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第10课__第一目 全面小康的蓝图
![第10课__第一目 全面小康的蓝图](https://img.taocdn.com/s3/m/64533f2fdd36a32d737581fe.png)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阅读与讨论一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阅读课本第113页阅览人生中的文章:《畅想全面小康》, 理解什么是全面小康?你心中的全面小康是什么样的?
1.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
5.农村人均钢砖木结 平方米 构住房面积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 量 克
12
15 75 8 85
12.婴儿死亡率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14.电视机普及率 15.森林覆盖率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百分比
%
% % % %
31
11 100 15 100
7.城市每万人拥有铺 平方米 路面积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 比重 %
12.婴儿死亡率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14.电视机普及率 15.森林覆盖率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 百分比
岁
% % % %
70
31 11 100 15
74.7
15.4 12 >100 54.6
%
100
/
结论:浙江省所列指标皆高于全国基本标准,这说明浙江
省已完全达到小康水平。其中,有些指标高出全国几倍之多,这 说明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快。但有些指标 只是刚刚达到全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框
全面小康社会蓝图
课标要求: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 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 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总体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 强自豪感。 2、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 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 意义。 4、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练习题(带答案和解释)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练习题(带答案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faa75a702d276a200292eba.png)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练习题(带答案和解释)第四单元第十课第1框一、选择题1.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为此,不正确的做法是()A.坚持科学发展观B.高度重视“三农”问题C.加快中国的发展,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D.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答案]C解析]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故C中的“迅速”说法错误,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①错误,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3.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缩小地区、城乡和各阶层之间的差距。
为此我们必须要()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④加快城镇化建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②③④都是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角度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4.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要()A.适当放慢发展速度,拿出更多的力量支持相对落后地区B.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C.率先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D.以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为核心,加快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故B正确,A、C、D三项表述均不妥。
5.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能源缺口,而环境的恶化将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威胁。
九年级政治 第10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课时课件 陕教版
![九年级政治 第10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课时课件 陕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d2e02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4d.png)
条件改善、生活质童提高,希望社会事业得到发展,
环境优美……
全面小康现实版 (江苏省昆山市)
资料一: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坐上第一把交椅的 苏州昆山市,2006年初宣布已跨过“全面小康”水平线。 昆山是全国第一个经过某种量化考核,宣布进入“全面小 康”的地区,尽管其套用的是江苏省自定的指标体系。这 个“全面小康”,是指江苏省2003年制定并作为政府文件 正式下发、列入各市县政绩考核内容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 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4 大类18项25个指标。其中最核心的三项指标,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值分别 为3000美元、2000美元和1000美元,是昆山县达标的数字 分别是13500美元、16800美元人民币和8450元人民币。
“全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 面发展的目标,是在总体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内容 更丰富,标准更高,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也将更加 显著的阶段,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必须的、 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2.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项目
时间
目标
国民生产总 人民生
值
活水平
备注
第一步 1981—1990
翻一番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高中政治必修一检测:第四单元 第十课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Word版含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检测:第四单元 第十课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caf78aba1aa8114431d9a3.png)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①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教学设计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157254af1ffc4ffe47ac69.png)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全面小康的蓝图课时一课时课标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过程与方法“四步”六环的方法教学重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自学用题教学流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情景导入歌曲《好日子》导入。
说一说家乡的发展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自主学习1、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包括五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目标。
3、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将会实现伟大的复兴。
4、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
自学课本P105-P109内容,独立完成自学提的内容。
各小组长汇总不会、不理解的问题。
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108页相关内容,说一说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2、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新三步走”战略,说一说内容是什么?3、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是什么?4、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是什么?5、十八大报告中对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新提法是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长做好记录,组织好本小组的讨论,并发言。
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补充。
各小组长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巩固练习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将是:()①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②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④全国人民生活同步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有人说,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起了高楼大厦,开起了小轿车等等,我们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a56924eb307e87101f69687.png)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第三,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 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 人民生活 。 第一,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第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险。 第三,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 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 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 亲和力 ,为人类文明作出
更大贡献。
知识点二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 。 第一,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 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从
“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这
意味着当前及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 ①更加注重发展的速度 更加注重发展的程度 A.③④ ( ③ )
②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
④更加注重发展的持续性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发展历程由重视“快”到重视“好”,说明更加注重发 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 答案:D
总体小康
不全面:一是小康生活
全面小康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 化全面发展,民主制度更 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 社会秩序更好。人民安居 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 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 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 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十课测试题-高一政治试卷与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十课测试题-高一政治试卷与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6c3e5771fe910ef12df8df.png)
2. 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理解,错误的是( A 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 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同步富裕 C 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 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分]-----正确答案(B)
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
①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坚持以人为本
③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④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分]-----正确答案(B)
17.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企业( A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B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唯一经营目标
)[2分]-----正确答案(B)
D 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因为( )[2分]-----正确答案(B) A 市场经济是和我国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给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C 市场和计划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A 与国际惯例接轨,便于国际比较 B 使GDP 与国民收入趋于一致 C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D 增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0. 下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具体措施的是( ①人才强国战略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2分]-----正确答案(D)
新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第十课测试题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2分]-----正确答案(C)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
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测试题 陕教
![最新-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测试题 陕教](https://img.taocdn.com/s3/m/d9395c113968011ca300912e.png)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1、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商品化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变成现实。
3、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
它主要表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而且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
总体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小康。
总体小康信笺于经济指标,侧重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同,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体小康是很不平衡的小康。
它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初中,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其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18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奋斗,我们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再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袖珍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遗传性将会实现伟大的复兴。
第十课考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doc
![第十课考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doc](https://img.taocdn.com/s3/m/5217de8c50e2524de5187e5a.png)
第十课考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名师点睛一个概念科学发展观两个阶段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三项新要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五条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状元笔记1.[闪记]2.[图解]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
在我国,要促使“拐点”早日出现,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考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了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情况及经济目标,正确分析和评价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知识归纳】1.小康社会(1)总体小康①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易错点 全面小康就是GDP 的增长提醒 我们所要实现的全面小康,不仅仅表现在人均GDP 的增长上。
全面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有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
全面小康追求的是物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重点突破】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困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本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一般,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复习备考只要掌握好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即可。
但也要注意,本考点可能因为十八大报告的主题而显得比往年更重要一些。
命题角度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预测题型:选择题] 高考地位:三年0考。
【典例】(2009·广东文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减小。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ccb67be3968011ca2009183.png)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本节重难点提要——解解你的疑惑重点: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
难点: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基本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
二、考点透视——找找书本考点1、总体小康成就的围观表现和宏观表现;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3、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怎样的。
三、问题探究——试试你的能力1、请问你知道什么是“三步走”战略吗?它们分别是什么?2、根据你的生活状况和你所处的社会状况,说出我们现在处于哪一步?有些什么表现?3、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最终实现“三步走”的目标?四、教材提前知——看看预习效果(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的发展战略是激励全国人民为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开辟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伟大。
2、至20 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到、再由到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实现总体小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是人类史上的一个。
3、总体小康的表现:(1)从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人们的消费由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过渡到比较富裕型消费)(2)从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4、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的小康(总体小康社会的特点)。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基本实现、显著增强、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经济),成为普遍提高、明显改善、良好的国家(人民生活),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具有更高和的国家(政治文化),成为更加完善、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社会建设),成为对外更加、更加具有、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对外开放和国际作用)。
注意一个概念: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饮食、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2017人教版必修1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7人教版必修1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b941cd202020740bf1e9b8c.png)
考点二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 略抉择。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
均GDP只有1000多美 GDP超过3000美元
元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
更全面——经济、政
生活质量 消费的小康。
治、文化、社会、环
境全面发展的小康。
社会发展 状态
发 城 之 较乡 间展 大、 ,很 差不发不异平同展收水衡—入平地群存区体在、缩层亿小人的地 口差区距、,城惠乡及各十阶几
全面建成
的
小康社会
3.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道路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贯彻了科 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壮大县域经济 的重要途径,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 方法。
考点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
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
❖探究活动
❖目前的小康基本处于生存型消费,发展性消费还 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2)根据这些不足概括出总体小康的特点(画下
来)
画一下,五个“成为”p86页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标 准 低水平—低标准,人 较高标准,人均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 (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 长远大计。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知识点整理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知识点整理及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b8fbcb5fbfc77da269b167.png)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实现“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第二步目标的重要意义①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意义: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③局限性:当前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1)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①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增内容)党的十八大根据国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配套练习单选题1.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第十课第一节全面小康的蓝图
![第十课第一节全面小康的蓝图](https://img.taocdn.com/s3/m/a0a805bd69dc5022aaea0065.png)
班级:科目: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教研组长审核:第十课第一节全面小康的蓝图金台区陵原中学田旭学习目标:1.小康的含义及总体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内容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性一导入新课:最近你经常看新闻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你知道什么是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两个百年梦想分别是什么?二.自主学习:(课前认真阅读课文内容,画出重难点,完成自主学习问题)一.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1.1979年12月6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是指----------------------------------------------------------。
2.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实现了由--------到-------------的伟大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变成现实。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更加发展,----------更加健全,---------更加进步,----------更加繁荣,----------更加和谐,----------更加殷实,-------更加文明。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
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bc34f919f18583d04964590e.png)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自主复习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表现:从微观上看,、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2)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①特点: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②目标:成为基本实现,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明显改善、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更加具有、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
(2)全面改善,更加充分。
(3)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
二、基础自测1、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经历了有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的过程。
总体小康的特点有()①低水平②不全面③发展很不平衡④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①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结果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试试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难中之难。
者告诉我们()A、全面小康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B、我国鹰爪力确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4、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提出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
这个新目标()①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尽可能的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③降低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④强调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温家宝总理在解释“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差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c02e544a7302768e993995.png)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这表明()?A.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B.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小康?D.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A.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B.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D.力争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3.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A.我们本世纪头10年的奋斗目标?B.我们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实现的第三步战略目标?D.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4.以下关于“小康水平”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B.它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D.它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5.新中国成立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这表明()?①我国已成为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④改革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政治保证?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④D.②③?6.2000年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0年我国还有近3000万人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在城镇也有近2000万人生活在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的、不巩固的温饱状态。
这说明()?A.我国目前已达到全面小康?B.我国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我国目前还未解决温饱问题?D.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小康?7.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增长9.9%,中国经济已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
第10课_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0课_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b79cc50508763231121209.png)
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2.下边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A.是低水平的小康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A.以政治改革为中心,建设民主社会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漫画《节能之路》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A.节约能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只要节约能源就能促进经济增长C.节能是GDP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D.节约能源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5.下边漫画《“增长”的背后》的经济生活寓意是()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B.要统筹城乡发展C.牺牲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必然代价D.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据此回答6~7题。
6.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①坚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发展③坚持协调发展、以人为本④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的做法,结果是投资效率的持续下滑、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
这告诫我们,必须() A.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B.加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C.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8.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6183b4680203d8ce2f24c6.png)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背诵)第一节:我国的小康是总体小康,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小康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节: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①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3、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地位: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地位: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为什么:A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B存在问题: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投资、出口、消费三者关系不合理;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高等。
措施:A(两个拉动)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B一条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C一个战略: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地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措施:A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B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陕教版
![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陕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fd8e7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d.png)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互动【解读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点(1)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奋斗,我们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什么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
②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分类示例提升能力】对于全面小康的蓝图主要以材料分析,选择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例A市坐落在东海之滨,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短短二十几年面貌焕然一新。
迈入二十一世纪,为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市制定了政府工作计划。
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坚持政务公开,执政为民。
第三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认为A市政府工作计划的第一方面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为什么?(2)作为A市未来合格的建设者,你现在应该怎么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互动【解读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点(1)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奋斗,我们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什么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
②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分类示例提升能力】对于全面小康的蓝图主要以材料分析,选择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例A市坐落在东海之滨,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短短二十几年面貌焕然一新。
迈入二十一世纪,为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市制定了政府工作计划。
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坚持政务公开,执政为民。
第三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认为A市政府工作计划的第一方面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为什么?(2)作为A市未来合格的建设者,你现在应该怎么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关键是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答案】(1)目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最应该坚持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理由: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正确选择自己的成才目标,立志成才,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堂检测【随堂练习及时矫正】1.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A.超过发达国家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C.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奋斗目标。
我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目标;所以B.D选项不符合题意,而A选项明显是错误的。
C选项正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目标。
【答案】C【课后操作迁移升华】一、选择题1.对于小康生活的正确理解是()①小康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精神生活充实②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③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④小康就是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认识和理解,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故选A【答案】A2.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②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③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④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答案】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立足于( )A.全国人民的心愿B.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C.中国的基本国情D.国家的基本国策【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
【答案】C4.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这可为农民减轻负担8.42亿元。
陕西省委、省政府这一举措 ( )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③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④有利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此题考察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解【答案】B5.“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A.人均GDP800——1000美元 B.2000美元C.2500美元 D.3000美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现在小康水平的正确认识。
【答案】A6. 以下关于小康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B.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D.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超过发达国家【解析】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不是超过发达国家而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故选D。
【答案】D7.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目标有()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B.消灭非公有制,C.计划经济更发达D.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解析】目标主要有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故选A【答案】A8.世纪之交,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达到了()A.温饱水平B.小康水平C.富裕水平D.全面小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当前的生活水平,我国人民生活当前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
【答案】B二、非选择题1.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愚公移山”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理解:(2)列举一位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相关史实,谈谈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样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而努力奋斗?【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小康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回答要联系实际。
【答案】(1)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例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败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2. 某市部分初三学生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进行了讨论发言。
同学甲:“中国的问题仍然是人口多,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只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其他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同学乙:“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要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了。
”同学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全面,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言,因此,我们必须要平均使用力量去抓好各项工作,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针对三位同学的发言,并结合所学过的初三《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发言。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努力?【解析】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建设全面小康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去努力,但也必须有工作重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此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答案】(1)①甲同学认识到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正确的。
但忽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而是错误的。
②乙同学看到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要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正确的。
但否认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而也是错误的。
③丙同学认为建设小康社会要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齐头并进,这是正确的。
但没有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而也是错误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努力: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