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字校园建设”

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1.1 项目所在学校基本概况 (1)

1.2 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2)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 项目建设目的 (2)

2.2 项目建设的意义 (4)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 我校省级示范中学,信息化基础较好 (5)

3.2 一支比较成熟的信息化教师队伍 (6)

3.3 校领导对“数字校园”建设高度重视 (6)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原则

4.1 建设目标 (6)

4.2 总体思路 (7)

4.3 主要原则 (7)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

5.1 系统总体结构 (9)

5.2 建设内容及实现的主要功能 (10)

第六章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17)

6.2 制度保障 (18)

6.3 资金保障 (18)

6.4 人才保障 (18)

第七章实施计划

7.1 “数字校园”项目实施计划表 (19)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8.1 投资估算 (20)

8.2 资金来源 (20)

第九章项目建设的预期效益

9.1 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21)

9.2 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21)

9.3 有利于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21)

9.4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 (21)

9.5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2)

9.6 有利于学校及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 (22)

9.7 向周边辐射,带动兄弟学校的发展 (22)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1.1 项目所在学校基本概况

1.2 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1990年,率先开设信息技术课,是宿州市开设信息技术课最早的学校之一,在信息化建设中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建用并举”的16字方针,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研究及信息化逐步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我校完成了校园网一期工程,实现了办公室、教师宿舍的互通互联。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项目建设的目的

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两大核心任务,秉承传统,及时俱进,大力弘扬“求实、求是、求精,创新、创造、创业”的校园精神,让全国了解**小学,让**小学走向世界,拟建设花园式、数字化**小学,实现“五个融合”:

2.1.1、信息技术及学科内容的融合

信息技术及学科内容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备课、教学的方式及过程,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无纸化”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和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使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方便地查询相关资料,在短时间内根据学生的需要优化各种信息,设计科学的、艺术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改变了过去备课中由于时

间、资料、信息等的制约,往往得不到最新的、最广泛的资料,致使备出来的课大多静态、枯燥。同时,它的再创造性,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差异,直接修改教案,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创新。

2.1.2、信息技术及学生学习的融合

学习活动是整个学校活动的主体,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所谓信息技术及学生学习的融合,指的是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外部刺激,这种刺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计算机网络的便利性、广泛性为学生学习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题,建立互动学习小组,达到人机交互的双向、多向互动,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同时网络学习方式的实施,实现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对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力和对信息资源的分析、综合、处理能力。

2.1.3、信息技术及学校管理的融合

信息技术及学校管理的融合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所在,它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者在学校内部和外部建立起顺畅的信息渠道,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2.1.4、信息技术及教育教研的融合

信息技术及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融合,指的是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锻炼提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实现利用最新教育技术服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的目的。同时利用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加快科研信息传播,促进同事之间的学术交流,开展网上合作

研究,并且利用网络促进最新教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

2.1.5、信息技术及师生生活的融合

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公共网络服务;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的图书馆、视频点播、在线音乐台、校园电视台等;在学校后勤服务方面,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开展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服务,形成智能型的后勤服务体系。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2.2.1、建设“数字校园”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的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为此,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重新调整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国也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及发展的决定》中强调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数字校园”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随着教育及教学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校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各级学校办学的基础设施和必备条件,其规模和应用水平更是衡量学校教学及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2.2.2、建设“数字校园”是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和硬任务

当今网络已走入千家万户,随着V6地址的使用,IP地址不够分配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这必将促使网络的迅速发展,这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硬任务。教育必须走向信息化,这是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谁走在前面,谁就处于有利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