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欣赏》第四讲
《京剧》教学PPT课件
![《京剧》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0950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9.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念白与表演
念白
念白是京剧中重要的表演手段之一,要求吐字清晰、语调抑 扬顿挫,能够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表演
京剧的表演艺术强调身、手、眼、法、步的配合与统一,通 过丰富的动作和表情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情节发展。
动作与身段
动作
京剧的动作表演要求规范、准确、优 美,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 够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媒体宣传
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宣传京 剧艺术,提高公众对京剧 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创新与发展
内容创新
鼓励京剧艺术家创作具有 时代特色和现代价值观的 新剧目,吸引年轻观众的 关注。
形式创新
探索京剧与其他艺术形式 的结合,如京剧与话剧、 音乐剧等,以新颖的形式 吸引观众。
技术创新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舞 台效果和演出形式,如虚 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提 升观众的观赏体验。
特点与流派
特点
京剧的表演艺术具有高度的程式化和 规范化,强调唱、念、做、打等方面 的综合表现,同时注重演员的功底和 技艺。
流派
京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 流派,如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 艺术特色。
角色与行当
角色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要求 和艺术特点。
乐器与演奏
乐器
京剧的乐器主要有打击乐、弦乐和管乐等,如鼓、锣、二胡、笛子等。
演奏
京剧乐器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如打击乐的“击鼓传花”、“滚奏”等,弦乐的“滑音”、“颤音” 等。
音乐与声腔
音乐
京剧的音乐主要由唱腔和伴奏两部分组 成,唱腔是演员演唱的部分,伴奏是乐 师演奏的部分。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246《智取威虎山》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246《智取威虎山》](https://img.taocdn.com/s3/m/72fc3b53e518964bcf847c39.png)
【戏曲欣赏】京剧经典:246《智取威虎山》雨中笠翁欢迎光临雨中笠翁欢迎您!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食文化、体育武术、医疗救护、养生保健。
百科常识、悬疑揭密、政治军事历史、奇闻异事、空间美化、朗诵经典、音乐音画、戏剧舞蹈、曲艺小品、美图雷照、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视、等内容谢谢光临京剧经典:246《智取威虎山》【剧情】人物表杨子荣——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侦察排长。
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团参谋长。
李勇奇——铁路工人。
常宝——猎户女儿。
申德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侦察排副排长。
卫生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卫生员(女)。
小郭——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
钟志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
吕宏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
罗长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
战士若干人。
常猎户——常宝的父亲。
李母——李勇奇的母亲。
张大山——铁路工人。
李妻——李勇奇妻。
群众若干人。
座山雕一威虎山匪首、国民党伪“滨绥图佳保安第五旅旅长”。
栾平一—奶头山匪首许大马棒的“联络副官”。
匪参谋长。
匪连长。
众“金刚”、匪徒若干人。
第一场乘胜进军[一九四六年冬季。
东北某地。
[深山老林,皑皑白雪。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追剿队全副武装,红旗前导,急驰上。
[战士们迎风踏雪,作行军于山路的舞蹈。
罗长江停止前进![众列队。
罗长江报告参谋长,来到三岔路口!参谋长原地休息。
罗长江是。
吕宏业!吕宏业到。
罗长江警戒!吕宏业是。
(下)罗长江原地休息!众战士是。
[小郭递地图。
参谋长看地图,辨地形。
罗长江司务长!原地休息![内应:“原地休息!”马嘶声。
[众踏脚取暖,抖掉身上的积雪。
参谋长大家累了吧?众战士不累!参谋长好!同志们![众列队。
参谋长杨子荣、申德华同志到前站侦察,这里就是会合的地点。
《京剧欣赏》课件
![《京剧欣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7207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8.png)
六、结语
京剧的文化价值
京剧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
如何欣赏京剧
在欣赏京剧时,观众应关注剧情、 角色表演和音乐唱腔等方面,从 中体会其独特之美。
欣赏京剧的意义和乐 趣
京剧能够让人们领略到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带给人们欢 乐、感动和启迪。
京剧流派
京剧的流派有京剧、马派、程派 等。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表演风格 和声腔特点。
四、京剧常见剧目
1 《红楼梦》
2 《霸王别姬》
根据曹雪芹的经典小说改编的京剧剧目,讲述了 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恨情仇。
这是一部著名的悲剧,描绘了勾践和西施之间的 爱情悲剧。
3 《管锥编》
4 《窦娥屏的英勇故事。
化妆与服装
京剧角色依托于精心设计的化妆与传统服装,使人 物形象更加鲜明。
音乐与唱腔
京剧独特的音乐和高亢激昂的唱腔是其表演形式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三、京剧名家
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 尚小云、荀慧生。她们以各自独 特的演技和表演风格闻名于世。
京剧名配角
名配角有杨洪基、苏岩、尚长荣 等。他们在京剧表演中扮演重要 的配角角色。
这是一部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京剧剧目,讲述了 窦娥为了报仇,化身鬼魂的故事。
五、京剧在现代
1
京剧改革
随着时代的变迁,京剧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传承与创新
2
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
京剧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使其在当代艺
术中绽放异彩。
3
京剧国际影响
京剧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已 经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关注。
《京剧欣赏》PPT课件
《京剧表演艺术》复习资料
![《京剧表演艺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b94ff2fab069dc502201da.png)
《京剧表演艺术》复习资料第一讲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一、京剧的形成三次合流:1、京秦合流:京腔与秦腔。
2、秦徽合流:秦腔与二黄。
3、徽汉合流:二黄与西皮。
★通常认为徽秦合流、徽汉合流、京剧形成三次。
京剧形成:京腔、昆腔、秦腔、皮黄腔二、京剧的发展1、老生前三杰:余三胜(汉派)、张二奎(京派)、程长庚(徽派)2、老生后三杰:汪桂芬、孙菊仙、谭鑫培三、京剧的成熟和鼎盛1、三大贤:余叔岩(老生)、梅兰芳(花衫)、杨小楼(武生)2、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承上启下)。
3、后“四大须生”: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谭富英。
4、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5、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6、著名花脸:裘盛戎(“十净九裘”)、金少山7、著名武生:盖叫天8、著名小生:姜妙香、叶盛兰9、著名老旦:李多奎、李金泉10、著名丑角:萧长华四、京剧的改革(上世纪50年代戏曲改革)1、团体改制、剧目整理、创编新剧2、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3、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
第二讲京剧表演的基本规则与审美特征一、表演规则1、以演员为中心的表演体系2、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四功五法)四功:唱、念、做、打、(五功:舞)五法:手、眼、身、法、步3、角色与行当(1)生: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2)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花衫、老旦(3)净: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二花)①脸谱颜色:紫色、红色(红净或红生)、黑色、蓝色、绿色、黄色、白色。
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不同的人物性格。
②脸谱分类: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老脸)、碎花脸、歪脸、僧脸、太监脸、元宝脸、象形脸、神仙脸(金、银粉)、丑角脸、小妖脸。
(4)丑:文丑、武丑4、京剧音乐(1)文武场:“文场”指管弦乐,“武场”指打击乐,合称“场面”。
(2)板式:①西皮板式:慢板(三眼,即4/4拍,中眼起,极个别用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一眼,即2/4拍)摇板(有板,紧打慢唱)、散板、导板(闷帘导板)反西皮:出现较少,以散板出现,诉说郁闷情绪时用。
《京剧欣赏》
![《京剧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83d4a2b48d7c1c708a145a2.png)
老旦: 用本嗓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3.净 : 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
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 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 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 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 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 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 不同的特色。
• 文场
京剧的场面
• 武场
专门翻跟头或以扑为主 的,叫翻扑生,内行叫 作撇子武生。
猴戏
2.旦:
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闺门旦等角色。旦角全 为女性。
青衣:
又叫“抱肚子旦”,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 母型角色。典型的青衣戏例如《白蛇传》最 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 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二进宫》 的李艳妃,《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春秋 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 青衣扮演的。
• 五法: • 手、眼、身、法、步 • 另说 • 口、眼 、身、手、步
唱的程式化
1.用嗓:旦角 小生 老旦 老生 花脸 丑
2.腔调、唱词:西皮 二黄 板眼 平仄 押韵
念的程式化 1.音乐性和节奏性 2.韵白和京白 3.各行当之间的区别
做的程式化 表演技巧(广义) 形体动作(狭义)
打的程式化
1.动作舞蹈化 2.动作丰富的节奏性 3.高度的“浪漫化” 4.穿插“打出手”、“剑入鞘”等 杂技
花旦:
跟青衣正相反,从服装上来说,都是穿 短衣裳,或者是短褂子,短裤子,或者是短 袄子,短裙子。即便是穿长衣裳也是绣着色 彩鲜艳的花样。从年龄上看,都是扮演青年 女性,人物性格一般都比较活泼、开朗,动作 也比较敏捷、伶俐。花旦可以分为狭义和广 义两个概念。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京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京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1a2a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2.png)
奇,会多演富格
伟但地为品彩的 、在位将貌,人 豪性的军或俗物 迈格人、者称类 。气,神性“型
角 是 舞 台
质虽化格大,
上有人有花脸
京剧中的
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表
演风格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
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分"文丑"和"武丑"
两类。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
武艺高超的人物,"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
苟慧生嗓音甜亮,略带沙
音,其演唱娇媚婉转,不 用高腔, 以柔为主;念白 流利清脆、娓娓动听;做 工尤为出色,表情极 为"美"、 "媚"、"脆"兼而有之。
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在剧中
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
反派。
武
文
丑
丑
梅兰芳 "四大名旦"之首,是
中国当代最卓越的艺术大师之一,也是 举世公认的中国戏曲艺术家的杰出代表。 梅兰芳及其创立的"梅派"艺术,是中国 民族艺术的瑰宝, 在世界上也享有极 高声誉。
代永勤 大不学 师满苦 的足练 重,, 要这不 原正慕 因是虚 。 梅名
类拔萃的人物,被人 牌老生和班主。
们誉为“京剧鼻祖”。 他继承了徽班兼收并
山县人。生于1811 年11月22日,卒于 1880年1月24日。程
长庚从小受到戏曲艺
术的熏陶;经过艰苦
蓄的传统,善于熔汇 徽调、汉调、昆曲、 梆子诸腔之长于一炉, 为京剧的形成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
的努力,
行是扮演男性角
色的一种行当,其中
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秀课件(共52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秀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277e3d55270722192ef748.png)
整体感知:
通读《亮相》一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些什么?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 形式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介绍“亮相”这一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
相的特点及艺术魅力。
阅读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对文中所说 的“亮相”“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的理解。
除了马鞭这样实在的道具,京剧中还有哪些道 具?又有怎样的特点?
课 文
虚拟道具
讲
解 可感觉可使用
“无”远胜于“有”
课
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
文 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讲
解
亮相
课
文 讲
“亮相”这一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解
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
写作特色:
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 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 3.举例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延伸拓展
1.推荐学生阅读叶君健《看戏》一文的片段,引导学 生体会梅兰芳表演的魅力。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来的时候, 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 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 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 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 的从她的一笑一 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 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到地上,到窜, 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 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收 束 全 篇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 别忘了经常复习哦!
阅读短文第一部分《马鞭》,想一想:
《京剧》PPT课件
![《京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0fcc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3.png)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脸谱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合春四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脸谱
京剧的唱腔的种类颇多。如: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高拔子、南梆子、昆曲等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是两种声腔的总称。
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
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唱腔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褒贬、别善、寓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板腔体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锣鼓、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声腔为主的“三庆”,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昆腔、吹腔。
唱、念、做、打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高中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PPT课件
![高中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f196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2.png)
京剧中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不同类型的服饰能够表现 出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05
京剧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艺术的传承
京剧艺术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详细介绍了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成熟过程,以及它在戏 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传统表演技巧和特色
对京剧的表演技巧、唱腔、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了详 细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京剧的艺术特色。
曲牌
曲牌的定义
曲牌是京剧中用来表达特定情感或场景的音乐曲牌,每个曲牌都有其特定的旋律和节奏。
曲牌的种类
京剧中有很多曲牌,如夜深沉、二黄慢板等,每个曲牌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力。
曲牌的应用
曲牌在京剧中广泛应用于表达情感和场景,如夜深沉曲牌多用于表现忧思愁绪,二黄慢板 则多用于表现庄重肃穆的场景。
《京剧艺术概论》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相关网站推荐
中国京剧网 中国戏曲学院网站
京剧艺术网 梅兰芳纪念馆网站
THANKS
打击乐
01
打击乐在京剧中的作用
打击乐在京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节奏感,还可以通过
不同的打击方式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景。
02
打击乐的种类
京剧中的打击乐包括鼓、锣、钹等,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
现力。
03
打击乐的演奏技巧
打击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如轻重缓急的敲击方式、不同力度的运
用等,这些技巧都能为京剧表演增添更来自的表现力。起源背景明末清初,随着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 的中心,各地戏曲艺术逐渐向北京汇聚。
形成过程
徽剧、汉剧、昆曲等剧种在北京融合,形成了京 剧的雏形。
初步发展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开始形成并逐渐 发展。
经典京剧欣赏-《姚期》
![经典京剧欣赏-《姚期》](https://img.taocdn.com/s3/m/1080ba2f192e45361066f5b0.png)
共13场 点此看各场内容Biblioteka (此剧下接京剧“上天台”)
姚期乃 草桥关守将
第一场:东汉皇帝刘秀思念功臣姚期,命马武、杜茂、岑彭 第十一场:马武闻斩姚家父子,急进宫保奏 第七场:姚刚跳出墙外。用石锁砸死郭妃之父、太师郭荣 。 。 。。 第十二场:刘秀当郭妃面与马武“演戏”,同意赦姚全家。 第九场:姚 第八场:姚母知姚刚砸死郭荣大 期回府,怒打姚刚。绑满门老小至金殿。 驚,着人报信姚期。 第六场:姚刚项挂锁链,右手持石锁,锁在花园发 第五场:姚期进宫见驾,刘秀、郭妃赐酒。 第四场:马、杜、岑备酒宴,与姚期长亭饯行。 第三场:姚期准备回朝,嘱夫人管好儿子姚刚。 第二场:姚期交草桥关帅印与马武、杜茂、岑彭。 第十场:草桥镇遭围困,马武回朝搬请姚家父子 第十三场:马武法场宣旨:赦免姚全家,命姚刚奔草桥镇解围 闷 。 三人去至草桥关,调回姚期陪王伴驾。
观看京剧《姚期》
点 击 画 面 看 视 频
点此:接下去,观看京剧《上天台》精彩片段
姚期绑姚刚见驾、送子发配。 点 击 图 片 观 看 上 天 台 选 段
姚刚获赦后,姚期告职,刘秀劝留。
京剧《上天台》1 邓沐玮 饰 姚期
京剧《上天台》2 张军强 饰 刘秀
京剧《上天台》2 任德川 饰 刘秀
京剧《姚刚发配》尚长荣 饰 姚刚
姚刚获赦后,姚期告职,刘秀劝留。
姚刚发配途中。
放映完毕
YZC----2014.8.3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 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 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2c0f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e.png)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放牛》是京剧传统剧目,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本节课将通过欣赏《小放牛》选段,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京剧的唱腔、表演、服饰、道具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点和内涵还需加强。
学生在音乐课上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然而,对于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艺术还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感受京剧的韵味。
2.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的唱腔特点2.京剧的表演技巧3.京剧的服饰、道具等艺术元素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小放牛》选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的魅力。
2.讲解法:教师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4.实践法:学生进行京剧表演,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放牛》选段音频、视频资料2.道具:京剧服饰、道具模型3.课件:京剧基本知识、图片、动画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京剧的优美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艺术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小放牛》选段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
同时,教师讲解京剧的唱腔特点,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唱腔风格。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小放牛》选段,体会京剧的演唱技巧。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京剧唱腔,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京剧表演,选取《小放牛》选段中的片段进行演绎。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色。
5.拓展(10分钟)学生欣赏其他京剧选段,如《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对比分析不同选段的唱腔和表演特点。
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唱腔联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319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b.png)
此外,学生在成果分享环节表现出色,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但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展示成果时,对京剧唱腔的文化背景和内涵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加入更多关于京剧历史和文化的讲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京剧艺术。
b.京剧唱段的演唱技巧:如咬字、行腔、拖腔、换气等。
-举例: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红灯记》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的演唱技巧。
c.京剧音乐的文化背景:介绍京剧的发展历程、流派及代表人物。
-举例:讲述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艺术成就。
2.教学难点
a.京剧唱腔的韵味与发声方法:学生往往难以掌握京剧特有的韵味和发声技巧。
1.加强学生对京剧唱腔演唱技巧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营造轻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
3.丰富教学内容,加入更多关于京剧历史和文化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希望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让京剧唱腔这一章节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京剧艺术的魅力。
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唱腔联奏
1.教材章节:本节课选自《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
2.教学内容:
a.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行当、表演形式等。
b.学习京剧唱腔的特点,如声腔、韵味、节奏等。
《京剧欣赏入门》课程教学设计.docx
![《京剧欣赏入门》课程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99d8bc10b4e767f5bcfcead.png)
京剧欣赏入门教学内容1 •咅乐知识:京剧基础知识介绍。
2.欣赏:甘洒热血写春秋。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见附录《京剧基础知识介绍》(二)教材的作用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中一簇多姿、多彩,绚烂夺目的花朵。
作为国剧的京剧是集众多地方戏曲之精髓发展起来的,又经儿代艺术大师的不断创新、改革,不仅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具有超群的魅力,甚至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享有盛誉并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国门的口益开放,京剧更是成为屮国古老文化的象征,而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
若要了解戏曲音乐,必先了解京剧,木节课将从京剧的起源与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唱腔、京剧的念白、京剧的伴奏乐器以及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等儿个重要方而介绍京剧。
让学生从不知到了解,以便为将来逐步熟悉,甚至喜爱京剧打开一扇便捷Z门。
(三)学生情况分析近几年来,由于中央领导的重视,电视等重要媒体越来越把传承中华古老文化作为重要的导向,故学生对京剧已不像前儿年那样陌生。
但就全国来讲喜爱京剧、了解京剧的学生并不占多数。
本教案可以使大多数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入门性的了解,拉近学生与这一优秀戏曲艺术的距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热情,并树立将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的高度的主人翁精神。
这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2.通过具体介绍京剧的各主要特点,使学生对京剧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亲身的体验,加深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京剧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学会辨别行当与唱腔。
六、数学难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
七、教学用具录音、录像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投影设备,部分京剧伴奏乐器,自制挂图和道具等。
八、教学过程(见下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戏曲音乐辨别欣赏导入课题中国的戏曲音乐丰富多彩、曲目剧种繁多,老师播放几个剧种的著名唱段,请同学们抢答是哪一个剧种,剧名叫什么?教师分别播放录像片段:京剧《钏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豫剧《花木兰》“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京剧》ppt课件
![《京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0681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c.png)
《空城计》
总结词
该剧目讲述了诸葛亮利用空城计智退 司马懿的故事,是京剧中经典的文戏 之一。
详细描写
该剧目以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的战争 为背景,通过诸葛亮的智谋和司马懿 的失误,展现了空城计的奇妙之处。 剧情扣人心弦,表演细腻传神,是京 剧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霸王别姬》
总结词
该剧目讲述了楚汉相争时期,项羽被汉 兵四面埋伏,虞姬为保项羽自刎的故事 。
京剧对影视演员的影响
许多影视演员在表演进程中,会借鉴京剧的表演技能,如动作、表情、台词等,以提高 自己的演技。
影视作品对京剧的推广
通过影视作品,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欣赏京剧,从而扩大京剧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京剧与文化旅游
1 2 3
京剧作为文化旅游的特点项目
许多旅游景点和主题公园将京剧表演作为吸引游 客的特点项目,如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上海的迪 士尼乐园等。
加强国际巡演
鼓励和支持京剧团体走出 国门,参加国际艺术节、 文化交流活动等,向世界 展示京剧的魅力。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加强与国外京剧研究机构 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京剧 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05
京剧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京剧与影视作品
京剧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许多影视作品为了增加艺术性和观赏性,会融入京剧的表演技能、服饰、音乐等元素, 如电影《霸王别姬》和电视剧《大宅门》等。
计中,如服装、饰品、化装品等。
京剧表演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02
一些流行歌手会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京剧的唱腔和旋律,
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
时尚潮流对京剧的推广
03
通过时尚潮流的传播,更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欢京剧,为京
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度大班《京剧脸谱》欣赏课ppt课件
![2024年度大班《京剧脸谱》欣赏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f4fb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2.png)
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 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 飞。
紫色
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 、胆大,如杨延昭。
红色
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 ,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2024/3/23
白色
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 测,如赵高。
黄色
一般表现性格猛烈,如《南阳 天》中的廉颇。
8
图案设计与审美价值
图案设计
京剧脸谱的图案非常丰富,包括动物、植物、器物、字等各种元素。设计师们 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脸谱图案。
审美价值
京剧脸谱的图案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观念。它追求神似而不拘 泥于形似,注重整体效果而不拘泥于细节。同时,京剧脸谱的色彩与图案相互 映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024/3/23
净
脸谱复杂多变,注重表现人物性格。如《 铡美案》中的包拯,脸谱为黑色,象征刚 正不阿和威严。
13
角色性格与脸谱关系探讨
脸谱色彩与角色性格密切相关。如红色象征忠勇、黑色象征刚直、白色象征奸诈等 。
脸谱图案与角色身份和经历有关。如包拯的额头上的月牙图案象征他日审阳、夜审 阴的威严形象。
大班《京剧脸谱件》欣赏课ppt课
2024/3/23
1
目录
2024/3/23
• 京剧脸谱概述 • 京剧脸谱色彩与图案 • 京剧脸谱角色分类及特点 • 京剧脸谱制作工艺与材料 • 京剧脸谱欣赏与评价标准 • 京剧脸谱传承与发展现状
2
01
京剧脸谱概述
2024/3/23
3
定义与起源
2024/3/23
定义
跨界合作需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和合作 方式,同时需要确保合作产品符合京剧脸 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
第四讲 京剧艺术特点
![第四讲 京剧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dbf4734431b90d6d85c721.png)
第四讲 京剧艺术特点
一、综合性 二、虚拟性 三、程式性
(一)综合性 多种艺术因素的综合。
京剧的《野猪林》就是表现林冲被逼上梁山这个故 事的一出名剧。著名京剧演员李少春、袁世海分别 扮演林冲、鲁智深的表演早已脍炙人口,致使《野 猪林》这出戏成为京剧艺术的典范之作。在《野猪 林》的演出中就包含着文学、音乐、舞蹈、武术、 杂技、美术、刺绣工艺等多种艺术因素。
在化妆方面,凡花脸和小花脸角色都要在面 部画上一个脸谱,什么角色画什么颜色和什 么图案的脸谱也是有一定的,也不能任意勾 画。如京剧中的姚期勾的脸谱叫“十字门脸” 黑白分明,庄严肃穆,正好体现姚期这个人 物的刚毅和正直;项羽勾的脸谱叫“钢叉脸” 气象显得十分威严,正好符合这个人物勇猛 的性格;《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彪勾“歪 脸”,形象狰狞,以体现这一反面人物的凶 恶;《九龙杯》的杨香武勾“枣核脸”,显 得十分灵巧,以表现人物的机智过人。
2.场面与时空的虚拟。
在京剧界人们常说“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 步万水千山”这句话,就是指在戏台上用四 个龙套演员可以虚拟地代表千军万马,通过 几个扮演群众角色的演员表演就可以虚拟人 如潮涌的场面,演员在舞台上跑几个“圆场” 即以舞蹈动作在舞台上沿着一个圆圈形的路 线周而复始地跑动,就能以之虚拟跑过了几 十里或更远的路程。
(三)程式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京剧中也最讲规矩。这
里所说的“规矩”也就是程式。
在京剧艺术中从剧本到台词的写作、场面的安排、情节的处理, 到乐队的伴奏、舞美的特点;从演员的表演中的演唱、念白、做 戏和武打,到脸谱的勾画、服装的穿戴等,可以说京剧艺术的一 切无不有着一整套程式。因此,任何一出戏在演出时自始至终都 离不开这样。那样的程式;一个演员在扮演某个角色时,从他出 场到下场的整个过程也都离不开这样、那样的程式。因此,京剧 有个重要的艺术特征就叫作程式性,或者叫作程式化。这也就是 说当一个剧作家要写一个京剧的剧本时,当一个导演要导演一出 京剧时,当一个演员要扮演一个京剧中的角色时,当一个乐师要 为京剧的演出伴奏时,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必须按照一定的京剧 程式的要求来做,而不能离开程式任意去做。
可怜无定河边骨——京剧《春闺梦》唱词赏析
![可怜无定河边骨——京剧《春闺梦》唱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4c9d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d.png)
可怜无定河边骨——京剧《春闺梦》唱词赏析京剧《春闺梦》是一部充满传统中国美学的著名剧目,于1932年首演,由孙锦奎作词,庖织仪作曲,余锡良改变传统的音乐乐曲,把古典词曲“悼亡”和“郑国游”融入其中,更显得传统中国文化的浓厚气息。
《春闺梦》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叫苏珊的贵族女子为了追求自由,反抗压迫,最终痴情不自量,与政敌苏踏深爱终成正果,体现了古代姑娘以爱自由、反抗压抑和斗争的精神。
苏珊这个角色以及该剧的主题使其成为传统京剧中一首最著名的唱白。
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唱词就是“可怜无定河边骨,千古无人曾知处”,出自苏珊哀感不舍地离别郑苏踏之时,吟唱的词句,令人深刻感受到她的辛酸心情和泪花的容光焕发,赋以爱情的付出和离别的忧伤,此句歌词描绘出她在此刻歌唱者的心情也变得苍凉悲伤。
这首唱白句字犀利,表意抒情,神韵奇崛,以河流和河边骨作为比喻,代表宿命苦短,注入人生难以回避的离别痛楚。
句中的“可怜”两字,作为苏珊的调侃,强调词中的无奈,又被用以表达苏珊心中的愤怒,以典型的白话语言,勾画出一幅古书般的抒情画面。
同时,该句唱词在文学上也有一些特殊意义。
比如,“可怜”和“无定”两个词,深刻地反映了苏珊这个角色的性格:她拒绝了争取爱情的传统限制,把自由放在了心底最高的位置,并以不定形式为高尚的追求而生活着,不忘初心,守得云开见月明。
另一方面,同样的词句又隐含了对古人的思念之情。
“千古无人曾知处”,暗喻千古英雄模范的故事,毋庸置疑,苏珊可以在古代找到不少追求自由的精神楷模。
可怜无定河边骨,这句唱白极具诗意,既表达了苏珊的情感,又表达了对古人的缅怀和思念,体现了人生追求自由的精神。
正如歌词所说,“古代英雄模范,今时英雄轨迹”,让我们也深信:只要心中闪烁着追求真理和自由的火种,我们也能做英雄,为理想和真善美而奋斗。
最后,我们都应该珍惜时代的洪流中留下的美好记忆,当我们思索“可怜无定河边骨,千古无人曾知处”这句唱白时,也要从中感到当下最真实的温暖和信念。
京剧入门赏析全解课件
![京剧入门赏析全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5141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e.png)
目录
• 京剧概述 • 京剧表演艺术 • 京剧剧本解析 • 京剧文化内涵 • 京剧传承与发展
01
京剧概述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京剧起源于中国的四大徽班,在清朝中叶时期逐渐形成 ,融合了昆曲、汉剧、秦腔等剧种的特点。
发展
京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地方戏曲的精华,逐 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 京剧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包括头饰、服饰和鞋子等。不同角色的服饰有不同的特点,如帝王将相的龙袍、官宦的蟒袍、平民的布衣等。此外,道具也是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 元素,如刀枪剑戟、酒杯文具等,可以增加表演的层次感和真实感。
• 服饰和道具在京剧表演中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 例如,服饰的颜色和图案可以表现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道具的种类和使用方式可以表现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通过服饰和道具的巧妙运用,京剧演员能够更好地刻画角色形象,传达
行当
京剧的行当分为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等,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表 演风格和特点。
02
京剧表演艺术
唱腔与音乐
唱腔是京剧的灵魂,通过不同的唱腔可以表现出 角色的性格、情感和情节。
音乐在京剧中起到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作用, 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
京剧的唱腔分为西皮和二黄,西皮通常表现欢快 、明朗的情绪,而二黄则表现悲凉、忧伤的情绪 。此外,还有南梆子、四平调等多种唱腔,每种 唱腔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
政府加大对京剧艺术的扶 持力度,提供资金、政策 等方面的支持。
校园普及教育
推动京剧进校园,通过课 程、讲座等形式普及京剧 知识,提高青少年对京剧 的认知和兴趣。
创新演出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红生 王鸿寿(1850——1925)王鸿寿祖籍江苏。幼在自家昆、徽班习昆曲武丑和徽 戏靠把老生。青年时在太平军徽班度过,后投师朱湘其。同治十年前后,在上 海庆乐、天仙、天乐、丹桂等茶园搭班。王鸿寿的表演风格形成于清末,是京 剧红生行当的创始人,所表演的红生戏别具一格,于继承前辈艺人米喜子、程 长庚等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造与发展,被尊为红生之祖。王鸿寿擅 演关羽,久在上海等地演出,他突破了原北派(即米、程一系)关羽戏的局限, 变北派塑造关羽形象以肃穆庄严为主的演法为南派的威武激昂,冲淡对关羽的 过分“神化”,而加强其刚劲雄武的描绘。王鸿寿对关羽的扮相、服饰、工架、 武打、唱、念、表演作了多方面的丰富与创新:变关羽的揉胭脂脸为勾银朱脸, 增加了脸谱的线条,加浓脸谱的色彩;变关羽戴黑满或黑五绺髯口为黑三绺; 为关羽设计了独用的夫子盔、掩心甲、软靠,特制了青龙刀;借鉴关羽的各种 塑像、画像设计了多种优美的造型,又设计了特殊的趟马和刀花亮相;唱法上, 他以高亢的嗓音唱徽调,并以昆曲吹腔、梅花板、南韵拨子、西皮、二黄、唢 呐二黄等互相配用的方法作为关羽独有的唱腔;注重做派,融合文武老生、武 生及架子花脸的表演特色,使之兼有庄重、沉雄、勇猛、威武等多种特色,并 增设一名马童来丰富关羽的舞蹈动作。 他亲传的弟子有周信芳、李洪春、林树森、赵如泉、刘奎官等人。夏月润、 李吉来、唐韵笙等人扮演关羽,无不宗法王鸿寿。
二 流派简介
杨宝森(1909—1958)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 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为“四喜班”的著 名花旦。其父辈中,长子杨孝亭,亦演花旦,著名琴师 杨宝忠为孝亭之子。次子杨孝芳,工武生,兼学铜锤花 脸;杨宝森为孝芳之子。 杨宝森幼师从裘桂仙,开蒙学戏。后拜鲍吉祥学老 生,宗余派。他虽未拜在余叔岩门下,但多方求师访友, 扩宽学习之路,曾得到名师陈秀华及堂兄杨宝忠的指点, 向余派研究家张伯驹问艺,也曾向王瑶卿求教,不断提 高艺术修养。 杨宝森的演唱,颇具余派稳健含蓄、韵味纯厚的艺 术特点。利用嗓音偏低、音域宽、嗓子坚韧耐久、胸腔 共鸣较好的长处,调动鼻音,听起来不觉干涩。在“泣 音、擞音、哭腔”等方面的运用上十分巧妙,因而使声 音甜美、柔和圆润、宽畅饱满。他以醇浓的韵味、婉转 的旋律、稳健的节奏所表现苍凉、悲哀、凄惨、沉郁的 感情,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代表剧目有《伍子胥》、 《清宫册》、《李陵碑》《击鼓骂曹》等。 杨宝森的弟子和追随者有汪正华、梁庆云、马长礼、 李鸣盛、蒋慕平、朱云鹏等。
二 流派简介
叶盛兰(1914—1978)原籍安徽太湖县, 生于北京。曾祖父叶廷科,清道光年间贩茶、 笋到京谋生,后定居北京。祖父叶中定始入梨 园,学艺老嵩祝班,后为四喜班净角台柱。父 叶春善,坐科小荣椿科班,工老生,后任富连 城社长。叶盛兰九岁入富连城社,由张彩林开 蒙工小生。1930年,出科后拜程继先为师,以 求深造,得到真传。在多年全面的舞台实践中, 他的雉尾生、武小生戏,取得突出成就,有 “活周瑜”、“活吕布”之誉。代表剧目有 《周瑜》、《吕奉先》、《罗成》、《十三太 保》、《水淹下邳》、《白蛇传》、《西厢记》 等。叶派传人有马荣利、李元瑞、茹绍荃、张 春孝、张岚方、郭自勤、夏永泉、萧润德、马 玉琪、满乐民、张学济、降鸣兰、朱福侠、李 继增等。次子叶少兰,艺宗乃父,现已成才。
二 流派简介
高庆奎(1890—1942)原籍山西榆次,生于北 京。系清末丑角演员高四保之子,幼年从贾丽川 (贾洪林的叔父)学老生,十二岁登台。十八岁变 声后与贾洪林一起研究唱、做,与李鑫甫练武功, 学把子。他在演唱上博采众家之长,初宗谭派,后 来根据自己嗓音特点,吸收了孙菊仙、刘鸿升的实 大声洪的特点,融会贯通,形成独特风格的高派艺 术。高派擅长大气口的“满宫满调”和长拖腔,以 抒发人物的感情,特别是悲壮激越之情见长。代表 剧目有《逍遥津》、《哭秦庭》、《史可法》等。 高派传人有其弟子白宗麟、王斌芬、李和曾、 李盛藻等人。
二 流派简介
1、生行 (1)老生 余叔岩(1890—1943)祖籍湖北罗田。出身梨园 世家,祖父余三胜,父亲余紫云。自幼师从吴联奎学 京剧老生戏,后拜谭鑫培为师。他认真钻研老生艺术, 虚心求教,姚增禄、王长林等人曾是他请益的良师; 王荣山、贯大元等人,也都是他交流艺术的益友。王 君直和陈彦衡,在唱念方面对他帮助最大。他的音量 不如谭鑫培洪亮,但在苍音、沙音之中另有一股清醇、 甜洌的韵味。他演唱不追求旋律的花俏,却讲究精巧 细腻,行腔刚劲委婉,在朴实中见华丽,于淡雅中见 浓艳。他又很精通音韵,对五音、四呼、出声、归韵、 四声、尖团等,运用十分准确得当,也因此他的演唱 字准音实而又清纯自然,念白抑扬有致、节奏紧凑, 而且也很善于把握戏曲中的人物感情。代表剧目为 《捉放宿店》、《搜孤救孤》、《击鼓骂曹》、《战 太平》《打棍出箱》、《定军山》、《空城计》等其 弟子有杨宝忠、吴彦衡、王少楼、谭富英、陈少霖、 李少春、孟小冬等。
二 流派简介
言菊朋(1890—1942)蒙古族,父为清末举人。 言菊朋幼年就学清末陆军贵胄学堂,曾在清末理藩院、 民国的蒙藏院任职。曾从名票红豆馆主(溥侗)和名 琴师陈彦衡学习演唱,向钱金福、王长林学身段练武 功,又得到杨小楼、王瑶卿的指导,技艺大进。以演 谭鑫培常演剧目受到好评,被誉为“谭派名票”。 1923年,言正式“下海”为专业演员。学习更加 刻苦、勤奋,因其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精通音律, 于是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自创腔儿美、味儿厚的新 腔,呈现出婉转跌宕、细腻精巧,洒脱中见坚凝、朴 拙中见华丽的言派艺术。代表剧目有《让徐州》、 《卧龙吊孝》、《上天台》、《白蟒台》、《法场换 子》、《贺后骂殿》、《除三害》等。言派传人有张 少楼、李家载、毕英琦、刘勉宗等。其孙兴朋,颇能 承继祖业。
二 流派简介
周信芳(1895—1975)浙江慈溪人,生于江苏 清江浦,祖上出过监察御史。曾祖父周亦溪任县学 教谕,父周慰堂初为布店学徒,后因爱好京剧,二 十二岁下海加入春仙班,演二路旦,后与青衣演员 许桂仙结婚。周信芳五岁随父到杭州,拜京剧文武 老生陈长兴为师。不久,又师从王九龄弟子王玉芳 学老生。十二岁随父到了上海,入王鸿寿的满春班 演娃娃生,从王鸿寿身上学到不少老生和红生戏, 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十四岁入喜连成科班 (后改富连成),接触谭鑫培的精湛艺术,开拓了 艺术视野,得到丰富的艺术滋养。周信芳的嗓音沉 厚中带有沙音,但他扬长避短,因势利导,采用字 重腔轻的唱法,不求声甜,但求悦耳,力争声情并 茂。在念白中加入口语,听起来生动自然,富有韵 味。他还将唱念技巧结合起来,以念带唱,唱中加 念,颇为别致,形成独特“麒派”艺术。代表剧目 有《四进士》、《徐策跑城》、《乌龙院》、《义 责王魁》、《宋士杰》、《打渔杀家》等。“麒派” 传人有高百岁、陈鹤分峰、李少春、李和曾、徐敏 初等。其子周少麟亦继其衣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流派简介
(3)小生 姜妙香(1890—1972)祖籍河北沧州,生于北京。 父姜丽云,四喜班的旦角演员。母陈氏,是昆曲世 家陈金雀的孙女,通音律。姜妙香七岁拜谢双寿、 田宝琳学青衣。十一岁搭入宝胜和班,又向陈德霖、 茹莱卿学了昆曲和皮黄戏,特别在唱念上得到陈的 传授,为后来改扮小生起到重要作用。当他的青衣 表演进入“黄金时期”时,却因过力而一病两年。 其间因嗓音恢复较慢,所以发展受到影响。于是二 十一岁时转拜冯蕙林、陆杏林为师,改学小生。姜 妙香得到各名师的真传,博采众长,刻苦钻研,努 力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动听的小生唱腔和多种唱 法,形成脍炙人口的姜派。代表剧目有《奇双会》、 《群英会》、《拾玉镯》、《借赵云》、《虹霓 关》、《状元谱》等。其弟子有阎庆林
二 流派简介
张英杰(1888—1971)著名武生演员。原名张英杰, 号燕南。河北高阳人。8岁时入天津隆庆和科班,一开始 学的是老生、老旦,也学武生。他10岁开始登台,13岁 在杭州演出时开始用“盖叫天”之名,意思是要超过当时 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因为谭鑫培的艺名叫“小叫天”。 他以演短打武生为主,长期在上海,杭州一带演出,有 “江南第一武生”之称。盖叫天继承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 来的表演艺术,又广泛吸取其他表演艺术的长处并结合个 人的条件加以发展,形成南派短打武生又一个重要流派, 世称“盖派”,擅长短打武生,曾经获得“第一勇猛武生” 的称誉。盖派的武打独具一格。讲究武戏文唱,于稳练从 容之中兼有脆率利落。表演方法根据剧情及人物性格而各 自不同,善以丰富变化的武打和造型表现不同的人物。同 一人物在不同剧目中的塑造方式也不相同,如武松在《打 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蜈蚣岭》 各剧目中的神态、武技都有所区别,比较清晰的勾勒出了 武松思想变化的脉络,树立了可信的英雄形象,有“活武 松”之誉。代表剧目除了《武松》外,还有:《打虎》 《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鸳鸯楼》、《三岔 口》、《白水滩》、《一箭仇》、《洗浮山》、《鄚州 庙》、《闹天宫》等。盖叫天之子张翼鹏、张剑鸣、张二 鹏均工武生。张翼鹏是武生中的奇才,创造了很多高难武 工技巧,是“盖派”佼佼者。
二 流派简介
(2)武生 杨小楼(1878—1938)原籍安徽怀宁县,生于北京。 祖父杨二喜,武旦演员。父亲杨月楼,武生兼老生。 其幼年入小荣椿科班,从师杨隆寿、杨万青、姚增 禄、范福泰等习武生。二十四岁时,在北京搭宝胜 和班,拜俞菊笙为师,又得到谭鑫培、王楞仙等人 的指点,艺更精进。杨小楼不以开打勇猛、惊险取 胜,而是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风采各异的勇士 形象。他功架华美,武打利索,外形光彩,形象充 实,无论唱、念,均使人感到人物威武雄壮、英气 逼人,给人以心灵的感染。杨小楼开创了以“武戏 文唱”为主要艺术特征的武生流派。代表剧目有 《长板坡》、《挑华车》、《铁笼山》、《艳阳 楼》、《恶虎村》、《八大锤》等。弟子有刘砚芳、 刘宗杨。艺宗杨派者有杨盛春、茹富兰、李万春、 高盛麟、李少春、王金璐、奚中路等。
《京剧知识与欣赏》
听
看
学
第四讲 京剧流派
一、京剧流派的形成
1、京剧流派形成的客观条件
(1)京剧流派形成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产物 (2)地域环境,人文背景对京剧流派形成的影响 (3)同行竞争是流派形成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