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咏杭州西湖诗词二十一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名家咏杭州西湖诗词二十一首
杭州历史悠久,西湖秀丽无双。

余有幸多次去过杭州,不仅乘舟游览湖光山色,而且还涉足西湖周边的山山水水。

在游览过程中,留意对古今名人踪迹的追寻,加之又翻阅了有关书籍,了解颇丰,留下了极为美好而深刻地印象。

古往今来,吟咏赞颂西湖的诗篇不可胜计。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已经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成为西湖胜迹的一部分而放射着光芒。

现精选了历代咏西湖诗词二十一首以为纪念。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游?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_____余杭形胜
【注释】
①县:杭州治所在钱塘县。

②“绕郭”句:写西湖。

③“拂城”句:写万松岭。

见《夜归》注二。

④“梦儿亭”二句:作者原注:“州西灵隐山上有梦谢亭,即是杜明浦梦谢灵运之所,因名客儿也。

苏小小,本钱塘妓人也。

”梦儿亭,传说谢灵运生时,钱塘杜明师夜梦有人来到家中。

而谢家担心在家不能养大他,送到杜处抚养,十五岁才回谢家。

因此谢灵运小名客儿。

见钟嵘《诗品》。

杜明师为此建亭,名梦谢亭,又名客儿亭。

教妓楼,据说是南齐名妓苏小小所居。

据本诗意,此楼当是唐时新建,托名苏小小。

⑤称(chèn):相适应,相符合。

【品评】
本诗作于长庆三年(823),白居易时在杭州。

首联总写杭州风景优美,起句开门见山,以“四方无”极力夸赞。

颔联承上分咏湖、山美景,赞美西湖荷花、万松岭松树的盛多。

颈联咏古迹,选取有关南朝诗人谢灵运、歌妓苏小小的建筑物而称道,之所以如此,当是侧重于古人的文采风流,意在引出以下“风光”。

尾联转折,嗟叹自己年老与好风光不配,隐寓岁月蹉跎之感。

全诗简直疏畅而脉络内伏。

杭,在杭州市北部。

唐代设杭州余杭郡,辖钱塘、余杭等八县。

这首律诗也写在作者杭州任上。

②形胜:地势优越。

州指杭州,靠近青山,县指原余杭县,今为杭州市的北部市区,头枕西湖。

③郭:外城。

三十里荷塘绕城。

千株松:指万松岭。

《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八记,在和宁门外西岭上,夹道栽松。

又,《西湖游览志》卷十记,从行春桥至灵隐下竺种植松树,称"九里松径"。

④梦儿亭:即梦谢亭,在灵隐山畔,传说天竺寺杜明禅师夜梦有贤者来访,次日诗人谢灵运把儿子送来寄养,杜明禅师因此建梦谢亭,别称客儿亭。

教妓,姓苏:即南齐钱塘名妓苏小小,墓在西湖桥边。

⑤使君:汉时对一州长官刺史的称谓,此处是诗人自称。

淡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写取,题诗寄予水曹郎。

——江楼晚望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籍员外员外,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指的地主豪绅。

词句注释
⑴江楼:杭州城东楼,即望海楼。

吟玩:吟咏玩赏。

水部张员外:即张籍,中唐著名诗人,当时任水部员外郎。

白居易对其作品评价甚高。

水部,古代中央官署名,魏置水部郎,晋设水部曹郎,隋唐至宋均以水部为工部四司之一。

⑵澹(dàn)烟:清淡的云烟。

疏雨:稀疏的小雨。

间:间隔。

斜阳:夕阳。

⑶江色鲜明:江上的颜色很明亮。

海气:海上吹来的风。

⑷蜃(shèn):大蛤蜊。

江海边或沙漠中,因空气冷热骤变,光线折射,而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古人误以为是蜃吐气而成,称海市蜃楼。

散:消散。

⑸虹残:雨后虹影渐渐消残。

⑹花千片:风吹江水,浪花喷涌,如片片白花。

⑺字一行:雁群从青天经过,排成“人”字或“一”字。

⑻著(zhuó)丹青:用颜料著色画起来,即彩色画。

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

图画取:临摹下来。

画,一作“写”。

⑼题诗:画上题诗。

水曹郎:水部曹郎,水部官职名。

当时张籍在水部任职,故称水曹郎。

[1] [2]
白话译文
江的上空不时有淡淡的烟云荡过,不时还夹杂着稀疏细雨,当云过雨收之际,一轮夕阳把金灿灿的阳光撒在湖面上。

风吹江面浪滚波涌,深碧色的波浪在夕阳的照射下,一边是金光跳动,如金蛇游泳,一边是暗色背光,水色对比如呈墨绿,天上的彩云在变化,水面的云气在飘涌,好像刚散的海市蜃楼,雨霁残云像破了的楼阁,由于细雨刚停,空间的水珠与夕阳映照,一条彩虹如桥梁一样架在江上,而彩虹照水倒影入江,一一相应,美不胜收。

加之水波动荡,风吹浪翻,好像许多花片飞舞一样,时暗时明,非常美观;彩云过后晴空一碧,雁群凌空飞翔,好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

如此美的景色,只能用颜料勾勒出来,画上题诗,寄送给不在身边的好友。

[3]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当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友人张籍任水部员外郎,白居易恰逢暮色登杭州城望海楼眺望美景,创作这首诗寄赠远在外地的友人张籍。

[3][4]
文学赏析
这首诗抓住大雨刚过,彩虹尚存,海市蜃楼将要消失的一刹那,将这一精彩场面剪辑下来,绘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丹青图画。

首联从阳光写起,描摹斜阳余晖,由淡烟疏雨的间隙中射到水面。

这个意境就倍显清新可人。

加上江面经雨水一洗,新鲜明净,海风阵阵袭来,凉爽人。

题中所谓“景物鲜奇”足见并非虚言。

颔、颈二联展开笔墨,逐一描绘“鲜奇”景物。

颔联描绘了难得见到的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两种奇观。

“蜃散”句写的是海市蜃楼景色,不过诗人未曾描绘其全景,而是抓住了蜃散云收、空中幻影残破的刹那,摄下了“破楼阁”的镜头。

诗人是登楼眺望,目中所视,必有亭台楼阁。

所以“蜃散云收破楼阁”云云是实景虚写。

“虹残”句也是同一法门。

雨后天空出现的虹,弯弯地好像拱桥,此是常景。

诗人静候至虹影渐渐消残,水中仿佛映着一座断桥时,他眼明手快按下了快门。

本来雨后彩虹已是奇观胜景,诗人更从水中映照之倒影着笔,又把景色之妙提高一筹。

“破楼阁”、“断桥梁”,既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又显示出诗人于选景上别具只眼的匠心。

颔联为静境描写,颈联遂作动势点缀。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翻”字以诗情作画,写得生动;“点”字以画笔入诗,下得有神。

一“翻”一“点”,使江天景物增添了无限生意,而遗词用意之精微传神,尤为人叹服。

诗人从作画的角度作诗,则诗中有画就不奇怪了。

如此天然胜景,诗人不愿独自欣赏,赶快画为图幅,寄给好友。

张籍有《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就是和这首诗的。

诗中有“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之句,从侧面也可看出白居易诗情画笔的非凡不俗。

景物鲜奇,引动诗人雅兴,故不仅吟玩成篇,且请人画作图幅,题此诗于上,寄赠张水部,末联即写此,字里行间含蕴着难捺欣喜而欲使同道好友共享之心情。

张籍《答白杭州郡楼登
望画图见寄》诗尾联“见君向此闲吟意,肯恨当时作外官?”即谓白居易身处“天堂”杭州,得优游闲吟,则当无外放任职之遗憾。

这也透露了白居易心情已不似数年前在忠州(今四川忠县)时那样悲郁的消息。

此诗写景层层铺设,淡墨白描,新颖有致而明白如话;其情则寄寓在景物描写中,又涵咏在尾联之点题中,而使人读之有味,味之有趣,得到了轻松愉悦的美感享受。

[5]
名家点评
张籍《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赞此诗:“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


《全唐诗佳句赏析》评此诗“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两句:“诗人巧妙地剪裁了江上雨后的自然景物,以实字写实景,构成了清新和谐的画面。

”[2]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全文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注释
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

这里指低垂的云。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向阳的树。

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9.乱花:纷繁的花。

渐:副词,渐渐地。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浅绿色的草。

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不足:百游不厌。

足,满足。

13.阴:同“荫”,指树荫。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白堤全长1000米。

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望海楼: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


⑵堤:即白沙堤。

⑶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其父兄皆被楚平王杀害。

伍员逃到吴国,佐吴王阖庐打败楚国,又佐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受谗毁,为夫差所杀。

民间传说伍员死后封为涛神,钱塘江潮为其怨怒所兴,因称“子胥涛”。

历代立祠纪念,叫伍公庙。

连立庙的胥山也称为“伍公山”。

⑷苏小:即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妓。

西湖冷桥畔旧有苏小小墓。

⑸红袖:指织绫女。

柿蒂:“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一八说:“杭土产绫曰柿蒂、狗脚,……皆花纹特起,色样织造不一。


⑹青旗:指酒铺门前的酒旗。

沽酒:买酒。

梨花:酒名。

作者原注云:“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案此二句写杭州的风俗特产:夸耀杭州产土绫“柿蒂”花色好,市民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

⑺裙腰:比喻狭长的小路。

白话译文
望海楼沐浴着明丽的朝霞,晴日下护江堤闪烁着白沙。

海涛声声深夜传入伍员庙,杨柳青青春意藏在苏小家。

巧手织出柿蒂花纹的绫布,买来佳酿趁着早春的梨花。

谁筑起西南通向湖寺的路?绿草一带似美人裙腰横斜。

[2]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译文
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

因为卢橘饱含雨水,所以其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

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

回到对岸,请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

注释
柳湖:西湖旁多植柳,故有是称。

松岛:孤山。

莲花寺:孤山寺。

桡(ráo):船桨。

道场,僧侣诵经礼拜之处,即佛殿。

卢橘子:枇杷的果实。

重(zhòng):沉重。

栟榈(bīng lǘ)叶:棕榈的叶子。

战:交相互动。

凉:指水风的清爽。

烟波:湖上的水气与微波。

澹(dàn):安静的样子。

空碧:指水天交相辉映。

参差(cēn cī):高低错落的样子。

倚:靠着,这里有映照的意思。

君:各位客人。

回首:回头。

蓬莱宫:传说海上有仙山,名蓬莱,而孤山寺中亦有蓬莱阁,语带双关。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浦。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题湖上
译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

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

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

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注释
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

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节抽穗,好像碧绿的毯子上的线头;河边菖蒲新长出的嫩叶,犹如罗裙上的飘带。

勾留:留恋。


唐•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题杭州孤山寺》
诗歌赏析:
楼台高耸在陡峭的小山上(岑:小而陡峭的山),一条小径通到湖心中央。

不下雨山色也经常湿润,没有云水面也是一片暗蓝。

断桥上的苔藓斑驳成文(涩:指涩浪,原指墙基上的石头垒成花纹,这里仅取花纹的意思),幽静的院落里积满了落花。

还在回想着西窗望月时的情景,玉皇山北的林中又传来了悠扬的钟声。

孤山寺简介:
孤山寺是杭州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

属于西湖十景之一。

断桥位于杭州市西湖白堤的东端,背靠宝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

断桥势较高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的最佳去处。

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

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

依稀可辩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

最早记载“断桥残雪”的是唐朝的张祜,他的《题杭州孤山寺》云: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诗中的一句“断桥荒藓涩”,从中可知断桥原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平板石桥。

大雪初霁,
原来苔藓斑驳的古石桥上,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觉,这也就潜埋下了断桥残雪这西湖上独特景观的伏笔。

【注释】
1、岑:小而陡峭的山
2、涩:指涩浪,原指墙基上的石头垒成花纹,这里仅取花纹的意思
【翻译】
楼台高耸在陡峭的小山上,一条小径通到湖心中央。

不下雨山色也经常湿润,没有云水面也是一片暗蓝。

断桥上的苔藓斑驳成文,幽静的院落里积满了落花。

还在回想着西窗望月时的情景,玉皇山北的林中又传来了悠扬的钟声。

北宋•王安石
游览须知此地佳,纷纷人物敌京华。

林峦腊雪千家水,城郭春风二月花。

彩舫笙歌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

如君援笔宜摹写,付与尘埃北客夸。

——《杭州呈胜之》
北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注释
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

此指西湖周围的山。

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丽。

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②三季,即九月。

《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

三秋谓九月也。

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

亦指三年。

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这里泛指乐器。

弄:吹奏。

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

菱:菱角。

泛:漂流。

高牙:高矗之牙旗。

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这里指高官孙何。

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

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

异日:他日,指日后。

图:描绘。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此处指朝廷。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

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觉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连不已。

湖里生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论钱,水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绿盘里。

忽然回忆起在会灵观尝食新谷之事,如要滞留在江海之上需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啊。

兰舟上的采莲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来送给游人,在细雨斜风里,她们头上的翠翘被打湿。

芳草丛生的小洲上长满了香草,这些采莲女又如何能一一认识?
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水枕”句:躺在船里看山,不觉得水波起落,只见山头忽上忽下。

水枕,等于“载在水面的枕席”。

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裴回:即徘徊。

乌菱:指老菱。

菱角老则壳黑,故名。

芡(qiàn):大型水生植物。

青菰(gū):俗称茭白。

生于河边、沼泽地。

可作蔬菜。

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

尝新:古代于孟秋以新收获的五谷祭祀祖先,然后尝食新谷。

会灵观:据《汴京遗迹志》:“会灵观在南薰门外,宋祥符五年建,初名五岳观,观成,赐名会灵。

南有奉灵园,东有凝祥池。


游女:出游的女子。

《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这里指采莲女。

木兰桡:用木兰树造的船。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

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

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桡(ráo):划船的桨,这里指小船。

翠翘: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

《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杜若:香草名。

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

叶广披针形,味辛香。

吴儿:指吴地之人,这里也代指采莲女。

吴地,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

小隐:谓隐居山林。

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中隐:指闲官。

唐白居易《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可得”句:语出白居易《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偷闲意味胜长闲。

”此处反其意而用之。

北宋•潘阆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人寰的意思是人间是天上。

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

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