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
示波器的作用及用法: 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
实验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 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
实验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学生发 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频率” 来描述振动的快慢.
知识点: 1.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 为赫兹,符号为Hz. 2.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 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例1】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
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 音调 会降低.
第二章 声现象
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 大家听见了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声 音,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声音是怎 么产生和传播的?
想想做做
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 上的感觉,说出感觉。
观察图2.1-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 橡皮筋的变化。
把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 边,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变化。
音调和频率
把钢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 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 出声音.
下面请大家观察老师演示的实验,比较两种情况 下钢尺发声时的振动情况和发声特点.
演示1: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一些,并拨动
钢尺. (钢尺振动较快)
演示2: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一些,再次拨
动. (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 相同, 此时钢尺振动较慢)
5.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 这说明( B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6、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它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所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不仅在人类沟通和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章节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振动,进而传递能量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在这些介质中,声波会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传递,形成声音的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大小,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强度的单位是分贝(dB)。
2. 声音的频率:频率表示声音发生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不同频率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3.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音程,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 声音的响度:响度是声音的主观感觉,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三、声音的传播特性1. 声音的直线传播:当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是直线。
2. 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声音反射定律。
3. 声音的折射:声音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度。
4. 声音的衍射:声音通过一个障碍物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衍射角度与波长有关。
四、声音的利用1. 声音的通信: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进行语言沟通和传递信息。
2. 声音的测量: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波传播的原理,可以进行声音的测量和分析,例如使用麦克风进行声音录制和音频信号分析等。
3. 声音的工程应用:声音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响系统设计、声纳探测、音频信号处理等。
总结:通过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我们了解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和传播特性。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第二章声现象01 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 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会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0.1 s。
4)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有关,还跟温度有关。
2.声音的特征1)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影响音调的因素是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人听到声音的大小还与距离有关。
3)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质、形状等因素有关。
3.声的利用声的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另一个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是指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研究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不同分贝的声音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 减弱噪声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侵入。
02 知识对比1.声音的特征特征概念影响因素描述术语实例音调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音、低音钢琴发出的高音和低音响度声音的大小发声体的振幅响亮、轻声演唱者发出的高音和低音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的材质、形状等回响、清澈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2.乐音与噪声区别物理学界定环境保护角度图像波形图联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声,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
03 实验突破实验一:探究声的传播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男高音和女低音是声音的两种基本类型,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八上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不过很多物体的振动难以直接观察到。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
但物体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在传播。
例如,发令枪响后,过一会儿终点计时员才能听到枪声。
说明虽然声源的振动停止了,但是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并没有消失。
4.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
(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5.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1)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2)只有正在发声的物体才能叫做声源,一个能够发声但没有发声的物体,不能称为声源。
例如:说话声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声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瀑布声音由水和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树叶沙沙声由树叶振动产生;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二、声音的传播——声波1. 传播形式:波的形式——声波。
2. 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3.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注:太空中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三、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1.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是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声音通过的路程。
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3.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为:V固>V液>V气。
(2)介质的温度。
在空气中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机声现象知识点docx
16、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声速取340m/s)7、小明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作转换法。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2、物理学中用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频率3、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4、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5、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动频率越高,声音音调越高。
6、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人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作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
233、地震产生强大的次声波能够摧毁附近的建筑物。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无规则(杂乱无章)的。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危害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它的符号是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三、噪声的控制1、控制噪声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即:(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2、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
八年级上物理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声现象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在敲击铁管的过程中,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因而发生的声音通过铁管、水、空气三种介质传播。
但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因而听到三次声音。
先听见的是铁管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提高响度的方法有三种:A 加大声源的振幅(大力敲鼓)B 靠近声源C 使声音更加集中(听诊器)(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
超声的应用有:A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声检查内脏器官。
5、①、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听觉和身心健康有损害的声音都是噪声。
③、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强弱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 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的本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需要注意的是,声音并不会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2. 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这些振动频率一般都在20-20000次/秒之间,即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3. 振动与发声的关系:振动是发声的充分必要条件。
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1. 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
2. 传播方式: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形式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在15℃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或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三、回声1. 回声的形成: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且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米 (声速按340m/s 计算)。
3. 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等。
具体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四、声音的特性1.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2. 响度:声音的强弱 (或大小)叫响度。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3. 音色: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用橡胶槌敲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放入盛着水的水槽中,看到水面溅起水花;再次击打音叉,用手抓住音叉,使音叉不能振动,结果声音消失;2.敲击音叉并迅速用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3.用小锤敲打撒有碎纸削的鼓面时,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纸屑来回上下跳动;按住鼓面后,纸屑不再跳动,声音停止;总结:1.水槽、纸屑的作用是把人眼不易观察微小振动放大为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法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反过来,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描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物体不再发声,但声音不一定消失;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即:振动可以发声;如:没有介质、发出次声波、超声波;4.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发声体):向暖水瓶中倒水,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听到的声音的发声体是空气柱;5.声音的记录:磁带----电磁转换光盘-----光电转换(保存时间长)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物理实验:将一只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逐渐减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坡璃罩内,又会重新听到声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叫声波;总结:1.发声体振动发声时,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同的波,向外传播;2.声波看不见,摸不着,我们用水波来抽象认识声波-------类比法;3.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原声和回声相差0.1s以上才可以区分;能听到回声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17米;声速: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最慢,一般,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总结: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钟传播距离增加0.6m;在同种介质中,声音走温度低、密度大的路线;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大C.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交谈D.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2.下列记录声音的装置中,哪个是利用振动记录声音的()A.磁带B.激光唱盘C.八音盒D.电脑光盘3.一段长为18m的装水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 (共41张PPT)
易错题集
14.(2017•乌鲁木齐)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 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C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易错题集 15.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B.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 同 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信息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
易错题集 2.(2015•高新区一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 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 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C )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C.说明发声体在不停地振动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 超声波
易错题集 9.(2016滨州)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 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 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 是 ( C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 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易错题集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 规格的琴弦,如表所示:
易错题集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③ 、 ⑤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④ 、 ⑤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 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20 、 0.4 。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变式 自然界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 能发出“笑声”.这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 孔,如图1-1所示,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 使其__振__动____发声,这种声音再通过_空__气_____传入我 们的耳中,我们就听到了“笑声”.
探究2 声音的特性
例2 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
区别
(2)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 响
(3)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 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声的 类型
超声波
次声波
频率 人耳能听到的声,频率范围 范围 为20 Hz ̴ 20 000 Hz
高于20 000 Hz
低于20 Hz
方向性好、穿透能 传播远、易于绕
举例 (传递 能量)
对人耳大声说话,耳膜 超声波去污、超 使机器设备破裂、
发疼等
声波除结石、超 建筑物坍塌等
声波加湿器等
考点4 噪声及其控制
物理学角度:声源做㉑ 无规则 振动产生的. 来 源 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
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危害:噪声除了使人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妨碍工
(4)钢琴师对钢琴进行调音是为了调节钢琴的音色
( ×)
(5)调节播放器的声音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 ×)
(6)向暖水瓶中灌水,根据声音的音色可知道水是否快满 ( ×)
(7)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 ×)
(8)医生使用听诊器听诊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 )
(9)距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就会越响亮
制
如:道路两旁种行道
树、路边的房子安装双
新版人教初二物理_第二章_声现象_笔记整理完整版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源: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声音仍能继续存在并传播。
(固液气均可因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声,但人不一定能听见,我们能听见与声音响度和不同的频率有关。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前翅的翅膜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20H Z~20000 H Z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的声带、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在桌面上撒上碎纸屑(小米粒)然后用手拍打桌子,发现碎纸屑在跳动证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
3、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声≠声音)固、液、气既可以作为声源发声也可以充当介质传声。
练习: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可听到清晰的响铃声;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越来越小,到最后就听不到响铃声;停止抽气,并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我们将又能听到响铃声.根据这一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让空气再进入玻璃罩内,罩里又存在了传声的介质,又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答: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二、声速1、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15℃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合1224 km/h,真空中声速为0 m/s.2、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介质种类、介质的状态(冰与水)总之声速只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与声源无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全章共4课时)
不能,因为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一段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
科学世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鼓膜 振动, 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 听小骨 及其他信号传给听觉神经 ,听 觉神经把信号传给 大脑 ,人就听到了声音。
2. 如果只是传导障碍,如鼓膜、听小骨、半规管、耳蜗等损 坏(非听觉神经和大脑损坏),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 将振动产生的信号传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到声音,这种 感知声音的方式我们叫做 骨传导 ,这说明利用的是 固体 (选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了。
探究点二
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再次阅读:真空罩内的闹 钟实验。联系该实验现象,大家能得到什么结论? 猜想:真空 不能 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2.小组合作探究——声音的传播
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 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 小。 问题: (1)实验的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 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
2.P31第3题。
小结:能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来的。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声现象是八年级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
-声音的振动源可以是弹簧、弦、膜等。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慢。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动数、声强和音调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动数是指声音波动的次数,单位是圈。
-声强是指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发声、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发声过程是指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振动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
-接收过程是指声音到达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5.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
-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使声波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能量被障碍物吸收而无法传播的现象。
6.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以通过声强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
-声音的音量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来改变。
7.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来改变。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要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整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音的产生。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如,人说话时是声带振动;敲鼓时是鼓面振动;音叉发声是音叉振动等。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如回声)。
2. 声音的传播。
- 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例如在月球上(接近真空环境),即使宇航员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 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_固>v_液>v_气。
- 声音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二、声音的特性。
1. 音调。
- 定义: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 影响因素: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例如,当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
2. 响度。
- 定义: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响度。
- 影响因素:-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例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就大。
-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 音色。
- 定义: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也叫音品。
- 影响因素: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如人们能区分出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三、声的利用。
1. 声与信息。
-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例如,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声呐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可用于探测海洋深度、鱼群位置等。
- 医生利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音、呼吸音等也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诊断病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汇总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 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4.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6.耳聋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7.骨传导及实例: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8.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
3.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4.音调:(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
2022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归纳(带目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目录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HZ~ 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存放者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2.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跳动的情况C.利用声呐探测海深D.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3.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A.钢轨B.纯水C.木材D.空气4.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A.开车不系安全带B.用铁丝代替保险丝C.大雪后,在路面上撒沙子D.半夜看球赛时电视音量很大5.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6.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7.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声呐工作时利用A.电磁波B.超声波C.紫外线D.次声波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D.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9.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0.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A.频率高,振幅大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一样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12.小宇在同学生日宴会上,敲击注入高度水的几个相同玻璃杯,为同学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生日快乐》歌,如图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13.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C.用小磁针研究磁场方向 D.研究真空不能传声14.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 B.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C.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蝙蝠的“回声”定位15.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得名。
“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A、响度与音色B、响度与音调C、乐音与噪声D、超声与次声16.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7.(2分)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频18.下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A.音色与受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受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20.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D.振动停止,声音传播也停止2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A. 14.29秒B. 14.00秒C. 13.71秒D. 无法确定22.(2014•湖北模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传播的速度为340m/sB.声音只能在透明介质中传播C.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D.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23.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声音传播得最快B.声源振动的频率影响声音的响度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植树造林可减弱噪声25.将要吃鱼饵上钩的鱼,当有人说话时,会突然间逃掉,可能原因是(A)被岸上的人说话声吓跑(B)突然间看到了坐在岸边的人(C)有同伴告诉它有危险(D)鱼不喜欢吃鱼钩上的鱼饵2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游泳者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液体也能传声C.频率高的声音比频率低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速度更快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27.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28.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无法判断29.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D、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30.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从水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增大B. 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时,声速减小C. 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D. 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31.现在牙医经常为顾客利用超声波清洁牙齿,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去除32.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器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33.(2分)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A.传播速度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34.王老师走进课室说:“小明同学我从较远的教导处就听到你同王伟讲粗话”,王老师是通过小明和王伟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来判断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35.昆明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36.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要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人耳处 B.在传播途中 C.在声源处 D.以上方式都有37.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8.通常,人们会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及人耳处三个环节控制噪声。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C.在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墙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39.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耍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传播速度40.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门窗上使用双层真空玻璃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41.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大;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___;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_________不同.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B.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C.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D.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和保证安全43.(2分)(2011•房山区一模)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发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邮电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D.两个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过电话进行交谈4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4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将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细线悬吊的轻质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以下几个实验中所用研究方法与其相同的是()A.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比较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区别B.通过扬声器前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具有能量C.研究材料隔声性能时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周围包上厚度相同的材料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4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B. B超检查身体是C. 道路两旁的隔音D. 手在小提琴上不对话,说明声音超声波在医学中墙是在声源处减同位置按弦,主要可在真空中传播的应用弱噪声目的是改变响度47.如右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不等量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48.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二、双选题(题型注释)50.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C.蝙蝠的“回声”定位D.医生对病人进行的“B超”检查51.(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三、填空题(题型注释)5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传声最快的是___________.5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文艺汇演活动中,某中学学生表演了小提琴演奏,如图所示,演奏前为调试琴的发声效果,往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填“响度”或“音调”);校园围墙外的人们没有看见学生的演奏,却知道是在演奏小提琴,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