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学02段教材

合集下载

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育统计与测量
统计学
礼仪对象性
点击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教育统计
数据分组计算一组数据的特征值,简化数据,描述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相关分析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分析
教育统计的分类
依据功能
调查得来的数据整理、归纳、概括和表述,以定量描述样本或总体的特征。
[题型]适合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
例题
[答案] A[解析] 各类统计图的特征。散点图常用来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线形图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条形图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圆形图表示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
线性图
➢以起伏的折线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多应用于连续性数据,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趋势,也可用来描述某-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趋势。
线性图
条形图
➢以相同宽度的条形的长短或高矮来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次数直方图表示连续的定量数据,各直方条之间不留空隙;条形图一般表示定性数据,每一条表示种类别的次数或百分数,宽度相同,长条间应留有空隙。
本章知识结构
礼仪对象性
点击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统计的词源及发展
点击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本章知识结构
众数
➢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或几个数值,用符号 表示。

《教育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教育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含两个 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 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教育学与经济学相互关联,经济学为教育学 提供关于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投资与效益等 方面的理论支持。
2023
PART 02
教育的基本要素
REPORTING
教育者
教育者的定义与角色
教育者是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 人员,包括教师、教育管理者等。他 们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组织、 实施和评价等作用。
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生态环境对教育的制约 生态环境恶化对教育提出挑战,要求教育加强环境教育和 生态文明教育。
2023
PART 04
教育与人的发展
REPORTING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01
02
03
人的身心发展定义
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持续 进行的变化过程,包括生 理和心理两方面。
身心发展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 特点和需求。
德育的地位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与智育、体 育、美育等相互渗透, 共同构成全面发展的教 育体系。
德育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促进学生全Leabharlann 面、和谐发展。德育目标与内容
德育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版

教材结构
该教材由八个单元组 成,每个单元包括课 文、生字、词语、拼 音、练习等部分。
每个单元的课文主题 不同,涵盖了家庭、 学校、自然、历史等
方面。
每篇课文后面附有生 字、词语和拼音,方 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练习部分针对课文内 容设计,包括朗读、 理解、写作等多种形
式。
02
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与计算
语文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
阅读和理解浅显的寓言、故事

01
、古诗等
02
03
难点
写作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学习简单的修辞手法和文学常

04
05
06
英语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习基本的日常对话和交 际用语
理解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
掌握基本单词和短语
难点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 力
科学重点与难点
02 地球与宇宙
了解地球的构造、宇宙中的天体和空间探索等基 础知识。
03 实践与探究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 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01
02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计算
掌握基本图形和几何体的认知
03
04 难点
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05
06
掌握单位换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语文教学案例
案例一
小松鼠找花生
教学内容
通过文本阅读,让学生了解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情节,学习生字和 新词,培养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观看小松鼠找花生的动 画,跟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 【第7章】 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学PPT课件

教育研究方法 【第7章】  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学PPT课件

第1节
抽样与测量

2. 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结论的普遍代表 性和适用性。 为了提高外部效度,让研究结果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就要考虑研究情境 的普遍性。比如,让研究场景更接近现实生活,尽可能在多样化群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增大样本覆盖面和样本量,等等。 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是相互影响的。
JIAOYUYANJIU FANGFA
目录
CONTENTS
PART 01
抽样与测量
PART 02
描述统计
PART 03
推断统计
第7章 教育统计与测量
第1节 抽样与测量 第2节 描述统计 第3节 推断统计
第1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 掌握抽样的策略和技巧; ● 理解信度、效度、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术语; ● 理解并掌握测量及相关统计的分析技巧; ● 学会对量的研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分析; ● 理解统计分析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第1节
抽样与测量
案例7-1 抽样的表述方法
采用三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的所有初中一、二年级(7年级和8年 级)的儿童进行抽样。第一阶段以该市17个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人口数量为指标,采 用聚类分析得到四个类别,从每个类别中随机抽取一个区。第二阶段是对入样区的所有学校抽 样。根据学校所在的位置、学校性质、学校类型及经费等级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并随机抽样。第 三阶段是对入样学校的班级进行抽样。入样班级的儿童、儿童的家长、班级对应的教师、学校 对应的校长都填写了相应的问卷。
效度是指研究中所获得的研究结果的正确度以及可推广程度。 研究结论的正确程度反映的是研究的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研究目标的吻合度和达成度。 研究的外在效度就是指研究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例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0.02s在纸带上打一个点,现在用此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的频率低于50Hz时,数据计算仍然是按照每隔0.02s打一个点来处理的.则测出的速度数值与物体的实际速度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答案:(1)v1=0.195 m/s v2=0.40 m/s v3=0.51 m/s v4=0.69 m/s v5=0.70 m/s
2.关于位移和路程:
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 :
除了在概念上区分外,建议教学中最好画出时间轴,让学生搞清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两点间的长度表示时间间隔。
教学建议:
例题
【例1】 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
教材呈现的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有新意和时代气息。教材在概念和规律、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与探究等方面的设计要合理、有趣、有新意,使学生喜欢阅读,愿意参加所设计的活动。在取材上要选择那些鲜活的和能反映时代气息的内容,如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国内外科技新发展的情况等。
实际的测量技术测得的瞬时速度都是在某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瞬时速度。变样处理拉近物理课与实际、与技术的距离。
例题
3.用图象表示物理量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方法,本书在这方面加强了很多。这节实验之后用图象表示速度时,思路与过去有些不同。

小学数学高段教材分析低段数与代数知识结构.ppt

小学数学高段教材分析低段数与代数知识结构.ppt

2020-6-17
谢谢阅读
3
(一)低段数与代数知识结构:
一上
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
一下
100以内 的数
认识 个 、十和百位、 用小数表示的 单价
二上
万以内的数 二下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上
2020-6-17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数的运算
10以内加减法 20以内进位加法
100以内的加减 法(口算)
元、角的简单计 算
如何进行教学?
2020-6-17
谢谢阅读
10
2020-6-17
谢谢阅读
11
❖ 对于亿这样比较大的计数单位,怎样帮助学 生建立相应的数感?
❖ 有关“负数”教学的问题 认识负数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 加深对正负数的认识 。 (2)注意正确地理解正号和负号的含义。
2020-6-17
义和基本性质
数的运算
式与方程
探索规律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 笔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除法,笔算除法)
行程问题 (数量关 系
数学广角(优化策略: 烙饼等问题)
四则运算(总结梳理:同级, 两级,小括号)
运算性质和定律及简便运算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点数关系,方阵)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包括解决问题
进行计算
2020-6-17
谢谢阅读
14
③教育教材中数的运算编排的特 点
❖ 以口算教学为笔算教学的算理作准备,按照 “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编排顺 序进行 。
❖ 重视计算原理的形成过程 。
2020-6-17
谢谢阅读
15
④课例分析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学习如何使用尺子进行准确测量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学习如何使用尺子进行准确测量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 案学习如何使用尺 子进行准确测量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尺子基本概念与种类 • 正确使用尺子方法 • 误差分析与提高测量精度策略 •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CATALOGUE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培养学生测量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 使用尺子进行准确测量的基本方 法,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
使用辅助工具
如使用放大镜等工具来辅助读数,可以提高读数的准确性。
掌握正确测量方法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如正确的尺子放置方式、读数方法等 ,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05
CATALOGUE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
家庭环境中应用实例分享
1 2 3
家具尺寸测量
学生可以使用尺子测量家中家具的长度、宽度和 高度,例如桌子、椅子、床等,帮助他们了解家 具的实际大小。
实验室测量
在科学实验室中,学生需要使用尺子测量各种实验器材的尺寸,如 试管、烧杯、量筒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美术作品创作
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使用尺子测量画布的尺寸或确定绘画元素的尺 寸和比例,有助于创作出更加协调和美观的作品。
社会环境中应用前景展望
建筑和房地产行业
在建筑和房地产行业中,准确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将来可能从事房屋结构工程师、建 筑师或房地产评估师等职业,需要使用尺子进行精确的测量。
加强实践操作训练
建议学生多进行实际测量操作,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测量速 度和精度。
学习更高级的测量工具
引导学生了解和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 分尺等,以满足更高要求的测量任务。

最新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活动材料
气象仪器(温度计、湿度计、风向标 等)、记录本、笔等。
2024/1/26
23
天气预报制作
活动步骤
1. 使用气象仪器测量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向等。
2. 记录测量结果,并参考天气预报图了解未来天气趋势。
2024/1/26
24
天气预报制作
3. 制作天气预报海报或报告,包括日期、天气情况、温度范围、建议穿 着等信息。
3. 记录观察结果,包括动物的颜 色、形状、行为等。
2024/1/26
21
动物观察活动
2024/1/26
01
4. 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动物的习 性和保护意义。
02
活动注意事项:选择安全无危害 的动物进行观察,避免对动物造 成伤害。
22
天气预报制作
活动目的
通过制作天气预报,培养学生的气象 意识和实践能力。
3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38
垃圾等。
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 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废弃物等

通过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游戏 、环保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
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024/1/26
15
04 实验操作与活动 设计
2024/1/26
16
植物种植实验
2024/1/26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 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明确学生在本课程学习后应掌握的知 识点和技能,如观察、实验、分类、 测量等。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团结 协作、尊重事实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科学 方法,如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 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 论等。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 展
•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述 •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实践应用 •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未来发展 •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挑战与对策
0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一门研究如何量化评估教育领域表现和成就的学科。它运用 数学和统计方法,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定量描述和评估。
评价指标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多个方面 ,以确保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通过采用加密技术、权限控制等手段,确保教育测量 与评价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保护学生隐私
在收集和处理学生个人信息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确保学生的隐私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THANKS
01
创新评价方法
借鉴其他领域的方法和技术,创新教育 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02
03
培养跨学科人才
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培养具备多学 科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 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持续发展。
06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挑战与对策
信度与效度问题
信度问题
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由于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 性,教育测量工具的信度往往难以保证。为解决这一问 题,需要定期对测量工具进行校准和修订,确保其一致 性和稳定性。
格的标准和程序。
教育评价理论
评价目的的明确性
教育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 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评价目标 应明确、具体。
评价标准的制定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教 育评价的关键,标准应反映教育 目标和教育价值观。

2024版《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

2024版《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认知发展与教育•情感、动机与意志品质培养•学习过程与策略•智力、创造力与特殊才能培养•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巧01课程概述与目标教育心理学定义及研究领域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与心理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发展、情感与动机、个体差异、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与测量、教师心理学等。

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教育问题,具备初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参考书目《教育心理学导论》(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学习心理学》(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教材:《教育心理学》(作者:XXX ,出版社:XXX ,出版年份:XXXX )。

教材及参考书目02认知发展与教育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认知发展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认知发展的研究包括发展的阶段、过程、条件、机制、个体差异等各个方面。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皮亚杰认为,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结构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强调了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学习、教学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和文化工具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2课时_圆的设计图案》(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2课时_圆的设计图案》(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2课时_圆的设计图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圆的设计图案”。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圆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圆的性质和应用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了解圆的性质,学会用圆设计图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尝试、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教学难点:圆的周长、直径、半径的计算,以及圆的设计图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动手操作等,直观展示圆的性质和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精美的圆设计图案,引发学生对圆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圆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圆的模型,探究圆的周长、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理解圆的性质。

3.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测量圆的周长、直径、半径,加深对圆性质的理解。

4.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圆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性质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圆的周长、直径、半径等知识点进行整合。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品展示、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目录分析
这一章重点探讨了学生评价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评估、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评价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等。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 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目录分析
这一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教育测量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些案例涵 盖了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教育,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测量的知识。
这一章重点介绍了教育评价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如量表评价法、观察法、问 卷调查法等。通过了解这些方法和技术,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评价工具来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目录分析
这一章主要讨论了课程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相关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 课程实施的评价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等。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 课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阅读感受
阅读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测量与评 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表现,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自己的教 学效果和水平。通过教育测量与评价,我们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及时 进行反思和改进。因此,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
目录分析
这一章对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评价理念的更新、评价 技术的创新以及跨学科领域的融合等。通过了解这些趋势,读者可以把握教育评 价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目录分析
通过对《教育测量与评价》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内容涵盖了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应用案例等多个方面。这本 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教育测量的实际 应用价值。因此,对于从事教育领域的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学生来说,《教育测 量与评价》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心理测量第4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信度

心理测量第4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信度
库德-理查逊公式
K-R20公式
K-R21公式
克伦巴赫系数
库德-理查逊公式只适用于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无分的测验,不适用于项目多重记分的测验,针对这一需要,克伦巴赫提出了系数的方法。其公式为:
K为测验题目数, 为某一题目分数的变异数, 为测验总分的变异数
采用SPSS计算信度
数 据 库
两次施测期间被试的学习效果没有差别
计算再测信度应满足以下几个假设;
两次测验的时间间隔要适当
应注意提高被试的积极性
再测法适用于速度测验和人格测验,而不适用于难度测验
采取此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用再测法估计信度的优点是能提供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的资料,可作为预测被试将来行为的依据。其缺点是易受练习和记忆的影响。
S为相同尺度的标准分数的标准差,rxx、ryy分别为两个测验的信度系数。然后再将标准分数的差异与1.96SE(0.05水平)进行比较,即可得出两个测验的差异是否显著。
例:韦克斯勒对104名14岁半至15岁半的儿童,间隔一个月时间前后测了两次,求得全量表的稳定性系数为0.95,实测分数的标准差为15,则测量的标准误为:
同 质 性 信 度 计 算 方 式
结果
输入40题
评分者信度
标准化测验一般都有较为严格的评分程序。对于客观性试题来讲,评分所引起的误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对于一些主观题来讲,评分者之间的变异是产生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察评分者信度的方法是随机抽取部分试卷,由两个或多个评分者独立按评分标准打分,然后求其间的相关。在计算相关时,如果是两个评分者,则采用积差相关或等级相关的方法,一般认为经过训练的成对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达0.90以上,评分才是客观的。如果是多个评分者则采用和谐系数来估计信度。其公式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

03
体现算法多样化。
02
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04
交流、探索,归纳出加减笔算法则。
二、编排特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 例1 例2 进位加 例3 三、具体编排 法则
2.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 例1 退位减 例2 例3 问题解决 例4
法则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 连减 例1 例2 加减混合 例3 加、减法估算 例4
三、具体编排
把握好教学要求。
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 。
四、教学建议
1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Part One
7的乘法口诀 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
01
8的乘法口诀
02
9的乘法口诀
03
一、教学内容
2
二、编排特点
与第四单元基本一致。
Part One
例1(7的乘法口诀)
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 例2(倍的概念) 例3(通过操作求一个数的几倍) 例4(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四、教学建议
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Part One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 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加减法估算
一、教学内容
01
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 。
1
2
Hale Waihona Puke 7的乘法口诀三、具体编排
8的乘法口诀 例5(8的乘法口诀) 用数轴代替列表连加
9的乘法口诀 例6(编排与例5一致)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线段》教案及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线段》教案及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线段》教案及设计意图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知道线段的特点,能够正确地画出线段,并能够比较线段的长短。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对于直线、射线等基本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线段的定义和特点还不够清晰,对于如何正确地画出线段和比较线段的长短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线段的概念,知道线段的特点。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画出线段,并能够比较线段的长短。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概念和特点,能够正确地画出线段。

2.难点:让学生能够比较线段的长短,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线段的长短。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比较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线段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比较分析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绳子、彩笔等。

2.学具: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尺子、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有哪些是线段?线段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对线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明确线段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知道线段是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的图形。

同时,教师让学生注意线段与直线、射线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用尺子和彩笔,在练习本上画出不同的线段,并让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线段,让学生判断线段的长短,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如:“这条线段比那条线段长”,“这两条线段一样长”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2024版二年级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通用)

2024版二年级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通用)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通过线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
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包括线段的定义、性质、测量方法以及在 图形中的应用等。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线段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梳理
资源整合
结合生活实际和数学史料,挖掘线段 知识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丰富教 学内容。
明确线段定义、表示方法、基本性质 等核心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图,帮 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01
02
03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 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 境中感知、理解线段概念, 激发学习兴趣。
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未来教学设计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
未来教学设计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综合性的学习活 动中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应用
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内容包括线段的定义、性质、画法和应用等方 面,涵盖了线段的基本知识点,为学生后续学习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科学
教学评价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 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 结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
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在动手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存在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 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开放教育《建筑测量》课程教学设计

开放教育《建筑测量》课程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评价结果,对教学内容 和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
教师评价
评价方式
通过观察、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讨论指导等多种 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
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馈与改进
根据教师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 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开放教育《建筑测量 》课程教学设计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课程概述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程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支持 • 学生支持与服务 • 课程特色与创新
01
课程概述
课程背景
01
建筑测量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02
测量技能是建筑行业从业者必备的能力
开放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机会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
讲授法
通过教师对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 ,使学生对测量学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测量学在建筑领域 的重要性及应用。
讨论法
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 论的方式,对测量学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加深对理论 知识的理解。
实践教学
实验法
VS
学习资料
建筑测量相关的参考书籍、学术论文、行 业报告等,以供学习者深入了解和拓展知 识。
网络教学资源
开放教育平台
提供《建筑测量》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源,包括 课程介绍、教学视频、实验指导等。
测量专业网站
提供测量行业动态、技术交流、仪器介绍等资 源,方便学习者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在线图书馆
提供测量领域的学术期刊、研究论文等资源,以供学习者进行学术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xx
1
S
2 E
SE = Sx√1-rSxX2x
(五)测量的标准误
Rxx1S来自2 ES2 X
测量标准误可以通过一次测验结果及信度估计得到, 公式如下:
SE = Sx√1-rxx
式中,SE为测量标准误,Sx 为所得分数的标准差,rxx 为测验的信度。
第二节、信度系数的计算
一、稳定性系数(重测信度)跨时间的一致性)
用同一种测验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组受测者前后施测 两次,再计算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即得到 重测信度。所得信度系数称为稳定性系数。
测验A1 适当时距 测验A2
公式:

被试
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x1 16 15 13 13 13 11 10 10 10 9 9 8 8 7 6 x2 16 15 16 14 12 11 13 12 10 11 11 9 10 8 7
以真分数理论(True Score Theory)•为核心理论假设 的测量理论及其方法体系,统称为经典测验理论 (Classical Test Theory,CTT),•也称真分数理论。
真分数的操作定义是: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的平 均值。
测量分数、真分数和误差分数的分布假设
学生
A B C D E F G H I J 总数 平均数 方差 标准差
四、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克伦巴赫α系数)
适用于非0,1记分的一种内在一致性系数。其公式 如下:
α=[K/(K-1)][1-(∑Si2/ Sx2)]
其中Si2为每一项目分数的变异数,其他字母意义与K-R20 相同。
上面这些公式均不适用于速度测验,因为只有每个人都 做完全部题目时,题目的变异数才是准确的。
1、测量分数=真分数+误差分数
X T E
2、测量分数的方差等于真分数的方差与误差方差之和
S
2 X
ST2
S
2 E
S
2 X
S
2 E
ST2
(四)测量误差的含义及种类
测量误差:
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造成的测验结果的不一致或不准确 绝对误差: E X T 相对误差: E *100%
T
最大相对误差: E *100% X
第二章 测验的信度
内容提要
第一节、信度的意义
一、信度及其统计学原理 二、信度对于教育测量的意义
第二节、信度系数的计算
一、稳定性系数 二、等值(稳定性)性系数 三、内部一致性系数 四、论文测验的信度系数 五、阅卷者评分的信度系数 六、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系数 七、速度测验的信度系数
题目内部的一致性主要受两方面变异的影 响:
1.内容的一致性;
2.所研究的行为的同质性。
同质性信度的计算
1.库德—理查逊公式:
(1)K-R20公式: rkk=[K/(K-1)][(Sx2-∑piqi )/ Sx2)]
式中K表示整个测验的题数,pi为项目通过率,qi为项 目未通过率,Sx2表示测验总分的变异数(方差)。
两个版本连续施测称为等值性系数
测验A1 最短时距 测验B1 如果两个版本间隔一段时间施测称为稳定性等值系数.
测验A2 适当时距 测验B1
适合于学绩测验,人格测验(没有平行测验)的复本 难以编制。
三、内部一致性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的同质性程度。 1、分半信度 2、同质性信度
适合于既无复本可用,又不能重测,只测了一次的 情况。
(2)K-R21公式,适用于各题难度相近的情况:
rkk=[K/(K-1)][( Sx2-K piqi)/ Sx2]
pi为题目的平均通过率,qi为1-pi 。 K-R21公式计算较为简单,但求得的信度系数有低估的倾
向,当题目难度相差大时偏差更大。公式K-R20和K-R21只适用 于0,1记分的测验。
1. 被试在这期间自身发生了变化 2. 第一次测验的经验对第二次测验产生影响 (如第一次测验产生了焦虑就会影响第二次测验) 3. 记忆的作用 4. 耗时耗精力,被试不好找 5. 适用于人格测验、社会态度调查等,不适合学绩测 验
二、等值性系数(复本信度)
用一种测验有A、B两个等值版本施测于同一组受测 者,再计算两个复本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测量分数 = 真分数 + 误差分数
3
5
-2
17
15
+2
16
20
-4
23
25
-2
27
25
+2
25
25
0
35
25
+10
26
30
-4
33
35
-2
45
45
0
250
250
0
25.0 120.2 10.9
25.0 105.0 10.2
0 X T E
15.2 S
2 X
ST2
S
2 E
3.9
(三)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关系
测验 ∑x
x1
158
x2
199
统计值
∑x 2
S
1784 10.53 2.83
2147 11.67 2.65
∑x1x2 1946
采用重测信度需注意之处
两次测验的时间应该是合理的,即既不能太长又 不能太短。
相隔太长的时间被试在所测量的特征上可能会发 生变化,相隔太短有记忆的效应。
重测信度的使用局限性
第三节、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
一、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 二、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
第一节 信度的意义
一、信度及其统计学原理
(一)信度:
指测验的一致性(可靠性)或可靠的程度;
信度是一被试团体的真分数方差与实得分数方差之比(操作定义)

rXX
)ST也2 即
S
2 X
(
) rxx
1
S
2 E
S
2 X
(二)真分数的含义
五、评分者信度
考察评分者信度的方法是:随机抽取相当份 数的试卷,由两位或多位评分者按记分规则分 别给分,然后根据每份试卷的分数计算其相关 系数,即得评分者信度。
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 均一致性达到0.90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1.评分者为两个人时
若是连续变量的评分,且分布是正态则计算皮尔逊 积差相关系数(可用计算机直接计算),若是等级 评定或虽是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但分布非正态,则计 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1、分半信度
(1)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rxx=2rhh/(1+ rhh)
其中,rhh为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 rxx为测验 在原长度时的信度估计。
此法假设:两半测验分数的变异性相等,但实际资料未 必符合此假设。
当两半不等值时,即上述假设不满足时,可采用下 面两公式之一:
2、同质性信度
所谓同质性指的是测验内部题目的一致性。 即测验里各题得分为正相关(测验里各题得分 相关为零叫异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