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认知语法的“特色”
《认知语法》述评
《当代语言学》第7卷2005年第4期364-371页,北京《认知语法》述评J.Tayl or著王寅述评11认知语法(CG)简述美国认知语言学家ngacker于1987,1991年出版了两卷本的《认知语法基础》, 2000年出版了《语法和概念化》,确立了认知语法学(下文简称CG)这一门新兴学科,在语言学界引起反响。
Lakoff(1987),Tayl or(1996)等也分别对CG作了重要论述。
2002年Tayl or 出版了《认知语法》,对Langacker的CG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同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成为主流语言理论的一部分(2002:36),已被认知语言学家们广泛接受。
同时,他在书中还增加了很多新内容,并回答了对CG提出的一些质疑。
“语法”这一术语从广义上说,可指全部语言法则的总述,可与“语言学、语言理论”等术语互换,如转换生成语法主要是运用转换生成方法研究语言的一种理论。
该术语从狭义上说,指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即词法)和用词造句的规则(句法),因而不包括音系学和语义学,如传统的教学语法等。
认知语言学家对“语法”这一术语似乎作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理解: (1)大于狭义语法,因为他们始终将语法解释与音系、语义紧密结合进行论述。
Tayl or在《认知语法》一书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音系学,扩大了CG的研究范围;(2)小于广义语法,因为他们将CG视为认知语言学(下文简称CL)的一种研究方法(Langacker1999:13)或方面,或是一种既与CL基本理论相符,又是一种特殊的CL理论(Tayl or2002:1-3),因此CG是作为CL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不是等同的关系。
CG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由认知和语义因素所促动的。
因此,CG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如construal:识解)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时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式的能力。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语法研究是对语言结构和规则的研究,它旨在揭示语言的本质和运作规律。
语法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其中包括三个主要平面:形式语法、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
本文将对这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
形式语法是研究语言形式和结构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关注的是语法规则的形式化描述和语言成分的组织结构。
形式语法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则描述和生成:形式语法通过规则描述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它致力于描述语言成分的类型、顺序和关系等,以及生成语言结构的规则。
常用的规则描述方法有上下文无关文法(CFG)、短语结构文法(PSG)和依存文法等。
2.语料分析和句型测试:形式语法的研究方法通常通过对语料库中的句子进行分析,来验证和测试所提出的语法规则是否能够准确地解析和生成句子。
句型测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构造不同句型的句子,来验证规则的适用性和覆盖范围。
3.形式语义研究:形式语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形式语义的研究。
形式语义旨在将语言结构和语义意义相结合,研究语言单位和语义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方法包括逻辑形式、语义角色和关联语义等。
功能语法是研究语言功能和交流的一种方法。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和交流效果。
功能语法的研究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语言学调查:功能语法的研究方法中,社会语言学调查是一项重要的方法。
它通过对实际语言社区的调查和观察,来了解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流方式。
调查中可以使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
2.交际分析和语用分析:功能语法的研究方法还包括交际分析和语用分析。
交际分析研究的是语言交流中的对话结构和交际模式,而语用分析研究的是语言交际中的意义和修辞效果。
3.语篇分析和语境研究:功能语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篇分析和语境研究。
语篇分析研究的是语言使用的连贯性和连结性,通过分析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语篇结构,揭示语言的交流方式和目的。
语境研究则关注的是语言使用环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研究语言的语境依赖性和灵活性。
认知语法导论
认知语法导论随着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认知语法是一种将语法理论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究人类语言能力的认知基础。
本文将以认知语法导论为主题,介绍其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认知语法的基本概念认知语法是指一种将人类语言能力与认知过程相结合的语法理论。
传统的语法学主要集中在描述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规则,而认知语法则关注语言运作背后的认知机制。
认知语法强调人类语言能力的认知基础,试图揭示语言如何在大脑中加工和理解。
二、认知语法的研究方法研究认知语法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是实验研究和语料库分析。
实验研究可以通过收集数据、设计实验任务、统计分析等方式来探索人类语言能力的认知机制。
例如,心理语言学家可以通过让参与者完成语言输入输出的任务,研究他们在语言理解和产生过程中的认知模式和策略。
语料库分析则是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库数据来研究人类语言使用的普遍规律和认知过程。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对海量的文本进行统计分析,探索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语义结构等方面的认知模式。
三、认知语法的意义认知语法的发展对于理解人类语言能力和开发人工智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认知语法揭示了人类语言能力的认知基础,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加工和理解的。
通过对人类语言能力认知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对语言教学和语言治疗等领域做出更为科学的指导。
其次,认知语法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工智能正不断向着智能化语言处理的方向发展,而认知语法提供了一种认知模型,可以将人类语言能力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处理的规则和策略。
通过研究认知语法,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加智能化的语言相关应用,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最后,认知语法的发展有助于丰富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传统的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往往独立发展,而认知语法将两者结合起来,为两个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认知语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认知语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许雪莉【摘要】语法是语言的共核之一,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认知语法是一个从体验到识解到语法的过程,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语法教学,认为语法是语言运用的抽象和概括,强调语法形式与意义或功能的匹配,本文就认知语法的以上语法观进行论述,并提出了认知语法观指导下的英语语法具体教学方法:归纳法教学法;真实语篇语境的创设;识解分析语法;对比法。
【关键词】认知语法原则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启示引言应用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的两个重要话题是关于学习者要不要关注语法和语法教学应该聚焦于形还是聚焦于意的争论。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交际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开始处于强势地位。
但交际教学法效果不理想,语法教学再度兴起。
20 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语法教学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但是现行的教学语法主要是以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过分强调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对语义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关注不够。
因此探索语法教学新途径又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热点,在国内学者迷茫之际,在西方兴起的认知语言学走向了中国,为语法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束定芳教授2008年在其研究中写到:如果把James H.Y.Tai(戴浩一)1988年由黄河翻译并发表于《国外语言学》上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一文作为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传播和应用的开端的话,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已历经整整二十载。
认知语法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传入为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新视角。
认知语法不仅认为语法教学很重要,而且强调语法形式与意义或功能的匹配,突出语义优先,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语法教学基本原则,注重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注重对语言使用的抽象和概括,认知语法观及其指导下的语法教学原则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够有效地回答和解决基础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认知语法概述目前,外语教育研究者和一线外语教师基本上达成一个共识,即外语教学应做到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有机结合。
浅谈认知语法的符号性特征
而 其 人 类 的 认 知能 力之 间存 在 着 密切 的联 系 , 对 语 言 现 象 的 深 入 分 析 离 不 开 层 次 的 目标 , 其 他 的 字 成 为 本 层 的 背 景 ; 他 的 字 同 时 成 为 第 二 层 次 的 且 人 类 的认 知活 动 。 因此 , 知 语 言 学 是 从 认 知 的 角 度 描 述 语 言 知 识 、 言 目标 , 白色 的 底 衬 为 背 景 。 感 觉 上 的 “ 形— — 背 景 ” 构 同 样 映射 到 语 认 语 而 图 结 习 得 和语 言使 用 的一 门学 科 。 认 知语 言 学 的核 心 内容 是 认 知 语 法 。在 认 知 语 法 出 现 之 前 , 些 语 法 一 言中。如 :
、
认 知 语 法 的 基 本 假 设
与传统的语言理论 相 比 , 知语 法在研 究 目标 、 关注 的语 言材 料。 认 所
所 提 出 的 问题 和 证 据 的 可 靠 性 方 面 很 不 相 同 。 Ln akr 出 了 认 知 语 法 age e 提 的一 下 三 大 原 则 : 且 , 义 结 构 建 立 在 约 定俗 成 的 意 向 基 础 上 , 据 只 是 结 构 而 得 到 描 述 。 语 根 原 N - , 法 ( 句 法 ) 不 形 成 一 个 自足 的形 式 表 征 层 次 ; 反 , 法 - 语 或 并 相 语
言 , 其 本 身 的心 理 假 设 前 提 。 有
一
由于 感知的角度不 同, 同一 客 观情形 在脑 海 中会形 成不 同 的主观心 理 映
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相似与差异
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相似与差异谢应光【摘要】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和Fillmore等人的构式语法都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句法研究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把形式和意义的对子(称为"象征单位"或"构式")看作是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这两种理论,在对它们简略评介的基础上,本文对它们进行了比较,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期刊名称】《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7(000)002【总页数】7页(P96-102)【关键词】认知语法;构式语法;象征单位;构式;认知语言学【作者】谢应光【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7 年第 2 期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相似与差异谢应光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 0 0 0 4 7 )摘要: L a n g a c k e r 的认知语法和 F ill m o r e 等人的构式语法都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句法研究理论。
这两种理论都把形式和意义的对于(称为“ 象征单位”或“ 构式”)看作是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这两种理论,在对它们简略评介的基础上,本文对它们进行了比较,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关键词:认知语法;构式语法;象征单位;构式;认知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 3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3 - 0 4 2 9 ( 2 0 0 7 ) 0 2 - 0 0 9 6 - 0 7 一、概述认知语法( C o g niti v e G r a m m a r) 和构式语法( C o n s t r u c ti o n G r a m m a r) 都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内的语言理论,都是当前语言学界的热门话题。
认知语法的概括性
认知语法的概括性认知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从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角度出发,研究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不是独立于人类思维和认知的系统,而是人类认知和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认知语法的研究重点是人类语言使用者在理解和生成语言时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机制。
认知语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强调语言与认知的密切关系: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与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2、强调语言的动态性: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语言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认知过程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3、强调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性和主动性: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使用者在理解和生成语言时,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语言的建构和解读过程。
认知语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脑科学领域,认知语法可以帮助电脑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模拟人类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在心理学领域,认知语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在人工智能领域,认知语法可以帮助人工智能专家设计和开发更加智能的语言处理系统。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认知语法的应用。
假设一个人想要描述一个复杂的概念或者思想,他可以使用认知语法中的“意象图式”来构建一个形象的画面或者场景,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概念或思想。
例如,当一个人在解释“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时,他可以使用意象图式来描绘一个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非生物、气候等元素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从而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概念。
总之,认知语法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它从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角度出发,研究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认知语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未来,认知语法将会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并为、心理学、语言教育等领域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引言语法隐喻是一种在语言使用中常见的现象,它在不同的语言框架和理论框架下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处理方式。
认知语法
文献综述课程:语言学统计方法研究方向:语言学学号: *********名:***目录1.0引言 (2)2.认知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 (2)2.1七十年代的兴起阶段 (2)2.2八、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 (2)3.认知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 (3)3.1八十年代末的引进阶段 (4)3.2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 (4)4.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前景 (4)认知语法的文献综述1. 引言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代表语言学研究兴起的一个学派或思潮,是21世纪语言学界的一种研究范式,其特点是阐释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认知语法指的是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所有关于语法研究的理论,包括Ronald W.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Leonard Talmy“概念组织系统模型”、Charles J.Fillmore和Adele E. 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等理论,统称为“语法研究的认知途径”。
[1]狭义的认知语法就是专指Langacker所创立的语法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知语法”。
在所有这些理论中,Langacker的理论体系最完备,影响也最大。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后者。
认知语法是从人的认知特点这一角度来考察语法结构,其基本假设是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由人对世界的认识作为中介。
其更注重寻找语法结构形成的理据,并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时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式的能力。
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式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寻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
2.认知语法在国外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常指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八九十年代得到迅猛发展,盛行于欧洲和北美及其他国家,本世纪已渐成主流的新兴语言学流派。
认知语法研究
第十七章认知语言学研究第五节认知语法研究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诞生之前,语言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公元19世纪前的传统语文学,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至60年代的功能语言学和60年代以后的生成语言学。
这些学派虽各从不同的方面对语言进行描写或诠释,但几乎都在一些基本观点上达成了一致,尤以生成语言学派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如语言是一个自治的系统,独立于人类认知之外,可以运用一整套基于算法系统的规则进行转换;语法是独立于词汇和语义之外的语言结构;意义可以用以真值条件为基础的形式逻辑进行描述。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语言学教授Ronald W.Langacker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语法理论—这就是当时称为空间语法,现在一般称为认知语法的语言学模式。
Langacker对语言和语法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语言不是自治的,不能离开人的感知体验和互动认知;句法也不是自治的,不能离开语义;语言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形式语义学不能完全涵盖语言表达的所有意义。
同时,Langacker还引入了认知域、意象、结构式等基础的认知概念,从新的角度重新阐释了语言和语法,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构建了基本的框架。
兰盖克的认知语法理论基于用法依存模型。
此模型充分考虑到认知机制“图式”的重要性,认为语法是由具体语言实例和从中由下而上抽取出来的图式所组成的巨大网络。
图式并非事物的定义,而是与人的经验知识相关。
人拥有一种认知能力,就是通过比较经验中所积累得具体事例,总结出其中相通的部分,从而提出图式(即抽象化的复合知识结构)。
是人们把以往经验进行结构化所得到的认知框架,是“模型”或“模式”的近义词。
一、事态认知模式(见教材)ステージモデルとは,われわれがどのようにして外界世界を解釈するかを説明するモデルであり,この用語はわれわれの外界認知プロセスが演劇を見る場合と類似していることに由来している。
浅谈认知语法的符号性特征
浅谈认知语法的符号性特征[摘要] 本文在阐述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以具体言语行为为例,对认知语法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指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系统,并论述音位和语义之间的符号图式问题。
[关键词] 认知语法符号性图式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它根据我们对人类心智(human mind)的理解来解释自然语言的结构特征(包括音系的、句法的、语义的等所层面的特征)以及自然语言的使用规律。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中描述范围较广的学科,代表近年来语言研究的新思潮。
它认为语言与人类的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对语言现象的深入分析离不开人类的认知活动。
因此,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描述语言知识、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一门学科。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是认知语法。
在认知语法出现之前,一些语法学派忽视并否认语言的认知特征,认为语言独立于人类的认知之外。
行为主义学派从现实的语言材料出发研究语言,对语言的分析仅限于描述实际出现的不同语言形式,不考虑说话者的感受、意图以及概念的形成过程。
形式主义学派认为人生来具有言语能力,其特征融合于语法之中,语法生成正确的句子,从而构成语言。
语言能力不受使用者本人及其使用目的的影响。
认知语法则通过内省、观察、实验等方法,从人类的认知角度分析语言,有其本身的心理假设前提。
一、认知语法的基本假设与传统的语言理论相比,认知语法在研究目标、所关注的语言材料。
所提出的问题和证据的可靠性方面很不相同。
Langacker提出了认知语法的一下三大原则:原则一,语义结构并不具有普遍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语言而异;而且,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向基础上,根据只是结构而得到描述。
原则二,语法(或句法)并不形成一个自足的形式表征层次;相反,语法在本质上是符号性的,由语义结构的规约性符号过程构成。
原则三,语法和词库之间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区别。
词库、词法和语法构成一个象征结构的连续统,它们在某些参数上有所区别,但划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却完全只能依靠任意的标准。
认知语言学对语法概念与规则的表述和阐释
认知语言学对语法概念与规则的表述和阐释曾欣悦【摘要】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和认知语法基本特征为基础,讨论认知语言学对语法概念与规则的诠释:语言来自人们对客观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言规则从规约性符号单位中抽象出来;形式与意义有机结合,意义优先;意义是体现在感知与运动系统中的图式表征.基于语言使用的语法研究模式将语言研究的重心从寻找概括力最强的规则转向描写处于不同概括层面的语法构式,真实语料的分析将取代纯粹的内省.【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3页(P142-143,204)【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法构式;基于用法的模式【作者】曾欣悦【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长沙 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4对语言中各种词形和句型概念与规则的制定与划分是传统语法的一项重要手段。
英语语法涉及词法和句法两类项目,每一项目中又被分割成多项小类,这样的划分形式尽管看起来详细而完备,但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与规则不相符的现象,常常将它们视作不规则变化或固定用法而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各个方面的组织原则,尤其是其核心部分,即语法系统本身,强调在注重人的本性和个人体验的框架下深入分析语言表达的原因和机制。
对语法体系产生主动的认知体验可以避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滥用或误用的现象。
一、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基本认识(一)语言的本质特征是符号性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特征是符号性,语言构式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单位,语言表达式表征的是概念内容。
正如索绪尔对语言的观点,语言构成只有三个基本要素:音系结构、语义结构以及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符号关系。
因此,语义的本质特征是百科知识属性,与语言使用者的概念世界内容紧密相关。
认知语法不否认句法的存在,认为句法本质上也是符号性的,语言中各组合层次的型式也是符号单位,具有自身的意义。
认知语法与构式语法说略
认知语法与构式语法说略认知语言学中的语法研究有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型,一种是Langacker等人的认知语法,另一种是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
本文是就认知语法与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和差别所作的研究。
标签:认知语法构式语法对比研究认知语法以符号单位为核心概念来定义语言,而构式语法从一开始就定义了“构式”这一概念。
认知语法指出构式的概念需要稍加扩大,应包括纯粹的音系结构、语用推理程序和语句的话语解释模式。
构式语法起因于对一些“边缘”语言现象的研究,因而构式概念便成了构式语法的核心,并由此引申到对全部语言现象的讨论。
一、认知语法“语法”这一术语从广义上说,可指对全部语言法规的总述,可与“语言学”和“语言理论”等术语互用,如“比较语法”就相当于“比较语言学”,“生成语法”是指运用生成方法研究语言的一种理论等。
广义的语法概念可包括音系、语义、形态、句法四大核心。
狭义的语法概念仅限于词法和句法,指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认知语言学的“语法”大于狭义语法,因为它是将语法解释与音位、语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的,同时又小于广义语法,因为它将认知语法视为认知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或一个方面。
从名称上看认知语法似乎是对语言的认知研究范式的统称,其实是对Langakcer语言研究方法的专指。
Langacker所创建的认知语法,主要运用象征单位和识解等来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素、词、短语、分句和句子,即音系层象征语义层,词汇、形态和句法构成一个象征单位的连续体。
(一)认知语法的基本假设1.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的认知规律。
语言是客观现实、生理基础、身体经验、认知加工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2.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句法在本质上跟词汇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
3.用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的,因为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无限的知识系统。
认知语法的特点及与生成语法之比较
认知语法的特点及与生成语法之比较一、引言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它规定了词语的组合规则和意义。
认知语法和生成语法是两种主要的现代语法理论,它们对语法的理解有着显著的不同。
认知语法侧重于语言的经验和认知结构,而生成语法则更关注形式规则和抽象的系统。
本文将探讨认知语法的特点,并比较它与生成语法之间的异同。
二、认知语法的特点1.强调意象和隐喻性: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简单反映,而是人类经验和理解的产物。
它强调词语的意义往往是通过隐喻和意象来表达的,这种隐喻性在语法中也有所体现。
2.词汇和句法紧密相连:认知语法认为,词汇和句法是紧密相连的。
词汇不仅仅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它们还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经验。
因此,语法规则是由词汇的语义特征决定的。
3.句法结构的灵活性:认知语法认为,句法结构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不同的语境和认知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的句法结构。
4.语言经验的整体性:认知语法强调语言经验的整体性,即语言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词语和句子的意义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形式,还取决于它们与其他词语和语境的关系。
三、与生成语法的比较1.语言观:生成语法将语言视为一套形式规则和抽象的系统,这些规则和系统独立于人类经验和认知结构。
相比之下,认知语法更注重语言的经验和认知结构。
2.句法规则:生成语法通常强调形式规则和抽象的系统,而较少关注语境和经验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相比之下,认知语法更注重句法结构的灵活性和语境依赖性。
3.语义与句法关系:在生成语法中,语义和句法是分离的,语义信息通常需要通过词汇的上下文来推断。
相比之下,认知语法认为语义信息直接决定了句法结构,因此语义和句法是紧密相连的。
4.语言与环境的关系:生成语法通常将语言视为独立于环境的现象,而认知语法则认为语言是与环境紧密相连的。
词语和句子的意义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形式,还取决于它们与环境的互动。
四、结论认知语法和生成语法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它们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凡是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加以研究的,或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叫认知语言学。
这是广义的认知语言学。
狭义的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我们一般所讲的认知语言学,都是指狭义的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吸收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认知语言学,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和Haiman等。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认知语言学有它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
经验主义哲学观的主要观点是:(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
(2)思维具有想象性。
(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
(4)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
四、认知语法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法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语言学教授创建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空间语法(space grammer)。
认知语法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促动的。
认知语法概论
认知语法概论一、认知语法是什么呢?认知语法呀,就像是我们理解语言的一把特殊钥匙。
它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语法规则哦。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看一幅画,认知语法会告诉我们这幅画里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语言里呢,就是单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那些微妙联系。
它是从我们人类的认知角度去看待语法的,和传统语法有很大的区别呢。
传统语法可能更注重规则的死记硬背,认知语法更关注我们大脑是怎么处理语言信息的。
二、认知语法的重要部分1. 概念化这是认知语法里超级重要的概念哦。
就好比我们看到一个苹果,我们大脑里会有关于苹果的各种概念,比如它的形状、颜色、味道。
在语言里也是这样,当我们说“苹果”这个词的时候,其实背后蕴含着我们对苹果的一整套概念化的东西。
比如说“红红的苹果”,这里的“红红”就是我们对苹果颜色这个概念的一种体现。
2. 语义和语法的融合在认知语法里,语义和语法可不是分开的两兄弟。
它们是手拉手的好朋友。
比如说“吃苹果”这个短语,“吃”这个动作和“苹果”这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既是语义上的动作和对象的关系,也是语法上的动宾关系。
三、认知语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1. 我们的日常表达在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认知语法,只是我们可能没意识到。
就像我们说“我高兴得像只小鸟”,这里把自己的高兴程度和小鸟的状态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认知语法的体现。
我们的大脑通过对小鸟欢快状态的认知,来表达自己的高兴情绪。
2. 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对于学习外语的小伙伴来说,认知语法能帮上大忙。
比如说学英语,当我们理解了英语里一些词汇和短语背后的认知概念,就更容易记住它们的用法。
像“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如果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去理解,“on”表示在物体的表面,“in”表示在物体的内部或者被物体包围的空间里,那我们就能很清楚什么时候该用哪个短语啦。
四、认知语法的趣味点1. 像拼图一样认知语法就像一个大拼图。
每个小的语法元素、语义元素就像是拼图的小碎片。
认知语法语篇分析观思考
认知语法语篇分析观思考本文将探讨认知语法语篇分析的概念、意义及其在语言教学、翻译和文学创作等领域的应用,并深入思考这一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认知语法语篇分析是以认知语法为基础,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对语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强调语言不是孤立的单词和句子,而是由语篇组成的,语篇又是由意义单元组成的复杂意义结构。
认知语法语篇分析的是语言的意义,特别是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
认知语法语篇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语言错误和难点,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授方法和策略。
例如,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主题不一致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认知语法语篇分析来探究其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认知语法语篇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通过对语篇的深度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从而提高他们在阅读和听力等语言技能方面的水平。
在翻译领域,认知语法语篇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有深入的理解。
通过认知语法语篇分析,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语境和语义,从而准确地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
对于文学创作,认知语法语篇分析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
通过深入分析语言的语义、语境和语篇,作家可以更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情感、性格和思想,从而创作出更具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
认知语法语篇分析观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语言不仅仅是形式和结构的组合,更是意义和功能的统一体。
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需要在语境中考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和功能。
语言与认知和情感之间也存在密切的。
语言的运用和理解都受到人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通过认知语法语篇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从而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效果。
认知语法语篇分析是一种从认知语法和语篇角度出发对语言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在语言教学、翻译和文学创作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思考语言的本质、意义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效果。
生成语法与认知语法刍议
转折是从研究语言(外表化了的客体)转到研究语法(一 思维规律和本质属性。(封宗信,2006:140~141)
种思维状态),这是成熟的说话者思维状态发展变化中的
(三)研究内在化语言:的状态。第二次转折从研究规则系统转到研 言机能、语言认知系统、内在化语言等术语的意义和所指
所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语法知识,包括人类语言共有的普 “生成”在数学中的这个含义正好可以借用来描写人们在
遍语法和某种具体语言所特有的特殊语法知识。
语言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创造性。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从20世纪50年代成型到现在,
(二)语言能力的模式:生成语法不是说话过程的模
经历了几个发展过程——从1957年的早期转换生成语法, 式,而是语言能力的模式。生成语法不局限于对个别语言的
的,因为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无限的知识系统。一
(五)生成语法学的论著是“小题大做”,而“大
个词语的意义不仅是这个词语在人脑中形成的一个情景, 题不做”。“生成语法学的一般论文、专著都不谈原则性
而且是这一情景形成的具体方式,即意象。
大问题,专门在技术性的小问题上做文章。竟有上百成千
(二)理论基础
篇文章探讨为什么不能把一个名词词组从关系从句中移出
广义语法,因为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或
认知语法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句法部分不是独立
一个方面,因此,“认知语法完全可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 的,而是与词汇、语素连为一体的符号系统的一部分;二
个组成部分。”(王寅,2006:2)
是语义结构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中有一层层约定俗成的
认知语法从名称上看似乎是对语言的认知研究范式的统 映像,语义结构是约定俗成的概念结构,语法是语义结构
诩的“语言学革命的革命”,即对乔姆斯基语法革命而发 务是精确的、完全形式化的语言理论。乔姆斯基把语言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认知语法的“特色”摘要: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由注重形式转向了注重意义,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认知语法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
认知语法不仅要解释已固化的语法单位,而且还要解释运用已有象征单位组成新单位的创造力。
认知语法为解释语法具有生成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认知语法认知构式识解一、认知语法的出现“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由注重形式转向了注重意义,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认知语法”从名称上看似乎是对语言的认知研究X 式的统称,其实是对Langacker语言研究的专指。
认知语法脱胎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其主要学术主X都是对生成语法的反动。
认知语法通常指以Langacker为代表的一派认知语言学家所从事的研究,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
Langacker所创建的认知语法,主要运用“象征单位”和“识解”等来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素、词、短语、分句和句子。
“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造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以及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造的能力。
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X畴和语法构造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
”二、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认知语法彻底摒弃了传统语法中的词类划分、句法分析的老套方法,不主X 区分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也不依赖传统语法中常用的名词、动词、主语、谓语、宾语等术语,认为这些传统分析方法作为一个理论缺乏一致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因而缺乏充分的解释力。
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主要包括:1.语言和句法不是自治的,具有体验性;2.以语义(概念化)分析为基本出发点;3.依据几种基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来对语法作出统一解释;4.只设三个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5.用“识解”来描写语法;6.坚持整合观,接受部分组合观;7.语法具有象似性;8.语法具有模糊性:词素、词汇、词法、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9.通过典型事件模型解释英语基本句型。
认知语法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它不仅要解释已固化的语法单位,而且还要解释运用已有象征单位组成新单位的创造力。
因此认知语法为解释语法具有生成力(productivity)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三、认知语法的“构式”认知语法认为语法是由语法X畴和语法构式组成的,构式不是部分的总和。
语法构式是复杂的概念结构和表达这个概念结构的方法之间的配对结合,语法构式包括在概念极中对认知功能的限制,如已知和新知信息、注意焦点等。
每一个语法构式还陈述若干限制,即对某一语言中复杂内容如何在音位上表达的限制。
每一个语法构式可表明:1.语法构式各部分的意义如何连接成整个构式的意义;2.概念组合如何用语言形式表达;3.通过上述两点可表达什么样的附加意义和认知功能。
(一)语法构式的多义性语法构式就像词汇一样,也可能是多义的。
在语义极有许多系统性相关的概念,形成了辐射性X畴,表达了这种多义性。
(二)语法构式的体验性语法构式不是把无意义的形式任意地置放在一起,而是表现了人类组织基本经验的方法。
(三)语法构式的合成型语法构式陈述、概括、描述语法形式是如何被用来表达特定概念内容和认知功能的。
每一个语法构式可被视为一个条件,管辖着语言表达复杂概念的方式。
语法构式通过叠置组合而成,如果符合共同的条件,就能相互适合,被置于一起。
一种语法构式陈述一些限制,在这些限制下,其他语法构式就能相互结合。
在认知语法中,一个句子的语法构式是由多个语法构式给定的。
每一个语法构式有一个层级性语义结构的语义极和一个层级性表达结构的音位极。
概念X 畴具有概括性,是在个别概念层次之上的。
这些概念X畴包括特性、事物、过程、方式等。
四、认知语法的“识解”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是识解。
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
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
识解指的是人们的认知能力,不同的认知方式作用于同一情景,导致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和不同的意义。
研究人们的不同的认知能力在语言表达中的具体体现正是认知语言学的总体任务。
把动态的认知过程引入语法分析,是认知语法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同样一个对象,由于认知视点的不同,会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句式去表达。
认知语法把这种认知视点变换与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叫作“识解/诠释(construal)”。
“识解”即听话人和说话人倾向于对某个特定情景形成无穷的理解。
比如我们面前放了一只盛有半杯水的杯子,不同的人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就会选择不同的句式:A.The glass with water in it.里面有水的杯子。
(观察视点是杯子)B.The water in the glass.杯子里面的水。
(观察视点是水)C.The glass is half-full. 杯子装了一半的水。
(观察过程是从杯底往上看)D.The glass is half-empty. 杯子一半是空的。
(观察过程是从杯口往下看)对同一个客体的四种不同表述,反映了不同的认知识解。
这些不同的认知视点或者过程,影响了句式的选择或者表述内容的差异。
诸如名词和动词、主语和宾语这样的基本句法X畴,是对它们所指概念内容的抽象的(图式化的)语义识解。
这些基本句法X畴都有基本意义,但都是在人们对经验作出各种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Langacker创建了一套分析句法X畴的语义识解系统(精密度、辖域、背景、视角、凸显)。
在跨语言对比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相同的意义X畴,但这些相同意义X畴的识解却因语言而异。
这成为认知语法的一项主要内容和一个重要特点。
例如:英语的“sick”被识解为一个形容词,具有非时间性,是总体扫描的结果,因此它需要借助表示时间的系词“be”(为顺序扫描)来表示。
而汉语的“病”则被识解为动词,属于程序性扫描,本身就具有时间性,因此不需借助系词构句。
“识解”,特别是其中的凸显原则,包括侧面与基体、射体与界标,对语言理解和语法分析既十分新颖,又非常实用,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解释力。
例如:1.解释词义;2.划分词类;3.分析所有格构造;4.描写基本句型;5.分析分句主语和宾语的择用情况;6.解释语法构造;7.解释隐喻和换喻。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百科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
即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
五、认知语法的“研究X式”认知语法是从生成语法的阵营中分离出来的,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X 式,这种X式的具体特征包括:语法结构的自然性,概念的统一性,语法结构必须满足内容要求的原则,语法和语义具有互释性,语法结构的最大化特征,具体化单位和结构图式间的不可还原性,语法抽象的过程具有自下而上的特性,语法网络模型的各结点通过延伸、具体化和相似性,网络模型各结点具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凸显性和被说话人接受的程度。
所有这些特点的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即语言单位具有象征性特征、语言结构基于用法模型的特征、语法结构呈网络模型的特征。
在理论基础的这三个方面中,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又是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另外两个方面。
因为象征结构的语义极(semantic pole)是人对客观情景的概念化,包含了人的识解,这就把语言的使用(即“用法”)提到了本体论的地位,并在使用中抽象出各级结构图式,因而使包含结构图式和具体化单位的语法系统呈网络模型。
六、认知语法的“最大化”生成语法理论的最新发展体现了一种简约主义,以最简方案为指导的生成语法研究旨在揭示语言理论最基本的运算规律。
古典生成理论有三个信条,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原则,认为语法应以最简约的规则对尽可能多的语言事实作出解释。
另外两个信条为“生成性原则”和“可还原性(reductionism)原则”。
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可以被描述成一个算术系统,因而语言学就像逻辑数学中的自动理论一样是一门形式科学。
乔姆斯基在寻求离散的X畴和绝对的原则的时候,严格遵循“经济”的原则,即在建立某一语言的语法时,将“经济”放在首位,并且认为冗繁的陈述意味着丢失有研究价值的概括。
与此相反,Langacker将语言比喻成“生物”。
在他看来,尽管语言中的某些方面或许具有离散性和算术性,但总的来说,语言更像是一种生物体,与心理的精确性相比,对“经济”的考虑应退居其次。
在对语言结构的认知表述中,冗繁应该是允许的。
有鉴于此,认知语法是“从繁”的(maximalist),而生成语法所信奉的语法模式是“从简”的(minimalist)。
例如“最简方案”是乔姆斯基理论近二十年来的最新发展。
该理论强调关于语言的陈述应尽可能简单而具有普遍性。
所有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过程应该尽可能经济,解释语言现象的工具应该尽可能少。
“从简”是指应采用最少的必需的理论上和描写上的装置来描写语法,即:语法越简单越好。
一个“简化”了的语法模式假设:如果某语法的规则能充分描写某一特定结构的构成,那么,该结果就完全没有必要单独在该语法列出来。
认知语法信奉的是基于用法模式。
基于用法模式致力于研究语言运用对语言知识的形成和表征的影响。
它是同生成语言学的语法表征模式相对立的。
后者认为,只有语法形式结构决定它在说话人头脑中的表征,而基于用法模式认为,话语的运用也起作用,尤其是运用语法形式结构出现的频率。
换言之,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表征对使用的频率是很敏感的。
与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一样,语法结构基于用法模式也是认知语法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在抛弃生成语法基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认知语法中语言知识的X围比传统看法要广。
基于用法模式在语言描写中采取的是“从繁”的原则,认为语言系统是约定俗成单位的庞大的、高度冗繁的总汇。
这些单位从非常概括的到非常具体的,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基于用法模式从实际存在的语言单位入手,在语言单位的基础上抽象出不同抽象程度的结构图式。
语法不仅包括结构图式,也包括成为了单位的语言结构。
此外,认知语法认为语法模式应该是非简化的。
语法应该包括描写具体结构的规则或句型和与此相关的个别知识与经济原则相反,认知语法将具体化单位归入语法,体现了认知语法的“最大化”特征,而经济原则体现的是“最小化”特征。
七、认知语法的“语法观”认知语法的理论基础是它不同于生成语法的关键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1.语言单位(包括结构图式和具体化单位)的象征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