。 若r < 0,则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下降。
植物种群:
一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空间的同种植物的集合.
如:一片麦田里的所有小麦植株;一片池塘里的 所有芦苇植株等。
动物种群: 一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空间的同种动物的集合.
如:一个果园内所有七星瓢虫组成的集合;一片 松林内所有松毛虫组成的集合等。
二 植物种群的一般特征:
一般特征,是指种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
均匀分布(uniform dispersion):个体之间保 持相近的距离。这种分布要求空间资源均匀,再 加上人为影响、虫害或种内斗争等而引起。
集聚分布(aggregated dispersion)(成群分布): 个体的分布呈密集的集团或斑块,各斑块之间是 随机的。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呈此分布。
随机分布
性状发生变异,然后通过自然选择使某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
特点而占据优势。因此,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种群可能发 生进化或适应能力的变化。 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大的基因库。种群 中各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阂,彼此之间能交换遗传 信息,为种群的发展打下遗传学基础,对物种的延续 和进化起到重要作用。
单体种群和构件种群 单体生物(unitary organism):动物种群内各个 体的形态结构基本一致,每一个体都是由一个 合子(受精卵)发育而来,个体清楚,个体数 目容易统计,属于单体生物,动物种群也称为 单体种群。
种群数量
+
-百度文库
死亡
迁入
封闭种群的大小变化?
出生率(natality):衡量种群增加新个体的能力
最大出生率(理论出生率),在理想状态下的 出生率,实际中很难达到; 实际出生率(生态出生率),特定生态条件下 的实际出生情况,受环境影响明显。 最低死亡率(理论死亡率): 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死亡率(mortality):
天然密度:(粗密度crude density)单位总空间的 生物数量 生态密度:(特定密度或经济密度)单位栖息空间内 生物的数量 均匀分布时二种密度相同,集群分布时生态密度较大
种群大小(数量)是一个变量,随时间而变化,
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数量最大,反之则小; 其变化受4个因素的影响:
迁出 - + 出生
第七章
植物种群
教学目的与任务 了解植物种群的基本特征 明确植物种群的数量动态 掌握植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重点与难点内容 植物种群的一般特征分析 生命表的编制 生态对策类型—K对策和r对策及区别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竞争排斥原理(高斯 定律)
参考文献
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教版,2000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第3版.北京师大 版,2000 高中信等编著. 动物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方法.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65-215. 唐为. 警惕外来生物入侵. 环境与生 活,2000,(8):16-17. 徐承远,张文驹,卢宝荣,陈家宽 .生物入侵机 制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2000,(4)
自然条件下,动物的分布为什么也 呈现集聚格局?
1 局部生境的差异所致,如动物多集中于资源 丰富的区域; 2 气候的节律性变化所致,如越冬群集,迁移 等; 3 配偶和生殖方式的结果,如成窝,繁殖集群 等; 4 社会化生活的结果,如社群结构,优势种等。
遗传特征:
种群通常是由若干个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组成,但在繁 殖过程中,可以通过遗传物质的重组或突变,使种群的遗传
2. 生命表的类型 动态生命表:记录同一时间出生的种群存活 (死亡)过程的生命表。个体经历了相同的环境 条件,适用于寿命较短的种群。 又称同生群(cohort )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 表,水平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种群 进行年龄结构的调查所编制的生命表。各年龄的 个体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适用于稳定的种群 和寿命较长的生物。 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垂直生命表。
数量特征 种群参数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
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大的基因库。
数量特征
1 种群数量和密度 种群数量(种群大小),是指一个种群所包含的个体 数目的多少。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面积或容积)内个体数目 或生物量。
海滨岩石上生长着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 物,这是节肢动物大家族中一个分支,叫藤壶。藤壶的 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 “马牙”。藤壶不但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还能固着在船 体上,任凭惊涛骇浪的打击也冲刷不掉。 藤壶在每一次蜕皮之后,就要分泌一圈粘性的藤壶初生 胶,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分和极强的粘着力。
首先划分年龄阶段,记录各年龄级开始时的种群数 量,直至该群动物(或植物)全部死亡,最后据此计 算各年龄级死亡率、存活分数、平均寿命等。
lx=nx/n0 dx=nx-nx+1 qx=dx/nx Lx=(nx+nx+1)/2 Tx=∑Lx
ex=Tx/nx
藤 壶 (
甲 壳 纲 、 蔓 脚 目 )
( 5 )各年龄死亡率 qx :从 X 到 X+1 时的种群死亡 率。qx = dx/nx
(6)各年龄平均存活数Lx:各年龄期的中点,平 均存活数目。 Lx=(nx+n x+1)/2 = nx- dx/2 = n x+1+ dx/2。(nx=nx+1+dx) (7)各年龄及其以上存活的年总数 Tx:已活到X 年龄的生物总计还有多少年的存活时间。(所有现 有 个 体 存 活 时 间 的 积 累 ) Tx = Lx+L x+1+ Lx+2+……+Lm=∑Tx (X从X到m, m为最长寿命) (8)平均寿命(生命期望值)ex:X龄的生物平均 还能活的时间。ex= Tx/nx
种群性比(sex ratio):
种群中雄性个体与雌雄性个体的比例。
多数植物属于雌雄异株,性比影响到种群的繁 殖力和数量变动。 对动物来讲,性比反映了种群的变动趋势,雌 雄比越大,种群的增大趋势越高,这在人口数 量预测中极为重要。 大多数生物都趋向于保持1:1的性比,即雌雄 个体各占一半。(为什么?)
第二节 植物种群的数量动态 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变动规律,涉及: 有多少(种群数量或密度)? 哪里多,哪里少(种群分布)? 怎样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
一 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1 生命表: 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是分析种群 动态的有效工具。 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 空间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境因子对种 群个体生存、生长的影响作用。 分布格局包括三种类型: 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聚分布
状态或布局。
随机分布(random dispersion):每一个体在 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在资源 和空间充足、较均匀时常呈此分布)。
存 活 数 的 对 数
Ⅰ型 Ⅱ型
Ⅲ型
0
年 龄
最大寿命
存活曲线
存 活 数
基本类型:
Ι型 (凹型)
Π型 (直线型) Ш型(凸型) 年龄
二 种群增长模型
1 指数增长模型:
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中,表现为指数增长。 无限的环境,其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 对种群没有任何压力,种群的增长率不受本 身密度的影响,这类增长称为指数增长 (exponential growth)。
Ⅰ型存活曲线(type Ⅰ survivorship): 幼体和 中年个体的存活率相对 高,老年个体的死亡率 高。 Ⅱ型存活曲线(type Ⅱ survivorship): 各年龄 段的死亡率恒定,曲线 呈对角线型。 Ⅲ型存活曲线(type Ⅲ survivorship): 一段极 高的幼体死亡率时期之 后,存活率相对高。
静态生命表
动 态 生 命 表
两 种 生 命 表 的 比 较
3. 存活曲线(Survival curve)
存活曲线是以时间间隔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存活 个体数或存活率为纵坐标所作的曲线图。
存 活 数nx 存 活 分数lx lg nx lg lx
A,I B2 B1,II C,III B3
存活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