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
《追求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
《7.1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
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1.复习旧课引导学生复习有关能量,能量守恒的概念2.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体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并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情况,引出课题。
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非常好!”、“你(们)真棒!”、“说得对!”等。
3.讲授新知识(1)对能量概念的学习让一位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开头费恩曼的话,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伽利略斜面实验”,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有某一量是守恒的”。
(2)对势能、动能概念的学习课件展示“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通过动画展示,建立势能和动能的概念,并让学生感受到“势能和动能”是可以转化的,但总和是不变的。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4.巩固运用通过三道练习题考查同学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5. 检查评价在应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6. 间隔性复习布置课后作业,并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间隔性复习。
教材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内容与本章的各节内容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是全章知识链中重要的一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又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教材通过“做一做”小实验展示了与探究守恒量的联系,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1追寻守恒量——能量
7.1 找寻守恒量——能量教课目的一、知识和技术1.理解能量及动能、势能的看法与意义。
2.认识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3.经过详细的案例使学生对守恒看法有初步的认识。
二、过程和方法1.经过实验察看,让学生感知事物自己存在的规律。
2.学生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进一步领会守恒的基础性、广泛性、重要性。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动能、势能间的互相转变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育热爱生活的情味。
教课要点经过对详细案例的剖析成立能量转变和守恒的思想。
教课难点培育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变和守恒的广泛性后,能意识到其存在的巨大使用远景。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是杜甫的诗。
跳高运动员总要充足地助跑才能获得好的成绩。
请同学们思虑下边的问题:1.为何强弓能射得远?2.跳高运动员是以高度来计算成绩的,而他们为何要提升自己的速度呢?莫非速度与高度有什么联系吗?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剖析上述问题中能量转变的例子,让学生初步领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踊跃思虑,列举实例。
学生代表讲话,其余同学增补。
教师活动:总结评论学生的讲话状况,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课(一)能量1.学生阅读课文。
2.课件展现: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3.怀疑议论(1)当小球沿斜面从高处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高度不停减小,而速度不停增大,这说了然什么?学生沟通议论总结:小球依靠其地点而拥有的某一物理量在不停减小,而因为其运动而拥有的某一物理量在不停增大。
(2)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斜面向上滚时,小球的地点不停高升,而速度不停减小,这说了然什么?学生沟通议论总结:小球依靠其地点而拥有的某一物理量在不停增添,而因为其运动而拥有的某一物理量在不停减小。
4.持续展现课件调整斜面倾角,指引同学察看小球运动,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看到的现象,改变倾角再看。
结论:小球每次仿佛都“记得”自己的开端高度,到斜面的另一边,总要达到本来的高度。
7.1追寻守恒量——能量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2新课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7)
7.1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目标1.初步领会能量转化和变中有恒的思想。
2.了解势能和动能的概念。
3. 领会寻找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
4.会分析生活中有关机械能转化的问题。
教学重点: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分析教学难点:守恒思想的建立教学过程导入问题1:现在有一升橙汁,要装满50毫升的杯子,请问能装几杯?问题2:现在有1千克的冰,当它融化成水时,水的质量为多少?问题3:数学中的解方程:x+3=7问题4:化学中的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依据是什么?学生们可以很快找出答案。
提问:大家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得到答案?问题1:橙汁的总量守恒问题2:水的质量守恒问题3:方程两边的总数守恒问题4:电子转移的个数守恒(这四个问题非常简单,但是从这四个简单的问题中确说明了一个不简单的问题。
前两个问题是日常生活的应用,后两个是学习中的应用。
从这四个问题中同学门已经能发现一些一些特点)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其实已经在应用守恒这个概念了,只不过大家没有感觉而已。
所以守恒的概念非常重要。
在此已经非常自然地引入守恒地概念,并且使学生开始关注、重视守恒量。
并且再引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曾经说过地一句话“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
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再次强调守恒量地重要性。
新课内容1、守恒的含义提出问题:“守”是什么意思?“恒”是什么意思?两个字组成的“守恒”一词应是什么意思?“守恒量”又是什么意思?小结:“守恒”意为保持不变,“守恒量”也就是保持不变的量。
2、追寻守恒量——能量(1)先演示两个实验,分别为①单摆②弹簧振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详细运动情况,并且总结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在分析过程中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能得到结论①单摆:小球高度先降低,速度不断增大,当到达最低点时速度最大,然后上升速度不断减小高度不断增大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最小,高速最大,且小球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7.1 追寻守恒量——能量 名师教案
《追寻守恒量》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节《追寻守恒量——能量》。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节课主要是观念性教育的内容,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观念上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在物理学中,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所以本节从追求守恒量出发引入能量概念,为能量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把这种物理思想渗透在能量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从更高的、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身边的物理规律。
从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节课的定位很重要,既不是讲能量守恒定律,也不是讲人们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对于守恒量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从追寻守恒量的过程中体验能量转化与守恒,同时利用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因此,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认识守恒→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能量守恒。
本节课意在启迪学生,在学生心中埋下物理守恒思想的种子,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方法,重视视学生的体验,所以课堂上我采用了“探究式与体验式”教学模式。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了解各种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时,对猜想有了定向。
能量的概念是伴随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但学生对能量还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尤其对守恒思想的认识不深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的建立这种思想。
三、核心素养通过《追寻守恒量》的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领会寻找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沿着科学发展的足迹,从追求守恒量出发引入了能量的概念,让学生从更高的、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身边的物理规律。
四、教学目标(1) 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认识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2) 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3)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对能量守恒有初步了解,并认识到能量守恒定律具有普遍性。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
追寻守恒量【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2.能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
3.能列举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守恒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
2.在列举事例过程中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2.通过“追寻守恒量”,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
【教学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意识到存在的巨大使用前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实验导入如图所示,一个用细线悬挂的小球从A点开始摆动。
记住它向右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然后用一把直尺在P点挡住摆线,看一看这种情况下小球所能达到的高度。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它是否说明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某种“东西”是不变的?这种“东西”会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理解这一实验现象了。
2.故事导入新华社2000年12月31日和中央电视台2001年元月6日先后报道:在20世纪的最后几分钟里,一项新的多米诺骨牌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北京颐和园体育健康城综合馆和网球馆诞生了。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62名青年学生成功地推倒了340多万张骨牌,一举打破了此前由荷兰人保持的297万张的世界纪录。
从电视画面可看出,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其间显示的图案丰富多彩,令人惊叹。
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该效应产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
这种效应的物理道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倒下过程中,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倒在第二张牌上,这个动能的一部分就转移到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将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己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张牌上……所以每张牌倒下的时候,虽然有部分能量损失,但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牌大,因此它们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也就是说,它们依次推倒的能量一个比一个大。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摘要:本文是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能量》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能量守恒;概念;目标;方法;反思作者简介: 聂俊俊,任教于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
能量的概念虽然十分抽象,但在物理学中却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
本课是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启发性的一节课,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观念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在探索能量概念过程中的不懈追求。
为了激发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领会能量概念的目的和意义。
笔者首先引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恩曼有关能量的一番论述来说明物理学中能量概念和能量守恒的思想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探究,从中体会和建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
一、目标定位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能列举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守恒的实例。
(2) 能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 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之处,学习通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
(2) 在实例分析过程中体会费恩曼的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3) 领会寻找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物理学家善于把实际问题抽象化、理想化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2) 通过追寻“守恒量”,初步树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究科学的情趣。
二、方法阐释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能量有各种形式,也初步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这为本节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时直接引用动能、势能概念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对于守恒量的认识和探究过程。
伽利略发现了具有启发性的实验事实,教材则用生活中的语言把这一实验事实描述为:小球好像记得自己起始的高度,或与高度相关的某个量。
课堂上通过理论探究,将“记得”转化为物理学的语言,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守恒关系,提出寻找守恒量的思想,进而说明寻找守恒量也是物理及其他学科中很重要的思想方法。
高中物理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动能、势能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和运用。
3. 掌握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
4. 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物理问题的求解。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机械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2.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运用。
3. 掌握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能够灵活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物理问题。
2. 能够理解复杂问题的能量转换过程。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回顾上节课重点讲解内容。
2. 导入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能量的概念以及它的守恒定律。
3. 知识讲解:(1)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俗地说,能量就是物体具有实现某种任务的能力。
在机械方面,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2)动能和势能:动能是表现在物体运动的能量,势能是表现在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上的能量。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3)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在力的作用下,如果只有内力作用,而外力不做功,则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即机械能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4)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指弹性体由于形变而在外力作用下具有的一种能量。
4. 案例分析:(1)简单机械综合问题分析:一个重量为m的物块从静止的A点滑到质量为M的极细光滑水平桌面上的B点,求A点到B点系统发生的总动能的变化量。
(2)系统内力和外力不做功的例子:如图所示,由于弹簧的形变,底盘与b1、b2挂钩的杆产生角度,求b1与b2达到最大分离距离时的速度。
(已知b1、b2质量相等,弹簧劲度系数为k)5. 小结:归纳简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回答重要概念、公式、定理等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建议:1. 完成课堂练习。
2.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3. 尝试做一些相关的物理题目,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7.1追寻守恒量——能量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2新课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5)
年级
组别
高一物理组
审阅
(备课组长)
审阅
(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课题
7.1追寻守恒量——能量
课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高考、小高考:Ⅰ基本要求: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教
学目Biblioteka 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能量及动能、势能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教学
难点
体会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教学
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一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明标自学”:
(1)新课导入
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曾说过: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既然如此,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追寻守恒量——能量”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的物理意义
一个物体如果具备了对外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是状态量,是标量,与物体的某一状态相对应。能量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动能、势能等。
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自学内容
1、能量的概念是什么?
2、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是什么?
3、动能和势能是怎么转化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1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
主备人臧锦章审核人臧锦章授课时间____月____日第 1 课时课题追寻守恒量能量(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同学们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重点理解动能、势能,体会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普遍性难点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教法及教具#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教<学过, 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自学指导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5-P56页内容,完成所提的问题。
【自学指导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出示提纲,思考问题一、自主导学:引入: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曾说过: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既然如此,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追寻守恒量”一节。
二、自主探究:(一):能量的概念问题1: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小球从光滑的斜面A上从高为h1处由静止滚下,滚上另一光滑的斜面B,速度变为零时的高度为h2,h1和h2的大小关系怎样如果减小斜面的倾角呢你发现有一种什么样的启发性的事实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二):势能、动能的概念…问题2:小球从斜面A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并运动到斜面B的同一高度,在这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高度是如何变化的总结归纳: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在“伽利略斜面实验”中小球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55-P56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展示】: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学生¥教: 学过[ 程)思考与讨论:如果不采用能量的概念,用我们以前的语言能否解释这个实验这种描述具有什么局限思考3、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明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1 追寻守恒量——能量
7.1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理解能量及动能、势能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
3.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对守恒观念有初步的认识。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感知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
2.学生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进一步体会守恒的基础性、普遍性、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建立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思想。
教学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普遍性后,能意识到其存在的巨大使用前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是杜甫的诗。
跳高运动员总要充分地助跑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1. 为什么强弓能射得远?2. 跳高运动员是以高度来计算成绩的,而他们为什么要提高自己的速度呢?难道速度与高度有什么联系吗?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上述问题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体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列举实例。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情况,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一)能量1. 学生阅读课文。
2. 课件展示: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3. 质疑讨论(1)当小球沿斜面从高处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高度不断减小,而速度不断增大,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小球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某一物理量在不断减小,而由于其运动而具有的某一物理量在不断增大。
(2)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斜面向上滚时,小球的位置不断升高,而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小球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某一物理量在不断增加,而由于其运动而具有的某一物理量在不断减小。
4. 继续展示课件调整斜面倾角,引导同学观察小球运动,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现象,改变倾角再看。
结论:小球每次好像都“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到斜面的另一边,总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公开课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精品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能量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中。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能量的本质、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能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1.3 教学内容能量的定义与分类;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能量的定义与分类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明确能量的定义;掌握能量的分类及其特点;理解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
2.2 教学内容能量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常见能量形式的分类及其特点;能量转化的原理及实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三章:能量守恒定律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分析能量守恒定律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判断能量转化的合法性。
3.2 教学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其证明;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实例;能量转化的合法性判断。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四章: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理解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其原理;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能量转化的原理及其应用;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认识到能量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展望能量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5.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回顾;能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影响;能量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追寻守恒量——能量》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物理规律。
根据这种认识,所以本节从追寻守恒量出发,带领同学们一起重温那些先驱们的探索之路,感受他们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并熟悉能量的概念,重新认识能量守恒定律。
这不仅为后续能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把这种物理观念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更高的、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身边的物理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了解各种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以及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时,对猜想有了定向。
但是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是如何得出的并不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到底有多大作用,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意义,他们并不清楚。
【教学策略】追寻和研究守恒量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本节课通过追寻科学家们的探寻之路,学生体会用能量的观点去认识和研究问题,感受探寻科学真理的艰辛和乐趣。
利用实验和对实际案例的交流和讨论去发现能量守恒定律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她是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一把利器。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势能的物理意义。
能独立分析出单摆实验中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
2.领会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变中有恒的思想。
3.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规律,激发学生产生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科学家们探寻能量守恒定律的艰辛过程,体会科学家们探究问题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习他们透过现象分析出事物本质的方法。
2.经历对列举事例讨论,学会运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追寻守恒量”,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2.体会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科学概念的概括性,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和对科学知识的崇尚精神。
2015-2016高中物理第七章1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5篇范例]
2015-2016高中物理第七章1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5篇范例]第一篇:2015-2016高中物理第七章 1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一、教材分析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守恒的思想,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认识能量守恒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守恒的因素,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
2、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被命名为能量的守恒量。
3、知道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势能。
4、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2.能力目标:能分析生活中涉及机械能转化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守恒思想的领会,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对能量、动能、势能等概念的理解。
难点:类似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怎样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某些关键的因素,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产生灵感,从而进行新的联系及产生得出新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所有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能量守恒的知识,但并没有掌握为什么会有能量守恒这个概念,他们并不理解守恒量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六、课前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体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列举实例。
(完整word)1. 追寻守恒量——能量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领悟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的转化和守恒的事实;(2)理解能量这个物理量及动能、势能的物理意义;(3)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4)除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以外,能列举出其它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实例;(5)能够列举出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并可能守恒;(6)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规律,激发学生产生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他能分析出事物本质的方法;(2)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科学概念的概括性,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和对科学知识的崇尚精神。
(2)体会物理规律分析问题的简洁之美.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教学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马上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的巨大的使用前景(就象商人看到了商机).3. 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本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能量,以及它所遵守的规律。
大家知道,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三个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他没有研究过能量(至少没有深入研究),课本上有一句话:“‘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至于力学中还有哪些概念牛顿也没有研究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找资料。
但是能量这一概念并不是牛顿之后才出现的,在伽利略时代,能量及其守恒思想就已经出现.理想斜面实验是谁“做”的?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怎样“做”的?(伽利略“做"的;为了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证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他要滚得远些.继续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同一高度,但滚得更远些,若将后一斜面放平,由于球永远达不到原来的高度,所以将永远滚动下去。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节 追寻守恒量—
第七章第1节追寻守恒量——能量一、教学目标1、了解势能、动能以及能量的概念。
2、初步领悟能量转化、变中有恒的思想。
领会寻找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
3、会分析生活中有关机械能转化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方法,但是对于能量的理解,仅限于初中的认识阶段,即认识了动能与势能的基本概念,并知道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有关,势能与质量、高度有关。
尚无确切的能量守恒的思想。
故本节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加深学生对能量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守恒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加深对能量的认识以及对动能势能的理解;2、建立能量守恒的思想,用守恒的意识与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追寻守恒量过程中能量守恒思想的建立。
新课引入量有哪些?各种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观看伊辛巴耶娃的撑杆跳视频,分析其中的动能和势能情况。
2、明确概念:➢探究点一——势能:物体具有势能的条件?➢探究点二——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小结:势能与动能的概念。
【探究问题二:追寻守恒量】生活小故事:两个同学下象棋,不小心棋盘被打翻了,一颗棋子找不到了,一位同学找啊找最终在房间的某个角落找到了,支持他找下去的信念是什么呢?师:物体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象棋的总数是守恒的。
完成探究点一。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新课教学进一步,从生活中的守恒现象,追寻物理学中的守恒量。
✧追寻守恒量——现象追寻: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A上距离地面H高度处由静止滚下,又滚上另一斜面,斜面均光滑。
➢探究点一:小球从斜面A上由静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斜面过程中,有哪几个运动过程?(对小球进行运动分析)师: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再最低点速度最大,之后滚上另一个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探究点二:小球滚上另一个斜面的最大高度也一定等于H吗?若两个斜面均是曲面,结果如何?师:一定等于H,若是曲面,结果相同。
(极限法与微元法)➢探究点三: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似乎“高度”与“速度”可学生回顾、“观察”理想斜面实验,分析探究点中的问题,通过现象小组合作探究守恒量。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节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7.1 追寻守恒量-能量
处有科学思想,而且科学和生活密不可分。
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安排充分显示了物理学及其研究方法之美。
三、引导探究
归纳规律亲身体验:
“碰鼻子”实验
实验演示:
将伽利略原来的设计、装
置及操作、论证方法再现出来,
让学生们讨论猜想在这个过程
中什么量是守恒的。
1.通过亲身体验,吸引了学生
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
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引发学
生思考:小球上升的高度为什么和
初始高度相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
2.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在物
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充分体
现了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因
此使学生跟踪伟大先驱的足迹,领
会他的探究思路,获得从常规教学
中得不到的感悟,有助于他们获得
认识世界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和方法。
3.解释“碰鼻子”实验中的现
象。
使学生认识到用守恒规律可以
简单而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从中
又使他们感受到物理规律的简捷
美。
四、生活情景生活情景:
人们周围生活中运动的物
由于空气阻力、摩擦阻力等的
存在,生活中的运动物体最终都会
板书设计
为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并有审美价值采用以下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流程图。
必修教材2第七章第1课时教案:追寻守恒量能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点拨交流 守恒思想的领会,动能、势能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老师提问引入课题: 1.射箭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把弓弦拉满,再放手,箭才能够飞射出去? 射箭的时候,把弓弦拉满,在弓弦中储存了弹性势能,放手后,弹性势能转化为 箭的动能,箭才能飞出去。 2. 滑梯是小朋友喜欢的一种游戏, 小朋友先从一侧费力的爬到高处, 然后从另一 侧,快乐的滑下。你能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小朋友爬到高处,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下滑的过程,他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他的动 能,所以就能快乐的滑下了。 3.荡秋千也是小朋友们喜欢的活动,你能分析一下,小朋友在荡秋千的过程中,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吗? 小朋友从最低点向高处荡起过程中,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从高处摆下的过程中,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一、基本概念 1、能量: 实验探究,某个守恒量。 h h A B 2、势能 (1)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理解:有相互作用力才有势能,势能大小与相对位置有关。 (3)常见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就重力势能而言,可以通俗的表为: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指 的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弓箭、弹弓等都是使物体先储存弹性势 能然后对外做功。 3、动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意义:反映了物体在运动时对外做功的能力。 (3)理解: ①动能是一个状态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与运动方向无关; ②动能是一个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③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 例如汽车和自行车以相同的速度撞击物体时,汽车的破坏力更强就是因为汽车的 动能比自行车大的原因。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学生活动 1 、思考回 答左边老师 提出的问题, 交流讨论能 量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列举两个:
(1)视频:游乐场中的海盗船和秋千。双线摆演示(老师给出双线摆这个名字);并演示证明左右最高点一样高,若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探究如何用这些器材证明左右一样高(提醒证明方法不唯一)。最后采用底部放置直尺,左右摆开的最大距离相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领悟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的转化和守恒的事实;
(2)理解能量这个物理量及动能、势能的物理意义;
(3)独立分析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关系;
(4)除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以外,能列举出其它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实例;
(5)能够列举出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并可能守恒;
总结1:伽利略对理想斜面实验的分析:高度与速度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与高度有关的量和与速度有关的量之和守恒。
2、给出动能与势能的概念,体会动能与势能转化并守恒的普遍存在性。
伽利略的发现在今天看来就是我们初中学过的能量转换与守恒的思想。其中与高度有关的量我们现在叫它势能;与速度有关的量我们现在叫它动能。动能与势能的概念,请用势能和动能描述一下理想斜面实验中的转化与守恒的事实。
总结2:
(2)在理想斜面实验中,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总能量守恒。
(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体会追寻能量转化与守恒思想的意义。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或说你意识到什么?
提醒:(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很快有人发明了电报)气象预报说:“近年夏天会持续高温,而且干旱……”国美的老板听了会想到什么:空调会热销,发财的机会来了。使用价值:如果我掌握了守恒的规律,就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看到了新技术,就要琢磨怎样应用它,就是创新。如果你对它无动于衷,就总是落后于人家。
理想斜面实验是谁“做”的?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怎样“做”的?(伽利略“做”的;为了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证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他要滚得远些。继续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同一高度,但滚得更远些,若将后一斜面放平,由于球永远达不到原来的高度,所以将永远滚动下去。
总结3:追寻“守恒量”的意义:开一种新的简单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课后小结
一、伽利略斜面实验表明
“有某一量是守恒的”,这个量叫做能量。
二、能量
1、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伽利略在分析理想斜面实验时,除了得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外,他还注意到实验中反映出一个转化与守恒的事实(或思想)。
1、对理想斜面实验的初步分析
提问1:猜一猜他看出的转化的事实是什么?(高度与速度,还要具体说一下,如下滑时高度转化为速度等,若有人直接说出势能与动能,则指出伽利略时代还没有这两个概念)
(2)体会物理规律分析问题的简洁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体会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
教学难点:
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普遍存在性后,能马上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的巨大的使用前景(就象商人看到了商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本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能量,以及它所遵守的规律。大家知道,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三个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他没有研究过能量(至少没有深入研究),课本上有一句话:“‘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至于力学中还有哪些概念牛顿也没有研究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找资料。但是能量这一概念并不是牛顿之后才出现的,在伽利略时代,能量及其守恒思想就已经出现。
高中物理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
Teaching plan of "pursuit of conserved quantity energ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compulsory course 2
高中物理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
前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提问2:猜一猜他看出的守恒的事实是什么?(一个与高度有关的量和一个与速度有关的量之和守恒,若回答出势能、动能之和守恒,引导同上,若回答出高度与速度之和守恒,引导出这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不同概念,单位都不一样,无法相加)
提问3:假设你是伽利略,而且掌握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能不能从理论上证明出与高度有关的量和与速度有关的量之和守恒?(提醒:把h0、h、v放在一个公式中,分析从P点释放到Q点过程中已知四个量,而学过的运动学公式中每个公式都有四个量)
(2)视频:滚摆。悠悠球演示
提问5:课本开头给出了费恩曼的一段话,(老师阅读),费恩曼是何许人,也同学们课下自己去了解,他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支配,回忆初中所学知识,除了动能和势能外,还学过哪些能量?列举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且总能量可能守恒的实例?如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6)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规律,激发学生产生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伽利略分析问题的精妙,学习他能分析出事物本质的方法;
(2)体会费恩曼所说话的深刻内涵,体会转化与守恒的普遍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科学概念的概括性,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和对科学知识的崇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