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电子线路实验
第三章 电 路 实 验
![第三章 电 路 实 验](https://img.taocdn.com/s3/m/f8a601245901020207409c6e.png)
电路实验指导江苏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一 元件特性的示波测量法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电流等基本电量的方法2、学习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电流基本变量的方法。
3、掌握元件特性的示波器测量法,加深对元件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 电压的测量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比较测量法。
实验中常采用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从示波器屏幕上测量出被测电压的高度,然后换算成电压值。
计算公式为p p Y U D h -=∙式中h 是被测信号的峰-峰值的高度,单位是cm ,Y D 是Y 轴灵敏度,单位是V/cm (或mV/cm )。
2、 电流的测量用示波器不能直接测量电流。
若要用示波器测量某支路的电流,一般是在该支路中串入一个采样电阻r ,当电路中的电流流过电阻r 时,在r 两端得到的电压与r 中的电流的波形完全一样,测出党的r u 就得到了该支路的电流,r ui r =。
(1) 电阻元件的特性测量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就是它的伏安关系曲线。
用示波器测量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就是利用示波器可以把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实验原理如图1-3所示,图中,r 是取样电阻,它两端的电压()()t ri t u r r =反映了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规律。
r 必须足够小,使得()()t u t u R r <<。
这时把被测电阻R 上的电压()()t u t u s R ≈接入CH1端,即Y 轴输入端,把被测电阻上的电流()()r t u t i r R /=接入CH2端,即X 轴输入端,适当调节X 轴和Y 轴灵敏度旋钮,u 特性曲线。
就是元件的伏安特示波器的荧光屏即可清楚的显示出被测电阻的i性曲线。
图 1-3测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图 1-4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电路三、实验任务1、按图1-3接线,测量下列电阻元件的电流、电压波形及相应的伏安特性曲线(输u取频率为1000Hz,峰峰值为5V的正弦波):入信号i(1)线性电阻元件(阻值自选)。
电工电子学(二)实验.
![电工电子学(二)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4c1ce29eefdc8d377ee3205.png)
实验一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验证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加深理解其内涵。
2.学习使用稳压电源。
3.掌握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直流电量的方法。
二、相关知识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中的普遍性原理,它是指当有几个电源同时作用于线性电路时,电路中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等于这些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代数和。
在分析一个复杂的线性网络时,可以利用叠加原理分别考虑各个电源的影响,从而使问题简化,本实验通过测量各电源的作用来验证该原理。
戴维南定理是指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看做一个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就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U O,等效电源的内阻R 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所得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
如图1—1所示有源二端网络图(a)可以由图(b)等效代替。
利用戴维南定理可以把复杂电路化简为简单电路,从而使计算简化。
(a)(b)图1—1 有源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内阻R O的三种测量方法:1.开路短路法。
若图(a)的AB端允许短路,可以测量其短路电流I S,再测AB端的开路电压U O,则等效电阻R O=U O/I S。
2.外特性法。
在AB之间接一负载电阻R L如图(a)所示,测绘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U= f(I),该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U O和I S,则R O=U O/I S。
3.直接测量法。
使有源二端网络中的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用万用表电阻挡直接测量AB端的阻值R O。
三、预习要求1.复习教材中有关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掌握其基本要点,注意其使用条件。
2.阅读实验指导中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3.预习本次实验内容,作好准备工作。
(1)熟悉实验线路和实验步骤。
(2)对数据表格进行简单的计算。
(3)确定仪表量程。
四、实验线路原理图图1—2 叠加定理实验线路图图1—3 戴维南定理实验原理图图1—4 戴维南等效电路五、实验设备1.THHE—1型高性能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台(双路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
线性度实验报告
![线性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d86857ba0d4a7302763ad2.png)
线性度实验报告篇一:传感器实验报告传感器实验报告(二)自动化1204班蔡华轩 UXX13712 吴昊 UXX14545实验七: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变d)和测量液位(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1、按图6-4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7-1。
图 7-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 与数显表单元Vi 相接(插入主控箱Vi 孔),Rw 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0.2mm图(7-1)五、思考题: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并叙述一下在此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答:原理:通过湿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大小通过电压表现出来,建立起电压变化与湿度的关系从而起到湿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与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答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容面板的面积应适当增大使测量灵敏度更好;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测量误差,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等六:实验数据处理由excle处理后得图线可知:系统灵敏度S=58.179非线性误差δf=21.053/353=6.1%实验八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
它将被测量的磁场变化(或以磁场为媒体)转换成电动势输出。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电工学原理(实验)
![电工学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2a74771f46527d3240ce055.png)
一. 电子仪器仪表使用(1)【实验目的】1. 学习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2. 验证叠加原理及基尔霍夫定律;3. 加深对线性电路中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以及电压、电流正负的认识。
【相关知识要点】1. 叠加原理:在任一线性网络中,多个激励同时作用的总响应等于每个激励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响应之和。
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普遍适用的基本定理,它是线性电路的重要性质之一。
应用叠加定理可以把一个复杂电路分解成几个简单电路来研究,如图1.4.1所示,然后将这些简单电路的研究结果叠加,便可求得原来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
原电路BBBE 1 单独作用图1.4.18 叠加原理AAAE 2 单独作用R 1R 1E 1E 1E 2I 1R 3R 3R 3R 2R 2I 2I 2’I 1’I 3I 3’I 1’’I ’’23I ’’R 1E 2R 2"I 'I I "I 'I I " I 'I I 333222111 +=+=+=图1.4.1 叠加定理示意图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荷夫电流定律(KCL):对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所有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I =0 (若流入节点为正,则流出节点为负)基尔荷夫电压定律(KVL):沿任一绕行回路,在任一时刻,所有支路或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U =0 (若与绕行方向相同为正,则与绕行方向相反为负)【预习与思考】1. 掌握叠加原理、基尔霍夫定律等理论。
2. 计算图1.4.1中负载支路的电压U L 、电流I L ,将所得值记入表1.4.1中。
3. 叠加原理中,两个电源同时作用时在电路中所消耗的功率是否也等于两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消耗的功率之和?为什么?【注意事项】1. 在使用万用表测量时,注意电压、电流、欧姆等档次的选择,切忌用电流档测电压(即与被测元件并联)。
2. 一定要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才能用万用表测电阻。
3. 在使用稳压电源时,只允许按下一个琴键按钮,切勿将几个选择按钮同时压下,使几组互相独立的电源并联在同一个电压表上,而将几个电源相互短路造成仪器的损坏。
线性电子线路
![线性电子线路](https://img.taocdn.com/s3/m/224d11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e.png)
第 4 章 放大器基础
放大器旳构成原则:
▪ 直流偏置电路(即直流通路)要确保器件工作在放大 模式。
▪ 交流通路要确保信号能正常传播,即有输入信号 vi 时,应有 vo 输出。
▪ 元件参数旳选择要确保信号能不失真地放大,即电 路需提供合适旳 Q 点及足够旳放大倍数。
Ro
反应放大器性能旳主要指标有:
输入电阻 Ri 、 输出电阻 Ro、 增益 A。
第 4 章 放大器基础
4.2.1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增益
输入电阻
对输入信号源而言,放大器相当于它旳一种负载,
而这个等效负载电阻就是放大器输入电阻 Ri 。
ii
ii
RS +
+
vi
Ri
或
iS
vS
-
-
+
RS vi
Ri
-
定义
第 4 章 放大器基础
输出电阻 Ro 计算:
RS +
vS -
放
+
大
RL vo
RS
器
-
i
放
+
大
v
器
-
(放大器一般框图)
( Ro 旳定义)
▪ 令负载电阻 RL 开路,信号源为零。
▪ 在输出端外加电压 v,则产生电流 i。
定义
Ro
v i
Ro 反应放大器受负载电阻 RL 旳影响程度。
第 4 章 放大器基础
Ri
vi ii
上式中,Ri 表达本级电路对输入信号源旳影响程度。
第 4 章 放大器基础
实验七 线性和非线性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七 线性和非线性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59213c6427d3240c8447ef53.png)
实验七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阻是电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它是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之一。
为了研究材料的导电性,通常作出其伏安特性曲线,了解它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元件称为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的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
这两种元件的电阻都可用伏安法测量。
但由于测量时电表被引入测量线路,电表内阻必然会影响测量结果,因而应考虑对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以减少系统误差。
【实验目的】1.通过对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测量,学习正确选择和使用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线路。
2.通过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了解非线性电学元件的导电特性。
3.习按电路图正确地接线,掌握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主要特点。
4.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欧姆定律实验盒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2个)单刀开关数字电流表数字电压表保护电阻【实验原理】当一个元件两端加上电压,元件内有电流通过时,电压与电流之比称为该元件的电阻。
若一个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比例,则伏安特性曲线为一条直线,这类元件称为线性元件。
若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不成比例,则伏安特性曲线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这类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
一般金属导体的电阻是线性电阻,它与外加电压的大小和方向无关,其伏安特性是一条直线(见图1),从图上看出,直线通过一、三象限。
它表明,当调换电阻两端电压的极性时,电流也换向,而电阻始终为一定值,等于直线斜率的倒数R =V/I。
常用的半导体二极管是非线性电阻,其电阻值不仅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方向有关。
为了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导电特性,下面对它的结构和电学性能作一简单介绍。
图1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图2 半导体二极管的p-n结和表示符号半导体二极管又叫晶体二极管。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如果在纯净的半导体中适当地掺入极微量的杂质,则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就会有上百万倍的增加。
线性电子线路(谢嘉奎)第四版第一章课件
![线性电子线路(谢嘉奎)第四版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1c7fe481c758f5f61f67d2.png)
ni pi AT e 2kT
3 2
Eg 0
ni pi AT e 2kT
式中,浓度单位为cm , A——常量 (硅:3.88×1016 cm-3K-3/2,锗:1.76×1016cm-3K-3/2) T——热力学温度
-3
3 2
Eg 0
k——是玻尔兹曼常数(8.63×10-5 eV/K),
Eg0 ——T=0 K(即-273℃)时的禁带宽度,导带与价 带间的距离(硅为1.21 eV, 锗为0.785 eV) 该公式的核心是什么? 载流子浓度是温度的函数
ni pi AT e 2kT
公式表明,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和温度、材料有关。 将相关参数带入公式中,可以得到300K时硅的 ni=1.43×1010cm-3 (教材给出1.5×1010cm-3,不准确)。 由此可以看到,尽管本征半导体在室温情况下具有一 定的导电能力,但是,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数目远小于 原子数目(硅:4.96×1022cm-3),因此本征半导体的导 电能力很低。 结论:室温下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非常弱 说明: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增加很快 硅,500K时:ni=3.53×1014cm-3, 600K时 : ni=4.81×1015cm-3
3.本征激发和复合 因热激发而出现的自由电子和空穴是同时成对出现 的,称为电子-空穴对。 游离的部分自由电子也可能回到空穴中去,称为复合
本征激发
+4 +4 +4
+4
+4 +4
+4 +4 +4
复合
本征激发数目越多,复合量 越大,使得本征激发数目减 少;这又使得复合减少。 最终,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动态平衡
线性电子线路与非线性电子线
![线性电子线路与非线性电子线](https://img.taocdn.com/s3/m/e4493d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7.png)
线性与非线性的定义
线性
在数学和物理中,线性关系指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即它们满足一次方程的性质。在线性电 子线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即输出电压或电流与输入电压或电流成正比 。
非线性
与线性相反,非线性关系指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即它们不满足一次方程的性质。在非线 性电子线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不能用线性方程表示,即输出电压或电流与输入电压或电流不 成正比。
性能指标的比较
线性电子线路
线性电子线路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增益 、带宽、噪声系数等。由于其输出信号 与输入信号成正比关系,因此线性电子 线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VS
非线性电子线路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转换 函数、非线性失真系数、动态范围等。由 于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存在复杂的 非线性关系,因此非线性电子线路具有较 大的动态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
理和分析这些非正弦波信号。
05
CATALOGUE
未来发展趋势
线性电子线路的未来发展
集成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线 性电子线路将进一步向集成化方 向发展,实现更小体积、更高性
能的电路。
智能化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线性电子线路将能够实现自适应 、自优化等功能,提高电路的性
能和稳定性。
绿色化
04
CATALOGUE
线性与非线性电子线路的比较
工作原理的比较
线性电子线路
线性电子线路是指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成正比关系的电子 线路。在线性电子线路中,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与输入信 号的幅度和相位成正比关系。
非线性电子线路
非线性电子线路是指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不成正比关系的 电子线路。在非线性电子线路中,输出信号的幅度、相位或 频率与输入信号的幅度、相位或频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电子线路(低频) 教学大纲
![电子线路(低频)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de289a9647d27284b7351ec.png)
课程教学大纲(理论部分)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2110330 课程名称:电子线路实验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
课程总学时:16
课程总学分:1
实验总学时16 实验总学分:1 适用专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
课程类型:选修
先修课程:电路、电子线路等
一、实验项目与内容:
二、主要教材、参考书:
1.臧春华主编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成华主编现代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三、考核方式:考查
四、使用主要仪器设备说明:
1.双踪示波器一台
2.信号源一台
3.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4.计算机一台
5.实验板一块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施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2140339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总学时:一周课程总学分:1
实验总学时:一周实验总学分:1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与技术
课程类型:
□选修
先修课程:电工
一、实验项目与内容:
二、主要教材、参考书:
1.臧春华主编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成华主编现代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三、考核方式:考查
四、使用主要仪器设备说明:
1.双踪示波器一台
2.信号源一台
3.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4.计算机一台
5.实验板一块。
线性电子线路(戴蓓蒨)课后答案解析
![线性电子线路(戴蓓蒨)课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e1b72f168884868662d64a.png)
题1.1(a )2()1o s V R H s I s LC sRC ==++。
(b )322()3341RH s s LRC s LC sCR =+++。
题1.2:11()2(1)2H S s s =+频率响应函数 11()2(1)2H j j j ωωω=+幅频图ω-相频图(b )221221122122121221212222121211()1111()0.04 0.041m m sC g H s s C C sC g sC R R R R R sC R R R R s C C R R sC R sC R sC R R sC R -=+++++-=+++++66106162959(1)3010 1.210410() 1.2106101251101(1)1810210ss H s s s s s ----⨯-⨯⨯==-⨯⨯+⨯+⎛⎫++ ⎪⨯⨯⎝⎭频率响应函数10659(1)410() 1.210(1)1810210j H j j j ωωωω-⨯=-⨯⎛⎫++ ⎪⨯⨯⎝⎭-----幅频图180-450-()j φω0︒相频图补充题138116()()()141035t t t f t e e e u t ---=+-补充题231222461212111222610(s)19.6 3.041010sC C sH s C C R R sC R sC R sC R s s ⨯==+++++⨯+ 3246610()9.6 3.041010j H j j ωωωω⨯=-+⨯+3(j )H ω=2649.610()arctan()3.0410ωφωω-+=⨯ 题1.4(1)6666(1)5010()364(1)(1)(1)25105510510V sA s s s s+⨯=⨯+++⨯⨯⨯20-2040dec幅频图(2)通带增益为51dB ;6510/h rad s ω=⨯,3dB 带宽为6510/rad s ⨯。
模电-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五版-主编-冯军-谢嘉奎第五章PPT课件
![模电-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五版-主编-冯军-谢嘉奎第五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20554fb0717fd5370cdcc8.png)
5.1 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5.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3 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5.4 深度负反馈
1
5.5 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
2021/7/22
第 5 章 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5.1 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5.1.1 反馈放大器的组成
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
因净输入电流 ib = ii - if < ii
负反馈。
结论202:1/7/2R2 f 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
第 5 章 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例 2 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和反馈类型。
RB1 RC
VCC
○+
+
v+-i RB2
○+ vo
RE
-
RB1 RC
+
v+-i RB2
RE
vo
-
分析:
▪ 假设输出端交流短路, RE 上的反馈依然存在
将输入端交流开路则反馈系数确定afs含义并计算afsfs转换成avfs图示电路试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avfse1e1因此e1图示电路试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avfse2e2因此e2图示电路试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avfs55实际上放大器在中频区施加负反馈时有可能因ak551判别稳定性的准则反馈放大器频率特性
vi
vo
vf
反馈网络
例如:一基本放大器, 输入正弦信号时,输出产生失真。
引入负反馈
vo 失真减小。
注意:负反馈只能减小反馈环内的失真,若输入信号本身24
产生失真,反馈电路无能为力。
2021/7/22
第 5 章 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电路实验报告戴维南定理
![电路实验报告戴维南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0952e987c24028905fc365.png)
电路实验报告戴维南定理(文章一):验证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原理说明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I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其等效内阻R0定义同戴维南定理。
Uoc(Us)和R0或者ISC(IS)和R0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R0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则等效内阻为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用此法。
(2) 伏安法测R0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3-1所示。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φ,则内阻图3-1也可以先测量开路电压Uoc,再测量电流为额定值IN时的输出端电压值UN,则内阻为(3) 半电压法测R0 如图3-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图3-2(4) 零示法测UOC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3-3所示。
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
电子线路 线性部分 (第四版)第一章 习题解答
![电子线路 线性部分 (第四版)第一章 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e6aea5289eb172ded63b7d0.png)
1-2 一功率管,它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仅受其极限参数限制?为什么?解:否。
还受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影响,在极限参数中,P CM 还受功率管所处环境温度、散热条件等影响。
1-3 一功率放大器要求输出功率P 。
= 1000 W ,当集电极效率C 由40%提高到70‰时,试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 D 和功率管耗散功率P C 各减小多少?解:当C1 = 40 时,P D1 = P o / C = 2500 W ,P C1 = P D1 - P o =1500 W当C2 = 70 时,P D2 = P o / C =1428.57 W ,P C2 = P D2 - P o = 428.57 W 可见,随着效率升高,P D 下降,(P D1 - P D2) = 1071.43 WP C 下降,(P C1 - P C2) = 1071.43 W1- 如图所示为低频功率晶体管3DD325的输出特性曲线,由它接成的放大器如图1-2-1(a )所示,已知V CC = 5 V ,试求下列条件下的P L 、P D 、C (运用图解法):(1)R L = 10,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2)R L = 5 ,I BQ 同(1)值,I cm = I CQ ;(3)R L = 5,Q 点在负载线中点,激励同(1)值;(4)R L = 5 ,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
解:(1) R L = 10 时,作负载线(由V CE = V CC - I C R L ),取Q 在放大区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由图得V CEQ1 = 2.6V ,I CQ1 = 220mA ,I BQ1 = I bm = 2.4mA因为V cm = V CEQ1-V CE(sat) = (2.6 - 0.2) V = 2.4 V ,I cm = I CQ1 = 220 mA所以mW 264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1 =1.1 W , C = P L / P D = 24(2) 当 R L = 5 时,由V CE = V CC - I C R L作负载线,I BQ 同(1)值,即I BQ2 = 2.4mA ,得Q 2点,V CEQ2 = 3.8V ,I CQ2 = 260mA这时,V cm = V CC -V CEQ2 = 1.2 V ,I cm = I CQ2 = 260 mA所以 mW 156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2 = 1.3 W , C = P L / P D = 12(3) 当 R L = 5 ,Q 在放大区内的中点,激励同(1),由图Q 3点,V CEQ3 = 2.75V ,I CQ3= 460mA ,I BQ3 = 4.6mA , I bm = 2.4mA 相应的v CEmin = 1.55V ,i Cmax = 700mA 。
杭电电子学院教师简介
![杭电电子学院教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1b9741afad6195f312ba650.png)
电院的院长,刘敬彪。
电院最牛的老师有刘敬彪,高明煜,孙玲玲,秦会斌。
这四个是一定一的牛,都是大老板。
另外,张海峰,马琪,官波然,王广义都是差不多的高手,是二老板系列的。
孙玲玲女,1956年6月出生,1985年3月毕业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获电路与系统硕士学位。
研究员,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生导师。
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
主讲的课程包括:集成电路CAD,近代网络理论, 微波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导论,VLSI设计导论、EDA技术等;指导本科学生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数十人。
主要研究方向:深亚微米及RF/微波IC设计及CAD方向、射频集成电路及应用系统研究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国际合作等三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有2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级和部省级专家技术鉴定或验收,并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年已在电子学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
兼任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IFIP中国代表、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微波学报编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编等。
查丽斌女,1964年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副教授。
1991年5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曾主讲线性电子电路、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机原理及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等课程。
指导本专科学生毕业设计数十人,有近20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教育软件的开发。
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主编出版了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柴曙华男,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实验师。
西电-电子线路实验-集成运放非线性应用
![西电-电子线路实验-集成运放非线性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6fcd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png)
集成运放非线性应用及其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会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波形变换及波形产生。
二、实验所用仪器设备1. 测量仪器。
2. 模拟电路通用实验板(内含集成电路插座,电阻,电容等)。
3. 电子电路实验箱(F007两只)。
4. 6V稳压二极管两只(2CW7E)。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 基本命题(1)设计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要求f0=5kHz±10%。
(2)设计一个单运放方波信号发生器,要求f0=500Hz±10%,输出幅度U PP为12V。
(3)设计一个占空比可调的单运放信号发生器,要求f0=2kHz±10%,输出幅度U PP为12V,占空比在40%~70%内可调。
根据以上实验任务设计线路,并用计算机仿真。
据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先在模拟通用实验板上搭建电路,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2.扩展命题(1)设计一个双运放方波一三角波发生器,要求输出频率f0=2kHz±10%,三角波输出幅度Vpp大于3V。
(2)设计一个双运放锯齿波信号发生器,要求输出频率f0=2kHz±10%,输出幅度Vpp 大于6V。
四、实验说明及思路提示1.基本命题(1)正弦信号发生器正弦信号发生器如图1所示,图中R1,R2,C1和C2组成的文氏桥作为选频网络构成正反馈支路,R3, R P和R4构成负反馈支路。
R P用来调整负反馈的深度,以满足起针条件和改善波形。
利用二极管D1,D2正向导通电阻的非线性自动调节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以稳定波形的幅度。
图1 正弦信号发生器当R1=R2=R,C1=C2=C时,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0=12πRC(1)根据起振条件,负反馈电阻R FR3≥2,(2)式中:R F——负反馈支路电阻。
(2)方波与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图2(a)所示,它是一个单运放组成的方波信号发生器,A1通过其中R1与R F组成正反馈的迟滞比较器,运放同端的输入电压为u+=R1R1+R Fu o(3)电阻R P和电容C组成定时电路。
电子电工实验参考报告
![电子电工实验参考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403fad52ea551811a68704.png)
电子电工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三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实验四受控源研究实验六交流串联电路的研究实验八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九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方法。
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
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EEL-I、II、III、IV均含在主控制屏上,可能有两种配置(1)+6V(+5V),+12 V,0~30V 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 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C、D、E、F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以D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测得数据记入表1-1中。
通信电子线路六个必做实验(1)
![通信电子线路六个必做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5c1b58c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e.png)
通信电子线路六个必做实验(1)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3.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12C13104J1W4100KC12R2315KTP3Q13DG6J5TH6C11104Q23DG6R154.7KR 5470C6104R16470C19104TP6C1510pT2T3+12C23104W3100KT1C2104TH2TH7J6 TH1J4C5104R2210K中周内电容C1C14中周内电容中周内电容R415K图1-1(a)单调谐小信号放大(一)单调谐放大器图1-1(b)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其实验单元电路如图1-1(a)所示。
该电路由晶体管Q1、选频回路T1二部分组成。
它不仅对高频小信号进行放大,而且还有一定的选频作用。
本实验中输入信号的频率fS=12MHz。
基极偏置电阻W3、R22、R4和射极电阻R5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可变电阻W3改变基极偏置电阻将改变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从而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表征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谐振频率f0,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v0,放大器的通频带BW及选择性(通常用矩形系数Kr0.1来表示)等。
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1.谐振频率放大器的调谐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f0称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对于图1-1(a)所示电路(也是以下各项指标所对应电路),f0的表达式为f012LC式中,L为调谐回路电感线圈的电感量;54C为调谐回路的总电容,C的表达式为22CCP1CoeP2Cie式中,Coe为晶体管的输出电容;Cie为晶体管的输入电容;P1为初级线圈抽头系数;P2为次级线圈抽头系数。
谐振频率f0的测量方法是:用扫频仪作为测量仪器,测出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调变压器T的磁芯,使电压谐振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规定的谐振频率点f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实验内容:(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33-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一~二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
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X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还要注意“扩展”旋钮的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扫速”开关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 P-P。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3.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函数信号发生器 2. 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四、实验内容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扫描基线调节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
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a. 校准“校正信号”幅度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记入表1-1。
表1-1注: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
b. 校准“校正信号”频率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改变示波器“扫速”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记入表1-2。
表1-2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1) 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Y1、Y2均不加输入信号,输入耦合方式置“GND”,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0.5s/div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5μS/div挡),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交替”和“断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基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
2) 用双踪显示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①按图1-2连接实验电路,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调至频率为1KHz,幅值为2V的正弦波,经RC移相网络获得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两路信号ui和uR,分别加到双踪示波器的Y1和Y2输入端。
为便于稳定波形,比较两波形相位差,应使内触发信号取自被设定作为测量基准的一路信号。
图 1-2 两波形间相位差测量电路② 把显示方式开关置“交替”挡位,将Y 1和Y 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挡位,调节Y 1、Y 2的( )移位旋钮,使两条扫描基线重合。
③ 将Y 1、Y 2 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AC ”挡位,调节触发电平、扫速开关及 Y 1、Y 2 灵敏度开关位置,使在荧屏上显示出易于观察的两个相位不同的正弦波形u i 及u R ,如图33-3所示。
根据两波形在水平方向差距X ,及信号周期X T ,则可求得两波形相位差。
0T 360(div)X X(div)⨯=θ式中: X T —— 一周期所占格数X —— 两波形在X 轴方向差距格数记录两波形相位差于表1-3。
表1-3为数读和计算方便,可适当调节扫速开关及微调旋钮,使波形一周期占整数格。
图 1-3 双踪示波器显示两相位不同的正弦波五、实验总结1.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2.问题讨论1)如何操纵示波器有关旋钮,以便从示波器显示屏上观察到稳定、清晰的波形?2) 用双踪显示波形,并要求比较相位时,为在显示屏上得到稳定波形,应怎样选择下列开关的位置?a) 显示方式选择(Y1;Y2;Y1+Y2;交替;断续)b) 触发方式(常态;自动)c) 触发源选择(内;外)d)内触发源选择(Y1、Y2、交替)3.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哪几种输出波形?它的输出端能否短接,如用屏蔽线作为输出引线,则屏蔽层一端应该接在哪个接线柱上?4.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波电压还是非正弦波电压?它的表头指示值是被测信号的什么数值?它是否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六、预习要求1. 阅读实验附录中有关示波器部分内容。
2. 已知C =0.01μf 、R =10K ,计算图1-2 RC 移相网络的阻抗角θ。
内容:(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1-4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1-4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1-4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CEBE B E I R U U I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beLC V r R R βA // -=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 E 或U C ,然后算出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 E E E C R U I I =≈算出I C (也可根据CCCC C R U U I -=,由U C 确定I C ), 同时也能算出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 C (或U CE )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
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34-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34-2(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